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2020成語故精選國小生《成語故事》讀後感範文

心得體會 閱讀(1.1W)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讓我知道了怎麼爲人處事,那麼關於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生《成語故事》讀後感範文四篇,供大家參考。

2020成語故精選國小生《成語故事》讀後感範文

國小生《成語故事》讀後感1

我想,許多人都看過《成語故事》吧!《成語故事》裏有着豐富的知識和道理等着我們去學習,比如說《拔苗助長》,它告訴我們不能不顧事物發展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比如《百步穿楊》,它告訴我們不能驕傲自大。還比如說《井底之蛙》,它告訴我們不能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盲目自大。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囊螢夜讀》,這個故事中的車胤因爲刻苦讀書,努力學習,之後成爲了有名的大問學家。回想起此刻的我們,真是慚愧不已!我們有良好的環境,卻要在大人的監督下才看書、讀書,儘管這樣,我們讀書時還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女生,愛打扮,心思全在穿的、吃的上面。男生,愛打架,整天玩,大人怎樣教也教不會。富裕點的孩子那個不要,這個不要,嬌氣得不得了,你說和車胤比我們相差多少?所以,我以後必須要向車胤學習,做個勤奮好學的人。

自從讀了《成語故事》之後我深有感觸,不禁對文中的詩人、文學家肅然起敬。

國小生《成語故事》讀後感2

暑假,我看了《成語故事》這本書,學到了許多的知識。

《成語故事365》精選了三百六十五條知識性、思想性和趣味性較強,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成語故事,並配以生動風趣的連環彩圖,使圖文互爲照應。

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講以前有一個名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好學,很愛讀書,但他家裏很窮買不起書,於是他只好去別人家裏借書,但那個有書的大戶要匡衡幫他幹活才肯借書給他,還限制他白天干活晚上才能看書。於是夜晚,匡衡就拿着書在黑暗的房裏看起書來,但沒光怎麼看呢?他想出個點子在別人家的牆壁上鑿一個小小的洞,這樣光就可以照進來了就能看書了。從此每天晚上他就這樣看書。匡衡發奮讀書勇於進取的精神很值得我去學習。我們現在擁有那麼好的學習環境一定要好好珍惜努力學習。

這個故事訴說了戰國時的蘇秦目不識丁,無所作爲,受到別人的嘲笑,他爲了有所成就便開始發奮學習。每當困了就用錐子猛刺大腿,讓疼痛驅除疲倦繼續讀書。讀到這裏我的眼睛溼潤了…很敬佩他堅強的毅力。想想我平時做事總是三天打魚兩天嗮網。

看着《成語故事365》,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道理,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推介給每一個同學都去看一下。

國小生《成語故事》讀後感3

《成語故事》是我們國小六年級時學校的一本課外書,雖是本課外書,但絕不比語文教科書遜色,內容不僅十分有趣,而且能學到許多成語。

在這本書中,每個成語都有一個小故事,並且其語言十分通俗易懂。不像《成語字典》裏那樣深奧,讓人摸不着頭緒。就拿“老馬識途”來說吧!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天漸漸地暗下來了,刺骨的寒風吹得士兵們瑟瑟發抖,像點火取暖,可是帶去的火種,早已被風吹滅了。好不容易把隊伍聚攏在一起,捱到天亮,查看人馬,已零散不全了,而且,個個士氣沮喪,情緒低落。管仲覺得在這樣下去,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急忙傳令,趕緊尋找出路,可是走來走去,總是走不出迷路,大家都慌張恐懼到了極點”這短短的一段話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齊軍的處地,幾乎陷入了絕境中。

還有,在“自食其果”中:“這是丘浚手裏正好拿着一根柺杖,一氣之下,就在和尚頭上重重地敲打了幾下,說道:‘照你這麼說,打你就是愛你,不打你倒是不愛你了,所以我只好打你了,請你原諒吧!’”這段話中的每一個字都充分體現出了那和尚的自作自受。

再來便是故事下方的出處和釋義了。有些類似於詞典中的出處,是古文,如果你對古文興趣的話,可以多留意一下這部分。釋義則是整個故事的精華,也就是成語的意思。這一處的內容十分容易讓人讀懂,並且捉住了整個成語的中心思想。不至於跟字典似的,讓人不願意看,即使看了也不一定完全明白。

總而言之,《成語故事》是國小生學習和記成語的好幫手,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不能算是一本書了,它是我們國小生在學習上的一位親密戰友,若是沒了它,學習成語便成了一件極其枯燥的事情。在這裏,請大家允許我說一句話:成語故事的確是一本好書,如果你是國小生的話,那麼絕對值得你一看!喜不喜歡,你看了以後便知道了。

國小生《成語故事》讀後感4

讀了《中華成語故事》,我再一次被漢語的奇妙所震撼,爲它的魅力折服。成語是人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簡潔而精闢的詞語或短句。它是我國語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因爲,每個成語的形成一般都有一個典故,每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通過這一個個的成語故事,我們不僅理解了成語的意思,還可以瞭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寶貴的文化遺產、高超的智慧。

有一個濫竽充數的成語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戰國時期,齊宣王喜歡聽人合奏吹竽,所以派人蒐羅能吹善奏的樂工,組成了一隻吹竽樂隊,並受到了優厚的待遇。有個叫南郭的人根本不會吹竽,但也混了進去。每次合奏吹竽的時候都只是做做樣子。齊宣王去世後,他兒子齊湣王偏喜歡聽樂師們單獨吹竽給他聽。南郭先生聽說後十分害怕,趕緊溜走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濫竽充數這個成語的意思,它是指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裏充數,或是以次充好。同時,我也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弄虛作假,靠僥倖取勝。沒有真才實學,最終是站不住腳的。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學管樂時的情形。有一次,濫竽充數的故事再次上演,而我就是故事的主角。管樂課學了新曲子,老師讓我們回家多練練,我也沒在意,只練了一遍,心想到時候做做樣子就行了。

上課了,老師先讓我們合奏了一遍,我不停的按單簧管上的按鍵,搖頭晃腦,好像吹的很陶醉,其實我根本就沒吹出來音。終於吹完了,我長嘆一口氣,以爲這樣就完了,沒想到,老師對我們吹得不太滿意,竟讓我們一個一個吹。我的心一下子懸到了嗓子眼裏,急得抓耳撓腮。輪到我了,我沒吹幾句就吹不下去了,只得紅着臉老老實實說了實話。結果自然免不了挨老師的一陣數落,受同學們的一頓嘲笑。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濫竽充數是不行的。

我喜歡《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它真的讓我領略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一個詞語竟然隱藏着這麼一個內涵豐富的故事。這些故事,或可笑或感人,但都讓我們學到了知識,明白了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