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讀孔子傳心得體會5篇

心得體會 閱讀(7.69K)

我們在寫心得體會時其條理一定是清晰明瞭的,每個人寫出的心得體會都是不一樣的,因爲感受也都不一樣,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讀孔子傳心得體會5篇,感謝您的參閱。

讀孔子傳心得體會5篇

讀孔子傳心得體會篇1

寫這篇感受的時候,《孔子的故事》這本書還沒有讀完。原因是我的心境不穩。想起國小、國中的時候,可以拿一本紙質的好書,逐字閱讀。現在呢,一目十行不說,最關鍵的是讀書的時間被繁雜瑣事佔據。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了孔子命運多舛的一生。生於春秋時代末期的孔子,一生顛沛流離,帶領弟子周遊列國以傳播自己的政治理想,其核心就是“禮”與“仁”。當時很多傑出的人才都是他的學生,如善於雄辯、經商的自貢,以政事見稱的冉求,被稱爲“南方夫子”的子游等等。孔子去世後,經由他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整理彙編形成了儒家經典著作《論語》,也正是他們的傳播,孔子的教育精神和政治理想才得以傳承和發揚。

通過閱讀,我認爲孔子思想中隱約帶有輕物質、輕法制、輕平民的傾向。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大意是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可見孔子藐視“利”,藐視對物質利益的追求,現在看來對商品經濟是相當不利的。在孔子的觀念中,認爲國家要以禮服人,而不是靠刑法。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大概是如果用刑法管理、控制百姓,他們雖不犯法,但卻會失去廉恥之心,只有通過道德感化,百姓纔會知廉恥、守規矩。這就有可能導致人治與法治的失衡。孔子同時也提出忠君、愚民的觀點,這種思想被後輩發展成了所謂的“三綱五常”,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制度下,成爲了世人爲人處世的準則,也成爲了少數人維護特權的工具。

這就提醒了我們作爲新時代的黨務工作者,要以發展辯證的思維來對待,而不是墨守成規、迷信經驗。特別是在支部工作中,要大膽創新工作方法,在三個“區分開來”的保護之下,我們還有什麼不能放手去幹的呢?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北宋理學大師張載的話鼓勵了一代代讀書人,沿着前人的足跡,走出自己的道路。我們雖不能達到孔子的境界,卻可以將其作爲努力的方向,激勵自己在奮鬥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前進!

讀孔子傳心得體會篇2

對於孔子的思想,一般認爲仁是其核心,相關討論也較爲充分。其實,孔子思想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時。由於學界對孔子思想中的時還不夠重視,討論較少,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孔子是依時而定的聖之時者孟子曾對幾位享有盛名的歷史人物作過評價: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孟子·萬章章句下》)伯夷就是商末不戀王位、反對戰爭、不食周粟的孤竹君長子,他被作爲清正廉潔的楷模。伊尹是輔佐商湯伐桀立國的阿衡(宰相),後又輔佐三位商王,以敢擔當、堪重任而著稱。柳下惠是魯國的賢大夫,以寬厚仁和而知名。對於孔子,孟子作出了聖之時者的評價。所謂聖之時者,就是說孔子能夠不拘泥於成規,能相機行事、依時而定。因此,孔子是金聲玉振的集大成者。

實際上,孟子聖之時者的評價來源於孔子自己的主張。孔子在《論語·微子》中對被稱爲賢人的伯夷、叔齊、柳下惠等人的德行作過褒獎有加的評價,但談到自己時卻說,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這裏的無可無不可,說的是萬事萬物沒有什麼絕對不變的,可與不可看起來是相互對立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它們之間存在着辯證的統一。也可以說,孔子是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的,認爲矛盾的雙方可以轉化,一切都應相機行事、依時而定。《論語·里仁》中還記載了孔子的一段話:子曰:squo;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squo;這是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有一定要怎樣做、不要怎樣做,只要怎樣合理恰當就怎樣去做。對孔子而言,一切都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切都要順應時勢,相機行事,擇善而從,力求得體,以獲得最佳效果。《論語·子罕》中有: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戒絕的四件事情——不任意、不專斷、不固執、不自以爲是,也從反面表達了要順應時勢而不要固執偏頗、任性僵化、一成不變的主張。

讀孔子傳心得體會篇3

?論語》這本書雖然只是一些隻言片語和對話語錄但卻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內容豐富。《論語》中的一些經典名言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鮮矣仁。""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比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煉的語言中卻已經蘊藏着很多的道理在裏面這本書中每句話後面都配上了譯文每篇後面都附上評點讓讀者更容易接近孔子從中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爲人處世。

?學而》一篇中孔子談到孝悌忠信等行爲規範和做人的原則。比如"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在孔子看來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個人如果對父母不尊敬侍奉;對兄長不聽命維護社會就亂套了。君將不君;國將不國……孝悌忠信是孔子經常涉及到的命題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標準衡量這些雖然並不是全都適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會不一樣了現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規範例如我們反對古人的"愚忠""愚孝"。

幾千年過去了孔子在做人與學習的關係問題上所強調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現在依然受到肯定。

?爲政》一篇也談到了人生的修養。孔子把孝的問題禮節的問題忠信的問題義勇的問題看得很重。認爲一個人不具備這些品格就談不上有道德也就無法立足於社會更無法治理國家。另爲孔子對許多日常言行舉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們強調了做人要實事求是別不懂裝懂。"先引其炎而後從之。"則交到了我們要有重視實際的求實精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輕言重行的傾向。我們可以從這些言論中學到孔子的思想而對於我們當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論語》所帶給我們後人的啓迪和價值時說不盡的有空休閒時真該拿出來讀一讀。

讀孔子傳心得體會篇4

作爲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上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其德育思想在中國歷史上乃至對世界教育史上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柳詒徵在《中國文化史》中這樣評價孔子: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之中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後之中國文化,賴孔子而開。世人亦稱孔子爲萬世師表、文化聖人。他的德育思想長期影響着我們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敦促着我們去研究和重視。

一、孔子教育理論的核心

德育是孔子教育理論的核心。《論語》一書記載了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實踐。其德育思想的核心是仁,以孝和悌爲根本。

仁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和規範,是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範疇。仁的含義,《論語》中多次提到,如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爲仁(《論語·顏淵》),孝悌也者,其爲人之本與?(《論語·學而》)等。仁爲衆德之首,而作爲最高準則,孔子的仁學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是先天的道德範疇。《論語·憲問》中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從中可以看出,仁是先天的道德屬性,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仁,小人是絕對不行的,從而仁成爲先天的道德精神。

其次,是主觀的道德修養。依孔子之見,仁是天賦道德,故小人中不會有仁人,君子當都是仁者。然而,現實卻會有相悖現象,所以能否達到仁又是由主觀意識決定的。所以,孔子又談道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等。從中可以清楚看到,孔子思想中的仁,是從主觀願望出發,以求達到思想的精神境界,而這種境界,就是孔子的德育標準和目標。

孝和悌是孔子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規範。孝是父子之間的愛,悌是兄弟姐妹之間的愛,這是仁的根本,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論語·學而》)

孔子仁的學說,對我們今天的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今天的這種三位一體的教育目的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四有新人,這也正是我們德育的首要目標。

二、孔子的德育實踐

孔子強調德育,並且把他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其實施德育的過程可分爲三個步驟:

第一,培養學生的道德知識。孔子在認識論方面雖然承認有生知、學知,但他更重視學知。其本人也承認: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並自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其大半生精力從事教育事業,並認爲首先要有豐富的道德知識,才能分辨善惡、是非、榮辱,才能不迷惑,是所謂知者不惑(《論語·子罕》),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才能把遵守規範視爲內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樂,是所謂知者樂(《論語·雍也》)。孔子亦強調知德的重要性,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第二,孔子強調道德信念與意志的培養。人不僅要知德,而且還要把它轉化爲道德信念,才能樂之不苦,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必要時要爲道德而獻身,即志士仁人,無求生而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孔子還認爲,一個人首先要有爲實現理想而百折不撓的意志,方能爲學修德,他自身的德育歷程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更要求學生要經得起艱苦的錘鍊,磨而不磷,涅而不緇(《論語·陽貨》)。道德的成長,必須克服內外障礙與困難,一個意志薄弱的人,是絕對做不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爲的。

第三,孔子強調行的重要性。孔子認爲行比知更重要,行是德的歸結,的不能離開行。所以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爲政》),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孔子的德育過程,就是要求言行如一的過程,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如何,不是聽其說,而是看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不能做到知行如一的話,則意味着德育的失敗。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將知行合一並納入德育過程,形成了古代教育的特點和優良傳統,對我們今天的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鑑。

三、孔子的德育方法

孔子在畢生的德育實踐中,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第一,志恆。孔子在德育過程中,要求學生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並且要立志有恆,進行百折不撓的意志鍛鍊。故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衛靈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立志就要不怕吃苦,不能追求享受,士志於道,而恥惡衣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人,不應追求眼前小利,造成半途而廢,悔恨終生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子路》)。善人,無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論語·述而》)孔子爲宣傳自己的學說,爲天下太平,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毅然選擇苦難之路,一生不變。

第二,律己。孔子的德育重視言傳身教,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孔子言傳身教,要求別人做到時,自己先要做到,是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自己先做到了,自己的學生必然也會做的較好。自己做不好,又怎能要求別人優秀呢?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孔子主張先做後說,或者言出必行,視爲古者言之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里仁》)。

第三,揚棄。道德的規範就是公共的社會契約,德育的過程就是一個對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過程。人要修德、講學,否則,會令人擔憂,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論語·述而》)有錯非但要不怕別人知道,而且要決心改正,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論語·子張》)。他反對有過錯而不改的做法,過而不改,是謂過也。 (《論語·衛靈公》)。他有特別強調尋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要不斷地自我監督與反省,克己復禮以爲仁 (《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衛靈公》)。同時要勇於自我批評,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要寬容諒解,攻其惡,無攻人之惡(《論語·顏淵》),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對別人的良性發展,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這種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之修養,對我們今天加強自身之修爲,實施德育之目標計劃仍爲良策。

第四,愛生。今天講求遵守師德,不體罰學生,其意無外乎是愛生。故孔子說: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孔子對待學生,坦率真誠,主張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與弟子情深似海,子路死於衛國內亂,被剁成肉泥,孔子聞耗,在院子裏仰天慟哭,其情動天地。孔子愛生如子,其德也高,其情也深,所以深受弟子敬愛。他去世後,學生們爲其守墳三年,而子路還是不肯離去,又守了三年。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孫丑上》)

四、孔子德育思想的地位與啓示

孔子生活在新舊社會交替的春秋末期,在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動盪時期,孔子以其豐富的德育思想和畢生的實踐,打破了學在官府的教育局面,爲後人披荊斬棘,殺出了一條德育的道路。他以淵博的文化知識,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培養出了許多品學兼優的弟子和再傳弟子,這在當時和以後對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歷史影響,成爲萬世師表。這是中國歷史上其他任何一個思想家都不曾有過的歷史地位。

孔子的德育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承和發展,所蘊含的思想和精神可穿越時空的界限,其德育思想和方法,今天我們可以批判地繼承,並進行發展,吸收借鑑先進合理的部分,充分改造利用,從而推動學校德育的開展和深化。保證社會主義道德在吸收傳統道德精華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服務。

讀孔子傳心得體會篇5

最近幾天,研讀了習總書記教師節前夕在__師範大學的重要講話,深感觸動。習總書記提出了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標準,讓我看到了差距,明確了方向。__年我被學生投票選爲“我最喜愛的老師”,是我任教十八年來最珍惜的榮譽,而習總書記的講話,又讓我樹立了新的目標。

習總書記說:“老師還要具有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的品質。離開了尊重、理解、寬容同樣談不上教育。”我自己是從事工業設計專業教學的,設計界經常提的一個觀點叫“user-centereddesign”,即“以用戶爲中心的設計”,習總書記所說的“尊重、理解、寬容”也反映了教育理念中“以學生爲中心”的思想。

尊重學生,就是要把學生放在對等的地位來進行交流,樹立平等的教學思想。教學是平等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也是平等的,教育過程中,教育者也同樣受到教育。不是說老師和學生打成一片稱兄道弟纔是尊重,也不是說在畢業答辯的時候老師對學生百般挑剔就是不尊重。作爲老師,要對自己的每一堂課負責,你站在講臺上時講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對學生產生影響,把每節課上好纔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教師”這份職業的尊重。

理解學生,就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創造和諧的教學關係。有很多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不如以前的“好管”,我覺得十分正常,在信息時代長大的孩子理應有更多的個性。每個孩子天生都是熱愛學習的,他們從出生那天開始就對未知世界充滿興趣,他們只用了一年左右時間就學會了直立行走,他們只用了兩年不到的時間就掌握了一門語言,他們的學習能力毋庸置疑,而之所以對學習感到懈怠,是因爲失去了興趣。所以與其用點名的方式要求學生到課率,不如把課堂內容設計的更加精彩來吸引學生。

寬容學生,就是要允許學生髮表不同的學術觀點,建立開放的教學環境。我把教育比作種樹,有的學生是桃樹,有的學生是梨樹,非要把不同的學生培養成一種模式就像把桃樹種成梨樹一樣徒勞。工業設計是交叉學科而不是邊緣學科,要建立從人文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從藝術到技術、從零售業到製造業、從心理學到環境生態學的大設計觀;思維要開放,不受固有的條條框框的限制,設計沒有隻有更好,沒有的標準只有評價的角度不同,設計多元化已成爲新時代的顯著標志。

教學的主體是學而不是教,學生應該成爲課堂的主人,用對自己負責的態度,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教學過程中,提倡以學生爲中心的研究型學習,重點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__年我在美國做訪問學者,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參加一個學生的科技社團活動,有個工程師協會的學生髮問:“你爲什麼學工程?”如果是中國學生,答案可能是家長的建議、社會的需要、就業的前景等等,而美國學生自己的答案是:“it"scool!”從這個答案上我看到了美國學生的專業自豪感和學習熱情,這恰恰是我們中國學生所缺乏的。

習總書記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老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性格愛好、脾氣秉性、興趣特長、家庭情況、學習狀況不一的學生,必須精心加以引導和培育。”我們的教育從中國小開始就強調共性的東西,強調標準答案和統一考試,習總書記指出了個性教育的重要性。所謂教學,重心不在教,而在於學,只有建立“以學生爲中心”的思想,才能真正成爲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