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7篇

心得體會 閱讀(3.08W)

多寫心得體會可以鍛鍊我們的分析能力,提高我們的思想認知,通過寫心得體會很多人都可以讓自己的感受完美的表達出來,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7篇

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篇1

早時,尋找一種書味,我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句子能帶給我這種味道,企盼着??

一種機緣巧合,我接觸了瑜伽,於是又爲其尋找理論指導,無意間看到這樣一句話: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瑰寶《道德經》。有一種一睹爲快的衝動,於是終於從網上初步接觸《道德經》,至今看過四遍,纔有一些初步感受。基本介紹: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相傳是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經》就被奉爲道教最高經典。其實,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闡述“道”和“德”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也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他認爲“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是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體現。

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人本身的種種內涵。《道德經》像一個包羅萬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寶藏,不同的人讀道德經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僅對不同的人,同樣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穫。

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釋疏題明道德義》雲:“《道德真經》,包含衆義,指歸意趣,隨有君宗。”也就是說,《老子》一書,思想內容極其廣博玄奧,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可以根據相應的時代條件和時代需要,對它作出各種主旨不同的解釋。在《老子》註釋史上,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老子”,每一個註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們各自所理解的“老子”,這是老學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一特點啓發我們,研究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老子》注,不僅可能發現作注者對《老子》原意的領會與掌握情況,還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進而考察一定歷史時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內涵及其衍變規律。老學,是中國古代整個思想文化發展的一面鏡子。

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篇2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必須會大笑,然後笑他自我竟然會這樣笑,最終會覺得此刻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我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羣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樣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我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爲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夠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爲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可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生萬物,可是“道”亦爲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這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運行。人們能夠用必須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爲後世奉行爲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祕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爲行爲,是能夠理解理解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爲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爲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爲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夢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爲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爲其微,不爲其著;處衆之後,卻常德衆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可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爲而又無所不爲。“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爲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我所需,覓求自我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所以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慾,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我內省不已,都需要自我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裏,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可是隻要我們採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穫。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層次不一樣,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一樣人不一樣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爲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篇3

?道德經》,以其精煉的八十一章,寫出了世間萬物的博大精深。從社會中的政治,談到經濟,有時又涉及到教育,從中又寫了軍事,用這些實際中的事物來體現老子的哲學思想。在優美的文字中構造了一個樸素、自然、豁達、飄逸的宇宙觀、人生觀以及方法論的框架。

一開始我根本是看不懂的,在旁邊註解的幫忙下才稍微明白一點,就這一點點,讓我領略了他的辯證的哲學思想。

讀完到《道德經》,使我對這位古代賢哲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養爲核心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方法有了正確的認識,自身的人文知識、個人道德修養和爲人處世的本事也有了提高。比如在第四十五章中,老子用辯證的思想闡釋有些事物表面看來是一種情景,實質上又是一種情景,表面情景與實際情景有時完全相反。“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就是體現了這一點。還有“躁勝寒,靚勝炅”則說明事物的對立面常常互相制約,異常是對立面的主導方面作用更大。

?道德經》的第六十三章說出了做事的原則,即“無爲而無不爲”的原則。也說出了“天下之難作於細,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從而說明在辦事情是要從客觀條件出發,一旦條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時也告誡我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要從細微的地方下手。處理問題時,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萬不可掉以輕心,或許細微的纔是事物的關鍵所在。老子也說出了“合抱之木,作於毫末;九成之臺,作於壘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說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是從小到大的。我們做事情時必須有恆心一點一滴的去完成,不然就會功虧一簣,半途而廢。

?道德經》的許多哲學限於我的學識,不能完全理解,可是讀它真是獲益匪淺。在我讀完《道德經》後,忽然想起古代的另一位教育家——孔子,於是就有了比較的念頭。

孔子,作爲偉大的教育家,據說孔子還對飲食有研究。作爲我個人的觀點,我認爲孔子不及老子,孔子的哲學不能算作作哲學,他的觀點,我認爲其實是對現實中事物的一般發展規律的總結,只是別人照着孔子的言行去行事時,還沒有發現或許很少發現錯誤。孔子的哲學,我認爲並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只能說是孔子比別人多了一項概括的本事。比如“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都是一般人們的生活規律,生活常識,並沒有太多的理論價值,說明了一點,就是一張教別人如何做菜的烹飪單子,別人看到只需要照着上頭的步驟,基本上不需要研究什麼的。

可是老子不一樣。他的《道德經》從一開始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銘刻名也,非恆名也。”到最終的“和大怨,必有餘怨,焉能夠爲善是以聖人右介,而不亦責於人。故有德思介,無德思徹。夫天道無親,恆與善人”都是告訴人們做人的道理,爲人處事的哲學。如果從開始你不認真體會,你就沒有辦法領會到這些深刻的觀點。他用一種樸素的語言,用哲學中辯證的方法寫出了客觀的自然規律,書中包含着樸素的辯證法因素。

最終我感激徐教師能爲我們大學生讀經的活動作了一個很好的開端,讓我們認識到中華民族遠古的精髓,讓我們對於我們偉大的民族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使我們在現代禮貌的薰陶下不會忘記我們以前的禮貌,從而增加我們的文化及道德修養。我真誠期望你的可能繼續開展下去。

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篇4

“無,名天地之始”

生命從何而來?父精母卵都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就像是我們身上的任何一個細胞一樣,即使它們有其特殊性,兩相結合,也只能形成一個有特殊性的東西。比如泥與火結合,形成了陶,形態質地變了,本質還是沒變,依舊是無生命體。那從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到一個嬰兒,生命從何而來?

生命又是什麼?如果生命是健康肉體的組合,那如果有健康的各個器官,由科學家將之天衣無縫地組合起來,這樣的“人”會有生命嗎?如果有,那我們討論“精神”,“靈魂”還有什麼意義?如果沒有,那肉體枯滅後,靈魂也會消亡嗎?若靈魂永存,那它們會去哪裏?

“名可名,非常名”

語言和名相不可執着,我認爲有其一定的科學性。聖人之言論,於其時代,於其生活背景可行。但不論是自然還是社會,或者每一個個體,都在變。譬如孔子重視“禮”,是因爲週末年人心不古,道德有悖,而《紅樓夢》中,在一個“家教甚嚴”的大家族要遵死禮,就是對年輕人自由思想的扼殺,魯迅反傳統文化,是外國的堅船利炮脅迫中國人不得不直面戰爭,直面生存困境,在活下去都如此艱難的戰爭時代,要普通百姓都知禮談樂是天方夜譚。而在現世,經濟科技網絡發展,人有了錢想要更有錢,無止盡地追逐美,物質,權力,這於自然規律是相悖的。

世間凡種.種,都盛極必衰,人的物慾若不加以節制,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妨害思想或精神。所以現代說要復興國學,因爲國學裏有一種中庸之道,對自然有一種敬畏之心。譬如嚴冬熬過必會開春,自然延續了千萬年的法則,人也應該遵守。所以“知道”後,人應該採取一種平和的生活方式,在平和的一天又一天中去探求宇宙生命的真諦。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就如我第一個問題,世上還有許多的問題不可答者,現實中似乎沒有線索,因此要從“無”中尋。而“無”玄之又玄,因此我們要從“有”中細察端倪。事物的發也有道,那其生亦有道,正所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道而一”,因此“無”也可觀也。

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篇5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哲學著作。又稱《老子》,被道教作爲重要經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關的處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覺什麼,當真的去結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經歷,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奧。

道德經雖不長,卻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學、政治、軍事及人生諸方面都有不少的論述,自我多少能理解的,能產生感悟的,其實並不多,道德經給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個“虛”字。就好像數學中的0一樣,講究的是處下,是低調,是一無所有,其實卻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話叫機會只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虛”便是這樣的一種準備狀態,手上不固執的佔有什麼,才能隨時拿起什麼。

當0做爲分母時,整個式子的結果便是∞。它告訴我們生活要留有空隙,以堅持靈動,就像畫畫留白一樣,一幅畫的成功,不在於它畫出了什麼,而在於它沒畫出什麼,在於它隱含了什麼,同樣,一次人生的珍貴,不再於一個固定的形式,路線,而在於,再於那存在於未來不可琢磨變數,那份能經過自我不斷奮鬥而產生的改變。

諸多經典,若是每一天都翻來覆去的看,縱然熟悉,卻也會有枯燥,放下,再拿起,纔是趣味無窮,小別勝新婚。對於道德經,猶有這種感覺。

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篇6

老子的“道”,其實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麼玄乎,它是指:物質世界及精神世界變化的原因和規律——自然規律。關於“道”是物質還是精神之爭,是膚淺的,屬於表象範疇。

所謂自然規律:它是自然界的運行法則,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爲轉移的客觀運動形式。人們只能通過實踐認識它,利用它,卻無法改變它,否則,就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醫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醫生豈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一點,或不願相信這個簡單道理。特別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術士,服用什麼“靈丹妙藥”,妄圖長生不老,結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對立統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規律,也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觀點之一。所謂對立統一,不是單個事物的對立與統一,也不是事物簡單的一分爲二,而是無數對立的事物交織在一起而相互依存、影響、變化、轉換,構成了動態的、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是老子“無爲而治”的思想基礎。

“物極必反”,是事物運動的自然規律。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又一觀點。如:鐘擺,您說它是在左邊?右邊?中間?不好說?這是因爲我們所看到的鐘擺,只是它在某一時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鐘擺,人們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時段運動中的表象。由於事物受自身及相關因素的制約,只能在一定範圍內運行,所以,——物極必反。人們由此誤以爲,不偏不倚,“中庸之道”纔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某一時段的短暫現象。試問古往今來,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遠保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沒有!也決不可能有!

“失衡而動”是事物動因的自然規律,是宇宙的原動力。大家知道:事物都是運動的,但爲什麼要動?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了。近代科學研究發現:物質是無限可分的,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物質,事實上是無數物質的複合體,從某一個體,到相近物體,乃至整個宇宙,它們相互依存、制約、影響、變化,小到元素週期,大到天體運行,甚至鳥兒飛翔,人類行走,汽車行駛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循環往復,構成了對立統一、五彩繽紛的美麗世界。失衡是永恆的、持久的,平衡是局部的、暫時的。物質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難道不是這樣嗎?放眼世界:小到人際關係,大到國家政局乃至國際形勢,概莫能外。

水往低處流,這是人們所熟知的水的一條自然規律。也是水在常態下的一種運動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熱就會變成氣體,會往高處跑;再如:水在太空可以懸浮,這是由於水脫離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兩種現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規律所能涵蓋的。由此可見:自然規律也是有條件的。同一件事物,時、空及環境改變了,規律也會隨之而改變。這就是“規律”的規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們只有通過自己的感官,全面認識和系統分析客觀事物,進而掌握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而不違反自然規律,因勢利導,順其自然,纔是人間之“正道”。

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篇7

讀道德經已經仔細讀了一年,每一段都以往背誦過,可是此刻竟然也忘記了每一段具體的文字,僅有一點心得留下,我也沒法用準確的文字來描述它。可是有幾點在結合我的經歷進行反思的時候經常出現,記錄如下:

1.守弱。我以往小的時候說某某人真厲害,可是等我到了他那麼大年紀的時候反而只是認爲他是平常人。每當認爲自我無所不能的時候,總是自我面臨最終的苦果。我有點明白了,道德經裏說的弱是一件好事,因爲我一個人真的不能做到像上帝一樣無所不能,我的認識、思考、本事都是有必須限度的。正是因爲我明白了原先自我真的是有限度的認識、思考、本事,所以對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認真去對待,因爲這麼有限的我必須要盡全力才能夠把人和事處理好。在每一次的處理中,我看到了人和事的閃光點,我沒有遇到過的。

2.謙虛與好奇。正是因爲感受到了自我的限度存在的確定性,所以明白自我是弱的。世界的萬物是經過我們人的觀察,記錄,整理構成了文字記載的書籍、數據等。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限度的,所以記錄的資料也會是片面的,隨後構成的結論更加的可能是片面的。每當我看到一個記錄的時候,我就開始透過文字的表面嘗試去還原事實,當我回不到記錄的場景的時候,我會有疑問的,這個大概就是好奇吧。我透過書籍、生活中的人和事學習,可是因爲我的限度存在,所以我看到東西可能是我想看到的,忽視了一些東西,結論也不必須正確。當我無所欲求,心思寧靜的時候,得到正確結論的概率越高;當我心境起伏,被貪嗔癡等雜念環繞的時候,必須會得到一個偏離結論,這個偏離的結論將我引向困境。每一個經過我的結論,我總是審視多遍,唯恐得到一個偏離的結論。這個大概就是我認爲的謙虛吧。

3.守中。中是陰陽中和的線,是陰陽河蟹的,是不走極端的,可是我覺得應當是保證自我處於最多的可能性。因爲守住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面臨問題的時候我能有最多的幫忙,最多的解決辦法,最好的處理環境,最終我能獲得最好的效果。走極端就是不斷的減少自我獲得各種可能性,最極端僅有一條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4.以無事取天下。我覺得它十分有意思,於是我在想以無事求學,以無事求發展。在那裏有所得,可是無以言語可述。

5.外物必反求之。想要少出現問題,那麼平時就要力求多出問題。想要更多的財,平時就要不以求財爲目標。想要大的功績,那麼就要平時就要將功績舍於自我的合作伙伴,自我不要一絲一毫的功績。這是從水近乎道的特性得出心得。此刻因爲中國西化嚴重,變得越來越外物正求,所以求不得,心不平,偏頗走極端。中國的追求是不敗,是不停的修正自我處的環境中最低的下限;西方的追求是必須贏,是不斷拔高自我處的環境中最高的上限。這個真的是十分有意思。

6.守靜。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動的越多,消耗越大。動的越頻繁,受到反彈的壓力越大。在追求強權制霸的過程中,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