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抗疫專題>

疫情防控工作先鋒模範事蹟材料4篇

抗疫專題 閱讀(1.73W)


  疫情防控工作先鋒模範事蹟材料(一)

醫護人員奮不顧身搶救患者生命,社區幹部也在想方設法解決居民困難。今年33歲的彭婧是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道水岸星城社區書記,前幾天,武漢市結束集中拉網式大排查後,彭婧所在的水岸星城社區實行了24小時封閉管理,爲了讓小區居民正常生活有保障,她承擔起了幫老人買藥的任務。藥終於買齊了,沒想到剛回到小區門口,又來事了。

疫情防控工作先鋒模範事蹟材料4篇

安撫好居民後,彭婧和同伴趕緊把買到的藥分好,挨家挨戶送藥上門。

彭婧所在的社區一共有4383戶,11028人,而社區工作人員只有11名。彭婧一天大約要接打上百個電話,一天只能睡5個小時。但她和同事們通過組建網格羣、業主羣、招募志願者等方式擴大了爲居民服務的隊伍。

操持着社區的各項工作,彭婧住在隔離酒店裏已經一個多月沒回過家了。

 疫情防控工作先鋒模範事蹟材料(二)

廣東醫療隊是最早抵達武漢支援的醫療隊之一,他們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市漢口醫院最大的一個重症病區。重症患者離不開氧療,身高不到1米6,只有90斤的何麗娜,擺弄起跟自己體重差不多的氧氣瓶一點也不含糊。除了護理工作,何麗娜還要照顧患者的吃喝拉撒,這對剛工作不到兩年的她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面對困難,這個24歲的姑娘硬是憑着肯吃苦的勁頭挺了過來。

大年三十的下午,看到報名支援武漢的通知,何麗娜報了名,除夕當晚就跟隨第一批廣東醫療隊抵達武漢。何麗娜出生於醫生之家,有六位長輩都是醫務人員,醫者仁心是長輩們經常談及的話題。在武漢的這一個月,何麗娜真正理解了被需要的感覺。

何麗娜相戀兩年的男友張煜在荊州的洪湖市人民醫院支援已經半個月了。同爲同事,如今又成了戰友。兩位戀人約定,攜手抗疫,一起回家。

  疫情防控工作先鋒模範事蹟材料(三)

“不吃飯就沒營養了,怎麼回去遛你的小狗狗!”“我明天再來看你,要看到你笑啊!”……近日一段視頻火爆網絡,視頻裏火神山醫院綜合科主任毛青穿着防護服用重慶話“吼”一位老婆婆吃飯。

老婆婆已經89歲了,生活難以自理。視頻拍攝者是老婆婆的外孫女吳尚哲,她也患上新冠肺炎,協助醫護人員照顧外婆。那天,毛青查房聽說老人不吃飯,便鼓勵開導她,可老人什麼也聽不進去,毛青便“嚴厲”起來。

吳尚哲告訴記者,毛青貌似“嚴厲”的話語中蘊含着家人般的關愛。看着毛青一邊“吼”着外婆一邊爲外婆掖被角,小吳很感動。

那天,她把這個過程用手機拍下來發到網上,引來網友強烈共鳴:“最溫情的狠話。”“雖然不是我的外婆,但聽着醫生的話眼眶不禁溼潤起來。”“遛小狗狗,有愛”……

把患者當親人,用大愛強信心。毛青用一句句親切的話語、一次次精心的診療、一個個暖心的行動,溫暖着每一名患者、激勵着每一個病人。

毛青還是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軍感染病研究所所長,在抗疫一線承擔着指導防控感染的工作。毛青告訴記者,並不是每個醫護人員都有防控傳染病的經驗,即使制定了嚴格的工作規範和流程,但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現感染。

每天早上7點半、晚上9點半,毛青都會乘坐班車往返於醫療隊駐地和火神山醫院。這個班車就成了他培訓隊員的課堂,叮囑隊員注意日常工作容易出現的疏漏,解答防控疫情存在的疑惑,毛青開辦的“巴士微課”火了。

從抗擊非典疫情到防控禽流感疫情,再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不管在哪個戰場上,只要看到毛青的身影,戰友們就彷彿吃了定心丸。毛青與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經常笑稱自己是能跑全場的“老運動員”,不上跑道心不甘。

早在出徵武漢之前,他的身體就報了警,但他沒等拿到髖關節核磁共振的結果,就上了前線。這些天,平素走路帶風的毛青步子慢下來了,一貫麻利地穿脫防護服,每次也要慢個十幾分鍾。即便如此,他衝鋒的腳步仍未停歇。

疫情防控工作先鋒模範事蹟材料(四)

深夜1點多,護士站的電話鈴再次響起。“患者的檔案請快點傳來,人命關天。”值班醫生張巍的語氣有些急促。

ICU夜班一組10人,7名護士、3名醫生。其中,護士負責衛生消毒、標本統計、執行醫囑等,還要隨時觀察病房需要;醫生則根據病人情況實時研判,調整診療方案。

值班醫生要一直待到早上8點半,趁回清潔區喝水的間隙,記者和值班醫生張巍聊了幾句。“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過去了就好。”張巍今年40歲出頭,從正月七年級忙到現在,還沒回過家。他說:“很想念老婆孩子。”

護士文媛說,有一次患者情況危急,張醫生來不及做好全套防護就衝進了病房。張巍說:“我小時候3000米跑得特快,身體底子好,我這樣‘百毒不侵’的人就該衝在前面。”

對自己“寬鬆”,對別人卻很“嚴苛”。在ICU採訪的時候,張巍幾次催促:“你們記者在ICU待着太危險,快點回清潔區吧,我們不放心。”

每一位重症病人的康復背後,是醫護人員的傾情付出。金銀潭醫院已累計出院近1200人,治癒率穩步提高。

當晚臨近12點,記者見到一位穿着綠色格紋衣服的老年患者,他面帶笑容做了一個勝利的手勢。“剛來時王老病情很重,一說話就喘。”負責照顧的護士說,近來他的狀況有所好轉,能開玩笑了。

凌晨3點多,下一班護士們正準備進病房。雨聲仍急,燈火通明,看不清他們的面龐,只聽到一句齊聲的“武漢加油”。

  疫情防控工作先鋒模範事蹟材料(五)

晚上10點,醫院新收治了一位80多歲的新冠肺炎患者,手術後住進了ICU負壓一牀。剛剛接班的護士樑順正在爲他做檢查護理。給予氧氣吸入看氣道是否通暢,吸痰清除氣道分泌物……儘管穿着厚重的防護服、戴着雙層手套,每一步操作,他依然精準到位。

“有位氣管切開的患者?好的,我來負責。”一個小時前,樑順接到值班組長的電話,便立刻從醫院統一安排的賓館出發。樑順說:“氣管切開傳染性更強,這屬於比較危險的情況,我們不能讓外院來支援的護士衝在前面。”

“經氣管切開處給氧5L/分,建立靜脈通道以備搶救需要……”病房裏,“全副武裝”的樑順拿着對講機跟值班醫生溝通。他認真地記錄、反饋着患者的症狀,定時爲病人翻身、吸痰,一直守到第二天凌晨4點交班。

樑順剛滿21歲,是金銀潭醫院南7樓ICU科室中年齡最小的護士,也是整個金銀潭醫院最小的。他告訴記者,兩年前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每次來到醫院,進門前都會深呼吸一下,然後憋着氣一直跑到工作間,“因爲這是一家傳染病醫院啊。”而此時此刻,在最危險的工作環境中,他從容得像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兵。

“還記得去年12月29日傍晚,一下子轉來七八個新冠肺炎患者,放在以往有一兩個病人大家就非常忙了,當時真不知道怎麼撐過來的。”樑順說,“現在有了支援,壓力小多了。”

“進ICU的患者不允許親屬陪護,所以需要更多心理安慰。”樑順說,有名50多歲的患者因爲插上氣管無法說話,在紙上寫出“家人”二字,他看到後立刻幫着聯繫了患者的家人。離開ICU時,患者不住地向他道謝。

2019年12月29日,金銀潭醫院收治了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從那天起,樑順和這裏的醫護人員,守護着一批又一批感染者生的希望。如今,金銀潭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超過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