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建黨百年《山海情》觀後感

觀後感 閱讀(2.61W)
《山海情》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海固的人民和幹部們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完成易地搬遷,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通過辛勤勞動和不懈探索,將風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建黨百年《山海情》觀後感,以供參考。

建黨百年《山海情》觀後感

建黨百年《山海情》觀後感

“《山海情》大結局後有很多人夜不能寐,大家爭相在朋友圈發佈跟劇情相關的動態。一部電視劇能引起如此轟動,足以證明它的成功。”一位從西海固走出來的觀衆熱淚盈眶地說。

《山海情》製片人侯鴻亮介紹:“自2019年年底創作啓動以來,團隊就確立了堅持紮根大地,到人民中間尋找力量的宗旨。”導演孔笙表示,《山海情》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實”,從創作原型到拍攝製作,到演員用方言投入表演,再到故事中不迴避扶貧工作中的矛盾,都展現出了真實、現實、踏實。

沒有水,沒有電,連一棵樹、一個納涼的地方都沒有。艱苦的拍攝環境,恰恰造就了《山海情》的真與實。在如此創作環境下,一個個故事彷彿是從這片黃土地上長出來的,觀衆瞬間被帶回到了20世紀90年代。劇中的地窩子、土坯房、滿天黃沙等細節高度還原了當時的狀況。演員和故事原型生活在一起,他們有年代感的衣着、灰頭土臉的裝扮,沒有使用任何濾鏡效果,再加上濃郁的方言、神似的舉止,表演樸素自然真誠,塑造出的“土味”角色極爲傳神。

圖片

“真實”與“土味”也成爲觀衆評價最多的兩個詞,觀衆們愛劇中人“從土裏拔出來”的真實感,感受到了土地的厚重、奮鬥的力量、生命的蓬勃。“2020年5月創作團隊一行到寧夏的閩寧鎮、西海固以及福建深度調研和採訪,深入瞭解了很多精彩的人物和事件,真切體驗到當地人由窮變富、過上好日子的喜悅,對黨、對國家的感激之情。”編劇王三毛總結創作經驗時說,“編劇需要撲下身子,紮根在百姓中間,這樣才能看到百姓真正的問題、真需求,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建黨百年《山海情》觀後感

最近電視劇《山海情》熱播,該劇藝術再現了閩寧扶貧協作的感人故事。1996年,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20多年來,一批批援寧扶貧幹部真心奉獻,一波波閩商在寧創新創業,一代代寧夏貧困羣衆在福建穩定就業,爲推動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像劇中馬得福這樣的扶貧幹部們是跨越山海共同致富的骨幹擔當,是“山”“海”“情”的最佳代言。

山花落盡山長在,終日看山不厭山。扶貧幹部要有山一般的意志堅決響應黨的號召,聞令而動,盡銳出戰。劇中扶貧幹部馬得福也曾對政策一知半解,當村書記向他解釋清閩寧協作的重大意義時,他眼中看到了未來,腳下堅定了步伐。東部支援西部20多年來,黨中央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得到有效實施,形成了把扶貧開發作爲重心,把產業協作扶貧作爲關鍵,把生態環境改造作爲基礎,把激發內生動力作爲根本的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格局。在“馬得福們”帶領下,村民們的腰包鼓了,笑聲多了,村裏小康住宅鱗次櫛比,通村公路整潔乾淨,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中一片繁榮盎然的景象。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扶貧幹部要有海一般的偉力努力克服艱難險阻,鉚足幹勁,攻堅陷陣。都說“貧困羣衆要脫貧,扶貧幹部先脫皮”,在艱苦條件下、在百般困難中“馬得福們”以“越雪山、涉險灘”的精氣神,啃下扶貧這塊“硬骨頭”,成長爲擔當重任、能打硬仗的高素質幹部。他們不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不斷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佈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爲的就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

生成澤廣時芳茂,魚水情通樂韻諧。扶貧幹部要時刻情牽百姓,心繫民生。“馬得福們”深知脫貧攻堅是幹出來的,靠的是廣大幹部羣衆齊心幹。扶貧幹部要將輸血式扶貧轉變爲造血式扶貧,激發起鄉親走出貧困的內生動力,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要常奔波于田間地頭、常穿梭於農家小院,讓大家聞到扶貧幹部身上的泥土味兒。貧困戶貧困的原因千差萬別,因此,扶貧路上切忌搞“一刀切”,扶貧幹部務必要結合每個貧困戶的特點和原因,逐人逐項走訪摸底,詢查貧困現狀、探尋貧困根源,針對貧困戶不同致貧原因“靶向用藥”、“一戶一策”,真正做到量身定做、精準施策。

山海相會,東西協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扶貧幹部當不以山海爲遠,勇挑責任重擔,提高工作水平,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不懈奮鬥。

建黨百年《山海情》觀後感

最近有一部劇推薦給大家,名叫《山海情》,又稱《閩寧鎮》。講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的十幾年時間,寧夏西海固山區的吊裝移民工程。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移民羣衆在福建莆田市的對口幫扶下,在茫茫戈壁之上開荒拓土、建房種地,大搞特色庭院經濟,使原本貧瘠的幹沙灘變成金沙灘的故事。

其中劇名中的山指的是寧夏西海固山區,海則代表的是福建莆田。而閩寧鎮則是兩地共同努力創造的產業扶貧基地的示範案例,也是該劇劇情發生的主要地點。閩寧鎮中的閩是福建省的簡稱,寧則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因爲是兩地共同創建的所以村鎮命名時取了各自省份的簡稱,這也正好表明了這兩個地方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馬得福是西海固山區涌泉村村民。在農校畢業後被分配到縣扶貧辦工作,可他工作後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回村勸解吊裝移民戶回到移民區。

因爲移民區條件過於艱苦且戈壁灘上風沙太大,很多羣衆不願意待在移民區,便偷偷的跑回到涌泉村。扶貧辦爲了勸解大家回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效果依然不太理想。馬得福於是求助於自己的父親馬喊水,也就是涌泉村的村支書,在馬喊水和老支書的動員下,終於是讓吊裝移民工作有了初步的進展。

最初移民區的羣衆只能依靠臨在近市區優勢打打散工,種種玉米等糧食作物,而且由於灌溉的問題引發了不少的爭端。直到福建莆田對口扶貧小組的到來,才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在多方努力和協調下,水源灌溉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但是糧食收益還是較低,羣衆生活並不富裕。

於是,在副縣長陳金山的建議下,在凌教授科技助農的產業扶貧項目的幫助下,移民村開始走上了一條廣泛種植雙胞菇的產業路線。

隨着雙胞菇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銷售就成了一項難題。凌教授不忍看着蘑菇因爲滯銷而一天天爛下去,便將他的學生們分成三組,去全國各地市場考察,而他自己更是親自帶隊前往上海,浙江等地。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他們終於帶回來了長期貨源的供應合同。

經過雙胞菇事件的教訓後,大家不在盲目的跟風種植,而是進行了合理的規劃,從種植到生產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類的枸杞、葡萄等經濟作物項目。並且還創建了葡萄酒生產基地,村民們再也不用爲銷售問題而苦惱了。隨着該地區的枸杞葡萄酒等品牌暢銷,羣衆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正所謂扶貧先扶智,只有從思想上解決扶貧問題,才能真正的做到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