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參觀博物心得體會精選5篇

心得體會 閱讀(2.58W)

當我們對工作或者學習有一定的啓示時,一定要試着寫一寫心得體會,只有認真分析事情的經過,我們才能寫出有價值的心得體會,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參觀博物心得體會精選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參觀博物心得體會精選5篇

參觀博物心得體會篇1

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特展的展廳在博物館右側的二樓。博物館一樓右側的展廳原先是"文化遺產日特別展覽",已於前一天結束了,裏面正在收拾整理,不再對遊客開放,讓我和妻感到很大的遺憾,還好,在接下來在二樓的參觀中看到的大量寶貴文物,讓我們減少了些許的遺憾。在樓梯口檢票後,將打過孔的票張進口袋,同妻一起順着樓梯來到二樓。感覺到有些累,正好展廳門口的長椅上有空閒的地方,於是讓妻一人進去先看,我喝了點水,在椅子上少時休息後進入展廳參觀。

展廳分左室和右室兩個部分,我從左廳開始參觀。順着門左側在選購紀念品的衆多遊人往去,第一件展品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件青銅器方鼎,具體的名字我現在記不清了,大概叫做"虎耳牛頭鼎"。五頭形態各異的長角、虎耳的銅牛首尾銜接的站在鼎口上圍成一個圈,剛好將鼎口圍住;鼎腹兩側各有一隻頭朝上、尾朝下、呈爬行狀的銅虎,威猛之勢自然流露;三隻虎足形鼎腳均勻的分佈在鼎腹底側,使圓鼎穩穩的站在展櫃上。整個圓鼎結構緊湊,佈局合理,想象豐富,造型逼真,銅綠色顯示着它年代的悠久,讓我駐足許久不忍離去,盡情感受着那段昔日的歷史。

1959年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墓地第10號墓出土的"彩陶背壺"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在展廳中部展出。壺的腹壁一面扁平,兩側各有一環耳,另一面中部有一豎鼻與扁平腹部的一面相對,3個附耳繫繩之後便於背在肩後攜帶。背壺爲紅陶,近口沿處繪有3個等距離的黑白彩同心圓;壺頸與環耳之間的肩部內白外黑兩道細線形成一帶狀圈,沿帶繪有黑地白彩渦紋;壺腹繪有黑白彩同心等邊三角形,頂角上下相對沿壺腹排列;腹下繪有黑色細帶,在其上等距白點排列;底部繪有白色圓點。我不是一個專業的文物工作者,更非一個歷史研究人員,無法從專業角度進行解釋和說明這件文物的特點和意義,能做的,僅僅是將我眼中看到的記錄下來罷了,以後當我讀到相關的資料時,能從我的記憶中找到相關的記憶片段,來讓我重溫這段歷史,引起相應的共鳴,那或許便達到了做爲一個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精神享受了吧。

在展廳靠近裏側的中間位置,橫列着一個長約2m、寬1m左右的的展臺,著名文物"金縷玉衣"就靜靜的"躺"在裏面。對金縷玉衣是早在國中的歷史課本中就已經知道了,但對它的認識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記載上,沒有一個實際的或者更可以說是基本成形的概念,今天得以在衆多的參展文物中見到了它的廬山真面目,實屬幸事、慶事。在我面前的金縷玉衣是由一塊塊紅白色的大小不一的玉石片組成,大的平均長約10cm、寬5cm,小的平均長約3m、寬1cm,最大的玉石片是腳底的那片,長約25cm、寬10cm左右,所有的玉石片,無論大小,厚度都不到1cm,表面光滑、紋理清晰。在每塊玉石片的四角上各有一個米粒大小的孔,金絲穿過這個小孔,將所有的玉石片串連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將要穿戴金縷玉衣的人從頭到腳、絲毫沒有放過的包裹保護起來。能看出,展示在我面前的這件金縷玉衣是爲男性製作的,因爲在其大腿根部有用小塊玉石片穿接而形成的小筒子,用來盛裝男性的生殖器官。頭部用小塊玉石片穿接起來、按照人的五官巧妙的分開鼻、眼、耳器官,軀幹及臂膀、腿部用大塊的玉石片錯落有秩的穿接,手掌及腳部用大小不同的玉石片按照一定的順序交叉穿接、用一大塊整片的玉石片坐爲腳底,腳趾前端用小塊玉石片豎立串起,使整個腳部能合適地放入。整個金縷玉衣渾然一體,大小不同的玉石片在金線的連接下有序地成爲一個整體,緊湊而不擁擠的將穿戴的人包裹在金與玉的氛圍中。據資料顯示,這件金縷玉衣整整花費了當時數百名技藝精湛的玉石匠人兩年多的時間,花費的資產相當於幾百戶富裕人家一年的所有花銷總和。花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來製作出的金縷玉衣,顯示出當時的統治者希望通過這種外在的保護來達到自己屍骨永存的願望,但後來發上的事實可與他們的想法背道而馳,往往在他們穿上金縷玉衣不久的以後,他們的墳墓就被垂涎於墓室寶物的盜墓人所挖掘,寶物被偷盜,而他們的屍骨卻落的個蕩然無存的地步。

一件件的珍品,在我的眼底出現,一段段的歷史,在我的腦海中重現。宋呆瓷器珍品"官窯貫耳瓶"、兩漢時期的"碧玉谷紋璧"、唐代的"騎駝樂舞三彩俑、三彩馬"、商朝的"玉援銅內戈"、兩漢時期的"市樓畫像磚"、漢代青銅燈具"彩繪銅雁魚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陶牛車"、讓我癡迷的"四羊方樽"等等珍貴的文物,在我的面前一一閃過,讓我通過它們去解讀和感受那段昨日的輝煌,所有的這一切讓我留戀、讓我駐足、讓我忘記了去分辨左右兩個展室佈局上的不同,更讓我忘記了朝代的更替、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恍惚間不同朝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展現在我的面前,而我,也貪婪的呼吸着那已經久遠了的熟悉的祖先的氣息,深切感受着祖國母親的博大精深。

參觀博物心得體會篇2

今天,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參觀博物館並學習了博物館裏的知識,夏藝源的媽媽還請來了講解員,我們先排成了兩列,然後一個一個的買票。

首先我們去的第一站是自然博物館,我發現裏面也有其他學校的小朋友,講解員把我們帶進了關於地球的知識點,講解員說:“我們的地球是這樣產生的,在我們恐龍的時代,我們的地球發生了大爆炸,爆炸的聲音非常可怕。”講解員說:“現在你們看見的是中國地圖,我們的中國地圖像一隻公雞,在公雞心臟的位置就是陝西省,陝西地圖就像兵馬俑跪坐一樣的。

我想:“爲什麼我們的中國地圖像一隻大公雞呢?”接着我們又去了關於恐龍和蟲子的知識點,講解員說:“你們猜一猜人和一隻螞蟻比賽誰舉的東西多?”有小朋友說:“肯定是人,因爲人的力氣大,螞蟻的力氣小。”但沒想到,講解員說:“是螞蟻舉的東西多,因爲,螞蟻能舉起自身體重一百倍的重量。”講解員問我們:“有誰知道金錢豹叫做金錢豹呢?”,有些小朋友說:金錢豹喜歡金錢所以叫做金錢豹。”我的意見跟大家都不一樣,我說:“是因爲金錢豹的花紋像金錢”講解員說:“對,因爲它的花紋像古代的金錢,所以叫做金錢豹。”我們又來到了科技館,裏面有很多神奇的東西,我們還看了一些電影,裏面講了關於恐龍地事情,我們看完電影后,就要回家了。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很多知識,還和同學過得很開心,今天真是最棒的一天!

參觀博物心得體會篇3

在陰雨過後放晴的第一天,我們局組織全體黨員到革命老區金寨縣,瞻仰烈士,寄託思念,銘記歷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一路上我們唱着紅色歌曲,回憶那些金色歲月,對於即將到達的目的地更多了幾分敬意。來到金寨這裏山清水秀,絲毫沒有當年戰爭留下的影子,然後這裏的環境、這裏的空氣都給人一種莊重、敬意之感。

參觀第一項,沿着蜿蜒的上路走進了“燎原星火”紀念碑。重溫入黨誓詞,敬意默哀,此刻我們都是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爲人民大衆謀取幸福的先足之兵。同時我們參觀了洪學智將軍的墓誌銘,爲洪老的一生奉獻讚歎不已,也許這就叫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觀在金寨成長的一批批軍隊,從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不禁讓我敬佩。每當聽到哪位將領小小年紀就犧牲,我的心都一陣唏噓。再想想如今的生活是多麼幸福,革命先輩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裏有銘記理想信念,我們在和平年代,又怎麼能只圖享樂呢。猶記得長征途中那最小的身影的犧牲,如果是我們是萬萬做不到這麼大的成績。

紅色教育是讓我們記住歷史,努力過好當前的幸福生活。我們不應該在爲碌碌不爲而抱怨,不應該因爲利益驅使而斤斤計較。有人說“現在成爲共產的有什麼好處”,我想有這樣想法的都是不正確的,你既然現在成爲共產黨就是爲人民謀福利的,爲人民做事的。如果事事想到的是自己能有什麼好處,那絕對不是個合格的共產黨員。

前幾天有一則公益廣告刷爆朋友圈,那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支廣告,永遠起得最早走的最晚,永遠身先士卒鞠躬盡瘁,永遠先顧大家後想小家。也許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做到最初的自己,最初的誓言,我們的紅色教育就是成功的,就是革命先輩再犧牲後給我們又一豐富的財寶。讓我們好好爲革命事業工作吧。

參觀博物心得體會篇4

星期日,我們新華小記者去中國海鹽博物館進行了參觀。這個博物館好大,分爲上下兩層,裏面的圖片和影像資料把鹽城的鹽歷史給我們介紹得清清楚楚。它是全國唯一一座反映中國海鹽歷史發展的專題博物館。

我們一到大廳裏面就看見了幾個雕像,導遊阿姨說:那是一羣古代的鹽民正在製鹽的場景。我們來到第一個展廳,裏面着重給我們講了製鹽的過程。鹽民們先把海水引進亭場裏,然後把鹽水曬製成滷,再把10個石蓮子放進滷水裏,如果10個石蓮子都浮起來說明滷水已經成功了,可以熬煮成鹽了;如果浮起來5個以下就說明滷水是不合格的……啊,原來製鹽這麼難!

我們來到第二個展廳。一進門,我們就看見古人制鹽的工具,還看見牛車和耙子等。再往裏走,就看見一塊大石頭,解說員說這就是一級文物。我問這塊大石頭怎麼能說是一級文物呢,老師說這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稱鹽用的秤砣,我這才恍然大悟。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這邊還有更有趣的!”。我們一起跑過去,便看見了更多的關於製鹽、運鹽、賣鹽的故事。

通過參觀,我知道了勤勞淳樸的鹽民們不僅創造了物質財富,還創造了多彩的海鹽文化。無數代鹽民的努力讓鹽城——這塊黃海之濱的大地成了中國重要的海鹽生產基地之一,也成了中國唯一一座以“鹽”來命名的城市。

我驕傲,我是鹽城人!

參觀博物心得體會篇5

去年冬天,在機緣巧合之下去了甘肅省博物館。這也是我第一次去歷史類的博物館。我們一行人剛到博物館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籠罩在夕陽餘暉下的莊嚴肅穆的博物館大樓。博物館可以參觀的有三層樓,包括了絲綢之路文明展、甘肅彩陶展、甘肅佛教藝術展等多個展廳。遊覽的時候我們沒有請博物館解說員,我們諮詢的語音講解自助服務後來也無疾而終。但後來有幸蹭到其他講解員的解說,確實有不錯的效果。

蘭州,作爲古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城市,曾經也是盛極一時。從精湛的馬踏飛燕、色彩豔麗的玻璃蓮花托展中似乎可以窺見一二;館中魏晉豐富的壁畫墓磚向後人生動的展示着當時人民的田園生活和家居生活;形象逼真的彩繪泥俑透露着當時社會的人情風貌和精湛卓越的手工技巧。

在遊覽完博物館後,不禁感嘆,博物館真是一個集娛樂教育於一體的公共服務機構。相比學校教育,參觀博物館的第一感覺是自由,沒有固定的參觀順序,沒有一成不變的說教,可以自由的徜徉在與歷史的對話中,並且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沒有課業壓力,參觀什麼藏品全憑興趣愛好。所以這一整個過程完全是美與知識的享受。

我們一直在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從哪裏來?來自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博物館的藏品無一不向我們展示着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參觀博物館既是尋根尋源的的探索,也是傳承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歷程。

博物館教育是對歷史的探尋、文化的傳承,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是一種情感的薰陶。比起學校教育,博物館教育有許多優勢。

首先博物館教育打破了學校教育資源的侷限,以實物爲媒介,能創設出更加直觀和真實的教育情景,用強烈的視覺衝突來增強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比起傳統課堂上的說教,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更加有利於學生創造力思維的發展。

其次,博物館課程更具綜合性,既有對歷史的探尋,也有美與情感的享受。這就對於分科課程來說,更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最後,博物館教育方式更加靈活,可以由工作人員講解,可以講解加動手製作,也可以模擬實地考察。多樣的教育方式既能增加學生的興趣,也使中華文化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