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昆蟲記章節讀後感7篇

心得體會 閱讀(2.8W)

我們可以通過寫讀後感來記錄我們的真實感受,通過寫讀後感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昆蟲記章節讀後感7篇,供大家參考。

昆蟲記章節讀後感7篇

昆蟲記章節讀後感篇1

讀完《昆蟲記》,心有所感,感於法布爾那一份純粹的,陶醉於昆蟲世界中的快樂。法布爾,真是最樂的人;《昆蟲記》,真是最樂的書!

文字之樂

法布爾筆下生花,每個文字都似乎不是文字了,而是一個個美妙的精靈,充斥着生動與活潑。讀着他的文字,蟲兒們似乎都出現到了眼前。你聽見了嗎,蟬兒正唱着嘹亮的歌呢;你看到了嗎,黑布甲正背朝下傻傻的裝死呢。看看他是怎麼描寫豌豆象幼蟲的吧,“鄰里間和睦相處”“互不相爭”“食物豐盛”“呆在小房間裏”看着這麼生動形象的詞,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便如同電影一般在我的眼前放映,自己也似乎身臨其境,成爲了一個小豌豆象,在安靜地嚼着食物了。想着想着,嘴角不禁浮現出笑,是文字的樂使我笑的吧。怪不得羅丹稱法布爾“像文學家一樣的寫”。文字裏,蘊含着昆蟲的樂,蘊含着法布爾的樂,也蘊含着讀者的樂呀。

人性之樂

都說“人之初,性本善”,讀《昆蟲記》真讓人瞭解了人的善心。法布爾的人性,在書中無時無刻不體現出來。《昆蟲記》中的生靈,永遠是鮮活的。這裏沒有大孔雀蝶們標本的解剖,但有蟬悠閒喝水的姿態;沒有一個個死亡的悲痛,但卻有生命的喜悅。正如法布爾自己所說:“你們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我是在它們活蹦亂跳的情況下進行研究……而我是在蔚藍的天空下,在蟬鳴的歌聲中觀察。”讀到這句話,我開始反思我對昆蟲們的看法,我是不是一見到昆蟲就把它們踩死?而法布爾呢,怡然自得,與昆蟲交友,不傷害它們,盡顯人性之美。我彷彿看見了荒石園中一個正逗着小昆蟲的中年人,臉上帶着孩子般天真的微笑,這便是人性最初的樂吧。

堅持之樂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法布爾的研究,我會用樂此不疲。

數十年如一日的對昆蟲進行觀察,我們會說什麼?會說“不”吧,但法布爾沒有。他樂在其中,堅持了下來。《昆蟲記》裏沒有一句抱怨的話,而是與我們讚歎着自然的美。每個字都充滿了對昆蟲的深情。努力不會白費,一個個昆蟲出現在了紙上。《昆蟲記》完成了。

是的,《昆蟲記》不完美,但作者筆下的文字卻處處透着一股癡迷勁,他贊黃蜂建築才能遠勝盧浮宮智慧,他嘆西緒福斯蟲的愛情忠貞高尚。看得出來,他樂。正是對蟲的癡迷,使法布爾堅持,使法布爾樂啊。

翻開《昆蟲記》,找尋昆蟲的樂,找尋法布爾的樂。

昆蟲記章節讀後感篇2

在驕陽似火的八月,我被《昆蟲記》這本著作深深地吸引住了,裏面描繪的千奇百怪的昆蟲趣事讓我對它愛不釋手。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觀察細緻的科學著作,而且又是一部文筆優美的散文作品。它的作者法布爾被稱爲“昆蟲荷馬”,他一生熱愛蟲子,研究蟲子,記錄蟲子的生老病死和它們獨有的生活方式,這使得《昆蟲記》成爲一本不朽的著作。

從這本書中,我可以知道關於昆蟲的許多趣事。比如螢火蟲會發光是正因發光帶上方有層白色塗層,是有一種十分細膩的顆粒構成的,然後由白色塗層供了可氧化物質,導管則輸進了氣流,當可氧化物質與氣流相遇,變產生了光;在作者觀察園蛛時,尤其是絲光蛛和條紋蛛的網時,它們織出來的網不是雜亂無章的。等織好了網,蜘蛛便遠遠的躲在隱蔽處,就可以從這根線上得到獵物落網的消息。書中自有黃金屋,裏面記載了關於昆蟲的許許多多的“黃金”,都是我沒有“挖掘”過的。

在沒看過昆蟲記之前,我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不知道螳螂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不知道蟬和螞蟻的故事,不知道小蝗蟲怎樣蛻皮……但是等我看完昆蟲記後,我都知道了,原來小小的昆蟲蘊含着大大的學問呢!

有一次,房間亮了燈,窗外飛進好幾只飛蛾,它們鬧哄哄地“撞到”燈罩上,我心裏一怔,一開始害怕它們飛過來我身上,我想躲到一邊去,甚至拿起掃把想趕它們出去,而事實上它們沒有要攻擊我的意思,而是圍繞着燈罩飛。也許它們有點笨,以爲憑藉丁點兒力氣就可以撞進燈光裏。飛蛾撲火,真的就是傻傻地自取滅亡嗎?

我馬上想到了《昆蟲記》,突然覺得飛蛾有點可愛,飛蛾在億萬年前完全靠天然光源日光、月光或星光指引飛行,它們的追求義無反顧,不畏犧牲,而我們卻有很多人做不到像飛蛾這樣爲了理想鍥而不捨的。

昆蟲記章節讀後感篇3

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備一些智慧,一些與生俱來而後天獲得的靈感。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用一生的時間與精力來寫的,通過仔細觀察昆蟲的生活,並且詳細的記錄編寫而成,他介紹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

讀書使我們真真實實地感覺到了法布爾觀察得仔細,就連小小的螢火蟲是怎樣捕食都看的清清楚楚。他還不辭辛苦的追蹤觀察迷宮蛛是怎樣產卵和養育寶寶的,爲了石蠶,他還親自養了一些,講述了石蠶是如何利用簡易的房子金蟬脫殼的。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無論強大還是柔弱,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尊重。昆蟲這些飛行於天地之間自古以來就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但我們卻很少去關注過它們。因爲它們的生命都是那麼弱小,那麼卑微,那麼微不足道。讀了這本書心中深深受到了感動。原來衆生平等,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甚至遠遠超過了我們人類。昆蟲們和我們一樣,也在不繼地說着話,唱着歌,跳着舞。在屬於它們的樂園裏。在城市或田野中行走時,一座被遺忘的花壇。或是一段尚未整修的河堤……。也許都有它們的身影,或許連草根底下也會成爲它們的樂園。

你聽,瑟瑟演奏的螽斯,盡興彈琴的蟋蟀狂熱唱歌的蟬兒,你看,雪地忙忙碌碌的瓢蟲,優雅翻飛的蝴蝶,身影矯健的蜻蜓,它不都顯得很快樂嗎?在這個動物王國中,一汪水窪可以養育許多蜻蜓或是影子幼蟲;一滴露珠就能滋潤一隻小甲蟲,一塊石頭下的縫隙就能成爲一對蟋蟀提供一個安樂的家,昆蟲無處不在地譜寫着或艱辛或順利的生存故事。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它們的笑聲和竊竊私語,忽視了它們的舞蹈罷了。

要熱愛大自然,不傷害昆蟲們;在作者法布爾的身上我們要學習他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爲了理想而不計奮鬥。

昆蟲記章節讀後感篇4

有這樣一本創造了奇蹟的書,爲什麼說它創造了奇蹟呢?因爲它記載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生育和死亡,而且它創造於十八至十九世紀之間,在那個時期,昆蟲學家的“田野實驗”是不被認可的,昆蟲學家們只是將昆蟲做成標本,睜大眼睛觀察,卻不考慮真正的昆蟲的習性與本能,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敢於衝破傳統思想的昆蟲學家——法布爾。

初看這本書的題目,還以爲是一本科普讀物或售察記錄什麼的,所以並沒有在意,只是漫不經心的去閱讀它,可當我讀了纔不到一半的時候,我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於是,昆蟲的顏色是從哪裏得到的?蝗蟲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些問題久久縈繞在腦海裏,使我不得不如飢似渴的讀完了它。這本書使我受到了無數的啓發。

蟬,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雖然在炎炎夏日爲我們帶來了高昂的歌聲,可人們似乎並不喜十分歡它。法布爾拋開世人對蟬的看法,開始了他對蟬的研究。很快,他便發現蟬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反之,被人們授予極高榮譽的螞蟻竟然是兇悍的劫掠者,它們將蟬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這使我懂得看待問題時不能光依據別人對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尋覓真正的答案,並且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鑽研。

寄生蟲,這種似乎被世界上所有人所唾棄的昆蟲很快也成了法布爾的研究對象。在人們看來,它們天生懶惰,靠奪取別人的勞動成果來維持自己的生存。但法布爾在妥協此看法的同時也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他認爲從本質上來說寄生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行獵行爲。表面上是坐享其成,但實質上寄生蟲付出了勞動。他還舉了幾個例子來證明了這一觀點。爲寄生蟲家族洗去了千古罪名。法布爾這種求真精神使我大受感動,他不論昆蟲們曾經作了什麼,只從自己的實驗裏去真正的瞭解他們。

法布爾的這部書,咋看起來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可當你深入去了解它,你便會發現,法布爾不僅是一位昆蟲學家,還是一位作家!“螢火蟲的光是白色的,非常柔和而且幽靜,沒有一點兒刺激,就像星星的光華被這隻小小的昆蟲給收集起來了一樣。讓我們懷疑天上的星星原本就是無數螢火蟲在那裏睡眠。”如此一段優美的文字正是出自法布爾之手。因此,人們讚譽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書寫”。

總而言之,《昆蟲記》這部書給了我無數的樂趣與無數的啓發,我認爲這是一部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的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體會和感想,一定會知道的更多。

昆蟲記章節讀後感篇5

?昆蟲記》一本昆蟲的百科全書,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經典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你知道屬鞘翅目金龜子科糞金龜亞科的蜣螂,就是屎殼郎,他爲什麼推糞球嗎?體型爲略扁的橢圓形,體長5~30毫米。體色大多爲略帶光澤的黑色,也有褐色的。頭扁平,前肢矯健,雄性頭部有角,是一種完全變異的昆蟲。體表色深,有的具金屬光澤。雄蟲頭頂有一長而彎曲的角狀突,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象進行定位,以幫助取食,他深目高鼻,狀如羌胡,揹負黑甲,狀如武士,故有蜣螂,將軍之稱。

而糞球不僅是他們的食物,也是他們繁殖的工具,你可能要問了,爲什麼這種東西居然能用來繁殖後代?別看糞便臭不可聞,對於屎殼郎的孩子來說,可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食物。寶寶還沒有出世.媽媽就爲它們準備了最豐盛的食物。將這份“口糧”滾回挖好的洞穴中,然後再把卵產在糞球上,供若干天后出生的寶寶慢慢享用。它們將卵產在此球狀糞便上並將卵掩埋。這樣可使幼蟲在孵化時,有現成的食物供應。大多數蜣螂營糞食性,以動物糞便爲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它常將糞便製成球狀,滾動到可靠的地方藏起來,然後再慢慢吃掉。一隻蜣螂可以滾動一個比它身體大得多的糞球。

可能有人認爲他們噁心,但是你知道嗎?他們在歐洲,在澳大利亞這樣牛羊多的地方,可有大用處呢!他們清走了牧場上的牛糞,羊糞還給了大家一個乾淨充滿青草芬芳的牧場。

在非洲大草原上,當雨季雨後的第四天夜裏,成千上萬只蜣螂就會從地面鑽出來。大雨過後,大象貪婪地享用着新生的植物,可是消化系統難以承受這突然增大的負荷,不少吞下去的食物又奉還到地面上。巨蜣螂是蜣螂中體形的一種,它的食物來源主要依靠大象的糞便。每天,大象們在平原上留下數百噸象糞,後面跟隨着蜣螂大軍。一部分象糞被埋入地下,蜣螂的勞動使得土地肥活起來。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巨蜣螂在其中擔負着重要的角色。

在法布爾寫的《昆蟲記》中,我所討厭,覺得噁心的蟲子,在我的心裏,慢慢的有所改變。我開始真正喜歡這類生物,也願意和《昆蟲記》探究他們的生活習性。

昆蟲記章節讀後感篇6

今年暑假,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懂得了許多知識和道理。

這本書的作者是十八世紀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他自幼就喜歡捕捉各種各樣的昆蟲,觀察它們,研究它們,所以他才能取得現在的成就。《昆蟲記》是一部不朽的世界科學經典著作,作者以細膩的觀察、生動的語言、細膩的筆觸詳細記述了昆蟲的出生、覓食、築巢、婚配、死亡等自然形態以及新鮮有趣的故事。如推糞球的蜣螂如何扮演一個好爸爸的角色;聽不到自己歌聲的蟬兒怎樣向他人展示那不成調的音樂;優雅動人的螳螂又是如何殘忍地捕食自己溫順的情郎……

自從讀了《昆蟲記》後,我就變得懂事了許多。因爲我從迷宮蛛爲了自己的子女獻出生命,明白了母愛的偉大;從蜣螂推糞球,明白了堅持不懈的精神;從蟬兒破土出殼,明白了只要永不放棄,就能走向成功……這本書像一位無形的老師,激勵着我,鼓舞着我。

書中各種各樣的昆蟲都寫得生動有趣,使我看得津津有味,然而這些故事的背後是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果。法布爾用其一生,都在觀察昆蟲、記錄昆蟲,從而編寫了這本曠世鉅著,他的這種癡迷、忘我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昆蟲記》不僅能夠使我們學到很多自然界的動物知識,更讓我們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

昆蟲記章節讀後感篇7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課本上讚美知了的一首詩,教育我們做一個清廉、德行高潔的人。這個寒假,我看了法布爾的《昆蟲記》。其中寫知了的一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中我瞭解到了許多我以前從來不知道,也從來不瞭解的東西,令我大開了眼界。

在生活中我們對知了的印象往往都是負面的。它熱衷於唱歌,從不考慮將來的生活。在孩提時代,這些說法就深深地烙進了我們的記憶。寓言告訴我們,寒風乍起,沒有儲藏糧食的知了到螞蟻家去乞討,被螞蟻挖苦了一句:“你唱的不錯,我也挺高興。現在請繼續唱吧!”

經拉豐登這麼一寫,我覺得知了完全是一個好逸惡勞的壞傢伙。但知了在冬天從不露面。知了和螞蟻也不是沒有聯繫,但決不是寓言中寫的那樣。法布爾告訴了我們他親眼目睹的場景:在夏天最熱的時候,知了悠閒地吸着樹汁,而螞蟻卻找不到水。他們發現了正在喝樹汁的知了,剛開始只是舔舔從邊上流出來的樹汁,後來便不耐煩了,螞蟻們打算反客爲主。他們成羣結隊地想趕走知了,對知了又拉又扯。知了被這羣無恥的強盜搞得惱怒不堪,向他們射出一股臭尿,但螞蟻們卻絲毫不爲所動,依舊厚顏無恥地吮吸着樹枝。

知了的繁殖能力很強,一次能產300—400個卵。聽上去很多,但最後能倖存下來,變成若蟲(從卵裏孵化出來、鑽入土中的知了幼蟲稱爲若蟲)的爲數不多,在這爲數不多的若蟲裏,經過4年的途中生活,再變成真正的知了的那就是鳳毛麟角了。導致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種小蒼蠅在知了產完卵後便把自己的卵也產在知了產卵的地方。蒼蠅的卵雖然比知了的卵小,但是蠅卵孵化地早,蠅蛆一出生就把知了的卵吃掉一大半。可憐的知了到最後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躲過了蠅蛆的襲擊,又要面臨4年的土中生活。在這4年中,他們靠吃植物的根和樹根爲生。除了掘土就是挖洞。農人耕地時的鐵鏟可能使他們喪命,惡劣的地質條件也可能讓他們死亡。終於,地下的4年過去了,滿身土灰的挖泥工換上了漂亮的外衣,長出了可跟鳥類媲美的出榜。暖風徐吹,陽光普照,他怎能不欣喜若狂,他怎能不爲這費勁艱辛、歷經磨難才迎來的如此短暫的節日而放聲高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