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渭南十大最美景點

排行榜 閲讀(1.19W)

10、陶藝村

渭南十大最美景點

陶藝村位於富平縣縣城北1.5公里處,是集吃、住、娛、購、遊為一體的休閒旅遊度假的好去處,國際陶藝博物館羣中的綜合館、北歐館、美洲館及法國館、休閒廣場、千畝果林苑、垂釣、陶藝製作等遊樂設施已投入使用。果林園內現存各種苗木12萬株,四季常青,到水果成熟季節,更是果香誘人,遊人可以盡情品嚐,享受大自然的美麗風光,可以親臨其境,體驗採摘樂趣。

9、黨家村古建築羣

黨家村古建築位於陝西省韓城市西莊鎮。

黨家村建築始建於元至順二年(1331年),初名東陽灣,後更名黨家灣、黨家村。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起擴建,劃出民門、二門、三門住區與發展區,清代擴建,為防匪盜,築上寨沁陽堡。其居住居民主要為黨、賈二姓族人。

黨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韓城民居的典型代表。村落南北有塬,村寨合一,東西走向呈“寶葫蘆”狀,村南有泌水繞行,形成依塬傍水之勢。全村結構由巷道組成,主巷東西向穿村而過,次巷、端巷與主巷連接,符合地形排水方向。巷道地面一律石墁,斷面凹形,交通與排水共用。村中的看家樓為磚砌方形三層閣式,高14.5米,登高了望全村四周,是防禦設施的瞭望樓。仿木磚雕節孝碑樓,雕制精美,建造獨特,是黨家村磚雕代表作品。村東南有文星閣風水塔,始建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共六層六角形,塔高37.5米,塔的各層內部供奉的牌位和外觀各層都有磚雕牌匾。

四合院每院一般佔地260平方米左右,呈長方形,個別的是正方形,俗稱“一顆印”。四合院由廳房,左右廂房、門房圍成。廳房為頭,廂房為雙臂,門房為足,似人形。廳房高大寬敞,前檐多為歇檐,為供祖和設宴之所,逢婚喪嫁娶,卸掉活動屏門,設席擺宴,顯然發揮了廳房設施功能。門房和廂房為起居之室,長輩兄弟居有序。村內“走馬門樓”列於巷道兩側,建築裝飾十分講究,樸實精美,三雕俱全,是雕刻藝術薈萃。家門外有上馬石、拴馬樁、拴馬環。門枕為方形或鼓式,均為石雕。有獅子門墩、鼓兒門墩、獅子鼓兒相結合的門墩,還有形體單純的豎立雙體線雕門墩。門樓兩側有美觀的磚雕峙頭,內容非常豐富,有琴棋書畫、梅蘭竹菊、鹿兔象馬,虎牛麒麟以及幾何圖案、萬字拐、八卦圖等,更為奪目的是門額題字,或木雕或磚刻,名家書寫,相當講究,成為書法藝術的展示。從內容上看,大致有炫宗耀祖、倫理道德、理想追求三類。大門內照牆多為磚雕,主題畫面題材多樣,有“鹿鶴同春”、“封(蜂)候(猴)掛印、“五福(蝠)捧壽”等等,有的則一個大“福”字或大“壽”字。院中家訓磚雕,多在廳房歇檐兩側山牆上,內容多為道德修養之類,文化氣氛濃厚。

2001年黨家村古建築羣作為明清時期的古建築,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單,被列入“國際傳統民居研究項目”,英國皇家建築學會查理教授説道:“東方建築文化在中國,中國民居建築文化在韓城”。

門票價格: 旺季:60淡季:60

8、少華山

少華山位於陝西白水縣境內。白水河自西北環流山下,這裏山青水秀,風景幽雅,是一處靈境勝地。

少華山屬石灰巖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頗多,當地羣眾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勢,修廟琮,塑神像,鑿石開路,設置棧道、鐵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縮小的華山,因而取名少華山。

少華山上現有齊雲洞、觀音洞、希夷崖等景點。山南二十米處,有白水八景之一的“龍潭瀑布”。此處由於兩岸石崖狹窄,有高約丈餘的大石頭阻擋流水,形成較大的瀑布。水流至此奔騰洶湧,一瀉而下,響聲雷動。對此歷代遊人題讚的詩句很多。摩崖上保留至今的宋朝元符年間的“石罅聲中聞漆水,寒雲景時見青山”詩句,就是其中之一 。

7、同州湖風景區

大荔縣同州湖風景區位於陝西渭南大荔城區段,佔地面積4平方公里,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已累計投資3億元,完成6.3公里兩岸堤防、1.75公里中隔段、360畝生態景觀工程、1000畝湖面蓄水工程、5公里環湖自行車綠道、100輛自行車站點、1000部生態停車場等配套工程及音樂噴泉、福壽橋、康寧橋等20多處景點建設,可容納5-10萬人遊樂觀賞,將於六月全面向社會開放,填補了大荔縣歷史上無公園的空白,成為集文化、民俗、休閒、體驗、旅遊為一體的新景區。

湖為核心,建設南至官池鎮駐地、北至馮翊路、西至商貿大道的同州湖4A級景區,促進產城、景城融合發展。4月10日,同州湖景區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的同州湖西路開工建設。

據瞭解,該工程全長約1.9公里,道路紅線寬度58―52米,兩側各4米寬的自行車道和11米寬的綠色景觀帶,計劃總投資1.46億元,景觀綠化總面積達5.4萬平方米。項目規劃創意獨特、設計概念新穎,其古典主題風格和簡約的文化藝術氣息,突出了幽靜、閒適,與同州湖景區整體設計相得益彰。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一條連接城區與同州湖景區的景觀大道,對於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同州湖4A級旅遊景區,促進縣域經濟融合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設施

同洲湖景區設施齊全,1000畝湖面蓄水工程以及環湖自行車綠道、環湖電瓶車道、六角亭、橡膠壩、親水平台、停車場等配套工程,中國紅標誌性景區大門、環湖步道、福壽康寧橋、兒童樂園、綜合性健身區、中心廣場、音樂噴泉、文化棧橋、管理設施、荷花池、碼頭、雕塑工藝品、生態衞生間、環湖燈帶、中隔堤、北大堤石台階、弱電、音樂草坪燈等其它配套工程正在加緊實施,預計將於“五一”前向社會開放,成為集文化、民俗、旅遊為一體的縣城南户門、大荔新景點。

6、司馬遷祠墓

司馬遷祠墓坐落在韓城市南10公里芝川鎮的韓奕坡懸崖上,始建於西晉永嘉4年。1982年2月,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位。司馬遷祠墓建築自坡下至頂端,依崖就勢,層遞而上。登其巔,可東望滔滔黃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長城,北觀芝水長流,可謂山環水抱,氣象萬千。壯觀的自然形式和秀麗的風光,映襯出司馬遷的高尚人格和偉大的業績。

祠墓建築羣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東北方豎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漢太史司馬祠”六個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經太公廟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遷的元代建築“禹王廟”、“彰耀寺”、“三聖廟”等,現已闢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系元明建築物,“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馬遷德高如山,世人至為敬仰,從此迤邐而上,牌坊-“河山之陽”四字,語出《太史公自序》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走完99級台階登道就進入了祠院,祠院大門-“太史祠”寢宮,古柏參天,環境幽靜,置身其中,如登青雲,如臨仙境。

獻殿是祭祀時陳列祭器,致敬盡禮的地方。寢宮在獻殿之後,建於北宋宣(1125年)。宮正中有一尊司馬遷全身坐像,長鬚飄拂,兩眉入鬢,神態逼真,栩栩如生,現出嚴肅和抱負不凡之氣概。祠內碑石林立,為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憑弔吟詠之作,詩文雅健,書法挺秀。祠後為司馬遷墓,如築於西晉嘉4年(310)經金、元、清四次修葺,至今完好。墓系磚砌,呈圓形,高2.15米,周長13.19米。墓壁周圍嵌有磚雕八卦圖案和花卉圖案16幅,墓頂古柏一株,樹分五枝,枝幹蒼勁,盤若蛟龍。墓前豎立着一塊石碑,上刻“漢太史司馬公墓”,為清乾隆陝西巡撫畢沅題書。

門票價格: 旺季:80淡季:80

5、洽川風景區

在中華民族母親河的懷抱裏,有一顆明珠,這就是陝西省洽川風景名勝區。洽川,位於渭南市合陽縣城東20公里的黃河二級台地上,總面積165平方公里,素有“小江南”之稱,是我國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濕地、著名的自然風景名勝區。

洽川風景名勝區,依地形地貌特點,可分為黃河灘塗、水鄉田園、莘塬山嶽、東雷抽黃、森林屏障等景區。景區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歷史遺蹟和現代工程相輝映,內容豐富,品位極高。

洽川黃河灘塗濕地約15萬畝,生長着茂密的蘆葦、沙蓬、野蒲和各種水草,一望無際。湖泊星羅棋佈,水路撲朔迷離,魚蝦成羣,鳥語花香。

廣袤豐富的水草資源和幽靜神祕的自然環境,使洽川成了鳥的樂園。這裏常年棲息着灰鶴、鴛鴦、白鷺等鳥類,每年冬季,成千上萬的丹頂鶴、天鵝等珍禽來此越冬。

景區內有瀵泉七眼,為合陽縣所獨有,被譽為“華夏一絕”。瀵泉在古籍中多有記載,《列字》中稱其“味過醪醴”,“沐浴神瀵、膚色脂澤。”瀵泉屬噴發型温泉,含有氮、磷、鉀、鍶、硒、銅等礦物元素,常年水温在29-31攝氏度,日出水量為7.3萬立方米。以其灌溉農田,可以增加土地肥力;以其洗浴,可以去病健身。這七眼瀵泉自北向南分別是夏陽瀵、處女泉、西鯉瀵、渤池瀵、熨斗瀵、王村瀵和子瀵。

處女泉又名東鯉瀵,在七眼瀵泉中最為神奇。當地有一個古老的風俗,姑娘在出嫁前都要到此泉沐浴,故名“處女泉”。處女泉實際是一個泉羣,大小泉眼不計其數。站立泉邊凝視,可見泉水衝起金黃色細沙,宛如一隻巨大蝴蝶,因此有人稱為“蝴蝶泉”。此泉的神奇還在於人入水不沉,泉湧沙動,如綢拂身,被譽為“沙浪浴”。七汪瀵泉,是七個天然的浴場。泉水清澈如鏡,魚蝦戲遊,藍天白雲倒映其中。堤邊垂柳成蔭,蘆葦環繞。在此游泳沐浴,垂釣賞景,樂趣無窮。

水鄉田園景區,處於莘塬腳下。這裏萬畝荷塘、良種漁場、蔬菜大棚、層層疊疊,鋪天蓋地。荷花競放,芳香漂浮,令人留戀往返。良種養漁場有羅非、紅鯉、鰻魚等優良品種,甲魚養殖破具規模,已經成為陝西省特種養殖和出口創匯的重要基地之一。

莘塬山嶽是洽川西沿的黃土丘壑峯巒,由北向南依次有明山、光濟山、金風山、天柱山、蓮花山和秦驛山,許多美麗的傳説為洽川自然風景增添了無窮魅力。站立山頂向東眺望,洽川風光盡收眼底。清代洽川才子許秉承有詩讚美天柱山道“拔地峯如柱,穿雲廟接天。窗迎雷首月,户望禹門船。”

洽川歷史悠久,文化底藴豐富。景區發現有遠古生物化石和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有五帝之一帝嚳的陵墓。又據史料記載,商初名人伊尹入仕前曾在洽川一帶躬耕,至今洽川鄉民仍對伊尹耕莘的故事津津樂道。公元前21世紀,夏啟曾封支子與莘,建有莘國,其封地即在今洽川一帶。其後,周文王曾娶洽川女太一為妃,生周武王。相傳大禹的母親、尚湯的妃子和周文王的母親也是莘國人,人們稱她們為“四聖母”。合陽在戰國時期屬魏西河之地,相傳孔子七十二賢之一的子夏曾來此地設教授徒。其他有名的古蹟遺址還有秦驛山的秦代驛站遺址,韓信木罌渡軍的夏陽古瀵,清代洽川才女史夫人雷敬兒故居等。代表漢奴隸最高成就的書法瑰寶《合陽令曹全碑》明代萬曆年間在洽川莘野村出土,現收藏於西安碑林。

洽川西塬畔上靈泉村東南的福山,是渭北風景勝地,早有“秀奪江南”之美稱,福山因其形狀一隻翹首前行的巨蠍,又稱“蠍子山”。山上的古建築現存大雄殿、送子殿、聖母殿、三義殿、藥王殿、玉皇殿、文昌閣、三清殿、鐘樓、鼓樓、轉角樓、石牌坊等。山上既有佛殿,又有道閣和儒家書院,集儒、道、釋三教為一體。這種三教和平共處的現象實屬罕見,已經引起了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此山建築佈局具有江南園林緊湊玲瓏、錯落有致、步移景換的建築特點,是洽川旅遊的有一去處。

洽川風景區南北兩端,分別代表人類改造自然成果的森林屏障和抽黃工程。作為“三北青年防護林工程”的組成部分,這裏的防護林受到了中央三部委的高度稱讚。抽黃工程則作為亞洲揚程最高的抽水工程而載入史冊。

門票價格: 旺季:60淡季:60

4、少華山森林公園

少華山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華縣城東南7公里處,東連小夫峪,西郊白石峪,主峯海拔1664.4米。高峻挺拔,植被茂密,因與西嶽太華山峯勢相連,遙遙相對,並稱“二華”,但低於華山,因名其少華山,又名小華山。公園總面積6300公頃,海拔高度在600―2000米之間,由潛龍寺、少華峯、紅崖湖、石門峽、密林谷五大景區所組成。

少華山森林公園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按照總體規劃園內擬建自然景點136個、恢復文物景點l5個、擬建旅遊公路13公里、旅遊步道40公里、停車場4處、索橋4座、人工湖6處、度假村3處,總投入資金7580萬元。少華山森林公園開發立項以來,不少專家教授經過實地考察後,―致認為,少華山森林公園開發建設,不僅符合西部大開發國家產業政策和生態環境建設要求,而且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發展前景相當廣闊。

少華山自然景觀獨特。少華山下的小夫峪,以峪寬、水長、石奇、林茂、景多而見長。峪內池潭遍佈、奇石林立,後山的石門、母子峽、石板河等可謂人間仙境,令人叫絕,是休閒避暑度假的理想勝地。潛龍寺景區的仰天大佛形態逼真、惟妙惟肖,被列入一級景觀。潛龍寺院內的千年古樹“柏抱槐”被稱為一絕。

景區地址:陝西省渭南市華縣蓮花寺鎮

乘車線路:西安或渭南乘開往華縣的大巴車,在華縣換乘出租車可達景區。

自駕線路:西潼高速-華縣出口-經新泰路-南行上國道G310左拐東行見路標少華山森林公園

門票價格: 旺季:90淡季:60

3、國際陶藝博物館羣

富樂國際陶藝博物館位於陝西省富平縣喬山路l號,2004年由富陶產業集團投資2000餘萬元興建,隸屬於富樂國際陶藝集團公司。

該館是國內首家世界現代陶藝博物館,佔地1.2萬平方米。2001年富樂國際陶藝創作營活動拉開了世界陶藝家在富平創作的序幕,同時也啟動了博物館羣的建設計劃。博物館羣由主館及十多個國家、區域館組成,並有一個國際陶藝文獻館。現已建成主館、法國館、美國館、北歐、澳新和加拿大五個地域性國家館及一個陶藝文獻館,均已開館展出,東歐、非洲、亞洲等館正在擬建中。現已建成開館的六個展館中,共展出來自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的260多位陶藝家的2600餘件作品,收藏展出來自30個國家的47種陶藝雜誌1500餘冊,還有相當數量的刊物正在陸續收集中。

國際陶藝協會大會,自成立50多年以來由亞洲國家承辦的只有兩屆,一次是由韓國漢城在2006年承辦的42屆陶藝年會,第二次是2008年在西安召開的第43屆陶藝年會。由於富平陶藝村在促進世界陶藝交流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它的特殊身份,43屆大會的閉幕式特意放在富平陶藝村舉行,這種大會被譽為國際陶藝界的奧林匹克,參加這次大會的陶藝家會員400餘位,列席大會的各國陶藝愛好者多達300餘人,參會代表帶來了他們兩年的創作作品,大會共徵集了來自28個國家、102位陶藝家的參賽作品達200餘件(組)。

國際陶藝雜誌文獻中心:國際陶藝雜誌文獻中心是富樂國際陶藝博物館羣中為收藏、保存世界各國出版的陶藝雜誌而設立的專館,建築面積200平方米,2007年11月6日開館,國際陶藝雜誌主編協會給予了大力支持,並鼓勵各國陶藝雜誌積極捐贈刊物。作為陶藝雜誌專用的、永久性的收藏展館,開館後對各種刊物進行翻譯、整理,建立網站推廣普及交流,搭建平台,促進發展。館內已收集到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7種陶藝雜誌約1500餘冊。

門票價格: 旺季:90淡季:90

2、澄城縣堯頭窯遺址

澄城堯頭窯屬我國北方黃河流域著名的民窯之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西南堯頭鎮。堯頭窯陶瓷始於漢唐,興於宋元,鼎盛於明清,其產品及工藝被專家譽為“純正的土瓷、地道的黑珍珠”,尤以黑瓷、黑釉剔花瓷、青花瓷和鐵鏽色瓷器而聞名。如今,該景區仍然保持着手工製作的原始風貌,分別有碗窯、黑窯、甕窯和砂窯4大傳統窯系。

堯頭窯遺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景區導遊王卓婭告訴記者,現在堯頭窯景區保存着古瓷窯有129座,制瓷作坊78處,古民居75處,廟宇祠塔17處,坩土原料遺址3處,古城堡5處等,是目前國內保持完整、遺存豐富的生態瓷窯“活化石”。

據介紹,堯頭窯的黑釉瓷,在明代很有名氣,燒造的黑釉瓷器最具自身特色,造型精美多樣,瓷釉漆黑,烏亮光澤。千年的燒造歷史孕育了豐富的制瓷經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忠陽對記者説:“我跟父親學習碗窯和黑窯幾十年,繼承了祖傳的黑瓷製造、燃燒技藝,我要不斷完善提高這門手藝,做出更好地產品,讓更多的遊客享受到堯頭窯黑瓷的品味。”

1、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西安以東120公里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市境內,北臨坦蕩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是秦嶺支脈分水脊的北側的一座花崗巖山。憑藉大自然風雲變換的裝扮,華山的千姿萬態被有聲有色的勾畫出來,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它的歷史衍化可追溯到1.2億年前,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華山被稱為西嶽與東嶽泰山並稱,最早見於《爾雅·釋山》一書。西嶽這一稱呼據説是因周平王遷都洛陽,華山在東周京城之西,故稱"西嶽"。以後秦王朝建都咸陽,西漢王朝建都長安,都在華山之西,所以華山不再稱為"西嶽"。直到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建立了東漢政權,華山就又恢復了"西嶽"之稱,並一直沿用至今。

華山以其峻峭吸引了無數瀏覽者。山上的觀、院、亭、閣、皆依山勢而建,一山飛峙,恰似空中樓閣,而且有古鬆相映,更是別具一格。山峯秀麗,又形象各異,如似韓湘子趕牛、金蟾戲龜、白蛇遭難……。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澗的水簾瀑布,更是妙趣橫生。並且華山還以其巍峨挺拔屹立於渭河平原。東、南、西三峯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詩人張喬在他的詩中寫道:"誰將依天劍,削出倚天峯。"都是針對華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進華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僅330-400米,而華山海拔2154.96米,高度差為1700多米,山勢巍峨,更顯其挺拔。

現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峯,主峯有南峯“落雁”、東峯“朝陽”、西峯“蓮花”,三峯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裏”,人稱“天外三峯”。還有云台、玉女二峯相輔於側,36小峯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繫。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皆因華山而得名。《尚書》裏就有有關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遊的事蹟。華山亦留有了無數名人的足跡,傳説故事和古蹟。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千餘篇,摩巖石刻多達上千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為大觀。而建於漢武帝在位時的西嶽廟,有着“陝西故宮”和“五嶽第一廟”之稱譽,這是五嶽中建制最早和麪積最大的廟宇。中國歷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遊或舉行祭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