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論語關於教育觀後感三篇

觀後感 閱讀(7.41K)

  論語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價值的書之一,其中所記載的先師——孔子的思想以及他的言論。他不僅提出了“仁愛”,更強調了“忠怒”的重要性。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論語關於教育觀後感三篇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論語關於教育觀後感三篇

論語觀後感1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們將平日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合爲一處而成的,其中孔子的言論、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甚至有了專門的學派:儒家。

  孔子沒有留下任何一本可以完全證明是他寫的著作,我們瞭解他的思想,僅僅能從《論語》中尋找線索,可見這本書的歷史價值。

  《論語》中,多爲孔子講禮、仁、君子之言語,也有許多評價名人的話,但我覺得,我們讀《論語》,應將重點放在孔子以老師口吻說的話上,這樣,如同他穿越時間,在向我們講課一樣,讓我們明白事理。並且,在這些話中,孔子所提倡的大多數都是我們普通人做得到的,是有益處的,何不試試呢?

  比如整本書的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我最喜歡的章節之一。

  它分三句,我認爲第一句其實是提倡不讀死書,即學習知識、道理,不能一直存着不動,最好時不時去實踐一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確實,我也試過幾次,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運用剛學的簡便運算,對着長長的收銀條快速幫爸爸完成了覈對,我真的感到很高興。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認爲是勸我們要珍惜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因爲彼此之間能獲得快樂;如果有朋友從遠方來看望自己,自己感到快樂,是因爲知道朋友在乎和珍惜自己。也許,有朋自遠方來,古人會比現在的人更加感到快樂,因爲他們與朋友的每一次相聚和離別,都有可能是最後一聚、最後一別,交通不便是他們最大的敵人,我所在的四川省,古人就曾說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認爲是勸我們不要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們詆譭自己,可能是因爲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動機,不瞭解自己,並非惡意傷人心。如果真是這樣,那就不必生氣了,爲什麼非要讓別人瞭解自己?孔子這句活中,提到對“君子”(我認爲是指道德高尚的人)的一點要求。即做到“人不知,而不慍”。

  在整本《論語》中,孔子多次提到了對君子的要求,但每次不盡相同,有時爲了突出君子的高尚,孔子還以“小人”(我認爲是指道德較低下的人)與君子作對比,如:“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我覺得,雖然身處兩千多年後,我們仍然可以用《論語》中君子的道德標準來規範自己,盡力去做一個現代的“君子”。

  《論語》中可以引申出很多東西,裏面運用古文講述的道理也可以讓我們思考良久,我只是儘自己的能力寫出了對《論語》中一章的片面理解,已經有一些字數,可見整部《論語》及孔子學問的深奧無比,很難理解透徹,孔子的弟子子貢也說過:“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論語觀後感2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兩大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二是講有關於思想修養方面的。《論語》使我懂得如何處世待人,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其中有幾句論語,我受益非淺。

  “溫故而知新。”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時常會拿起國小時的課本來複習,每次複習後,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現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由此可見覆習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爲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麼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舉個例子吧:開學時,--要發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他發現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爲自己想的少,爲別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間該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和諧啊!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纔會知道松柏是最後落葉的。讀了這句話,可想而知,松柏是多麼堅韌不拔,是那麼經得起惡劣環境的考驗。我們不正需要這種精神嗎?不論在如何惡劣的環境中,都應該堅強不屈,高風亮節!抗戰英烈吉鴻昌,面對着敵人的酷刑,毫不畏懼,大義凜然;烈士羅學瓚在獄中堅強不屈,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共產黨員賈起面對民黨的嚴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靜,英勇不屈,嚴守黨的祕密……這些烈士,他們這種堅強不屈的品格,是多麼令人肅然起敬!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決不能退縮,應該堅強面對,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勇往直前!

  通過學習《論語十則》,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處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觀後感3

  既然我們可以有這麼多朋友,那麼朋友有沒有種類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視爲開放與包容,“同”可視爲封閉與單一。從人際交往來說,“和”指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類型指得又是什麼呢?我覺得“朋友”這個詞事實上很難定義,在很多場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詞。勉強加以分類,可以以一個個體爲中心,從他的主觀角度出發,以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或情感認同性目的各自所佔比例爲尺度,畫圈。圍繞個體最緊的是主要以純粹價值認同爲紐帶的朋友,越外圍的朋友,工具性越重。

  當然,所謂工具性和認同性只是爲了劃分方便,在實際中,兩者攙雜在一起,很難一刀切。不過,也會有極端情況,如果我們對於一個人毫無感情可言,與他相交只剩利用價值了,我想我們即使稱之爲朋友,其內涵也變味兒了。這還僅僅是主觀的劃分,客觀的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與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關係,而認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但兩個人的心還是相通的,客觀不能,主觀也無須見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這種劃分仍不嚴密,只考慮了常態、共時的情況。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結交上述兩種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難忘的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現的,又不能永遠在一起的朋友。這雖然是人生憾事,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聯繫。因爲情感的相投、價值的認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機緣下才產生。執着地追求全面的瞭解可能會使剎那的美感煙消雲散。所謂距離產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種和諧,該散就散,回憶有時更加美好。

  所以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能欣賞他人異於己的地方,那和他們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難的事。這一點與認同感並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賞異己,便意味着從反面認同了對方的“異”,從“異”中求得了“同”,達到“和合”的境界。這或許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礎。如果說俞伯牙之於鍾子期是一種同質的認同,那麼莊子之於惠施就是一種異質的認同。好比矛盾的雙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將失去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