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發言稿>

在老兵退伍座談會上的發言

發言稿 閱讀(1.02W)

在老兵退伍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老兵退伍座談會上的發言

今天,我以一位知心朋友的身份與即將退伍的老兵交交心,目的是希望大家在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上走得更順當。我給大家講的主要是四句話。  

第一句話:學字當頭。我們爲什麼要學習呢?我認爲有三個原因最重要。一是人都是通過學習獲得進步的。一個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是通過學習,對外界由無知到有知、從不知到知之、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取得輝煌。可以說,我們都是通過學習才走到今天的,而且誰學得越多誰就進步得越快,這是成正比的。二是在當今社會不學習就難以立足。當今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的變更週期由以前的幾十年轉變爲現在的幾年時間大學文憑不一定能管一‘輩子,你現在有能力不代表幾年後你還有能力,你現在瞭解的知識不一定幾年後你還了解。爲什麼現在北京、上海、廣州的居民都在加班加點地學習,因爲這是生存之需。三是學習是成就事業的第一途徑。現在,我們黨提出了“建設學習型政黨”的理念,這是務實和適時之舉。黨要想成爲先進的執政黨就必須重視學習,我們這些即將退伍的老兵要想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以後的拼搏中有所作爲,也必須重視學習。退伍後大家年齡都還不大,我認爲有條件的還是要入學深造,確實不能入學的要參加各種技能培訓。現在,我們這些人中有的能熟練使用微機,有的能駕駛幾種車輛,有的會說英語,有的還掌握了一至二門實用技術,而這些正是我們步入社會的“敲門磚”。  

那麼,在我們這個年齡段,如何學習纔有好的效果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先哲孔子講得最多,有些觀點至今仍很有用。我也結合自己的理解講三個方法:—是要向書本學習。現在很多同志不願啃書本,總想找捷徑。我認爲知識的精華才能稱其爲“書”,而且書本大多是經驗的結晶,也是作者一生智慧的結晶。毛澤東—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對《二十四史》曾讀過十幾遍。溫--總理也非常喜歡讀書,而且把讀書當做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這裏,我也勸諸位多讀書、多看書,多向書本學習。二是要運用觀代傳媒手段學習。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等媒體學習,這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裏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要向正面學習,多接受正統的教育。網絡是一把“雙刃劍”,要用其有利的一面,不要用其不利的一面,學會“知識過濾”。三是要在思考和實踐中學習。一個人要想在學習中有大的收穫,就要學會經常琢磨事。遇到不懂的問題,要敢於不恥—廠問,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有很多人並不是驚世之才,但卻成了專家、名人和商業奇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愛琢磨事,有時甚至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蘇軾有一句名言,今天把它送給大家,那就是:“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我想。對待學習也應該具有這樣的態度。  

第二句話:志存高遠。古人關於“志”的論述很多:大家對“志”的理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方說,老戰士復員之後,有的想去打工,有的想去上學:有的想去從政,有的想去經商,但無論幹什麼,志向都沒有錯。而我把“志”理解爲一種精神。在這裏,我只是講,你無論立下什麼樣的志向,都應把握以下三條原則:   

一是“志在別人不在自己”。一個人立志並不只是想着自己將來怎麼樣,而更多地應該是想着將來對別人怎麼樣、對社會怎麼樣。比方說,我們小的時候,就想着長大後要對父母孝順,將來爲父母爭光;參加工作後,就想到要爲國家服務,要幹好本職工作;有了朋友後,就想到要與朋友好好交往不給朋友添麻煩,要給朋友爭面:子;有了妻子兒女後,就想到要當一個好丈夫、好父親,把家庭搞得和和睦睦。  

二是“志在現實不在幻想”。有時候,人有很多天真的想法,甚至總感到志氣越高,越能體現一個人的崇高或者本領,其實不然。孔子說:“吾—卜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也曾在一份報紙—上剪下一段話,上面寫的是“四十歲你應該弄明白的十件事”,其中第一件事就是你已經當不了偉人,第二件事就是你周圍就那麼幾個朋友。所以說,我們回家之後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和現狀:客觀地確定好自己的志向和發展的路子,腳踏實地地幹好眼前的事,一步一個腳印地爲自己打下成功的基礎,千萬不可異想天開、好高騖遠。  

三 是“志在清白不在渾濁”。一個人要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爲官、千乾淨淨幹事。人一旦有了不良的志向,就會陷入不良的過程,最終導致惡習纏身而不能自拔。在這裏,我與大家共勉一首“泥鰍”的詩,詩中這樣寫道:在慾望的泥潭裏/我們都是一絲不掛的泥鰍/水越渾濁,泥越深厚/我們鑽得就越起勁。還有一句話要告訴大家,這是一名志願者奔赴四川省都江堰幸福鎮前留給妻子的遺書:“如果我不在了,請不要怪罪任何人,這是我自願的。”我希望,大家不要做泥鰍,而要做志願者。儘管每個人的志向千差萬別,但如果符合以上三條原則,就可以認爲是志存高遠了。  

第三句話:心靜如水。年輕人有一大特點就是爭強好勝,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有人說,心態決定一切。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如果一個人的心態不端正,乾點事情就想着沽名釣譽,爲自己撈取政治資本,到頭來是很難幹成一番事業的。我認爲,做人做事最好的心態應該是心靜如水。  

一是“視名利淡如水”。在我們身邊,有的戰士想評個優秀士兵,想入個黨,想選改個士官,想學點技術,想立個三等功……這些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說明大家都有上進心。但我們在考慮這些事情的時候,應該想到名額、標準、條件的限制,不可能人人如願,只要自己幹得無愧於自己、無愧於組織,至於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我覺得沒有必要去計較。如果過分地迷戀名利,整天打着個人的小算盤,削尖腦袋往裏鑽,結果把自己搞得身心憔悴、煩躁不安、精神不振,那是不可取的。我想,在名利問題上,大家不妨學一學胡耀邦同志,他從總書記位置上退下來之後,說了這樣兩句話:“我這輩子有兩個沒有想到,一個是沒有想到被放在這麼高的位置上,一個是沒有想到在我退下來以後,還有這麼個好名聲。”所以,他曾改過一副對聯:“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我想,這句話也應該成爲我們做人做事的原則。  

二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人生活在這個社會,要與他人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建立錯綜複雜的關係,就不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磕磕絆絆和恩恩怨怨。俗話說,冤家易結不易解。人的一生,結交一個朋友很難,真所謂知己難覓。但失去一個朋友卻很容易,有時因爲一句話,有時因爲—個粗魯的動作,有時因爲一件小事,就會傷朋友的心。我想,作爲年輕人,一定要有君子之氣,做到心胸寬廣,不計小事,特別是得饒人處且饒人。尤其是脫下軍裝之後,刁;要總以爲自己當過兵,見多識廣,就趾高氣揚,更不要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搞報復、擺威風、耍霸氣。現代散文家劉燕敏在《感謝你的敵人》一文中有一段話可以供我們參考:“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必要憎恨你的敵人,若深入思考一下,你也許會發現,真正促進你成功並讓你堅持到底的,真正激勵你讓你昂首闊步的,未必是順境和優裕,未必是朋友和親人,而可能是那些常常可以置你於死地的打擊、挫折,甚至是死神。”  

三是“學會換位思考”。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心有千萬種,道路有萬千條,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這些都是很自然的現象。退伍以後,大家要在各自的崗位上擔任不同的角色,要接觸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要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壓力。要想使自己心態平和,就必須學會換位思考。在遇有困難和挫折時,多想想別人的難處、別人的苦處,想着想着心裏就平衡了。在一部電視劇中,一位貧困老太太對一位富家落難女子說:“人生沒有邁不過的坎,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走,走着走着,就亮堂了。”這句話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處。  

第四句話:愛而有度。愛有很多種,有對父母親人的愛,有對朋友戰友的愛,也有對戀人的愛。這裏主要是指對異性的愛。爲什麼要講“愛而有度”呢?因爲,老兵退伍後面臨的第一個棘手問題就是談情說愛。現在,一些地方青年的戀愛觀被西方的一些東西搞亂了。這裏的原因我認爲起碼有兩個:一個是網絡的影響。把網絡虛擬的世界帶入到現實的生活中,現實生活中不敢想的,不敢做的,網絡都敢做。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網絡的虛擬世界爲年輕人提供丁範例。我曾經做過—個調查,現在有一些年輕人對馬列主義、對紅色影片、對傳統文化不感興趣,而對於網絡小說、玄幻小說、恐怖影片卻非常着迷。這種現象着實令人擔憂。另一個是性愛的解放。據有關媒體介紹,改革開放以後,隨着中國人性觀念的轉變,性愛解放已發展到一定程度。這對人們對待性愛的態度影響很大。  

那麼,如何做到“愛而有度”呢?在這裏簡單地給大家作個提醒:一是愛要有責任。責任是—個人做人的基本標準,也是作爲—個男人的本色。現在的女孩找對象,排名最前面的是有責任心的男人。所以說,我們愛—個人,並且最終要跟這個人結婚過日子,就要承擔起創造和諧的責任,挑起這個家庭的重任。二是愛要有分寸。—旦結了婚,就要安心經營小家庭,堅決不搞所謂的“一**情”、“婚外戀”。這裏我引用作家李偉平關於《妻子與情人》一文中的兩段話:“情人是插在花瓶裏的鮮花,看着賞心悅目,使你生出無限愛意,但這鮮花卻需要特種‘營養品’的滋養,比如金錢、權力、地位、名譽,等等。一旦摘了這種鮮花,使你既傷精神又傷財力還傷個人的美好前景更傷家庭的和睦。妻子是放在籃子裏的菜,看似平淡無奇,甚至有些俗氣,但正是這些有營養的菜,用她的嘮叨,用她的溫情,用她的體貼,用她的勤儉滋養了你,使你紅光滿面,衣履整潔。”希望大家仔細品味其中的道理。三是愛要用心經營。婚姻是兩個人的事,需要共同經營。這裏我就講一段話,讓大家在以後的生活中去體會:“男女在一起可以生出三樣東西,第一是愛情,第二是孩子,第三是煩惱。愛情只有一個,孩子或許可以生幾個,煩惱可能生無數個,誰若明白這個道理,誰就會得到幸福的婚姻。”  

戰友們,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再過幾天,大家就要脫下軍裝,奔赴新的戰場,但脫了軍裝我們骨子裏依然是—個兵,應該時時有兵的風度、兵的氣質、兵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