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黨?t心得體會1500字5篇

心得體會 閱讀(1.49W)

你一定也在爲如何寫出優秀的心得體會感到非常苦惱吧,大家寫心得體會最重要的就是要寫出自己的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黨?t心得體會1500字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黨?t心得體會1500字5篇

黨?t心得體會1500字篇1

旅遊,是人們多麼喜歡的字眼,它能夠使你中斷每一天周而復始的凡人瑣事,對平凡俗氣的生活,是一種暫時的解脫。旅遊觀光,領略山山水水,感受每一處的風土人情,不僅僅陶冶情操,增長見聞,還能修身養性,解悟釋惑。正是:“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使自己的胸懷得以舒展,心靈得以淨化!

旅遊感悟常人說:“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曉水深;不賞奇景,怎知其絕妙。”“讀萬卷書,還須行萬里路。”只有親身實踐,身臨其境,纔有切身體會。登高一望,纔會領略到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氣魄;駐足山中,纔會感受到魯迅先生“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的奧祕;跋山涉水,才能體會到李白“五嶽尋仙不辭邁,一生好入名山遊”的追求。一旦大自然別樣的風景去佔據視野和思想,你會覺得,生活並不總是乏味,一切都是那麼完美,處處充滿陽光。

遊一處風景,尋一處特色;見一處特色,悟一片心得。江南的綺麗,塞北的廣漠,能喚起我們對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如果你能和此地人溝通結識,賦美景以人文,還自然以生命,你會覺得,還有比自然景觀更深刻的領悟――不同的水土養不同的人,都具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真是一花一世界,萬花裝扮春。

2009年4月份我有幸去上海,印象最深的是南京路,它是亞洲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是上海商業的一扇門面,也是許多上海商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一個平臺。聽說此刻的南京路經商的多數是浙江人,由此在我心裏十分佩服他們。有一幅漫畫,畫中浙江人的頭髮都是豎起來的,就彷彿一根根天線,隨時搜索身邊有用的信息,哪怕只有一分錢的賺頭,浙江人也會一絲不苟地去賺。在南京路,不管是“珍珠王”丁美復,還是“電氣巨人”鄭榮德,還是“襯衫之首”的李如成,他們自己都坦言,他們的大生意都是從小生意逐漸做大的。

前天我剛出門就碰見我認識多年的浙江朋友,正因爲我去過上海,對我這個朋友更加肅然起敬。20年前,他遠離家鄉來我們那裏租個小店賣眼鏡。作爲文化水平不高的浙江農村人,有着聰明的頭腦和務實肯幹的精神,在經商過程中,早已習慣了以幾分甚至幾釐的利潤與人血拼,因此獲取的機會和利潤十分驚人。如今的他,已經成爲有幾個專營眼鏡店鋪的老闆,連他自己都承認,一生中在那裏賺取了“第一桶金”。這種實實在在的生意經,低成本戰術在市場上的釋放,也是“哈佛”精深的經營理念之市俗實用,更是浙江生意人走向成功的一大奧祕。

實踐證明,旅遊是鍛鍊身體、開闊眼界、遊覽風光、廣交朋友、認識自然、瞭解社會的最好時機,也是人與自然共生和諧的一種需要。但不管旅行多麼完美,生活是常態。旅遊的時間畢竟是暫短、有限的,它只是手段,不是終極目標,途中的美景,能夠欣賞,不必流連。我們務必記住,旅行不是探險,代價不宜太大。這麼多年,真正把旅行當一生的追求的,好像只有一個徐霞客。每當完成一次旅行,就應就是完成一次思想和情感的加油。加了油就該繼續努力,繼續打拼,畢竟這人生,還有更好更多的風景等着我們。

旅遊,是人們多麼喜歡的字眼,它能夠使你中斷每一天周而復始的凡人瑣事,對平凡俗氣的生活,是一種暫時的解脫。旅遊觀光,領略山山水水,感受每一處的風土人情,不僅僅陶冶情操,增長見聞,還能修身養性,解悟釋惑。正是:“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使自己的胸懷得以舒展,心靈得以淨化!

常人說:“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曉水深;不賞奇景,怎知其絕妙。”“讀萬卷書,還須行萬里路。”只有親身實踐,身臨其境,纔有切身體會。登高一望,纔會領略到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氣魄;駐足山中,纔會感受到魯迅先生“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的奧祕;跋山涉水,才能體會到李白“五嶽尋仙不辭邁,一生好入名山遊”的追求。一旦大自然別樣的風景去佔據視野和思想,你會覺得,生活並不總是乏味,一切都是那麼完美,處處充滿陽光。

遊一處風景,尋一處特色;見一處特色,悟一片心得。江南的綺麗,塞北的廣漠,能喚起我們對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如果你能和此地人溝通結識,賦美景以人文,還自然以生命,你會覺得,還有比自然景觀更深刻的領悟――不同的水土養不同的人,都具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真是一花一世界,萬花裝扮春。

2009年4月份我有幸去上海,印象最深的是南京路,它是亞洲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是上海商業的一扇門面,也是許多上海商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一個平臺。聽說此刻的南京路經商的多數是浙江人,由此在我心裏十分佩服他們。有一幅漫畫,畫中浙江人的頭髮都是豎起來的,就彷彿一根根天線,隨時搜索身邊有用的信息,哪怕只有一分錢的賺頭,浙江人也會一絲不苟地去賺。在南京路,不管是“珍珠王”丁美復,還是“電氣巨人”鄭榮德,還是“襯衫之首”的李如成,他們自己都坦言,他們的大生意都是從小生意逐漸做大的。

前天我剛出門就碰見我認識多年的浙江朋友,正因爲我去過上海,對我這個朋友更加肅然起敬。20年前,他遠離家鄉來我們那裏租個小店賣眼鏡。作爲文化水平不高的浙江農村人,有着聰明的頭腦和務實肯幹的精神,在經商過程中,早已習慣了以幾分甚至幾釐的利潤與人血拼,因此獲取的機會和利潤十分驚人。如今的他,已經成爲有幾個專營眼鏡店鋪的老闆,連他自己都承認,一生中在那裏賺取了“第一桶金”。這種實實在在的生意經,低成本戰術在市場上的釋放,也是“哈佛”精深的經營理念之市俗實用,更是浙江生意人走向成功的一大奧祕。

實踐證明,旅遊是鍛鍊身體、開闊眼界、遊覽風光、廣交朋友、認識自然、瞭解社會的最好時機,也是人與自然共生和諧的一種需要。但不管旅行多麼完美,生活是常態。旅遊的時間畢竟是暫短、有限的,它只是手段,不是終極目標,途中的美景,能夠欣賞,不必流連。我們務必記住,旅行不是探險,代價不宜太大。這麼多年,真正把旅行當一生的追求的,好像只有一個徐霞客。每當完成一次旅行,就應就是完成一次思想和情感的加油。加了油就該繼續努力,繼續打拼,畢竟這人生,還有更好更多的風景等着我們。

黨?t心得體會1500字篇2

時間飛逝,在大學的第一個假期很快就結束了,可是我還是沉醉在自我寒假社會實踐的收穫中。作爲一名大學生,有着重大的歷史職責和使命,而要承擔起這一切,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讓我們的每一天都無緣無悔。我不想虛度我的人生。所以在大學的第一個假期,我有了一個充實的、難忘的社會實踐經歷。我度過了一段被人稱爲“教師”的難忘的、陽光的日子。我在一家教育機構課外輔導部做兼職教師,在這次實踐中,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東西,是我之前沒有接觸到的東西,這對我來說,是一項很難得到更好的發揮的前提。在不斷的發展中,我有了更多的提高,我明白自我需要更多的提高,我需要繼續不斷的努力,在實踐中使自我不斷地提高。

在假期剛結束一週左右我就開始了自我第一次社會實踐。第一天是試講,我給兩位國中生補習數學,爲了能做的更好,我又把國中時代的課本重新翻閱了幾遍,走上了我的人生第一講。儘管有些緊張,可是我還是經過了第一關。就這樣我每一天早上起得很早睡的也比較晚,很辛苦,很累,可是卻很充實,算是順利的完成了我的當教師任務。學生家長也對我很認可,我帶的學生也對我很尊敬,我們也成爲了好朋友。異常是他們管我叫“仲教師”的時候,我的感覺就好像是飄向了天,很自豪,很光榮。那時我才真正的明白人們爲什麼說教師是太陽低下最高尚的職業。

這次實踐我學到的不僅僅是生活的艱辛和爲人處事的態度,還有教育問題上的一些經驗和原則。而這些,必將成爲我人生經歷中的一筆寶貴財富。我也期望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把學到的這些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此刻我把這些感悟記錄下來,勉勵自我,也跟大家共同分享。

一、教育需用心

在那裏,帶班的大都是在校大學生。他們年輕、富有活力和活力,當然還有自我獨特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孔子講“因材施教”,在那裏,針對不一樣年齡的孩子,當然需要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和方式。一向記得最初輔導班負責人的話:必須要用心。僅有這樣,才能獲得家長和學生的信任,僅有這樣,我們的事業纔會長久和發展。當然,不僅僅是做教育需要用心,從事任何行業,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小事,僅有做好了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大事。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僅有真正的用心注意好細節,才能將事情做好。所以說“走心”,這不僅僅是演員們演戲時的要求,也是平時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想要做好每一件事情的一個前提和必要條件。孔子說“有教無類",確實一個班裏總會有幾個學習成績差點的,幾個學習成績優秀的。當然,自我的親身體會也證明,教師喜歡學習好、懂事的孩子是有道理的。但這並不能成爲我們放棄其他孩子的理由。我們都以往經歷過,所以明白小孩子會喜歡怎樣樣的教師,會厭惡怎樣樣的教師,也明白他們更容易理解哪種教育方式。所以這是我們的一個優勢,也是我們應當好利用和開發的資源。時間雖然不常,但學到的東西,卻不僅僅侷限於教育上。相信這些人生的經歷會讓我在以後步入社會的道路上,給

我以啓迪和警醒。

二、掙錢很辛苦,要學會節儉

勤儉節儉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這對於從未步入社會參與勞動的我們來說,就如同對牛彈琴。對於一向以來的純消費者而言,哪會明白賺錢的辛苦和不易。並且一向以來,還理所應當的享受着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但當我真正投身其中的時候,我還是體會到了賺錢的辛苦和不易,雖然這並不是多麼費力的體力勞動,但每一天按時的上下課,對懶散慣了的我來講,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尤其是天冷的那幾天,起牀變得尤爲困難,但因爲肩上的職責,每次都是咬咬牙,堅持了下來。最終,手裏拿着自我辛辛苦苦賺來的紅包,心裏既激動又感動,覺得自我好像瞬間就長大了,懂事了,能夠分擔一下父母肩頭的擔子了。雖然工資並不多,但畢竟是融入了自我的汗水,付出了自我勞動的所得,所以拿着“沉甸甸”的紅包,想着之前自我打算的花錢計劃,猶豫了。還是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終究還是沒捨得花自我賺來的錢。哲學講實踐出真知。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了一把工作的艱辛,僅僅從書上學習那些空洞的理論和說教似的東西,我不會有這麼深的體會和感悟,也不會明白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僅有真正體驗了其中的滋味,才能給一個人的心靈最大的觸動。半個月的講課,早睡早起的生活,既鍛鍊了我的意志,又讓我明白了

什麼是職責,什麼是擔當。所以從此以後,節儉不應當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應當實踐在平時的生活中。

三、搞好人際關係

人際交往是伴隨我們一生的一門課程,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與不一樣的人相處這是我們一生都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課題。在輔導中心,我們要跟不一樣年齡的小朋友和大朋友相處,還要跟其他閱歷、背景不一樣的教師相處,還要跟學生的家長做好及時的溝通,當然跟管理者也需要及時的交流和討論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所以,這張複雜的關係網中,如何與不一樣的人相處,如何搞好人際關係成爲了一門學問很大的課程。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平時的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則其善者而從之。善於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這是一個人不斷成長和成熟的標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雖然我們不可能做到讓人人都喜歡自我,但起碼掌握必須的人際交往技巧,對於改善人際關係,構建和諧人際交流網絡還是十分有必要的。良好的人際關係使我們的一筆財富,不論是在大學,還是以後步入社會,這都是我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課。掌握必須的技巧,學會必須的方法,則能夠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加和諧,從而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

四、管理有方法

在大學自我是學工程管理專業的,所以在這次實踐中得到的管理經驗對自我專業學習有很大的作用。經過這次當教師的經歷,我認爲作爲一個管理者,方法尤爲重要。對學生的管理,你既不能像在學校那麼嚴厲,又不能太過懶散。所以把握好一個度,顯得尤爲重要。但需要明確的是必須要有明確的管理方案和要求,否則將難以控制其局面。所以,管理有方法,合作更和諧。

五、自立方能自強

作爲當代青年和大學生,當然還是90後,如何成長如何成才?我認爲第一步必須要學會自立。寄生蟲一樣的生活環境很難培養出真正優秀的人才。而一味靠父母也不是我們的風格。離開父母的羽翼,自我敢於應對生活的風雨和挑戰,這纔是你真正步入社會所需要學會的第一步。一個人僅有真正的自立,能吃的了苦,方能成就自我。一個人如果連自我都照顧不好,何談抱負和夢想呢?自立、自信、自強是我們青年人的寶貴財富。所以即使家庭再優越,父母再有錢,如果你自身不夠優秀,你也不是一個成功的人,不是一個會受人敬仰的人。

黨?t心得體會1500字篇3

黨的十八以來,在以習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反腐敗工作和廉政建設以前所未有爲的力度、廣度和透明度持續深入推進,呈現出壓倒性態勢,取得了輝煌成就,順應了黨心民心。回首五年,反腐敗鬥爭彰顯了“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宣誓,“猛藥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威嚴,“凡腐必反、除惡務盡”的意志。回顧五年,習總書記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重要講話精神時刻警醒、教育、激勵、指引着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筆者簡單梳理了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的經典語錄和熱詞,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這些擲地有聲、言出必行的詞句應當成爲我們修德立行的座右銘、爲官用權的緊箍咒、幹事創業的新動能。牢記這些經典語錄和熱詞,時刻做到知敬畏、嚴律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用權,兢兢業業幹事,誠誠懇懇爲民。

——“老虎”“蒼蠅”一起打。2013年1月,習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會議上鮮明指出“‘老虎’‘蒼蠅’一起打”的要求,迅速成爲家喻戶曉、深得民心的反腐熱詞,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等腐敗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羣衆身邊的微腐敗問題。打“老虎”,查辦高官要職和領導幹部大案要案雖然涉及面窄,但其震懾力大。拍“蒼蠅”,懲治發生在羣衆身邊的不正之風,看似不起眼,但其影響面廣。“老虎”兇猛傷及表,“蒼蠅”如蛀蟲傷及裏,這些都是影響黨羣幹羣關係的罪魁禍首,都會嚴重損害黨的形象和敗壞黨風政風,二者的危害都是巨大的、不可忽視的。

——落實“兩個責任”。2013年11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各級黨委特別是主要負責人必須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嚴重失職的意識,解決好不想抓、不會抓、不敢抓的問題,切實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各級紀委作爲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對黨風廉政建設責無旁貸,必須履行好監督責任。黨委的主體責任是前提,紀委的監督責任是保障,二則相互促進、缺一不可,要切實抓住兩個責任的“牛鼻子”,推進黨委(黨組)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統一領導,強化守土有責和守土盡責,黨委主要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黨委班子成員要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制度。

——“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2014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宗旨意識,使領導幹部“不想腐”;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強化監督管理,嚴肅紀律,使領導幹部“不能腐”;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使領導幹部“不敢腐”。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習總書記充分肯定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顯著成效,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堤壩正在構築,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的氣象。不敢腐,就是通過加大懲治力度,提高腐敗成本,形成巨大的震懾作用,使黨員、幹部對腐敗心生戒懼、收斂收手。不能腐,就是從體制機制和制度上消除腐敗發生的條件,使黨員幹部沒有腐敗的機會,用制度的籠子管住權力,用黨的紀律規範黨員幹部的行爲。不想腐,就是牢築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使黨員、幹部從根本上消除腐敗動機,築牢理想信念這個魂,不忘初心,始終堅定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牢記黨的宗旨,堅守道德底線和紀律紅線。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2014年3月,習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提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風問題是腐敗的溫牀,新一屆黨中央以“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爲切入口,通過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斷聚焦“四風”問題,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突出問題導向,向實處發力,解決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此找到反腐倡廉的着力點。十八大以來,通過以作風建設爲有效抓手,不論是在“三公”經費支出還是樓堂館所建設,亦或是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整治“會所歪風”,還是先後出臺會議費管理新規和公務接待、公務用車以及因公出國(境)等具體管理辦法,中央大力整治清除作風之弊、行爲之垢,不斷將當的作風建設推向深入,使得黨風政風爲之一新,黨心民心爲之一振。對領導幹部在作風上從嚴要求,堅持不懈地抓好自身的作風建設,做到防微杜漸、警鐘長鳴,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使各級黨組織始終永葆先進性。

——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2015年1月,習總書記13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指出,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腐敗分子,着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開弓沒有回頭箭,狹路相逢勇者勝。當前一些制度過於原則籠統,可操作性不強;一些重要領域改革不到位,體制機制不完善,監管有盲區、有死角;一些黨員幹部規矩、原則、制度意識不強,重人情輕制度,以潛規則代替明規則;讓腐敗分子有機可乘。腐敗問題是大問題,是重病、頑疾,只有重症用猛藥、頑症持續醫,纔有可能去疾治癒,如果力度稍有鬆懈,或者目標稍有偏移,就會前功盡棄,我們要充分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鉅性,始終保持零容忍態度,發下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不定指標,上不封頂,凡腐必懲,有貪必肅,除惡務盡。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2015年6月,王岐山同志在浙江調研時強調,要喚醒黨章黨規意識,推進制度創新,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前面。全面落實當天要管黨、嚴明紀律和規矩,使紀律成爲“帶電的高壓線”。十八大以來,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發揮黨紀在反腐倡廉中“自我糾偏”的作用越來越大。“破法”必先“破紀”,落馬領導幹部往往是從破壞規矩、違反紀律開始的。一些黨員幹部違紀之後未被及時懲處,結果從僥倖、害怕變得膽大妄爲,最後觸犯法律底線。紀律是從嚴管黨、依法治黨的重器,具有普遍性、穩定性、反覆適用性。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就是把紀律規矩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達到對消極腐敗現象“釜底抽薪”的效果。過去,公款旅遊、大吃大喝現象屢禁不止;嚴禁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規定難以落實;“四風”問題穿上隱身衣,花樣翻新;有的黨員幹部不違規違紀、不吃請不收禮,但也不幹事不擔責,消極對待改進作風。

——拔爛樹、治病樹、護森林。2015年6月,王岐山同志在浙江省調研時,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紀委書記座談會,強調指出:“要有‘啄木鳥’精神,治病樹、拔爛樹,保護森林。堅決懲治極少數黨內的腐敗分子,懲最終還是爲了治。黨的政策從來都是給犯錯誤的同志以‘改正錯誤的機會’,從來都不是將同志‘一棍子打死’。在特定的條件和環境下,有的黨員幹部霧裏看花、是非不清、走上歧途,而在經過反對‘四風’、羣衆路線教育洗禮,清醒過來後,就要懸崖勒馬。政治腐敗和反對‘四風’也有政策槓線,越往後執紀越嚴”。具體地說,哪些自知自己有問題的,當主動如實徹底地向組織交代;已經收了別人錢財的,無論是否可能“東窗事發”,都要及時交出來;包括立場不堅定,進入了“小圈子”的,也要趕緊“退出來”。而對經組織幫助仍執迷不悟,“不見棺材不掉淚、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必將受到嚴懲,繩之以黨紀國法。

——“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2017年1月,習總書記在七次全會上的講話,旗幟鮮明、擲地有聲,向全黨全社會表明了與腐敗問題鬥爭到底的堅決態度,展現了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擔當精神,凝聚和提振了黨心民心。“千百人”和“十三億”孰輕孰重?看似再簡單不過的一筆政治賬,但要做出讓人民滿意的解答卻並非易事。這是決心更是信念,是承諾更是鞭策。儘管成效有目共睹,但當前發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保持定力、行穩致遠,靠的絕不是一陣風、一股勁。全黨必須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這句話,始終把人心向背的政治賬放在心上,才能在未來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黨?t心得體會1500字篇4

說起鴉片戰爭,國人再不懂歷史者也能說上幾分,但若要細細推敲、點點分析,卻發現太多所謂細節所謂真相其實並不明瞭。一百多年來,關於鴉片戰爭的研究不勝其數,觀點卻是大同小異。我們難免會疑惑,這場被視爲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戰爭,它的形成、爆發直至失敗真的只是我們所瞭解的“貿易爭端”、“奸臣賣國”、“忠臣難封”這麼簡單嗎?

這諸多疑惑,在閱讀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潰》一書後大都得到了解答。本書又名《鴉片戰爭再研究》,是茅海建先生系統研究鴉片戰爭十餘年所得的成果。與之前所讀文獻不同,茅先生除詳盡考訂了與戰爭相關的海量史實外,更致力於站在當時的情景下,力圖以當時的道德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爲規範去解讀歷史,使得許多在今人看來荒謬的行爲得以顯示其在當時環境中的合理性。他用鴉片戰爭中決策的皇帝與諸位官員構建書的脈絡,在官員們的決策做法中窺探大清國的政治軍事環境,評價清王朝在此歷史轉折點的所作所爲,揭示了歷史進程中的偶然與必然。如作者自己所言:“我選擇鴉片戰爭這一中國近代化理應發生的起點,專門分析中國人,尤其是決策者們,究竟犯了什麼錯誤以及如何犯錯誤的,試圖回答一些問題。”可謂推陳出新,別樹一幟。

“歷史學家可以說謊,但歷史不會說謊。”本書使我印象最爲深刻的便是作者對待歷史極爲認真的態度,這從書中豐富詳盡的引用和註釋便可見一斑,更難得的是其堅持事實、力圖還原歷史真相的努力。

在之前的認知中,琦善、伊里布等人就是“漢奸”、“賣國賊”,林則徐則是能救國於危亡卻被構陷而壯志難酬的民族英雄。但在此書中,作者通過嚴格分析,將有關琦善“賣國”的證據一條條駁倒,告訴我們是琦善而非林則徐促成了道光帝“查剿鴉片”的決定,琦善“賣國說”的根由在於他不主張用武力對抗的方式制止英國的軍事侵略,而是去企圖用妥協的方式達到中英和解。於是,“妥協”便被視爲“投降”,“投降”又被提升爲“賣國”,帽子便這樣一頂一頂加在了琦善頭上。他同樣告訴我們,林則徐固然有着值得稱頌的業績與精神,卻絕不是大廈將傾時可支的那根“獨木”,與同時期其他官員相比,他肯致力於新知的努力,瞭解了英國殖民的歷史,做着當時官僚士子們不屑於做的事情,實爲難能可貴。但他的見識水平、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使他未能準確瞭解對手的實力、戰術,亦未能對戰爭做出正確的判斷。他是一個尋求進步的人,但再偉大的人也有其侷限性,作爲個人,總是無法徹底脫離他所處的時代。而當時人們對林則徐的盛讚和期許,更多是因爲那是當時他們所能抓住的難得的希望;一百多年後的我們對林公的敬仰與懷念,多的是對那段苦難歷史的僥倖與不甘。

歷史學家與我們普通大衆一樣,生來俱有無可排遣的民族情結,但不應當演化爲歷史研究中對本民族的袒護。一個民族對自己歷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的堅實保證。因此我們需要明白,中國人在這個過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錯誤。歷史學最基本的價值,就在於提供錯誤,即失敗的教訓。所謂“以史爲鑑”,正是面對錯誤、分析錯誤,從而避免錯誤。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民族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遠遠超過他們勝利時的收穫。勝利使人興奮,失敗使人沉思。一個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興奮中的民族更有力量。歷史學本應當提供這種力量。中華民族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但我們不能忽視幾千年歷史沉澱所積累的民族缺陷,正視缺陷是消除缺陷的必要條件。這便是歷史應當給予我們的價值。

回到書的內容。在閱讀過程中,我不合時宜的想起了另一本似乎毫無關聯的書——《三體》,腦海中總會浮現“歌者文明”對太陽系文明實行的“降維打擊”。鴉片戰爭中的英國與中國似乎就可以貼切的對應這兩個文明。就像《三體》中面對“黑暗森林”法則自以爲已做好準備沾沾自喜的太陽系文明一樣,當時的清王朝也仍然沉浸在“天朝”的美夢裏,以爲泱泱中華根本不必將區區“島夷”放在眼裏。於是,英國的“堅船利炮”和先進的軍事理念就如一塊二相箔,使得清王朝幾乎毫無招架之力。這不是兩個國家的交戰,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對舊時代無情的全面碾壓。在歷史的車輪下,忠臣良將、義理仁心都不過是蚍蜉撼樹而已,更何況這個舊時代已是千瘡百孔、根枯葉爛。

在長期領先於世界背景下,“天朝上國”成爲了我們的定位,清王朝的強盛也使周邊地區的各國君主,出於種種動機,紛紛臣屬於中國,向清王朝納貢,受清王朝冊封。至於藩屬國以外的國家,包括西方各國,清王朝一般皆視之爲“化外蠻夷之邦”,在他們的心目中,通商是“天朝”施於“蠻夷”的一種恩惠,是“懷柔遠人”的一種策略。因此,清王朝在對外關係上,自以爲是居於他國之上的“天朝”,不承認與之平等的國家的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天朝”的對外體制,使中國成爲一個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正如茅先生所說,“天朝”是一個夢,一個難以驚醒的夢。而當這個夢被強行打破時,我們才恍然發現自己的落後與無能爲力。

茅海建先生從武器裝備、兵力與編制、士兵和軍官三個方面將中英軍事力量進行了對比,使我們看到了二者之間巨大的差異和清軍當時的種種亂象。當權力與金錢一樣上市流通之後,即刻產生威力無比的社會腐蝕劑,當軍隊將財神像奉爲戰旗時,腐敗已不可逆轉,執法者犯法的罪惡足以致命。鴉片戰爭時期的清軍,本是一個難得見到光明的黑暗世界。但當下流行的各種鴉片戰爭的論著中,一方面承認清軍已經腐敗,一方面卻又只是利用一小部分在抵抗中犧牲的將士講述“廣大愛國官兵英勇奮戰”云云。這種以偏概全的論調,難免讓人覺得有“阿q精神”的味道。

除去軍事上的種種問題,鴉片戰爭暴露出的君臣關係問題更令人深思。天朝的落敗,打破了當時的史料作者和著作家們固有的“天朝不可戰勝,島夷不自量力”的思想,他們雖然疑惑,卻並不能從世界大趨勢和中國社會本身去看問題,因而不可能看出問題的癥結正在他們津津樂道的天朝文物制度上。他們認爲剿滅纔是天朝對待這些蠻夷之邦唯一正確的方法,而以此類推,敗仗的責任自然不能推給皇上,就只能由不主戰的大臣承擔,而給他們帶上“奸臣”的帽子,並且逐漸由“奸臣”變爲“賣國賊”。對於在文化專制主義和儒家學說千年的影響之中形成的“君臣是非善惡忠奸”的理念,著作家和史料研究者們的行爲不僅不是對當時社會忠奸理論的反思和改變,反而是爲了使其更加穩固。於是我們看到:皇帝獨斷專制卻又漫不經心,大臣戰戰兢兢卻又謊話連篇。“知識給人力量,愚昧也給人力量,甚至是更大的力量。”在戰爭開始相當長時間之後,清朝自道光皇帝至各位大臣對英軍的實力仍然模糊不清,以至於多次戰爭後清軍的防禦和戰法都無創新。這又如何能不敗呢?值此生死存亡之際,本應看到舉國上下萬衆一心抵抗侵略,實際上卻是上下欺瞞得過且過,實在令人扼腕。

其實早在明朝的時候,中國就有完成軍事現代化的組織,也就是全面進入熱武器時代。但沒有成功,因爲社會組織和生產方式不支持。而皇帝和大臣互相不信任就更是自古以來的問題了。這倒可以解釋另一個我本不理解的問題:在當時的文獻中爲什麼會有那麼多對“漢奸”的指責?結合後來的“三元里抗英”中勸解三元里民衆的餘保純成爲了衆人心中的“漢奸”一事,我想,在鴉片戰爭時期,“漢奸”可算是一個最不確定的稱謂,一切不便解釋、難以解釋的是由、責任、後果,便可以被轉移到“漢奸”身上。

在本書的最後,茅先生將清王朝與當時同樣遭受列強侵略的日本做了對比,我們看到“黑船事件”之後的日本,是如何以與清王朝截然不同的態度開始奮鬥與發展,終在“明治維新”後突飛猛進,甚至在鴉片戰爭結束52年後由當初的被侵略者成爲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新的苦難。我思考着與作者相同的問題:在鴉片戰爭中犧牲的將士們,他們的血如何纔算沒有白流?以鮮血換來的成功是榮耀的,而以鮮血換來的失敗更應當被重視。唯有牢記“血的教訓”,認真思過,直至奮發圖強重振輝煌,方可稱作不辜負。一百餘年前是如此,一百餘年後更是如此。所謂“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也當如此吧。

鴉片戰爭,這是一段傷痛而屈辱的歷史,但也正因爲經歷過這落後、矇昧、痛苦的歷史,我們才更能體會到,五十年後這個民族的覺醒,是多麼的不易,又是多麼的偉大。世界仍是百年前那個世界,幸而中國已不是百年前那個中國。茅海建先生在全書最末問道:“中國人應以什麼樣的姿態進入21世紀?中國人怎樣才能贏得這一稱號——中國人的世紀?”我想,百年屈辱過後,重新在世界舞臺上顯現自己無可阻擋的實力的中國,定不會令我們每一個國人失望,不會令百年前在一片黑暗中仍能以血爲燭的先輩們失望。

黨?t心得體會1500字篇5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現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爲核心的課堂教學備受青睞。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是在訓練習作中的昇華認識,在一節課的時間裏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5%以上。

高效課堂的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因此,評價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高效地實現預期教學目的。它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在於教師研讀教材的功夫,在於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於教師對教學的科學規劃,在於教師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捨與提煉,在於針對學生實際設計出學生能高效自主學習的活動抓手,在於讓學生既能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實踐活動,又有大量的知識積累,老師又能不失時機的引導和提升,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如何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呢?我覺得具體的是:

一、精心備好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

精心備課,分四步。

第一步是在備課前泛讀,我們一定要經過大量的閱讀和準備,不單是寫寫教案那麼簡單,自己必須廣泛深入地閱讀,隨時充電充實自己,打下深厚的知識基礎,作好充足的教學準備。比如科學課中有許多知識和技能必須老師先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給學生去上課,否則你不可能讓學生透徹地掌握正確的科學知識與技能;自己如果都是迷迷糊糊的,那學生肯定更是雲裏霧裏的。這哪談得上高效呢?只會令學生生厭而已,久而久之就是誤人子弟了。所以,我每次備課前都進行大量的閱讀。翻閱各種資料,上網查詢各種疑難問題。所以,本期我自己閱讀學習的教學資料形成了厚厚的一本,遠遠超過了備課本的厚度。“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我是深有體會了。總之,我認爲一個負責任的老師絕不能把自己都不懂的東西去教學生。

第二步是備課時自讀,不參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參考書,完全是自讀自思自解。

第三步是針對自讀時的難點疑點,參照別人的備課,看看哪些是別人想到而自己沒有思考到的,想想別人爲什麼要這樣設計,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

第四步是在上課後,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寫出課後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這樣的備課能促進我們教師獨立思考,使能力不斷提高。我覺得寫教學反思與教學後記或教學日記絕不是應付上級檢查的事情,而是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所以,本期我寫了一些隨筆與反思,來隨時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爲。但是,由於時間精力有限,我的反思與日記還是寫的不夠。所以爲了讓自己的課堂成爲真正的高效課堂,以後我要堅持寫教學隨筆與日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第四步是既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備課,同時也要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讀教材,並提出疑問。因爲對同一教材的內容,師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都有巨大的差異,必然對教材內容的實際解讀相差巨大。因此我們要站在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體的高度,體察學生閱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具備的方法,分析應該落實的知識、訓練重點,找到三維目標的交匯點,在心裏和學生先期對話,徹底吃透教材,能夠對教材內容舉一反三,變式練習層層遞進。然後再統籌安排在教學中應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學什麼、怎樣學?但無論事先如何備,都不會與事實上的發生的一模一樣,必然有很多出入。這就需要課後進行反思,進行整理,小結得失,及時進行調理,揚長避短,以求下節課上得更好。不僅是知識方面的小結,還是思維方法等方面的小結。教材的編排一般有兩條貫穿始終的主線:一條是明線,即知識的聯繫;另一條是暗線,即掩藏在知識背後的思想方法。這條暗線一般不被重視。但經歷上課實踐後,教師一般都有感覺,只要勤於總結,及時運用到課堂中去,必將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例如,教師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此外,通過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拿它和本節知識做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安排學生能對本節課的知識牢固掌握、靈活掌握,也就是能夠舉一反三,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運用新觀念,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

新課程背景下,老師的角色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變了,我們對高效課堂關注的重點也要改變。新課程要求學生全員、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的情緒狀態要關注,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生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之中,並能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另外,課堂上要善於換位思考、轉變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例如:上新課之前,佈置學生預習,或佈置有趣可行的實驗作業。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以後在課堂學習時能夠學中有思,思中有學。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爲“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要調動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就必須適時開放課堂,讓課堂活起來。這“活”,首先是方法靈活,學生思維活躍,師生靈動,課堂開放。其次是適度控制,使課堂又活又實,活而不亂,不“跑野馬”,該止時堅決止,該落實的知識、方法、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能落實。這一點我覺得是最難做到的。課堂上要做到收放自如真的很困難。學生喜歡活躍的課堂,但是你稍一放開,可能局面就難以控制。特別像六年級這樣人數較多,男生也比較多的班級就更覺得不好控制。這一直是我想探討的問題,希望可以和同仁們多多切磋。第三是切入點要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討的價值,出其不意,與衆不同,環節奇特。第四是注重價值,即真正把問題“弄清”,不做花架子,不探討與本學科無關的問題,做到知識清、方法清、思路清、環節清、滲透點清,一節課學到了什麼,師生心裏清清楚楚。

三、落實好作業,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

教師需要做的是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複、機械、無效的作業。教師精心地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創新作業批改形式,發揮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性作用,作業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展的作用。主要措施:加強教師作業佈置和批改情況的檢查和講評,組織作業設計研討,開展優秀班級作業展評、學生家長評教等措施,推進作業設計的優化,使教師形成自主設計高質量作業並及時批改評價的良好習慣。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爲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真正的高效課堂,需要師生一起共同努力。將我們的課堂變成真正人文的、靈動的、有魅力的、煥發生命活力的學堂和舞臺。只有智慧與智慧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交融,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尊嚴,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長,這樣的課堂,纔是真正的難忘的課堂,出彩的課堂,高效的課堂。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課堂教學因素佔了相當的比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爲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