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抗疫專題>

2020抗擊疫情個人先進事蹟素材

抗疫專題 閱讀(2.48W)


2020抗擊疫情個人先進事蹟素材

  疫情先進個人事蹟(一)

清晨,急促的電話鈴在前往火神山醫院的班車上響起。前一秒還在與同事討論工作的感染六科一病區護士長王曉靖,下一秒接通電話後淚流不止,她用嘶啞的聲音說:“爸……我回不去了,也不能回去啊……”原來,她的父親在家鄉病故了。車上的同事都紅了眼眶。“每個人都有至親至愛想要守護,只是一些人捨棄了小家來守護更多的人。”醫生李俊在他的朋友圈裏這樣寫。

接到這個噩耗的,還有王曉靖的妹妹——同在抗“疫”一線的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急診科護士長王宏玲。在疫情剛剛暴發時,發熱門診的病人不斷涌來,承擔着預檢分診重任的急診病區,防控壓力陡增。王宏玲主動放棄了已經批准的休假,雖然父親彼時已病重臥牀,但她沒有遲疑、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就在連續工作了20個日夜後,她接到了父親去世的消息。“身爲一名醫護工作者,我深知父親的身體狀況,他可能隨時都會病危。但我也深知我肩負的責任,當時疫情形勢嚴峻,醫護人員多一人在崗,患者就多一點希望。我是急診科的護士長,更是一名軍人,必須與大家並肩作戰,只是沒想到父親……”王宏玲哽咽地有些說不出話,稍微平復了情緒,她說:“我和姐姐都是軍人,同在一個單位,我們當時只想盡好職責,想等疫情結束第一時間回家去看父親,可現在父親卻突然走了。”

王曉靖手機裏存着與父親的照片,照片上父女倆笑得很燦爛。看着逝去父親的相片,王曉靖終於忍不住了,淚水順着眼角流了下來。“每當想起父親,心裏就在流血。我真的想飛奔回家送他最後一程。但我是一名黨員,是一名軍人,這裏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還有很多患者需要繼續救治。”她說,“我相信父親會支持我這樣做的。”

此時,相距千里的王曉靖、王宏玲兩姐妹強忍着悲傷,再次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一個在武漢火神山收治病人,另一個在蘭州的急診病區預檢分診。自疫情暴發以來,這兩姐妹和戰友已經連續工作了20多個日夜,收治確診患者58人,預檢分診患者近2萬人,篩查出發熱患者408人次。她們咬牙堅守的這些時光,就是帶給每一個患者生命的希望。

  疫情先進個人事蹟(二)

“不吃飯就沒營養了,怎麼回去遛你的小狗狗!”“我明天再來看你,要看到你笑啊!”……近日一段視頻火爆網絡,視頻裏火神山醫院綜合科主任毛青穿着防護服用重慶話“吼”一位老婆婆吃飯。

老婆婆已經89歲了,生活難以自理。視頻拍攝者是老婆婆的外孫女吳尚哲,她也患上新冠肺炎,協助醫護人員照顧外婆。那天,毛青查房聽說老人不吃飯,便鼓勵開導她,可老人什麼也聽不進去,毛青便“嚴厲”起來。

吳尚哲告訴記者,毛青貌似“嚴厲”的話語中蘊含着家人般的關愛。看着毛青一邊“吼”着外婆一邊爲外婆掖被角,小吳很感動。

那天,她把這個過程用手機拍下來發到網上,引來網友強烈共鳴:“最溫情的狠話。”“雖然不是我的外婆,但聽着醫生的話眼眶不禁溼潤起來。”“遛小狗狗,有愛”……

把患者當親人,用大愛強信心。毛青用一句句親切的話語、一次次精心的診療、一個個暖心的行動,溫暖着每一名患者、激勵着每一個病人。

毛青還是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軍感染病研究所所長,在抗疫一線承擔着指導防控感染的工作。毛青告訴記者,並不是每個醫護人員都有防控傳染病的經驗,即使制定了嚴格的工作規範和流程,但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現感染。

每天早上7點半、晚上9點半,毛青都會乘坐班車往返於醫療隊駐地和火神山醫院。這個班車就成了他培訓隊員的課堂,叮囑隊員注意日常工作容易出現的疏漏,解答防控疫情存在的疑惑,毛青開辦的“巴士微課”火了。

從抗擊非典疫情到防控禽流感疫情,再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不管在哪個戰場上,只要看到毛青的身影,戰友們就彷彿吃了定心丸。毛青與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經常笑稱自己是能跑全場的“老運動員”,不上跑道心不甘。

早在出徵武漢之前,他的身體就報了警,但他沒等拿到髖關節核磁共振的結果,就上了前線。這些天,平素走路帶風的毛青步子慢下來了,一貫麻利地穿脫防護服,每次也要慢個十幾分鍾。即便如此,他衝鋒的腳步仍未停歇。

  疫情先進個人事蹟(三)

“他是那種關鍵時候一定能衝上去的同志”

“一直以來,黨員就是我工作、學習、生活的標杆。此時,能和他們共同奮戰在前線,非常光榮。我已經做好爲黨和人民隨時犧牲自己的準備!”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孫雪峯說。

得知醫院正在組建援鄂醫療隊,孫雪峯第一時間報名。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愛人剛剛懷孕。這是他埋藏在心底最深的牽掛。

“他是那種關鍵時刻一定能衝上去的同志。”呼吸內科主任、黨支部書記王孟昭這樣評價孫雪峯。

剛到武漢,孫雪峯就一連值了五個夜班。“他經常紮在病房細緻地查看病人情況,一進去就是好幾個小時。有次出來脫掉防護服,連鞋墊都是溼的。”劉正印印象深刻。

在人員緊缺的時候,他主動承擔起組長職責,一邊負責病房管理,一邊繼續一線管牀。外科醫生徐源說:“孫老師每次值班的6個小時都一直在患者牀旁,反覆檢視,調整呼吸機參數。對拔管等有風險的操作,他都毫不猶豫地衝在前面。”

  疫情先進個人事蹟(四)

“凡是過往,皆爲序章。全黨要以這次主題教育爲新的起點,不斷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20年1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

春節前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中國大地。關於初心與使命的誓言,又一次得到最有力的印證——

當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迅速部署、發出指令,全國抗擊疫情的火線上,即刻挺立起黨員幹部們衝鋒在前的身影。黨旗招展,感召在前,最磅礴的民族力量凝聚起來,共克時艱。

武漢保衛戰打響,湖北保衛戰打響,一場防控疫情、阻擊病魔的人民戰爭在中國大地上轟然打響。

“我是黨員,我先上!”

“哪裏離危險最近,哪裏就是我的崗位。”

“不是不怕,但初心召喚我勇敢前行……”

在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在深植希望的荊楚大地上,在全中國城鄉各個角落,處處都有這樣的誓言與行動。

共產黨人的初心,在一次次磨礪與考驗面前愈加堅定;不負家國的使命,被無懼風浪的黨員幹部們執着踐行。他們以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直面疫情,構築起牢不可破的人民防線。

  疫情先進個人事蹟(五)

“董主任,我在電視上看到你了,你現在怎麼瘦得這麼狠吶?我年紀大了,不能給你幫忙,我一點力都出不了。我老伴說我,這麼大歲數了,待在家裏不給社區添亂,就是給董主任幫忙了。你要保重身體啊!”

一通來自90多歲的葉婆婆的電話,讓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西橋社區書記、主任董守芝,倍感暖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董守芝一直奮戰在社區防控一線。24小時開機的她,有時一天要接一百來個電話,大多是求助的,也有表示關心和感謝的。

西橋社區是一個由單位宿舍、“城中村”和部分新建小區組成的混合型社區,有7300多戶1.6萬餘人,老舊小區和平房區居多,有400多棟平房,而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只有6個,11個小區沒有物業。

從年前開始,董守芝和同事們就開始在社區清樓道、清屋頂、清死角,做大掃除,用消毒液在整個社區開展消殺。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疫情蔓延後,董守芝帶領同事開通社區之音,滾動播報各類通告和提示,組織居民在線上學習傳染病防治方法。同時,社區通過微信羣上報信息、工作人員撥打電話、上門排查等方式,開展拉網式大排查,及時發現“四類人員”,梳理蒐集危重在家的基礎病患者信息、需求,特別是尿毒症透析患者、惡性腫瘤以及孕產婦等,以便給他們提供急需的服務。

從事社區工作27年的董守芝深知,社區的疫情防控,必須發動羣衆、組織羣衆、依靠羣衆,必須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精準防控。

西橋社區裏,社區羣干與街道相關部門、物業公司、志願者、網格黨支部成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通力協作,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確保服務不斷檔。

給董守芝底氣和信心的,還有來自家人的關愛。董守芝的老伴身體不好,但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她做點事。只要她一到家,老伴總會叮嚀她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又給她衝熱水袋,暖手暖腳。

“自己年齡大了,又患有高血壓,兒子兒媳不想讓我太操勞。他們很擔心我,一再叮囑我要照顧好自己。”董守芝說,每天看看3個月大的孫子的照片,是一種特別的慰藉。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說起疫情結束後社區的優先事項,董守芝不假思索:“安排好值班,讓同志們都休息一下,讓他們養好元氣再來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