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發言稿>

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知識產權工作方案

發言稿 閱讀(1.61W)

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決策,發揮知識產權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促進作用,根據局領導指示,特制訂以下工作方案

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知識產權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義

(一)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我國的重要意義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黨中央根據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域遼闊,人口衆多,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土地資源、旅遊資源和廣闊的市場空間,但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其兩端鏈接的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存在巨大落差。當下,由於阿拉伯世界局勢動盪不安,對我貿易安全和能源安全產生威脅,歐美在金融危機的打擊下市場萎縮,對我外貿出口造成的不利影響至今未能消除。爲了打破現有經濟發展格局的限制,中央及時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通過實施這一重大戰略,促進區域經貿各領域發展合作,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鞏固我國國防安全、貿易安全、能源安全,拓寬出口市場。同時,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對於我國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促進西部地區資源集聚、產業升級,拉動市場需求,形成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都有十分重要和積極意義。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倡議“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並提出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從政策溝通、交通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五個方面加強合作。自此,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正式上升爲中國國家戰略,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都提出要“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有關部委在去年底啓動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規劃的制定工作,目前規劃已基本形成,並報中央領導審議。

(二)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意義

作爲連接亞歐兩大經濟圈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經濟帶不但是一條交通通道,更是一條貿易通道,一個廣闊的貿易市場。絲綢之路沿線各國與我國經濟存在很強的互補性,我們需要中亞和西亞各國的原材料和能源,而我國生產的工業品、深加工農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在這些國家也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國企業相對於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要將這種技術優勢轉化爲知識產權優勢,進而形成市場優勢,因此要高度重視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知識產權的角色,注重發揮知識產權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強“五通”的促進作用。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也是將知識產權工作融入西部大開發建設的一次良好契機。在西部各省區中,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這西北五省區*將成爲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依託,也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地區,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該地區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創新驅動、調整結構,重點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產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的重要任務。這些任務的順利落實和推進,需要知識產權的導向和支撐。因此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過程中,要積極發揮知識產權作用,爲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提供助力。

(三)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工作思路

絲綢之路經濟帶分北、中、南三線,其中北線是西北五省經中亞、土耳其、東歐直抵波羅的海;
中線是西南四省區經緬甸、孟加拉、印度、蘇伊士運河,抵達歐洲;
南線是東南沿海五省經馬六甲海峽、印度洋、蘇伊士運河、地中海,抵達歐洲,南線也被稱爲“海上絲綢之路”。在這三條線中,中線和南線面向南亞及東盟,受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困擾,都存在不確定因素。北線絲綢之路面向中亞和歐洲,以上海合作組織爲核心,沿線各國響應積極,知識產權工作環境穩定。同時,北線的西北五省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反應熱烈,積極明確自身定位並提出建設目標,對於我局開展相關工作也有比較明確的工作切入點,因此建議優先考慮從北線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切入,在西北五省形成一定模式後,適時向其他地區推廣。

圍繞現階段“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主要內容,併爲今後較長時期絲綢之路經濟帶深度融合發展做準備,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工作思路應該是:以西北五省區爲基點,逐步擴大工作對象範圍,對內大力提升地方知識產權綜合能力,發揮知識產權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綜合運用水平,營造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氛圍;
對外積極推進與中亞、西亞地區各國的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探索國際區域合作新模式,加強自主知識產權海外佈局和保護,爲我國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夯實地方知識產權工作基礎,提升綜合能力,促進西北地區社會經濟、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高我國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水平和管理保護能力,護航企業“走出去”,推動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有序開展,營造地區知識產權保護良好氛圍。

(二)基本原則

——整體規劃、階段實施。從長遠出發,按照國家發展大局考慮,圍繞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需求,對知識產權工作進行整體規劃,明確工作重點,確定工作推進的時間階段和空間佈局,積極有序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工作。

——明確定位、創新發展。根據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現狀和知識產權工作實際,結合各省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定位和建設規劃,服務於市場需求,服務於政府決策,發揮對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支撐作用,促進地方經濟合理佈局和可持續發展,積極探索適應地方知識產權工作發展的有效途徑。

——深入交流、合作共贏。進一步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的知識產權交流合作,拓寬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涵,形成知識產權區域國際合作新格局。

三、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工作目標

到2016年,建立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出臺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知識產權工作意見,確定重點工作內容和相關任務分工方案,制定工作推進計劃,爲全面長期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到2020年,建立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知識產權工作和服務體系,形成促進地方知識產權綜合能力提升的政策體系,完善導向地方經濟和產業佈局的知識產權工作機制,搭建溝通順暢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營造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不斷深入的知識產權環境。

(二)主要任務

1.完善西北五省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加強政策研究制定,完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形成促進地方經濟佈局和產業集聚的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培養適應絲綢之路經濟帶需要的人才隊伍,構建合理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營造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的良好氛圍,形成適合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知識產權工作模式。

2.促進西北五省知識產權運用能力提升。積極促進知識產權貿易發展,指導企業開展海外市場知識產權佈局,形成以知識產權爲核心要素的出口競爭優勢,重點在能源開採運輸、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的技術領域建立知識產權防禦圈,促進形成西部地區知識產權高地。

3.促進知識產權區域國際合作交流。加強與中亞、西亞各國開展雙邊和多邊交流合作,創新區域合作模式,探索建立開放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合作機制,推動簽署“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間知識產權合作協定”,納入上海合作組織合作框架範疇,發揮我國在該地區的知識產權領域相對優勢,加強對中亞各國的幫扶力度,積極營造區域知識產權合作的良好發展態勢。

四、重點工作

按照“深入研究、開展試點、全面啓動、逐步實施”的步驟,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開展基礎研究

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國家規劃和西部大開發戰略,開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知識產權促進政策研究。研究分總研究和專題研究兩部分。總研究是在分析知識產權促進國內外地區經濟產業發展和貿易暢通案例的基礎上,梳理西北各省現行知識產權政策和現有工作,分析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過程中對於知識產權工作和政策的整體需求,提出適合地方工作的思路和具體舉措。最終形成政策研究總報告和知識產權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政策(建議稿)。專題研究方案如下。

專題一:絲綢之路經濟帶專利資源分佈研究

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國外兩個區域的專利資源分佈狀況進行研究,梳理各地區專利資源分佈的基本情況,比較分析重點產業國內外專利資源分佈現狀,結合我國與各國經貿交往特點,對重點經貿領域和技術投資產業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國需要開展知識產權佈局的重點產業和技術領域建議和對地方產業區域佈局提出知識產權導向建議。

預期成果:絲綢之路經濟帶專利資源分佈研究報告

絲綢之路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分析報告

專題二:知識產權促進特色產業發展作用機理研究

對西北地區各省地方特色產業的知識產權資源進行梳理研究,分析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找出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需求與現狀之間的差距,提出引導產業知識產權資源集聚和發揮知識產權增值作用的具體措施。

預期成果:地方特色產業知識產權作用機理研究報告專題三: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合作模式研究

根據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知識產權現狀,分析國內外知識產權發展差距和存在的互補性,結合經濟帶五通任務中涉及知識產權的工作,在已開展相關合作基礎上,提出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加深合作力度的措施,並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框架內,提出建立知識產權合作模式建議和具體方案。

預期成果: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合作研究報告

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知識產權合作協議(建議稿)

(二)開展知識產權工作創新模式試點

抓住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有力契機,結合地方經濟、產業發展對知識產權的需求,在西部地區創新工作思路,夯實工作基礎,完善工作體系,鍛鍊人員隊伍,提升工作能力。

1.探索建設區域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服務中心

在西北省區中選擇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設區域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服務中心,爲開展區域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提供指導支持,並作爲我局在西北地區開展工作的支撐點,着重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培訓和服務體系培育等工作,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知識產權交流服務活動,並組織發達省區的知識產權服務中介機構與西部企業對接。

實施方式:選擇試點,整合已有資源,增加公共服務功能,形成模式後逐步向其他區域推廣。我局加大對地方相關工作的支持力度,指導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服務中心組織開展相關活動,並提供信息數據、專家宣講培訓等支持。局內工作實施由協調司牽頭,各部門共同參與。

預期成果:建立服務功能輻射西北各省區的區域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服務中心,並作爲面向中亞地區開展知識產權交流合作的立足點,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合作的加強。

2.開展知識產權區域佈局試點建設

根據西北各省的工作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實際,分層次、分階段開展知識產權區域佈局試點工作。從省、地市、園區三個層次,從專利區域資源佈局、知識產權促進產業承接轉移和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三個方面開展試點建設。其中專利區域資源佈局是以省、地市爲對象,對地方重點發展產業開展專利資源適應性分析,提出相應產業規劃佈局建議。知識產權促進產業承接轉移是加強知識產權對產業轉移工作的支撐與服務,選取有條件的產業園區開展知識產權促進試點。知識產權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是藉助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絲綢之路申遺成功這一有利契機,聯合商標、版權、文化、民族事務、旅遊等主管部門,探索開展知識產權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試點。

實施方式:選取符合條件的省、地市和園區,以項目引導方式指導和支持地方開展試點工作,會同地方政府共同制定試點方案,並與經濟產業主管廳局聯合選擇1-2個產業或項目進行試點分析。局內工作實施由協調司牽頭,各部門共同參與。預期成果:完成西北各省專利資源分析報告,產業發展分析報告,建設1個試點省份、若干試點城市和試點園區,培養一批運用知識產權提升自身競爭力,獲取經濟利益的模範典型,探索與兄弟部門開展合作,促進產業發展的工作模式。

(三)全面啓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各項重點工作

按照絲綢之路經濟帶“五通”建設需求,從護航企業“走出去”、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培養專門人才隊伍、建設知識產權數據庫幾個重點領域,全面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工作開展。

1.開展重點產業技術領域海外專利佈局

聯合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國資委等部門,對我國在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投入的能源、交通、糧食等產業相關技術領域進行專利佈局。對各重點產業開展專利技術分析,提出佈局方向建議,對涉外企業開展專利佈局能力培訓,推動重點產業領域龍頭企業建立完善知識產權工作機制,開展海外市場專利分析,引導建立企業知識產權海外聯盟,對海外市場進行專利佈局。

預期成果:形成重點產業專利技術分析報告

建立重點產業知識產權海外聯盟

2.提升企業海外知識產權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完善政府對我國企業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援助工作機制,聯合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加強對我國企業海外維權援助力度,結合企業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援助中心建設,探索設立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對我國企業提供海外知識產權預警諮詢服務和維權援助服務,協助聯繫當地政府部門、法律服務機構等。制定展會與口岸貿易知識產權保護規範,指導知識產權執法部門加強口岸和展會知識產權現場執法,加強對企業的知識產權宣講,促進企業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升企業知識產權海外維權能力,指導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分階段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的知識產權現狀和法律、政策進行梳理,深入研究各國法律法規與我國法律法規的差別點,總結西方國家和企業運用知識產權開展市場競爭的案例,總結出對我國企業有指導意義的知識產權工作指南,編訂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手冊。

預期成果:形成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模式

絲綢之路知識產權工作手冊(按國別分冊)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指南

3.加強西部地區知識產權服務基礎能力建設

夯實西部地區知識產權服務基礎,培育西部地區知識產權服務市場和環境。加強對西北各省知識產權代理人的培訓力度。鼓勵地方與東部發達地區代理機構開展引進合作,建立審查員、代理人和企業的三方交流機制,鼓勵審查員和代理人與企業技術人員交流。加大投入力度,促進專利信息數據查詢、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知識產權交易等各類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對涉及能源、糧食、交通等我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重點貿易投資領域開展重大項目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服務。利用區域戰略實施服務中心爲企業和各地方政府部門提供知識產權諮詢分析服務,

預期成果:西部地區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機構和人員顯著增長,服務能力顯著提高,服務領域不斷延伸,與東部地區服務能力差距顯著縮小。

4.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人才培養

加大對地方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力度,並根據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需求,開展針對性人才培養。建立東西部知識產權培養交流渠道,充分利用我局在東部設立的培訓基地,對西北各省區相關人員進行輪訓,加強東西部知識產權管理人員交流;
加大我局與西北各省幹部掛職交流力度;
組織流動培訓班赴西北各省開展培訓。舉辦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知識產權現狀說明培訓會,組織各省有關部門和企業學習。聯合教育部、人事部專門培養一批懂阿拉伯語、俄語或中亞各國小語種語言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預期成果:地方知識產權工作人員能力大幅提升,政府領導和經濟產業主管部門領導知識產權意識有效提升,企業管理者知識產權重視度提高,並逐步培養一支懂阿拉伯語和俄語的知識產權人才隊伍。

5.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專利數據庫

開發絲綢之路經濟帶專利信息檢索查詢系統,收集整理各國專利數據,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專利數據庫,爲國內企業分析海外市場和制定企業海外戰略提供專利檢索和分析服務。數據庫可按國別和產業兩個類別加以劃分,從重點國家、重點產業領域開始,分階段,逐步收集整理相關專利數據,並增加產業類別的主題詞標引方式,數據庫及相應開發的檢索分析系統在面向市場時採用無償檢索、有償分析的模式進行管理。具體建設可結合區域知識產權戰略服務中心建設,我局以項目引導方式提供部分資金、數據和技術支持。

預期成果:建設數據定期更新、使用方便快捷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專利數據庫。數據庫建設分爲兩部分進行,其中檢索查詢系統用1-2年時間建成,數據庫根據各國和重點產業專利數據量分階段開展。

(四)推進國際合作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爲核心,以自願爲原則吸納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參與的地區性經濟合作模式。因此,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工作離不開知識產權國際合作。

1.推進機制建設

積極推動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多邊會談機制,加強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的知識產權互訪交流,建立知識產權定期交流會商機制,探索與現有國際區域合作機制的對接,納入上合組織合作框架,推動研究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知識產權合作協定”,初步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合作模式,以此爲核心,不斷吸納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加入。

2.加強交流合作

探索搭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合作平臺,建立絲綢之路知識產權交流中心,指導非政府組織舉辦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合作論壇和相關交流研討活動,從人員培養、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信息數據服務等方面不斷擴大合作領域,加深合作力度,推動形成知識產權互助互惠的良好合作態勢。

預期成果: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合作機制,簽署合作協定,開展合作項目,擴大合作領域。

五、實施保障

(一)建立組織工作機制

1.建立我局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工作推進組

成立以局領導掛帥、局相關司和地方知識產權局領導爲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工作的整體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保護協調司,負責制定和調整工作方案、督促各專項工作開展和日常工作溝通協調,同時成立相關專項工作組,分別負責各項重點任務的推進工作。(具體內容見附件1)

2.建立我局與西北各省知識產權合作會晤機制

推動成立由我局牽頭,西北五省區政府共同參與的“1+5”知識產權交流會晤機制,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商討促進西北五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知識產權重大工作,並推動納入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工作機制體系。

(二)加強資金保障

加大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知識產權工作的投入力度,中央層面力爭將知識產權工作列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點工作,並申請設立專項資金予以支持,各地方提供相應配套資金予以保障

(三)加強監督管理

建立項目實施成效評估機制,對推動工作的具體落實項目進行跟蹤評估,確保項目實施取得實效,項目資金髮揮效益。對我局每年支持西北各省區的項目及資金投入情況進行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