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優秀作文>

描寫傳統節日的作文7篇

優秀作文 閱讀(1.18W)

寫作文的過程中,我們要有大膽發揮個人的想象力,通過寫作文我們是可以很好的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的,以下是好文筆範文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描寫傳統節日的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

描寫傳統節日的作文7篇

描寫傳統節日的作文篇1

中元節源出於道教,據《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衆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因此自古以來,民間都認爲這一天是祭祀亡親、悼念祖先的.日子。

中元節的起源,與佛教的“孟蘭盆會”也有很大的關係。“孟蘭”是梵語,倒懸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們認爲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佛典《孟蘭盆經》中記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鍵連),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用道眼視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鉢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爲灰燼。目連無奈,哭着請求佛祖幫助救救他的母親。

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衆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衆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裏,敬設盛大的孟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衆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目連照佛祖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佛祖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服)時,佛喜歡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衆僧,這樣做既可爲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爲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到了西晉,《盂蘭盆經》被譯成漢文,因爲它所提倡的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和我國儒家傳統的孝順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讚揚和重視,並在我國廣爲流傳。自梁武帝在南方創設盂蘭盆會後,已成爲一種習俗,規模有增無減。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宮中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城中的寺院也要備辦供品,陳列於佛像之前,十分虔誠。

宋、元年間,七月十五這一天已演變爲民間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親,並且盛行放河燈超度孤魂野鬼活動。到了清代,對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的祭祀活動,更爲重視,各地寺、院、庵、觀普遍舉行盂蘭盆會,並在街巷設高臺誦經念文,作水陸道暢,演《目連救母》戲,有的還有舞獅、雜耍等活動,夜晚還把扎糊的大小紙船,放入水中,點火焚化,同時還點放河燈,稱之謂“慈航普渡”,十分熱鬧。除外,當時各家各戶,都要在門外路旁燒紙錢,以祀野鬼。

時至今日,七月十五日中元節這一天,我國仍有許多地方,保持着祭祀祖先的習俗。

描寫傳統節日的作文篇2

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因爲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爲身邊的老人麼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着乾點家務,除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着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裏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鮃瘓洌骸奧飛閒⌒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知道!”就覺得整天聽着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描寫傳統節日的作文篇3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萬家燈火時。——題記

期盼着,期盼着,又是一年萬家燈火時。

萬家燈火,華燈初上,車水馬龍,人語喧鬧,又鬧元宵。紅燭高照,燈花笑靨,雲錦皓月,冬花迎春,好個元宵。夜色深邃,青鳥歸程,驀然回首,燈火闌珊,寂寥元宵。

又是一年光景又一歲人,又是一年燈火又一朝節。

劃破冷冬的陰霾,遮掩那個光亮的燈火恰似初夏青澀的陽光。溫暖了這春寒料峭。這樣的時間裏,是在分不清季節的容顏。只知這燈火,只識這花燈,只辯這人語。

暗夜漸漸織上天空,漸漸織上對面的屋頂。繁華的街道,熙攘的人羣,美麗的花燈,十五的月色,竟給人一種昌盛世界的錯覺。煙火人間,飲食男女,春耕秋收,冬雪夏雨,不用證明,自己也可以想到,昌盛只是轉瞬。昏暗的庭院點起花燈,敗落的木房,印在火光裏也顯得古色古香,逛廟會,鬧花燈,古老且樸素的習俗刻在陳舊的記憶裏,今夜,依舊是這樣繁華的良辰美景,溶溶月光懷抱大地,火花從將盡的燭油中迸發,華登上嘻嘻夠了的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鬢若刀裁的古典佳人,盡興爭鬧的稚童天真無邪,燈謎點亮了玩鬧人兒的歡愉,然而一種冰冷透骨的寒流卻向我襲來,阻擋了一切來自元宵的歡鬧。

用筆觸的溫度慰藉自己的靈魂,遠離繁華的街道,悄悄遊走盛滿心緒的世界。總覺得青春滿目瘡痍,一種來自青春年華的消極,在擁抱的人羣中悄然的蔓延。,也許是長大的歲月裏,時間讓深的東西越來越深,讓淺的東西越來越淺,我失神,沉浸於自身的沼澤。這樣突兀的昌榮繁盛,只在某個時日,畢竟瑰麗,畢竟淺薄,青春難以容忍此刻的虛無。竟不知如何享受此刻節日的歡愉。

燈火闌珊,一燈如豆,羣山沉寂,夜色如夢。小村裏有此起彼伏的犬吠,月亮很圓,在曠野中灑落光澤。周圍延綿起伏的山谷輪廓,在幽藍夜空的廣袤畫布裏,顯示出醒目的黑影。望自家燈火,覺得溫暖,年輕的自己,年輕的面孔,年輕的目光。在最後一盞花燈處,我彷彿了看到自己孤僻的臉,那是有陰影一樣惆悵的目光所不能穿透的霧霾。

青春孤勇卻也怯弱,青春欣榮卻也荒蕪。

萬家燈火在少年眼中燃燒。繁華是繁華,懂人是動人,昌盛是昌盛。縱節日來臨也感到措手不及的孤獨。

喜歡清涼的荒蕪更勝這千年的歡慶,也許是因爲在萬籟俱寂處,萬物寡言,少年聽到心的聲音。

萬家燈火時,當繁華開幕,盡情享受又何妨?

萬家燈火時,省時獨享清歡又何妨?

描寫傳統節日的作文篇4

春節的氣氛還在迷漫,元宵的氣息又撲面而來。街上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煙花的生意特棒!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困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衆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好久,纔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爲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爲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放煙花是元宵節的習俗,所以元宵臨近的時候,各個街上都會出現買炮竹的的人其中小孩居多。美麗可愛的爆竹,玲琅滿目·五彩繽紛,有正方體的,圓柱的,長方體的。有燕子形的,虎頭形的,兔子形的。而人們也數不勝數,把街上圍的水泄不通。

元宵節的早上,就連湯圓也有不一樣的感覺,此湯圓非比湯圓。我每年元宵節的早上吃的都是“金湯圓”驚訝吧!每年我爸爸早上都把湯圓燒糊了,因爲是金色,所以得名“金湯圓”。

天漸漸暗了下來,隆隆的爆竹聲也已響起,我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也放了起來,我邊放邊欣賞,你看!滿天的煙花真漂亮,有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綠的,顏色各異這些“花兒”千姿百態:有的像今晚的月亮一樣圓;有的像火箭直衝雲宵;有的像駝螺一樣飛快旋轉;還有像腳印一樣在天空留下足跡……有的煙花以顏色取勝;有的煙花以聲音見長;有的煙長既有聲又有色……看着看着,彷彿來到了一個神祕而喧鬧的世界,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天空漸漸地平靜下來,但我依然戀戀不捨,望着遠處漸行漸遠,忽起忽落的“煙花雨”,心裏頗有感觸。

描寫傳統節日的作文篇5

可以說今年的十一長假,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假期,也是一個意義非同尋常的假期,這一次媽媽沒有帶我去旅遊,而是在十月二日這一天,我們共同踏上了去長春的火車,媽媽帶我去參加一個由吉林省家庭教育促進會舉辦的“浸潤傳統文化,你我共同成長”親子歷練營活動,一路上,我對這次活動充滿了期待和猜測,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後我們乘了輕軌,最終我們來到了歷練營的活動場所好漢坡度假村。

第一件事就是分營房,這是我第一次和媽媽分開,自己照顧自己,雖然有些害怕和擔心,但心裏還是有一點點小小的竊喜,心想終於脫離了媽媽的魔爪了。雖然環境看起來很好,但是實際上這個時候沒有取暖,屋子裏的冷無法形容,尤其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整個人都蜷縮在了被窩裏,四面透着風,第一次感受到這種環境,想起媽媽平時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心生一絲歉意,平時生活在那麼好的環境中還不知道珍惜。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餐桌上沒有了平時的大魚大肉,只有兩道菜分別是白菜豆腐湯和茄子土豆,這也讓我第一次體會到了環境的變化帶給我心裏的思考,我應該更加珍惜爸爸媽媽們給我創造的幸福生活。

到了晚上我們上了一堂傳統文化課,老師帶着我們研讀了《弟子規》和一些傳統禮儀,邊遊戲邊學習,活動在活躍的氛圍中進行到了八點半,但我全然不知道累,反而更加喜歡這種氛圍,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傳統文化的學習之中。

第二天,隨着一聲號響,該起牀了,我睜開眼睛一看才五點,我還是第一次起這麼早,起來跑步和做操,鍛鍊之後感覺真的神清氣爽,這也是我在家從來沒有體驗過的,美好的清晨都是在睡懶覺中浪費掉了。

白天一整天的課程都是老師在講,講孝道、講禮儀、講親子、課程非常精彩,我非常喜歡他們那富有哲理的語言,對比生活中的我真是該改掉的毛病太多太多。自己在對待父母、對待學習等等方面做的都太不合格。給我最大的觸動就是我應該珍惜現在的好生活,感恩父母和老師對我的養育和教導,努力使自己成爲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如今我們中國,在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繁榮背後,然而在奔跑着追趕西方的路上,我們也時常察覺和嘆息:一些原本屬於我們的珍貴的東西,不知什麼時候被弄丟了,甚至已不能清楚的描繪它的本來面貌,這種東西就叫做傳統文化。

爲了我國的發展,傳統的精華不能丟,優秀的文化不能丟,優良的傳統更應繼承。

描寫傳統節日的作文篇6

每一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爲“小正月”、“元宵式燈節”等。

我們都知道,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喜,也是慶賀新年的延續,所以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

按我國的民間傳統,在這皓月高懸的夜晚裏,人們都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元宵節。大家可以一起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今年元宵節我是在老家度過的。我不僅看到了美麗的彩燈和五光十色的焰火,還看到了幾十輛五顏六色的花車、彩車。

當人羣蜂涌而來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也擠了過去,看見一輛輛彩車從我的身邊“走過”。各式各樣的裝飾品把車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像一個個俊俏的姑娘。

正在這時,天上響起了一聲聲”震耳欲聾的聲音。人羣紛紛不約而同仰望着上空,看見焰火在我們頭上“開花”,我對媽媽說:“媽,看它們笑得多美啊!”媽媽看着我,笑了。

“過元宵嘍!”一棵棵樹都穿上了新衣服。每當人們從樹旁走過,大樹上彩燈就像一個個眼睛一閃一閃地盯着你看。一棵棵大樹間都“牽着”一條條紅線,紅線上掛着一個一個的小燈籠,小燈籠看着人們,笑紅了臉。

接着我們還去看了燈謎展。一條走廊粘滿了燈謎。大家都紛紛猜了起來。我也不閒着,到處看,“哎呀,這個怎麼這麼難猜呀!哎呀,這個也很難!”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我暗暗地埋怨着自已。

回到了家,爺爺已經煮好了我最愛吃的湯圓。“爺爺,爲什麼要吃湯圓呢?吃水餃不行嗎?”爺爺笑着對我說:“當然不能吃水餃啦,我們南方人的習俗是吃湯圓,象徵着團團圓圓!”這時大家都圍了過來,你一碗我一碗,一邊說笑,一邊享受着美味的湯圓。屋裏充滿了笑聲……。

這個元宵節,也讓我明白了:只要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那纔是一生中最快樂、最幸福的事!

描寫傳統節日的作文篇7

請問大家,五月初五是什麼日子?我想大家會異口同聲地回答:“端午節!”對,端午節還要吃糉子,可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哈哈,不知道了吧?據說這裏還有一個故事呢!

其實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糉子,後來,慢慢形成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慣。

怎麼樣?知道了嗎?其實呀吃自己包的糉子感覺特別好,這不,姥姥給我買來了糉葉、糯米、餡、還有繩子,讓我自己包糉子,啊,這可讓我傻眼了,怎麼包呀,姥姥看我丈二和尚模不着頭腦的樣子,笑了,併爲我講了包糉子的簡單過程,然後指導了一下就去掃地了。我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那兒,真是狗吃刺蝟——不知如何下手,還好姥姥把米餡都弄好了,要不然我真的什麼也不知道了!我先把糉葉做成漏斗的形狀,往裏面加了點糯米,再加塊肉,然後把它的“角角”往裏面塞了塞,用繩紮好,啊哈,一個糉子做成了!可乍一看,既不像糉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算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我的勞動成果吧。向下一個糉葉發起了“進攻”!我又放了點糯米在漏斗狀的糉葉裏,嘴裏還哼着小曲,終於做好了,嘿,還可以!包了第十一個糉子時,我發現糯米餡快沒了,可我還包在興頭上呢,怎麼辦?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咦有了!冰箱裏不是還有蜜棗嗎?不如把它放在裏面濫竽充數?對,這主意不錯,於是我把剩下的糯米都用蜜棗做了餡。看着一個比一個像的糉子,真是開心極了!爺爺把我包的糉子放在鍋裏煮,煮好之後,爺爺品嚐了一個,結果一咬居然咬到了糉子裏的蜜棗——核,把他老人家的一顆假牙給碰掉了!我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得了,可爺爺沒罵我,還誇我呢!說我有創意,我聽了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