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2021年理想照耀中國個人心得體會範文大全彙總

心得體會 閱讀(1.34W)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2021年理想照耀中國個人心得體會範文大全彙總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2021年理想照耀中國個人心得體會範文大全彙總


理想照耀中國個人心得體會1
 
  《理想照耀中國》既是一次有魄力的創新,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首先,文本創作難。一部電視劇通常只講述一個故事,而《理想照耀中國》要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形下呈現給觀衆40個故事,探索出能將40個故事聚合在一起的方式,實現“形散而神不散”。
 
  其次,時間緊、分組多、品控難,拍攝極具挑戰。一般而言,一部電視劇最多分B組、C組,而《理想照耀中國》卻有15個導演組,這其中的組織協調工作就非常考驗人。
 
  而且,爲了“真實還原故事”增強代入感,該劇秉持着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採用了實景拍攝的“笨辦法”,先後在浙江、山東、北京、西藏、河南、福建、上海、海南、新疆、內蒙古、廣東、雲南、四川、甘肅、吉林等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地投入拍攝,作品涉及要素之多、時空跨度之大、調動難度之高,堪比一場“文藝創作的長征”。
 
  再次,“系列短劇”的模式創新同時意味着挑戰。國外“詩選劇”模式並未被全球“移植”,很大的原因在於成本控制。一集換一撥演員,換一批主創,需要有一個理想預算,收入產出比不高。因此,爲了壓縮成本,國外“詩選劇”很少起用明星。
 
  對比下來,《理想照耀中國》在短時間內集結數百名演藝明星、十幾組青年影視創作者完成了這麼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既充分體現出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也可想而知劇組主創的創制不易、創新不易。
 
  麥克盧漢說:“媒介即訊息。”媒介環境的改變會對內容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倍速觀劇成爲常態、短視頻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當下,探索文藝作品新的表現形態是應有之義。
 
  既然主旋律要面向年輕人,那創作者自然應該研究青年人的媒介使用習慣。30分鐘一集的《理想照耀中國》不是標新立異,而是探索互聯網傳播環境下增進主旋律與青年人親近感的一套語態和語法。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理想照耀中國》所實踐的嬗變,對觀衆而言也需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
 
  理想照耀中國個人心得體會2

 
  《理想照耀中國》聚焦“中國精神”,在各歷史時期中選取了40個理想人物,進行40集“照耀中國”故事的拍攝,以反映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百年鬥爭、奮鬥、發展和探索的偉大曆程。所選取的人物從革命先烈、兩彈一星元勳到縣委書記、律師醫生、抗美援朝戰士再到下崗女工、個體工商戶、文物修復師,行業職業不一,出場年齡的主要角色超過60歲,最小的只有15歲,而他們的共同點是“心中有信仰”。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司馬遷身受“宮刑”忍辱奮起,歷時18年而著《史記》,歐陽修兩歲喪父篤學而成才。縱觀古今聖賢,青史留名者無不櫛風沐雨、飽嘗辛酸。新時代青年在追尋人生理想、實踐偉大中國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亦是如此,絕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風順。行百里者半九十,身爲年輕一代的黨員幹部,時代賦予了我們使命與擔當,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絕不能因山勢險峻而放棄攀登,也不能爲道路崎嶇而中途氣餒,只有保持一顆無畏向前的心腳踏實地地走下去,用奮鬥去搏擊藍天,如此方能行穩致遠、進而有爲。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漫步新時代,踏入新徵程,作爲新時代中國青年,我們唯有以理想爲楫、奮鬥爲帆,乘風而起、破浪前行,在風雨中砥礪自我,在歲月中激盪人生,用努力和汗水去開拓出別樣的青春芳華,方能締造出不負流年、不負時代的人生碩果。
 
 理想照耀中國個人心得體會3
 
  通常情況下,國產劇單集爲45分鐘。也曾有獻禮劇嘗試用兩集(大約是一部電影的篇幅)來講完一個故事,而《理想照耀中國》另闢蹊徑,挑戰用30分鐘講述一個故事,難度不言而喻。
 
  該劇創新打造“系列短劇”的模式,40組人物故事彼此獨立成篇,卻又通過“理想當燃”內核主題實現深度串聯。
 
  它將單個故事壓縮到30分鐘,接近時下流行的“中視頻”。而和視頻主播生產的個人色彩濃厚的“中視頻”不同,《理想照耀中國》是專業影視工作者創作的戲劇故事。
 
  《理想照耀中國》讓廣大青年熱血沸騰,引導新時代中國青年產生“時不我待”的強烈歷史緊迫感,極大鼓舞了新時代中國青年追夢圓夢的信心與決心,激勵新時代中國青年奮發有爲,在新時代奏響嘹亮的青春之歌。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鬥中昇華,以遠大理想“把航定向”。“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這是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的囑託。的確,青年猶如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是價值觀養成、理想信念確定、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作爲一個新時代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應不忘初心,始終與黨的思想、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以國家的發展軌跡定義個人的成長座標,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大理想,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以遠大理想“把航定向”。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擔當時代責任,讓時代責任在創業奮鬥中綻放,以時代責任“揚帆起航”。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爲,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鬥”。有負重前行的年輕消防員,有背井離鄉堅守偏遠山村講臺的年輕支教老師,有紮根基層在農村灑下汗水的青年工作者……奮鬥的方式不同,但奮鬥的成色如一,新時代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應緊緊把握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練就過硬本領,讓本領在創業奮鬥中服務,以真本領確立人生“行穩致遠”。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青年們在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要有“本領恐慌”的危機意識,增強學習緊迫感,如飢似渴、孜孜不倦學習,切忌光說不練的假把式,牢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真諦,要做好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善於從解決問題入手,腳踏實地,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展現青春風采,弘揚工匠精神。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鬥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鬥來揚起。讓我們以朝氣蓬勃的姿態、捨我其誰的擔當、銳意進取的決心,以夢爲馬,築夢青春。
 
理想照耀中國個人心得體會4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證明了一個記者的正直和職業道德,_客觀詳實的報道了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綱領,讓全世界知道,在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真正的未來在哪裏。
 
  另一方面,這本書也是研究黨的歷史、瞭解領袖們的資料,作爲在當時寫成的第一手資料,其中不僅詳細介紹了紅軍的征戰史,並且從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進行了報道和解釋,從某種角度來講,這是第一部把新的中國介紹給世界的書,也是中國人從另一個角度瞭解、回顧黨和軍隊的途徑。
 
  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着國土,而當權者的屠刀則指向人民,整個中國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這個時候,迫切的需要有人站出來挽救危局,這個人無疑就是_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
 
  在黨的初期,由於共產國際的干預和一些不安定因素,曾受到過很大的損失,新生的中國共產黨多次面臨生死存亡的局面。然而領袖們的睿智使黨走上了正確的道路,確立堅定不移的綱領,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爲中國,爲中國人民,進行着不屈不撓的頑強抗爭。
 
  只有人民擁護和支持的政府,才能讓國家看到未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沒有被侵略者的_擊退,沒有被當權者的____嚇倒,在無數人的_犧牲之後,更多的人勇敢地站出來,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崇高的事業。
 
  在多方打擊和封鎖的情況下,共產黨和所領導的隊伍卻在逐漸壯大,在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之後,沒有人能再輕視這股不可抵擋的力量,一切關於“無知土匪”的謠言不攻自破,這是一個代表廣大人民羣衆的政黨,這是一個有着執着信仰、嚴格紀律的政黨。
 
  忘記歷史意味着背叛。
 
  《紅星照耀中國》可以讓我們知道,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所經受過的苦難、犧牲,今天的幸福來自昨天的奮鬥,多少人的_才造就我們今天的輝煌。
 
  歷史是沉痛的,幸而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黨領導下的中國日益強大,但是,昨天的硝煙雖已散去,鮮血雖已乾涸,這段歷史卻該永遠保存在後代子孫的記憶。
 
  瞭解過去,才能更加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這種偉大,將會給中國帶來新的輝煌!
 
理想照耀中國個人心得體會5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澤東
 
  紅色中國,一個解放後處於內戰的國家,是什麼樣的精神,讓外國友人遠赴萬里,參加紅軍,投身戰事?是什麼精神,什麼人,還是什麼事?
 
  本書的作者埃德加·斯諾,出生於美國的一個貧苦家庭,他年輕時,當過農民、鐵路工人、印刷學徒等等。後來他在上海教書時,和一些地下中共黨員有所接觸。一九三六年時,斯諾帶着他對中國紅軍無法理解的問題,冒着生命危險去探索答案。在斯諾於中國紅軍交涉之時,寫下了這本《紅星照耀中國》。
 
  從這本書裏,我們可以“零距離”地瞭解到紅軍的生活——紅軍戰士不作戰或不值勤時,每星期休息一天。他們五點鐘起牀,晚上九點鐘吹“熄燈號”睡覺。每天的時間表包括:起牀後即進行一小時的早操;早餐;兩小時的軍事訓練;兩小時的政治課和討論;午餐;一小時的休息;兩小時的識字課;兩小時的運動;晚餐;唱歌和開小組會;“熄燈號”。這是親身經歷過紅軍生活的斯諾對其的最真實的描寫。
 
  在“第八篇同紅軍在一起”的“政治課”中,斯諾問紅軍戰士們:紅軍在哪個方面比中國其他好?紅軍戰士們的回答不計其數,有的說紅軍是革命的、有的說紅軍是抗日的,也有的說紅軍是受農民幫助的……後來,斯諾又問大家是怎麼知道農民愛紅軍的,紅軍戰士們又舉了千百例子。
 
  《紅星照耀中國》是寫中國革命,可作者卻是外國人。是什麼讓外國友人投身中國革命?是金錢?是權力?都不是。是中國紅軍那捨己爲人,精忠報國的黃金精神啊!將紅軍與白軍對比,就會發現紅軍是多麼的堅定,有毅力。在與國民黨對峙時,敵衆我寡的局勢下卻取得了勝利。這勝利不僅取決於紅軍戰士堅定的信念,還有農民、工人的支持。一個團隊的成功和失敗,取決於他人的支持或否定。想走完成功之路,就必須做好隨時可能會失敗的覺悟,充滿信念,才能微笑的走下去,迎取成功。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理想照耀中國個人心得體會6
 
  《紅星照耀中國》描述了中國近代史上一場壯烈的抗爭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場偉大革命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萬千血肉築長城,同仇敵愾中國魂。本書中最令人震撼的章節莫過於長征——一段傳奇佳話。
 
  長征之路,艱難險阻,紅軍轉戰大半個中國,跨越了十四個省份。在漫漫長路中,自然條件猶如隨時出招的暗器,對紅軍這支龐大的隊伍肆意侵襲。紅軍面臨的不只爬雪山、過草地這些看起來簡單的行徑,終年積雪的山脊寒風刺骨,峽谷大江洶涌險峻。可是在如此惡劣環境下紅軍戰士仍有“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氣概。是紅軍們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共同擔起了偉大的革命理想。更重要的是,在如履荊棘般的長途跋涉中,在敵人連續不斷的圍追堵截的緊張情況中,在實力懸殊極大的情況下,紅軍以極富智慧的戰術和英勇無畏的勇氣節節制勝。雖然在長征中有千千萬萬的戰士倒下,但長征精神深入人心,又有數以百計的人民加入了這段奇蹟。中國工農紅軍以持久不衰的力量拯救了整個中國。
 
  我敬佩紅軍因爲他們把任何物質置於精神之外,他們堅信“一個國家沒有獨立,民族將前景暗淡”。他們用最實際的行動喚醒千萬中國人民,使置身於水深火熱中的黑暗社會底層的農民能夠拿起武器,與紅軍戰士一樣聽從紅旗的指揮,爲了中華民族的興亡而奮不顧身地血戰到底,這也正映證了中國的人民即便殺戮也不願低頭。紅軍戰士們浴血奮戰,捨生忘死,他們在中國的版圖留下一抹鮮豔的紅色。他們的故事家喻戶曉,他們的精神撼動人心。
 
  每一位紅軍戰士僅憑一雙草鞋一杆土槍,甚至沒有受過任何教育,但有着共同的夢想,於是踏上了長征的征程,我深深爲他們而感動。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每當我沉迷於做無用的事時,想一想偉大的先烈,他們用血肉成就了今天的生活,我們應當無比珍惜,從當下開始好好學習,不愧對於每一位革命先烈。
 
  長征精神像一顆熠熠生輝的紅星,正照耀着世界。
 
 理想照耀中國個人心得體會7
 
  《紅星照耀中國》是由一位美國新聞工作者——斯諾著寫的。斯諾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採訪的所有新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將領的情況。
 
  我們從本書中可以瞭解到,中國共產黨在建設時的艱辛,中國共產黨在每次戰鬥中的艱苦、戰術的精湛以及那驚人的毅力。
 
  起初,中國共產黨只能在“地下活動”,並不敢公開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身份,被國民黨瞧不起地稱爲“赤匪”“共匪”,這種稱呼足夠可以說明共產黨當時的境況是多麼的艱辛與困難,終日在危機四伏地活動。而毛主席曾經被國民黨稱爲“赤匪第一號”人物被通緝。如今的我們很明確地知道,毛主席領導我們走的是一條正確的、光明的大道,但在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難以被人認可,而且被人們污衊爲“赤匪”,從而可想而知,毛主席在一種怎樣的逆境中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光明、勝利的。
 
  書中多次提到的中國共產黨在面對困難時做的決策,最著名的就是“長征”。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蒐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採訪,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做出了廣泛深入地調查。中國紅軍長征的第一步就是要突破敵人的封鎖線,接下來就是巧奪大渡河。在這期間他們贏得了不少少數民族的友誼,甚至吸引了大部分人蔘加紅軍,這足以證明中國紅軍在人民中的威望和號召力。萬里長征中的紅軍犧牲無數,也是中國革命軍經歷的最壯麗、最嚴酷的生命之戰。長征所折射出的長征精神是我們應該學習和發揚的。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僅照耀中國的西北,也照耀全中國,全世界!
 
  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戰士艱韌不拔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讓“紅星”,永遠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