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專題片《榜樣》觀後感範文

觀後感 閱讀(1.09W)

  專題片《榜樣》觀後感範文

       “我不知道你是誰,可我知道你爲了誰。”只有親身經歷,你才真正理解榜樣的意義。他們在揮汗如雨中脫胎換骨,在逆境挑戰中頂天而立。榜樣,正是這般模樣。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專題片《榜樣》觀後感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專題片《榜樣》觀後感範文

 

專題片《榜樣》觀後感範文一

“我不知道你是誰,可我知道你爲了誰。”只有親身經歷,你才真正理解榜樣的意義。他們在揮汗如雨中脫胎換骨,在逆境挑戰中頂天而立。榜樣,正是這般模樣。

胸有大志,大寫的人生裏有大寫的理想信念。

在這場“戰疫”中,我們看到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製度優勢,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爲中心,將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價值情懷,也看到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偉大團結精神。而所有的這些都將賦予我們穿越所有艱難險阻、創造美好未來的堅定自信和強大的力量。張西京在武漢奮戰了84天,一天都沒有休息,護目鏡和口罩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也從未退縮。

心有大我,大寫的人生裏有大寫的家國情懷。

這場戰疫,每一箇中國人都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我們與身邊或是遠方的人們同呼吸、共命運、同生死、共患難。疫情終究會結束,但是我們與祖國和人民脣齒相依、生死與共的這種愛和真情卻必定長存。青年朋友們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讓青春走出孤芳自賞的小我,才能夠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共命運。隔離病房護士長張宏,第一時間響應戰疫要求,主動請纓,舍小家爲國家。在“紅區”病房裏,她就像一縷陽光,照進了每一個焦慮不安的患者心中。前後更新了5次的“規範手冊”,構建了一道道屏障,抵抗着病毒,也溫暖着人心。

肩有大任,大寫的人生裏有大寫的團結拼搏。

滄海橫流方顯本色。在雷神山和火神山的建設中,技術人員和建築工人們連續36個小時沒有休息,科學地交叉施工。這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們以生命赴使命,將不可能變爲可能。他們用大愛傳遞力量,他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溫暖了整個中國。他們冒着寒風冷雨,日夜鏖戰。“兩山”醫院的建設,每一刻過程都值得我們去回憶。

其實這個世界上從來也沒有什麼天生的英雄,是責任、是擔當,推動着他們爲國家、爲人民燃燒光芒,照亮大地。

專題片《榜樣》觀後感範文二

3月22日晚,期待已久的《榜樣5》如約而至,似一縷清甜的春風、一束明媚的暖陽,帶我們回到那個遲到的春天,重溫抗疫一線那些“榜樣”們的故事……

何謂榜樣?在節目中有這樣一句話,給出了最接地氣的回答。“榜樣,就是您做成什麼樣,他們就看到了,照做。”這千萬個“您”中,有白衣戰士、有人民解放軍、有公安民警、基層幹部,也有社區工作者、志願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共產黨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口號,那就是“跟我上、看我的!”他們心懷家國,以生命赴使命,他們挺身而出,用大愛暖人間。榜樣,正是這般模樣!

榜樣,正是忠誠擔當的模樣

——護目鏡消散不去的霧氣後,是您堅定不懼的眉眼。

習近平總書記說,“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無論是“人民軍醫”張西京,或是“白衣戰士”張宏,還是抗疫前線的每一名“生命守門人”,在未知的病毒面前,他們都是凡人,都會感到害怕,所以纔有了“不敢大口喘氣”“反覆做呼氣試驗”的舉動。直到被節目現場張宏所說的那句話深深震撼,“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要祖國需要,我願做挺身而出的凡人。”誰也不是生而英勇,只是選擇了不懼。只爲祖國需要,只因這句“我願”,在除夕夜星夜馳援的是他、在“紅區”中向死而生的是她,爲護蒼生甘願帶上13層“緊箍咒”忍受缺氧頭痛的是他……他們白衣執甲、不勝不歸,用臂膀扛起生命重任,用雙手護航生命希望。榜樣如星,用忠誠擔當爲我們點亮了共產黨人應有的模樣——“只要祖國需要,我願!”

榜樣,正是實幹爲民的模樣

——危城裏家家緊閉的門窗外,是您堅守不退的身影。

疫情剛暴發的那些日子,無論是武漢社區,還是藏北小城,只要是病毒有可能經過的地方,百姓都人心惶惶、閉門不出。但還是有這樣一羣人,在疫情防控一線上堅守不退,在平凡工作崗位上默默出力,當好了人民羣衆的“強心劑”“定心丸”。危險來臨卻向險而行的人潮中,有“不可能把我的居民放在那不管”的“全能書記”杜雲,即使自己的內心害怕迷茫且煩躁,她仍心懷羣衆冷暖,堅持當好居民羣衆的代購員、快遞員和“家庭醫生”;有“只是完成了一名普通民警的普通工作”的“高原之花”達娃倉決,即使中耳炎復發乃至左耳聽力喪失,她仍心繫羣衆安危,堅持做好協調員、信息員、服務員的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爲人民築起堅實的防疫屏障。榜樣如燈,用實幹爲民爲我們照亮了共產黨人應有的模樣——“只要人民需要,我上!”

榜樣,正是拼搏奉獻的模樣

——最前線冒疫奔忙的人潮中,是您堅持不歇的行動。

在疫情防控一線戰場上,有這樣一個堅強的堡壘,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單位黨組織。黨旗下千千萬萬個平凡的建設者,以信仰爲支撐,與時間病魔賽跑,與惡劣天氣鬥爭,將不可能化爲可能,共同創造了“兩山速度”“中國奇蹟”。寒風冷雨中風餐露宿、夜以繼日的他們,工地上靠着牆就能睡着但如上發條的他們,捨命拼搏、日夜鏖戰,只爲讓患者早一分鐘接受治療,讓生命的溫度早日降回正常。因爲他們堅持,纔有了希望。在以金銀潭醫院爲中心的方圓幾裏,有這樣一位逆流而上、冒疫奔忙“生命擺渡人”,他就是“快遞小哥”汪勇,默默無聲地爲醫護人員解決交通難題和生活需求,只爲那份初心,“你們守護病人,我來守護你們”。榜樣如炬,用拼搏奉獻爲我們明亮了共產黨人應有的模樣——“只要大家需要,我來!”

榜樣平凡事不凡,閃耀丹心動人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願紅”相互交織、融爲一體,或向死而生、或向險而行、或逆流而上。他們經歷生與死、跨越冬與春,用忠誠擔當淬鍊靈魂,用實幹爲民注入血肉,用拼搏奉獻鑄就鐵骨,刻畫出共產黨人的模樣。榜樣,正是這般模樣!

專題片《榜樣》觀後感範文三

黃文秀,女,1989年4月18日出生於廣西百色市田陽縣,201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爲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2020年6月17日凌晨,利用週末回家看望患癌父親的她,因爲掛念風雨中百坭村鄉親們的安危,在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80後,反哺家鄉,不晚!“很多人從農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來了,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我就是要回來的人。”黃文秀就是帶着這樣的“初心”,畢業後義無反顧迴歸鄉里,來到這個位於大山深處、離百色市區164公里的村子,以一個女子的柔弱身軀肩負起百坭村100餘戶貧困人口的脫貧重任。1989年出生的黃文秀,標準“80後”,學有所成,不忘反哺家鄉,這是樸素的“家國情懷”,回家鄉造福鄉親,回家鄉建功立業,這又是偉大的壯舉。“良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80後”已經成長爲社會主義建設中流砥柱,不以自己需要爲選擇標準,而以國家需要爲初衷,進深山、忙扶貧,此爲人之大義,當爲楷模,應爲榜樣。

80後,創業他鄉,不早!“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英雄不問出身,更不管何地。參與家鄉脫貧致富是付出,奮戰他鄉建功立業也是奉獻,都是爲民、爲國,關鍵看我們做了什麼,我們做成什麼。改革開放迅猛發展,我們身在其中!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我們正面攻關!前所未有之風險挑戰,我們敢於戰勝!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爬坡上坎的“80後”同志們,勇立風口浪尖,披荊斬棘,變他鄉爲家鄉,變家鄉爲“命運共同體”,絕不退縮!正處於事業小成、身體小病的“80後”同志們,恪守獨立自由,守正創新,擔當作爲正當時,反思進取應無涯,永不停歇!

80後,成爲過去,不成!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無論是脫貧攻堅工作,還是其他急難險重任務,都不應以犧牲身體作爲代價。堅持以人爲本科學發展,就必須尊重人的生命,珍惜身體健康。黃文秀同志遭遇山洪不幸遇難,因意外而犧牲,事蹟感人,精神可嘉。“80後”同志們要學習傳承黃文秀同志爲民服務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基層,身先垂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80後”同志們作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還要學會珍愛生命,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不要總熬夜”,少透支身體,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守初心、擔使命,永葆昂揚鬥志,接續奮鬥,持續發力,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

專題片《榜樣》觀後感範文四

3月22日,在大家迎着春風、相約賞櫻的同時,《榜樣5》專題節目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節目通過鏡頭向觀衆傳達了抗疫英雄們的感人事蹟。在那個寒冷的冬天,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敢作敢當、信念堅定、直面畏懼,完成了從普通人到人民榜樣的蛻變。作爲一名新進黨務工作者,我當以他們爲榜樣,領悟“關鍵詞”的核心要義,汲取奮進力量。

敢作敢當——學敢爲人之不敢爲、敢當人之不敢當的擔當意識。“逆行出征”張西京、“白衣戰士”張宏、“社區書記”杜雲……在疫情尚未到來之前,他們只是一羣在普通崗位上辛勤工作的普通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他們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抗疫使命。“必須有敢與死神掰手腕的勇氣和擔當”“要用心守護患者,才能無愧自己的職業”“居民的需求,就是我要做的事”,這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話語,是他們面對隨時都可能奪走人生命的疫情時,向人民喊出的堅定誓言。在那段艱難的時光裏,他們完成了從一名凡人到“人民軍醫”“護理天使”“社區主心骨”的身份轉變。他們堅守崗位,承擔使命,用行動對“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作出了詮釋。

信念堅定——悟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英雄氣慨。“十餘天需要完成,在正常情況下需要兩年才能完成的項目建設任務,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現場指揮長對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項目的描述。在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面前,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他們用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中國奇蹟”。在施工現場,14個臨時黨支部、14支黨員突擊隊、2688名黨員帶頭奮戰,處處高揚的黨旗給了建設者最大的鼓舞。約4萬名建設者日夜鏖戰,他們與流逝的時間賽跑,爭取讓生命的溫度重回37度;他們與惡劣天氣作鬥爭,只求讓人民生活在溫暖之中;他們以強大的信念爲支撐,攻克一個有一個難關。“不是因爲有希望纔去堅持,而是因爲堅持纔有希望”,面對新冠疫情這場大考,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們衆志成城,用堅定的信念向黨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直面畏懼——懂得畏懼的可怕,卻還能超越它、征服它的使命情懷。在疫情暴發初期,面對未知的新冠病毒,每個人都會產生恐懼的情緒,即使後來成爲榜樣的他們也不例外。短片用鏡頭記錄了這樣的場景:張宏護士長雖然戴好口罩,卻還是覺得能聞到病房的消毒水的味道,因爲她也明白她很害怕;雷神山醫院項目機電安裝水暖工長在說完那句“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後,轉身毅然前往現場,留給觀衆那個決絕的背影;順豐的快遞小哥汪勇說:“接送第一個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時,我的腿在抖,控制不住地抖,我很害怕……”這一幕幕呈現在觀衆的面前,我們能感到這些榜樣原來離我們如此近。脫下制服,他們就只是孩子的家長、父母的子女。他們也會害怕,害怕因爲感染病毒而失去撫育孩子、孝順父母的機會。面對未知的病毒、如山的壓力,他們會感到畏懼和痛苦,會哭泣,但是在他們瀕臨崩潰快要支撐不下去的時候,他們更加意識到,這是決定命運的時刻。“我覺得黨員就應該先上……必須黨員線上,這是我的職責所在”“全國人民聽黨的話,跟黨走,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當你再把我放在那個地方,選擇還是一樣的”,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正是這一個個崇高的信念支撐着他們戰勝畏懼情緒,不怕犧牲,挺身而出,爲國效力。他們以生命赴使命,將不可能變爲可能,他們用大愛傳遞力量,守護國人安康。

專題片《榜樣》觀後感範文五

黃文秀走了,留給人們一個榜樣的背影,這背影是初心的追求,也是使命的擔當。

她走了,留下的背影是對初心使命的堅守。本來黃文秀可以留在機關,更長時間地做一個宣傳部的科長,但她沒有選擇。她堅持走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想完成一位共產黨員的初心,帶領羣衆脫貧致富。機關是多少公務員的嚮往,機關裏的宣傳部更是年輕公務員的盼望,她可以留在這裏按部就班地工作,因爲她已經是宣傳部裏的年輕人。但她沒有選擇,她想到的是農村更爲寬廣的舞臺,她想到是更多的需要奔小康的羣衆,她想到的是黨的脫貧攻堅的事業,因而走向村第一書記的崗位。這是共產黨員的擔當,也是對初心和使命的堅守。

她走了,留下的背影是對孝義忠誠的篤定。本來黃文秀可以留在生病的父親身邊,更長時間地盡一個女兒的孝道,但她沒有,她堅持走回她的職責崗位,想帶領羣衆抗擊山洪,恢復生產。父親節是一個星期天,回到家看一看生病的父親,是一個女兒的願望。多陪一個晚上,父女說說話,談談心應該也是父親的願望,但是她沒有實現。一位30歲的大學生村官,在大雨傾盆,山洪暴發的危難時刻,想到的是她服務的村民,是她服務的村莊,想到的是她應盡的責任。而她這一去,帶走了一位農村村書記的遺憾,也帶走了一位父親不盡的想望。她這一走是對孝義的詮釋,也是對忠誠的篤定。

她走了,留下的背影是對理想信仰的堅定。憑着名牌大學碩士研究生的實力,本來可以留在大城市,實現自身的價值,但她沒有留戀都市的繁華,她堅持回到家鄉,回到基層,爲實現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盡心出力。一位普普通通農村家庭的女孩子,從山村考上首都北京的985高校,研究生畢業後應該可以留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但她沒有留戀,因爲她有一個遠大的理想,一位共產黨員的遠大理想。爲了這個理想,她回到基層,回到農村,回到生她養她的故鄉。這是共產黨員的心中的長征,也是信仰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