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關於素質教育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3.07W)


關於素質教育心得體會

  素質教育心得體會(一):

近年來,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下面結合自己在工作實踐中的一些做法,談談自己在本職工作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根本對立的兩種教育觀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摒棄應試教育的種種落後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先進教育觀念,如平等教育觀、新型師生觀、科學人才觀、新型質量觀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如果沒有新觀念新思想的改變,繼續沿用應試教育的各種落後觀念指導現代教學,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素質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話。

二、用心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吸收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成果。現代社會,信息更新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素質教育的各種教學改革實踐不斷髮展,各種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更新,在教學工作中要繼承和發揚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經驗和傳統,研究和借鑑世界各國尤其一些西方國家的先進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認真學習和運用現代科學中有關生命科學、教育科學發展的新成果、科學教育理論,不斷充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

三、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

應試教育只注重採取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分數,忽視了學生潛力的培養,造就了許多高分低能的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就要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全面提高學生潛力的道路上來。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潛力。

四、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和核心。因此,教學過程中要要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徹底改變過去那種重分數,輕潛力、一切圍着考試轉的課堂教學方法,採取形式多樣、資料活潑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課堂教學過於強調理解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潛力、獲取新知識的潛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潛力。

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用心探索,勇於改革,敢於創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素質教育心得體會(二):

素質教育已經提出來多年,對學生的發展很重要。透過對相關資料的學習,對如何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如何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爲等,同時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瞭解以及體會。

素質教育是我國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要求,同時針對現有教育的弊端提出來的。素質教育關係到民族的未來質量,綜合國力的提高,人力資源強國的建設。但是務必看到,幾年來推進素質教育雖然在幾個方面有所突破和進展,但是目前還沒有從根本上扭轉“應試教育”的傾向。當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還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學率,中國小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狀況;存在着重視語數外等主科教學,忽視音、體、美等學科教育和學生的道德、行爲習慣的教育,學生得不到全面發展的狀況。所以作爲一名教師要確實的推行素質教育,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軍,在日常教學中要依法治教,自覺遵守學校安排的課程、課時、規範學生的作業量、作息時間,不能只以考試成績作爲評價學生的標準,要全面的進行考覈,把健康還給學生、把潛力還給學生。

深化素質教育,就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工作中要以育人爲本,面向全體學生。依法保障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發展的基本權利,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改變那種只重視升學有望的學生的做法。促進學生以德育爲核心的全面發展。克服那種只重視智育,甚至於只重視考分,而忽視德育、體育、美育的“應試教育”傾向。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用心性,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使學生有時間思考問題、參加社會實踐和從事感興趣的自主學習活動。因材施教,爲每個學生帶給最適合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健康成長;重視發展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學生的潛能,大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按照“遵循教育規律,運用科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的要求,認真組織施教,不但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潛力。

在現行的中國教育體制中,素質教育的貫徹還是有必須的困難,因爲素質教育不是簡單地開展一些文體活動,不是單純地去鄉村體驗體驗生活,更不是不考試、不留作業。而是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敢於質疑、懂得創造,構成健全的人格,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纔是素質教育的本質,纔是學校教育的職責。所以作爲一名教師,一名推行素質教育的工作者,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理解新觀念,充實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適應日益變化的教育形勢,努力做一名自覺踐行素質教育的工作者。

  素質教育心得體會(三):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乎國運興衰、民族昌盛。高度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和培養,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我們祖國曆來的優良傳統,也是黨和國家事業後繼有人的重要保證。而學校是育人的主陣地,作爲國小教師的我們,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承擔着教育主渠道的重任,所以,我們更要紮紮實實的學習相關理論,豐富自己的,提高自身的素養。

國小時期是一個人道德品質構成和道德教育的關鍵時期。爲此,我們要整合各方面資源,以學校爲主導,密切聯繫學校、家庭、社會,在發揮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類社會資源,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服務的同時,

要充分發揮學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切實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位。要抓住學校教育這一主渠道,以尊重爲前提,以體驗爲途徑,以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規範行爲習慣做起,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爲主要資料,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未成年人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漸構成的特殊階段,要堅持分層次有步驟地正面引導,

對國小生重點舒範其言行,培養其良好習慣;對中學生重點是加強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以及用心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按照實踐育人的要求,以體驗教育爲基本途徑,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資料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多用生動典型的事例,多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用疏導的方法、參與的方法、討論的方法,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求做到寓教於樂,寓教於學,寓教於知,

切實把德育工作做到學生的心裏去,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此外,班主任是加強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重要實施者,更要嚴格要求廣大班主任牢固樹立起育人爲本、德育爲首、注重實效的教育觀。德高爲範,教師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爲人師表,到達言傳身教的效果。要認真落實國小生守則和日常行爲規範,建立國小生思想道德行爲綜合考評制度,使學校德育教育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要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拓寬素質教育思路,組織好各種課外興趣小組,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實踐潛力,爲國小生的全面發展帶給必要條件。

  素質教育心得體會(四):

寒假期間學習了關於素質教育的系列材料,深受教育和啓發,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認識,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實施素質教育,教師務必具備良好的素質。

教師是學生教育的啓蒙者,是知識的傳播者,又是思想行爲的引路人。老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一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要確立自己“爲人師表”的模範形象,用端莊的儀表、大方得體的舉動,和藹和親的態度、平易近人的作風去感化學生,使教師成爲學生行爲的表率和學習的楷模。孩子離開父母,離開幼兒園到校園學習,生活環境及周圍的事物都與幼兒園有不少的變化,比幼兒園環境嚴肅多了,給學生的感覺陌生了,對他們的情感發起一輪波動。他們很自然地把感情、期望、愛的要求轉移到老師身上。渴望老師象媽媽那樣給他們充足的愛。因此,教師就應把自己全部的愛無私地傾注給學生,視他們爲自己的親骨肉,滿腔熱情地關懷、全面地照顧、耐心地教育、細緻地疏導,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全面發展。

德爲師之本,具備良好的師德是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現代教育日新月異,教育在不斷地發展,所以教師的師德會對學生人格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品德感染仍無可替代。這就要求教師有“掏出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精神。只有具備了這樣的師德,才能透過自身的言傳身教灌輸知識給學生,爲學生營造一個健康、活潑、向上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從而“嚴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和任務,到達提高全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目的。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工作,忠於職守。這是一個教師必備的條件。一個職業道德優秀的教師,絕對不是一個見異思遷,缺乏敬業精神的人。必須是擁有高尚的敬業、進取精神、能夠爲人師表的人。在教學中更要象慈母般熱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言傳身教,把深厚的感情傾注到理解教育的學生身上。

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首先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教師務必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徹底轉變教育觀念,改變陳舊的方式方法,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重新去把握大綱,深鑽新教材,探究新方法組織教學;刻苦學習,深入研究,要理論聯繫實際。細心地觀察學生的各項遊戲活動,規律,熟悉學生的心理特點,瞭解學生的愛好和興趣,綜合分析、比較,同時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再進行篩選,制訂一套適用於本校、本班實際的素質教學方案,有目的、有步驟地在教學活動中加以實施,這樣素質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因爲“教育兒童的事業是要求對兒童有偉大的愛撫的事業。”抱着“俯首甘爲孺子牛”的精神去教導、訓練學生,使他們將來成爲有用的人,職責是何等艱鉅。作爲教師還要精通自己所教學科。有豐富的知識,掌握必須的技能技巧。吸收最新的信息,充實教學資料,適應新時代素質教育的需求,把握時代脈搏,在素質教育中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和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逐步掌握多方面的技巧、技能。

二、實施素質教育,關鍵要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首先,要有明確的體現素質教育思想和觀念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不僅僅規定了教學的方向,而且具有調控教學過程的功能。無論什麼樣的教育,都要依靠目標的達成來實現。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務必將其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意志、情感、習慣、行爲教育等,都寫進教學目標,使之有機滲透在每一個教學環節,融於學生認知結構之中。

其次,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素質化的教學目標要求優化的課堂教學結構爲之服務。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爲主,以教材爲主,封閉沉悶,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不出來。這種帶有濃厚應試色彩的課堂結構,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的發展。一是要激發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前提,如果沒有學習興趣,必定抑制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更談不上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所以要引導學生提高興趣,並透過努力去爭取成功。二是要創設情趣,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數學資料的枯燥無趣是學生厭學的重要原因之一。爲了使課堂富有情趣,可結合數學資料,適當引入一些相關史實、數學故事、生活中的數學案例等。三是要引導探索,加強學生的參與性。數學知識原是來自於生活,來自於實踐,但數學知識從生活實踐中脫離出來,往往就只成爲訓練思維的手段。如何引導學生透過實例和模型來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實踐中來體驗知識的構成過程、建構知識體系,這是教師要做好的工作。透過設計一些活動課,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探究,深深吸引學生去解決所提出的實際問題。這樣就能讓學生置身於知識的構成發展過程之中,透過探索來激勵學生的求知慾。四是要激勵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教

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積累點滴成功,學生會情不自禁感到愉快,增強信心,所以教師平時要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諸如課堂提問、數學遊戲、數學作品展示、數學競賽等,當學生在學習中碰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應幫忙學生正視挫折,具體分析、找出方法,避免因壓抑而動搖信心,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

第三,要抓好差生工作。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主要區別之一就在於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應試教育只面向少數尖子學生,把“差生”排斥在羣體之外,使他們的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國民的整體素質。爲此,應樹立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的觀念,在課堂教學中,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教好,對於差生,要滿懷愛心,重點輔導,並發動學習好的同學幫忙差生,最終使全體學生共同提高。

三、作爲數學教師,我將在數學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透過各種渠道,抓住契機,把握好數學教學與學生個性之間的聯繫,發揮數學教學的功能,從而構成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

一是及時肯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老師都喜歡聰明的學生,但任何班中都有幾個"怕學數學、學不好數學"的孩子,我將及時幫忙他們消除失望的心理,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對他們適當降低要求,加強個別輔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採用正面激勵的方法。當學生在自己的作業本上看到大大的"優",或得到簡短的批註"方法好"、"計算巧妙"等,品嚐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喜悅的情緒溢於言表。在評價時教師更多的強調學生自身的縱向比較,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點出衆的表現,就能獲得教師的讚賞和表現機會,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蘇霍姆林斯基以前說過"如果兒童不僅僅僅明白而且體會到教師和羣衆對他們的優點既注意到了,又很讚賞的話,那麼,他就會盡一切努力變得更好"。同時,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得時候,既要看到進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長善救失,揚長避短。學生對自己的數學進行正確的評價,能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是引導參與,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人,他們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主體,我將着力於增強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變"跟我學"到"我要學",以主人的姿態投入訓練。數學教學中,建立自主學習活動教學結構,正確引導,巧妙疏導,用心投入學習的全過程。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在思考問題的角度等方面放權讓學生獨立自主。學生的目標明確了,參與度深了,有充分的機會表現展示自己的學習潛力。是學習數學逐步成爲學生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的活動過程。這種獨立探索的成功提議,正是兒童個性自主性的強大支點。

三是克服困難,磨練學生的堅毅性。堅毅性是學好知識必備的良好個性品質。尤其學好數學單評動機、興趣,情感是不夠的,務必具有遇到困難挫折不灰心,一旦確立一個目標,能堅持不懈地做下去的意志。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學習的恆心。學生在學習中能持之以恆,堅持到底,就表現出他有堅毅性:反之,學習中有始無終,半途而廢,知難而退就表現出缺乏毅力的品質。"學貴有恆",學習必須要有恆心。有的成功就自滿,有的失敗就灰心,有的出現"冷熱病"等,這些都是學生學習意志薄弱的表現,我將引起足夠的重視。

四使成習慣,培養學生的職責性。現代數學論的研究證明,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習活動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的努力態度,學習習慣等,尤其對個體的終身來說,強烈的職責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職責性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條件,沒有這個基本點,任何事都幹不成,幹不好。職責性的培養務必從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在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以極其認真的態度全身心的投入。在全過程中,每個環節都踏踏實實、一絲不苟。逐漸學生養成了自覺、主動、認真得學習習慣,職責感得良好個性品質也在其中逐漸得構成。

總之,經過一個假期的學習,個人感覺又有了新的提高,下步將傾盡所學,在新的學期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貫穿與教學的全過程,切實做到學有所用。

  素質教育心得體會(五):

信息素質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我們身處一個信息時代,被信息包圍,卻依舊缺乏信息。如此海量的信息,卻不能夠被我們得以充分利用。實在是一件很令人感到無奈的事情。

但是,在信息素質教育課上,老師幽默機智的上課方式,採用實踐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併發揮不同老師的優勢的多人教學方法……圖文並茂,聲像結合,給我們傳授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東西。

但是,在我們掌握瞭如此衆多的信息蒐集潛力之後,我們卻漸漸地鬆弛了下來。有時候,我們一向不停加速轉動的思緒淺漸漸地緩了下來,最可悲的是,甚至停止自己的思考潛力,完全奉承“拿來主義”。

這是一個缺乏原創的年代。高超的網絡技術讓我們學會如何偷懶,複製粘貼,簡單一點,便解決了我們絞盡腦汁的事情。

以前的我們,還不會玩電腦,找百度,用Google……於是我們百般思索,萬般探究。時間就這樣匆匆而逝,我們一天天長成了大孩子。日益沉醉在現代發達的科技中的我們漸漸懶惰起來。

無論是老師佈置的小作業,還是學年論文,亦或是專業考察報告,都期望能在網上搜到相關資料,那樣寫起來就會像飛一樣的高效精準,只但是有時會避免不了千篇一律的煩惱。

我們的腦子漸漸停止了思考,從我們懂得了如何偷懶之後。

以前我的夢想是成爲一名作家,或者是偶爾寫寫小文章,編編小故事也好。但是,似乎自己從未爲自己的夢想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也許是不知如何努力才能到達心中所想,也許是因爲懶惰而沒有付諸實際。

以前看到一句話:如果你學不死,那就往死裏學。捫心自問,我還沒有這種拼命的精神,也從未到達過這種境界。

時常對自己說:要努力要努力!是時候該努力了!

但是總會有這種這樣的藉口讓我把自己的任務一天一天往後推,直至有一天放下了以前設想的的計劃。計劃永遠是最經不起時間消磨的東西,更加經不起我們的不斷推拖。

以前參加一次大型的作文競賽,當時問了一位資深的教授很俗的問題。守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的。他的回答很簡單:持續一顆好奇心。對於當時思想幼稚的我來說,這句話真的很受用。在這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乃至將來,我都一向持續着一種好奇。只但是我的交際潛力太差,所涉及的圈子太窄,以至於這天,我還經常處於一種OUT的狀態。

衆所周知,大學裏有一座寶庫,也就是圖書館。能否在大學期間蛻變成“一隻蝴蝶”,除了日常的學習工作之外,就要看是否能夠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了。信息素質的課上,我對圖書館的瞭解有了進一步深入。不記得何時的我曾這樣告訴自己,必須要利用好圖書館這個巨大的寶庫,堅持每一天讀書。

在書中,我們能夠重新獲得思考的潛力,能夠重拾昔日的信念,言談舉止之間便增添一份自信、一份優雅。書,讓我們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學習。

時代的車輪在飛速地向前滾動,我們務必跑起來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我們的技術越發的高明,但是我們更就應提高的是自己的修養。

信息素質教育課,不僅僅教會了我搜集信息、查詢資料的潛力,更讓我在這不斷的學習中瞭解到,在這個信息時代,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們只有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潛力,纔不至於被無情的歲月狠狠的拋棄。

時光的步伐太快,我們要學會跑起來,纔不會被落下。我們被信息所包圍,同樣要學會把信息包圍起來。

  素質教育心得體會(六):

素質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黨的十七大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做出了“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部署,明確提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爲本、德育爲先,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務必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爲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作爲教育工作的主題,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重視學生鍛鍊強健的體魄。素質教育是按照社會和人的發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面向全體學生,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爲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紀,基礎教育的緊迫任務是走向素質教育。山東省教育廳2008年1號文件《關於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及2007年20號文件《山東省普通中國小管理基本規範》吹響了我省實施素質教育新政的號角,對於實施素質教育,推動人的潛力發展全面發展,科學發展實現“科教興魯”和“人才強省”戰略具有重要的好處。

透過認真學習,我充分認識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發展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是一個影響深遠,任務艱鉅的系統工程。個性是增強深化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資料,是素質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關鍵環節。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人爲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奠定基礎。素質教育從多方面強調了以人爲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內外德育資源,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加強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聯繫,講究實效,克服形式主義。教育是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構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機制,把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學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潛力培養,既教書又育人。德育爲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觀念、心理健康成就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在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四個領域開闊了學生潛力發展的天地。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技術潛力相結合,得到和諧發展。我作爲一個語文課的教師,就應身體力行貫徹我省推進素質教育新政精神,努力盡自己的力

量爲學生營造平安、禮貌、和諧的校園氛圍,努力培養學生成爲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人才。

作爲教學一線的教師,肩負着素質教育思想與課程的具體實施,因而自然成爲了素質教育的主力軍。在既定的課程標準、教材資料、評價體系等現實的內外條件下,該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力軍作用?筆者認爲,我們首先就應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佔用時間最多、資料最廣、涉及面最大的素質教育主陣地,在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揚棄中推進素質教育。教學目標就應是知識、潛力、覺悟的統一,而不只是應試的知識與潛力;教學對象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只是照顧少數能升學的尖子;教學資料應是教給學生對明天有用、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東西,而不能只限於課本與應試的知識與技能;教學關係應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雙邊互動,而不是教師“一唱到底”、學生被動理解的單向傳授;教學手段應是現代多媒體與傳統手段的整合,而不是僅靠一支粉筆一張嘴“戰鬥”一節課;教學方法應以啓發式手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而不是“填鴨式”的一味灌輸;教學重點應着眼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而不是考試方法與潛力的反覆訓練。組織教學應注重導情入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而不是威嚴的紀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知識,引導學生從紛繁複雜的生活現象中歸納、抽象出理論,而不應只是演繹推理,用有限的課本知識去解釋

無限豐富和無限發展着的實際;強化學生的個體參與,不僅僅要調動他們動耳動腦的心智投入,還要促使學生動眼、動嘴和動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學過程目標的達成不僅僅需要引導學生自主獲得知識,而且還要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審美等心理以及價值觀、人生觀等思想品德的成長。

要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揚棄,更重要的就應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突破。

第一,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傳統的課堂教學,“師道尊嚴”的氣氛太過厚重,培養出來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考試的“高手”,而缺乏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潛力。因此,我們就應着眼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搶佔這個素質教育的制高點。應極力創造讓學生敢想善想、敢問善問、敢做善做、敢說善說的課堂教學環境。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務必淡化講臺的威嚴色彩,縮短師生之間的公共距離。教師要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齊討論問題,使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構成心理上的相融。同時就應鼓勵學生質疑,發表與教師或課本不同的意見,切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熄滅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其次,就應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使課堂成爲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消除使學生成爲“分數奴隸”的土壤,在教學中構成學生的獨立人格意識。此外,就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會學”,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嘗試。真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我會學”。真正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交給學生,學會持久發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質的培養。非智力因素在智力開發、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應貫徹到教學的整個過程。其中,教師的個性、教學藝術,學生的人文修養,教學手段與課程設置的更新,教育環境的改善,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培養,都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養成關係密切。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爲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資料之一。實施素質教育,務必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徹底改變應試教育中重視學生智能提高而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傳統教育觀念,要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加強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爲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在教學中,要注意向學生提出難度適當的學習任務,用任務驅動的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藉助於教師的指點、同學的幫忙和學習小組的討論,透過模仿和自己動腦動手去加以解決,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成功意識和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等優秀品質。透過小組活動,還能培養學生與人團結、合作、盡職盡責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職責意識;透過班級課堂的信息發佈、信息交流等課堂活動,可使學生養成傾聽別人意見的包容心理。用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來促進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

的提升來促進非智力水平的發展,把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因素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智力活動水平與非智力因素水平協調發展,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實處。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往往只關注中等及以上學生的學習,忽視少數“差生”的發展。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己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體會到了重視學生個別差異的重要性。學生的個性和智力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幹篇一律,務必要因人而異,隨機應變,講究策略,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教師透過自己的優勢,根據學生在不同方面的潛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學資料,運用適合於自身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長。對於特殊學生(那裏的特殊學生一般是指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較差的學生),教師和其他學生要專門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忙。這樣做,使他們感受溫暖,從而樹立信心,迎頭趕上,取得良好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材料的資料、作用以及難易程度,採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教師要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家庭相結合的多種多樣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從而豐富教學材料,提高學生的綜合潛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強調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實踐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視課堂教學應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課堂顯然無法承擔素質教育的重擔。而要提高教學藝術,讓課堂教學散發出愉悅的魅力,就要求教師掌握教育教學規律,具備淵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廣泛的審美情趣、較強的語言表達潛力和組織潛力,能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適時調整教學,使整個教學自始至終處於一種愉快、舒適的氛圍之中。要讓課堂教學散發出愉悅的魅力,教師不僅僅要有樂教的情趣,還要有會教的本領。教學要有目的性,教學目標要貼合學生的實際,過高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增加失敗的體驗;過低則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產生鬆懈、懶惰情緒。教學要有獨創性,須知教學並非機械化、千篇一律地演習教材,而應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以創造性地“教”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教學要有預見性,每一門課、每個章節、每一堂課,都須經周密的思考,對整個教學過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並不只是傳經佈道,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不“授人以魚”而“授人以漁”。要重視教學效果。在實施素質教育時,要提高教學效率,及時瞭解教學效果,透過效果的反饋,隨時調整教學的動態過程。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份厚重職責,我們沒有推脫的遁詞,也沒有迴避的理由。我必須會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時間,在研究課堂教學,改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益,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用心研究落實的各項措施上來。樹立起實施素質教育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的觀念,用心投身到當前的各項實際工作中去。

  素質教育心得體會(七):

溫家寶總理在一次講話中說道:從國內外的比較看,中國培養的學生往往書本知識掌握得很好,但是實踐潛力和創造精神還比較缺乏。這就應引起我們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說我們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比較重視認知教育和應試的教學方法,而相對忽視對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潛力的培養。就應說,我們早就看到了這些問題,並且一向在強調素質教育。但是爲什麼成效還不夠明顯?我覺得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務必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敢於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辦學體制、教學資料、教育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大膽地探索和改革。

總理問,爲什麼素質教育強調了多年,到此刻成效還不夠明顯?這讓我想到了1988年《上海教育》雜誌發表的那篇題爲《素質教育是國中教育的新目標》的文章。從那時算起,素質教育的呼喚已在我國教育界迴盪超過20年。時間真的很長了。

什麼是素質?愛因斯坦曾說,當我們把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全都忘掉之後,剩下來的纔是素質。那麼,我們的中國小教育到底就應給學生剩下什麼呢?

我曾與同學們算了一筆人生與社會發展的賬:從此刻開始到40歲,還有20多年的時間。中國小教育要着眼於20年後,爲40歲做準備,爲學生留下終身受用的素質。如果我們的教師都站在這樣的高度來備課、思考教案、研究每一節課,讓學生學會看書,學會思考,構成對科學文化深深的依戀,我們的教育就可能提高一個層次,可能給學生留下最可寶貴的東西。

學生是生龍活虎的、富有個性的。如果只用表此刻紙面上、試卷上的單一的評價方式,只用一把尺子來丈量,必會忽略甚至扼殺多元化人才的個性。因此,維護和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是件很重要的工作。你不是喜歡踢足球嗎?能夠,但要來個約法三章,要正確處理訓練與文化課之間的關係。你不是喜歡書法嗎?學校剛剛維修好的報告廳的牌子就讓你題名,學校書法協會會長就讓你當。你不是喜歡攝影嗎?那就成立攝影協會,利用假日去採風。你不是喜歡演講嗎?那就搞天天開放的辯論廳,一個論題辯論一個星期。影響升學率了嗎?沒有。非但沒有,反而促進了升學率的提高。

我們要注重張揚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校園裏自由地呼吸,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想法,同時創造條件讓那些合理的想法得到推介、表彰、弘揚。

此刻很多家長都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但又不得不向現實妥協,不得不靠分數考上一個好大學。要推行素質教育,借鑑國際社會成功的經驗,就得把招生錄取的權力還給大學。目前,我國已有部分高校開始試行自主招生。可惜,還只有70多所,招生名額所佔比例太小,最多也只佔到5%—15%,對整個高中教育還沒有產生根本性影響。

全國統考仍能夠實行,但這個分數佔多大比例,可交給高校自定,就像牛津、劍橋招生,統考分數只是一個參考依據,此外,學生的實踐活動、社區服務成果、競賽成績、發表文章、發明創造等,應占據重要位置。因爲,這些世界一流大學認識到,分數外的東西才能真正顯示學生的素質。

素質教育改革到此刻,瓶頸就是評價制度。只有把大學聯考錄取制度改革這個瓶頸打開,才能滿盤皆活。

目前,我國在教育上的評價機制,還是以考試論英雄,這就決定了學校和大多數學生家長不敢輕言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講起來容易,但是思考到孩子的未來,教育專家能夠去冒險,家長是不敢冒這個險的。因爲對於大多數平民來說,他本身沒有多少優勢與人競爭,如果孩子在選拔機制中不能佔有優勢,那麼這個孩子可能就沒有多大前途了。對於那些有實力送孩子出國學習的家庭來說,國內的評價機制已不那麼重要,這些孩子自然能夠簡單很多。所以,素質教育其實是建立在必須的物質基礎之上的。

孩子的面如菜色,是孩子的無奈,更是家長的無奈。我相信,每一個孩子的家長必然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春風拂面。但是,在考試面前,在孩子的未來面前,他們又不能不理解孩子的面如菜色。

  素質教育心得體會(八):

隨着21世紀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它的來臨,意味着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將成爲經濟發展最基本的資源和生產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識、民族素質和創新潛力越來越成爲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成爲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們面臨了挑戰。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不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質和創新潛力,就會在國際競爭中處於被動、依附地位,就會受制於人,仰人鼻息。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們順應時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戰的必然選取,豎家富強、民族振興的現實基礎。

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題,加強與改善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則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江總書記曾深刻指出,“要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是的,學生在思想教育中構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會轉化爲激勵學生用心向上,爲祖國發奮學習的強大內在動力;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對學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和提高識別真善美的潛力具有重要影響。

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學校能夠採取衆多有效的措施,但我認爲,在衆多環節中,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守鍵,作爲一名教師,透過學習我認識到: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一個好教師,不僅僅要有學術上的影響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受益終生的。而高尚師德的表現,我認爲首先是行爲。

正如托馬斯●馬爾斯貝丁所說:“沒有任何人能給我們帶給人類社會遠景的終極圖畫,但有一點能夠相信,人類的每一個行動都會產生影響未來的無窮無盡的後果。”是的,榜樣是最好的教員,雖然榜樣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但它卻教給人們許多書本上根本無法得到的東西。榜樣的力量在於行動,行動比語言更能說服人、教育人、啓示人。行動就是力量。與空洞的說教不同,榜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一個人、鼓舞一個人,他給人一種淺移墨化的影響,久而久之,成爲習慣。對於學生來講,眼睛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麼,他們都會無意識的模仿,不知不覺中,學生與他們身邊教師的行爲模式就會十分接近。這正如許多昆蟲呈現出與它們所吃樹葉一樣的顏色一樣。因此,教師的影響力就顯得尤爲重要。即使一些看似細小的行爲,也不能等閒視之,因爲這些細小之處對於學生的品性的好壞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師諄諄教育的東西早已忘得一乾二淨,而教師在日常表現出來的有關情感方式、紀律觀念、勤勞風範和自我控制等具體行爲仍然存留在學生心中併產生持久的影響。一位作家在晚年時曾無限感慨的說起他的一位老師對自己深深的影響:“每當他來到教室裏時,那種祥和的道德氛圍立即會感染在座的每一個人,每一句話、乃至每

一句話的語調都給人一種心靈空潔、渾身舒爽之感。在這種莊嚴卻寬鬆的氣氛中,心靈就象在洗澡一樣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當他在身邊時,我幾乎變成了另一個人。”良好的師德對一個人品格的養成是多麼重要啊!也許,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全部資料能夠歸納爲一句話??改善和提高自己。

凡凡贅言,謹與同道共勉。

  素質教育心得體會(九):

我們身處一個信息時代,被信息包圍,卻依舊缺乏信息。如此海量的信息,卻不能夠被我們得以充分利用。實在是一件很令人感到無奈的事情。

但是,在信息素質教育課上,老師幽默機智的上課方式,採用實踐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併發揮不同老師的優勢的多人教學方法……圖文並茂,聲像結合,給我們傳授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東西。

但是,在我們掌握瞭如此衆多的信息蒐集潛力之後,我們卻漸漸地鬆弛了下來。有時候,我們一向不停加速轉動的思緒淺漸漸地緩了下來,最可悲的是,甚至停止自己的思考潛力,完全奉承“拿來主義”。

這是一個缺乏原創的年代。高超的網絡技術讓我們學會如何偷懶,複製粘貼,簡單一點,便解決了我們絞盡腦汁的事情。

以前的我們,還不會玩電腦,找百度,用Google……於是我們百般思索,萬般探究。時間就這樣匆匆而逝,我們一天天長成了大孩子。日益沉醉在現代發達的科技中的我們漸漸懶惰起來。

無論是老師佈置的小作業,還是學年論文,亦或是專業考察報告,都期望能在網上搜到相關資料,那樣寫起來就會像飛一樣的高效精準,只但是有時會避免不了千篇一律的煩惱。

我們的腦子漸漸停止了思考,從我們懂得了如何偷懶之後。

以前我的夢想是成爲一名作家,或者是偶爾寫寫小文章,編編小故事也好。但是,似乎自己從未爲自己的夢想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也許是不知如何努力才能到達心中所想,也許是因爲懶惰而沒有付諸實際。

以前看到一句話:如果你學不死,那就往死裏學。捫心自問,我還沒有這種拼命的精神,也從未到達過這種境界。

時常對自己說:要努力要努力!是時候該努力了!

但是總會有這種這樣的藉口讓我把自己的任務一天一天往後推,直至有一天放下了以前設想的的計劃。計劃永遠是最經不起時間消磨的東西,更加經不起我們的不斷推拖。

以前參加一次大型的作文競賽,當時問了一位資深的教授很俗的問題。守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的。他的回答很簡單:持續一顆好奇心。對於當時思想幼稚的我來說,這句話真的很受用。在這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乃至將來,我都一向持續着一種好奇。只但是我的交際潛力太差,所涉及的圈子太窄,以至於這天,我還經常處於一種OUT的狀態。

衆所周知,大學裏有一座寶庫,也就是圖書館。能否在大學期間蛻變成“一隻蝴蝶”,除了日常的學習工作之外,就要看是否能夠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了。信息素質的課上,我對圖書館的瞭解有了進一步深入。不記得何時的我曾這樣告訴自己,必須要利用好圖書館這個巨大的寶庫,堅持每一天讀書。

在書中,我們能夠重新獲得思考的潛力,能夠重拾昔日的信念,言談舉止之間便增添一份自信、一份優雅。書,讓我們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學習。

時代的車輪在飛速地向前滾動,我們務必跑起來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我們的技術越發的高明,但是我們更就應提高的是自己的修養。

信息素質教育課,不僅僅教會了我搜集信息、查詢資料的潛力,更讓我在這不斷的學習中瞭解到,在這個信息時代,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們只有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潛力,纔不至於被無情的歲月狠狠的拋棄。

時光的步伐太快,我們要學會跑起來,纔不會被落下。我們被信息所包圍,同樣要學會把信息包圍起來。

  素質教育心得體會(十):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黨的十七大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做出了“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部署,明確提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爲本、德育爲先,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務必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爲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作爲教育工作的主題,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重視學生鍛鍊強健的體魄。素質教育是按照社會和人的發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面向全體學生,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爲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紀,基礎教育的緊迫任務是走向素質教育。山東省教育廳2008年1號文件《關於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及2007年20號文件《山東省普通中國小管理基本規範》吹響了我省實施素質教育新政的號角,對於實施素質教育,推動人的潛力發展全面發展,科學發展實現“科教興魯”和“人才強省”戰略具有重要的好處。

透過認真學習,我充分認識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發展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是一個影響深遠,任務艱鉅的系統工程。個性是增強深化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資料,是素質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關鍵環節。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人爲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奠定基礎。素質教育從多方面強調了以人爲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內外德育資源,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加強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聯繫,講究實效,克服形式主義。教育是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構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機制,把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學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潛力培養,既教書又育人。德育爲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觀念、心理健康成就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在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四個領域開闊了學生潛力發展的天地。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技術潛力相結合,得到和諧發展。我作爲一個語文課的教師,就應身體力行貫徹我省推進素質教育新政精神,努力盡自己的力

量爲學生營造平安、禮貌、和諧的校園氛圍,努力培養學生成爲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人才。

作爲教學一線的教師,肩負着素質教育思想與課程的具體實施,因而自然成爲了素質教育的主力軍。在既定的課程標準、教材資料、評價體系等現實的內外條件下,該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力軍作用筆者認爲,我們首先就應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佔用時間最多、資料最廣、涉及面最大的素質教育主陣地,在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揚棄中推進素質教育。教學目標就應是知識、潛力、覺悟的統一,而不只是應試的知識與潛力;教學對象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只是照顧少數能升學的尖子;教學資料應是教給學生對明天有用、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東西,而不能只限於課本與應試的知識與技能;教學關係應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雙邊互動,而不是教師“一唱到底”、學生被動理解的單向傳授;教學手段應是現代多媒體與傳統手段的整合,而不是僅靠一支粉筆一張嘴“戰鬥”一節課;教學方法應以啓發式手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而不是“填鴨式”的一味灌輸;教學重點應着眼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而不是考試方法與潛力的反覆訓練。組織教學應注重導情入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而不是威嚴的紀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知識,引導學生從紛繁複雜的生活現象中歸納、抽象出理論,而不應只是演繹推理,用有限的課本知識去解釋無限豐富

和無限發展着的實際;強化學生的個體參與,不僅僅要調動他們動耳動腦的心智投入,還要促使學生動眼、動嘴和動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學過程目標的達成不僅僅需要引導學生自主獲得知識,而且還要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審美等心理以及價值觀、人生觀等思想品德的成長。

要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揚棄,更重要的就應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突破。

第一,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傳統的課堂教學,“師道尊嚴”的氣氛太過厚重,培養出來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考試的“高手”,而缺乏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潛力。因此,我們就應着眼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搶佔這個素質教育的制高點。應極力創造讓學生敢想善想、敢問善問、敢做善做、敢說善說的課堂教學環境。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務必淡化講臺的威嚴色彩,縮短師生之間的公共距離。教師要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齊討論問題,使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構成心理上的相融。同時就應鼓勵學生質疑,發表與教師或課本不同的意見,切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熄滅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其次,就應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使課堂成爲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消除使學生成爲“分數奴隸”的土壤,在教學中構成學生的獨立人格意識。此外,就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會學”,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嘗試。真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我會學”。真正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交給學生,學會持久發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質的培養。非智力因素在智力開發、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應貫徹到教學的整個過程。其中,教師的個性、教學藝術,學生的人文修養,教學手段與課程設置的更新,教育環境的改善,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培養,都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養成關係密切。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爲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資料之一。實施素質教育,務必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徹底改變應試教育中重視學生智能提高而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傳統教育觀念,要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加強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爲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在教學中,要注意向學生提出難度適當的學習任務,用任務驅動的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藉助於教師的指點、同學的幫忙和學習小組的討論,透過模仿和自己動腦動手去加以解決,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成功意識和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等優秀品質。透過小組活動,還能培養學生與人團結、合作、盡職盡責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職責意識;透過班級課堂的信息發佈、信息交流等課堂活動,可使學生養成傾聽別人意見的包容心理。用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來促進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

的提升來促進非智力水平的發展,把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因素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智力活動水平與非智力因素水平協調發展,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實處。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往往只關注中等及以上學生的學習,忽視少數“差生”的發展。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己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體會到了重視學生個別差異的重要性。學生的個性和智力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幹篇一律,務必要因人而異,隨機應變,講究策略,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教師透過自己的優勢,根據學生在不同方面的潛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學資料,運用適合於自身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長。對於特殊學生(那裏的特殊學生一般是指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較差的學生),教師和其他學生要專門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忙。這樣做,使他們感受溫暖,從而樹立信心,迎頭趕上,取得良好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材料的資料、作用以及難易程度,採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教師要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家庭相結合的多種多樣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從而豐富教學材料,提高學生的綜合潛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強調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實踐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視課堂教學應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課堂顯然無法承擔素質教育的重擔。而要提高教學藝術,讓課堂教學散發出愉悅的魅力,就要求教師掌握教育教學規律,具備淵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廣泛的審美情趣、較強的語言表達潛力和組織潛力,能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適時調整教學,使整個教學自始至終處於一種愉快、舒適的氛圍之中。要讓課堂教學散發出愉悅的魅力,教師不僅僅要有樂教的情趣,還要有會教的本領。教學要有目的性,教學目標要貼合學生的實際,過高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增加失敗的體驗;過低則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產生鬆懈、懶惰情緒。教學要有獨創性,須知教學並非機械化、千篇一律地演習教材,而應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以創造性地“教”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教學要有預見性,每一門課、每個章節、每一堂課,都須經周密的思考,對整個教學過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並不只是傳經佈道,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不“授人以魚”而“授人以漁”。要重視教學效果。在實施素質教育時,要提高教學效率,及時瞭解教學效果,透過效果的反饋,隨時調整教學的動態過程。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份厚重職責,我們沒有推脫的遁詞,也沒有迴避的理由。我必須會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時間,在研究課堂教學,改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益,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用心研究落實的各項措施上來。樹立起實施素質教育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的觀念,用心投身到當前的各項實際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