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學習市委全會心得體會合集

心得體會 閱讀(1.66W)

學習市委全會心得體會合集

     篇一:學習市委十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在建黨90週年之際,在全市科學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市召開了市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意義非常重大。會議深入學習了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學習貫徹省委九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我認真學習了《公報》和市領導重要講話,通過學習,我倍受鼓舞,對今後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目標,尤其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堅持把羣衆工作網絡建設作爲加強社會管理的重要途徑。信訪工作的本質是羣衆工作,羣衆工作的開展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全國各地在開展用羣衆工作統攬信訪工作的過程中,建立健全了相應的工作網絡——在市、縣信訪局的基礎上設立羣衆工作部作爲同級黨委工作部門,在信訪接待大廳加掛羣衆服務中心的牌子,組織與羣衆生活密切相關的職能部門開展聯合接訪和服務,實現羣衆問題一站式服務、一條龍受理、一攬子解決。通過健全羣衆工作網絡,搭建基層服務平臺,堅持積極解

決民生問題,讓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從源頭上預防信訪問題的發生;堅持帶着責任和感情做工作,盡最大努力解決羣衆反映的問題。

堅持把建立完善羣衆利益訴求機制作爲加強社會管理的重中之重。構建羣衆利益訴求表達平臺,對反映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問題及時開展調查,有效防範和化解社會矛盾,努力把訴求解決在當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切實保障羣衆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加強幹部羣衆交流溝通,公開接訪、定期下訪,深入瞭解民情,傾聽民意,化解民怨,建立便於羣衆訴求,便於政府傾聽的訴求表達制度。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探索建立和發展網絡問政制度,逐步把網絡問政規範化、制度化建設納入政府行政體制、社會管理體制建設和改革目標,切實發揮好網絡在人民利益訴求表達機制中的建設性作用。建立網絡問政和既有的社會管理體制有機結合的聯動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網絡問政工作水平,真正做到上網訪民意,下網解民憂。

堅持把源頭治理作爲加強社會管理的重要方面。社會管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基層社會管理創

新,制度創新是關鍵。要以法律作支撐、制度作保障,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用制度規範社會管理行爲,不斷建立健全乾部羣衆交流溝通制度、利益協調和矛盾化解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網絡問政工作機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儘可能防止和減少嚴重社會問題和社會衝突的產生。我區近年來通過建立實施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村級“風險預警”機制、實行村(居)事務契約化和“村帳鎮管”制度等,努力從源頭上預防、減少和消除因決策不當而出現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達到了隱患早發現、風險早預警、問題早處理的目的。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爲加強社會管理的主要目標。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涉及廣大人民羣衆切身利益,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爲本、執政爲民,切實貫徹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

本宗旨,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羣衆滿意不滿意作爲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創新社會管理,歸根結底也是爲了更好地服務羣衆、維護羣衆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管理,

既是治理更是服務,融羣衆工作和民生工作於一爐。社會管理要搞好,必須以人爲本貼近羣衆,必須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爲重點的社會建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着力解決當前羣衆反映強烈的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保、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把社會管理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對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無疑具有指導意義。

篇二: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的心得體會

剛剛結束的市委一屆十八次全會,是我市即將邁入“十一五”時期召開的具有重要和深遠影響意義的會議。市委書記胡志明同志代表市委常委會所作的報告及審議通過的《金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認真貫徹落實了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七次全會精神,從金安實際出發,着眼國際國內發展的新形勢,站在歷史和時代的新高度,全面謀劃和描繪了我市未來五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確定了“十一五”時期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胡志明同志的報告和《綱要》站位高、認識深、謀劃遠、目標新、措施實,體現了大發展、大思路、大手筆和大氣魄,是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向新的目標跨越的戰略部署。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市委一屆十八次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們人大工作的一項中心任務。

一、準確把握全會的精神實質

市委一屆十八次全會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是發展歷程的科學總結、發展理論的再次創新、發展模式的不斷躍升、發展任務的深度謀劃、發展措施的明晰強化,具體要把握四個體現。對此,必須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

第一,體現了大發展。發展是硬道理。抓執政爲民第一要務是發展,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也是發展。發展是解決金安一切問題的關鍵。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是市委緊緊把握、始終貫穿的主題。“十一五”時期,是金安實現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能不能抓住重大戰略機遇,實現快速發展,對金安的未來至關重要,意義深遠。市委一屆十八次全會,站在時代的高度,本着對歷史和人民負責的精神,立足大發展,着眼大發展,圍繞大發展,突出大發展,用戰略思維和發展的眼光確立未來五年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原則、發展重點和措施,規劃宏偉,目標遠大,措施可行,令人鼓舞,令人振奮,給人以動力、給人以希望。全會對金安“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和指導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全會確定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將引領全市經濟和社會進入全面提速的新的發展時期,使未來的五年成爲金安經濟騰飛的五年,社會各項事業高速發展的五年。人民羣衆得到實惠更多的五年。市委對於未來五年作出的戰略構想和總體部署,體現瞭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體現了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新把握,體現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駕馭能力和領導水平,體現了以人爲本、執政爲民的宗旨觀念,體現了團結、務實、拼搏、圖強的新金安精神。

第二,體現了大思路。站位決定層次,視野決定思維,思路決定出路。市委一屆十八次全會堅持高站位、廣視覺、借大勢,提出了金安發展的大思路、大構想,方向、目標更加清晰明確。令人振奮。全會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制定的未來五年金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注重長遠與現實結合、速度與質量統一、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胡志明同志提出今後一個時期全市及市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建設“兩城四地”,實現“兩個翻番”,努力建設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金安。這是市委總攬改革發展全局,全面分析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按照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準確把握髮展機遇作出的科學判斷和戰略構想。同時,在發展原則上提出的“六個堅持”,充分體現了市委在發展理念、發展思路方面的拓展和昇華,將有力地促進金安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堅持原則和發展重點,具有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導向作用,振奮人心、提升民志的凝聚作用,催人奮進、奮力趕超的激勵作用,充滿信心、奮發有爲的鼓舞作用。

第三,體現了大氣魄。發展目標的確定,是一個遵循經濟規律科學預見的問題,更是一個追求作爲的膽識和氣魄的(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祕書不求人”)問題。能否在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下保持一種大氣勢和大氣魄,是精神的體現,也是鬥志的凝鍊,必將演化爲追求大作爲的雄心和現實生產力。市委着眼“十一五”期間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緊緊抓住“十

一五”的發展機遇,提出了全市“十一五”時期宏觀調控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38億元,年均增長1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00美元,年均增長1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4%,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0%,全口徑財政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2%和1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和6%。確定這樣的發展目標,是從金安發展實際需要出發的。我市經濟欠發達的現實,決定了不發展不行,發展慢了也不行,必須要加快提速,擴大總量,提升競爭力。實現這一奮鬥目標,將使金安經濟發展實現質的飛躍,同時帶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將上一個新的臺階。

第四,體現了大手筆。全會提出要突出抓好“大產業、大園區、大項目”建設,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的整體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三大一新”科學嚴謹,內涵豐富,緊密關聯,相輔相成,在表述和內涵上都體現了極強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操作性,是發展理論和實踐的突破,是發展層次和質量的躍升,是發展金安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的行動綱領。堪稱大手筆的發展戰略,大手筆的宏偉實踐,大手筆的創新舉措。

發展“大產業”,就是要大力提升工業化水平,推進我市的經濟發展,針對我市農業經濟比重大、工業不發達等不盡合理的狀況,“十一五”時期,我市要在加快發展食品工業、醫藥工業、石化工業,積極發展糧食化工業帶上下功夫,運用政策,加大投入,壯大規模,打造優勢。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爲全國聞名的優質安全農產品加工基地、優質農牧良種繁育生產推廣基地,濱北最大的商貿物流集散地和連接國內外的農民工培訓輸出基地。

建設“大園區”,就是堅持發展省級金安經濟開發區,堅持工業佈局園區化的發展方向,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彰顯特色、要素集聚和產業集聚,使園區成爲強勢產業發展的載體、對外開放的“窗口”、引領全市經濟快跑的“火車頭”,逐步形成條塊結合、各具特色、集羣發展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充分顯示了區域化的特徵,園區化、集羣式發展是一個基本趨勢。發展園區經濟,體現了市委先進的發展理念,是我市縮小與發達地區差距的重要舉措,將對我市的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打造“大項目”,就是充分依託資源優勢和近幾年發展起來的產業優勢,進一步選準切入點,開展定向招商,爭取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大項目,特別是要新上一批能夠創造新的市場需求的新興強勢產業項目。今年每個縣(市)區都要引入1至2個億元以上大項目。這些大項目將成爲推進金安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產剛剛結束的市委一屆十八次全會,是我市即將邁入“十一五”時期召開的具有重要和深遠影響意義的會議。市委書記胡志明同志代表市委常委會所作的報告及審議通過的《金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認真貫徹落實了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七次全會精神,從金安實際出發,着眼國際國內發展的新形勢,站在歷史和時代的新高度,全面謀劃和描繪了我市未來五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確定了“十一五”時期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胡志明同志的報告和《綱要》站位高、認識深、謀劃遠、目標新、措施實,體現了大發展、大思路、大手筆和大氣魄,是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向新的目標跨越的戰略部署。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市委一屆十八次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們人大工作的一項中心任務。

篇三:學習“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貫徹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開創市場監督管理工作新局面

2014年12月16日,萍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成立,爲行政執法機關今後更好地擴大市場準入、增進經濟活力和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起到良好作用。我認爲:市場監管系統今後應以轉變職能爲核心,以提高監管效能爲重點抓改革、促發展,把機構組建好、職能履行好、隊伍建設好。

一、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增強“五種意識”

增強組織認同意識。萍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由原工商、質監、食藥三個系統整合而成,全系統將盡快形成一家人、一家親的組織認同意識,搭建溝通和互動的平臺,由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做好表率,形成一個堅強、有力、團結、戰鬥的領導集體。樹立和維護統一的外部形象,儘快設計、製作、發放全系統統一的執法服裝,統一徽章標識,統一執法規範,切實增強市場監管系統的職業榮譽感、歸屬感。

增強責任擔當意識。市場監督管理工作領域廣、任務重、風險大,食品安全監管、藥品監管、特種設備監管等直接關係到企業生產和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必須強化責任擔當意識。當前市場監管系統組建伊始,改革創新任務繁重,諸多難題亟待破解,監管責任重於泰山。全系統各級幹部無論職務高低都將忠於職守、敬業奉獻、奮發有爲,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增強改革創新意識。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組建是改革的產物、創新的成果,今後將把改革創新作爲常態化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密切關注市場監管領域的最新動態,及時加強調查研究,及時制定相關政策規定、制度辦法。把改革創新貫穿於市場監管各項工作中,緊緊圍繞簡政放權,寬進嚴管,實現市場準入一體化、市場監管一體化、食品安全一體化、投訴維權一體化、行政執法一體化等等,推進市場秩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增強服務大局意識。緊緊圍繞2014年12月26日劉衛平書記在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議上的戰略決策和重大部署,謀劃和推進市場監管各項工作。以服務大局的優良成效贏得市場主體的信賴、人民羣衆的支持,樹立市場監管系統的良好形象。還要服從服務於機構改革的大局,堅持個人服從組織,局部利益服務整體利益,正確對待個人進退留轉,確保改革工作積極穩妥推進。

增強依法行政意識。依法行政是市場和質量監管執法部門工作的生命線、保障線,要全面梳理執法依據,明確執法主體,規範執法程序和執法行爲,公佈執法權力清單,強化執法監督,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確保市場和質量監管執法的統一性、權威性和有效性。

二、提高幹部隊伍水平推進“五項建設”

加強思想建設。加強對機構整合前後幹部職工思想狀況的研究,密切關注體制改革、機構調整、崗位變化帶來的思想波動,準確把握幹部思想脈搏,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增強全系統的凝聚力、向心力、影響力。

加強組織建設。抓好原工商、質監、食藥三支隊伍的整合,按照集約化、專業化的要求,合理設置職能機構。下力量選優配強各區縣市場監管局的領導班子,堅持德才兼備、公正公平,從實際出發,一碗水端平,兼顧各方,統籌平衡,進行科學搭配,實現優化組合,形成堅強有力的戰鬥集體。

加強能力建設。“三局合一”後,監管執法領域更寬、專業化更高、綜合性更強,提高各級幹部的業務能力迫在眉睫。要緊緊圍繞市場監管和執法能力需求,抓緊制定幹部培訓規劃與階段性計劃,對全系統幹部進行分級分類全員培訓,三年內將基層幹部輪訓一遍。

加強作風建設。市場監管部門涉及羣衆切身利益廣,面臨熱點難點問題多,社會關注度高,必須始終把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重視抓好行政許可、投訴舉報和基層監管所“三個窗口”,對原先三個局的行政審批窗口、三條投訴維權熱線進行整合,進一步強化一體化功能,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加強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領下,制定全系統的幹部行爲規範和職業道德規範,對原來三個系統共性的價值理念進行融合和提升,以保障市場安全、維護公平正義爲目標,形成市場監管系統獨具特色的職業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