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抗疫專題>

抗擊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4篇

抗疫專題 閱讀(7.48K)


抗擊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4篇

  抗擊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一

“大家注意啦!今天我去縣城採購,上午9點前各戶把需要買的東西告訴我,我給大家代買。”2月13日一大早,武邑縣龍店鎮劉家墩村黨支部書記劉延磊在大喇叭上喊着。

疫情發生以來,該村全體黨員幹部立即行動起來,自發成立了志願者隊伍。他們在村口設立了檢查崗,對進村人員、車輛嚴格檢查、消毒。劉延磊還每天通過村裏的大喇叭普及防疫知識。黨員幹部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裏。村民劉合印拿出了自家的帳篷,爲24小時輪崗值守檢查口的志願者擋風禦寒;村民劉福全將自家的電線拉到了檢查站,免費爲檢查站提供照明……

人員出不去,時間長了,生活所需的物資怎麼保障?以前村民採買東西,都是到龍店鎮大集上去買,現在鎮上的集市停了,大家要買生活必需品就只能跑到10公里外的縣城才行。

關鍵時刻,劉延磊擔起了村民生活用品的採買任務,他讓村民把要買的蔬菜、雞蛋等生活必需品通過微信發到他的手機上。全村30多戶,這家要買茄子,那家要買蒜薹,幾十條信息發過來,他一一統計好,每隔三五天,便帶着村裏的志願者劉紅然、劉宏偉、劉夢德往縣城跑採購。

“上午9點多出發,一次大概要買將近12輛購物車的東西,下午1點多才能回村!”劉延磊說,因爲採購的東西多,每次大家都顧不上吃午飯,“大家都不覺得苦累,因爲我們是黨員幹部!”

  抗擊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二

“白大褂,白大褂在哪裏?快救救她……”日前,一位年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緊急送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聽到呼救後,醫務人員趕緊跑過去,迅速把病人推進病房開始搶救。幾個小時後,老人的病情終於穩定了下來。

金銀潭醫院南四病區主任餘亭告訴記者,現在重症患者的治療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已有不少患者好轉出院。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大部分病人都能順利挺過去。全國各地醫務人員馳援武漢,減輕了當地壓力,收治率和治癒率正在提高,病亡率在下降,他們對戰勝疫情充滿信心。

“看着一位位患者戰勝病魔,帶着笑容離開醫院,我們感覺最難的時刻正在過去,真正的春天即將來臨。”餘亭說。

“是你們救了我的命,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前些天,一位82歲的重症患者在金銀潭醫院經過14天的救治,好轉出院了。出院那天,老人激動地拉着主治醫師的手說:“是你們救了我的命,我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又回來了,謝謝你們。金銀潭必勝,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對於這些積極的變化,武漢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任杜榮輝深有同感。她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武漢肺科醫院共收治約400個重症病人,已有224個病人出院,病房裏一些病人的病情也在逐漸好轉。“據我觀察,現在的門診量明顯少了,而且新增的病人也少了,我們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效果很明顯。”杜榮輝說。

2月7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康焰帶領的醫療隊來到武漢,入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開始救治重症患者。康焰介紹,這段時間,他們收治的病人中有的是高齡患者,有的抑鬱、悲觀,經過他們精心救治及心理疏導之後,大多數病人的病情都有了很大改善。

要阻止輕症變成重症或危重症

目前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但也要清醒看到,湖北省和武漢市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杜榮輝認爲,阻止輕症病人變成重症病人,阻止重症病人變成危重症病人,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病人剛進醫院時往往缺氧很嚴重,我們一般會對其進行氧療。”杜榮輝說,病人用了呼吸支持、氧療以後,其血氧飽和度可能會達到93%,正常人基本上是98%左右,但當病人要進行喝水、上廁所,或者洗髮、洗臉等行爲時,他的血氧飽和度可能就會掉到70%或80%,如果時間稍長,就會影響他的心臟、肝臟、肺等器官,導致病情惡化。而這些問題會很容易被忽略。

杜榮輝提醒,對病人要勤於觀察,做好護理工作,儘量要求病人最好是“絕對”臥牀休息,避免因一些不必要的動作而導致血氧飽和度大幅下降。同時,要讓“牀等人”,不能“人等牀”。要抓好落實,通過各種途徑及時收治患者,把疑似病人送至隔離點,把輕症病人送到方艙醫院,把重症和危重症病人送到定點醫院,避免病人因到處尋找牀位、得不到及時救治而加重病情。

“對病人的評估要提前,在病人處於輕症的時候,就要篩查出那些可能發展爲重症的患者,並進行提前干預。”康焰表示,目前沒有一種針對病毒的特效藥,病毒最終被消滅,依靠的是人體的自我免疫力。在這個過程中,保持機體有一個正常的、穩定的功能尤爲重要。對病人進行呼吸支持、循環功能支持等,目的就是保證機體能夠正常工作,保證病人的免疫功能穩定,從而讓病人能夠渡過危機。

“我們是白衣戰士,要衝在最前線”

“我和你媽媽都不需要你擔心,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啊,你不能倒下啊,要搞好工作啊……”每次打電話,餘亭的父親總會這樣反覆叮囑他。

從去年12月29日到現在,餘亭始終堅守在戰“疫”一線,平均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沒休息過一天、沒回過家。由於長時間繃着弦,隨時準備收治病人,餘亭顯得有些疲憊,他說:“有時候自己在回答一些問題時會反應不過來。”他的妻子是金銀潭醫院的一名護士,也一直堅守在崗位上。夫妻二人除了在電梯裏偶遇時會當面說幾句話外,平時基本都是靠電話或視頻來溝通。

其實,像餘亭一樣,大量醫務人員都在承受着壓力。“病房裏的牀位住得滿滿當當,每個病人我們都會耐心救治。”餘亭說,他們每天要穿着防護服進入病房,出來時經常會全身溼透。有的醫生護士住在值班室,有的住在附近酒店,以便在有緊急任務時能迅速集結。這段時間,餘亭經常會給病區裏的醫生護士們加油鼓勁:“我們身體上都很疲憊,但是心理上一定不能‘累’,心理防線一定不能‘垮’。”

“我們是白衣戰士,要衝在最前線。”杜榮輝告訴記者,她從1月3日開始就一直在肺科醫院裏救治病人,沒有休息過,現在是戰“疫”狀態,醫護人員就算疲憊也會始終堅守崗位。“國家調動一切力量,全民參與,讓我們很感動,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的。”她說。

  抗擊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三

“你的菜到了,土豆3斤、洋蔥3斤、雞蛋6斤……”

2月19日下午3點,潘世國正在給村民王海軍清點代購的生活用品。對賬結束後,潘世國交代他,如果再有什麼需要就給他打電話,他下次集中去鎮上買。說完,潘世國又趕去下一戶村民家裏送東西。

疫情防控期間,幫村民“跑腿”送生活用品成爲潘世國的工作常態。

現年57歲的潘世國是湖北十堰市鄖陽區白桑關鎮淘溝河村扶貧工作隊隊長。1月26日,潘世國正在十堰市顧家崗社區的兒子家裏過春節,突然收到工作羣裏發佈的緊急通知:“請同志們明天儘快返回駐點扶貧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潘世國沒有絲毫猶豫,收拾行裝就出發。

“這裏離白桑關鎮駐點扶貧村有90多公里,外面還下着雪,沒有車輛根本不可能去上班。”妻子和兒子都在勸說他。“那就走回去!” 潘世國當時就下定了決心。妻子不放心他一個人走,要求和他同行。

1月27日,潘世國和妻子早早起牀吃了飯就出發。夫妻倆一起,走了80多公里路,在第二天深夜1點終於趕到了位於集鎮上的家裏,此時距離駐村幫扶點還有10多公里。

第二天,經過簡單休整,上午11點,潘世國踏上了回村的路,沿途經過了6道登記和測溫點。下午1點鐘,他終於趕到了淘溝河村,90多公里,他走了22個小時。

如今在淘溝河村,老潘一直在忙碌。除了代購生活用品,他還要摸排村民的發熱情況,負責值班,巡迴宣傳,上門勸導。“現在大家都在一線辛苦奮戰,我是黨員,關鍵時候不能撂挑子!”潘世國說。

  抗擊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四

“親愛的老婆:你在武漢辛苦了!視頻看到你在那邊沒事,真好!你專心堅守自己的崗位,我和爸媽做你堅強的後盾……也請你照顧好自己,我們等着你們儘快打贏這場防疫戰,早日回家團聚!”

2月10日,是第二批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入駐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的第四天。“90後”護士馬玉潔收到了丈夫滿懷深情的信,信息雖簡短卻飽含牽掛。

馬玉潔是故城縣人民醫院ICU重症室的一名護士,她的丈夫曹子巖是該縣的一名交警,兩人有一對可愛的兒女,女兒三歲,兒子僅一歲。

“大年八年級,玉潔跟我說,她想向單位請戰,去湖北抗疫。”曹子巖說,那時,新冠肺炎疫情日漸嚴峻,防控疫情阻擊戰的號角剛剛吹響。“她說,病房是醫務人員的戰場,救護傷患是她的責任。大疫當前,外表柔弱的她,骨子裏滿是堅韌和擔當,縱然不捨我也必須支持她去。”

2月5日13時20分許,正在單位值班的曹子巖接到了馬玉潔的告別電話:“我的請戰被批准了。作爲故城縣第一批參加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成員,我們一會兒就出發,你要照顧好爸媽和孩子。”“家裏你放心,只管照顧好自己……”“通知我開會呢,我先掛了。”未等曹子巖把話說完,妻子已經匆匆掛斷了電話。幾乎是一瞬間,七尺男兒紅了眼眶,輕輕呢喃,“一定要平安回來。”

抵達武漢後,馬玉潔和隊友們經過緊張的培訓,在元宵節當晚便投入到了戰“疫”一線。“方艙醫院原本是體育館,裏面分隔出一個個病區,擺滿了牀,觸目所及都是人。”儘管已經提前獲知了院內的情況,但眼前的情景還是令馬玉潔深感震撼。來不及多想,隊友們迅速按之前的分組順序進入工作崗位,“八九個人爲一組,負責護理照顧區域內250張牀位上的病患。”

抽血、取咽拭子、測體溫……自打進入醫院後,馬玉潔和她的隊友們沒有停歇過。“護理站設在靠牆的一側,就是一張桌子,上頭擺放着體溫計、膠帶等物品,緊挨着護理站堆放着藥品和供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和食物,沒有給護士們安排座位,當然,有座位我們也沒有時間坐。”馬玉潔說。

換完班靜下來時,馬玉潔不免想念家人,尤其是兩個孩子。讀完了“與妻書”,馬玉潔潸然落淚,“來了這邊都沒敢跟他們視頻過,實在忍不住了就看看他們的照片。爸媽、老公,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孩子們,你們聽話,等着媽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