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實踐老人院心得7篇

心得體會 閱讀(6.86K)

加強自身思考,才能寫出有意義的心得體會,心得體會是抒發我們情感的文章,我們可以在文章裏面提出自己的意見,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實踐老人院心得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實踐老人院心得7篇

實踐老人院心得篇1

近年來,空巢老人春節前後的心理問題逐漸受到社會關注。有些老人因爲過節無人陪伴而感到冷清、孤獨、苦悶,有些老人因爲春節期間子女的來去匆匆患上了先焦慮、後抑鬱的“分離綜合徵”,還有一些老人因爲精神空虛等心理問題,在春節期間或春節過後發生種種意外,甚至輕生,讓人很不是滋味。這些問題反映出不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亮了紅燈。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號準空巢老人的脈,對症下藥。

我們應該把關愛空巢老人的功夫用到“年”外,在平時就讓老人們能夠感受到過年時的溫情,用源源不斷的社會合力關愛、照顧、陪伴老人,填補他們的精神空虛,使老人們的生活不空、幸福不空、心理不空。當然,老人的子女及其他晚輩、親友等,應該盡到第一責任,家人的精神慰藉最重要、最有分量,這是老人們最需要的。還是那句老話,子女平時應該多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多給父母打個電話,讓父母減少獨處期。

政府要進一步加大養老投入,完善社會養老體系,提升養老服務的供應量和質量。對於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政府應該多購買一些養老服務,多組織一些志願服務、義工服務活動,讓那些沒有子女或子女陪伴慰藉不足的空巢老人得到更多的幫助、照顧和關懷。同時,積極開展與空巢老人結對子、爲空巢老人找朋友、讓空巢老人有“近鄰”等活動,引導安排他們參加一些文體活動、聯誼交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照顧空巢老人,幫助老人排遣空虛和寂寞,讓他們過得更充實、活得更有質量,既是家庭的責任,也是政府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只要人人都盡到應盡的責任,空巢老人就會得到更多的滿足、幸福和快樂,他們的世界也會變得暖意融融。

實踐老人院心得篇2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爲中華兒女,我們應該出一份力,讓敬老院的老人感受社會的溫暖。

因此我們去了xx區社會福利中心去看望孤寡老人。

逝者如斯夫,暑假已悄然而至,我們也開始着手準備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平時,整天呆在校園裏,做慣了籠中的金絲鳥,這次終於有機會去實踐,大家都歡呼雀躍,紛紛出謀劃策。

有人提議去xx,有人提議去敬老院,有人提議去支教,還有人建議去工廠參觀。

最終經過商議,我們組決定去xx區社會福利中心看望老人。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許多相關故事一直廣爲傳頌。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

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他的舉動,在村裏傳爲佳話。

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因此身爲炎黃子孫的我們義無反顧地要將美德傳遞下去。

而xx區社會福利中心距離學校只有幾十分鐘的車程,來往十分方便。

更何況對於我們學生來說,可動用的資金是有限的,因此金錢是我們的首要考慮因素。

來到這裏,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鍛鍊,老人需要社會的關心,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老人一定的關注。

敬老愛老應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和老人們多交流溝通,明白老人的苦處、難處,這有利於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

老人,他們是社會的弱者,可曾經他們也是社會的創造者,祖國之棟樑!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

這些活動很好的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一方面培養當代大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鍛鍊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其實,作爲一名志願者,我們理所當然要獻出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歡樂和溫暖,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

在此,我們呼籲更多的志願者行動起來,通過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接力棒,給老人們帶去物質支持和精神關懷,讓老人家們感受到我們廣大志願者的愛心。

實踐老人院心得篇3

爲了進一步弘揚關愛老人的傳統美德和青年志願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在社會上形成撫平濟困、助人爲樂的良好習慣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同時,讓老人共享改革開放取得的豐碩成果,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我與村上幾名大學生自行組織展開了“踐行榮辱觀,服務新農村”爲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截止到今天我的假期實踐活動已經告一段落,下面是我的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7月20日早我們三名志願者來到當地的敬老院——義和莊敬老院,我們陪老人們聊天、打牌。在和老人們聊天之後,我們又與工作人員聊了起來,他們說這裏殘障老人比較多每個人剛來的時候都不太適應,愛發脾氣,但這他們都能理解,雖然這裏的工作有些苦有些累,但看到這些老人們展開的笑顏時光匆匆,已經好幾個老人紛紛的離開了……比起去年的興奮與衝動,今年的自己則少了分衝動,多了分理性與冷靜。冷靜地看待着每一天、出現的每一種狀況、遇到的每一個問題,認真分析、認真解決。解決了,不敢懈怠地迎接着下一個困難。

8月20日,帶着水果和奶粉等營養品來到了孫奶奶家。孫奶奶的老伴很早去世,兒子在外地工作,平時一個人生活很孤獨。每次回家我就會找孫奶奶聊天,孫奶奶從年輕時候談到年老,從兒子談到孫子,老人興致盎然,聊的是不亦樂乎。他的生活態度很樂觀,我們一起唱老歌,打牌、有時還會看上一段經典的的黃梅戲。

孫奶奶待我特別好,就像親孫女一樣,這是這個假期最後一次來看望她了,我們一起包了餃子,吃餃子的時候,她哭了,說“要是我的孫女也在身邊該多好啊”我就笑嘻嘻的勸她,您就把我當您的親孫女,我把您當親奶奶對待,她笑了,什麼都不說,只是一個勁的點頭。每次離別的時候,孫奶奶總說“別忘了有時間再來啊。”我就說“知道了,會來的!”可是我知道這次是假期的最後一次了。其實還真有點放心不下她……

20xx年7月20日至8月10日的短短20天的暑期實踐活動,從開始籌備到實踐總結讓我體會到了愛的力量,青春的力量,生命的力量。作爲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我在這次爲期20天的實踐活動中獲益頗豐。在實踐中,我親眼目睹了老年羣體的辛酸與無奈,我親耳聆聽了老年人的心聲。

在此,我向同學們發出倡議,在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今天,老年人這一羣體,更加需要我們的關注、關心和幫助。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應該獻出自己力量,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敬老、愛老、助老!瞭解社會老年羣體生存狀況,傾聽老年人的聲音,關愛老年人的生活,奉獻愛心,肩負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爲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實踐老人院心得篇4

在老齡化節奏日益加快的當下,關於空巢老人的消息總會衝上熱搜。這不僅攸關許多人獨守鄉間的父母,也夾雜着尚不“老齡”卻常年處於“空巢”狀態的年輕人的焦慮。可以說,這個問題牽動着廣袤的城市與山鄉那一盞盞孤獨的燈火,誰也不能無動於衷,誰也無法置身事外。

日前,據媒體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張國芬關於爲每位空巢老人配備一張可隨身攜帶的“身份卡”,以便在出現緊急情況時及時實施救助的建議,得到不少網友的支持。這樣的“身份卡”其實早就應該存在。從需求的“早該”落差到現實的“無奈”,也提醒我們關注空巢老人養老體系尚存的短板與不足。

當前,針對空巢老人的養老幫扶存在着地域發展不均衡的狀況。在社區網格化管理較爲成熟的一線城市,養老服務體系較爲完善,對空巢老人建檔、走訪、就醫、慰問等工作落實得較爲到位。部分經濟發達城市將養老服務納入“智慧城市建設”整體發展規劃,取得了突出成效。比如上海市爲一些獨居老人安裝“會報警”的智能水錶,如果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就會自動通知社區施以援手,就是一個良好的示範。

而放眼二三線城市和廣大的鄉村,大部分空巢老人亟需的社會支撐卻非常薄弱。與之相對的是近年來年輕人口加劇向大中型城市流動,二三線城鎮和鄉村人口結構出現斷層式空心化趨勢,而社區服務又未能及時補位,“居家養老”在很多情況下等同於“自力更生”,這部分空巢老人人數極大,抵禦意外風險能力較差。

近20年來,我國老齡人口以每年3.28%的速度快速增長,約爲總人口年均增長率的5倍,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正迅速擴大。爲空巢老人辦理“身份卡”,摸清這一羣體的人口總數和生存狀況,迫在眉睫,也是構建和諧老年社會應補之短板。這張卡的重大意義,不僅在於這是張身份卡,還在於這是空巢老人們無人可依時的“兜底卡”。

爲空巢老人辦理卡片、填注身份並不難,怎樣發揮這張卡的積極效用更值得我們重視和探討。空巢老人身份卡,應是一張引發關注、承載溫情的“愛心卡”。以辦卡爲契機,出臺相配套的管理意見和實施辦法,引入社會化的愛心志願服務,有效增強社區網格化管理能力,全面構建鄰里互助的和諧社會養老氛圍;同時,出臺多種措施便利並加強社會各界與空巢老人的溝通與互動,爲這一羣體及時發聲、表達需求提供的更多渠道。

空巢老人身份卡,應是一張以大數據爲基礎、彙集多種高新技術支持的“智能卡”。目前,我國空巢老人養老體系建設存在的關鍵薄弱點之一就是大數據的缺失,因此身份卡的建立和推廣應用,應放到我國醫療、社會保障的大數據建設中來通盤考慮,才能在資源的傾斜、專項的設立上做到精確高效地有的放矢。同時,身份卡大數據可作爲引入多項高新技術產業的精準接口,爲空巢老人在醫養、出行以及精神娛樂方面提供更加與時俱進、更爲豐富的支持。在今年兩會上,智能設備適老化服務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這既助力了老年特殊羣體跨越“數字鴻溝”,也爲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帶來廣闊的.應用前景。

空巢老人身份卡,應是助老模式由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不斷推廣的“經驗卡”。不同地區空巢老人之所以受助差異,根本上是現階段我國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所致。除了增強地方經濟建設及社會資源流動來改善這一狀況,由發達地區至欠發達地區助老模式的經驗流動、資金流動、人力資源流動也應是我們關注的重心,甚至是化解城鄉發展不均衡的一個重要抓手。

助老扶弱的本質,是不讓我們這個社會任何一個弱勢羣體成爲時代發展中失語的“孤島”。從這一意義擴展開去,對留守兒童、殘疾人羣、罕見病人羣等建立並完善大數據建卡幫扶,歸根結底是我們基層治理精準施策工作的有效延伸。

實踐老人院心得篇5

行舉手之善,暖老人之心。我國已步入老齡化,關注老人,成爲社會生活中不容忽視的一個課題。於是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們來到了煙臺芝罘區東山街道。

“新希望”社會實踐活動分爲“送關愛”、“圓夢想”、“共成長”三個分主題,同當地老人一道共鑄美好明天。此次活動,“新希望”觀察團帶着關心走進了位於進德社區的高奶奶家,受到了她熱情友好的接待。高女士年輕時,在工作中不慎將左腳扭斷,後被確定爲二級殘疾。但是,生活的困難並有將這位中年女性所擊倒。她笑着說到:“雖然我年輕時由於工作原因使自己健全的身體變得不那麼完美,但是我還擁有健全健康的人格。”聽到這番話,在場的暑期服務隊員們無不爲之動容。此前服務隊瞭解到,高奶奶從工作一線退下後,並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依靠着單位、政府機構等部門的賠償款。她爲人隨和,性格樂觀堅強,在她的小區開了一家小貨鋪。直到現在這家小貨鋪仍是街坊四鄰口中的金字招牌,這完全體現了高奶奶身殘志堅的高尚品格和樂觀堅強、自力更生的高貴品質。當高奶奶得知服務隊隊員的來意後,對服務隊隊員表示了讚揚並鼓勵隊員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以致用,爲國內千千萬萬的老人帶來溫暖的關心和愛護。

古語有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着陽光明媚,趁着椿萱並茂,多關心下我們的父母,多去看望下那些在敬老院裏孤獨的老人們,與他們談談心,爲他們的生活增添一份別樣的樂趣。

百善孝爲先,盡孝我先行。作爲大學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通過自身的努力爲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實踐主題:關於孤寡和空巢老人的社會生活 實踐時間:20xx年寒假

實踐內容:我利用假期的時間調查走訪並看望了山東省兗州市養老院以及兗州市周圍縣鎮的孤寡空巢老人。

實踐目的:調查孤寡和空巢老人社會生活情況,幫助孤寡和空巢老人的生活,來呼籲更多的人幫助弱者。

在剛開始不久的大學生活中,這是我第一次經歷社會實踐活動。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敢於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雖然天氣嚴寒,寒風呼嘯,但是我毅然踏上了社會實踐的道路。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就是自己的子女不在身邊而自己單獨生活的老人。空巢老人辛辛苦苦拉扯大幾個孩子,用盡了自己一生的力量。孩子們爲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地工作,以至於無暇照顧自己的父母。但對於身居農村的空巢老人,他們有的兒女在身邊或離自己很近,當然也有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卻仍然得不到他們應有的呵護,甚至他(她)的兒女們希望他(她)早日去逝。可見,空巢老人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所以,我們真的應該關注一些空巢和孤寡老人的生活,以減少他(她)們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讓他(她)們心理和精神上都能得到一些慰藉,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開心幸福。

作爲當代青年,我們有着爲人民服務的理想,因而我們應該多幫助這些老人。我們很多大學生一到大學就加入了青年志願者協會或者義工協會,但每次活動明額有限,我們很難得到一次歷練的機會,我們爲什麼不放開視野觀望周圍需要幫助的人?其實做好事處處可以做,只要我們本着爲人民服務的理想,我們歷練的機會很多,就像談到空巢和孤寡老人,他(她)們如果可以得到你的幫助,他(她)會非常的感動。

2月初,我到了我家臨近的大廟村。這個時候新年的氣息已經慢慢變淡,一些老人的子女已經忙着離開家去城市裏打工了,所以,又是一大批孤寡空巢老人被留在了村子裏。我瞭解到村子裏有一戶姓郭的人家,老伴兒在幾年前就已經去世了,女兒出嫁到很遠的縣城,兒子和兒媳婦在南方打工很少回家,只有臨近春

節才能在家裏住幾天。郭奶奶沒有穩定的收入,只能領取補助和在平日裏撿一些廢瓶子等破爛來維持生活,所以生活非常清苦。我去的時候已經是中午時分了,所以我決定幫郭奶奶做一頓午飯。她儲備的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蔬菜,數量不多,甚至有的菜葉子都已經腐爛掉了,可是郭奶奶還是捨不得扔掉。郭奶奶說她很少買新鮮蔬菜,除了過年,別的時候都是在菜市場挑一些別人挑剩下的蔬菜,這樣也便宜一點。油鹽醬醋剩的也不多了,郭奶奶說她平常做飯的時候調料也用不多。米袋子的米即將見了底,總而言之廚房裏就是簡簡陋陋的,我看了以後很心酸。我用我平時省下來的零花錢去商店給郭奶奶買了點東西,雖然價錢不高,卻能讓郭奶奶吃上幾頓好的,我心裏也就舒服一點了。吃着飯的時候,郭奶奶很感慨地告訴我,平常總是她一個人在家裏吃飯,老伴兒去世得早,平日裏也沒有一個人能陪她說說話。只有春節的時候,兒子兒媳婦才帶着孫子回家來看看,可是呆不了幾天就要忙着回去。一年到頭坐在小院子裏,心裏面卻是滿滿的對家人的思念,她非常希望孩子們能經常回來,回家裏看看她陪着她。郭奶奶對我的到來感到非常開心,她說這是她近段時間來吃的最香的一頓飯了。

臨近傍晚,我依依不捨得與郭奶奶告別,她親切地拉着我的手感謝我。我覺得我做的並不多,卻讓老奶奶如此的開心。在這裏希望我身邊的同齡人也多多爲老人做一些事情,讓他們能夠開開心心地生活。

三天以後,我又和我的朋友一起來到了兗州市養老院,去看望生活在那裏的老人們。養老院共有共有老人二十餘人,由於他們年事已高,體弱多病,而且身邊沒有兒女照顧,所以普遍存在着孤獨,悲觀的心理問題。我們來到這裏的時候,這裏就變得熱鬧起來。我們先給老人的住所清除灰塵,打掃了衛生,洗衣做飯,平且還給王爺爺買了一件新衣服。完後,我們就和老人坐在一起並同老人聊起了家常。話題從日常生活的照料到健康心態的調整再到新舊社會的變化,多種多樣,我們與老人都聊得十分開心,從中我也學習到了不少歷史故事。其中,還聊到了《紅燈記》、《天仙配》、《梁祝》和《太陽紅》等經典戲劇,老人們都樂在其中。

此次來到兗州市養老院看望老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人們的慈祥、質樸及平易近人更是令我難忘。我覺得自己和老人之間雖沒有進一步更詳細的瞭解,但彼此之間卻多了一份牽掛,多了一份思念。

這次社會實踐,讓我對空巢和孤寡老人這些相對於我們的弱勢羣體有了更多

的瞭解,他們需要社會對他們的更多的關心和照顧。他們曾經都爲社會做出過貢獻,都有年輕輝煌的時候,現在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不應該受到社會的排擠,也應該有自己的地位,更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這回走訪老人,讓我也看到了老人們的活力,雖然年歲已高,但卻活力依舊。他們都樂觀開朗,沒有子女在身邊的照顧,卻能交到更多老年朋友,擁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他們並不因爲自己年紀的原因而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們照樣像年輕時候一樣生活、學習,他們自己在心中也堅信自己有自己的一片天空。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我收穫很所多,我也會繼續關注這些弱勢羣體的人們,也呼籲大家一起來關心他們,讓他們生活地更開心。

如今隨着我們國家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我們各方面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改善,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時間,讓我們的生命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總之,空巢和孤寡老人的生活條件不僅需要社會的幫助,同時也需要兒女,子孫們的幫助。那就讓我們一起攜手創造好的生活條件。讓辛苦的老一輩人們能夠更好地安享晚年。

活動總結和體會:這一次參加社會實踐,讓我明白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這幾天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纔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爲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爲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還讓我很有感觸的一點就人際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會上人際交往非常複雜,但是具體多麼複雜,我想也很難說清楚,只有經歷了才能瞭解,纔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爲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要跟他們處理好關係得需要許多技巧,就看你怎麼把握了。我想說的一點就是,在交際中,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一些東西,那我們就學着適應它。如果還不行,那就改變一下適應它的方法。讓我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掌握了很多東西,最重要的就

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這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在這次實踐中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勤於動手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設法解決,實在不行可以虛心請教他人,而沒有自學能力的人遲早要被企業和社會所淘汰。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學到了許多在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受益匪淺。期待下一次更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老人院心得篇6

寒假裏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了敬老院參加關愛孤寡老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剛剛走進敬老院,我們什麼都不知道。這時,我們便找到了一位清潔工人,說明我們的來意後,他便笑了起來,連連誇我們有愛心,然後就匆匆的領着我們來到了老人們生活的地方,而且還將我們領進了一位他最熟悉的老奶奶的房間中。

剛進房間,我們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那是一股花香,一股桂花的清香。隨後,清潔工人又告訴我們,這位奶奶姓張,今年已經76歲高齡了。然後,他又向老人說明了來意,說完便走了。

看到老人後,我們便親熱地叫了她一聲"張奶奶!”她也開心地應了一聲。張奶奶要我們坐下,還準備給我們倒茶,我們卻異口同聲說“不用了!”是啊!我們是來幫老人解憂的,而不是來爲她添負擔的。然後,我們就和她聊天、談心,只到我們要走的時候,他還依依不捨的抓住了我們的手說:“你們以後一定還要再來喲!”嗯嗯嗯,我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可能這句話並不是只正對她自己一個人,而是針對敬老院裏的老人吧!我覺得這些最平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需要人們關注和關愛的人,往往這些人的生活總是空虛的,那是因爲很少會有人去看他們,她們很寂寞。可能這些老人的孩子有些已經升官發財了,他們卻忘記了還活在社會那些基層的父母,這些人真該好好反省了。應該用心想想,如果自己老了也像這樣的活,哪——該怎麼辦啊?

這短短的暑假實踐我碰過壁,受過累,流過汗,但是我卻成長了。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道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長了見識,爲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想,作爲一名中學生來說,建立自身的十年發展計劃已迫在眉睫。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

實踐老人院心得篇7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爲加強我們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在今年的的社會實踐活動我代表了我們社區去看望社區退休的老人並照顧那裏的孤寡老人。

當天室外的溫度很高,社區的幾位領導還有我們幾個大學生冒着酷暑挨家挨戶的看望孤寡老人,老人們一看到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着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還有一些老人們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與我分享自己當年的“金戈鐵馬萬戶候”的戰爭歲月,還與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也很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並與他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老人們都感慨的說,正是國家的各種福利和黨的政策才能像今天這樣無憂無慮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學的到來爲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機和樂趣。

我並沒有因爲寒冷的天氣而埋怨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熱情,因爲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中實際上蘊涵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和人文關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而平時嬌生慣養的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蹟是如此的着迷,我還又跑到外面的小賣部給老人買東西,雖然來的時候給老人們帶來了些水果、點心,可那些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又用我的零花錢爲老人買東西來表達我的心意,從早上到中午12點,走了部分老人的房間並且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我就跟着那裏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這時我主動給老人餵飯,雖然笨手,但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無窮。

大多數老人在這裏過的很開心,他們有時在房間過樓下的廣場看電視或者鍛鍊身體,因此,老人們在這裏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

在這實踐過程中,我不僅爲老人們做了些日常的事,也經常和他們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此進一步增進感情。通過與老人們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辛勞,明白了他們對兒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們對我們後輩的希望。

在活動中有一位老人給我印象很深刻,我叫他陳爺爺,是名老黨員,我來到這位老人的房間,等候在門口的阿姨去和老人說了聲,我便迎上去用雙手攙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紹:“我是一名大三的學生,今天來看看您。”年近九旬高齡的他,慈眉善目,顯得十分和藹可親。他笑着說:“好!好!”並點頭歡迎。靠近門口有一張舊的滕椅,估計老人平時常坐的,我把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聽着老人跟我講他過去的故事。就這樣和老人聊了好幾個小時!

那些曾幾何時擁有我們同樣夢想的老人們,他們也年輕過,我回家的時候和過來的時候擁有着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同樣,在敬老院裏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