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新課標培訓心得通用5篇

心得體會 閱讀(2.4W)

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增強自信和自尊心,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更好地爲未來的路程做出合理的規劃,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新課標培訓心得通用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新課標培訓心得通用5篇

新課標培訓心得篇1

今年假期我有幸參加了縣教研室組織的20xx年農村國小教師新課標省級培訓。作爲一名年輕教師,這次培訓讓我感覺到自己有了明確的目標,讓我無論從教育教學方面還是教師成長方面都有了更深切的感受,針對這次培訓我談一談我的一點心得:

一、教師要創造兒童喜歡的課堂。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真正讀懂學生。兒童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教師唯有尊重、讀懂才能使學生有尊嚴的生活在集體中,同時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學困生,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爲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其次,兒童是發展中的人。他們有潛力,但不成熟,作爲教師要正確面對他們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挫折,多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和研究方式,讓他們真正的喜愛學習,樂於學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體會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第三,教師要讀懂課堂。創建高效、學生喜愛的課堂。

二、教學中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這次培訓中通過聽李學紅老師的報告,我對語文教學有了全新的定位:

1、拼音、識字教學要強調一個字:趣。有趣纔有吸引力,才能使學生想學、甚至好學。識字教學要講究方式的多樣化,利用繪本、教材、影像等教學資料,將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多認少寫,識寫分開。進行遊戲識字時要講究效果。寫字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錯誤。把寫字教學當做語文教學的基礎。堅持每天練習10分鐘。

2、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在閱讀過程中要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重視閱讀的過程和閱讀的方法,將朗讀與默讀相結合,大力提倡誦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文章的表達順序和表達方法。

3、習作教學要以學生生活接軌,不能脫離生活,憑空想象。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創新精神,注重語言和思維能力的協調發展。

三、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習小組建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本次培訓張建中老師對如何進行小組建設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講解。

首先,分組時要按照學科、學習成績進行分組,使小組內能有一個合理的層次,並且要做到動態化管理。第二,組內的分工與互助。小組內每個人都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努力自學,幫助同學。在小組互助之前必須要先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後再互助,保證組內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學習。第三,教師要加強對小組長的培訓。由於學生的年齡尚小,對小組長如何工作還有很多疑問,這就需要教師對小組長進行培訓,如:怎樣給同學講解問題、怎樣檢查同學的學習結果、怎樣進行總結、怎樣調動小組同學學習積極性等。只有有了會管理的組長,纔會有高效的小組學習。第四,努力培養和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要交流知識,同時也要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提出並梳理問題,訓練學生的總結能力和代表小組同學發言的能力以及向其他小組質疑的能力。第五,小組學習的評價一定要適合學生年齡的特點,評價方式也要靈活多樣,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

四、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爲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爲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爲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爲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既使是學生髮表了一些“異想天開”,有悖於常理的意見,也不要輕易否定。我們常常見到的是,恰恰是學生天真、幼稚毫無忌諱的“童言稚語”,表露了兒童純真的天性,閃爍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纔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五、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在知識經濟時代,教師僅僅能恪守職責、有崇高的事業心已經不夠了,時代呼喚具有更多專業特長的專家型的優秀教師。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師教育發展的方向。

第一,積極的心態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前提。教師應當承擔起引領學生嚮往美好,走進美好,建設美好的責任。

第二,學習借鑑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向名師學,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同時必須學會合作學習,共同構建教師合作文化。

第三,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反思,教師可以積累教育教學經驗,並從中吸取教訓,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完善教學行爲、提升個人的教學水平、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通過反思,使自己的教學精益求精,漸趨完美。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以上是我對這次培訓的一些心得,希望領導和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新課標培訓心得篇2

立德樹人正是《義務教育科學新課標(20xx年版)》中提到的新的課程理念,新課標既爲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理念,也爲一線教師指明瞭新方向。現就新課標與舊課標中的變化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對應學段不同。

舊課標內容只包括一年級至六年級內容,新課標內容包括了一年級至九年級義務教育階段的內容。也就是說,科學《新課標》打通了小初科學課程,強調了科學課程學習的整體性和學習進階觀念。不僅要考慮國小或者義務教育階段,而且要考慮從國小到高中到底學生的學習需要怎樣的進階。

二、更新課程性質、課程理念。

課程性質強調除了科學知識,還應重視認知過程和研究方法以及立德樹人。課程理念更聚焦核心素養、學習進階。

三、更新課程目標,首次提出“核心素養”導向。

科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內容分爲四個方面: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新增了“科學思維”。

科學裏麪包含很多的思維方式,比如抽象、概括、比較、分類、歸納、重組思維、發散思維……等等。爲了和科學領域結合的比較緊密一點,科學思維我認爲可以總結爲四點: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和創新。創新是一個高階思維,“創新問題”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創新思維是國家對人才的要求,所以無論如何都是非常核心的。

四、更新課程內容。

由四個領域的18個主要概念更新爲四個跨學科概念和13個學科核心概念。其中四個跨學科概念充分體現了跨學科研究和跨學科思維,13個學科核心概念是舊課標18個主要概念的整合、補充、提升。

13個科學核心概念將關於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宇宙科學三個領域合在一起,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由此可以看出其中的整合性。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設計教學,首先從學科核心概念的角度出發設計,同時要真正幫助學生理解跨學科的核心概念。跨學科的核心概念不是一個單純的學科,而是對不同的學科核心概念進行整合。

在新課標改革之下,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我們應不斷學習以應對學生成長和學習階段中不同的變化,以及社會和學科課程標準的變化。以學生爲本作爲教學的宗旨和信念,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爲動力,發揮科學學科特質,培養學生成爲科技創新、面向世界、走向未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新課標培訓心得篇3

政治課教學要做到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使知識傳授與學生能力發展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完美的統一。這是當前政治課教學必須解決的難題。在教學設計中就必須根據課程的需要定量滲透,適當擴展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課外材料,穿插現實生活內容,做到在內容上可以多方位,在數量上可以適當,在質量上要精彩,不能脫離教材。

總之,新課改下的中學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是一項創造性活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勇於實踐,敢於挑戰,尋求創新和突破,積極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課程理念,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工作,加快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轉變教育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今年假期我有幸參加了縣教研室組織的農村國小教師新課標省級培訓。作爲一名年輕教師,這次培訓讓我感覺到自己有了明確的目標,讓我無論從教育教學方面還是教師成長方面都有了更深切的感受,針對這次培訓我談一談我的一點心得:

一、教師要創造兒童喜歡的課堂。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真正讀懂學生。兒童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教師唯有尊重、讀懂才能使學生有尊嚴的生活在集體中,同時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學困生,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爲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其次,兒童是發展中的人。他們有潛力,但不成熟,作爲教師要正確面對他們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挫折,多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和研究方式,讓他們真正的喜愛學習,樂於學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體會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第三,教師要讀懂課堂。創建高效、學生喜愛的課堂。

二、教學中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這次培訓中通過聽李學紅老師的報告,我對語文教學有了全新的定位:

1、拼音、識字教學要強調一個字:趣。有趣纔有吸引力,才能使學生想學、甚至好學。識字教學要講究方式的多樣化,利用繪本、教材、影像等教學資料,將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多認少寫,識寫分開。進行遊戲識字時要講究效果。寫字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錯誤。把寫字教學當做語文教學的基礎。堅持每天練習10分鐘。

2、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在閱讀過程中要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重視閱讀的過程和閱讀的方法,將朗讀與默讀相結合,大力提倡誦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x的表達順序和表達方法。

3、習作教學要以學生生活接軌,不能脫離生活,憑空想象。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創新精神,注重語言和思維能力的協調發展。

三、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習小組建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本次培訓張建中老師對如何進行小組建設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講解。

首先,分組時要按照學科、學習成績進行分組,使小組內能有一個合理的層次,並且要做到動態化管理。第二,組內的分工與互助。小組內每個人都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努力自學,幫助同學。在小組互助之前必須要先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後再互助,保證組內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學習。第三,教師要加強對小組長的培訓。由於學生的年齡尚小,對小組長如何工作還有很多疑問,這就需要教師對小組長進行培訓,如:怎樣給同學講解問題、怎樣檢查同學的學習結果、怎樣進行總結、怎樣調動小組同學學習積極性等。只有有了會管理的組長,纔會有高效的小組學習。第四,努力培養和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要交流知識,同時也要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提出並梳理問題,訓練學生的總結能力和代表小組同學發言的能力以及向其他小組質疑的能力。第五,小組學習的評價一定要適合學生年齡的特點,評價方式也要靈活多樣,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

四、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爲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爲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爲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爲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既使是學生髮表了一些“異想天開”,有悖於常理的意見,也不要輕易否定。我們常常見到的是,恰恰是學生天真、幼稚毫無忌諱的“童言稚語”,表露了兒童純真的天性,閃爍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纔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五、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在知識經濟時代,教師僅僅能恪守職責、有崇高的事業心已經不夠了,時代呼喚具有更多專業特長的專家型的優秀教師。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師教育發展的方向。

第一,積極的心態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前提。教師應當承擔起引領學生嚮往美好,走進美好,建設美好的責任。

第二,學習借鑑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向名師學,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同時必須學會合作學習,共同構建教師合作文化。

第三,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反思,教師可以積累教育教學經驗,並從中吸取教訓,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完善教學行爲、提升個人的教學水平、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通過反思,使自己的教學精益求精,漸趨完美。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以上是我對這次培訓的一些心得,希望領導和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此致

敬禮!

辭職人:xx

x月x日

新課標培訓心得篇4

這次我十分有幸參加了爲期三天的xx省歷史骨幹教師培訓。這對我來說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以讓我這樣一個年輕教師有幸聆聽專家、教授及傑出同行們的一些新觀點、新理念、新思路,這爲我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與啓迪。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告訴我的我會忘記,給我看的我會記住,讓我參與的我會理解。”的確,在這爲期三天的培訓中,我收穫很大,真是不虛此行。

本次培訓形式豐富多樣,專家引領、同行探討、各抒己見,目的都是爲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歷史教學質量,這對我們歷史教師來說是非常實際的問題。其中關於有效教學這一點的討論我映像尤爲深刻。

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我個人認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具備有效教學的理念。正如沈春華老師所說的,教師只有有了有效教學的理念,纔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所謂有效教學,首先要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離開了學就無所謂教。教師要有“生本”課堂的理念,在課堂上教師要時時與學生互動,這是符合新課程的要求的。其次,教師要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使自己的課上得有趣味,有情理。在教學的開頭通過一些設問引入正課,使學生產生認識衝突,有探索的慾望,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跌宕起伏,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把淺顯的內容設置成深層的設問,層層疊進,讓學生進行縱向、橫向的思考。在一堂課的結尾,教師可以留下一兩道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體會,產生回味之美。

當然要進行有效教學必須緊扣課程目標,它是引領教學航向的航標燈,教師首先要深刻理解課程目標,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恰當的適當的運用歷史材料使學生對歷史問題產生思考與探究,使學生有所感、有所悟。

那麼如何來檢驗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我認爲要使我們的教學具有可測性。例如我在一節課上只用35分鐘時間進行教學活動,而剩餘的十分鐘時間是用來檢驗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否到達。可以通過學生討論總結,做題等多種方式,然後進行查漏補缺。

總之,在我們的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緊扣課程目標,探究學情,以課本爲依託,引學生有所思,有所議,給學生歷史感,還原到歷史當中,幫助學生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分析歷史材料的方法、習慣和能力,這是歷史教師必須做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以上是本人在此次培訓中的一些感悟,不足之處,請給與指正。

新課標培訓心得篇5

20xx年版新課標在“前言”部分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可見,數學教育需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對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育人要有新理念,新課程標準把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強調國小生學習要從以獲取知識爲首要目標轉到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把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的四個方面有機結合起來,整體實現課程目標。

教學要有新方法。在數學學習中應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變“聽數學”爲“做數學”。它是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重要方式。

這是因爲學生對數學的體驗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的,動手操作能促進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從中感悟並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新教材非常注重學生操作活動的設計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師要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的認識規律來設計、組織操作活動,並擔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不能把操作流於形式,要讓每個學生都必須經歷每一個操作活動。還要引導學生把直觀形象與抽象概括相結合,採取邊說邊操作,邊討論邊操作等方式,讓手、腦、口並用,在操作和直觀教學的`基礎上及時對概念、規律等的本質屬性進行抽象概括。如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中的教材中的“說一說”、“畫一畫”、“擺一擺”等都是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選擇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讓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從形式走向實質。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精心設計自主探索的情境,關注學生探索的過程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抓住關鍵適時引導,如果失去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學之道在於“悟”,教之道在於“度”,教師要處理好自主與引導、放與收、過程與結果之間的辨證關係。對於那些估計學生通過努力能探索求得解決的問題,應大膽地放,放得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熱鬧,收效甚微。同時,教師要注意“預設”與“生成”的關係,師生雙方在互動的過程中往往會生

成一些新的教學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及時調整把握,因勢利導,使教學活動收到更好的效果。

現代社會,知識日新月異,教師應加強學習,注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有效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得金”,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師德素養和業務素質,勇於面對新課程的挑戰,適時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學生就能輕鬆愉快地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