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央視《今日說法》觀後感學生3篇

觀後感 閱讀(1.03W)

當學生看完了央視《今日說法》節日後,是不是都有寫一寫自己的觀後感呢!那麼都是怎麼來寫的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央視《今日說法》觀後感學生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閱。

央視《今日說法》觀後感學生3篇
      央視《今日說法》觀後感學生1

放寒假時,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每天堅持看《今日說法》,其中有一天的讓我深受教育。

在2月10日播出的《今日說法》題目叫做“逃不過的眼睛”講的是:有一名警察每天穿成旅客的樣子在火車上或火車站抓小偷,他的名字是宋飛。他每天都要注意行爲古怪的人,當有人伸出了“賊手”把到人的東西偷過來,在一兩秒後,迅速地制服小偷,讓他把東西還給乘客,還給我們看了一個事例,他聽到情報,會有一名穿白衣服手還提着白塑料袋的男子在火車上行案。宋飛出動了,他一直盯着那名男子,晚上到了,乘客們大多都睡着了,這時那名男子出動了,把一名乘客的錢包靜悄悄地塞進塑料袋裏準備開溜,宋飛叔叔迅速衝上去把小偷制服了,並把錢包給了乘客,他大獲全勝,這期就結束了。

警察這個職業其實挺難乾的,一方面不要讓小偷注意到自已,另一方面還要一直盯着小偷。他是多麼偉大,爲社會治序做出了那麼大的貢獻;爲人民處理了多少水深火熱的事件。

我此刻最想說:“警察抓小偷,看似平凡,又是那麼不平凡”。我們要學習宋飛叔叔這種捨己爲人,無私奉獻,勇於爲人民服務的精神。

央視《今日說法》觀後感學生2

最新一期的《今日說法》講述的是一個神祕紅衣女子的故事。

故事中的紅衣女子名叫王燕,她在外地獨自打拼多年,才終於找到了一份在一家外企當驗貨員的穩定工作,由於工作需要,所以會經常到外地出差去驗貨。一次,她要到外地出差,在檢票口驗票時卻被檢票員認爲手中拿的是假票,檢票員便讓她在一旁等候,可當檢票員再回來找她時,王燕卻不見了蹤影,王燕可疑的行爲引起了檢票員的警惕,檢票員便立即通知了鐵路派出所。派出所民警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了瞭解:原來,當驗票員發現王燕的票疑似假票後,便讓她到自助售票機處重新購票,可後來卻再也找不到王燕了,

經過幾番周折,民警在售票處的監控中找到了那紅色的身影,最後找到了王燕。王燕對使用假票供認不諱,民警又繼續對她的家裏進行搜查,找出大量假票。原來,王燕利用職務之便,三年多來共向所在公司報銷假票290多張,累計金額達五萬元。民警還根據王燕提供的線索抓到了製造假幣的犯罪團伙,最後等待他們的是漫長的監獄生活。

通過觀看這期的《今日說法》,我深有感觸。片中王燕有穩定的收入還不滿足,鋌而走險走上犯罪的歧途,最後丟掉了工作還要在監獄反省幾年。這告訴我們,做人就要做一個正直的人、誠實的人,只有腳踏實地,認真工作、學習,你的路纔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廣,不應該貪小便宜,這樣你的胃口會越來越大,最後容易跌入犯罪的歧途。我十分憎惡這種社會蛀蟲,總想着不勞而獲,挖社會主義的牆角。我希望我們國家的法律能夠更加健全,更加嚴格,讓那些犯罪分子無處可鑽,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央視《今日說法》觀後感學生3

“天下事有難易乎?爲之,則難者亦難矣。”對於中國法律界而言,並不缺少批判者,缺少的是建設者。作爲法制節目,《今日說法》以普法爲核心,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爲人民羣衆打開學習和理解法律的窗口

20-年10月份,爲了迎接黨的十六大的召開,《今日說法》推出了三集系列節目《創舉》。該片回顧了普法工作經歷的艱辛歲月,也對當前普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也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和總結中國普法工作成就的片子。 20_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二個普法宣傳日,也是現行憲法頒佈20週年的日子。爲此,《今日說法》全力打造“12·4”系列活動。活動包括“20_年度百姓關注的十大法治說法評選”、10期特別節目報道、於12月4日一套播出的一臺90分鐘的晚會《法制的力量——20_》和十套播出的一期60分鐘的專題片《追憶似水流年》。自從“十大說法”的備選話題在網上公佈以來,已有20萬人次登陸投票,充分表明廣大羣衆法律意識的增強和法制社會的逐步完善。廣大觀衆已經把《今日說法》當成推進法律進程的窗口和他們信賴的良師益友。

這個節目的內容對市民們很有用的。它從衆多的案件中選某此很有意義案例,向市民介紹案件的經過,案件的偵破過程,以及案件給人們得到了怎樣的啓示,讓人們提高警惕,並邀請法律顧問來講解法律上的知識和案件所牽扯的法律上的那些條文.使市民們能夠多瞭解法律知識.其中很多離奇案件是怎樣破的,從多角度對案件進行剖析。讓市民知法、學法、守法,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二、創建學習交流平臺。

作爲一名法律系的學生,《今日說法》是我學習的重要對象。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專家點評,加強了我對法律知識和辦案實踐的知識,爲我的學習提供了更寬廣的平臺。

最後,我希望《今日說法》做到獨立、冷靜、理性,要替法治說話,站在公平、正義的立場上,同時對未來社會法治走向具有獨到的聲音和影響力,點滴記錄中國法治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