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音樂之聲》觀後感7篇

觀後感 閱讀(1.78W)

大家在寫觀後感時一定要結合我們的生活事例,寫觀後感是爲了記錄下我們從作品中得到的感悟,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音樂之聲》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閱。

《音樂之聲》觀後感7篇

《音樂之聲》觀後感篇1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每當這首熟悉的歌縈繞耳畔,我總會想起《音樂之聲》中瑪利亞和七個孩子們玩耍的情景。

讓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音樂之聲》這部電影吧。音樂之聲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配樂和最佳音響。它講述了一個美麗的故事:瑪利亞本是一個修女,可是她太熱愛大自然,不適合修道院的生活,所以被院長介紹去馮·特拉普上校家照看七個孩子。到了那兒,瑪利亞通過努力,讓孩子們接受她,並重新讓那個家充滿音樂和快樂。上校愛上了瑪利亞,並把她娶爲妻子,一家人其樂融融。這是,戰爭來了,讓這個和諧的家緊張起來。沒辦法,他們想到了離開奧地利。在修女們的幫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後面,躲過納粹的追蹤,然後他們翻過阿爾卑斯山,離開了奧地利。

?音樂之聲》是一部成功的音樂劇,所以在這部影片中,誕生了許多世界名曲:《edelweiss》、《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the lonely goatherd》、《so long,farewell》等。最著名的是《do-re-mi》。

聽着這一首首動聽的歌兒,幻想着那一幕幕和諧美麗的場景,我的心不禁在問:是什麼讓孩子對瑪利亞的態度有如此之大的轉變呢?(從捉弄瑪利亞到認瑪利亞做媽媽)答案就是:愛的教育。是愛讓孩子們有了這樣大的變化和愛心的回報。設想:假如瑪利亞也像前十二位家庭教師一樣對孩子們,那麼結果不難想象——她也會被趕走,成爲第十三位失敗的教育者。可是,她並沒有那麼做,相反她對於孩子充滿愛心:當孩子們用癩蛤蟆和松球捉弄瑪利亞時,她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理解孩子們;當麗薩從她的窗戶外爬進來的時候,她不但沒有責備麗薩,還爲麗薩作“掩護”……她沒有批評孩子們,卻讓孩子們一個個心懷悔意,後來竟被感動的哭了。看!這就是愛的教育!是瑪利亞的努力換來了孩子們對她的依賴,上校對她的信賴以及上天對她的眷顧。如此可見,愛的教育是多麼偉大!

《音樂之聲》觀後感篇2

上一星期,語文老師讓我們看了《音樂之聲》這部電影。

電影講述了修女瑪麗亞的故事,瑪麗亞因喜愛大自然,喜愛唱歌,不適合修道院的生活。被派去一位海軍上校的家中當保姆和家教,照顧七個孩子。上校對她十分嚴厲,非常冷漠。但還是被瑪麗亞的善良所感動,經歷過一番風雨後,兩個人終於結婚,過上了幸福生活。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很多,比如說應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還記得那個場景:聽着從瑪麗亞嘴裏汩汩流動的歌詞,看着她大闊步往前走的姿態,不免欣慰,心裏也不免闊朗起來,坐在屏幕前微笑着似乎也看到許許多多困難被折服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是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挫折便後退,不敢面對它們,更沒有膽量去克服它們。但看完電影,聽着瑪麗亞那首輕快、高昂的歌曲,我把心中的焦慮、不安一掃而光,而是自信地去面對困難。

給我的第二個感受是:音樂是心靈的語言。整部電影突出了音樂這一主題,出現了許多廣爲流傳、膾炙人口的歌曲,比如:《雪絨花》、《哆唻咪》、《孤獨的牧羊人》。也正是通過音樂,男主人公特拉普被感動了,真是應了馬丁·路德的那句話:“不爲音樂所動的人,我必定把他比作木石。”

從此,我更加喜歡音樂了,更加喜歡唱歌了,因爲音樂可以使人愉快,成爲一個像瑪麗亞一樣的快樂的人。

《音樂之聲》觀後感篇3

看完音樂之聲,發現它留給我的最大的印象是歌多、小朋友多。說實在的我實在發現不了什麼內涵性的問題,若要說學到的哲理的話,我也只感受到女主人公修女瑪利亞爲人樂觀,無憂無慮的性格值得我學習。我覺得像她這樣始終樂觀,從不沮喪,在被軍方監視沒有自由還會隨時丟掉生命的情況下,始終保持着積極向上的態度是很令人吃驚的,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相比瑪利亞,現代爲情爲失業爲大學聯考失利等等原因而自尋短見的人是多麼的渺小與自卑。我認爲活着就意味着希望,我們不能爲一時的挫折或者不如意就自暴自棄,甚至作出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等等愚蠢的選擇。

電影最吸引我的是那一首首美妙動聽的歌曲,我覺得喜歡本影片和收藏本影片的網友應該都是衝着那貫穿影片的旋律而來的。每首歌曲的旋律都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那都是能讓人心情愉悅,忘記煩惱的傑作。瑪利亞唱的歌是比較有趣的,也是最好聽的,不過我最喜歡聽的是那七個小朋友唱的歌曲。因爲在他們唱的歌曲當中我能夠回憶起兒時的樂趣,那是瑪利亞所不能帶給我的。我覺得一個人的歌能反應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瑪利亞的歌雖然好聽有趣,但相比孩子們唱的歌卻有了一種做作牽強的感覺,應該是大人們內心都是比孩子們複雜很多的。片中孩子們的童聲是純淨的不帶一絲的雜質,雖然缺乏藝術,比不上瑪利亞的動聽,但總能給人心靈以最大的洗禮。

本片很多動作細節都比較誇張有趣,像片子開頭瑪利亞在聽到教堂鐘聲響起時,驚慌的手舞足蹈,修女們看到瑪利亞遲到一副理所當然,嘆氣的搞怪動作讓人忍俊不禁。在瑪利亞來到退役海軍上校特拉普家時,上校要孩子們像軍隊一樣列隊歡迎,孩子們那種稚嫩之下又帶有嚴肅氣味的表情,也不禁讓我發笑。不過最逗的是孩子們練習唱歌時的動作,在孩子們在唱音符1357—1時,最小的一個孩子總是發不了長音,片中音樂節最後也是這樣,不過他那最稚嫩的聲音是最能打動觀衆的心的,因爲她那個樣子實在太逗了。

本片另外一個看點就是瑪利亞和特拉普上校的愛情經歷。特拉普上校爲人冷漠嚴厲,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可以說是比較古板冷血的,但遇到性格開朗、熱情奔放的女教師瑪利亞之後,他的性格逐漸怪變,由古板冷漠的軍父變成了一個溫情的父親並且深深愛上了這個平常讓他感到哭笑不得和給專給他添亂的女教師。整個過程都是充滿搞怪和有趣經歷的,讓我們不得不讚嘆瑪利亞那樂觀性格的魔力。

本片中修女們幫助特拉普一家和瑪利亞逃走的經過也是充滿溫情的,修女們是在不顧犧牲的情況下冒險放了監視特拉普一家的軍人軍車的汽油,並協助他們逃跑。這個片段反映出了當時充滿戰亂的時代,世間還是充滿溫情充滿了正義與愛。

本片以動亂年代爲背景卻爲我們闡述了世間愛是不分年代的,讓我們對生活和信仰始終充滿信心爲效果。

《音樂之聲》觀後感篇4

前不久看了一部美國音樂影片《音樂之聲》,電影情節豐富,高潮迭起,有高揚、輕快的節奏,也有緊張、壓抑的插曲,有美麗、浪漫的憧憬,也有扭曲、報復的人性。最讓人不能忘懷的當然是女主角瑪利亞了,她用單純、快樂,熱情、活潑的性格,讓一個本來了無生機的家庭逐漸散發出生氣和活力,她的歌聲讓孩子們打開心扉迴歸天性,逐漸喜歡她、依賴她、不能離開她;她的堅持她的倔強她的才藝和對孩子們的愛將一個冷酷的男人的激情也重新點燃…..一個好女人是一粒火種,是一本好書,是一首溫馨的音樂,是淡淡而持久的芳香,是得體溫柔的笑厴,是耐人尋味、引人追隨的一股力量。而瑪利亞正是這樣的一個女人,讓我敬佩、欣賞!

作爲一名教師,通過觀看這部影片給我的啓示也比較多,讓我在今後的教育工作有了更多目標和方向。

一、首先要與學生有更多更好的交流,是師生更像是朋友。影片中的女主角瑪利亞雖說是一名見習修女,但性格熱情、奔放的她,在和七個孩子見面開始,我們就看到了她獨特的教育態度,既沒有指責孩子們的惡作劇,也沒有當着家長的面揭穿它,而是嘗試去了解他們惡作劇背後的原因。當她發現,孩子們是因爲得不到父親的關愛,所以纔想着捉弄看護以吸引父親的注意,於是她決定幫助他們。這無疑讓孩子們對這個新的家庭教師有了不同於以往那些家教的認識。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是同樣,不能只看重他們行爲的錯與對,要認真分析背後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深入他們的內心去交流,漸漸地貼近他們的心裏,與他們成爲朋友。

在影片中瑪利亞還爲孩子們準備了外出服,還在野外上了她的第一節課,就是唱歌。這種邊遊戲邊學習的方式使孩子們很快學到新的知識,並且更樂於接受。雖然每天都採用這種教學,就我們目前而言,是不太可能的。但我們可以經常開展一些戶外活動,以引導孩子們學會自主學習。

二、通過孩子建立起與家長的互通

我想作爲一名教師,掌握跟家長之間的溝通技巧也是非常需要的。我們不能一味的以家長單方面的想法,去壓迫學生做他們不想,甚至是厭惡的事,同時也不能只是和學生玩樂,而忽略家長望子成龍的夙願。我們應該以教育爲最終目標,使家長和孩子處於一個平衡狀態,既能使孩子得到很好的發展,也能讓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你。

總之,《音樂之聲》這部電影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影片。

?音樂之聲》出自1965年,被譽爲有電影以來最成功的一部音樂歌舞片。影片里美妙的音樂至今仍被全世界傳唱,影片也被翻譯成了3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上映。影片曾獲得1966年奧斯卡8項提名5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音效和最佳剪輯。女主角朱莉葉安德魯斯曾三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該片被好萊塢的電影評論家、《時代週刊》以及民意投票一致選爲“美國最受歡迎的十大電影之一”。已經過去了40多年了,算是部很陳舊的電影了。但當我欣賞完這部電影時,再次證實經典是不會隨時間而改變的。

瑪麗亞,本是一個天真、活潑開朗、自然、大方、喜歡音樂、愛唱歌、有愛心、充滿快樂與歡笑、愛孩子的女孩,卻呆在一個與塵世隔絕的修道院裏做修女。性格開朗、熱情奔放的她,帶給了修道院院長和修女們快樂,即使遲到了,好像上帝都不忍責備她。後來她離開了修道院,因爲院長認爲她應該到社會中去感受那種豐富多彩的生活,來到一家上校家做家庭教師。上校在妻子去世以後,一直以軍隊的生活方式管理孩子們,因而缺少了笑聲、缺少了快樂,有的只是一種規則式的生活方式。瑪麗亞的到來,改變了這個家庭的生活氣氛,帶給了這個家庭快樂,歌聲、笑聲不斷,也徹底地改變了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後來,奧地利淪陷,希特勒統治下政府要求上校爲新政服務,具有強烈愛國情懷的上校沒有答應新政府的強求,以一首一直流傳到現在都經久不衰的歌曲《雪絨花》作爲向祖國、向人民的訣別。最終,在朋友和修女們的幫助下,離開了那個淪陷的國度。

?音樂之聲》是一部影響了幾代人的電影,無論從哪個標準來評,它都是美國音樂片的經典之作。有趣的愛情故事、悅耳的歌曲、活潑的孩子、溫馨的人情、天真無邪的笑料,構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畫卷;動人的音樂、優美的風光、積極的生活態度,引發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美好的瑕思。

瑪利亞對大自然的愛、對孩子們的愛、包括她和上校的愛,時時感動着劇中的每個人,也感動着劇外的我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愛滿天下”,我想一名教師所能帶給孩子們的最大的影響便是“愛”,用博愛的心去愛孩子,並且教會孩子去愛人、愛身邊的一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以後作爲一名老師一定要對學生充滿愛。

我想,無論何時,我都要像瑪利亞那樣,讓自己成爲充滿愛與快樂的人,把自己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傳遞給每一個人,就像劇中飾演瑪利亞的演員珍妮弗所說:“我必須向劇中人物瑪利亞那樣挑戰自己,不斷在充滿愛的道路上成長。”

願世間充滿愛和快樂……

《音樂之聲》觀後感篇5

雪絨花,雪絨花,清晨迎着我開放;雪絨花,雪絨花,永遠保佑我的祖國。雪絨花,雪絨花,小和白色你看,乾淨,明亮,我很高興見到。盛開的雪可能看你開花和成長,永遠盛開的成長……熟悉的音樂在耳邊響起,再次重溫《音樂之聲》,仍然被劇中所蘊藏的那博大而深沉的愛感動得幾處落淚。

?音樂之聲》講述了見習修女瑪利亞是個性格開朗、熱情奔放的姑娘。她愛唱歌、愛跳舞,還十分喜愛大自然的清新、寧靜和美麗。修道院院長覺得瑪利亞不適合過與塵寰隔絕的生活,於是介紹她去薩爾茨堡當上了前奧地利帝國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上校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馮·特拉普是個善良勇敢的愛國者,他的妻子早逝。家裏沒有歌聲,也沒有笑聲。瑪利亞來到上校家中,發現上校管理孩子的方法簡單而粗暴。只要他的哨聲一響,孩子們就從各自的房間裏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出來,排好隊,按水兵操練的要求通報自己的姓名。一開始,孩子們對瑪利亞帶有排斥情緒,總是想法設法捉弄她,但是瑪利亞理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所作所爲,她引導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上校準備離家去維也納,在這期間,瑪利亞和孩子們排練歌曲、做遊戲、去大自然中游玩,整個家庭平添了許多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當上校帶着準備與他結婚的男爵夫人回來時,發現家中呆板、冰冷的空氣完全變了,他的“水兵們”已被訓練成一支很有素養的家庭合唱隊。看到男爵夫人的到來,瑪利亞知道她將成爲孩子們的新媽媽,於是她留下了一封信就離開了上校家,回到了修道院。然而由於男爵夫人太一本正經,孩子們不能和她融洽相處。同時,由於瑪利亞給這個家帶來的變化激起了上校對生活的熱愛,喚回了逝去的幸福,也喚起了他對瑪利亞的愛情。於是上校最終拒絕了男爵夫人,他來到修道院找瑪利亞,他們終於結成了美滿的伴侶。

這是一部音樂劇,全局都有音樂貫穿始終,加上阿爾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清澈的湖水、清脆的鳥鳴……到處洋溢着自由北方、快樂溫暖的氛圍。當然,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瑪利亞在與七個孩子相處中燦爛的笑容和濃濃的愛意。瑪利亞是上校家裏的第十三位家庭教師,孩子們非常調皮,在瑪利亞之前,他們已經氣走了十二位家庭教師。而瑪利亞從一開始就非常喜歡這七個個性不同的孩子,並用心去了解他們、愛護他們、教導他們,使孩子們從心理逐漸接受了她,繼而喜歡上了她。瑪利亞對大自然的愛、對孩子們的愛、包括她和上校的愛,時時感動着劇中的每個人,也感動着劇外的我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愛滿天下”,我想一名教師所能帶給孩子們的最大的影響便是“愛”,用博愛的心去愛孩子,並且教會孩子去愛人、愛身邊的一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瑪利亞之所以能夠得到孩子們的喜愛和認可,除了她發自內心的愛,更與她從內心流淌出來的陽光、快樂是分不開的,她在上校離家去維也納期間,用窗簾布給孩子們做了遊戲服,帶他們去野餐、郊遊、爬樹和划船,教他們唱歌、跳舞……她用她的快樂爲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自由的學習生活環境,孩子們的心靈可以自由地舒展,個性可以充分的張揚。快樂是一種可以傳染的美德與態度,瑪利亞用她快樂的心靈感染這孩子們,使孩子們的內心也跟着明朗亮麗起來,視她爲朋友和知己。

我想,無論何時,我都要像瑪利亞那樣,讓自己成爲充滿愛與快樂的人,把自己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傳遞給每一個人。

就像劇中飾演瑪利亞的演員珍妮弗所說:“我必須向劇中人物瑪利亞那樣挑戰自己,不斷在充滿愛的道路上成長。”

願世間充滿愛和快樂。

《音樂之聲》觀後感篇6

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裏面的角色、情節、經歷家喻戶曉,主題歌曲也被廣爲傳唱,由它帶來的影響面之廣、覆蓋範圍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謂空前絕後、獨一無二,它就是來自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音樂之聲》。

故事情節大可概括爲:見習修女瑪利亞愛唱歌、愛跳舞,還十分喜愛大自然。修道院院長覺得瑪利亞不適合過與塵寰隔絕的生活,介紹她去薩爾茨堡當上了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上校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馮·特拉普妻子早逝。上校管理孩子的方法簡單而粗暴。按水兵操練的要求管理孩子。

上校準備離家去維也納,在這期間,瑪利亞和孩子們排練歌曲、做遊戲、去大自然中游玩,整個家庭充滿了音樂之聲。當上校帶着準備與他結婚的男爵夫人回來時,發現他的"水兵們"已被訓練成一支很有素養的家庭合唱隊。

看到男爵夫人的到來,瑪利亞知道她將成爲孩子們的新媽媽,於是她留下了一封信回到了修道院。然而由於男爵夫人太一本正經,孩子們不能和她融洽相處。同時,瑪利亞激起了上校對生活的熱愛,喚起了他對瑪利亞的愛情。於是上校拒絕了男爵夫人,到修道院找瑪利亞,他們終於結成了美滿的伴侶。

看過電影《音樂之聲》的人們一定會對片中的女主人公瑪利亞留有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位來自修道院的修女,到了上校一家做家庭女教師,在與七個孩子的朝夕相處中,以她的熱情、寬容、幽默、自尊和自信贏得了孩子們與上校的愛,從而變得不平凡起來。

瑪利亞作爲這羣孩子的第十三位家庭女教師,她本應有很大的壓力,因爲前十二位老師都是被這七個富有個性,調皮搗蛋的孩子逼走的。但瑪利亞卻成功的和這羣孩子相處在一起,我想那是因爲她所擁有的耐心、發自內心的愛感染了孩子,更與她從內心流淌下來的陽光、快樂分不的。

過這部電影,心情是比較愉悅的。我相信,隨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教育的不斷重視,我們年輕的教師,一定會掌握更新、快的思維敏捷,辦事果斷的教育方式,同時也會融入時尚,有前沿的思維方式,從而有能力有魄力勝任教學,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歡樂。

《音樂之聲》觀後感篇7

?音樂之聲》是一部很有名的教育片,在學校學習時老師也曾帶我們賞析過。而這次是第二次賞析這部影片,與第一次相比,感觸頗多,也改變了自己的很多看法。

從影片情節來看,講述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位自由奔放的年輕修道女瑪麗亞被送到特拉普船長家做家庭教師。他們家共有七個孩子,特拉普船長在妻子去世後,一直用嚴格的軍紀訓練他的孩子們,孩子們一開始行爲不端,趕走了很多的家庭教師。這一切在瑪麗亞來到之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瑪麗亞愛的感化下,孩子們變得活潑、有愛。在這之後瑪麗亞也與船長產生感情,並結婚了……

細品影片中的內容,很多場景中都蘊含着這位家庭教師的教育機智。比如在瑪麗亞初到特拉普船長家,孩子在知道她是第一次當家庭教師時,就開始作弄她。她們在她的口袋裏放青蛙,在她的板凳上放鬆果…想讓她出糗。

第一次看到這裏的時候,總以爲瑪麗亞會與特拉普船長告密,結果卻不是這樣,瑪麗亞告訴船長是自己得了風溼所以纔不敢坐,並且對於孩子們的惡作劇,瑪麗亞也是隻字未提。她爲什麼要這樣做呢?告訴船長讓他好好“管教”孩子們不是更好嗎?

當這一次再賞析影片時,我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我們往往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正如在影片中孩子們對每一位家庭教師都會惡作劇,我們只看到了問題,而沒有看到原因,從影片中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們想要趕走家庭教師無非是想得到父親的關注,因爲只有沒有家庭教師時,父親纔會陪伴他們,其實也就是孩子們缺少愛。

瑪麗亞處理這種問題的方式是想告訴孩子們這種方式是沒有用的,我不會生氣,也不會告狀,接着就是用愛去感化孩子們,讓孩子們感受到愛。她親手爲每個孩子定做了一套衣服,在孩子們遇到問題時耐心陪伴,幫他們出主意……

看啊,這是一位多麼有愛的老師!

她寬容、善良、機智,能帶給孩子們真正想要的,真的很讓人欽佩。

這也不禁讓我深思起來,在面對孩子出現紀律教育問題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正如《0-8歲兒童紀律教育》一書中寫的:我們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行爲,然後追溯行爲背後的原因,才能選擇出最適宜的教育方法。只有當紀律教育是針對問題的原因時,紀律教育才能奏效。相信影片中那些以前的家庭教師也使用過各種方法來面對孩子們的紀律問題,可想而知這些方法都不奏效,我想問題應該就是這些方法沒有針對問題的原因。

所以在今後我們在解決孩子的紀律問題時要看清行爲背後的原因。

比如當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爲時,我們要觀察孩子該行爲出現的頻率、特定場景等,這樣來判定孩子打人是由於缺少關注還是語言表達能力欠佳,溝通能力欠佳……在判定原因後我們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紀律教育。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孩子們的狀態。

影片中孩子們時根據特拉普船長的哨聲出場的,出場的方式讓人不禁想笑,這宛如是軍隊訓練一般,一種哨聲一個動作,一板一眼。

而在瑪麗亞的家庭教育模式下,孩子們活潑開朗天真,他們在一起在山頂上學習唱歌,在騎行時唱歌,在小河邊唱歌……瑪麗亞帶着他們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通過大自然來學習音樂,在這一幕幕中我們看到了屬於這些孩子該有的童真、可愛。

與此同時我看到了一個老師的可愛之處,她懂孩子,知道孩子需要什麼。

在自然環境中,孩子們才能放得開,才找得到自己。

她也懂得通過大自然將知識傳授給孩子們,通過跳臺階、騎車等方式孩子們很快學會了基礎的音調、音高……這也爲他們今後學習歌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當他們的父親聽到孩子們的歌聲時都不禁吃驚、感動。連他都沒有想到他的孩子會唱出這樣的歌曲,不僅是有技術含量的歌曲,更是一首飽含深情的歌曲。這樣的感情是怎樣灌輸給孩子的呢?是講解給孩子聽的嗎?顯然不是,是通過孩子們自身的感受力得到的。

在幼兒園課程中,我們也將培養孩子的感受力放在我們的活動目標中。讓孩子通過嗅聽視味觸等感覺器官來感受事物,也會設置課程讓孩子們親近自然,比如開設種植課,孩子們自己播種、施肥澆水、收穫,這遠比告訴孩子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有效的多。

不僅如此,孩子們對植物也會萌生特別的感情,他們會關心愛護它們,有時還會蹲下輕輕撫摸它們,這些都是孩子天生的愛心,在自然的環境中,他們天生的情感都會萌發出來。

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也讓我難忘,就是在瑪麗亞第一次來到特拉普船長家裏的時候,孩子們做自我介紹,其中小男孩寇特是這樣介紹自己的:“我叫寇特,11歲,我很任性。”

瑪麗亞點點頭,緊接着寇特問瑪麗亞:“什麼是任性?”

瑪麗亞說:“那說明你希望像男孩般被對待。”這段簡短的對話卻也起起伏伏。

寇特連任性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他怎麼會說自己任性呢?

很顯然是通過別人口中所說他得到的字眼。也就是我們說的爲孩子“貼標籤”。當我們爲孩子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籤時,孩子就會以爲我就是這樣的,潛意識裏就會認爲自己是這樣的人,在發展中也就會往這個方向發展下去。

影片中,我們看到了機智的瑪麗亞,她告訴寇特,任性是“希望像男孩般被對待”,而不是我們所認爲的“調皮搗蛋”。通過瑪麗亞之口所說的“任性”,多了一分對小男孩的期待與信任,可見瑪麗亞作爲一名老師是多麼的愛孩子,不將負面的評價帶給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對孩子也需要放下我們的評判,因爲我們不知道我們的一句無心之話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而我們所謂的給孩子的“標籤”都是我們以爲的,並不一定是事實。

比如一個小男孩很愛哭,有人可能會說:“怎麼像個女孩子一樣?”“怎麼這麼愛哭”等等。

可能這個孩子愛哭只是因爲他發泄自己情緒的方式就是哭,而“愛哭”是不分性格的,沒有規定男生就不能哭,一味的忍受自己的情緒是不健康的方式。

當我們給孩子訂下這樣的標籤之後,孩子可能真的就會朝這個方向改變,因爲在他看來“你們都說我像個女生”,那麼在這之後,可能孩子的更多行爲也會偏女性化,因爲這是我們給他的“定義”和“期待”。

另一方面,當我們習慣爲孩子貼標籤之後,孩子也會習得這樣的行爲,也會習慣性地對別人的行爲等作出評判,貼上標籤。

影片中的孩子們在第一次見到瑪麗亞時,就爲她貼上很多的標籤。從這方面來看,這是一個不尊重別人的行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爲人處事的方式,不需要別人來加以論斷,因爲這種事是沒有對錯的,不過是每個人都有差別罷了。在見到瑪麗亞的第一眼,就有幾個孩子說瑪麗亞的穿着很醜,我們要看到,孩子們所說的“醜”是他們以爲的那樣,但換個人來看就不一定是這樣的看法了。所以在面對孩子時一樣,我們不能把這種主觀臆斷的方式帶給孩子。

那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其實很簡單,放下我們主觀的想法,描述事實。

比如當一個小男孩遇到問題喜歡哭時,我們可以這樣做,輕輕走到他的旁邊告訴他:“我現在看到你在哭,你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嗎?如果你需要我的幫助,你可以來找我。”

然後可以走到稍微有點距離的地方,靜靜地等待孩子來找你。

當孩子來找你時,你可以告訴他:“是的,當你遇到問題時,如果你能告訴我,我才知道如何幫助你。”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看到的。

這樣的方式也是需要一次次的實踐才行,孩子慢慢的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爲,遇到問題時,用尋求別人的幫助來代替哭。

因爲他會發現這樣的方式比哭更有效地解決了問題。這也是從孩子的需要出發的。看到孩子的需要,我們就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了。

一部好的影片,一字一句都值得我們去品味、去學習,每一次品味收穫都不同,從影片中我們不僅是看到別人,同時也是在看到自己,反省自己,這也是一次成長。我想下次再欣賞、品味這部影片,又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