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最新《怦然心動》電影觀後感參考範文4篇

觀後感 閱讀(2.02W)
《怦然心動》是由羅伯·萊納執導,瑪德琳·卡羅爾、卡蘭·麥克奧利菲主演影片。該片根據文德琳·範·德拉安南的同名原著小說改編,描述了青春期中男孩女孩之間的有趣戰爭。於2010年7月26日在美國上映。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最新《怦然心動》電影觀後感參考範文4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最新《怦然心動》電影觀後感參考範文4篇
《怦然心動》觀後感1
  
  根據兒童作家文德琳·範·德拉安南20XX年的小說《怦然心動》(Flipped)改編的同名電影中的女主人公朱莉是個非常與衆不同的小女生。這傢伙7歲就開始準備戀愛了,纏着新搬來的鄰家男孩布萊斯不放,舉止大膽熱烈,直嚇得布萊斯躲她如躲瘟神。
  
  布萊斯的老爸也不喜歡朱莉,更看不慣朱莉當業餘畫家的爸爸,還總嘲笑他家雜草叢生的醜陋院子。總之,朱莉一家是街區裏的異類,朱莉是個小怪人,小小年紀就因妨礙鄰居砍樹上了當地報紙的頭版頭條。
  
  但這麼個小討厭倒是長得極美,長長的栗色*頭髮,大大的湖綠眼睛,笑容像在夏天裏融化的冰淇凌,還真難以想象甜美小公主般的朱莉竟然會追在一個臭小子屁股後面亂跑!當然,電影一開始就解釋了爲什麼朱莉會喜歡布萊斯,雖然那個理由在我看來並不怎麼具有說服力。
  
  而電影的主題儘管圍繞着純真年代及青澀初戀展開,但我覺得故事最有趣的倒是一種交替比對切換敘事的手法,讓人非常清晰地感受原來女孩與男孩眼裏的同一個世界竟然有那麼多差別、矛盾,甚至鴻溝,也難怪我們要說一個來自金星,另一個來自火星了。
  
  也正是這種差異爲故事增添了很多笑料,增加了幽默的氣氛,讓後面很多沉重而嚴肅的東西以一種親切的姿態不知不覺地潤物細無聲。
  
  隨着年齡的增長,朱莉與布萊斯的生活都在緩慢而微妙地發生變化,他們看待彼此與整個世界的視角也隨之潛移默化地發生了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布萊斯的爺爺查特是個特別關鍵性*的人物,他是第一個幫助布萊斯看到朱莉身上發出迷人虹彩之光的人。
  
  他不辯解、也不多說,他主動幫朱莉修葺院子,建築籬笆,他在布萊斯的爸爸嘲笑朱莉弱智叔叔的時候挺身而出——我真愛這老頭!
  
  但我更愛朱莉的爸爸。他在世界奪走女兒的大梧桐樹之後送給了她一株永遠的梧桐,他交給她部分的加總未必等於整體,他堅守清貧卻要傾盡所有照顧自己殘疾的兄弟。最重要的,他讓自己的女兒體會到貧窮並非最可怕的事,他讓朱莉衷心以家庭爲榮,他培育出了人間最美的一束春光!
  
  電影中我最欣賞的部分是兩位男女主人公所經歷的性*格成長。
  
  大部分愛情題材的電影都是事件驅動,而非性*格驅動,人物的心理轉變及行爲選擇往往由一次性*或幾次的突發事件所主導;但《怦然心動》所要描繪的恰好是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成長與成熟過程。
  
  朱莉並非從小便熱愛思考,她是在對美的天性*追求中一步步意識到美的表象與內在之差;布萊斯也是從一個懦弱的小子開始一點一滴才學會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學會了勇敢。至於兩個人關係的部分,儘管我始終都沒看到朱莉與布萊斯之間有任何火花存在,但不得不承認,結尾那一幕極其動人。
  
  我當然知道天使般的朱莉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大可能存在的,自然更明白一個清貧家庭的父母教育孩子走自己的路,追求虛幻的理想與精神之美是多麼得艱難(如果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話),但能看到這樣美好的人物與家庭終究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哪怕是在電影與小說中,哪怕心動之後依舊是深深的嘆息。
  
  
《怦然心動》觀後感2

  存放在FTP上的電影《怦然心動》一直沒看,昨天與學生一起看了,沒看完,如魚鯁在喉難受。今天把它看完了。
  
  如何勇敢對待自己的真愛。女孩子的成熟永遠比男孩子超前,所以當還是孩童時,朱莉就喜歡上布萊思閃亮而迷人的眼睛,她在那一刻便已怦然心動,成長的路上,她一直執着堅定地追求着自己的真愛,哪怕是遭到布萊思的討厭,她是勇敢的,影片把一個少女欲罷不能的初戀情懷描摹得細膩動人。布萊思對待自己的真愛也是勇敢的,僅管認識真愛的過程如此曲折,僅管經過了妒忌才確認。面對父親對朱莉一家的反感,面對好友對朱莉的否定,布萊思勇敢地走向朱莉。
  
  如何去愛,是那種“低到塵埃裏”的愛嗎?朱莉從年少時一起追逐着她的愛,但換來是布萊思的不屑,甚至厭惡。當她在那棵樹上感受到微風吹拂時,她開始用另一種眼光審視世界,她開始活得獨立自尊,不再糾纏她的愛時,這時一直逃避的布萊思才靜下心來,回望她。愛是平等的,一直糾纏卻得不到的愛不是真愛。追逐的過程中要學會停下來,只有停下來,才能認真思考,理智地思考問題,只有停下來了,逃的那一方纔能明白自己爲什麼要逃。朱莉用自尊贏得了她的愛。
  
  成長的路上需要引領。很欣賞布萊思的外公與布萊思一起散步時跟布萊思說的那句話:“我們中有的人暗淡無光,有的色澤豔麗,有的則光彩照人,但是偶爾你也會遇到色彩斑斕的人。當你真遇到時,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愛的成長路上,我們常常採用堵的方式,其實我們更需要智者引領,學會去愛。這正是我們現下教育缺失的地方。
  
  相愛的路上一起種植愛的精神之樹。影片最後,布萊思與朱莉一起種植那棵梧桐樹時,當布萊思的手撫摸朱莉的手時,我相信他們終於明白了愛的真諦,他們會幸福地相愛。蘇霍姆林斯基在《給女兒的信》中告訴女兒愛情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相看兩不厭,愛情是白髮蒼蒼兒孫滿堂時依然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叫誠,愛情是當一方離開後的心靈追念。猶如布萊思的外公,常常坐在窗前思念老伴。人生是短暫而漫長的,一路走來,一起種一棵愛情常青樹,一起澆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影片《怦然心動》只是淡淡地敘述着,就連朱莉想得到的初吻都未曾有。但是就這樣靜靜地看着,當朱莉捧着那一筐被布萊思拋棄的雞蛋,心會隨之隱隱痛;當朱莉一次次失望後決定放手時,布萊思才意識到那個叫朱莉的女孩已深入內心,才明白自己喜歡,看着布萊思在鏡前挑衣的那刻,怦然心動;那“午餐男孩”的拍賣會上,布萊思的期待,朱莉的糾結,令人怦然心動;午餐會上布萊思毅然離席走向朱莉,想親吻朱莉的那一刻,怦然心動;當他們一起種植那棵愛的精神之樹時,怦然心動。
  
  
《怦然心動》觀後感3

  電影的風格很清新。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來自不同的家庭。男孩的家庭富裕卻不和平,女孩的家庭拮据卻充滿溫暖。男孩的父親常常鄙視女孩的家庭。而男孩也並不喜歡她。在女孩喜歡男孩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比如男孩附和同學,背地裏羞辱女孩的家庭,而當女孩知道後,毅然的決定不再喜歡他。這裏可以看出女孩是個具有勇敢,自強的品質。當她知道自己家的庭院常被鄰居嘲笑之後,一個人開始整理,修剪。她沒有因此而感到自卑,而是勇敢的去改變。當男孩的一家邀請女孩的一家吃晚餐時,女孩一家的表現是認真且充滿誠意,而男孩的父親卻在餐桌上百般的刁難,鄙視他們。這頓晚餐也許吃的不太開心,但女孩卻並沒有因此沮喪,相反的她爲自己有這樣的家庭感到幸福。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常常拿金錢去衡量一切,這些錯誤的價值觀似乎從小就紮根在人們的心裏。人們會因爲有富裕的家庭而感到驕傲,因貧窮的家庭而感到自卑。這些物質層面上的東西扭曲了他們的價值觀。過分追求虛無的東西而看不到精神上的價值。這部影片好在它把早戀,家庭,價值觀和品質連成一條線,穿插在整部片子中。
  
  它告訴人們戀愛和自尊是對等的,不能退而求其次,在觸及到人格尊嚴時,就該放棄那個傷害你自尊的人。然而,在中國人們似乎總認爲愛情就是一切,爲了愛情可以捨棄自尊捨棄一切,因爲一切都是因爲愛。這樣的價值觀是錯誤的,是懦弱的表現,沒有人可以這麼對你。接着是家庭,女孩的叔叔是個智障,男孩的父親和男孩都曾鄙視過她。而影片中女孩的家庭曾爲此事吵過,母親認爲父親應該把精力多放在家庭上。而父親卻始終維護自己的弟弟。女孩並沒有因此覺得叔叔是個累贅,相反她主動提出和父親一起去看叔叔。在這裏,影片想傳達的一種思想是不能歧視殘疾人,應該爲自己是個健全人而心懷感激。價值觀,影片中的小女孩可以正確的判斷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更加可貴的是她不僅能勇於面對現實還能夠透過這些東西看到本質的意義。這樣的思想遠遠超過了很多成年人。故事發展到後面,男孩開始審視自己,審視父親,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父親的問題。他沒有再順從父親的想法,而是正確的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這裏,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也許這樣的錯誤並不是故意的,也許是受到周圍的影響。但,我們應該勇敢的反省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且可以大方的承認錯誤。
  
  國外的電影很直接的告訴觀衆它想表達的內容,積極向上。而一些國內的片子,總是繞來繞去,糾結這,糾結那,明明很簡單的事情,搞得無比複雜,最後結局一定是不圓滿,就告訴人們這都是命中註定。
  
  
《怦然心動》觀後感4

  其實知道這部電影很久了,其實想看這部電影很久了。那是以前讀高三的時候知道有這麼一部電影,聽同學說很好看,一直記着,很奇怪的快三年來,是我卻一直沒有下載來看。兩個星期前給老妹買了部小平板,她發短信過來要我下載的一大堆電影中有這麼一部,讓我感覺有點像老朋友好久沒見,在我的硬盤中靜靜的等着,五一這個只剩下我自己的宿舍,我也靜靜的打開來看。
  
  整部電影90分鐘,沒有一句臺詞或者一個畫面讓我感覺到是多餘的,整部電影徹徹底底把我從頭到尾的吸引住,真的怦然心動了。全場無一尿點。電影大量的心理活動幾乎都是用簡單明瞭的旁白敘述出來,略帶淺淺的淡黃色而且很柔軟的畫面,讓人看起來很舒服很溫馨。邊看邊會不自覺的想起以前的事情,想起自已以前很模糊很遙遠的經歷,一部好的電影就是能夠引起人的共鳴而不是單純的掌聲與喜怒哀樂。
  
  像這樣敘寫青梅竹馬小清新的愛情故事的電影很多,比如法國的《兩小無猜》,比如我國的《情人結》,日本的《側耳傾聽》,韓國的《瘋狂初戀》等等,還有好多好多,這些都是非常優秀非常好看的電影,在電影史上,這個題材總是深得導演,編劇,和觀衆的喜愛。但是對比《怦然心動》起來,《兩小無猜》太瘋狂,《情人結》太傷感,《側耳傾聽》太純潔,《瘋狂初戀》太虛構。我還是很喜歡這部深深吸引我的《怦然心動》。
  
  影片的故事很簡單,小男孩搬家搬到了小女孩家的對面,便開始了他們長達12年的有趣的奇妙的感情故事。影片分爲直白的兩條線索,分別從男孩和女孩的角度對同一件事請進行敘說,所以很多場景是重複的,可是就像《超時空罪惡》那樣雖然有很多重複的場景一樣,絲毫沒有讓人感到拖沓和多餘。分別從男孩和女孩的角度對同一件事進行敘述,跟能夠讓人直白的體會到男女內心世界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想法和態度,我們作爲旁觀者,看起來很微妙,特別是有些場景,我們會時而爲之感到惋惜,時而又有小小的生氣,時而又跟着男女主角一起開心。印象很深刻的是當布萊希發現自己開始不斷想朱莉時,便在圖書館找他的好朋友貝瑞傾述,貝瑞胡說一通後,其實布萊希心理的想法是說貝瑞根本不瞭解朱莉,自己喜歡的就是朱莉。可是嘴邊說出的是,哦。對啊,就是。很奇妙的是輪到敘述朱莉時,我們卻發現當時朱莉卻是躲在背後聽他們這段對話的,很明顯,之後他們的誤解當然加深了。這是我們觀影者深深爲之感到惋惜,我們會爲之假設如果當時布萊希有勇氣說出來,劇情又是怎樣?我們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以前有勇氣說出來,如果以前有勇氣做,說不定就是被期待的,說不定就是被允許的,說不定我們之前的想法是相反的,說不定結果未必想我們之前預料的這麼糟糕,說不定是個喜劇,但是,我們的人生沒有假如。導演就是不斷地用這種手法,一次又一次的抓住觀影者的心,直到劇終。
  
  直到劇終也只是進行到他們上國中的時候,也才14,15,16歲這樣子吧,羅密歐和朱麗葉也不正是這個年齡麼?並沒有像其他電影一樣,鏡頭一晃轉入到他們成年或者中年以後又來敘述分分合合,而是就此收筆,留下了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說真的,到了影片最終快結束時,男女主角由隱隱約約若即若離的感情上升到彼此相愛相知,一起種下一棵梧桐樹,音樂”let it be me”響起,影片鏡頭逐漸漸遠漸漸往上拉向廣闊的天空,就此結束,我還真的不想結束,還想看到他們以後的故事。
  
  這部電影,我會找時間在看一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