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西安十大最著名的麪食

排行榜 閲讀(1.13W)

1.泡饃

西安十大最著名的麪食

陝西省著名小吃,歷史悠久。料重味重,肉爛湯濃,香氣誘人,食後餘味無窮。

牛羊肉泡饃,最早為西周禮饌,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牛羊肉泡饃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古代許多文獻,如《禮記》以及先秦諸子,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於祭祀及宮廷御筵。西周時曾將牛羊肉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據文獻記載,唐代宮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長制羹湯。“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羊羹者,羊肉烹製的羹湯,即當今牛羊肉泡饃的雛形。經過唐、五代、宋、元等朝,各族人民陸續遷入內地,“漸變舊俗”。

牛羊肉泡饃不僅講究烹調,更講究“會吃”。“老陝”的吃法是,從一邊一點一點“蠶食”,這樣能保證湯與饃不分離,使饃能始終吃出鮮味。吃時,還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嗜好,調入辣子醬、糖蒜之類佐料。吃後飲“高湯”(即原汁湯加粉絲燴制而成)一碗,異香滿口,頓覺神清氣爽,精神倍增。

對於西安人來説,吃泡饃的樂趣不在於湯有多鮮,肉有多爛,而在於無論是風雨大作的清晨,還是陽光明媚的午後,我們都可以安然自得的坐在古老的城牆邊,陪着年邁的父母,慢慢的掰上一碗泡饃,而這碗裏便不再饃和肉,而是濃濃的情。

2.肉夾饃

肉夾饃是陝西漢族特色麪食一。

臘汁肉在戰國時稱為“寒肉”,唐代又稱“臘肉”,她的叫法則源自古漢語,外地人首次聽説肉夾饃,都認為是病句,肉怎麼能夾饃?其實是“肉夾於饃”。老百姓無需文謅謅地講之乎者也,加上西安人性急,直爽,省去“於”字,但卻變成了“饃夾肉”,方言聽起來像“沒夾肉”,沒夾肉怎麼辦?這簡直就是天塌下來了。乾脆叫成了“肉夾饃”,聽起來也好多了。

實際上,她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托,將各自滋味發揮到極致。“虎背鐵圈菊花心”的白吉饃。臘汁肉歷史悠久,由三十多種調料精心配製而成,由於選料精細,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使得肉色亮紅潤、軟爛醇香、肥肉不膩、瘦肉不柴、入口即化。

肉夾饃經過世代流傳,歷經演變,現在已經是全世界人民最喜愛的小吃之一。但大多數人所認為的“臘汁肉夾饃”的肉指的是豬肉,而在西安,還有一種深受當地人喜愛的“臘牛羊肉”夾饃,前者是關中小吃,流傳廣泛,後者則是地地道道的清真小吃,是胡辣湯的絕配。所以,請各位兄弟姐妹們記住了,不要再去清真餐館説你要吃臘汁肉夾饃了好嘛好嘛!!!

3.岐山臊子面

臊(sào)子面是西北地區漢族傳統麪食,是西府(即陝西省寶雞市)名小吃。麪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

臊子面歷史悠久,傳説周代屍祭制度中有”竣餘”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後才是一般人。這種遺俗在岐山長期存在,不論誰家辦紅白喜事,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而由小字輩端出門外潑兩次湯,象徵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湯稱”福把子”,潑向正堂的祖靈牌位,然後才上席,並按輩數和身份次序上飯。過去吃麪剩下的湯不能倒掉,還得回鍋。即取竣餘的餘字之意。臊子面被稱為陝西人的壓軸菜,不是沒有道理的,無論喜事喪事、逢年過節、老人過壽、還是小孩滿月或是家裏來了親朋都離不開臊子面。

一碗合格的歧山臊子面應該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點。臊子面的湯是面的靈魂,岐山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少,並突出酸辣味。所以這裏的重點是醋,一定要選用當地品質上等的醋,燙出來的酸味兒才正宗。當然,油潑辣子也一定不能少!

正確吃法被稱為“一口香”,故名思意即是一碗湯一口面,只吃面不喝湯,喝湯表示已經吃飽喝足啦~問:有一個會做岐山臊子面的媽咪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答:啊,這酸爽~

4.涼皮

涼皮,是陝西省漢族特色小吃之一。涼皮分為米麪皮和麪皮兩大類,米麪皮實為米皮。

涼皮傳説源於秦始皇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相傳有一年陝西户縣秦鎮一帶大旱,稻穀枯萎,百姓無法向朝廷納供大米,有個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麪粉,蒸出面皮,獻給秦始皇,秦始皇吃後大喜,命每天製作食用,形成了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

涼皮的輔料沒有太多的講究,凡是應時的蔬菜都能用,調料除了常見的如鹽、醋、辣椒油外,最有特點的是專門熬製的調料水,不是誰都可以做百年老店的喲。調好的涼皮皮子白裏透亮、麪筋因為吸附醬油而泛黃、黃瓜絲現着綠、辣椒油敞着紅。在西安,吃涼皮是可以不分季節的,冰天雪地裏如果你看到妹子們一人一碗涼皮吃的歡快,會不會感受到這個吃貨世界的瘋狂!!!

而涼皮在陝西,其實只是一個統稱。讓我用我僅有的吃貨精神為你列舉一下:秦鎮米皮、漢中熱米皮、岐山擀麪皮、寶雞擀麪皮、關中釀皮子、醋粉、麪筋涼皮、呱呱、炒麪皮、烙麪皮、懶麪皮、洗面皮、(還有一種綠色的不過我忘記叫什麼了),如果你在淘寶上搜索,會出現不同種類86款涼皮,如果你來西安,每一家涼皮店都是一個新的世界。

5.油潑辣子biángbiáng面

Biangbiang面是陝西關中漢族傳統麪食,又名褲帶面,特指關中麥子磨成的麪粉,通常手工拉成長寬厚的麪條。

古時隴東一窮秀才,為了趕考,走了八天八夜又飢又渴,剛好看到一家麪館,便上前討碗麪湯喝。喝着麪湯,問店主怎麼不掛個招牌。店主説:“我這麪店其實早想掛個招牌,只是沒人能寫出來。”秀才便道:“可否讓小生一試?”秀才聯想自己一路艱辛,口中隨即唸唸有詞:“擔個擔擔走四方,八日才到都咸陽;你裂裂(幺),他裂裂隙,當中坐個言王爺;你長長,他長長,當中是個馬大(dai)王;心字底,月字旁,岳飛出城揮一槍,槍頭卡在了牆頭上;坐個車車走四方。”説罷,一氣呵成,寫出了biangbiang面。店主大喜,便請秀才吃麪,一大碗讓秀才吃的津津有味,並連連稱讚面好。從此biangbiang面在關中名聲大噪,流行了起來。

假如你在陝西農村走動,看到鄉黨們蹲在樹下,手捧一個臉盆大小的大海碗,寬厚的面葉子配上紅通通的辣子油,吃的滿頭大汗吸吸溜溜的,那一定是拿油潑面過癮呢。也許只有陝西黃土高原上的漢子才欣賞得了它的雄壯吧,快趕得上普通的薄餅的厚度,一般人的胃是消化不了的,它只屬於塵土飛揚的秦川大地。

沒錯,這裏最不能少的就是油潑辣子了。遺憾的是,陝西的油潑辣子面只流傳於八百里秦川大地,出了陝西,就很難見到它的蹤影了。

6.鍋盔

陝西鍋盔,又叫鍋魁、鍋盔饃、幹饃,是陝西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漢族傳統麪食。

何謂“鍋盔”?老陝自己也整不明白,甚至不知道這兩個字是不是應該這麼寫。這個名字,大概已經沿用千百年了。按照民間命名的來歷,製作鍋盔,做時既不要鍋,做成又不像盔,不同地方又有着各自的做法,也有各自的説法。為何卻約定俗成,叫成了這樣的名字。問當地人,當地人搖頭;問民俗專家,專家們給出各種各樣的解答,一樣摸不着頭腦。問急了,人們會塞一個鍋盔給你,一讓你閉上嘴巴,二讓你自己去品去。一切盡在不言中。

鍋盔是陝西八大怪之一。人稱“睜眼鍋盔像鍋蓋”,即像頭盔狀,顧名思義又叫鍋盔。鍋盔製作工藝精細,特點是用油和麪,文火炕制,中空、外酥、裏起層、邊厚、吸汁,不漏湯。素以“幹、酥、白、香”著稱。乾硬耐嚼,內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論下了晚班趕不及回家吃飯怎麼辦?KFC?subway?nonono…這個時候,什麼都比不上一個熱鍋盔加辣子來得實在!

7.蕎麪·(hé)·(le)

蕎麪··是陝西省著名的漢族麪食小吃。《辭海》中關於“··”的定義,解釋為:“北方一種用蕎麥麪軋成的食品,參見‘河漏’。而對河漏的解釋則是:“即··,北方一種麪食。王楨《農書·蕎麥》:‘北方山後,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或作湯餅,謂之河漏。”王楨是元代一位農學家,他的農學專著《農書·蕎麥》中還有一句話,《辭海》上沒有提及:“以供長食,滑細如粉。”

也許源於一個偶然的靈感,或許是受到某種自然景象的啟迪。普通的麪食,非凡的創意,千變萬化的靈巧器械,活脱脱地從瑣碎的生活小事中勾勒出一幅憨厚古樸、好客大方的性情。數九寒天,逆旅飛歸的遊子,遠道拜訪的賓客一進門,捧上一碗··,再澆上熱騰騰、油汪汪、香噴噴的紅油羊肉臊子,那個熱乎、那個周到、那個滋味、那個別有風味的“洗塵面”能不令人陶醉嗎?

西安城牆內的西北方向有一個地方名叫教場門,顧名思義,大概是當年八旗兵、綠營兵操演武功的地方。“門”沒有看到過,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教場門”三個字出現在西安人的口中,常常是後面還掛着另兩個字“··”。··美味又健康,受到了大部分北方人的喜愛,只單單聽名字就可以判斷出她早以深入了尋常百姓家。羊肉··、羊血··、涼拌··、無極··、北關··、銅川··、西關··、清湯··……

8.金線油塔

金線油塔是陝西西安地區的一種名貴漢族傳統小吃。它層多絲細、鬆綿不膩,其形狀“提起似金線,放下像鬆塔”,故而得名。

早在1400多年前的唐代,當時還被稱為“油塌”。相傳,唐代段文昌丞相家裏一老女僕擅長製作此品。在40多年的時間裏,她曾將此技藝傳授給100多名女婢。而據説,得其真傳的只有9個女僕。後來,這種食品傳入市肆。當時有一位名叫張衡的官員,一日退朝歸來,路過街市,忽覺香氣撲鼻,下馬一看,原來是剛出籠的熱“油塌”。垂涎欲滴之際,便悄悄地買了一個在馬背上就食,被御史彈劾,因而丟了烏紗帽。

正經的油塔製作,必須嚴格選用白、細、綿、軟的上等麪粉和用糧食餵養的生豬板油及網油,使油餅層次增多,並改餅狀為塔狀,改烙為蒸,名稱也由“油塌”改為“金線油塔”。

上桌的金線油塔通常裝在盤子裏,看起來像個小饅頭,用筷子提起塔尖抖一抖放到自己的碗裏,油塔瞬間變成一碗鬆散的金線,聞一下噴香撲鼻,吃到嘴裏鬆鬆軟軟,麪粉和豬油竟然這樣協調;或佐以葱節、甜麪醬等,澆一勺油潑辣子油,被辣油喚起的神經已經迫不及待的跳躍了起來。

9.老鴰撒

老(lǎo)鴰(wā)撒(sá)是陝西著名的漢族小吃。是一種類似於麪疙瘩的食物,麪糰面塊是兩頭尖中間圓的形狀,像烏鴉的頭,所以得名老鴰撒(撒sá陝西話中是“頭”的意思)。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這個“飛將”,即是漢代名將李廣,其驍勇善戰,為敗匈奴使“佯攻”之計,且逃且棄兵甲,蠻軍窮追,為其真相,棄鍋釜亦所剩無幾,炊時犯愁。李廣命將士卸其盔為釜,取草木為筷,將麪糰撥入盔中,入野蔬烹之,三軍飽,振精神,誘蠻軍入圍,然勝,回朝。武帝聞之,命御廚仿其法精做,以犒三軍。至唐,此食傳入民間,盛行關中,百姓以其便捷,且念“飛將”,久傳,越變多樣。

土壕吃法的湯是用甲魚熬出來的,味道極鮮,入口湯鮮味美,麪疙瘩特別筋道,有嚼頭!正確吃法當然是媽媽的味道了!當然了,請一定不要忘了油潑辣子!

剛開始媽咪讓我吃這個,其實我是拒絕的。因為不敢想象,煮一隻鼈在碗裏是怎樣的畫面。直到喝下第一口,Duang~ 根本停不下來 Duang~ Duang~

10.攪團

攪團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漢族小吃,定義為“用面攪成的漿糊”。分為蕎麪攪團、玉米麪攪團和洋芋攪團。

至於這個吃食怎麼來,已經無從考證了。傳説諸葛亮當年在西祁屯兵(西祁就是現在的陝西省岐山縣),久攻不下又不想撤兵。士兵們閒來無事,便發展起了農業,以供軍糧。吃慣了當地的麪食,大家都心生厭惡,為調節士兵情緒,諸葛亮便發明了這道吃食。當時的名字叫做“水圍城”。

攪團做法單一但吃法眾多,甚至可以花樣翻新。最常見的吃法是:趁熱舀上一團入碗,加入酸湯,夾一筷子油潑辣子,順湯攪勻,然後順着碗邊開始,夾起一塊,湯裏一撩送入口中。講究不可咬不可嚼。熱熱的酸湯和着油潑辣子的鮮香喚醒了整個口腔。這時候要是能配上一口做法講究的酸菜,才是極好的享受。

對於食物的由來,從來沒有人會談論傳説的真假。在西安,我們有這樣一種説法:要看誰家的媳婦賢惠,就要看看她打的攪團光不光。要嫁西安漢子的妹子們注意啦,如能打好攪團,婆婆的好感度立馬飆升,勝算更高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