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阿Q正傳》備課筆記5篇 《阿Q正傳》備課精華

其他文案 閲讀(1.56W)

《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的代表作之一,是反映晚清社會現實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旨在為備課老師提供有關《阿Q正傳》的筆記,幫助加深對小説的理解和解析,提高教學質量。

《阿Q正傳》備課筆記5篇 《阿Q正傳》備課精華

第1篇

認識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認識阿q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一個落後的不覺悟的農民的典型。理解和鑑賞社會環境的描寫在表現作品主題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瞭解《阿q正傳》整篇小説的故事梗概。仔細閲讀課文,理出阿q對革命態度的變化過程,理解小説描述這一過程的意義。注意課文中的環境描寫,體味其對人物刻畫及表現主題的作用。

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特別是阿q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進行探究和研討,剖析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能結合小説的情節對阿q精神勝利法作準確的詮釋,對魯迅先生之所以寫作《阿q正傳》和傾注全力刻畫阿q這一人物形象有較深刻的理解。

《阿q正傳》是魯迅對辛亥革命作批判性歷史總結的最傑出的作品,也是魯迅解剖“國民性”、塑造不朽的人物典型的最傑出的作品。這部小説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更重要的是,魯迅先生以巨大的藝術概括力,在這部小説中塑造了阿q這樣“一個落後的不覺悟的農民”的不朽典型,深刻地畫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的“國民的靈魂”,無情地解剖了民族根性中共同的弱點(這種弱點的集中表現就是“精神勝利法”),從而極大地震撼了民族的良知。自《阿q正傳》問世以來,阿q便成為一個共名,而改造國民性的弱點,克服“精神勝利法”也成了一切進步力量、有識之士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課文所節選的只是《阿q正傳》中的七、八兩章,因此,我們要對課文作深入的探究與研討,必須注意兩點:一是把全書的主題,同七、八兩章着重表現的思想加以適當區分;二是把阿q形象的總體性格特徵與這兩章中突出表現的阿q的思想性格側面加以適當區分。既不能以前者取代後者,更不能以後者涵蓋前者。當然兩者又不能截然割裂;對課文內容的分析理解,固然應放在對小説總體理解的框架中進行,但尤應以課文節選的內容為重點。

 教學《阿q正傳》這樣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課文,應引導學生作一些深入的探究和研討。探究和研討的重點是:

課文節選的兩章清晰地畫出了阿q對革命的態度變化的思想規跡:痛恨革命→神往革命→情不自禁地歡呼革命→對革命充滿幻想和期待→對革命現狀疑惑和不滿→要求參加革命黨→革命願望受到致命打擊→對革命絕望→對不準革命表示憤懣。

作品形象地展現了阿q對革命由神往到幻滅的過程,其意義表現在如下三個層面:一、表現阿q式農民的落後和不覺悟。這種落後和不覺悟主要反映在他對革命的錯誤認識上。阿q對革命的理解是錯誤的,歸結起來就是“我要什麼就是什麼,我喜歡誰就是誰”。阿q的革命目的只是快意於個人恩仇、奪取一些地主家的浮財、弄個女人這三件事。他分不清革命的陣線和對象,頭腦中一片混沌。他採取的革命方式無非是吶喊幾聲造反,去尼姑庵砸龍牌,把辮子盤到頂上而已。阿q之所以如此落後和不覺悟,一方面固然是由於他長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但另一方面,也説明了革命黨人遠離他們。二、表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農民原來的社會地位,更沒有改變農民的精神面貌,他們依然在深重的封建枷鎖下生活。三、揭示了辛亥革命失敗的重要原因,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經驗教訓,那就是資產階級領導不了革命,中國革命的最終成功,必須教育和發動農民。魯迅先生在小説中向世人提出了一個巨大的歷史性的問號:中國革命該向何處去?這是作家展現阿q對革命態度變化過程的更深層面上的意義。

2.如何理解環境描寫對錶現人物形象和實現小説主題的作用

本文所反映的時代較為遙遠,表現的主題也已成為過去的話題,所以閲讀課文時要注意把握課文所涉及的歷史背景。課文的背景設置在未莊,未莊實際上就是當時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文章深刻描寫了辛亥革命風暴在城裏興起時對未莊帶來的種種震動,大量的環境描寫顯示了辛亥革命沒有打破未莊的閉塞和落後,一般民眾對革命一無所知,非常愚昧,而阿q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並處處表現出其落後和不覺悟。

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革命黨雖然進了城,但未莊的周邊社會環境並沒有什麼大異樣,知縣大老爺還是原官,只不過改變了名稱,帶兵的還是先前的老把總……這説明辛亥革命根本沒有動搖舊政權,政府機關原封不動,僅僅是換湯不換藥。要説有所不同,那就是革命黨向封建勢力妥協,本來應是革命對象的“秀才”“假洋鬼子”們卻鑽進革命隊伍,成為革命的新貴,他們不但沒有失去什麼,反而因此“驟然大闊”,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權,這些都有力地暴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阿q正傳》的最大成功就在於作者精心刻畫了阿q這一典型人物。尤其是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既反映了當時國民普遍存在的病態,也反映了幾千年封建文化的積澱。所以《阿q正傳》的典型意義又是深廣的,它深刻地揭示了一種民族劣根性,也揭示了人性的弱點。課文節選的兩章集中展現的是辛亥革命到來時,阿q在未莊的種種表現以及未莊各階層特別是地主階級的動向,與全書的宗旨相比較,更多地體現了魯迅先生對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的暴露和批判。但我們也不能不注意作者對阿q的“精神勝利法”的深刻剖示,例如見到假洋鬼子時的膽怯,卻去欺侮更弱的尼姑。總之,揭示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是讀好課文的關鍵,抓住這一點,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小説的思想意義。

確定了以上三個探究研討的重點問題後,教師可依次組織同學在課堂上討論和交流,但這些都應結合具體的課文內容進行。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優秀作品,也是一篇頗具思想深度的課文。由於課文所反映的時代比較久遠,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情節也與現今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所以學習起來自然就有一定的難度。從這一實際出發,這份教學設計立足於引導學生作深入的探究與研討,這是很有見地的。中學語文課本中常有名家名篇入選。對這類課文除了要能一般性的理解,更應能作較有深度的賞析,而有意識指導學生作一些探究研討,能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這對高三同學來説,尤為重要。因為閲讀名家名篇,讀懂讀通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掌握閲讀的要領和方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説,這份教學設計應該説是相當成功的。

《阿Q正傳》備課筆記5篇 《阿Q正傳》備課精華 第2張

第2篇

內容提要:魯迅是中國現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他獨特的個性氣質和強烈的生命意識對其文學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本文試圖從文藝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其內省自覺、深沉堅韌的氣質和極強的使命意識、內向抑鬱的氣質和強烈的孤獨意識對小説《阿q正傳》的影響。

魯迅是中國現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堪稱現代中國的脊樑、現代中國的靈魂。他的精神、他強烈的生命意識、他的作品及其中鮮活的人物形象,影響着一代代中國人、警醒着一代代中國人。《阿q正傳》是魯迅最著名的小説之一。魯迅用犀利的筆法彰顯其內省自覺、深沉堅韌的氣質與強烈的使命意識、內向抑鬱的氣質與濃厚的孤獨意識,塑造了阿q這個不朽的藝術形象。

人的個性氣質及生命意識的形成與其成長經歷和生活環境密不可分。魯迅出身於浙江紹興一個沒落的封建大家族,他13歲時,祖父因科場案下獄,不久父親病逝,迫於生計,他隨母親到紹興鄉下皇甫莊舅父家避難,被視為乞食者。在家道中落的過程中,他目睹族人之間的傾軋,飽嘗了世態炎涼。魯迅曾説“有誰從小康人家墮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路途中,可看見世人的真面目。”[1]此後他對社會人生總是一種陰鬱的把握方式。然而從野孩羣中獲得的那種“野獸性”[2]又偏偏使他不向黑暗勢力和封建禮教低頭,外力與內力的相互作用使一種鮮為人知的惆悵與悒鬱、痛苦與悲傷的孤獨情緒油然而生。青少年時期的人生際遇給魯迅留下了寂寞與孤獨的精神印記。[3]後留學日本,在異域受到的白眼和輕蔑,尤其是“幻燈片事件”使這位來自貧弱中國的留學生親自體驗了民族歧視的恥辱,這一切在魯迅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對叔本華、尼采悲觀主義哲學的研究,進一步深化、加強了他精神中的寂寞與孤獨。

魯迅出生沒落大家,從小受到包括儒家正統文化及佛、道等非正統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的薰陶,南京和日本求學期間,大量閲讀了西歐近代文學、哲學、自然科學著作,又使他對西方文化有了深刻的瞭解,尤其是叔本華、尼采的生命意識與超人學説、基爾凱郭爾、施蒂納的非理性主義對孤獨個體生命形態的體認。在經歷了十九世紀末開始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巨大變遷後,魯迅深感中國改革之難,對中國的認識更加透徹,深刻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獨立思想,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性氣質和強烈的生命意識。

魯迅的個性氣質是多元複雜的矛盾統一體:既剛強固執,又深沉堅韌;既內省自覺,又機敏多疑;既內向抑鬱,又開朗熱情。其內省自覺、深沉堅韌的氣質加以其博大的愛心(愛祖國、愛民族、愛大眾、愛親人)進而使其產生極強的使命意識;其內向抑鬱的氣質使其產生強烈的孤獨意識。多元複雜的個性氣質融於一體,且伴隨着魯迅的內心衝突,使他“揹負因襲重擔,肩住黑暗閘門所具有的極其深刻沉重的社會歷史的孤獨悲涼”“與他對整個人生荒謬的形而上感受中的孤獨、悲涼糾纏融合在一起”[4],構成了魯迅獨特的個性氣質,也培養了他以複雜、深邃的眼光觀察和體驗世界的能力。

?阿q正傳》中,通過阿q及其周圍人物的塑造,作者表現出其改造“國民性”和反封建的思想觀念,這其中透出鮮明的理性色彩、強烈的否定性特徵和深刻的悲劇性意識。

銘心刻骨的童年經歷、驚心動魄的感性經驗、西方現代文化的強烈影響與內省自覺、堅韌深刻的個性氣質和強烈的使命意識相碰撞,形成魯迅“立人”、“興國”的理想和自覺意識。魯迅認為,一個國家若要生存世間,角逐列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若其道術,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5]立人的精神實質即為摒棄國民劣根性,重塑新型的民族性格。在魯迅看來,“立人”是“興國”的前提。因而,他堅定地選擇了在精神領域以身報國的方式,終生在精神領域進行國民靈魂改造的工作。[6]他認為沒有民族精神的徹底改造,新的社會制度是難以真正建立起來的,“最要緊的是改革國民性,否則,無論是專制、是共和、是什麼什麼,招牌雖換,貨色照舊,全不行的。”[7]為改造民族精神,他執着地把自己的文學與思想情感緊緊和變革現實連在一起,在小説中塑造了大量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以批判國人之“國民性”,以期改造“國民性”,阿q則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阿q乃一個赤貧的僱農,無房無地,以幫人打短工為生,社會地位低下,受壓迫受剝削,被侮辱被損害,生活十分悲慘。他的主要性格特徵就是其賴以自慰甚至是賴以生存的精神勝利法:他在現實生活中總是處於失敗者的地位,但他從不正視現實,而是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輕自賤、自欺自慰、欺凌弱者、健忘、忌諱缺點、以醜為榮等妙法來自我安慰,自我陶醉於虛幻的精神勝利之中。阿q精神勝利法的根源於他深重的奴隸意識:長期的封建壓迫使他的主體意識迷失在封建思想倫理關係中,他沒有自己獨立的意識,只在毫無個體性可言的“羣”的氛圍中體現自己的內在本質。阿q的精神勝利法乃是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的一種反映,數千年的封建王朝、異族統治、戰爭動盪、思想的極端束縛是其產生的土壤,它是普遍存在於中華民族各階層的一種國民性弱點。周作人先生在讀過《阿q正傳》後説:“阿q卻是一個民族的類型。他象神話裏的‘眾賜’(pandroa)一樣,承受了惡夢似的四千年來的經驗所造成的一切‘譜’上的規則,包含對於生命幸福名譽道德的意見,提取精粹,凝為固體,所以實在是一幅中國人壞品性的‘混合照相’,其中寫中國人的缺乏求生意志,不尊重生命,尤為痛切,因為我相信這是中國人最大的病根。”[8]魯迅為阿q作傳,目的就在於以冷靜的思考理性地暴露我們民族性格的負面,醫治國人靈魂。

作者不僅塑造了阿q的形象,而且用簡練的筆墨勾勒出另一類“國民性”的人物羣像:看客。他們張着嘴去看殺人,用眼睛去咬阿q的靈魂,議論槍斃並無殺頭好看。他們是飽受中國封建文化束縛和毒化的中國的民眾,他們精神受奴役而不自覺,麻木愚昧而不覺悟,甚至麻木到不以苦為苦,對別人的痛苦只報以隔膜和冷漠,甚至狠毒兇殘。他們通過對個人的教化和對異已者的迫害來維護封建舊秩序、舊倫理的基本規範,與統治者共同構成了舊中國冷酷的生存現實。“大團圓”結局説明人民精神麻木現象深深地楔入魯迅的心坎,使他永遠感到心痛。他要“吶喊”,他要以覺醒的先驅的聲音,喚醒中國人的生存意識,喚醒“鐵屋子”裏“許多熟睡的人們”。[9]

同時,魯迅將阿q和整個未莊放在辛亥革命前後這樣一個時間背景下來描寫,以一種概括的方式描繪出辛亥革命的嚴酷真實:脱離羣眾的畸形革命始終是不能得到羣眾理解的,是沒有基礎的,必然走向失敗的,是挽救不了中國淪為烈殖民地命運的,也不可能解放人民大眾。

阿q的形象在表層上原型來自於魯迅的故鄉紹興,或是同鄉,或是遠親,在深層上則是作者對人類精神現象和中國人精神特徵的理性探索伴隨着活生生的原型一起昇華、熔鑄成的不朽藝術典型,是作家個性氣質和生命意識的隱現。

魯迅內向抑鬱氣質和孤獨意識激發的是他改造現實、批判黑暗的理性激情。魯迅在給許廣平的信中説: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為我覺得唯‘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卻偏要向這些作絕望的抗戰。”[10]這在《阿q 正傳》中體現為“抗爭”和“死亡”。

阿q並不完全安於被欺凌的命運,當革命到來時,他從被剝削者的樸素直感去歡迎革命。他覺得造反有趣,又似乎革命黨便是自己,在他的想象中,革命黨都穿着“白盔白甲”,拿着板刀、鋼鞭、炸彈、洋炮;革命之後,趙家的元寶、洋錢、洋紗衫、秀才娘子的寧式牀、錢家的桌椅都搬到土穀祠來……阿q對革命的認識固然十分幼稚,十分糊塗,但由於這種想法裏充滿着農民式的均分思想和復仇情緒,卻又的確反映了農民阿q具有改變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阿q真心向往革命,在他身上始終潛藏着革命的可能性。然而,革命並沒有接受阿q ,反而讓阿q最終走上了斷頭台,革命燃起了阿q心中的希望之火,卻又將希望變成了絕望。魯迅以阿q的死指向“絕望的反抗”,反抗社會,更是反抗自身:在阿q無家可歸的孤獨中,在阿q尋找歸宿的努力中,在阿q的生的困惱中,在阿q面臨死亡的恐懼中,在阿q臨刑的幻覺中,……我們發現那惶惑、不安、恐懼、孤獨、絕望並不僅僅屬於阿q,而是屬於那顆終於並不能超然的心靈。從這個意義上説,對於阿q們生存的世界的無情否定,不又是作家對靈魂中的 “阿q生存的世界”的“抗爭”嗎?

阿q抗爭了,卻最終被掛着“革命黨”牌子的“長衫人物”送上了斷頭台。阿q的被砍頭還因為阿q的委瑣、怯懦、無能、可笑的表現而被看客們視為一出“他們多半不滿足”的“不佳”的滑稽劇。阿q被槍斃了,他因為希冀改變自身命運的自發抗爭而死了,而和他有着同樣命運、同樣精神的看客們卻是如此評價:未莊人“自然都説阿q壞”,他的“槍斃便是壞的證據。”“城裏輿論則不佳”,他們不僅因為“槍斃並無殺頭這般好看”,還因阿q“遊了那麼久的街,竟沒有唱一句戲”害他們白跟一趟而不滿足。阿q死了,從肉體、從精神上俱亡了,而那些看客們,肉體雖然還在世上行走,精神和靈魂卻和阿q一樣,早已被“聖人之徒的意見和道理”剝奪了。這一些讓魯迅感到處在黑暗勢力的包圍中,那時的中國好比鐵屋子,昏睡的人民難以走出,所以他要進行吶喊,對舊社會與舊勢力作絕望的抗戰。也正如此,在1925年為俄譯本《阿q正傳》作的序中,魯迅説“要畫出這樣沉默的國民的魂靈來,在中國實在算一件難事……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觀察,孤寂地姑且將這些寫出來,我的眼裏所經過的中國的人性。”[11]

魯迅就如“過客”,“明知面是墳而偏要走。”魯迅的吶喊、反抗並不為羣眾所理解,他終生呼嘯地戰鬥在精神領域,他孤寂在走在時代的前沿,他與社會、與羣眾自然有距離。他作為一個“孤異的個人”,“向庸眾開戰”,常常感到有“獨戰的悲哀”,自己陷入孤獨與痛苦之中,眼見羣體生命的麻木,他要“吶喊”,要喚醒人民去打破“無聲的中國”千年如斯的沉寂,雖然魯迅也知道,這種反抗不過是“絕望的反抗”,但這仍是對國民性中惰性和奴性的反抗,具有可貴的現實戰鬥精神和現代反抗意識。他仍然要象“過客”一樣,昂起頭顱,奮然微量前走去,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他那倔傲而又孤獨寂寞的身影。

[1]《t;吶喊>自序》,《魯迅全集》第一卷p3.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

[2]瞿秋白.魯迅雜感選集.序言.p5.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3]季玢.略論魯迅與嵇康孤獨意識的異同.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1998,6(2)

[4]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p107-108.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5]《文化偏至論》,《魯迅全集》第一卷p193,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

[6]陳健.英雄情結與孤獨意識——梁啟超與魯迅精神特徵的比較研究.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1995,1

[7]《兩地書.第一集.北京》,《魯迅全集》第十一卷p31.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8]姜德明主編,黃喬生選編.周作人書話.p179-180.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9]《t;吶喊>自序》,《魯迅全集》第一卷p7.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

[10]《兩地書.第一集.北京》,《魯迅全集》第十一卷p20-21.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11]《俄文譯本t;阿q正傳>序》,《魯迅全集》第七卷p82.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1] 林 潮(1969—),男,廣東湛江人。深圳大鵬華僑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現代文學研究與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研究 。

[2] 陳曉濤(1983—),男,江蘇如皋人。深圳大鵬華僑中學教師,現主要從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

第3篇

魯迅是中國白話小説的開山祖師。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説是魯迅的《狂人日記》,它所運用的意識流手法、心理獨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實,《阿q正傳》也是如此。想當年,《阿q正傳》在《晨報副刊》陸續發表後,馬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第四章剛登完,沈雁冰就發表文章,稱全文雖未寫完,但“實是一部傑作”(《小説月報·通信》)。西諦(鄭振鐸)於1926年發表的《吶喊》一文中曾預言:“《阿q正傳》在中國近來文壇上的地位卻是無比的;將來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國現代的代表作了。”

意圖有兩點:一是“畫出沉默國民的魂靈”,“暴露國民的弱點”,讓讀者瞭解長期封建統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國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療救的注意”;二是總結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批判它的妥協性和不徹底性。“魯迅在這篇小説裏,主要是寫一個落後的不覺悟的農民。”(毛澤東《論十大關係》)這是一個具有時代特徵、階級特徵、性格特{徵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對這一人物形象,我們認識和分析他的時候應突出兩點: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徵——精神勝利法。明確了這兩點,我們就能清楚地理解到作者描繪阿q的悲慘處境,顯然是提醒大家:中國的任何革命必須注意解決億萬貧苦農民的問題。這樣,我們就能深刻地認識到作者寫阿q傾向革命的本能,顯然是提醒革命者:廣大農民是有革命要求的,決不應該視而不見這支力量。歸納起來,這篇小説表現了魯迅對辛亥革命的看法,體現了魯迅的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和熱切的愛國之心。

1.怎樣理解《阿q正傳》體裁和結構上的“新形式”。

探究學習:茅盾在《讀t;吶喊>》一文中曾經説:“《吶喊》中的小説,幾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這裏所謂“形式”,主要是指體裁和結構。與《狂人日記》的日記體裁不同,《阿q正傳》可以説是屬於“傳記體”。也就是説,根據內容需要,小説不是描述阿q生活的某一片斷,而是幾乎一生的歷史。因此,與這種“傳記體”相適應,作品在結構上就採取了點線結合的方式。阿q的思想性格與未莊和縣城各種人的社會衝突,構成了全篇的主線即基本情節。未莊的階級和社會關係以及辛亥革命的某些時代風貌都緊緊圍繞這條主線穿插佈局,使情節既具有豐富的社會和歷史內容而又脈絡分明。另一方面,作者沒有平均用力地去鋪敍阿q的生活經歷,而是抓住最能體現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斷,重筆描繪,如他被打嘴巴、戀愛悲劇、他的“革命”和假洋鬼子的“不準革命”……使一個近代舊中國農村的落後農民的愚昧、不幸的靈魂,鮮明地呈現於讀者面。前。

探究學習:小説刻畫阿q,真,正做到了“現身紙上,聲態並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魯迅《中國小説史略》)。從肖像描寫來看,作者沒有如巴爾扎克描寫“高老頭”那樣細緻、集中的描繪,而是在情節發展過程中,順便加以簡單的勾勒。(如阿q第一次出現在讀者面前的描寫。)行動描寫也是這樣,如描寫阿q在“供狀”上畫圓圈的情景。作者抓住他畫押時的幾個富有特徵的動作,就把一個缺乏文化教養而又愚昧不幸的阿q的思想性格,簡潔傳神地表現出來了。

探究學習:《阿q正傳》在運用心理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方面做得是比較突出的。其中有些心理描寫就是通過人物的獨白、回憶等形式來直接吐露或表現。例如,第八章的最後一段寫出了阿q遭到打擊後的心理活動。他回憶的是“剛才”所見趙家遭搶的情景,獨白的卻是對假洋鬼子的恨怨之情。這使我們不能不想到他先前“投降革命黨”時的神氣活現,“造反”時的趾高氣揚。當然,他後來得出的“造反是殺頭的罪名”,這一公式含有對假洋鬼子的仇恨,但也明確告訴我們,他對革命的認識程度也不過就停留在這個水平上——打掠財物,滿足私慾。這段回憶和獨白,也再一次體現了他的“精神勝利法”。

探究學習:魯迅先生通過未莊這個小小的社會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劇產生的社會土壤,反映了當時中國農村社會的全貌。

(1)把典型環境的描寫融進故事情節的敍述之中。例如第七、八章的開頭部分,既是情節的敍述,又是時代氣氛和典型環境的描繪。

(2)通過富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反映特定的時代氣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來,辮子盤法等細節,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時期農村的落後、閉塞,交待了故事的社會背景和典型環境。

探究學習:所謂獨特的格調,就是採取多種語法、修辭手段和議論性語言的穿插,造成一種詼諧、諷刺的雜文色彩。從語法角度看,魯迅常常喜歡採用“莊”詞諧用、大詞小用、戲弄性地創造新詞等方法。例如,在《序》中説到給小説作題目時,説:感到“萬分的困難”,因為“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原是應該極注意的。……”孔子的“正名論”,典型地表現了統治階級的等級觀念,是統治階級的一個“莊詞”,用在這裏就具有諷刺滑稽味了。在趙太爺眼中,連阿q姓趙也不配,還夠得上正名嗎?從修辭手法看,魯迅主要採用了誇張手法。例如,阿q向吳媽的求愛,與小d相互抓辮子,反動派圍捕阿q等處的描寫語言,都宛若一幅幅漫畫,使人如同透過放大鏡,看到了描寫對象的某個被特別突出的可笑部分,具有深刻的滑稽諷刺的力量。所謂議論性語言的穿插,就是在敍述、描寫的過程中,作者不時插入一些詼諧的議論,例如《序》中關於阿q姓氏、籍貫的議論,第四章開始作者在描寫阿q調戲小尼姑後關於中國精神文明的議論,以及描寫阿q思念女人後作者關於女人是“禍水”的議論,都寫得妙趣橫生,辛辣而有力地諷刺了封建思想觀念,使《阿q正傳》閃爍着魯迅卓越的雜文色彩。

探究學習:魯迅先生用詞一向準確、精當。例如,對阿q的稱呼:在阿q高喊造反,唱着戲文在街上“飛了一通”的時候,趙太爺這種有權勢的人,竟叫阿q為“老q”,表現出對阿q的恭維之意;趙白眼卻稱“q哥”以示與阿q的親近。這都是對他們沒有探到革命虛實時,對革命感到恐慌和畏懼的寫照。而阿q對“老q”等美稱,卻全然聽不進,只習慣他的正名“阿q”,這又是何等的可悲!幾個尋常的稱呼,藴涵着多麼豐富深刻的內容。

再如,寫阿q“神往”而決定“投降革命”,為什麼不用“參加”革命呢?其實,這個詞真正地反映了阿q的心理。他本來對革命(造反)“一向是深惡痛絕之”的,是站在革命的對立面的。如今要去革命了,當然稱“投降”才對。這個詞的運用表現了阿q對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認識。同時,這個詞的妙用還為後文打下了伏筆。在最後審判阿q時,阿q斷斷續續地説道:“我本來要……來投……”他本意是想説“投降”革命,結果,審判官卻理解為“投案”,因而以“此刻説,也遲了……”為由莫名其妙地判了阿q死刑。這個“投”字竟成了推動情節發展的契機。由此可見,魯迅先生選詞精當,照應周密,令人歎絕。

1.魯迅寫《阿q正傳》的目的在於“暴露國民的弱點”,“引起療救的注意”。“國民”究竟指的是哪一種人?

(1)集體討論法:一種意見認為:“國民”指的是全民族的人,包括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一種意見認為,“國民”就是魯迅作品中所説的“百姓”“人民”,是與“闊人”“食人者”等相對立的概念。

(2)温故知新法:從《t;吶喊>自序》中的“國民”來看,這裏的“國民”指那些“示眾的材料和看客”;從魯迅對“食人者”的態度,主張的是“掃蕩”“痛打”,而絕不是“療救”。

(2)關於《阿q正傳》的研究論文介紹,《語文教學通訊》1981年第9期。

(1)前提必備法:一定要先多讀一些背景資料,要有正確的審美觀,掌握小説特點。

(1)魯迅《文藝的大眾化》(關於文學鑑賞的一段論述)。

(2)桑建中主編《中學文學鑑賞與高效訓練》,內蒙古少兒出版社。

(1)批註法:文題批註、詞句批註、結構批註、寫法批註等;熟悉內容,提出看法,掌握精髓。

(2)想像法:①再造形象法,將文字變成圖象。②填補創造法,對省略的情節作形象填補。如夏三爺告密、夏瑜在獄中、“紅眼睛”對夏母的敲詐。③擴充想像法。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錢”中的“排”,可作動態性的擴充,便於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徵。④逆向想像法,如對作品中的人物命運或文章結局進行逆向思維,合理想像。

(2)《語文教學通訊》2000年b刊“魯迅作品教學”專題。

第4篇

由《燈下隨筆》談起,引到本文內容。或由《中國古代小説的發展和規律》引到魯迅對中國小説史的研究,延伸及魯迅的小説創作,均可。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小説集有《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雜文集有《墳》《且介亭雜文》《而已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魯迅的名句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無題》)、“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無題(貫於長夜過春時)》)、“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心事浩淼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四.選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兩章,聽錄音。體會作者諷刺性的語言。

第二章, 優勝記略——追述往事,刻畫阿q的性格特徵:精神勝利法。

第四章, 戀愛的悲劇——寫阿q拙劣的求愛經過和遭到的可悲結果,繼續表現阿q的地位和處境。

第五章, 生計問題——寫阿q走投無路,揭示麻木的國民吃人的本相,再寫阿q的畏強凌弱。

第六章, 從中興到末路——寫阿q由走投無路到短暫的中興,再被趙太爺逼到走投無路的地步。

第七章, 革命——寫辛亥革命到來時各階層對革命的態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 不準革命——寫辛亥革命引起的未莊的變化,進一步刻畫阿q的性格。

第九章, 大團圓——寫阿q被當作替死鬼被捕、被審和被處決。

提示:是説因為自己所寫的阿q並非不朽之人,為不朽之人立傳,就覺得忐忑不安。

2.作者所引孔子“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句話本義是什麼?作者取的是什麼意思?

提示:原意思是名義不正當,道理就講不通;作者取的是名目沒有取出來,就難以下筆成文。

3.作者寫趙太爺的一“搶”一“跳”,有何表現作用?

提示:“搶”字表現出他的盛氣凌人;“跳”字既顯出他的惱怒、霸道的醜態,又突出了他內心濃重的封建等級觀念。

4.“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本家?”“你怎麼會姓趙!”兩句話的意思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強調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後者強調對方的地位身份低,兩句話中都包含有濃厚的封建等級觀念。

5.從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為主人公取名阿q,其用意何在?

提示:(1。提倡洋字,向“國粹”論挑戰;(2。“q”更能體現主人公的性格特徵,具有深刻的諷刺性。

6.阿q的姓名籍貫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樣的地位和處境?

提示:阿q落到連姓名、籍貫都渺茫的地步,可見其地位之低下。中國農村特別注重姓氏宗族,勢單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負,而旺族大姓,也往往感到自豪。阿q沒有姓名,也沒有籍貫,那就是無可依靠,其悲慘處境,自不待言。

1.“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之類的名言,表現出阿q怎樣的心態?

提示:對現實的窮困感到無奈,用虛無縹緲的闊氣來安慰自己同時壓倒別人,取得精神上的勝利。

2.阿q一方面以進過城市而“更自負”,另一方面又“鄙薄城裏人”,這又表現出他什麼樣的心態?

提示:前者是對於未莊人而言,表現他的盲目趨時,以為進過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莊人沒有見過的東西;而“鄙薄城裏人”則表現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狹隘保守。阿q自然樂意,因為這種矛盾可以使他兩面獲勝。

3.“我總算被兒子打了”這個想法表現了阿q什麼心理?

提示:表現阿q實際上失敗了,但又不願面對失敗,而找些藉口來安慰自己從而取得精神上的勝利這一心態。

4.“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麼?”阿q這一投降怎樣理解?

提示:這是阿q的又一發明創造,實在打不過就自輕自賤,如果別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獲得了勝利。這又是阿q的獨特之處,他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了,他是不同於一般奴才的萬劫不復的奴才,他不得意誰得意。

5.“但真所謂‘塞翁失馬安知非福’罷,阿q不幸而贏了一回,他倒幾乎失敗了。”這一句中“不幸”“倒”“幾乎”這幾個詞的意思怎樣理解?

提示:“不幸”指阿q輸錢是幸運的,贏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見那是一個黑白顛倒的世界!“倒”強調贏錢反遭更大的創痛,“幾乎”表明阿q這一次失敗千真萬確是事實,但他竟然還是用精神勝利法——把自己捱了打,想象成是別人捱打——使自己“逃”過一“劫”。

五.學習了第二章,你對阿q的 “精神勝利法”有何體會?我們周圍還有人這樣使用嗎?(討論)

一.複述前兩章內容,就其中的一處描寫談談自己的感想。

提示:捱打像榮幸地蒙受恩惠。一個“蒙”字,形象地刻畫了阿q以及看客們那種以喪失人格為代價換來盲目的趨炎附勢的變態心理。

2.阿q被趙太爺打了嘴巴後,為什麼反覺得“趙太爺高人一籌了”?

提示:又是精神勝利法做怪,因為他自認捱打是一種榮耀,捱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應該感激。再者趙太爺越高人一籌,他自然就越榮耀了。

提示:他得意因為曾經受過趙太爺的打而換來了人們對他的“彷彿格外尊敬”。實際上這是一種可悲的奴相。

4. 阿q見自己的蝨子比不過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後來卻不平了”,這是為什麼?

提示: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現,美比不過別人,就同別人比醜,贏了也算是一種莫大的勝利。

5.“要拉到牆上照例去碰頭”中“照例”一詞説明什麼?

6.阿q“聳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來打,“等候”一詞妙在何處?

提示:不僅表明了阿q的奴隸性,被動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動地接受懲罰。這種奴性人格,變成某種受虐狂,實在讓人詫異。

7.阿q“摩着”小尼姑的頭“呆笑”,對刻畫阿q起何作用?

提示:“摩着”一詞是來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滿色情成分;“呆笑”,極盡阿q的下流相,盡顯阿q欺軟怕硬的醜態。

8.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裏人“九分得意地笑”,這是為什麼?這揭示出一種怎樣的社會現象?

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詞語,幽默地鄙夷了“酒店裏的人”即看個個有着一顆骯髒的靈魂,他們因為沒有像阿q一樣親自動手動腳調戲小尼姑,因此覺得不十分過隱,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這表明當時人們之間缺乏起碼的同情心。

1.説説“這或者也是中國精神文明冠於全球的一個證據了”這句話的諷刺意味。

提示:既諷刺阿q,又把阿q精神與當時的一些國粹家掛上了鈎,順筆諷刺他們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

2.説説“中國的男人,本來大半都可以做聖賢,可惜全被女人毀掉了”這句話的諷刺意味。

提示:這是正話反説,諷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條,又諷刺了無恥的假道學先生們。

提示:阿q的女性觀有,女人都是水性揚花的;女人是害人的東西。這説明阿q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其靈魂之骯髒也諷刺了假道學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實質。

4.阿q“蓬”的一聲,頭上着了很“粗”的一下,説説“蓬”“粗”二字的準確性。

提示:“蓬”是聽覺效果,“粗”是觸覺感受,阿q先聽到竹槓敲在頭上的聲音,再感到竹槓接觸面積的大小,卻單單感覺不到打的輕重,阿q感覺遲鈍麻木到何種程度!他的精神勝利法已經不僅使他精神麻木,而且讓他的肉體也麻木了。

5.本文對地保着墨不多,但躍然紙上。簡要説説他是怎樣的人?

提示:仗勢欺人,趁人之危,實際是趙太爺的爪牙和幫兇。

6.趙太爺那樣分明地列出五條協議,這表現了他怎樣的嘴臉?

提示:這表現了趙太爺敲骨吸髓的兇殘本性。我們看到,這五個條件基本沒有針對這一事件的,而是借題發揮,要敲詐阿q,把他逼上絕路。

1.“甚而至於將近五十歲的鄒七嫂,也跟着別人亂鑽”,此一“鑽”字,妙在何處?

提示:一詞寫出一個形象,“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即使阿q是個流氓,也可能不會動她一個手指頭。她的“鑽”實在是自作多情。

2.“誰料這小子竟謀了他的飯碗去”,真的是小d“謀了他的飯碗”嗎?

提示:非也。實際是以趙太爺為代表的統治者剝奪了阿q的生活權利。但阿q誤以為是小d在與自己作對,搶生意,可見阿q不覺悟之嚴重。

3.“看的人們説,大約是解勸的”,為什麼用“大約”一詞?

提示:這是在描寫看客,因為魯迅筆下的看客,大都是對別人的打架吵嘴煽風點火,以求得觀賞的愉快。所以“大約”表明很可能不是勸解。

提示:其實都是奴隸,受着統治者剝削的勞動者,但是他們卻窩裏鬥,不爭氣,説到底,亦是阿q一類的麻木愚昧的國民。

提示:這是字面上的環境描寫,實際上是心理描寫,表明阿q此時生計沒有着落,窮途末路的感覺。

6.“於是他決計出門求食去了”,這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提示:“求食”是動物找食物的用語,可見此時的阿q已經十分悲慘,落到維持動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可見,趙太爺之流的可惡殘忍之極,因為就是他們把阿q逼到這種地步的。

提示:他並不是不想要,而是因為他本質上就是一個老實人,不會做那種光天化日之下搶劫的事,所以他知道饅頭是要不到的,人家也決不會賒給他吃。

9.“我什麼時候跳進你的園子裏來偷蘿蔔?”“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應你麼?……”,這些狡辯的話突出了他性格中哪一方面?

提示:阿q由於一時“糊塗”,調戲趙府上的吳媽,被招太爺打罵並勒索,還斷了他的生計,看到自己實在沒有辦法在未莊生存下去了,他就決定進城。

1.“他走近櫃枱,從腰間伸出手來,滿把是銀的和銅的,在櫃上一扔”,與《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錢”相比,阿q的“扔”表現出怎樣的心理?

提示:孔乙己的“排”表明他的窮困潦倒,九文大錢來之不易,生怕多給,所以排出來看個清楚。阿q則是為了在未莊人面前顯闊,所以他故意“扔”來,這個帶有聲音的意思,表明他的目空一切,忘乎所以。

2.分析下面幾句中加點詞語表現出的“聽話人”的心態變化過程。

④王胡驚得一跳,同時電光石火似的趕快縮了頭,而聽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

提示:未莊人趨炎附勢,所以他們聽説阿q在舉人老爺家裏幫忙,當然就肅然起敬了;而當他們聽阿q説城裏的孩子麻將叉得精熟的時候,他們的“赧然”,又表明未莊人盲目的自卑,會叉麻將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可他們不好意思,這又是國民中比醜的劣根性;下面的“凜然”“悚然”“欣然”三個詞描寫他們聽阿q講殺革命黨時候的心理表情變化過程,一方面對於發生在現實中的事如此隔膜,説明革命與農民的天然隔絕,另一方面“欣然”是説他們聽完後覺得過隱,有些高興的樣子,又刻畫出他們的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態。這幾個詞,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一羣麻木愚昧的看客,表明作者強烈的批判態度。

3.阿q不再幫舉人老爺的忙了,因為其太媽媽的了。聽的人何以“歎息”又“快意”呢?

提示:歎息是因為阿q不在舉人家裏幫忙,失掉一個攀附闊人的機會,實在可惜;而出於嫉妒心理,他們聽説阿q不再在舉人老爺家裏幫忙了,又感到高興,心想你阿q不配比我們好,所以心裏又快意。這兩個詞深入地剖析了“聽的人”的醜惡靈魂。

4.“咳,好看。殺革命黨。唉,好看好看”這些話説明阿q是一個怎樣的人?

提示:一個本已“睡着了”的人,當然不可能覺悟,嘛木愚昧之餘,只能充當無聊的看客。

5.“阿q,你還有綢裙麼?沒有?紗衫也要的,有罷?”聯繫前面婦女對阿q惟恐避之不及的情形,分析“沒有”“有罷”,説説此時婦女和阿q的心態發生了怎樣微妙的變化。

提示:前面的情節裏婦女躲避阿q,是因為受了趙太爺之流的宣傳蠱惑,加以愚昧,以為阿q真個是獵色的壞蛋。而到這裏,她們又並不害怕阿q了,是因為阿q手裏有東西,她們並不喜歡阿q而是喜歡阿q的東西。“沒有”“有罷”表明阿q以為自己地位提高了,這些女人都不在他的眼中,所以並不想過分搭理她們。這裏,作者對婦女持一種諷刺態度。

6.“完了?”趙太爺不覺失聲的説,“那裏會完得這樣快呢?”這刻畫了其怎樣的心態?

提示:趙太爺開始擺出架子,本來想貪小便宜卻偏要做出個老爺的樣子來,所以一開始説話想説得含蓄而有身份。可沒想到阿q説“完了”,他心裏一急就“不覺失聲”,露出了一個愛貪小便宜的土地主的尾巴來。

7.“秀才聽了‘庭訓’,非常之以為然,便即刻撤消了驅逐阿q的提議,而且叮囑鄒七嫂,請伊萬不要向人提起這一段話”,此句中的“庭訓”“撤消”“驅逐”“提議”是大詞小用,莊詞諧用,一方面刻畫人物滑稽可笑,另一方面具有諷刺意味。像這樣的詞小説中還有不少,閲讀時注意找出一些並加以體會。

熟讀課文中關於阿q的心理描寫的精彩段落,體會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

1.“宣統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將搭連賣給趙白眼的這一天——三更四點,有一隻烏篷船到了趙府上的河埠頭。”紹興光復這麼莊嚴的事件,作者卻用阿q賣搭連給趙白眼這件事來作補充説明,你認為作者在這裏有什麼用意?

提示:一方面説明普通老百姓並不關心什麼紹興光復,而只注意身邊發生的小事,辛亥革命與人們的生活差得太遠;表明作者對辛亥革命的態度是懷疑的,把紹興光復與阿q賣搭連這事聯繫在一起,顯得滑稽可笑。

2.“至於革命黨,有的説是便在這一夜進了城,個個白盔白甲:穿着崇禎皇帝的素。”此句怎樣理解?

提示:這説明清朝已經滅亡了,但未莊人的思想仍停留在明末清初的幾百年的過去。民眾之愚昧落後不言自見。

3.阿q 先是對革命黨“深惡而痛絕之”,何以很快又嚮往革命,要“革這夥媽媽的命”?

提示:阿q 身上有着狹隘保守排斥異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對變革現實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開始聽到革命時很反感,覺得與他為難,便“深惡痛絕”;可是他身上又有着盲目趨時的特點,加上他對現狀的不滿,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舉人老爺這樣怕,所以他自然又嚮往革命了。這表明他對革命態度的不穩定性,對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誤解。

4.將阿q宣佈革命後,趙太爺的“老q”和趙白眼的“阿q哥”與先前的“混小子”對比,揣摩一下趙太爺等人的內心世界,説説此時的趙太爺又變成了一個怎樣的趙太爺?

提示:此時的趙太爺是一個惶恐狡詐卑怯的“弱勢”土地主。

提示: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要什麼就是什麼,歡喜誰就是誰”;用我們的話來説就是金錢、權力和女人。

提示:表明當時“革命”一詞成為人們的口頭禪,但又不理解什麼是革命,所以老尼姑演繹説“革過一革的”,這是對革命的絕大諷刺。所謂革命,就是假洋鬼子和秀才的打砸搶罷了。

7.説説“這是鹹與維新的時候了……也相約去革命”這句話的諷刺意味。

提示:揭示兩個反動人物“革命”行動的醜惡卑劣,意味深長。也從另一個側面揭示辛亥革命中資產階級勢力與封建勢力勾結起來奪取革命果實的史實。“情投意合”“革命”含有極大的諷刺意味。

8.阿q與趙秀才、假洋鬼子雖“素不相能”,但都想到去靜修庵“革命”,這説明什麼?

提示:説明他們的革命動機都是十分低下的,無非就是找一些弱者來欺負一番,找一些封建主義的東西來革一革罷了。它讓讀者明白,辛亥革命之所以失敗,就是這樣的人太多了。

提示:説明“革命”換湯不換藥,許多投機分子鑽進革命隊伍中,竊取了革命果實。

2.“趙司晨腦後空蕩蕩的走來”,“空蕩蕩”用的妙在哪裏?

提示:這個詞把人們看慣了腦後的辮子,而現在一下子看不辮子時不習慣的微妙感覺寫出來了,很有滑稽感。

3.未莊人對秀才掛“銀桃子”“都驚服”,“驚服”一詞有何含義?

提示:這個詞刻畫了未莊人前後相連的兩種心態,先是猜想“銀桃子”可能是當大官的象徵而吃驚,過後很快便佩服,表明未莊人的趨炎附勢心理。

4.“我是性急的,……誰願意在這小縣城裏做事情。……”假洋鬼子的這段“演講”,滿口“鬼話”,不提辛亥革命的真正功臣孫中山、黃興等,卻提一個投機分子洪哥。説説這段話刻畫了假洋鬼子一副怎樣的嘴臉。

提示:滿口鬼話,大吹牛皮,捏造革命經歷個革命資本。半吊子知識分子,外表新式,實際上是一個投機、善變、鑽營的封建餘孽。他的這番話只能矇騙沒見過世面的未莊鄉下人。

提示:減洋鬼子作為一個與封建主義有着千絲萬縷聯繫的新式資產階級人物,註定與廣大人民有着天然的隔膜,並沒有絲毫共同的利益可言。尤其是,假如假洋鬼子同意了阿q與他一起革命,那麼就會認為是對自己身份的極大污辱。所以他決不準阿q革命,決不同阿q共一條戰壕。

6.阿q認為洋先生不準其革命,“再沒有別的路”,你認為呢?

提示:憑阿q當時的覺悟程度,他認為自己是無路可走的,實際上他也確實是無路可走。本來可以投奔真正的革命黨,但按照他的覺悟,他不可能找到真正的革命黨。

7.趙家遭搶這兩段話中用了六個“抬出了”,對於表現阿q此時的心情有怎樣的效果?

提示:強調阿q沒有被邀請革命而表現的焦慮不安的心情,更體現他革命動機的低下,那就是想分點東西。

8.阿q要告假洋鬼子“造反”的狀,你對這一情節怎樣理解?

提示:一方面參加革命不成,就要報復,這表現了他思想的狹隘;另一方面,説明阿q的革命願望也經不起考驗,因為他對於革命的認識根本就不明確。

1.趙家遭搶了,未莊人為什麼既“快意”又“恐慌”?

提示:“快意”是因為未莊人平時雖説敬畏趙太爺,但作為被壓迫者,心底裏還是恨趙太爺這種壓迫者,所以聽説趙家遭搶,自然就“快意”;“恐慌”是因為對形勢不瞭解,怕危及自己的財產和生命。

提示:“高明”一般指見解、技能等的高超,這裏作者是一種創造性的用法,意思是高大明亮。也就是説土穀祠並沒有比大牢更好。

4.阿q在“民國”的公堂上行下跪之禮,你怎麼看待這件事?

提示:阿q的下跪,表明他身上的奴性根深蒂固。見到官就下跪,這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統治者對人民馴服的結果,背後的實質是對國民人格的污辱,但國民長期如此,就像阿q一樣,覺得某人有來頭,就自然下跪。作者描寫這一情節,一方面是揭露統治者的愚民政策,另一方面是批評國民的奴性人格。

5.阿q“畫圓圈”這樣的細節描寫,表現了阿q什麼性格?

6.小説中前後共有幾次寫阿q“睡着了”?説説其言外之意。

提示:大概有五六次,這不僅是寫他生理上的睡着了,也暗寫他的麻木不仁。作者憂慮國民在鐵屋子裏沉睡不醒,又希望他們驚醒。

7.死到臨頭的阿q,精神上還那麼“泰然”,對此你有什麼想法?

提示:“狼”象徵着那些麻木的看客,不僅充當看客,也充當統治者劊子手的幫兇,一起來吃掉阿q。

9.“他們便漸漸的都發生了遺老的氣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提示:萬變不離其宗,頑固的封建階級本性不變,得了“銀桃子”比作“頂子”“翰林”,失了辮子如喪考妣,終於還是迷戀封建王朝的“遺老”。

10.獨寫一段未莊人對阿q被槍斃的態度來結束本文,它隱含作者的什麼用意。

提示:給讀者揭示一個十分悲觀的現象:社會仍是如此黑暗,國民仍是如此愚昧,中國,何時才能得救?

質樸愚昧又圓滑無賴;率真任性又正統衞道;自尊自大又自輕自賤;爭強好勝又忍辱屈從;狹隘保守又盲目趨時;排斥異端又嚮往革命;憎惡權勢又趨炎附勢;蠻橫霸道又懦弱悲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滿現狀又安於現狀。

讓學生去發現我們周圍的“阿q們”,檢討我們生活精神勝利法的翻版現象。

六.以“阿q讀高中”為題,寫一篇阿q新傳,批評我們學生身上的精神勝利法。

第5篇

教材分析:課文第七章“革命”部分,生動地描繪了阿q在革命波及未莊時的心理及行為,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思想性。

2、欣賞人物形象,初步瞭解阿q的性格特點,典型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喜劇外衣下的悲劇人物及社會內涵。

教學設想:1、加強預習指導,要求通讀課文,記下第七章中的可笑之處,並試做練習一第一小題的前半部分。

2、將教學的主要環節分為“走近阿q”、“尋找幽默”、“體會嚴肅”三個步驟,試圖以“幽默”作為教學難點的突破口,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地引導學生理解人物形象、社會內涵。

課時安排:一課時(整篇課文的教學安排三課時,本課時為第一課時)

導入 文學作品寓教於樂。魯迅的小説也往往以喜劇外衣包涵悲劇的內核。 創設情境,並引導學生注意本課時的教學重點。

本章中,阿q主要做了什麼?在他出場之前,還寫到了什麼?

③播放電影片斷,引導回憶作品描繪的畫面。 在預習的基礎上概括情節:

地主投機革命。 引導學生通過這一環節把握課文的情節,整體感知阿q這一人物。

①圍繞着“革命”這件事,作者寫了一些很幽默的情節。你覺得本章中哪些地方可笑、幽默?

②這些幽默的地方,有的是“他人”的幽默,有的是我們的主人公阿q的幽默。“他人”又分為民眾和地主階級,阿q的幽默又可分為兩個階段,你所找的幽默屬於哪一類?

(“民眾的幽默”如:認為辛亥革命是替崇禎皇帝報仇,並把“崇禎”誤説成“崇正”;“地主階級的幽默”如:假洋鬼子和趙秀才相約去尼姑庵革命,順手拿走了宣德爐……)

同時,尋找“幽默”的過程,其實就是訓練學生髮現問題能力的過程。也為下一步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深刻內涵打下基礎。

肅 簡要分析“他人的幽默”的“幽默點”,引導學生認識這些幽默背後的深刻意義。 體會這些“幽默”背後的嚴肅:①民眾的“幽默”説明了他們的愚昧落後、不理解革命;②地主階級的“幽默”則説明了他們的狡詐、投機革命。

簡略處理這一部分內容,以突出下一步對作品的主人公阿q的分析。

①在宣佈革命的時候,阿q有兩句話:“……便是我,也要投靠革命黨了。”“我要什麼就是什麼,我歡喜誰就是誰。”這兩句話表現了阿q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②阿q對革命有哪些幻想?從中可以看出他的革命目的是什麼?進而可以看出他又具有哪些性格特點?

阿q雖然可笑,但歷代農民革命者不都和阿q想的一樣嗎?從中我們不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嗎?阿q是可笑的,可是,他又是典型的;作品是幽默的,可是,又隱藏着深層的悲哀。 學生思考回答:

①宣佈革命時的這兩句話,表現了阿q性格中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的一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的“精神勝利法”)。另外,“要什麼就是什麼,歡喜誰就是誰”也就是阿q對自己革命目的的表述。

②我們可將阿q的革命目的概括為:報私仇、搶東西、挑女人。這些願望中雖有一些合理的成分,但更多地表現了他的愚昧落後與不覺悟。 試圖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對阿q的形象特點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並且體會作者在這兩個最滑稽的場面中所藴藏的深刻的社會內涵。

課堂小結 嘲諷的筆調,良苦的用心。 突出教學的主線,使學生加深對本節課內容的認識。

鞏固拓展 ①課內練習: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文學作品形象地反映生活有了什麼新認識?

②課外完成作文。 由一篇文章的學習增進學生對文學創作一般規律的認識;使學生由課內走向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