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演講稿>

生態文明主題演講稿範文三篇

演講稿 閱讀(2.75W)
保護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只有一個地球人類應該同舟共濟,那麼關於生態文明主題演講稿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生態文明主題演講稿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生態文明主題演講稿範文三篇

生態文明主題演講稿1

生態環境改善,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人與自然走向和諧,這是全面小康社會全新的理念。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飯碗”、“我們不僅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有了綠水青山,纔有永續利用的金山銀山。”這是安康市民間廣泛傳播的語言,體現了安康人民羣衆對生態環保的高度重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都要有明顯提高,生態道德教育要成爲思想道德素質建設的一部分。讓“生態道德”建設,讓“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深入人心,讓“尊重自然、保護生態”成爲全民的自覺行動。

春天正邁着大步向我們走來,草地上逐漸有了點點綠色,莉花、杏花悄悄打開了它的花苞,三月桃花也把它美麗的花朵綻放出來!讓人看了感受到了春天帶來的勃勃生機。把這美景來維護。我們呼籲,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

讓我們共同努力,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社會責任,爲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爲創造美好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讓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

生態文明主題演講稿2

尊敬的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一、生態禮貌的背景

當今世界已經開始邁向生態禮貌時代。自20-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來,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傳統發展模式所帶來的危害,全球生態惡化已經成爲一個不爭的事實,全世界聯合起來拯救地球成爲共識。生態禮貌、生態保護、低碳生活成爲全球性話語。在過去數百年間,西方發達國家走的是先浪費後節儉、先污染後治理的現代化道路。可是我們不能再走那樣的彎路。並不是說中國沒有這個權利,而是這條路是一條死路。當今的工業化國家,人口僅佔世界的15%,而工業化進程中卻消耗了世界60%的能源和40%的礦產資源。我們人口占世界的22%,如果走西方的工業化道路,是根本不可能找到足夠的資源。專家測算證明,如果中國也象美國當時那樣實現工業化,那麼三個地球的資源也不夠用。中國人均石油消費量如果到達美國現有水平,即使把目前可開採的全部後備石油採出來,也只夠用一年零三個月。在論述生態禮貌建設時指出:“應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禮貌理念,把生態禮貌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其中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是提出生態禮貌建設的現實國情。

從資源來講,我國並不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國土面積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面積每年受季風的影響,33%是乾旱或荒漠地區。55%的國土面積不適宜人類生產或生活。資源相對緊缺,耕地、淡水、能源、鐵礦等主要資源的人均佔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12。一方面是資源短缺,另一方面卻是有限的資源存在存在浪費的現象。

二、生態禮貌具有重要意義

(一)理論意義

生態禮貌建設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生態禮貌建設與科學發展觀在精神實質上具有內在一致性。生態禮貌建設是對科學發展的具體實踐和真正落實。生態禮貌建設不是要阻礙發展,而是強調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發展,是爲了實現長遠的發展,爲了更好地發展,充分反映了科學發展觀“發展”的第一要義;生態禮貌建設強調關係“人民福祉”,要“爲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完美家園”,反應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爲本”的核心;生態禮貌建設強調要促進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相協調,統籌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反映了科學發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和“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

(二)實踐意義

標誌着中國社會發展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將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生態禮貌既是生產領域的禮貌,更是生活領域的禮貌。生態關係人人,人人必須保護生態。報告在黨的文獻中突出了中國生態問題的嚴重性,強調建設生態禮貌的迫切性,提出要“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儉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構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的良好風氣”。這是全社會範圍內的一次建設生態禮貌的總動員,必將提高全民族的生態意識,促使全體民衆進一步轉變生活觀念、生活方式,構成從我做起、綠色消費、低碳生活的良好社會風尚。偉大的實踐需要有科學的理論來指導。生態禮貌建設的提出十分及時,它既是實踐發展的結果,同時也是實踐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它會使我們靜下心來梳理和解決前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它會爲我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永續發展供給載體,它必將使美麗中國變成現實。

三、生態禮貌存在的問題

1、人頭問題突出,龐大的人口規模對資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劇了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由於人口多,自然資源人均佔用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一多三少”。隨着人口的不斷增長,工礦、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不斷增加,人均耕地面積減少。

2、環境日益惡化。我國在獲得巨大經濟發展的背後,卻付出了更大的資源成本、環境成本和生態成本。我國的經濟發展是以很多消耗甚至破壞自然資源爲代價的。改革開放後,我國生態退化的局面不但沒有得到扭轉反而更加嚴重,如果繼續實行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問題只會變得更加嚴重。空氣持續惡化,水污染日益嚴重,金屬污染呈現高發態勢。將生態禮貌建設提升到戰略任務證明了黨中央對生態禮貌的重視程度,建設生態禮貌,關乎人民福祉、關係民族未來,目的就是爲了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從源頭上扭轉環境惡化趨勢,爲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爲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我國的生態狀況十分嚴峻。人均森林面積和蓄積分別爲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蓋率居世界第130位。荒漠化土地面積已佔國土總面積的%,並且每年仍在不斷增加。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七大江河水系,劣五類水質佔27%。668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因缺水影響城市工業產值20-億元;尚有億農村人口喝不上貼合衛生標準的水等等。生態惡化已成爲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因素之一。所以,推進生態禮貌的建設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生態禮貌的解決辦法

(一)建設生態禮貌,基本構成節儉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構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着上升。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生態禮貌的有效途徑之一。加速完善我國的環境保護法規制度,高度重視市場機制的重要槓桿作用。

(二)儘快出臺有利於生態禮貌建設的財稅制度,可借鑑美國使用綠色稅收和綠色收費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經驗,包括按照“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對造成污染的企業徵稅,以各種稅收獎勵制度促進清潔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將稅收與環保表現掛鉤,徵收天然產品發展稅,制定交通優惠政策等。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強化政府、企業和公衆的環境職責、守法意識和監督意識。落實企業的生態職責和監督,強調重在生產線始端的污染控制和污染減少,而不是在傳統的終端治理;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環保產業等發展。

(三)確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公衆的生存權”的現代意識,提高全民的生態道德,讓推進“生態禮貌”儘快成爲全社會的主流意識以及各級政府的執政理念。加快環保的信息化建設,以推進環境民主,保障公衆參與環境保護的決策權和監督權;大力推進環境保護民間組織的發展,發揮民衆的參與、監督和管理作用。

(四)重視把環保與經濟發展、提高就業緊密結合。以高校和環保科研機構爲平臺,加快對環保科學、技術以及新產品的研發,促進我國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的新興產業發展,鼓勵其發展專業的環保諮詢、設計、工程、服務和保險等的新興產業。儘快把生態禮貌建設作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資料,進取推進廣大城市社區和農村民衆的環保教育和示範基地建設,落實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儘快讓生態禮貌教育作爲青少年和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料,注重民衆的生態意識和環保行爲本事的培養,營造生態禮貌建設的文化社會環境。

五、結語

生態禮貌建設,能夠爲我國的生產生活供給必需的物質基礎;生態禮貌觀念,作爲一種基礎的價值導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隨着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期望喝上乾淨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適的房子等。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使自然生態堅持動態平衡和良性循環並與人們和諧相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迫切。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便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更無法爲人民供給良好的生活環境。建設生態禮貌任重而道遠。牢固樹立生態禮貌觀念,進取推進生態禮貌建設。

生態文明主題演講稿3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新發展,它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 。環境和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是密切相關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就能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活富裕、良好的文明高速路。

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收穫,但生態文明卻一步一步的離開人們,可人們還是不把生態放在眼中。直到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人們才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大規模的宣傳“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可地球早已被他們破壞的千瘡百孔。地球在近幾年受傷害的數字令人瞠目結舌。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動植物大約每天有100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5萬人。或許大家以爲這些都是外國的災難,但今年我國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發生的歷史上罕見的沙塵暴天氣,使得中國人感受到了環境破壞程度之深和距離之近。

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內容。就其內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態意識文明、生態制度文明和生態行爲文明三個方面。改革開放以來,黨一直強調生態文明。黨的十x大報告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國家的領導人對生態的問題一次次的進行討論和研究,最終得出我國生態污染嚴重超標的結果。

生態災害最直接的惡果就是經濟,據說我國每年要拿出2000億人民幣來用於受生態災難影響的地區的補償。生態已經與人類的生死存亡息息相關了,人類纔開始珍惜它,未免有些太遲了。

曾記否,我們的前人生活環境是那樣的美好:花在草地上展開笑臉,鳥兒在天空中無憂無慮地飛着,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如今,面對滿目瘡痍的地球,我們是否應該深深地反思:時代要進步,文明要發展,人類向大自然一味掠奪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們人類作爲高等動物,卻連低等動物保護家園的意識也沒有,是不是太不配了?

生態文明教育是一種把人的問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國小生更應該受這種教育。我們應該知道,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而如今人類的亂砍濫伐,使原本美麗的地球變得不堪一擊。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生態,不讓它在我們手中化成碎片。我們要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儘量少用一次性物品,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不亂扔白色垃圾、廢電池,形成自覺的行動,不浪費身邊的資源,做到真正的低碳生活。

我們作爲國小生,在抓緊教育的今天,更應該知道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將它作爲一種不可估量的財富,珍惜它,愛護它。我們應該吸取上一輩人的經驗,珍惜資源,把地球變成一個更加燦爛與輝煌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