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有關災難電影《1942》精選觀後感範文三篇

觀後感 閱讀(1.64W)

電影《1942》是一部講述災難的電影,那是一個一條人命值兩塊餅乾的年代,推薦你去看一下《1942》這部電影,你肯定會收穫很多,今天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有關災難電影《1942》精選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有關災難電影《1942》精選觀後感範文三篇

有關災難電影《1942》精選觀後感範文

1942年到底發生過什麼?如果您不知道,不用急,電影《1942》就能告訴你1942年發生過的最悲催的一幕。

1942年,河南大旱,螞蚱成災,莊稼顆粒無收,每一天都會有人餓死。老東家範老爺,因爲保護自家糧食和鄰村村民發生衝突,家被燒了,家裏的糧食都被搶光了。他只好帶着全家人和長工栓柱,還有同村的瞎鹿一家,加入了逃荒的隊伍,離開了自己的老家延津,奔向陝西。用範老爺的話來說,他只是去躲災,災荒一過去,他還是會回來當地的東家的。原因很簡單——他有做東家的智慧。逃荒路上,由於日本飛機的轟炸,他帶着的許多行李都丟了,一下子從躲災變成了逃荒。在去往陝西的路上,範老爺身邊的許多人了都餓死了,瞎鹿、星星、花枝、留寶、鈴鐺、栓柱,還有他的孫子留成,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人世。最後到了陝西,只剩下了範老爺一個人了。範老爺承受不了失去親人們的打擊,和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結伴走回了老家延津······

《1942》這部電影,真實的反映除了抗日時期執政當局的麻木和醜陋。爲首的當然是日本鬼子,是他們,殘忍地殺害了栓柱,是他們,兩次轟炸那些流離失所的災民。最可恨的是,他們竟然在災民逃荒的線路上發放糧食,迫使許多災民都去爲日本打仗。還有那些無恥的中國軍閥,他們在搶了瞎鹿的驢後,非但沒有給瞎鹿一口肉吃,還殘害了他的生命。國民黨軍官蔣鼎文,在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的請求下,答應減免三千萬擔軍糧,但卻提出了兩個荒誕的要求:一、讓日本兵不在進攻河南。二、讓自己的部隊退出河南戰場。這種條件,李培基當然沒有完成。於是,在賑災糧食發下來時,蔣鼎文又藉口拿走了三萬擔糧食。最後,貪官也是致使災民餓死的原因之一。他們一面貪污糧食,一面對着上層,信誓旦旦地說:可以克服,可以克服。這些致百姓於水火之中的人,難道不可以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嗎?

雖然1942年社會黑暗,失去光明,但是人性的光輝,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就比如說美國人白修德吧,他雖然只是一個報社記者,但他卻深入災區腹地,用相機記錄下了河南的嚴重災情。是他,諒解了範老爺偷他的驢;是他,把驢和餅乾都送給了範老爺;也是他,爲了幫助河南人民擺脫飢餓,先找到當地政府,接着找到宋慶齡,最後找到蔣介石,親口告訴了他河南的災情。功勞最大的,不就是他嗎?除了白修德,我們所熟悉的老東家範老爺,也是個善良的人。在瞎鹿的母親快病死時,他好心地給了瞎鹿一些小米。到最後,他的糧食已經不多了,他還是把小女孩留下,帶領她一同走回老家延津。要知道,那個時候多了一張嘴是多麼艱難的事兒!這難道沒有反映出他的那顆善良的心嗎?

回顧1942年苦難的歲月,我們還應該做哪些反思呢?

有關災難電影《1942》精選觀後感範文

從整部電影來看,我覺得它至少有3個特點深深的打動着我。1、真實的情節表現。2、對於人性的深刻刻畫。3、對於時代的折射。

首先是第一個真實的情節表現。馮小剛在導演這部電影時確實可是在真實這方面下足了功夫。每一個鏡頭他都在竭力的表現那個時代,都竭力在展現真實。比如血肉模糊的戰場,演員的河南音等有助於展示那個時代真實性的東西,全都做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有人會說這麼血肉橫飛的片子,太過於展示暴力化,影響較壞。其實我覺得歷史題材的電影其實就是在展示真實,如果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連真實都做不到那將是不及格的。我們提倡好的方面,同時也不能迴避壞的方面,正是壞的方面才讓好的方面顯得有意義,才顯得事情的真實。這部影片要表現戰爭的殘忍和對人民造成慘無人寰的傷痛,如果將戰爭還是拍得很柔和,不夠血腥那就達不到他要的效果,那既是對電影本身的不尊重,也是對觀衆的欺騙。

第二個是對於人性的刻畫。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逃荒中的每一個人對於道德和幸福的追求都在不斷的下降。可以看到老範的女兒作爲一個女學生,逃荒的時候還帶着一隻貓,這可真是有錢人才有的雅興。到了後來,因爲飢餓難耐她還是默認了了父親宰貓的事實,並自己也要喝一點貓湯。自此她也完成了自己的一個轉變,在逃荒途中,栓柱要求給她兩塊餅乾,要和他發生關係,她不同意。後來,自己還不是爲了生存而進了青樓服侍一名軍需官。軍需官問他是不是不願意,她也不敢說半個不字!所以我才說這部影片通過講訴這段歷史,又再度向我們證明了一個道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第三個是對於時代的折射。我們可以看到在影片中國民黨軍隊的腐敗,官場的黑暗,以及中國武人政治的弊端。在影片中,軍隊與土匪無疑,公然搶劫難民,甚至開槍擊殺難民,跟日本人簡直相差無幾。軍隊的職責本來應該是保護人民,不想在影片中他們殺害手無寸鐵的難民,視難民生命如草芥。他們有力氣殺害難民,沒有勇氣抗擊日本人。如此軍隊,不敗退臺灣那真是沒了個道理。再想到在1943年的春節的時候,洛陽城竟直接把難民擋在城外,不許進入。鬧得洛陽城外難民無一棲身之處,活活忍受飢寒交餓。而此時洛陽城內卻放起了煙花。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們熟不知知脣亡齒寒,兔死狐悲。國民黨政府一省的長官彙報天大的災情竟然都要用賑災的糧食換做金條來作爲活動的經費,連李培基也說這個官場他混不下去了,可見當時的政府有多麼的腐敗,影片最後一幕寫到蔣介石政府敗退臺灣似乎就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簡單明瞭,一針見血。

以上

有關災難電影《1942》精選觀後感範文

前次課上我們觀賞了《一九四二》,感觸頗多,卻不知改如何提筆。觀影之前,當“逃荒”,這樣單薄的字眼出現在面前時,或許我們大多隻能像劇中的小女孩一樣把“逃荒”理解爲“沒有吃的了,不願意餓死,出門尋吃的”。雖說我們沒有真正經歷這樣的大災荒,沒有餓過肚子,沒有吃過苦,但劇中所反映的卻讓我們真實的感受到了當時災荒和抗日戰爭同時發生時,河南人民民不聊生的狀況。形勢所致,政策又將如何呢?

影片這樣描述了整個劇情:老東家範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爲了躲災,他趕着馬車,拉着糧食,載着家人,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躲災過程中,他從開始的充滿希望,到慢慢失望,最後絕望。三個月後,到了陝西潼關,車沒了,馬沒了,糧食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爲了讓人活,爲什麼到了陝西,人全沒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

而最讓我覺得煽情的是影片最後“人流中喊:“大哥,怎麼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個死。”老東家:“沒想活着,就想死得離家近些。”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妮兒,別哭了,身子都涼了。”小姑娘說,她並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妮兒,叫我一聲爺,咱爺倆就算認識了。”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陽光下灑滿了希望。

影片《一九四二》分別從國民政府、國際記者和宗教人士以及普通災民四個不同的視角詮釋這場了災難:國民政府方面,與高層彬彬有禮卻冰冷虛僞的外交辭令相比,影片中國軍軍官的那句“國家貧弱,只有甩包袱,才能顧全大局”的哀嘆或許更能解釋當局的抉擇與災區的人民悲慘命運;國際記者和宗教人士都從人道主義出發,試圖用自己的方式解救災民,只可惜他們的力量和方法遠遠不足以解救飽受戰亂、災荒蹂躪的災民;民衆方面,無論是老東家一家所代表的中小地主,還是瞎鹿、栓柱所代表的貧農,在這場災難中都無力保護自己的財產、尊嚴甚至生命。

回首曾經這樣的災難,我們又將怎樣面對現實。

或許,我們更多的會說“以史爲鑑”,可“鑑”又談何容易。時間會拭去人們心頭的災難所帶來的悲傷,會撫平歷史的疼痛,會揩去社會中的那些不美好。但,鑑史,我們需要從多方面考慮。1942的大災荒,雖說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但人爲因素在災難的發展過程中也起着“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我們首先應當注重對自然的保護,珍惜和保護環境其次,政府應該顧全大局,關注民生;人們自身應當珍愛生命,互相尊重。

再多的“借鑑”,也不如我們實際生活中的行動。《一九四二》,讓我們更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