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示兒》教學設計6篇 精彩的《示兒》教學計劃:40字以內

其他文案 閲讀(1.58W)

“《示兒》教學設計”是一種以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為中心,注重個體發展和全面教育的教學設計方法。它以“體現、感知、思考、創造”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本文將介紹該教學設計及其應用。

《示兒》教學設計6篇 精彩的《示兒》教學計劃:40字以內

第1篇

?示兒》(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二冊)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中作者以遺囑的口吻,表達對南宋統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無比憤慨,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一祖國的無比渴望。詩的前兩句寫詩人臨終時感到悲哀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見不到祖國的統一;後兩句寫詩人相信失去的家園一定會被收復的堅定信念。這首詩言辭悲壯深沉,巧妙地運用詩人臨終前這一特殊情況下的特殊心理設置矛盾,在矛盾中展示詩人渴望祖國統一的心情。

學會祭、乃兩個生字;理解詩中元、定、同、祭祀、乃翁等字詞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能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多媒體課件、小黑板、作業練習卡、板書設計材料等。

教師隨意背誦一首古詩讓學生猜題、作者及朝代。師:同學們,古詩是華夏文明的精髓,是傳統文化的奇麗瑰寶,同學們已經學了很多古詩,下面老師請幾位同學來背背,看誰背得又多又好,師:剛才幾位同學都背得很好。今天,我們將學習另一首古詩,它就是陸游的《示兒》。

2、渲染氛圍,聽配樂詩朗誦(課件展示),讓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

3、同學們知道《示兒》這首詩是誰寫的嗎?那麼,你對陸游有多少了解呢?請你把收集到的關於作者及所處的時代背景資料拿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

2、自由讀詩句,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詩句讀通順(注意節奏、語速、聲音的高低等)。

這麼好的詩,同學們願意把它讀懂嗎?我們知道,學習古詩只把詩句讀通順是不夠的,那麼,還應該怎樣學習呢?

説説以往我們學習古詩有什麼要求?提示學法:知詩人、解題意;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誦詩文。

4、再讀這首詩,初步領會詩意,並思考以下問題(小黑板出示:問題)

有好些同學有很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書上批註、畫圈、思考。咱們古人所説的很好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現在經過你剛才的自學,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穫,或許也有一定的疑問吧?沒關係,我們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解決。現在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學習這首詩的前兩句。

告訴大家,你讀懂了哪些內容(結合課後註釋或工具書,説説你讀懂了哪些內容,説得不準確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

(1)示是什麼意思?示兒是什麼意思?示是把事物擺出來讓人知道。示兒可以説是告訴兒子,在這裏指對兒孫們有所交代,相當於遺囑。

元知,元同原,是本來的意思。元知是本來就知道的意思。

九州同,九洲指中國。同是統一。九洲同是指全國統一。

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只是為看不見全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

從但悲不見九洲同這句詩中尼體會到了什麼?體會到了詩人唯一牽掛的是祖國的統一。

北定,定是平定,這裏是指收復的意思。北定指收復北方。

(5)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家祭祀時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從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句詩中你又體會到了什麼?體會到詩人對祖國統一的殷切期望,雖然死了,還希望聽到統一祖國的消息。

剛才好多同學都能抓住關鍵字詞來理解詩句的意思,這種學習方法很值得大家學習,現在誰能把詩句的意思連起來説一説。(指名答)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再回到790年前,去感受陸游臨終時對兒子們囑咐的動人悲壯的場景吧(課件展示當時情景)!

1、現在你理解陸游去世前最牽掛的是什麼了嗎?(祖國何時能夠統一這件大事,其實這也是陸游畢生的心事和希望。)

2、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詩人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思想感情。)

是啊,詩人臨終作詩,不説別的家常話,而只説不見九洲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祀時別忘了把勝利的消息告訴他。這是多麼深厚的愛國情感啊!同學們,讓我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長大後報效祖國。最後,讓我們全班同學帶着對這位偉大詩人的崇敬之情朗讀他的這首愛國詩篇吧!

《示兒》教學設計6篇 精彩的《示兒》教學計劃:40字以內 第2張

第2篇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強烈的愛國熱情,受到薰陶。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古詩二首》中的第一首,陸游的《示兒》。

師:大家説的非常好,(出示課件)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詩的題材極為廣泛,內容豐富,其中表現抗金報國的作品,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詩的風格豪放,氣魄雄渾,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稱。他勤於創作,一生寫詩60年,保存下來就有 9300多首。他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一,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

一、1177年(中原淪陷50週年),陸游《關山月》一詩中寫道: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表達了對淪陷區百姓的深切同情。

二、1192年(中原淪陷65週年),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一詩中寫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表達了詩人一心向往報效祖國,英勇殺敵的情懷。

三、1193年(中原淪陷66週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一詩中寫道: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表達了詩人對淪陷區百姓的同情,對收復失地的盼望。

四、1210年(中原淪陷83週年),85歲高齡的陸游,重病在牀、生命垂危的時候寫下了相當於遺囑的絕筆《示兒》。

(1)先聽老師範讀,學生再自讀,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師:下面,請大家根據註釋,理解詩意。(課件出示相關釋義)。

課件出示:萬事空:什麼都不存在了。但:只。北定中原日: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阿日子。(多媒體出示,結合地圖演示北定)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日子。

師:指名解釋。詩裏有一個字明確的表達了詩人寫詩時的情感,哪個字?

師:介紹當時局面。出示課件:(歷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的衰亡時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屢屢進犯中原,宋軍節節敗退,最後國都汴州被金兵佔領。從此,山河破碎,不復統一。朝廷南逃到臨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他們苟且偷安,不思報國,這種狀況持續了95年。陸游,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一。氣表達出對祖國前途的憂慮,為多難的祖國吶喊的愛國精神。)

師:下面誰能用深沉的語氣表達出詩人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對祖國統一的牽掛。

詩人一生為多難的祖國吶喊,為收復失地而奮鬥終身,但臨死也不能看到九州同。詩人死不瞑目,內心悲涼萬分,

師:我們從但悲不見九州同中體會到了詩人的悲愁心事,從死去元知萬事空中體會到了詩人的悲涼心情。老師相信同學們現在一定能找到詩人的心願所在?

師:詩人陸游相信總有一天,中原能夠收復,祖國能夠統一。誰來把這句詩給大家範讀一下,讀出詩人的堅定的信念,悲壯的心願。

(四)精讀詩文,瞭解遺憾,弄清詩人作詩的悲傷心意。

我們知道,本詩是詩人的臨終遺囑,那麼誰能告訴老師,詩人作此詩的目的是什麼?

師:學完本詩後,你從詩中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你對陸游又有那些新的?談談你的想法,並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此時此刻,我們的心與詩人融為一體。祖國至上,這是我們歷代中華兒女不變的情懷。陸游——一個懷着對侵略者滿腔的恨,對祖國和人民無限的愛的陸游,讓我們再次深情的朗誦他的絕筆詩——《示兒》來表達我們對這位偉大愛國詩人的崇敬吧!

1、陸游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其中很多都是愛國名篇,被廣為傳頌,請大家課下查閲誦讀。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更加欽佩陸游,而他的愛國精神也一定會深深的植根再你們的心中。

2、學習了本課,你一定有很多感慨,有很多的話要説,請把你對陸游想説的話寫在我們的作業本上。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絃。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髮。笛裏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第3篇

二、教材和學情分析:《示兒》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中的作者以遺囑的口吻,表達了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一祖國的無比渴望。全詩字句發自肺腑,悲憤交集,真摯感人。五年級學生已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對於這樣以敍述口吻寫的詩,藉助於註解基本讀懂詩句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學生在以往的學習古詩中,往往至“理解詩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對詩歌的感受力不強。這個年段的學生學習詩歌時需要在解釋詩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即感受詩歌的意象,於詩中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受到心靈的震撼,並真正提高古詩文閲讀欣賞水平。唯如此,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實現提升。

知識與技能:瞭解詩人及寫作背景,能較好地朗讀詩歌,熟讀成誦,會默寫。

過程與方法:能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掌握詩詞大意,把握詩歌內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本詩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從而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學生準備:收集查閲陸游的相關資料,瞭解寫作的時代背景。

(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大家知道宋朝嗎?(知道)在那苟延殘喘的南宋,一個除夕之夜,一位85歲的老人,在燭光明滅之中,僵卧病榻,老淚縱橫,手指北方,他把兒子叫到牀前,斷斷續續地説出了自己的遺囑(學生如不明白,可改為臨終遺言),大家猜猜,他遺囑的內容是什麼呢?(學生猜測:可能是擔心子女,也可能是財產的分配)

是啊,他臨終之時,只寫了一首七言絕句,這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卻沒有一字提到家事,但卻包含了他最熾熱的情感!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位讓人肅然起敬的老人——陸游,學習他的絕筆詩——《示兒》(板書課題、作者)

設計意圖:這是一首特殊的詩,描寫的是陸游臨死時瞬間的感受,流露的其實是作者一生情感的積澱,可謂一首詩,一個人。用當時的情景再現,學生的猜測開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奠定了他們的感情基調。

1、交流預習:説説你對陸游的瞭解吧!請你把收集到的有關陸游的資料與大家交流一下。

2、(課件展示)陸游(1125一12xx年),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傑出的現實主義愛國詩人。他的一生經歷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正是我國曆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鋭的時代。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詩中,始終貫串和洋溢着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形成了他詩歌創作的最顯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國詩壇上的崇高地位。他在臨終前寫的《示兒》詩,更是一首感人至深、傳誦千古的名作。

設計意圖:“詩言志,歌詠懷”,陸游在詩中流露的深沉情感與他所處的環境的有着極大的關聯。因此,想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情感就必須瞭解詩人及創作詩歌的背景。

看到詩題《示兒》你是怎樣理解的?“示”是什麼意思?(“示”使人知道。也就是“指示、告示”的意思。“示兒”可以説告訴兒子,也可以説給兒子們看的詩。)

遵循老師的讀法,朗讀詩歌,讀的時候,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注意詩句的內部停頓。

設計意圖:從教師範讀到學生練讀,再由學生彙報讀到正音,掃清字詞障礙,為感情朗讀做好準備。

“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什麼都沒有了的意思。理順這句話時需增補詩句中原來省掉的“我”,還需按我們今天的語言習慣調換詩句中詞語的順序。這句詩是説: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2、學生結合書下注釋,參考書自主完成釋義,教師糾錯。

“但悲不見九州同”,“但”只。“九州同”指全國統一。理順這句話時需調換詩句中“悲”的詞序。這句的意思是: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王師北定中原日”,“王師”指南宋軍隊。“定”平定,收復。“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佔領的地區。這句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那一天。

“家祭無忘告乃翁”,“家祭”祭祀祖宗。“無”同“勿”,不要。“乃翁”你們的父親。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時侯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有的地方還要增加一些詞語,使句子的聯繫更緊密。

這首詩的意思是:我本來就清楚地知道,人死了世上的什麼事都和我沒有關係了,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到了宋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日子,你們祭祀祖先時,千萬不要忘記把這個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釋義第一句,然後學生遵循教師的方法,以自學為主,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查字典、看註釋、查找資料,學生是完全可以讀懂詩句,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瞭解了詩意,那麼現在請大家再認真讀詩,仔細品味,從詩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是從哪些詞語、哪些詩句中體會到的?學生先自己品讀畫出有關的詞句,然後小組交流,教者指導,參與其中。

(1)從“元知”“但悲”對比寫出詩人愛國之情,死對他來説無所畏懼,唯一掛唸的是祖國的統一大業。

a、課件出示地圖,用色塊標識淪陷的土地:此時的中原大地是怎樣的情景?

b、此時在陸游的心中只有一個聲音,那是什麼?(板書:悲)

設計意圖:出示詩人在不同時期的卻擁有共同主題的詩句,師生引讀,使學生在濃厚的情感氛圍下感受貫穿詩人一生的愛國情懷。

d、激情引讀。指導朗讀:面對死亡,坦然自若,體現了詩人豁達的生死觀,但對國家他卻念念不忘,這種愛國之情是多麼執着、深刻呀!讓我們帶着這種敬佩之情讀一讀。(師讀前部分,生接讀後面詩句)

(2)三、四句詩文表達出作者堅定的信念和“悲壯”的心願,充分體現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了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

a、師:想我中原骨肉同胞依然泣淚胡塵,大好河山無顏色,而今就要撒手歸去,只盼得——(生讀)

b、師:想我神州陸沉之恨猶未雪,平生志業百無一酬,而今就要撒手歸去,只盼得——(生讀)

c、師:一切都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只盼得——(生讀)

3、最後小結:一個“悲”字讓我們體會到了詩人臨終不見九州同的悲傷,讓我們從他的“悲之切”中體會到了他對國家的“愛之深”。

(板書:忠)詩人胡應麟曾謂此詩“忠憤之氣,落落二十八字間。”下面就讓我們飽含深情再來讀這二十八字。)

4、此時此刻,陸游的二十八字愛國詩一定深深的印在了你的心中,哪位同學能飽含深情的背誦一遍。

設計意圖:當閲讀到達一定的程度時,學生的目光不再停留於文字表面,而是強烈地想去追究文字背後所藴藏的更豐富的內容,新的閲讀期待由此產生。在閲讀過程能隨陸游的悲而悲,隨陸游的盼而盼,詩中所表達的情感真正進入學生心中,這份因語言文字而帶來的感動最終沉入學生的生命,達到誦讀的效果。

同學們,陸游一生創作詩歌很多,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他的詩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我們裏看一下他的另外兩首愛國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課件出示這兩首詩並出示部分註釋,引導進一步瞭解陸游的愛國情懷。)

你讀,你看,無論哪一篇作品裏都洋溢着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愛國熱情和壯志難酬的悲憤!所以我深深地敬仰他——這位偉大的人,這位感動中國的先輩。

穿越時間,躊越空間,如果陸游泉下有知,看到今天如此團結和諧的國家,他也一定會含笑九泉了。此時的陸游一定想説點什麼,同學們能用你最美的語言,用你喜歡的方式(可以學寫詩歌)替陸游説出來嗎?

設計意圖:巧妙地引用一些相關詩詞作為補充。這樣,課內的知識就和課外的知識互為補充,構成完整的結構。這無論對於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是對於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都有很大的好處。這種做法同時還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師向縱深處挖掘課文的內涵。

結束語:(播放音樂)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這位老人留下的遺囑是什麼了嗎?它是陸游念念不忘的被女真貴族霸佔着的中原領土和人民,是對祖國重新統一熱切地盼望,是執着、深沉、熱烈、真摯的愛國激情!(板書:愛國之情)

設計意圖:言為心聲,有如此詩歌,必有如此詩人。結尾處,再贊詩人,再讀詩歌,詩人合一,與開篇照應,餘音裊裊。

六、課後作業:會默寫《示兒》,收集有關愛國的詩歌。

全詩字句發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訴,悲憤交集,真摯感人。因此,在教學設計中要緊緊抓住“悲”和“盼”,採用教師範讀,學生自讀、齊讀,教師引讀,熟讀成誦等形式,體會詩的內容,領會作者情感,促使學生的愛國之情得到昇華。

對《示兒》這樣的詩,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因而也會有不同的誦讀,所以在誦讀指導上我將盡量追求多元化,反覆引讀加強記憶;但是我相信每一個人的感悟又會有其共同的基礎和共同的傾向,因此就有了共振形成的可能性。我們追求這樣的共振。

古詩以凝練的語言敍事、寫景、抒情、構境,因其凝練而形成了許多極富美學張力的空白處。這種空白是需要讀者以自己的想象去填補、以自己的情感去體驗的。這正是古詩的魅力所在。在教學設計中,選取了課外的兩首古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作為補充材料。以古詩補充古詩,以古詩拓展古詩。這種拓展,是鑑於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基礎上,通過對文本加以創造性的變式、擴充,對詩中的“悲”做了一個情感上的延伸。另外,儘量把詩意的解釋進行淡化處理,而着力於引導孩子們去體驗、把握詩歌情感的脈搏,讓他們與詩人的心靈作一次近距離的直接的對話。

?示兒》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堪稱是愛國詩篇的代表作。教者能夠準確把握詩的愛國情感,整個教學設計都體現了以“情”為主線,將詩人的愛國情懷品味的淋漓盡致。

首先,開課的導入,以猜測一個生命將息的老人臨終的遺囑內容為線索,使學生初步體會了詩人臨終前心中沒有家事唯有國事的情懷,為體會全詩奠定了感情的基調。

接着,緊扣“悲”字,讓學生去體會詩人臨終前無限的心事和不了的情結。這既是對詩句理解的過程,對語言魅力品析的過程,也是學生運用語言表達情感的過程。學生在學詩,在學語言,也是在領悟情感。同時教者設計的幾處感情引讀,感情朗讀也很到位,學生通過反覆吟詠,來體會詩的內涵,領悟詩人的情感。對於詩人的情感學生不是聽來的、不是看到的,而是在教者精心設計的環節中用心感受的,真可謂水到渠成,如泉眼無聲惜細流般的明澈汩汩湧流。

最後,教者在教學設計中,選取了課外的兩首古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作為補充材料。以古詩補充古詩,以古詩拓展古詩。實為教者的聰明之舉,使愛國的情感得到昇華,此時“情”已不僅僅侷限於《示兒》這一首詩,“情”滿於課堂,“情”滿於語文,“情”滿於悠悠歷史……

第4篇

?示兒》這首詩,詩人的感情豐富而深刻,陸游在古詩中除了抒發強烈的愛國之情以外,又有對南宋政權不思收復中原的不滿,對故土老百姓身為亡國奴,處在水深火熱中的擔憂和同情,以及對自己壯志未酬的遺憾……所以,引導學生走進陸游,走進古詩的寫作背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應該作為本堂課學習的重點和線索。

針對這首古詩的特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將圍繞愛國主義情感這一主題,精心挑選一系列同主題古詩,由讀《題陸放翁詩卷後》導入及結尾,課中鏈接、對比積累,構建首尾呼應、內容充實的主題式古詩教學,拋棄對古詩詞過多理性分析的教學手段,達到以詩讀詩、以詩悟詩、用詩解詩的目的,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詩歌所藴含的意境。

1.找準切入點,建構文本。激發與詩詞內容相適應的情感,力求讓學生的情緒與詩詞產生共鳴。為此,我用南宋末期林景熙的《題陸放翁的詩句後》作為導入,創設情感基調,然後適時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營造感人的場景,回憶事物情境。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將他們帶入特定的境界之中,才有可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參與到學習中去。

為了抓住本首古詩的詩眼,我從悲字入手進行解構。在認識了詩人,瞭解詩句意思後,我引導學生感悟:詩人臨終前不見九州同而悲,他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用悲組一個詞來表示他此時的心情。(悲傷)初步讓學生感受到了詩人的內心世界。然後我補充了《清明上河圖》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兩個材料將學生的情感引向深入:陸游的眼前出現這樣的畫面,一想到這些生活苦難的百姓,陸游的心情你懂嗎?你能用什麼詞來形容?(悲痛)為了讓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我繼續沿着悲字建構教學:出示林升的《題臨安邸》。讀後問:你所看到的王師在做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面對這樣的南宋權貴們,你心中充滿着什麼?(憤怒:在悲字後加上憤字)如此一來,詩句中的悲字就豐滿起來,學生的感悟也豐富起來。

2、抓住情感主線,整合文本。情感是古詩教學的靈魂,為了豐滿學生的情感,我把這首詩中的悲拆成很多份,用悲把同背景下的幾首詩串起來,以古詩補充古詩,以古詩理解古詩,以古詩拓展古詩,通過對文本加以創造性的變式、擴充,把學生的情感串起來,伴以教師語言的渲染,學生的情緒激昂,情感不斷昇華,對陸游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感的敬仰、對南宋南宋權貴們苟且偷生的疼恨之情,在學生對整合在一起的幾首古詩的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中溢於言表,詩豐富,課豐滿,情豐盈。

3、展開想象,豐富體驗。學生學習文本的過程,就是憑藉語言文字對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過程,而這都需要學生豐富的想象。兒童時期是一個充滿想象的時期,古詩雖內容短小,卻內涵豐富,這豐富的內涵需要用學生的想象去還原。比如,一開始我就運用課件為學生展示一幅陸游晚年蒼老的肖像,讓學生想象他臨終前的樣子,為整堂課選好基調:悲。又如當出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這首詩時,讀後我問學生:你能看到陸游眼前所看到的畫面嗎?學生馬上會想象到生活在金人鐵蹄下哭泣的百姓,甚至會聽到百姓對宋王朝悽楚的呼喊……豐富的想象,喚起了學生內心的體驗,加深了學生對詩人心情的理解。

2、理解詩句含義,想象詩歌意境,培養學生的自學、想象、表達、創新能力。

5、以愛國主義為主題,補充陸游及其它詩人的愛國主義詩歌。

教學重、難點:體會詩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感。理解陸游一生都渴望收復失地,統一中原,可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無法實現願望的原因以及詩人的悲憤之情。

1、出示林景熙的《題陸放翁的詩卷後》,讀了這首詩你心中有一種怎樣的感覺?從哪句詩中感覺到?

3、這首詩是南宋末期詩人林景熙在讀了陸放翁的詩卷後寫下的一首詩,他讀了陸放翁的詩句後,為什麼會愁濛濛呢?老師先把這個?留在黑板上,當這節課結束的時候你就會明白的。

(當介紹到陸游一生寫了9300多首詩時,導出課題示兒。)

5、理解課題。這首詩是陸在什麼情況下寫給兒子的?(出示圖片),臨終前寫給家人的也叫什麼?在遺書中人們一般會寫些什麼?陸游在臨終前寫了些什麼呢?(出示古詩)

2、理解詩意。結合註釋,一行一行地讀,一句一句地想,你就會明白的。

檢查:從哪些詞中分別讀懂了本來,全中國統一,你的父親的意思?

人在死去後哪些東西是空的?可作者唯獨對什麼放心不下?

同學們靠自己的努力讀懂了詩意,我相信同學們也能讀懂詩人的。再看看古詩,有一個字會忽然跳了你的腦海,從這個字中你會了解作者此時的內心,是哪個字?(悲)他悲什麼?為不見九州而悲,他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用悲組一個詞來表示他此時的心情。(悲傷)光找出這個字來還不行,還得讀出來。(生讀)再想像一下陸游臨終前什麼樣子?(奄奄一息,無力睜開雙眼,嘴脣微微顫動着,説話斷斷續續)想像着陸游臨前的樣子再讀前兩行。

九州同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先了解宋朝的歷史)我們可以從一幅畫中瞭解到北宋中期九州同的景象,是哪幅畫?這幅畫描繪了北宋時期哪裏的景象?分幾部分?(分別出示三幅畫面,並簡述前兩幅,讀第三幅的文字介紹)這幅畫卷表現了當時怎樣的一種景象呢,濃縮到文中的一個詞就是__________。(欣欣向榮)可是這一切的一切,自從金兵攻破北宋國門的那一刻起,就不復存在了。而詩人陸游看到的是與此截然不同的景象。詩人看到的是什麼景象呢?我們讀了他寫的另外一首詩,我想你一定會看到他眼前浮現的畫面。(出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讀了這首詩,你會想到一個什麼詞?你能看到陸游的眼前浮現出怎樣的畫面?從哪句詩中浮現這樣的畫面的?

受盡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的軍隊來解救,還他們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這一盼盼了幾年啊?……六十五年啊,這六十五年中我們的百姓受了多少折磨啊!(讀遣民淚盡胡塵裏)六十五年中,受了多少痛苦啊!生接讀——遣民淚盡胡塵裏。六十五年中,流了多少血淚啊!生接讀——遣民淚盡胡塵裏。陸游的眼前出現這樣的畫面,一想到這些百姓,陸游的心情你懂嗎?你能用什麼詞來形容?(悲痛)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與向望,是多麼漫長,多麼揪心的等待啊!他都85歲了,北方還沒有傳來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詩人又一次發出了內心的傷悲——死去無知萬事空,但悲不宂九州同。為國恥未雪而死不瞑目,只能期待家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怎告乃翁。

人們把希望寄託在了誰的身上?那麼王師哪兒去了?他們為什麼沒有來解救老百姓呢?出示林升的《題臨安邸》。讀後問:你所看到的王師在做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與《秋夜將晚出籬門迎涼有感》對比。一邊是遣民淚盡胡塵裏,另一邊是西湖歌舞幾時休?讀到這兒你又有什麼更深的感受?

引讀。那誰來質問他們一番——西湖歌舞幾時休?誰也想來指着鼻子罵醒這羣尋歡作樂的權貴們?

面對這些花天酒地的權貴們,我們怎麼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面對這些苟且偷生的權貴們,我們怎麼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面對這些忘了國恥家恨的權貴們,我們怎麼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這份憤怒,也在《示兒》這首詩句中啊,你能讀出這種悲憤嗎?(好一個悲,好一個憤啊,讀出了陸游的心聲!)

陸游年輕時就曾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擊軍書。的壯志,他的壯心為何不能實現?儘管如此,他的忠君愛國之心堅如鐵死,永遠不會改變,他在《卜算子·詠梅》中寫道:無意苦爭春……寂寞開無至的陸游,只能是顧影自憐,悲憂之憤便躍然紙上——但悲不見九州同。

因為陸游愛國,看不到大宋統一,陸游遣憾啊——但悲不見九州同;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老百姓,陸游悲痛啊——但悲不見九州同;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歲月的南宋權貴們,陸游悲憤啊——但悲不見九州同。生命即將結束,但是還沒有盼來國家統一,是悲傷痛狠,是百感交集啊!讀但悲不見九州同。九——州——同。

過渡:這樣的南宋王師做不了什麼?但此時的陸游還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國,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他還是把希望寄託在了王師身上,因此,他在詩中囑託家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什麼時候會有這樣的一天?或許幾年,幾十年,再或許更長的時間。不管多少年,我們的陸游,我們的愛國詩人會在地下一直等着這喜訊——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陸游最後的希望啊!他一再叮囑兒子,一再叮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因為朝庭的昏庸、無能,陸游最後也只能是含恨而悽楚地告別人間。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讓我們和着這悲沉的音樂,一起誦讀陸游用血和淚抒寫的千古絕唱《示兒》。(學生讀)位卑未敢忘憂國。這是陸游的愛國名言,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麼做的。我們雖然與陸游是不同時代的人,但愛國之心是一脈相承的。國恥不能忘,落後要捱打,我們忘不了圓明園的那場大火。圓明園殘留的柱,書寫着一個國家的恥辱,振興中華,不忘國恥。同學們,國富民強,匹夫有責,我們應該向詩人那樣胸懷祖國,報效祖國,讓我們再次吟誦他的用生命抒寫的壓卷之作《示兒》。(學生再讀)

一位懷着滿腔愛國之情的老人,帶着他的畢生遣憾和無限的希望離開了人世,陸油臨終前南宋統一的願望實現了嗎?讓我們再次看到課前出示的那首詩(課件出示:林景熙《題陸放翁詩卷後》)牀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乎!青山一髮愁濛濛,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從詩句的哪些地方看出陸游臨終前的願望沒實現?

(課件出示陸游墓碑)同學們,七八百年過去了,今天的你,如果在清明這天來到陸游的墓前祭祀,你會告訴他些什麼?對他説些什麼?拿起筆寫下你想説的話(也可寫詩,以詩對詩)。

結束語:人去樓空,灰飛煙滅,陸游就這樣走了。作為一個父親,在臨終前他沒有給兒子們留下金銀財寶這樣的遺產,但他留下了近萬首古詩,留下了他那至死不渝的愛國精神,這份光輝的精神是多麼寶貴的財富和遺產。這份遺產不僅是屬於陸游的後人,更是屬於每一位炎黃子孫。或許,今天的學習只是給同學們的心靈打開了一扇小小的門,陸游心中的痛讓我們銘記歷史,讓我們化悲為力量,立志勤學,報效祖國,會讓我們懷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來的人生。這才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真正目的。

讀了《示兒》這首古詩,我想你對陸游一定有了更深的瞭解。請你給這位愛國詩人寫一封信,跨越時空隧道,與七百多年前的陸游進行心靈的對話,相信你一定能行!

第5篇

二、 教材和學情分析:《示兒》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中的作者以遺囑的口吻,表達了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一祖國的無比渴望。全詩字句發自肺腑,悲憤交集,真摯感人。三年級學生已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對於這樣以敍述口吻寫的詩,藉助於註解基本讀懂詩句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學生在以往的學習古詩中,往往至理解詩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對詩歌的感受力不強。這個年段的學生學習詩歌時需要在解釋詩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即感受詩歌的意象,於詩中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受到心靈的震撼,並真正提高古詩文閲讀欣賞水平。唯如此,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實現提升。

知識與技能:瞭解詩人及寫作背景,能較好地朗讀詩歌,熟讀成誦,會默寫。

過程與方法:能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掌握詩詞大意,把握詩歌內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本詩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從而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四、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感情低沉的音樂

2、藉助下面的註釋來理解詩句所要表達的含義,再來練讀。

師:用一個字來形容、來表達你讀完《示兒》這首詩後的感受、感覺和情緒,你會選哪個字?

師:那人死有哪些都成空了?那怎樣才能把這句讀好呢,我們應該抓住哪個字來讀? 你從中讀出什麼?

師:想象,你就是陸游,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説説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出示《秋夜出籬門迎涼有感》

師:指導讀前句,三萬裏五千仞嶽從後兩句你讀懂了什麼?

師:想象……如果在淪陷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面對此情此景,你有什麼想説的?

師: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這首詩,林升看到了什麼?你看到了什麼?

師:詩人還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國,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

多媒體出示三四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師:從這兩句詩中你感受到了什麼?用一個字概括是?(盼)你是從哪個感受到的?(無忘)

師:他到死都盼望祖國能夠統一,這説明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師:此時此刻,你想對詩人陸游説些什麼呢?請用你的筆把你想説的話寫下來。

第6篇

課題名稱 《示兒》 科  目 語文 年級 六年級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習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詩歌的基礎,可以通過自學、合作來初步理解詩意,探究古詩所藴含的情感。但這首詩特有的寫作背景,賦予了詩句極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可以作為詩人創作風格和人格格精神的生動寫照。詩句雖語言通俗,但情感強烈。學生不僅需要自讀自悟,更得結合背景資料,深刻領會詩歌反映出來的深厚愛國之情。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深入瞭解作者字裏行間的愛國悲情,深情,產生對陸游的敬佩之情。 2. 體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感受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二、過程與方法 1.自學掌握生字,理解詞意,瞭解詩作的內容。 2. 咀嚼體悟重點詞句,在反覆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象,受到心靈的薰陶和滋養。體會作者寫下這份遺囑時深沉豐富的感情。 三、知識與技能 1.收集、交流這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瞭解詩句的內容,並能從詩的內容想開去。 2. 藉助教材註釋,結合相關資料,通過合作學習,理解詩句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1.深入瞭解作者字裏行間悲之切的愛國深情,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教學資源 (1)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2)上課環境為多媒體大屏幕環境。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u1] (一)瞭解寫作背景,創設情境導入。 1127年 , 靖康之難後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包括皇后,嬪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員和機要大臣,宮廷女官,宮廷樂師,廚師等都被金人俘虜北上;而此時,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被欽宗派在外任河北兵馬大元帥,成為僥倖躲過這場劫難而成為皇室唯一倖存的人.在大臣推舉下南京登基,後遷都於臨安,恢復宋國號,史稱南宋,趙構便是後來的宋高宗。 2. 引入課題: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就生活在這個時代,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他的絕筆詩作《示兒》,瞭解詩人在彌留之際最牽掛的是什麼。 教學活動2[u2]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讀古詩,讀準字音、節奏。 2、多媒體出示學習提示,學生根據學習提示先自主學習,然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詩意。 1)學習提示:默讀詩句,用看註釋,查工具書,聯繫以前學過的詩句等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詩句意思,並在旁邊作批註。 2)多媒體出示註釋: 3、組織全班交流。 1)讀詩,正音。檢查自讀情況。 2)交流詞意、詩意。 3)帶着自己的理解配樂朗誦全詩。 教學活動3[u3] (三)一詠三歎,深刻體會作者情感。 1、體會悲傷。 1)多媒體播放金兵入侵南宋的戰亂及燒殺場面。  2)激情:國破家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陸游親眼目睹了這一切,悲而寫下了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的千古名句。 3)同學們,現在你們説陸游在彌留之際悲的是什麼,盼的是什麼? 4)引導吟誦: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體會作者為痛失祖國大好河山,人民流離失所的悲傷;對早日收復失地的渴盼。 2、體會悲憤。 1)多媒體播放南宋當朝歌舞昇平,飲酒作樂視頻。 2)激情:然而,南宋當朝卻置老百姓的生死於不顧,將國家大事拋之腦後,一心只知飲酒作樂。南宋愛國詩人林升憤而寫下了暖風曛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控訴之詞。 3)其實,氣憤的又豈止林升一人,所有的愛國志士包括陸游又怎能不仰天長嘯。此時,他悲的是什麼,憤的又是什麼? 4)引導吟誦: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體會作者對統治階級的不滿,盼望王師早日出兵收復失地的悲憤之情。 3、體會悲痛。 1)綜合背景:憐百姓,憤當朝。陸游啊,你悲的是——痛的是——盼的是——,臨終時仍念念不忘的是: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2)配樂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教學活動4[u4] (四)、簡介陸游生平,總結拓展。 1、簡介陸游生平:陸游是中國南宋詩人,生於公元1125年。陸游生活的時代,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金國頻頻向宋朝發動戰爭,積貧積弱的宋朝喪失了大量國土,被迫不斷向南遷移,人民生活在戰亂和動盪之中。少年時代的陸游就不得不隨着家人逃難,飽嘗流離失所的痛苦。 2、瞭解陸游詩作: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位卑未敢忘憂國。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 3、作業佈置:課後繼續收集歷代愛國詩作。

[u1]讓學生在學習之前,瞭解寫作背景,為下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背景音樂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u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主體理解詩意,初步感受作者情懷。[u3]補充歷史空白,反覆吟詠,深刻體會作者悲傷、悲憤、悲痛的愛國之情。與作者產生共鳴。[u4]進一步瞭解陸游,產生敬佩之情。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作業佈置,有助於學生知識、能力及情感的進一步提高、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