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黨史與個人心得體會7篇

心得體會 閱讀(1.8W)

大家要知道心得體會寫得足夠深刻纔會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寫心得體會是一件非常考驗我們語言組織能力的事情,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黨史與個人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

黨史與個人心得體會7篇

黨史與個人心得體會篇1

最近一段時間,我懷着崇敬的心境學習了,回觀這一百多年的歷史,一句毛主席的詞在腦海中浮現看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過的路程更是艱辛的,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中華大地千瘡百孔,滿目蒼痍,餓殍滿地,內有軍閥連連混戰,外有帝國主義炮火轟打,可是,爲了解民衆於倒懸的黨的創始人們,偉大的革命先烈們,頂住了重重壓力,於1921年創立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爲了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強,已經走過了90年輝煌的歷程。

這90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探索救國之路,成成敗敗,經歷了許多坎坷,走過了許多彎路,可是我們的前輩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就算只剩一絲期望,也要用盡全身的力量把它握緊,直到勝利的光芒灑落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學習黨史心得體會。這一切無不證明了一句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建國初期我們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可是在改革開放、不斷髮展的今日,我們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和諧發展的中國。

應對滾滾前行的歷史車輪,從1949年建國到2011年,中國從中國共產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成功、從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後的一窮二白到今日成功承辦了奧運會、世博會,取得的成就和發展的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國際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不斷提升,這一切讓每個中國人感到自豪和驕傲,讓我們每個中國人感到自我的歷史使命,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列的中國和中華民族。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在黨的歷史發展的不一樣時期,黨的先進性始終是貫穿黨的建設的一條紅線。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用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中國共產黨思想推進黨的建設,開闢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當時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爲: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爲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直至革命鬥爭的最終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異常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構成了科學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國共產黨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們黨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這期間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爲: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昂揚的鬥志,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率先示範,進取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紀新階段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這是黨在新時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實踐,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先進性的生動體現。今日我們的中國人民,在中央領導團體的帶領下闊步前進。學習黨史心得體會。

學習黨史,必須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用,理論聯繫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今日,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是爲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鑑歷史,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獨具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宜居城市的要求,爲進一步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水平,改善人居環境,我市實施清水工程,這是我市創立生態城市、構築生態宜居高地的重要資料,也是發展低碳經濟、改善人居環境、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作爲參與其中的一名黨員,我應當時時發揮一箇中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高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覺性,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執政爲民,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

清水工程建設任務艱鉅、時間緊迫,職責重大,這是一場治理水環境的攻堅戰,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進取響應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結合各項工程發展變化的實際情景尋找工作重點,堅持靠前指揮,減少層次,解決問題,深入調研,綜合分析,找準難點,突破瓶頸,持之以恆地抓好落實,踏踏實實把清水工程做好,爲天津建成生態城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史記錄着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黨的歷史,瞭解我們的過去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學好黨的歷史,瞭解過去才能把握今日,把握今日才能創造明天。

同學們,我們從哪裏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儘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爲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爲我不瞭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着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剛剛過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歲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爲有了父母纔有了我,才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裏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爲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爲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然而,同學們,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民間有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在爲自己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地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一聲祝福呢?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但據報道,今年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調查卻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孝,其爲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爲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爲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們給予的一點一滴。作文

在此,祝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樂!

黨史與個人心得體會篇2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9週年,黨總支開展了學習活動。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讓心靈受到一次洗禮,明確了許多自己以前不曾知道或記憶模糊的東西,忘不了革命前輩在硝煙中前赴後繼,忘不了無數英雄爲祖國解放事業而奮不顧身,曾經的苦難,曾經的悲愴,讓人難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偉業,讓人自豪。同時更深刻的瞭解黨的使命和宗旨。

近代的中國,在清王朝的統治下,人民飽受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腐朽無能的清政府,讓人民飽經戰亂,飽受屈辱,分崩離析,苦不堪言。

在嘗試着不斷的反抗和鬥爭中,民族資產階級得到初步發展並登上政治舞臺。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以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爲政治綱領,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就此結束。但它仍是失敗的,因其沒有一個完整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政治綱領,沒有形成一個能夠勝利地領導這場革命的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繼續尋求救國之路。新文化運動的開展,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同時對西方文明價值的懷疑和批判爲日後接受馬克思主義奠定了思想基礎。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爲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了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於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當中,逐步傳播開來,隨後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不斷壯大。在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加劇的情況下,1919年5月4日,北京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呼聲,劃破長空,震撼中國大地,中國歷史又翻開了新在一頁。

五四運動以後,許多先進青年和知識分子,開始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促使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逐步成爲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維金斯基等來華,先後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醞釀成立共產黨。之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的基礎上,於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但對於複雜、落後的中國,如何把馬克思主義革命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搞清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制定符合國情的民主革命綱領,仍需一個探索的過程。1922年7月16日至23日,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指出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但現階段的綱領即最低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爲真正民主共和國。二大在全國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但年輕的共產黨很快認識到,沒有革命的武裝鬥爭,僅僅依靠罷工或其他合法鬥爭是不行的。

鑑於形勢的發展,中國共產黨認識到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的重要性,決定採取積極步驟去聯合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黨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認實現國共合作,於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展開了。國共合作的實現,促進了工農運動的恢復和發展,中國大地上出現一股向着帝國主義和軍閥勢力猛烈衝擊的革命洪流的同時,一股反革命逆流也逐漸顯現出來,國民黨內部的左右派進一步分化,國共關係逐步複雜化。中國革命面臨許多新的問題需要給予回答。中共四大,總結國共合作一年來的經驗教訓,提出了無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領導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並對民主革命的內容作了比較完善的規定,指出在反對帝國主義的同時,還要反對封建的軍閥統治和經濟關係。

黨的四大結束後,偉人孫中山逝世,全國範圍的大革命高潮來臨。伴隨着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國民黨右派掀起的反攻逆流也在滋長。北伐戰爭勝利後,中共中央忽視對軍隊的爭取,片面地着重於民衆運動,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方針也在實際工作中得到貫徹。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大革命失敗了。 大革命雖失敗,但通過革命勝利和失敗的反變,黨經歷了深刻的鍛鍊和嚴峻的考驗。所有這一切,爲黨領導人民革命鬥爭走向新的階段準備了條件!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執行了以毛澤東同志爲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路線,致使革命力量迅速發展。到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人民軍隊的主力,由抗戰開始的3萬多人,發展到120多萬人,共產黨員由抗戰開始的4萬多人,發展到121萬人,使我們黨真正建設成爲一個具有廣泛羣衆性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成爲中國人民前所未有的領導力量。抗日戰爭結束以後,蔣介石依賴美國的援助,拒絕我黨和全國人民有關實現和平民主的正義要求,悍然發動全面內戰。以毛澤東同志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以根據革命形勢的變化和革命實踐的發展,充實和豐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和政策,面對蔣介石發動的全面內戰,提出了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方針,以革命的兩手反對其反革命的兩手。在武裝鬥爭總題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了十大軍事原則,使我黨領導的革命力量在內戰中不斷髮展壯大,僅僅經過3年多的英勇奮戰,就消滅了蔣介石的800萬軍隊,推翻了國民黨政府,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我們黨發展爲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執政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我黨領導全國人民醫治戰爭的創傷,恢復和發展經濟,使年輕的共和國粉碎了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國的封鎖和顛覆活動。在國內領導全國人民,迅速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基礎。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比較順利地實現瞭如此複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的確是偉大的歷史性變化。

1978年12月,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從十一屆三中會全召開,經過十二大,至今爲止的21年的時間裏,我黨領導全國人民,在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堅持改革開放,並緊緊把握信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使國家的面貌發生了許多可喜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在經濟建設、科學發展等不少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學習的過程中,看到了黨不斷與時俱進的過程, 90年的歷史見證了黨的成長與壯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勢單力薄到衆志成城,黨領導人民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和歷史性的飛躍,使祖國經濟政治日新月異,已經成爲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作爲一名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我們肩負着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繼往開來的重任,被時代賦予了的崇高的歷史使命,因而,我們就必須認清當前的形勢,堅定我們的共產主義信念,爲美好的未來而奮鬥不息。

黨史與個人心得體會篇3

2021年,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起步之年,也是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的肇始之年。隆重紀念黨的百年華誕意義深遠。

黨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的光輝篇章。自成立之日起,黨篳路藍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爲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而不懈奮鬥,這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黨的百年曆史,就是黨圍繞這個主題和主線,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並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是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豐富、發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偉大成果的歷史,是黨自覺加強自身建設、保持和發展先進性、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而不斷髮展壯大的歷史。這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流和本質。

我們把黨的百年奮鬥史、發展史、探索史和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與1840年以來中國180多年曆史銜接起來,放在完整的歷史進程中看,黨在艱辛探索中犯下的錯誤,只是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中的濁浪和水沫。我們不僅要看到黨自覺糾正錯誤、探尋新路的歷史,也要看到黨在探索中走向成熟、走向輝煌的歷史。

中國共產黨是用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正是先進的政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又有廣大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去詮釋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我們的事業才無往而不勝。歷史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先進理論的指導,如果沒有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的領導,如果沒有先進政黨順應歷史潮流、勇擔歷史重任、做出巨大犧牲,中國人民就無法打敗壓在自己頭上的各種*,中華民族就無法改變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我們的國家就無法實現團結統一,進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走向繁榮富強。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爲人民謀幸福這一初心,就是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事業所永葆的最質樸的初衷之心、最真誠的初始之心、最珍貴的赤子之心、最難得的赤膽忠心。爲了這個初心,黨作爲領導力量犧牲了大量中華優秀兒女。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到1949年新中國誕生,這28年間的武裝鬥爭和地下鬥爭中,壯烈犧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先烈300多萬,還不算那些現在無從查考的長眠在無名烈士墓裏面的無數烈士們。

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我們不能忘記那位歷史巨人的湖南鄉音——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爲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牢記過去,把握現在,開闢未來。歷史、現實、未來相通,昨天、今天、明天相連。

黨的歷史是認清歷史邏輯、歷史方位、歷史走向、歷史結論最爲生動的教科書。只有深切地瞭解黨的苦難輝煌,才能做好今天的現實工作、承擔起明天新的使命。善於學習和運用黨的歷史,就是堅持不懈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啓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

歷史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我們必須做出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的奮鬥。

黨史與個人心得體會篇4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必修課。近日,中央不要忘記你的首創精神,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發佈了《不要忘記你的首創精神,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通過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自己從思想認識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現將所學所思總結如下: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欲知大道,必先爲史。毛澤東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中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瞭解一個國家從哪裏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裏去和不會往哪裏去。他強調: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黨史、新中國史記錄着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初期不到60人的新生政黨,發展壯大到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執政黨的成長曆程,鐫刻着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艱苦奮鬥,從積貧積弱、一窮二白到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創造人類歷史上發展奇蹟的偉大曆程,其中蘊含着治國理政的豐富歷史經驗,蘊含着立黨興黨、立國興國的偉大智慧。作爲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只有學好黨史、新中國史這門必修課,才能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的重大意義、新中國70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中國經濟奇蹟是如何創造的、中國道路爲什麼好、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才能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才能弄清楚我們從哪來、往哪裏去,從而常懷憂黨之心、爲黨之責、強黨之志,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更好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學好黨史、新中國史要堅持以唯物史觀爲指導,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黨史、新中國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奮鬥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探索史、創業史和發展史。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就要深入瞭解黨史、新中國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瞭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瞭解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100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瞭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只有如此,才能深化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認識,才能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必然性,才能更好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關鍵時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們要切實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爲必修課,通過學習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努力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

黨史與個人心得體會篇5

通過一段時間閱讀有關黨的歷史,讓我受益匪淺。讀完這飽含深刻意義的黨歷史,知道黨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實踐是永無止境的,其次就是要更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多方面充實自己,然後全身心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爲黨服務。經過黨史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黨,以及明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即永遠跟黨走的決心。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在建國以後,黨領導各族人民繼續前進,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威脅、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中國的獨立和安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相結合,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後,以******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xx大又作出了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決定。這充分證明我們的黨與時俱進。

建國初期我們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改革開放、不斷髮展的今天,我們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和諧發展的中國;面對滾滾前行的歷史車輪,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沒有共產黨就不會有未來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列的中國和中華民族。尊重歷史、立足眼前、放眼未來,只有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學習黨史使我明白當前我們的任務是擁黨、立志、向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努力學習、工作,爲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與一切反黨反人民的行爲做鬥爭。在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一切都在迅速發展,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奮鬥目標,併爲實現目標而積極努力。作爲新時期的青年,我們應當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過硬的本領,同時要有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思想認識。我們平時不僅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而且要加強身體素質的鍛鍊,使自己成爲一個文武兼備之才。同時,我們應該積極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社會注意榮辱觀,用先進的理論和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也必須堅持,認真學習,善於運用鄧小平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另外,我們還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的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端正自己的行爲,明確自己的目標。最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將我們的社會建設成爲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心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作爲一名預備黨員,就應該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看待名利、權力和地位,勤奮、努力的學習,努力地培養自己創新精神,要甘於奉獻,不斷加強黨性鍛鍊,保持共產黨員本色。

黨史與個人心得體會篇6

“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週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闡明瞭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爲我們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啓迪智慧、砥礪品格。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黨的歷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有效發揮了黨史學習教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曆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爲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重大歷史時刻,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對於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對於傳承紅色基因、堅持正確方向,對於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建設更加強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史與個人心得體會篇7

在中國*成立92週年前夕,*中央政治局6月25日下午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進行第七次集體學習。*中央習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歷史是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要繼續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

常言道,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鑑,可以知興衰;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可見,以史爲鑑對於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是多麼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只有不忘歷史,學習歷史,才能不斷從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中汲取養分,才能爲未來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只有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才能瞭解中國*和中國的苦難輝煌的歷程,才能明確中國*和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才能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學習黨史國史進一步堅定我們的道路自信。道路決定命運。一個國家走什麼樣的路,關鍵要看這條道路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中華民族近代一百多年以來,從內憂外患、積貧積弱,到實現國家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正是無數中華兒女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取得的成果。這種探索和實踐向世人證明,只有*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學習黨史國史進一步堅定我們的理論自信。理論決定思路。中華民族在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中,取得的一次又一次重大歷史性進步,都離不開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從馬克思列寧主義到*思想、*理論,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近百年來,這種與時俱進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理論話語體系,爲中華的崛起和民族的復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大精神動力。

學習黨史國史進一步堅定我們的制度自信。制度決定發展。對於一個國家,走什麼路,堅持什麼體制,運用什麼制度,鞋子合腳纔是好。有怎樣的制度設計,就有怎樣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狀態。制度的鞋子合不合腳,人們穿上就知道。從三十多年前的計劃經濟體制到改革開放之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式的制度探索與創新,不斷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出乎史,入乎道。歷史是的教科書。讓黨史國史之光照亮未來,給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