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優秀作文>

散文:爬街記憶作文

優秀作文 閱讀(3.03W)
散文:爬街記憶

散文:爬街記憶作文

家鄉蘆臺依河傍海,千年古邑,素有“一市、三街、水陸碼頭”之稱。歷史上的三條大街都是東西走向,中心街與北街橫貫一條不算長的南北向街道,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一直鋪向薊運河碼頭。這樣,由於地勢呈南高北凹之勢,車伕和腳行漢子們從船上卸下貨物運向中心街時,都要吃力地爬坡,久而久之,人們就形象地把這條街稱作了“爬街”。

我家就祖輩居住在小街上,這裏雲集着五行八作各色人等,濃郁的碼頭文化和市井文化混搭,質樸的鄉風與商業氣息交融,匯成了一幅濃郁的世俗風景畫。老輩人稱碼頭爲擺渡口,在最能引人駐足的春天,薊運河堤那一坡坡蘆葦染綠了兩岸,煙波浩渺的河面上,千帆競逐,許多船上站着魚鷹,以船爲業的漁民是不折不扣的水上人家。另一種是運輸船,它們南來北往,馬達轟響,格外繁忙。有一種吃水很深的平板大船,一次可以擺渡幾輛載滿物資的馬車,船上八個水手、一個舵手,船舷兩側各裝兩櫓,二人對面互相推拉,順風時搖櫓揚帆向前,趕上逆風還要撐篙、拉縴。裝卸工被人們叫“腳行”,表面看乾的是粗活,其實有講究,扛麻包講是“扛扎”還是“扛袋”,技巧上講什麼“三分搭、七分悶,大肩扛、小肩抹”“走得穩,吊的高,拐彎抹角彈簧腰。”腳上穿着實納幫鞋,肩上橫着粗布搭子。兩百斤的麻包扛在肩上,叉開兩腿,悠悠顫顫地走過長長的翹板,宛如舞蹈一般好看。

離開碼頭往南,依次是豆腐坊,劉家麻繩鋪、尹家說書館、浴池、清河茂雜貨店、孫家旅店。街道兩旁大多是青磚瓦舍,土房極少。吸引我的是大槐樹下的尹家說書館,我手裏攥着幾分錢飛跑到兩扇大木板門口,往斜靠着門框納鞋底的女人手裏一塞,推開門,咕咚一聲坐在長板凳上聽說書,那時刻成爲我啓蒙年代最大的文化享受。書場內,手巾把兒在頭頂上亂飛,端着瓜子、茶水的夥計來回穿行。口吐蓮花的說書人那些“御劍江湖行仗義,神鬼狐妖助蒼生”的精彩故事,使我很小就崇拜行俠仗義、樂善好施的好漢。

大街上更是熱鬧,耍猴弄棒的、行醫算卦的、販魚賣蝦的、 吹糖人的、彈棉花的…… 大姑娘、小媳婦、半大小子、中年漢子魚貫穿行。“磨剪子來呀—戧菜刀”“臭豆腐—辣豆腐—韭菜花拌豆腐—”“焗鍋—焗碗—焗大缸,焗個尿盆不漏湯”的吆喝聲 南腔北調,此起彼落,形成了一首首並不和諧樂章。

我住的大雜院裏,也有這麼一位做小買賣的,是西鄰的白家媳婦,操着一口濃濃的山東方言,人們叫她“侉子”,她40多歲年紀,頭髮挽着一個燕尾式的刷子,眼皮和嘴角一起往下耷拉着,脖子上還有一個發亮的疤,走起路來腳步咚咚,大笑起來嘎、嘎山響。背地裏經常讓嬸子、大娘們撇嘴:“這媳婦家,哪有點兒女人樣啊!”可她做起買賣來哪個女人也比不上,三間土坯房,一間開旅店,還開了一個雜貨鋪,什麼賺錢賣什麼,一分錢也能攥出汗來,遠親近鄰想討個方便那是沒門兒。後來,又有了風言風語,因爲她男人長期在外,不甘寂寞的她有了相好的,不長的功夫被演繹的有鼻子有眼:她和相好的約會就象特務接頭一般,神神祕祕。可終究紙裏包不住火,不知咋地就傳到了她男人和族人的耳朵裏,幾個大老爺們兒“捉對兒”後把她捆起來一頓胖揍。打那以後,她有事沒事地就跳着腳在院子裏罵海街,誰也不願意搭理她。轉眼到了1976年,蘆臺鎮遭遇了歷史罕見的大地震,大院的人們從驚恐中緩過神來,才發現除了斷壁殘垣,家中什麼都沒有了。天下着雨,有的穿條短褲,有的圍條褥單在窩棚裏瑟瑟發抖。就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之際,一個大家最想不到的人來了—侉子。她先後拿了十幾條開店時的被子分給左鄰右舍,然後又拿出了桃酥、大棗等東西給人們吃。人們呆呆地望着她忙來忙去的身影竟不知說什麼纔好......

如今,爬街已成爲歷史的儲存記憶,但那以車、船、店、腳爲業的芸芸衆生的喜樂哀愁以及在特殊年代閃爍其間的人性光輝,卻如那汩汩東去的薊運河水永遠流淌在我記憶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