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學生防詐騙心得體會800字左右

心得體會 閱讀(1.35W)

在開展防詐騙專題活動後,作爲一名學生是不是都有不少的體會了。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下面是本站爲大家整理的學生防詐騙心得體會800字左右,供大家參考。

學生防詐騙心得體會800字左右

學生防詐騙心得體會800字左右

今天晚上學院組織看防詐騙電影,影片利用動畫片的形式用詼諧、生動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各種詐騙的案例。看完本影片,我深受影響,真切的感受到詐騙真的是無處不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就像影片中常說的一句話“切莫上當。”詐騙形式主要有街頭詐騙、網絡詐騙等。詐騙人員很狡猾很“聰明”,他們的詐騙對象主要是婦女、老人這些弱勢羣體,他們無所不用其極,辦作假醫生,假出車禍者,假出差者,假老師,假朋友,假同桌的你,假女兒等各種身份,騙錢、騙物。他們觸碰着道德的底線,直到達到他們的目的,否則他們不會放過你,他們最開始時用好聽的語言勸告你,用你的家人的性命危機恐嚇你,利用你的善良,你的擔心,你的良知,做最沒有良知的事情。

其實,詐騙在學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別是每年大一新生來校之際,此時詐騙分子便會出來“覓食”,主要以大一新生爲目標,利用他們對大學的不熟悉,以及對大學美好的憧憬,利用他們的善良。爲了達到他們的目的,騙取新生的信任,對其進行“洗腦”,進而詐騙成功。

往事不堪回首,遙想當年,我青澀少女一枚,獨自一人來武漢上大學。來大學第一天就被學姐學長騙,對我這個對大學充滿幻想的小女生來說,是一件很殘忍的事。記得當時剛來爲自己買完生活用品回寢室,一學姐自稱是關心學弟學妹敲我們的門,她進來後就大談她的大學生活經驗,讓我們好好學習、好好軍訓、不要想家之類的。我們當時都覺得學姐真的很好,覺得學姐很親切。

但是呢,當她講完講完這些後,就開始說讓我們買英語資料,考四級、六級各種資料,推薦我們買。可是我們都不知道在我們學校大一是不可以考英語四、六級的。還有就是一份要200塊錢,對我們來說數目還是很大的。都怪我們耳朵軟,相信她,就買了她的資料,剛開始時,她還有給我們送幾份報紙、一本詞典,然後就杳無音訊了。

學姐騙學弟學妹這種事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是也是一種變相詐騙行爲。我認爲這種行爲和我們影片中看到的詐騙分子欺騙老奶奶、善良的路人、擔心孩子的媽媽、懷念舊情的同桌的你一樣,是很不道德的一種行爲。

被騙,在很大程度上是詐騙機關的人員太“聰明”,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爲被騙人員的某種貪便宜的心理,軟弱善良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不被騙,就要練就防詐騙、反詐騙的自我保護心理意識,提高防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對人對事,要擦亮眼睛,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學生防詐騙心得體會800字左右

近年來,一些犯罪分子頻繁利用手機、電話和互聯網實施電信詐騙犯罪,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給大衆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爲了讓我們的孩子也提高警惕,學校給我們播放了防止電話詐騙案的視頻光盤。

該CD講述了一些實際的電話詐騙案件的經過,揭露了一些常見的犯罪手段。

1、冒充法院和有關執法部門,通過電話通知市民出庭。當事人在法院執行案件,有經濟犯罪嫌疑,名義賬戶被凍結,以此爲理由進行威脅,最後以提供公共賬戶爲理由,要求當事人將名義存款轉入其提供的欺詐賬戶。

2、冒充電信局、公安局工作人員。自稱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員接到電話,以當事人的名義註冊的電話和銀行賬戶有洗錢、欺詐等犯罪活動的嫌疑,爲了不受損失,必須將本人的存款轉移到安全賬戶,如果不頻繁地通過電話或附近轉移的話,損失會更大。

3.冒充稅務、財政、列車員。國家降低購房權利稅、購車附加稅率,退還稅金,讓當事人直接通過銀行ATM機轉賬提供銀行卡號獲得稅金。

4.冒充朋友和家人的熟人進行欺詐。編造家人和自己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等謊言,把當事人匯到指定的賬戶上。

欺詐方式層出不窮,電影介紹了貸款欺詐、婚姻介紹、招聘欺詐、低價購物欺詐、敲詐信件欺詐、釣魚網站欺詐、重金求子等。

看了這個視頻,我覺得這種恐慌和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眼前。如果我們放鬆一點警惕的話,會給嫌疑犯更多的機會進行犯罪活動。在各種詐騙犯罪中騙子的目的是騙錢,最終以銀行匯款、銀行卡匯款的形式達到騙錢的目的。因此,無論罪犯如何用巧妙的語言、危險的語言威脅,我們都要記住不聽、不相信、不匯款、不匯款,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要急於決定,首先要和家人取得聯繫、聯繫,如果有疑問就直接打110諮詢和通報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擦亮自己的眼睛,明確是非。我希望我們的罪犯能夠改變邪惡,自食其力,給人們和社會帶來穩定的生活環境。

學生防詐騙心得體會800字左右

隨着互聯網、電信業的不斷髮展,近年來,利用電話、短信、網絡等方式進行虛假信息詐騙犯罪十分猖獗。今年以來全國範圍電信詐騙金額達到7000億人名幣,詐騙名目繁多,涉案人員衆多。爲切實提高廣大學生對網絡、電信詐騙犯罪的識別和應對能力,現將有關防止網絡(電信)詐騙的安全知識提醒如下:

一、網絡詐騙

1“網絡釣魚”利用欺騙性電子郵件和僞造的互聯網站進行詐騙活動,作案手法有以下兩種:

(1)發送電子郵件:以虛假信息引誘用戶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發送欺詐性電子郵件,郵件多以中獎、顧問、對賬等內容引誘用戶在郵件中填入金融賬號和密碼。

(2)不法分子通過設立假冒銀行網站,當用戶輸入錯誤網址後,就會被引入這個假冒網站,一旦用戶輸入賬號、密碼,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竊取,賬戶裏的存款可能被冒領。此外,犯罪分子通過發送含木馬病毒郵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計算機內,一旦客戶用這種“中毒”的計算機登錄網上銀行,其賬號和密碼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竊取,造成資金損失。

2、網絡購物類詐騙是指在互聯網上因買賣商品而發生的詐騙案件:

—騙子以未收到貨款或提出要匯款到一定數目方能將以前款項退還等各種理由迫使事主多次匯款。

—騙子以種種理由拒絕使用網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謊稱“賬戶最近出現故障”或“不使用支付寶,要收手續費,可以再給你算便宜一些”等理由,誘騙事主使用先匯款後交貨的不安全交易方式。

—騙子用假冒、劣質、低廉的山寨產品冒充名牌商品,事主收貨後連呼上當,叫苦不堪。

二、冒充熟人詐騙

部分大學生到異地求學,使得不法分子趁機利用父母的擔心進行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騙子自稱是學生的某位老師,常以學生生病,急需住院或手術爲由,要求家長匯款。

冒充QQ好友借錢--騙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戶密碼,然後張冠李戴冒名頂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錢,要先與朋友通過打電話等途徑取得聯繫,防止被騙。

三、網上中獎詐騙當您登陸QQ或打開郵箱時是否會收到一些來歷不明的中獎提示,不管內容有多麼逼真誘人,請您千萬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謂的諮詢電話或網頁進行查證,否則您將一步步陷入騙局之中。

四、特別提醒

面對以上形形色色的網絡詐騙手段,應該如何有效地識別、應對和防範?彆着急,警方給您支招:

1、不要主動與對方聯繫,撥打所謂的諮詢電話,這樣只能使您一步步上鉤。

2、不要過分依賴網絡,遇到有人借款,要牢記“不決斷晚交錢,睡一覺過一天,再找親人談一談”。

3、詐騙過程中,犯罪分子往往會利用人的恐慌心理,製造緊張氣氛,不停地變換角色,讓你來不及分辨真假,並催促你辦理。一旦發覺對方可能是騙子,馬上停止匯款,不再繼續交錢,防止擴大損失。

4、馬上進行舉報,可撥打官網客服電話、輔導員等向有關部門進行求證或舉報。

最後提醒大家,不管是現實詐騙還是網絡詐騙,騙子最終的核心或者是共同點都是一個騙字,只要我們多加強預防心理,切實做到“三不一要”:不輕信、不透露、不轉帳;要及時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