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政府機關關於電影《長津湖》觀後感

觀後感 閱讀(2.28W)
電影長津湖以震撼宏大的戰爭場面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演繹,將我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下面是本站小編小編爲大家分享的政府機關關於電影《長津湖》觀後感,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政府機關關於電影《長津湖》觀後感

 政府機關關於電影《長津湖》觀後感1

   在慶祝新中國72華誕的重要時刻,電影《長津湖》上映可謂恰逢其時、意義重大。展現了人民軍隊熾烈的愛國情懷、對黨和人民的無比忠誠,生動詮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開篇就用簡潔的篇幅和生動的情節告訴觀衆,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戰。在家休假的連長伍千里接到命令立即歸隊,本已復員的指導員梅生長途騎車終於與集結北上的隊伍會合,領袖之子毛岸英堅決要奔赴前線戰場,爲了保家衛國,爲了捍衛和平,中國軍人別無選擇,流血犧牲也在所不辭。絕不能讓戰火燒到祖國大地,不能讓敵人奪走我們的土地,不能讓敵人剝奪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的心聲:“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長津湖》拍出了中國人的精氣神!由於沒有空軍掩護,運輸條件又差我們中國人靠的是勇敢加戰術、勇敢加智慧。這絲毫沒有減弱他們的戰鬥意志和必勝信心。影中伍百里、伍千里、伍萬里,伍家三兄弟客觀真實地再現了現代戰爭的殘酷無情,更生動詮釋了志願軍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血性膽魄,讓人看了熱血沸騰、心潮澎湃象徵着中國軍人中永續傳承。這場戰爭流血犧牲、無私奉獻,換來了今天的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深刻體悟當年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作出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重大決策的高瞻遠矚,深刻感受志願軍指戰員扛在肩膀上沉甸甸的家國責任。宣示了中國人民徹底站起來了。在這英雄的國度,無數英雄人物前仆後繼,繼續奮鬥在各條戰線上,爲把我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而奮鬥不息!中國人民在大災大難面前沒有屈服,在災難面前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用高超的智慧、無所畏懼的勇敢拼搏精神,萬衆一心,衆志成城,把困難踩在了腳下。我相信,只要中國人民永遠跟黨走,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我們偉大的祖國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政府機關關於電影《長津湖》觀後感2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飛機在天空中轟鳴、盤旋,但是那時的飛機不同於如今的飛機可以寄託孩子們的童年。

藍天白雲間,一架架飛機掠過長空,發動機的轟鳴聲成了危險降臨的信號,朝鮮半島上數以千計的中國軍人奔跑、呼喊,尋找掩體、拯救戰友。炮彈一一落下,鮮血、殘肢在朝鮮半島的土地上零落成泥。

     在這片土地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們所經歷的已然不能用悽風苦雨來形容了。電影中張涵予飾演的宋時輪說了這樣一句話,大意是我們不僅與人鬥,還要與天鬥。

     冰天雪地裏,戰士們缺衣少食。他們身穿單薄的棉衣,吃着硌掉牙的土豆,他們甚至沒有一日三餐,他們餓着肚子,凍着身體,只爲突破封鎖,護送電臺與譯電員。他們爲的是能夠及時傳遞消息,所以不惜以命搏命,在敵人偵察機眼皮子底下“裝死”隱蔽,也是在這一刻易烊千璽飾演的伍萬里失去了他的朋友:一個比他小兩個月的19歲少年。

      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永遠不會成熟的”,當時不覺這句話的深意,而今天在這部電影裏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前赴後繼,那不單單是軍人對於命令的服從,也是中華民族不屈的靈魂與信仰!

     五百里戰死了,五千裏還在,伍萬里也應徵入伍了,一個普通百姓家的三個兒子都在戰爭的硝煙中笑過、哭過、成長了。那是一種深刻的恨與痛,它會撕扯靈魂,催人長大。就像在戰爭中存活下來的戰士所說的那樣,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輝!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朝鮮半島的青山綠水無疑是承載了許多不幸的,但是它也是幸運的,因爲我們的志願軍戰士的正義之血,終將開出最豔麗的花朵。

     和平,在今天看來是一件平常事,我們生活在沒有硝煙的時代,我們無法切實地感受堅船利炮,我們也無法想象當轟炸機盤旋在頭頂上時是勇氣先來還是恐懼先行。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個疑問,我們爲什麼要去抗美援朝?我們已經成立了新中國,爲什麼還要在異國他鄉拋頭顱灑熱血?二戰已經結束,我們爲什麼不能和平共處?

     在回答這些疑問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相信大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195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也是中華民族建國後的第二年,我們期盼的和平到來了,人民得到了解放,我們祈盼的人人平等的時代到來了,大家歡欣雀躍!然而此時的國際形勢卻是不容樂觀。杜魯門,斯大林美蘇爭霸的局面已然形成。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世界格局也隨之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美國爲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爲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對立統一的存在於這個世界。而我國作爲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員,自然有着應有的使命。此時的朝鮮半島也是一分爲二,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爲界,分爲了親美的南韓,和親共的北朝鮮。所以從國際形勢來看我們國家和朝鮮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這也要求我們互幫互助。在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半島,他們帶着信仰,英勇的奔向朝鮮戰場!朝鮮半島與我國接壤,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說是脣亡齒寒,對於美軍公然插手朝鮮戰場的行爲,不戰便是屈辱!拿破崙曾經說過“一個人陷入瘋狂的最好證據就是好高騖遠”。這句話用在美國身上再恰當不過了,他們公然躍過“三八線”,他們認爲戰爭將在聖誕節來臨之前結束,因爲他們不相信中國會出兵攻打他們。他們有全世界最好的武器裝備,他們已經控制了天空,他們從1951年8月開始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也就是“絞殺戰”!這也是爲什麼我們志願軍戰士缺衣少糧的原因所在。而此時的朝鮮戰場,凜冬已至!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韜光養晦,一躍成爲霸主,他們彷彿是不可戰勝的,彷彿是神話般的存在。然而事實證明,沒有不敗的神話,只有不屈的信仰!戰爭,在1950年10月25日拉開了序幕。這一天也成爲了我國抗美援朝紀念日。戰爭,總是無情的,熱武器時代,以血肉之軀抵擋槍林彈雨。戰爭,總是殘酷的,炮火連天中,以肉體凡胎創造勝利神話。

        戰爭,也是有情的,艱難困苦中,以不屈靈魂凝練民族之魂。戰爭,也是動人的,悽風苦雨裏,以頑強意志雕刻不朽豐碑。抗美援朝戰爭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在這一階段共發生了五次戰役。而第二次戰役也就是長津湖戰役。當戰爭進行到1951年6月的時候,敵我雙方已經是形成了拉鋸戰的形式,在6月10日這一天我方誌願軍戰士在傷亡8.5萬餘人的情況下殲滅敵人8.2萬多人。可以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然而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志願軍戰士的抗爭到底讓戰線穩定在了“三八線”南北地區。這一階段的戰爭主要以規模化的夜間作戰和少有戰役間隙的連續作戰爲主,對於聯合國軍和志願軍戰士來講,這一階段的戰爭攻防轉換頻繁,戰爭局勢也是瞬息萬變。在戰爭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從1951年6月11日到1953年7月27日的這段時間裏,戰爭的形式也有所改變,戰略方針也轉變爲“持久作戰,積極防禦”。從原來的運動戰轉變爲以陣地戰爲主,並且由於戰爭時間的長度擴大,這一時期的戰爭也是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結合。總體上來講這一時期的作戰戰線相對穩定,局部性作戰頻繁。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也是在這一階段發生的,自1951年8月份開始“聯合國軍”也就是美國同其他十五個參戰國開始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絞殺戰”。時間在槍炮聲與喊殺聲中悄然來到了1953年7月27日,這一天“聯合國軍”與中朝方面簽訂了停戰協議。也昭示了這場長達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終於結束了。戰爭從來沒有勝利的一方,雖然結束了炮火,可山河已然破碎,社稷崩塌,百姓悽苦,戰士們在異國他鄉拋卻頭顱,嗚呼哀哉!據統計在這場戰爭中,我國消耗的作戰物資有560餘萬噸,所花費的作戰費約合25億美元。傷亡以及失蹤人口大約有1476674人。美國所消耗的作戰物資7300萬噸,作戰費約400億美元。傷亡人數以及失蹤人口大約是147萬餘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公佈數據)。單從這些數據上來看,也不難看出這場戰役對於我們來說是多麼的艱難,但是我們依然勝利了,我們維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新生的政體,也維護了亞洲的和平與穩定,用我們的血肉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同時也爲我國的發展贏得了相對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歷史,需要緬懷!英烈,需要銘記!和平,需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