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長征故事讀後感7篇

心得體會 閱讀(5.28K)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深大家對書上知識的分析,我們寫讀後感的原因是爲了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長征故事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閱。

長征故事讀後感7篇

長征故事讀後感篇1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色長征,正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裏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舞過那個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過多風多雨的二十世紀,舞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

紅軍長征歷盡千山萬水,通過人類難以生存的雪山、草地。1935年8月,右路紅軍踏上了生死難測的茫茫草地,度過了長征途中最艱苦的歲月,走過敵人認爲不敢走的路,及時趕到班佑、巴西地區並率先北上。由於張國燾堅持南下,於同年9月,率紅四方面軍再次通過渺無人煙的草地,重過草地比第一次情況更加惡劣,是一次無謂的犧牲。

1935年5月,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成功地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後,爲了早日擺脫國民黨的圍捕堵截,迅速北上與紅四方面軍會合,他們只好選擇一條人煙稀少,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的路線——爬雪山,過草地。

過了雪山草地後,1936年10月,紅軍三支隊伍終於在陝北勝利會師。黨中央領導核心得以勝利轉移到延安,紅軍主力也迅速轉移到民族解放戰線的最前沿,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爲安。

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徵。它那英雄足跡攜刻在人類追求解放的歷史中,始終是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豪邁記憶;他那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那戰勝一切困難的氣概,始終激勵着全體中國人民朝着輝煌的未來前進。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飄揚在地球上的飄帶,成爲人類堅強無畏的象徵。

長征故事讀後感篇2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每當我吟誦起當年毛澤東主席在回憶長征之後寫下的這首詩篇時,在我的眼前就會展現出一幅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畫卷!

長征,是我心中的豐碑,是她激盪着我的胸懷,是她鑄就着我的中國心。紅軍長征二萬五千裏,鐵流瀉處,哪裏沒有一曲動人的悲歌?紅軍跨越11個省,所到之處,哪裏沒有浸透着紅軍戰友的熱血?《紅軍長征故事》畫面時時縈懷,動人故事又一次讓我心潮澎湃,熱淚盈眶。不是嗎?

彭德懷爲了戰士們的生命,不惜殺掉自己的坐騎;令人敬佩的老班長爲了給受傷的戰士補身子,自己甘願吞食魚骨;還有整整一個炊事班的戰士們,爲了扛起那口爲戰士燒水的大鐵鍋,犧牲了全班士兵;一位身爲紅軍的軍需處長因衣服過於單薄被嚴寒凍死……漫漫長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紅軍站起來,只因心中信念永存!

二萬五千里長徵路,路有多長,紅軍灑下的汗水就有多長!巍峨的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埋藏不了他們滿腔爲國爲民的赤誠之心;茫茫的沼澤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掩藏不住他們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的精神!他們是英雄,他們是路標,他們是豐碑!可歌可泣的事蹟,可贊可嘆的信念,可敬可畏的軍魂!我能不被他們感動,不被他們震撼嗎?

他們是永恆的,因爲信念永存,長征的精神永存!

長征故事讀後感篇3

小時候總聽說長征的偉大,但不知道具體的事蹟。

今年暑假,我在外婆家看了《長征故事》,才覺得長征的艱難。

當時因爲好長時間沒吃東西,紅軍戰士吃鍋盔,它是乾的,一喝水就在肚子裏撐起來。他們經過這麼長時間沒有吃喝,又是寒冷,又 是高原,一下子吃了許多,當時就有九個紅軍戰士撐死了。想想我們現在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不吃,那個不吃,造成了很大的浪費。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沒東西吃時常吃煮皮帶,有時甚至連煮皮帶都吃不上。我們要珍惜糧食,節約爸爸媽媽的每一分錢。

紅軍在長征中有百分之九十的路程行進在少數民族地區。國民黨反動派對紅軍進行造謠污衊,和當地反動勢力勾結,不準給紅軍帶路,想置紅軍於死地。通過紅軍的實際行動,一些受矇蔽的少數民族羣衆漸漸認識了紅軍,他們不僅熱情款待紅軍,還從方方面面幫助紅軍。這些看似簡單的信任,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力量啊!我們現在老是爲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生氣,和當年的紅軍比比,真是慚愧極了。

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應該珍惜這份寧靜。不要斤斤計較,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做—個品德優秀,團結友愛的好孩子。

長征故事讀後感篇4

這些天,重新拿起了王樹增先生的《長征》,翻開書本,重新閱讀那些用強大的意志和堅定的毅力刻成的文字,心裏不禁生起漣漪,平靜的心靈重新被震撼。

知名報告文學作家王樹增歷時六年,收集大量長征資料,採訪上百位親歷長征的老紅軍,並數度行走長征路線而創作的60萬字長篇紀實文學《長征》,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以全面的視角,理性地反映“長征”的作品。

王樹增的《長征》從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重新認識了長征的重要意義,是紅軍長征70年以來,第一部用紀實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長征的文學作品;王樹增查閱了大量的史料,實地採訪了許多老紅軍戰士,書中的許多重大事件和資料都是首次披露;在書中,作者弘揚了長征體現出來的國家統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還講述了在這一偉大壯舉中許多感人小事,讓我們通過豐富的細節更加親近地去接觸長征的歷史。

數萬人的萬里長征,面對的是百萬虎狼之師,面對的是高山懸崖、冰天雪地,面對的是湍急的河流、渺茫的沙漠和無底的沼澤……雄關漫道、險象環生,紅軍一共爬過18 條山脈,其中 5 條是終年積雪覆蓋的,渡過 24 條河流,經過 14 個省份,佔領過 62 座大小城市,突破 10個地方軍閥軍隊的包圍,此外還打敗、躲過或勝過敵人派來追擊的中央各部隊。他們開進和順利穿過 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放牧地區,有些地方是中國軍隊幾十年所沒有去過的地方,但他們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帶充飢……這令人感到絕望的險境,卻被這支隊伍以滾燙的熱血與鋼鐵的意志戰勝了!

這是紅軍,這就是百折不撓的紅軍。身着薄衣,飢寒交迫,是什麼讓他們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克服種種困難的呢?是意志,堅強的意志。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說的就是紅軍,在經歷了草地泥潭,渡過了雪山激流,經歷了冰霜的磨礪,

“紅軍”這一柄長劍更加鋒利,直取日本帝國。俗話說: “困難就像彈簧一樣,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 。紅軍用一次長征完美地詮釋了它。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傳播理想的遠征。他們一路浴血奮戰,捨生忘死,用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完成了萬里長征。長征喚醒中國的民衆,給予他們從未有過的嚮往和信念,讓中國社會最底層赤貧的農民,手工業者,失業者懂得可以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世間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長征是中國工農紅軍走向嶄新的中國的起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歷史雖已過去,但在國際形勢日益緊張、天下尚未太平的現狀下,我們依舊更需要虔誠的緬懷革命先輩的不朽功勳,繼承光榮革命傳統,發揚先輩長征精神,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道路上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寧說過:慶祝偉大革命的紀念日,最好的辦法是注意力集中在還沒有完成的革命任務上。

畢竟,任何輝煌的業績都需用努力去創造,我們應從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吃皮帶”、“嚼草根”的不斷挑戰自我、挑戰極限、挑戰命運的精神中學習他們那種艱苦奮鬥精神,無怨無悔的氣概,爲理想而奮鬥的勇氣。而知識就像滿目琳琅的大寶庫,探尋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只有經過磨練的人,纔會不停地與困難做鬥爭,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如徐霞客歷經千辛萬苦終完成千古奇書《徐霞客遊記》;就像司馬遷飽受屈辱終著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就像梵高孤獨貧窮一生卻爲後人留下價值連城的作品;就像貝多芬雙耳失聰卻撫着琴鍵譜出優美的驚世曲調。

“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就應樹立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在學校我們應把紅軍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揚下去,孜孜不倦的學好每一科知識,用科技來強國,沿着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永遠巨人般屹立於世界強林之列。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不斷有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齡,出現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在人類物質與精神發展的今天,行走在這條崇山峻嶺和水流湍急的路途上,世人難以忍受疲勞,勞頓和生存條件的貧乏。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熱津斯基走過長征後說:“對嶄露頭角的新中國來而言,長征的意義決不是一部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史詩,它的意義深刻的多,它是國家統一的精神,它是克服落後東西必要的因素。”

王樹增先生用寫實的手法,把長征歷史上一場場戰鬥,一次次靈魂與肉體的掙扎,真真切切的告訴讀者。我從長征中讀出了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沒有這種力量,長征就是一場人類不可能超越的苦難,無法跨越的一道山樑。就在人類物質與精神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仍然不斷的有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齡的人,甘願忍受疲憊、勞頓之苦,重走這條蜿蜒於崇山峻嶺和急流險灘的長征之途,也就是爲了能夠重獲這種力量,填補心靈的荒蕪。一個沒有精神的人,是心靈荒涼的人;一個沒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作爲中國人,更應該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讀懂長征的意義。

長征故事讀後感篇5

翻開這本著作,是歷史課以後。剛剛學完長征,心裏帶着崇敬和感動看了這本書。

由於博古和李德的錯誤指揮,長征就在這種背景下開始了。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突圍敵人的包圍圈,用着簡陋的裝備,在艱難的旅途中,長驅兩萬五千裏,完成了世界震撼的浩蕩史詩!

雖然學過這方面歷史知識,但是《長征》給了我更大的震撼,更爲具體的再現了長征的每一個細節。這一段的崢嶸歲月,它帶來的偉大意義,他給我們後人的激勵,都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裏。雄關漫道真如鐵,紅軍一共爬過18座山脈,渡過24條河流,經過14個省份,佔領過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的包圍,打敗敵人派來的中央部隊。它們用堅強的意志,嚴明的紀律,堅定的信念和顧全大局的胸襟帶來了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消滅紅軍企圖,保存了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爲安了。

對於紅軍來說,長征一定是一段難捱的離騷,但是他們爲了新中國的命運化難捱爲動力,捨棄了塵世的情感,用無怨無悔的氣概,奮不顧身的勇氣,爲理想而奮鬥的信念爲新中國譜寫了最壯美的樂章,它響徹了每個中國人心靈的最深處!

回眸歷史不僅僅是爲了歌頌歷史,更爲了從歷史中找到更高潔的靈魂,從歷史的背影中找到它留給世人的一抹光亮。看完長征,有人哭的梨花帶雨,有人會沉思半天。這是長征的力量,人們可以爲它不朽的精神感動落淚,願意因它開始思量現狀。是啊,長征帶給我們蕩氣迴腸的震撼,它告訴我們一種精神,困難面前永不低頭,肯吃苦,要有奮不顧身的奉獻精神,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

長征是一段註定被歷史銘記的偉大時刻,它的精神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我願意做一個歌頌者,緬懷革命先驅,讚揚他們的品格和精神。我更願意做一個有這樣長征精神的中國少年,尋着歷史背影裏的光亮,走向更燦爛的明天。

孟子說“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紅軍吃過草根,野菜,最終不是成就了一個奇蹟麼?作爲新世紀的少年,我們要在生活和學習中保持這種長征精神,生活像不規則幾何,我們不知道何時相交平行,我們也不是能預知未來的使者,所以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想想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艱難,就用這種精神激勵自己吧,我們作爲中國少年,一定可以像這些給了我們美好今天的英雄一樣,挑戰自己,勇往直前!用這份寶貴的中華之魂,洗禮自己的心靈。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__週年之際,我作爲一箇中學生,再次回眸歷史,對比昨天與今天,從歷史的背影裏尋一抹光亮,沿着光亮前進。

長征故事讀後感篇6

今天看了電影《長征》。對於影片的藝術成就、歷史意義、現實作用,我就不去分析了。在觀看這部影片的同時,我也在思考那麼一些問題:紅軍是憑藉什麼才能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甩掉圍追堵截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國民黨的軍隊,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爲中國的革命保留了珍貴的火種?是什麼讓本來是執行戰略大轉移的一支隊伍,在漫漫的萬里長征中卻扮演了播種機的角色,把革命的理論散播到千萬戶家庭呢?

電影《長征》片長三個小時,分上、下兩集,向觀衆展示了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戰略大轉移的歷史場景。影片宏偉壯觀,深入的再現了紅軍當年長征所遇到的種種內在和外在的艱難險阻,用史詩筆觸全景刻畫了湘江之戰、四渡赤水、強渡烏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夾金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紅軍戰士長征途中的幾次較大的戰役和險境,謳歌了紅軍戰士勇於挑戰自我極限敢於戰勝惡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影片沒有交待長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爲受限於電影片長的原因吧。故事是從湘江河畔,紅軍搶渡湘江開始的。由於博古、李德對軍隊撤退所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所以部隊帶着大量的緇重擠在湘江橋上,幾天幾夜部隊也沒有能完全通過湘江。然而,時間就是生命,在紅軍的上頭敵人的飛機在狂轟爛炸,後面有幾十萬追兵正洶涌而來,前方,蔣介石在加緊佈置幾道攔截的防線。紅軍長征的第一道本來不是難關的難關就這樣橫在了全體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面前。幸虧紅軍的後衛部隊拼死抵擋住了國民黨追兵的猛烈進攻,爲中央紅軍過河搶得了寶貴的時間,要不然,此役紅軍的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在渡過湘江之後,影片安排了一個特寫鏡頭,一個紅軍的後衛戰士在敵人蜂擁包圍住他的時候,毅然拉開了胸前手榴彈的彈弦,但是沒有爆炸場面的刻畫,鏡頭轉向了印滿紅霞的天空,不知道這可是象徵烈士流淌的鮮血?第一道本來是長征途中最容易渡過但卻因爲人爲的策略因素而造成的難關被克服了。湘江戰役後,紅軍連克國民黨軍隊的四道防線,但是自身的傷亡也非常慘重,八萬之師拼得只剩了三萬之士,雖然是勝利了,但按照這樣的打法別說陝北會師,沒到四川就得全軍覆沒。即使這樣,紅軍能突破國民黨的四道防線幾十萬大軍的攔截,原因何在呢?

我認爲,在這個階段,紅軍能避免覆滅的原因在於紅軍將士的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特別是後衛部隊的敢打猛拼的勁頭,阻滯了追兵前進的腳步,給紅軍帶來了珍貴的喘息機會。如果沒有五萬犧牲將士爲了理想不怕犧牲的精神,(明明知道自己在後衛阻擊,生還的可能性很少,但爲了整個集體,甘願流盡最後一滴血)沒有他們的壯烈情懷,也就不可能再有後面八路軍和解放軍的發展,更不要說建立新中國了。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犧牲的先烈們。

在一個集體當中,如果戰略指揮出了問題,大家都亂成一團,沒有衆志成城的決心,沒有凝成一股勁的凝聚力,沒有哪怕犧牲個人也要保全集體的信念,那麼這個集體決不會走得很遠,而我們的紅軍指戰員就具備有這些優良的素質,終於能夠令決策失誤的紅軍起死回生,創造了中華戰爭史上的奇蹟。這些精神在我們現在這個國際形式變幻莫測的時代,我們的人民更應該汲取和發揚,不要先自亂了自己的陣腳,大家團結一致,發揚紅軍精神,不怕困難,克服困難,強國強軍,保證中華民族能夠在世界之林更好的發展。

湘江戰役後,紅軍在通道得到了及時的修整,紅軍雖然沒有完全擺脫李德、博古的錯誤軍事路線,但是毛澤東開始重新獲得了發言權。在毛澤東和很多頭腦清醒的紅軍領導人的堅持之下,改變行軍路線,四渡赤水,佔領貴州,並在貴州遵義召開了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遵義會議”徹底的糾正了博古、李德的錯誤戰略方針,重新奠定了毛澤東在軍隊中的指揮權。此後的紅軍聲東擊西、指南打北完全打亂了蔣介石的軍事部署,甩開圍追堵截的敵人,大踏步向前。如果說“遵義會議”之前紅軍是有險無驚,那麼“遵義會議”之後,紅軍更多的是有驚無險,強度烏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夾金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更多的是向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紅軍自身的體能極限挑戰,毛澤東軍事指揮上的高明可見一斑。在和張國濤會師之後,雖然紅軍又經歷了兩條路線的選擇,同時受到了張國濤分裂勢力的威脅, 實現了長征北上抗日的戰略目標,揭開了中國革命史上新的征程。

如果說遵義會議前,紅軍能突出重圍依靠的是不怕犧牲的勇猛精神,那麼遵義會議後取得的一連串勝利就得益於中共中央正確的軍事路線路線和方針,應該總結爲智謀的勝利。

有人說中國共產黨是一羣沒有文化的土匪,取得戰爭的勝利是因爲農民太窮了,反正也是死,所以打仗的時候玩命,讓共產黨揀了個大便宜,這純粹是無稽之談。大家知道,國民黨的士兵很多也是被拉壯丁去的,家裏也很窮,爲什麼同是窮人,在紅軍隊伍裏就能打勝仗,在白軍隊伍裏就只能打敗仗,這個事實不是勝過任何的雄辯嗎?打仗講究的是謀略,一時之勇是不能決定全局的。在《長征》這部影片中湘江之戰就說明了這個問題。要運用謀略,領導階層沒有一定深厚的文化功底是不行的。

我們看看長征中決定軍隊命運的領導人的文化功底吧!

李德是共產國際排來的,博古、張聞天都是蘇聯留學生,朱德、周恩來、鄧小平都是海龜派大腕,毛澤東是湖南師範學校畢業等等,不舉例那麼多了,他們當時的這些學歷可以說明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驕子。不可否認當時的共產黨高層領導是人才濟濟的。正是由於這些人才的彙集出謀劃策,紅軍才能從無到有,從有到壯大,最後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有謀無勇不行,有勇無謀也不能長久,只有智勇雙全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

看了《長征》這部電影,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們這些平凡的老百姓,也要時常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休養水平,提高自己承受失敗的心裏承受能力,培養自己敢於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勇氣,儘量做到智勇雙全,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夠更加精彩,我們也更能爲祖國貢獻我們更大的力量大。

長征故事讀後感篇7

紅軍長征的故事是多麼震撼人心啊!他們冒着生命危險,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背影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們沒有了糧食就啃樹皮、吃樹根、挖野菜,尤其在爬雪山時,連野菜都沒有了,甚至用雪充飢;擔架員還擡着重傷員,一直在堅持,堅持……有時還會遇到大風雪,把身子都埋了半截,凍得渾身都僵硬起來了。但在這種環境中,默默支持他們的是濃濃的戰友情!他們可以爲了讓隊伍增快進度,悄悄地割斷了大動脈!他們可以爲了讓更多的人走出去,省下自己的乾糧!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我們要把他們牢牢記在心中!把黨牢牢記在心中!

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換過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和幸福,發奮圖強將祖國的未來發展的更好!更強大!

說到這裏,我回想起以前的我。簡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都要讓媽媽盛好飯,再吃。衣服也要拿在牀邊放好。而那時候,戰士們每天捱餓,也沒有睡覺的地方!我卻在那裏挑食,真是有愧於那些創造出美好生活的烈士們!當我看完這本書,我便下定決心,要改掉這些壞習慣!

我們應當學習他們那種自強不息,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並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我不僅被他們吃苦耐勞所感動,還被他們之間濃濃的戰友情所感動!長征是令人難忘的,長征中戰友之間的關心,友愛更是讓人難忘的。有些戰友的生命就是由其他戰士的生命換來的。紅軍戰士鄧士俊就經歷了這樣一段經歷。他還在發燒,是由幾個擔架員擡着他走。但卻因爲過度勞累而壯烈犧牲了,而他卻被平安送到四川丹巴!每一位戰士都是那麼無私,總是奮不顧身的救人,爲別人着想,卻不注意自己受傷了沒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無私奉獻,大公無私的精神!在長征途中和艱苦的革命歲月裏,戰士們時刻不忘自己的任務。他們把生命,完全奉獻給了革命。努力的描繪宏偉壯觀的革命藍圖。

我們也應該時刻不忘自己的任務。努力學習,將來報答爲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烈士們;報答偉大的黨;報答偉大的祖國母親!

讓黨以我們爲榮!黨永遠在我心中,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