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寄語>

青春寄語之一青春理想篇

寄語 閱讀(2.81W)

理想,這閃閃發光的字眼,古往今來,多少思想家、文學家用他們的那生花之筆進行了衆多的描繪。

青春寄語之一青春理想篇

理想是青春的翅膀,帶領你向美好的未來飛翔;理想是生命的陽光,照耀你的一生閃耀光芒;理想是生活的雙漿,推動你駛向美好的前方。

理想是一串跳蕩的音符,奏響了我們心中青春的樂意,理想是一束心靈的陽光,點燃了我們胸膛的火焰。

理想是一棵果樹,只有長年累月毫無厭倦地用辛勤的汗水去澆灌它,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理想是彩虹,生活的風有時會把他吹散。但是,信念會凝聚散去的雲,給生活帶來新的希望。

理想是明天的目標,有人說它遙遠,其實理想又怎樣離開每個現實的今天。

信念是前進的動力,理想是精神的支柱, 如此等等。

那麼,究競什麼是理想呢?理想,通俗地說就是人生奮鬥的目標,是人們對未來追求的嚮往。

理想有各種各樣的。按奮鬥時間的長短來說,有長遠的偉大理想,如爲社會主義祖國貢獻一切,爲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等等,也有的近期的具體的理想,如專業技術達到什麼水平,考上什麼大學等。

按照理想的性質分,有科學與非科學,崇高和庸俗的區別,凡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理想,是科學的理想,反之,則是非科學或錯誤的理想。

按理想的內容劃分,又可以分爲社會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生活理想等等。社會理想是指人們對於未來社會的要求、理想和預見;道德理想就指人們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人們視爲做人的楷模和標準;職業理想指人們對於未來社會工作的嚮往。生活理想是人們對於未來的吃、穿、住、行、娛樂及婚姻家庭等等的嚮往,在這些理想中,社會理想是起制約作用的的,其它的理想是受它的影響,直接或間接表現着社會的理想。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理想的民族,我們古人所說的“志”,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理想。做人就要有志,人而無志,只能渾渾噩噩,虛度年華。一個人一旦樹立了遠大科學的理想,它就推動你更好地學習,使你朝氣逢勃,勇往直前。

理想人人都有,並不只屬於青年人。但是,理想對於青年人尤爲重要。因爲青年時代想象豐富,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渴望和憧憬;對追求真理,探索人生價值,有着強烈的願望。所以,理想自然象瑰麗的寶石一樣,吸引着青年一代。

古往今來,凡是有作爲的人,都是在青少年時期就立下宏偉大志的。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早在17歲的時候,就在一篇題爲《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的中學畢業考試作文中這樣寫道:“我們在選擇職業時所應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爲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爲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爲這是爲全人類所做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我們的事業並不是赫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中學畢業後,他對自己的女友燕妮也經常這樣說:“我認爲一個人應該選擇一種活動”,“這樣的活動使他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爲人類工作”。“爲人類福利而勞動”,“最大限度地爲人類工作--這就是馬克思青年時代的崇高理想”。

毛澤東同志少年時期在東山學校讀書的時候,從一個同學那裏借到了一本《世界英雄豪傑傳》,他深深地被書中所介紹的十八世紀西方國家的一些傑出人物,如華盛頓、林肯、拿破倫、彼得大帝等英雄業績所感染,他一遍又一遍地讀着這本書激動地說:“中國也要有這樣的人物!”於是他給自己起名“子任”,就是表示要以救國救民爲自己的責任。他後來考上了湖南省一中,學了半年,就退學到湖南圖書館自學。在這裏,他第一次看到了一張世界大地圖,過去他以爲湘潭已經不小了,湖南省更大,中國自古稱天下,當然大得了不得。從這張大地圖上,他才知道世界原來有這麼大!隨着眼界的開闊,他的志向也更高遠了。他從湘潭受苦受難的人想到全中國、全世界受苦受難的人。於是,暗暗下定決心,要擔當起改造舊中國的大任。從此,在湘江河畔、桔子洲頭,他胸懷祖國,發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慨嘆,立志要“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候!”正是在這種崇高理想的宏大志向的鼓舞下,毛澤東同志將自己的畢生精力貢獻給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成爲世界上公認的、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革命家和戰略家。

周恩來同志從小就志向非凡的。一九一0年他13歲,在瀋陽東關模範學校讀書。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問大家爲什麼讀書?有的回答:“爲做官而讀書”,“爲明禮而讀書”。有個鞋鋪掌櫃的兒子回答:“爲家父而讀書”,弄得鬨堂大笑。當問到周恩來的時候,他的回答卻是:“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簡短的幾個字,字字千鈞,擲地有聲,表達了他決心復興中華,使之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崇高理想。其志向不同反響,老師、同學莫不大爲欽佩。後來,他出國留學,給師友寫下的哲言是:“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志在四方”!

在二十一世紀,廣大青少年應努力學習革命導師和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榜樣,在風華正茂的年代裏,樹立起改造世界、富強中國的遠大理想。用廣大青少年的話來說,就是要:讓青春插上理想的翅膀。有一首歌曲唱的好:

“青春啊青春,理想啊理想,讓青春插上理想的翅膀。在碧綠的田上飛翔,在蔚藍的大海上飛翔,在高高的峻嶺上飛翔,在茫茫的太空裏飛翔。我要做培育良種的專家,讓高產的稻穀萬里飄香;我要做鑽探石油的能手,讓海上的鑽塔日夜歌唱;我要做機智勇敢的雷達手,把邊疆築成鐵壁銅牆;我要乘衛星探索宇宙的祕密,讓科學爲人民貢獻力量。

這是一首題爲“讓青春插上理想的翅膀”的青年歌曲。這首歌,表達了我們當代青年人的寬廣胸懷,抒發了我們當代青年的壯志豪情,是一曲高昂的革命理想之歌。

說起理想,有必要提一下幻想,什麼是幻想呢?幻想是一種特殊的指引未來的想象,它與人們的生活願望相結合,但與現實有較大的距離,也許將來有實現的可能性。如我國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幻想,這在當時看來是無法實現的,但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登上月球的願望終於變成了事實。再如,人類曾幻想像鳥一樣在天空翱翔,今天,飛機的發明與應用,使人類飛上天空的願望變成了現實。

歷史的發展與實踐證明,幻想能啓迪人們的智慧,豐富人們的想象力。但是幻想畢竟是幼稚的想象,而且與現實較遠,不能成爲人們確立的追求目標。因此,光靠幻想是不能生存下來的。正如我國著名文學大師巴金所言:“如果靠幻想生活,那就會發生種種悲觀思想,因爲現實與幻想相差太遠,永遠無法叫人滿足”,所以,他最終遭受失敗無異。

我的高中同學喬某,就是因“幻想”而葬送了自己。我的高中同學喬某出生在我縣西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由於從小一直寄住在姥姥家,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嬌慣生活。且好高騖遠,異想天開,總想在人前、尤其是女同學面前表現自己,總想管點事,當個什麼“官”,可事與願違,他學習不冒尖,又無啥特長,同學們對他的嬌慣又實在看不慣,自然他連小組長、火爐長、宿舍長也沒“撈上”。畢業後,他在本村當了一名民辦教師,娶了一個聰明賢慧和能幹的妻子。但這個老兄並不知足,總嫌妻子不漂亮,比不上京劇演員劉長喻,今天打,明天罵,硬是和妻子離了婚。離婚後的他,由於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莊稼活即不懂又不願幹,別人家的責任田,每畝能收1000斤,他連300斤也收不了。另外,因當不上國小校長,他吊爾郎當,怨天尤人,結果教學成績不佳,被辭掉了民辦教師。因難於“生存”,便四處找老同學“乞討”。當看到這個同學當了書記、局長,那個同學當了廠長、經理,又做起了當官的美夢,總想讓老同學們給謀個管人的“差事”。一個在北京某縣當經理的老同學,出於對他的同情,總算給他謀了一個“秤官”,但好景不長,便被辭退回來。就是在這種連自己都養活不了的情況下,他仍然不考慮如何自強自立,而整天朝思暮想,到處遊走好閒,白天對人吹大氣,晚上做夢想好事,夢想美女、餡餅從天降。老母親心疼自己不爭氣的兒子,不願看着他活活餓死,每隔一兩天,給他送一籃子饅頭,他連話都懶得說,眼睛總盯着牆上的樣板戲劇照。有了饅頭,喬某開始還燒壺白開水,後來,乾脆吃饅頭喝涼水,繼而吃喝拉撒不出屋,最後,一個寒冷的冬夜,喬凍餓死在他的茅草屋裏。

理想不同於幻想,這不是人們憑藉主觀想象,也不是與生俱來的。理想是社會實踐中的產物,它來源於社會實踐,又高於社會實踐。理想是對社會的一種超前性的認識與預見,又是對未來社會現實的合乎客觀規律的想象,經過努力和艱苦奮鬥完全能夠實現。正如張聞天同志所說:“理想好比泥土中生出來的花,它雖然生長在泥土中,但它並不是泥土,所以理想看來常常是美麗的”。

青年朋友們,把理想掛在嘴上,會變成誇誇其談的空想;把理想放在牀上,會變成虛無縹緲的夢想;把理想寫在紙上,會變成冠冕堂皇的文章;只有把理想付諸於行動,纔會變成前進的力量。請記住屈原的名言吧“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