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導診臺的心得體會8篇

心得體會 閱讀(1.87W)

通過寫心得體會,其實大家可以很好的抒發自己的內心思想,大家的內心對某件事情有見解時,需要把這些撰寫在心得體會裏,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導診臺的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導診臺的心得體會8篇

導診臺的心得體會篇1

我院爲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門診病人每年在40萬人次左右,門診量較大,分科較細,病人往往在掛號時就顯得很茫然。筆者於19__年來到醫院剛設立的導醫崗位開展工作,負責指導病人填寫病歷首頁、預檢分診諮詢、科室指引、接聽電話、接待預約、發檢驗報告單、落實便民措施、護送住院及危重病人的綠色通道等工作。調查顯示,在就診中遇到困難最先想到的求助對象是護士的患者佔84.5%,因此護士在門診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做好導醫工作呢?

1、重視首因效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

所謂首因效應是人們首次接觸某一事物而獲得的感知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對判斷、評價事物具有重要的作用。導醫護士首先應遵守着裝、工時、語言規範,儀表端莊、舉止大方、服飾整潔、面帶微笑、親切隨和的爲患者服務,尊重同情並關心患者。忌脫崗聊崗、行爲散漫,拒絕高傲和冷漠,體現我們良好的道德、心理及業務素質,給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動創造一種溫馨合作的氛圍。

2、紮實的業務水平不斷擴充信息量

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牀經驗、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敏銳的觀察力和應變能力,有高度的責任心,還要有與醫學相關的其他邊緣學科的豐富知識,如心理學、行爲學、社會學等。應及時瞭解醫院內部科室診室的準確地點、電話號碼、專家門診時間等的調整,隨時掌握功能檢查科室的業務範圍、檢查方法、收費標準等,爲患者提供準確的信息,正確引導患者就診。信息量的缺失將直接影響工作質量,失去患者的信任。

3、掌握有效溝通的技巧

有效溝通是建立良好護患關係的前提,是保證護理質量的基礎。門診病人停留時間短,有效溝通更顯重要,導醫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及方式。

3.1語言溝通。語言應親切、溫暖、善意、禮貌,吐字清晰,措詞婉轉。使用相互理解、通俗易懂、中速平穩的語言,主動以關心的語調詢問病人,耐心交流,滿足病人傾訴的需要,並給予恰當的反應。

3.2非語言溝通。通過人的目光接觸、面部表情、站立姿勢、手勢動作及空間距離等進行溝通。善於微笑着面對病人,消除她們的緊張情緒。用疑問的眼神主動迎向病人,鼓勵她們諮詢。回答問題時直面病人以表示尊重。指路時配合手勢,對病人的攙扶,把紙杯或病歷輕輕放在病人手裏等等,既體現了良好的素養,又給病人積極的情緒反應,起到隨時心理護理的作用。

4、保持穩定的情緒

患者來院就醫不僅要求解決病痛,還要求提供高質量

的醫療服務。導醫護士的工作壓力一般來自首問首接負責制,來自病人或家屬的情緒宣泄,來自協調矛盾糾紛時的無力感,以及對危重病人的施救和其他一些突發事件。面對工作壓力如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緒,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感知,也影響門診服務質量,影響醫院的社會形象和經濟效益,所以不容忽視[4]。在情境多變、情況複雜的工作條件下,應學會控制自我情緒,主動地調節心理平衡。

5、重視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知識水平

健康宣教工作是導醫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及時向早孕的婦女宣傳產檢篩查的重要性,向乳腺科、內分泌科病人講解飲食及情緒對疾病的影響,向產後複查的年輕媽媽宣傳兒童保健的意義等等;針對患者各自的疾病講解病因、治療方法、複查時間、如何預防等相關知識,以提高患者知識水平,同時重視對家屬的宣教工作。

筆者在擔任導醫工作的12年中,深刻地體會到了“以病人爲中心”是導醫服務的工作實質。導醫護士儘可能的幫病人排憂解難,及時與病人溝通,使導醫服務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以高度的責任心豐富的經驗和知識保證優質的服務,不斷應用和拓展護理人員的角色和功能,促使護患關係的和諧發展,促進醫院醫療事業的發展和興旺。

導診臺的心得體會篇2

這是一個特殊的寒假,不是因爲這是大學生活的`第一個寒假,而是因爲這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寒假。因爲我在醫院裏面呆了十五天,不是作爲患者,而是作爲服務患者的志願者,一名獻愛心的義工。

雖然我以前也做過一些類似的社會實踐活動,但這還是第一次在醫院裏面做義工。我忐忑而又激動的心情來到中醫院,一開始我對自己的義務還有些迷茫,但是通過醫院工作人員的一定的講解後我便開始了我的醫院義工之旅。我的工作很簡單,幫助不瞭解醫院地形的病人們給出方向和引導,讓他們能夠更加及時的就醫,解決自己的病症,能夠幫助別人,我收穫了快樂,也學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愛護的感情,我做的事情非常的小,非常的簡單,但是當我看到不認識路的病人在我們的幫助下順利就醫時,依然是十分開心的。

我願意成爲一名光榮的志願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弘揚志願者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爲建設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貢獻力量。這段是志願者誓詞,從我成爲一名蒼溪縣中醫院志願者那一刻起,它已深深的烙印在我心裏。能成爲一名志願者讓我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給病人們帶來更多的幫助,方便他人,收穫快樂。

雖然我做不到像雷鋒那麼高尚,但是我在很努力的學着做一個微笑天使,用我的微笑安撫病人焦急的情緒,幫助他人,讓他們快樂,希望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對病人的生理心理都盡一份力。雖然這會讓我辛苦,但同時我幫助了別人,我也感到很快樂,或許這就是奉獻的樂趣所在吧。志願者就是有這樣一股偉大的力量。我最大的體會便是,累並快樂。作爲一個志願者,在醫院裏必須一直微笑一直站着,如果有任何病人遇到任何問題首先就要上前去爲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是一個很累的過程,尤其是對我這類沒吃過什麼苦的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堅持下來的我已經超越了自己的極限。

我清楚的記得有幾天到醫院就醫的病人特別多,幾乎一整天一直都在忙碌,因爲人手不足夠,經常會忽略了一些病人,每到這個時候心裏就會特別內疚,特別着急,還有當遇到一些老人,耳朵背的,需要大聲說話時,會吵到其他病人,這讓我更是內疚。但是我依然還是微笑着面對了所有的困難。記得有一個奶奶在樓上轉了很多圈都沒有找到診室,我微笑着問她有什麼可以幫助她的,她說話有些含糊不清,我很抱歉的問了很多遍,依然還是不清楚她要找的地方。最後,終於是在醫生的幫助下,奶奶找到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與老人交流的方式和方法,要揣測一下老人經常會去的診室會在什麼地方,然後這樣提供幫助會更加的順利和快速,不能僅僅依靠病人的要求來提供幫助,要自己考慮很多種方案,對症下藥,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志願者。

通過這次在中醫院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不僅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而且還爲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也表現出了我的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因此,回到學校後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鍊自己的能力,爲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雖然做志願者的時間很短,但是卻讓我收到了精神上的洗禮。首先,生命的脆弱讓眼前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珍貴,要珍惜身邊的幸福。其次,旁人的一個小小善意,對於困難中的人們來說都會是那麼的暖心。不記得這幾天工作裏爲多少爲迷茫中的人指過路,但我卻清楚的記得每個彙報給我的微笑。再次感謝老師們對我們耐心的教導和辛勤的付出。短暫的工作,我覺得志願者的確辛苦,但是每個人熱情都愈發高漲,這次活動已經圓滿落幕了,我希望以後能夠有更多這樣的有意義的活動可以加入進去。不斷磨練自己,提高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

導診臺的心得體會篇3

門診導診護士工作心得護士的工作崗位神聖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崗履責,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纔能夠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務。不僅講究工作效率,更要講究工作質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認爲,護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實真正做好卻又不是件易事。這項工作有其自身的職責和內在的標準,各位護士做起來因自己年齡大孝工作經驗、履責態度、個人性格等因素,雖然也能在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範圍內完成任務,但效率和質量卻是千差萬別,而且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標準是沒有頂的。有的護士完成了硬件工作(如量體溫、打針、發藥等)之後,安心無事地歇之辦公室;有的護士做了硬件工作之後,又做了大量軟件工作(如給病員以更多的真、善、美的精神性東西)。“硬”有範圍有尺度,“軟”則沒有指令性的規約。那麼,護士在崗履行職責,怎樣能夠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創造性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達到最佳工作效果,讓病員安心、放心,並積極配合醫院治療?雖然沒有千篇一律的格式,但有規律可循。通過這次醫德醫風的學習,引發了我對護士崗位意識的確立,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促進作用問題的思考!

1、責任意識

責任心纔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這“責任心”的“心”字,早被中國古代哲學家喻指思想、精神,即今日廣義的哲學範疇“意識”,與醫學上稱身體某部位的那個“心”有別。工作上的“心”(責任心)到位,即捧着一顆心來,在班用心去做,不夾私心離班,這樣專“心”之致,就能做好護理工作。身爲年青的護士,對於我剛剛學完理論課走到實習崗位新手來說:工作起來真的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只要有這份心,相信自己定會早日勝任此項工作。如果缺乏責任心,無論是新護士,還是老護士,都不會做好護理工作的。事物有因果關係,即有因纔有果,護士工作也存在因果性的一面。工作是靠人做的,護士工作要達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最佳效果,必定要求護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正確的意識指導自己去履行職責。有好的開端,纔會有好的結果。歪打正着的事是有,但不具有普遍性。護士工作切忌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之念,“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歪打是不會正着的。加強責任意識才是良好的動因,也是最佳出發點。

當然,工作中也會有好心辦錯了事,這屬正常範圍,世界觀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有其正確的意識,只是世界觀轉換成方____________的環節上出現了失誤,或是方法的運作上出了差錯。“好心辦錯了事”是方法問題,而不是思想問題。方法問題很複雜,也很有講究。對護士來說,護理工作有個業務水平、經驗多寡、病員配合、他事阻礙等,使之方法不得力,或者不到位。這些屬外在原因,是客觀造成的,非主觀所致,這種“錯”容易被防止和克服。如果不該出錯而因責任心不強出了錯,性質就變轉載自,就不屬正常範圍,也就不能用“出錯”來塘塞,那要追究其責任。所以,責任意識對護士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須自我內修、點滴養成這種意識。責任意識與工作職責的要求是緊密聯繫的,有時能合二爲一,但區別是顯然的。前者屬自我意識、自我要求,強調個體的內控,具有軟性的一面;後者屬外在規約,強制要求,具有硬性的一面。“硬性”是工作職責、標準,“軟性”是個體工作的靈魂,“硬性”好比骨骼,“軟性”恰似血肉。

2、平等意識

護士加強責任意識是做好本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但僅僅有責任意識還不夠,應該在責任意識的基礎上,並緊緊圍繞責任意識創造性地拓展工作。這個“拓展”就是由護士單方面努力,一廂情願的工作,變成護士與病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協調。而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密切協作的主動權、選擇權在於護士這方。護士工作如何才能適應、迎合並受到病人的支持,確立平等意識是其關鍵,即護士對待病人採用平等的觀念,不僅對待所有病人一碗水端平,而且時時處處與病人平等相處,護士不能有居高臨下之感。在病房裏護士是相對固定的,病人是流動的,選擇住院的權力在病人手裏,若把護士比作主人,那麼病人就可比作客人。護士與病人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應該是“主便客勤”。主人怎樣接待客人,方便客人呢?首先要尊重病人,重視對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樣熱情地招待每一位病人,力爭使病人感覺到主人待客熱情、隨和,服務周到。做到這些,主要體現在護士的服務態度上,護士應該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門輕”。

護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識也應包含對生命的尊重。病人在生理上與健康人有區別,但在人格上與健康人是一樣的、平等的。如果護士在思想上確立了這種意識,那麼在對待病人的態度上就不會有居高臨下的表現,代之的是說話和藹可親,做事輕巧靈敏。但有時也會有這樣情形的`發生,當護士好聲好氣地對病人說話,回報的卻是惡言惡語或是不理不睬,從現象上來講就是用平等沒有換來平等,這是什麼原因呢?很顯然這是因爲病人的心理狀態發生了改變。當人受到疾病侵擾時,機體的正常組織細胞受到損傷,影響人的正常活動,打亂了多年的生活規律,從而產生煩躁情緒,這時病人也許正沉浸在痛苦和煩惱之中,所以也就不會對護士的好聲好語給予應有的重視和回報。如果我們能夠想到,當我們護士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時,也會有這種表現,也許比他表現還差呢,那麼我們也就能夠理解他們了。這就要求護士有了平等意識,還要有同情心和寬容心。

現在病人到新聞媒介投訴我們護士的主要理由是態度問題,佔85%以上。從中說明病人對護士的態度是非常在乎的,也說明護士的態度對病人病情的發展和轉歸起着重要的影響。

導診臺的心得體會篇4

那天我穿上志願者的服裝,配戴了志願者的胸牌,參與志願服務,心裏有一種自豪的喜悅。

我剛開始在急診一樓進行志願服務。急診的病人大多身體不適如發熱、腹痛等等,有些有嚴重的創傷或者是急救車運送到達的,因而病人以及家屬的情緒都比較焦慮、着急,初到醫院對就診程序的不熟悉讓他們更加煩躁,當作爲志願者的我們主動詢問及給予幫助時他們的心情大多會稍稍放鬆一些,對我們的感謝更是每位不斷重複的話語。急診的每一位醫護人員和工人師傅都很熱心親切,爲病人或家屬耐心和熱情的解答他們的疑問。作爲一名大學生,他們都是我要學習的榜樣。

在急診有一臺自助報告單打印機,對不會使用的人羣,老師教導的原則是:有能力學會打印的則教之,其他的如老人或身體不適的等等則幫其打印。爲他人解惑時可先安頓病人或老人先坐下來休息一下,自己幫其詢問好後再告之。這些都是我一直遵循的,因爲其合理性和人性化讓我不得不佩服老師的考慮周全。爲人羣指路,維持秩序,告之就診程序,幫助掛水或無家屬陪伴的病人如廁,端水讀報,幫忙運送病人做檢查和回病房等等都是我們志願者力所能及的事情,當然在其間碰到一些我不太清楚的問題時我也會主動詢問預診臺的醫護人員和工人師傅,畢竟不懂裝懂給病人帶來不便可不是我想看到的事情呀。

在期間我也能學到很多書本上根本學不到的更加實際現實的東西,對於醫院的工作流程和一些操作技術我也有了眼見爲實的機會,可謂是兩全其美,送人以花,手留餘香啊。我在崗位上分別遇到了一位學弟和一位學姐,相遇就是緣分,也讓我們得以在更寬廣的領域上進行交流和學習。學姐利用休息時間在做志願服務的工作,我想稱呼她爲微笑的寵兒,因爲她見到每一個人都是在微笑着的,而且確然要比我主動些,我在與她一起做志願者時,內心的志願者精神立即被放大到最大,不然自己可是會自卑的。

我服務的病房,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雖然有護工照顧護理,但是他們沒有家人陪伴,內心還是寂寞的。我們科有一位老人就是這樣,他很少說話,也幾乎看不到他的笑容,因爲過去他很堅強,即使有困難也會忍挺着,我脫去白大褂,以志願者的身份去陪伴他,開始他也只是客氣地打個招呼,後來就自己睡覺或沉默,我試着去引他說話,我瞭解到他是一位抗日軍人,所以就問起了關於他打的事,誰知道他就來了興趣,繪聲繪色的和我說起了他過去打戰的事情,還手舞足蹈,就這樣一次兩次的接觸和相處下,他漸漸有了點變化,不總在發呆、沉默,看到志願者的我會教我說日語,給我唱戲;而看到工作時的我,他不會不理,而是很熱情的。。打掃呼、開玩笑,在病房經常可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通過這幾次活動,我發現社會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理解。作爲醫務工作者,無論白大褂,還是藍馬甲,都是爲病人服務,只有更多地服務患者,才能感受其中的快樂。看着那些被我們幫助過的人,流露出溫馨的笑容,我們所做的都是有意義的。雖然我的付出微不足道,但更多的人付出一點,那麼就不再是微薄之力了。

醫院開展志願服務,在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以架起了一道溝通橋樑,又提供了一個服務渠道,孤獨的病人有了陪伴,困難的病人有了幫助,思想彙報專題忙碌的醫護人員也有了小幫手,爲醫院又增添了一點光彩,一道美麗的藍色風景線。

導診臺的心得體會篇5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爲我在醫院裏渡過了一整天,不是做爲患者,而是做爲服務患者的志願者,一名獻愛心的義工。

在學校裏我是“愛心志願者社團”的成員,參加過許多志願者活動,但在醫院參加社會實踐還是第一次。懷着些許忐忑,我跟隨在醫院工作的母親來到了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今天的工作崗位是在老年病門診做導診服務。穿好志願者服裝,我被帶到門診護士長面前,護士長聽明來意開心的笑了,“你來得正好,我們一位工作人員休病假,這裏缺少一個導診的崗。”我聽完心花怒放,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護士長帶我在門診部轉了一整圈,耐心地告訴我每一個診室的位置,更給我講了門診的具體工作是什麼,例如抽血要在治療室、驗尿要去化驗室、想照ct要先在一樓劃價等等。講完這所有的注意事項,已經過去了足足十五分鐘。此時我才能體會手握着檢查單,拖着得病的身體,心急如焚的病人獨自面對這偌大繁忙的大廳時無助而又焦急的心情。

經過簡單的培訓,上午八點半,我站在了門診部門口,心裏懷着期待與忐忑。我很期待我的第一個患者能儘早得到我的服務,但是我又很擔心如何開口說第一句話,他們會信任我這個高中生嗎?萬一我指錯了路怎麼辦?萬一病人的疑問我也解答不了怎麼辦?糾結中我迎來了今天第一個患者。我暗暗清了下嗓子,拋開腦子裏所有的顧慮,臉上掛上一個大大的笑容迎上去問:“您好,請問您要找哪個科室?”那是一位老先生,帶着黑框的厚眼鏡,拄着一棵雕着花紋的木頭柺棍。他停下蹣跚的腳步擡起頭,茫然地看了我一下,卻沒有做出回答。可能沒有聽清,老人都耳背。我趕忙湊得近了一些,在老人耳邊又重複了一遍問題。這回老人聽懂了,顫巍巍地伸出握着掛號條的左手,我接過來一看上邊的“部門”那一欄寫着內分泌科。這個診室離這裏較遠,老人行動不便又沒有家人陪伴,於是我就攙扶老人一直走到了內分泌科診室的候診椅上才離開老人。

有了這次成功的經歷,我有了信心,後面的工作變得順暢起來。一天下來我幫助了上百位的患者,也遇到了不少的問題。有些病人是從外地趕來看總醫院著名主任的門診的,可是老鄉們的方言我實在聽不懂,只能一個字一個字地核對。還有的患者在一樓繳費後上錯了樓層,走錯了路,我就會幫他們問好該去哪一層並給他們講清楚再離開。遇到“壞脾氣”的急躁患者,我會用笑臉和耐心還有周到的服務來化解“危機”。我面對的最多的問題就是有的病人或家屬爲了看病要在掛號處、診室、交費處、藥房間來回多次,我每次的詢問既耽誤了其他有需求的患者的時間,也容易讓焦急的病人和家屬的心情變得更煩躁,所以我默默觀察每個從門診部匆匆出去的人,記住他們的衣服和相貌,這樣他們一會兒進來時我就不會再去詢問他們要找哪個科室了。

看似簡單的工作,可一天的導診工作下來我卻口乾舌燥、腰痠背疼,休息時蹲下,覺得腿又酸又僵,好像變腫了一樣。雖然辛苦,但想想患者和家屬對我的感謝,還有護士長對我讚許有加,心裏充滿愉悅和感動,還有一點點的得意。這一天的導診工作給我的感觸頗多,我體會到了包括我母親在內的醫生護士們工作有多麼辛苦;感受到了患者的無助和病楚的痛苦;歷練了與人溝通的能力和技巧;而感受更多的是付出的快樂。在辛勤和汗水中我收穫了感動和慰籍,在付出和經歷中,我感受着真情和感恩,我在感動溫暖他人的同時也讓自己收穫了快樂,淨化了心靈。

醫院是白色的,病人的心是灰色的,醫務人員的心是紅色的,而我的心是彩色的......

導診臺的心得體會篇6

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作爲一個大學生,人生第一次的志願者活動,在北京市天壇醫院拉開了帷幕。

清晨,我和參加這次活動的同學早早的來到了天壇醫院,儘管前一天晚上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到達現場後心理上還是有一絲緊張,在學長的鼓勵下我很快適應了現場的環境,積極的投入到這次志願服務中。在這次志願者活動中,我擔當的是導醫的角色。

在對病人服務中我主動、熱情、親切和藹,遇到需要幫忙的病人熱情接待,給病人及家屬以準確的解釋與真誠的幫助。在態度上我力求體現親切感、熱情感、樸實感、責任感。接待病人時禮貌得體、不亢不卑,態度誠懇,主動使用文明用語。如:“您好,有什麼事情我能幫助您嗎?請問您有什麼不舒服?”請先到某某地方掛號,然後到某診療室看病”。和患者交談時我注意握深淺和分寸,態度謙虛,語言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通過這次志願你服務,我深刻的認識到在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同時,自身也得到提高、完善和發展,精神和心靈得到滿足,因此,我認爲參與志願工作既是幫助他人,更是幫助自己。既是服務社會,同時也是在傳遞愛心和傳播文明。通過志願服務可以有效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服務他人和社會要有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有良好的願望遠遠不夠。我是北京衛生學校xx班學習醫學檢驗專業的,在未來的學習中我要努力拼搏,力求學到更多的知識,幾年後更好的服務社會。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小人物,也能創造奇蹟,只要擁有堅定的理想,與無比的毅力。對於廣大的醫學檢驗工作者來說,堅定的理想來源於對病人的關愛,無比的毅力來源於對職業的熱愛。因此,我們創造了奇蹟。有了我們,醫生能夠做出正確的診斷;有了我們,病人能夠了解自己的健康;有了我們,世人就會明白生命的意義。因此,我選擇了它,作爲新的起點,揮灑辛勤的汗水,努力奮鬥。

也許,我沒有孔子那樣高尚;也許,我沒有諸葛亮那樣淵博;但是我會爲了理想而努力。在醫學檢驗這條路上,我們會學到很多東西,接觸到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雖然我們將會遇到無數的風雨。但是我相信,風雨過後,燦爛的明天將會等待着我們。雖然我們會受傷,但是我想,這也叫做成長吧。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成長。只要你不放棄自己,上天就不會放棄你。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既然已經選擇了,那就一直走下去,永不回頭。奇蹟總有一天會來臨。爲了這個奇蹟,我將會從現在做起。學好專業知識,努力學習,艱苦奮鬥,爲自己插上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過艱難險阻,走向成功。

在導醫志願服務過程中,我真正體會到“助人爲樂”的含義。每當那一句句“麻煩了”、“謝謝您”,在耳邊響起時,心中的快樂便在那一瞬間沸騰起來。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

導診臺的心得體會篇7

在高一上學期,我有幸參加了佳大口腔醫院的志願者活動,成爲了佳大口腔醫院一名光榮的志願者。

首先我收穫了幾個與我一起奮鬥,獻愛心的朋友,其次,我在做志願者期間收穫了許多感激,更又十分多的感觸,現在我要與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感觸。

第一天去做志願者,早上六點鐘爬起來,騎車去東門,做一個多小時車,最後八點到達醫院,我跟的是骨科的導診師傅,師傅特別熱情,對我們很好,也很尊重,前幾遍帶着我認路,我知道了骨科辦手續的流程,也知道了拍ct,dr,核磁共振,彩超的具體地方,這樣我就可以一個人帶病人家屬去檢查了,最開始,我跟師傅一起去住院處,推着牀,把住院處的病人擡到移動的牀上,推到檢查的地方,做完檢查再給他們送回去,再擡回原來的牀上,聽着很簡單,但這可是體力活,一上午不停地運病人,中午累的吃完飯要在食堂睡一覺,上大學後除了軍訓,很少再用到體力了,真是一項挑戰。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擡的第一個病人,第一次當醫院的志願者,我非常用心的送完第一個病人後,病人家屬非常熱情,還送給我一個蘋果。雖然不值錢,但我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了他們的感激之情。這次活動,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一次志願活動,但對於病人家屬及病人來說,確是像白衣天使一樣獻愛心的人,我們的工作是高大的,神聖的。當時我認識到這點後,收起了自己當志願者的心態,用心的當一名陪檢人員,對待每一名病人都十分小心謹慎,儘量避免在擡病人及運病人時

磕到病人。在老樓一樓時我會提醒病人家屬爲病人蓋好被子,防止風過大吹到頭部。每一份工作都用心去做,最後一上午幹完要午休時感覺特別的累,但也有一種滿足感在心頭。

做志願者這幾天,我送的病人最大的是重症患者,85歲,最小的只有15歲,看着他們在牀上痛苦的表情,我也感到悲傷,我下定決心,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注意飲食與調節作息,不讓自己烙下病根,我進醫院一定不會是以患者身份進來的。看到了傳染病患者神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心臟病患者,推着都要打氧氣;骨科患者,一動不能動。我就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人或者一定要好好活,身體纔是第一位的,無論你身上有什麼樣的光環,多麼的富有,進了醫院都是患者,都要體會病痛之苦,與別人沒有任何區別,所以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體。

說完了對於自己身體的感觸,在志願者方面,我也體會到了很多,在爲病人服務時,我真的體會到了爲社會做貢獻的感覺,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在病人家屬因爲老人生病十分着急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我可以思路清晰的告訴他一步一步該幹什麼;在病人家屬在因不知道在哪做檢查而發愁時,我可以帶他去;在病人家屬不清楚辦手續流程,不知道什麼時候取結果時,我可以領着他們,告訴他們,讓他們知道,這裏可以信任的不只是穿白大褂的,還有藍馬甲的!

我們的作用十分的重要,在醫院人比較多,醫生比較忙,沒時間照顧到每個患者,我們就可以代替醫生護士,給每位患者帶來溫暖,把患

者交給我們,大家都放心,我們就是醫生的助手,病人康復的領路人!我們假期的課餘時間有很多,有的人選擇玩遊戲,有的人選擇做兼職,我真心感覺,做志願者纔是培養愛心,鍛鍊能力的好地方,我們的行動真的能幫到人,然人感到溫暖,在生病最悲觀時,能感受到來自毫不相關的人的溫暖,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有一顆愛心,少考慮下自己,多幫助他人,從盲目學習與遊戲中脫離出來,換個視角,你們可能感受更多,社會也會在我們的建設下更加溫暖和諧。

導診臺的心得體會篇8

護士的工作崗位神聖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崗履責,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纔能夠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務。不僅講究工作效率,更要講究工作質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認爲,護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實真正做好卻又不是件易事。這項工作有其自身的職責和內在的標準,各位護士做起來因自己年齡大孝工作經驗、履責態度、個人性格等因素,雖然也能在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範圍內完成任務,但效率和質量卻是千差萬別,而且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標準是沒有頂的。有的護士完成了硬件工作(如量體溫、打針、發藥等)之後,安心無事地歇之辦公室;有的護士做了硬件工作之後,又做了大量軟件工作(如給病員以更多的真、善、美的精神性東西)。“硬”有範圍有尺度,“軟”則沒有指令性的規約。那麼,護士在崗履行職責,怎樣能夠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創造性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達到最佳工作效果,讓病員安心、放心,並積極配合醫院治療?雖然沒有千篇一律的格式,但有規律可循。通過這次醫德醫風的學習,引發了我對護士崗位意識的確立,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促進作用問題的思考!

1、責任意識

責任心纔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這“責任心”的“心”字,早被中國古代哲學家喻指思想、精神,即今日廣義的哲學範疇“意識”,與醫學上稱身體某部位的那個“心”有別。工作上的“心”(責任心)到位,即捧着一顆心來,在班用心去做,不夾私心離班,這樣專“心”之致,就能做好護理工作。身爲年青的護士,對於我剛剛學完理論課走到實習崗位新手來說:工作起來真的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只要有這份心,相信自己定會早日勝任此項工作。如果缺乏責任心,無論是新護士,還是老護士,都不會做好護理工作的。事物有因果關係,即有因纔有果,護士工

作也存在因果性的一面。工作是靠人做的,護士工作要達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最佳效果,必定要求護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正確的意識指導自己去履行職責。有好的開端,纔會有好的結果。歪打正着的事是有,但不具有普遍性。護士工作切忌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之念,“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歪打是不會正着的。加強責任意識才是良好的動因,也是最佳出發點。當然,工作中也會有好心辦錯了事,這屬正常範圍,世界觀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有其正確的意識,只是世界觀轉換成方***的環節上出現了失誤,或是方法的運作上出了差錯。“好心辦錯了事”是方法問題,而不是思想問題。方法問題很複雜,也很有講究。對護士來說,護理工作有個業務水平、經驗多寡、病員配合、他事阻礙等,使之方法不得力,或者不到位。這些屬外在原因,是客觀造成的,非主觀所致,這種“錯”容易被防止和克服。如果不該出錯而因責任心不強出了錯,性質就變轉載自,就不屬正常範圍,也就不能用“出錯”來塘塞,那要追究其責任。所以,責任意識對護士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須自我內修、點滴養成這種意識。責任意識與工作職責的要求是緊密聯繫的,有時能合二爲一,但區別是顯然的。前者屬自我意識、自我要求,強調個體的內控,具有軟性的一面;後者屬外在規約,強制要求,具有硬性的一面。“硬性”是工作職責、標準,“軟性”是個體工作的靈魂,“硬性”好比骨骼,“軟性”恰似血肉。

2、平等意識

護士加強責任意識是做好本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但僅僅有責任意識還不夠,應該在責任意識的基礎上,並緊緊圍繞責任意識創造性地拓展工作。這個“拓展”就是由護士單方面努力,一廂情願的工作,變成護士與病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協調。而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密切協作的主動權、選擇權在於護士這方。護士工作如何才能適應、迎合並受到病人的支持,確立平等意識是其關鍵,即護士對待病人採用平等的觀念,不僅對待所有病人一碗

水端平,而且時時處處與病人平等相處,護士不能有居高臨下之感。在病房裏護士是相對固定的,病人是流動的,選擇住院的權力在病人手裏,若把護士比作主人,那麼病人就可比作客人。護士與病人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應該是“主便客勤”。主人怎樣接待客人,方便客人呢?首先要尊重病人,重視對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樣熱情地招待每一位病人,力爭使病人感覺到主人待客熱情、隨和,服務周到。做到這些,主要體現在護士的服務態度上,護士應該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門輕”。

護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識也應包含對生命的尊重。病人在生理上與健康人有區別,但在人格上與健康人是一樣的、平等的。如果護士在思想上確立了這種意識,那麼在對待病人的態度上就不會有居高臨下的表現,代之的是說話和藹可親,做事輕巧靈敏。但有時也會有這樣情形的發生,當護士好聲好氣地對病人說話,回報的卻是惡言惡語或是不理不睬,從現象上來講就是用平等沒有換來平等,這是什麼原因呢?很顯然這是因爲病人的心理狀態發生了改變。當人受到疾病侵擾時,機體的正常組織細胞受到損傷,影響人的正常活動,打亂了多年的生活規律,從而產生煩躁情緒,這時病人也許正沉浸在痛苦和煩惱之中,所以也就不會對護士的好聲好語給予應有的重視和回報。如果我們能夠想到,當我們護士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時,也會有這種表現,也許比他表現還差呢,那麼我們也就能夠理解他們了。這就要求護士有了平等意識,還要有同情心和寬容心。

現在病人到新聞媒介投訴我們護士的主要理由是態度問題,佔85%以上。從中說明病人對護士的態度是非常在乎的,也說明護士的態度對病人病情的發展和轉歸起着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