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英雄兒女及失孤觀後感

觀後感 閱讀(2.46W)

  英雄兒女及失孤觀後感

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和平環境,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許多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讓我們珍惜吧,同時也讓我們記住可愛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吧。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英雄兒女及失孤觀後感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英雄兒女及失孤觀後感

英雄兒女及失孤觀後感一

看完電影《英雄兒女》,一個鏡頭時常浮現在眼前:硝煙瀰漫的高地。面對漫山遍野往上爬來的敵軍,志願軍戰士王成怒目圓睜,對着報話機,大聲呼喊:“爲了祖國,向我開炮!”我軍指揮員爲之震驚、激奮。接着大炮齊射,在滾滾濃煙中,王成興奮喊着;“打得好,再近一點!”大炮繼續轟鳴,爲英雄唱着讚歌。

好個“爲了祖國,向我開炮”,開炮,意味着粉身碎骨,但爲 了祖國這一崇高目標,王成心甘情願。這裏沒有一點私心雜念,真可謂“生命誠可貴,祖國價更高。”正是有了這種精神的鼓舞,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專家、學者如水流千里歸大海,紛紛迴歸祖國,與祖國同甘苦共患難,爲四化大業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看了電影后,深爲王成的形象所感動。他使多少人受到教育,也使多少人懂得應該怎樣學習、工作和生活!

當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當人們有畏難情緒時,想到王成的光輝形象,就鼓足了勇氣。王成能面對死亡的威脅,喊出“向我開炮”的呼聲,那麼日常中的小小困難就不能克服嗎?

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更需要王成的獻身精神。願每個人都象王成那樣,發揚“爲了祖國,向我開炮”的精神!王成的精神永存王成的精神永遠激勵人們奮進!

英雄兒女及失孤觀後感二

今天,我們看了一盤碟子——《英雄兒女》,使我們深受感動。

全劇主要講抗美援朝,保家爲國的正義鬥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並肩作戰,英勇殺敵,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偉大的自我犧牲精神,創造了許多英雄事蹟。

我最感動的是步話機員王成在281.1高地上,一個人艱苦奮戰,請求了炮火支援後便調動着炮火,打垮了敵人一次次的瘋狂進攻。可到了最後,他發現自己只剩下一個手榴彈時,他呼喊到:“快開炮!向我開炮!爲了勝利,對準我的陣地開炮!”此刻敵人已經衝上來了,他一拉導火索,和敵人同歸於盡了。

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志願軍戰士,這就是我們的英雄!他們獻出了生命,爲全線反擊做出了貢獻,他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光榮的中國人民的新兒女,純潔的人物的真面貌,使尊重人類尊嚴的人民感到驕傲,自豪。

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和平環境,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許多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讓我們珍惜吧,同時也讓我們記住可愛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吧!

英雄兒女及失孤觀後感三

當打拐從連年成爲熱詞時,良多人材入手下手存眷這一社會問題。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牴觸凸顯的即是當下人們的性情運限。若何是說藝術來自於生產,那末生產就爲藝術的創作供應了素材的鮮活。片子利用光影,向人們傳訴這一問題,無非是想喚起人們對於這一問題的存眷。且不管這部片子若何,就以他當初的起程點,也是好意的一種人間間反射。

劉德華以他自始自終的勤勞以及致力,專心的註釋着一個尋子父親的崎嶇潦倒腳色。這是最普通的中國農人正在失落去自身兒子後最真正的豪情表明。光一看劇照,那神似農人的着裝以及臉色,像極了,也渾然天成爲了農人最本真的一壁。這是本性嗎?興許是吧,主演劉德華原本就身世於噴鼻香港屯子,永劫間深耕於中國際地,對於沿海的社會也有自身的相識。以是演起來也肯貼切,更由於他已榮升爸爸腳色,更能體味那一份父子之情吧。或者許十年之前,劉德華演起來其實不會如而今這麼好。

導演編劇身世,很好的把控了片子的情節張力以及戲劇牴觸,李屏賓的照相作風很好的吻合了影片的基調。交織若干個重生代演員,總體款式沒有失落活氣。

英雄兒女及失孤觀後感四

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去電影院看失孤,挺遺憾的,今天終於看了,一如既往的沉重。

之前看過一個失孤短評,全是負面評論,諸如劇情平平,人物情緒煽動不到位之類,我不同意這個觀點。我覺得走進電影院看電影並不只是爲了圖一樂,單純爲了輕鬆一刻,更不只是追求票房和噱頭,還需要一些關於人生的思考,還需要一些發自內心的共鳴,這是電影的初衷。

失孤裏面井柏然扮演的被拐賣的小孩長大了,告訴劉德華扮演的尋親父親他因爲是拐來的,所以不能上戶口,沒有身份證,於是不能參加考試,不能坐飛機坐火車,到現在還是個黑戶,而他從小就知道自己是拐來的,卻不能跟養父母捅破這層窗戶紙。中國這麼大,多少被拐賣的孩子正過着悽慘無比的生活,每個難熬的夜晚或白晝,只渴望家人的溫暖,而他們的家人連他們的生死都不得而知,還在盲目尋找着。

正如電影裏尋親十五年的父親,不論多少人勸他放棄,多麼艱難困苦,他都沒有動搖過,騎着那臺插着自己孩子照片小旗的摩托車踏遍無數城市,無數山川,我想只有親情能帶來如此大的能量支持着他繼續走這條看不到盡頭的路。

粘滿膠帶的地圖上標記了他去過的地方,泛黃的本子上記錄了他欠下的錢和尋親的細節,也許我們生活的城市他也來過,睡過我們上班必經的橋底,喝過護城河的水,問過你有沒有見過他的孩子。這

是個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電影最後父親仍然騎着那輛車行走在鄉間小路,而現實中,他丟了的孩子,會不會在電影院看着這個陌生的故事淚流滿面。

我喜歡這部電影,套句臺灣老兵的話: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聊人生。

英雄兒女及失孤觀後感五

我相信這個電影感動了很多人,當然也感動了我。

這部電影和《親愛的》差不多,都是講尋子,尋家的故事。

《失孤》——“我只有在路上,才感覺到自己還活着”,黝黑的面頰上,深深刻着飽經滄桑後所特有的苦澀與堅韌,農民雷澤寬(劉德華飾)駕着一輛破舊的摩托車奔走在祖國廣闊而荒涼的土地上……爲了尋找自己丟失的兒子,他尋了十五年,走遍千山萬水,跨越了大半個中國,十五年的漫長旅程,早已不敢猜測何時是個盡頭。

片中的父親爲尋子,歷經十五年……儘管依舊沒有一點兒線索,可他卻從未要放棄,一路上他幫助很多尋子或尋家的人……他可能忘了自己是誰,來自哪裏,但唯一不會也不敢忘記的,就是繼續這條漫長而又艱苦的尋子之路……我邊看邊想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有書讀,有父母疼愛,所以我更要珍惜我現在的生活。

電影結尾時似乎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只留下了佛家的緣起緣滅,我想接下來就應該是我們要做的,把堅強,勇敢,慈愛傳播給每一個人,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