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向沙漠進軍》教案5篇 《征服沙漠》教學計劃

其他文案 閱讀(2.34W)

本篇文章爲大家介紹一份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向沙漠進軍》教案。該教案緊緊圍繞着國小語文課程要求,從多方面對這篇經典散文進行解析,讓學生更好地瞭解沙漠的環境和人們在沙漠中的生活,達到文辭優美、語言優美的教學目的。

《向沙漠進軍》教案5篇 《征服沙漠》教學計劃

第1篇

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治理沙漠有感性的認識。課前,我製作了沙漠地形圖的模型,作爲道具在課堂上演示。並準備了沙漠風光圖課件。

本課學習重點是學習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解釋事理,瞭解治理沙漠的重大意義。難點是對治沙方法的理解。整堂課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感受和體驗中明白事理,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綠化環境的責任感。

同學們,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環保。一位記者在一篇題爲《中國荒漠化警示錄》中寫道:“中華民族正面臨着一個嚴峻的事實——荒漠化正向我們走來。在中國地圖上可以看到,土地荒漠化正在由西北向內地擴展,它帶來的直接後果是環境的惡化。”(展示西北地區荒漠化地形圖畫面)保護環境已引起人們的重視。大家是否在生活中感到環境的惡化?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紛紛發言:春天的沙塵暴天氣、洪水的泛濫、地震、冬天裏的熱效應……

建立綠色家園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願望。科學工作者正在積極治理沙漠,保護環境。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專家、科學工作者竺可楨就是一位治沙能手。在他的倡導下,設置了六個治沙綜合試驗站,他曾三次深入沙漠考察,幾乎跑遍了內蒙古、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向沙漠進軍》。(板書課題)

(教師點撥學習方法:抓住每一段的中心句來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齊讀標題:“向沙漠進軍”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麼?(如何治理沙漠)以“向……進軍”爲題目,有何好處?(把沙漠比作敵人,把治理沙漠比作敵我雙方戰鬥,更形象生動。)

“沙丘”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

教師出示了一個沙丘模型。“請同學們給沙丘定定方位,風往哪個方向吹?”——這問題好像書上並沒有寫,但同學們還是很有興趣探討這問題。

沙漠不長腳,會自己走路嗎?——這個問題從來沒想過!看看課文裏有沒有解釋。同學們還是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經過探究——

(2)沙的進攻主要有兩種方式:“游擊戰”和“陣地戰”。

(3)推動沙丘,沙丘波浪式前進。(品味語言:波浪式前進。)

(4)沙漠所到之處,森林全被摧毀,田園全被埋葬,城郭變成丘墟。

假如你是一名治沙工作者,面對如此棘手的情況,你該怎麼辦?——是個難題!學生們很快分組進行商討。

(1)擋住風,消滅沙患。樹能擋風,多植樹種草能擋風固沙。

(2)我這裏有一些樹苗,(教師出示模型)種樹有沒有講究?——這可沒想過。仔細讀課文,才明白——品讀:防護林必須是並行排列的許多林帶,兩列之間的距離不要超過林木高度的20倍。

3、你成爲治沙能手後,很多人來找你談經驗,你用什麼方法才能把你的做法寫清楚?看作者是用什麼說明方法把問題說明清楚的?——學生研讀課文,體會分類別、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的好處。

4、現在你已經成爲一名治沙專家了。我要以記者的身份採訪你幾個問題。

(1)通過閱讀課文,你認爲要想長效治理沙漠,達到綠化環境的目的,最關鍵的一點是什麼?得到水源。

(2)作爲一名黃河三角洲人,你認爲該如何阻止黃河兩岸土地沙化?能談得具體些嗎?——提出治理方案,並用合適的說明方法闡述明白。

1、請你找出人類征服沙漠的可能性和利用沙漠的現實意義。

2、除了利用沙漠地區的日光和風力爲人類造福,還可以怎樣利用沙漠?說說你的奇思妙想。

《向沙漠進軍》教案5篇 《征服沙漠》教學計劃 第2張

第2篇

(放一段有關樓蘭古國的錄像),同學們剛剛我們看到的片子是樓蘭古國,它位於我國

的西北部,昔日的它,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商賈聚集,經濟繁榮;今天的它,已被黃沙覆蓋,一片荒蕪。人們只能憑着那乾枯的樹木,光禿禿的沙丘,去想像它昔日的繁華與豐美。是沙漠奪走了它的美麗,留給人們的是遺憾。我們要拿起武器,與沙漠決戰,還我家園!

本文是事理說明文,這篇文章根據大量事實和科學原理,對爲什麼要向沙漠進軍,怎樣向沙漠進軍,進軍的前景如何等重大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說明,把科學道理講得有聲有色。

(1)說明文主要說明事物的性質、狀態、功能、用途等;

(3)說明文的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

(4)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作比較、畫圖表等;

(6)說明對象可以是實體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理。

1959年,中國科學院治沙隊成立,竺可楨先後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兩篇文章:一篇是《改造沙漠是我們的歷史任務》,一篇是《向沙漠進軍》。在他的倡導下,設置了六個治沙綜合試驗站,他三次深入沙漠考察,幾乎跑遍了內蒙、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

(l)同學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讀時可採取一人一段,自願讀,不指定,這樣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

(2)分組討論每個自然段的中心意思,若有中心句的段落,就用中心句表示,沒有中

第2段:地中海沿岸被稱爲西方文明的搖籃,如今有些部分逐漸變成荒漠。

第3段:我國陝西榆林地區古代是天然草原區,如今關外30公里都變成了沙漠。

第5段:抵禦風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和培植草皮。

第8段:只要能充分利用這些水源,我們向按漠進軍,不但有收復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沙漠裏開闢出若干綠洲來。

第10段:我們向沙漠進軍,不僅可以保護農田,開闢綠洲,而且對交通線路也起了防護作用。

第13段:只要正確地認識沙漠的危害,找出對付它的辦法,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以上各段的中心意思,l、4.7、8、10.13是原文的中心句,其他幾段的中心意思是概括出的。)

(3)在上述概括中心意思的基礎上,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三部分(第9-13段):說明沙漠是可以被征服的,人類向沙漠進軍的前景。

答:這兩段舉了國外地中海沿岸和國內陝西榆林地區受沙漠侵襲的情況。從而說明沙漠對人類的危害,屬於舉例子、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②沙漠向人類發動攻勢的武器是什麼?進攻的主要方式有哪幾種?這屬於哪類說明方法?

答:沙漠向人類發起進攻的武器是風和沙,進攻的主要方式是“游擊戰”和“陣地戰”。這屬於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③如何征服沙漠?征服沙漠的關鍵是什麼?其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答:征服沙漠的途徑:一是培植防護林和培植草皮,這是抵禦沙漠的“游擊戰”;一是植樹種草,這是抵禦沙漠的“陣地戰”,這兩種途徑都只是採取守勢。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尋找和開發充足的水源是征服沙漠的最重要的途徑。征服沙漠的關鍵是水,這是征服沙漠區別於徵服其他自然災害的必要條件。有了水,才能抵禦抄漠的“游擊戰”和“陣地戰”;有了充足的水源,向按漠進軍才能取得徹底的勝利。運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④說明徵服沙漠的可能性和現實意義,並指出所用的說明方法。

答:“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我國沙荒地區,有的“有足夠的雨量”,有的“地面徑流和地下潛水也是很大的”,有的“周圍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積雪”,“只要能充分利用這些水源,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有收復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裏開闢出若干綠洲來’。這說明了征服沙漠的可能性。“沙漠是可以征服的”,舉例說明“我們有計劃地向沙漠展開攻勢,已經取得了若干成績”,用事實說明了征服沙漠的現實性。採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總結:作者緊緊抓住向按漠進軍這一中心,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先說明沙漠嚴重危害人類,揭示爲什麼向沙漠進軍,再說明怎樣向沙漠進軍,最後說明向沙漠進軍的前景。運用這一邏輯順序,條理清晰,又恰當地使用了列數字、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使說明對象清晰地出現在我們眼前,達到深入淺出的效果。

①春天四五月間禾苗剛出土,正是狂風肆虐的時候。一次大風沙襲擊,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連根拔起。

②沿長城一帶風沙大的地區,農民常常要補種兩三次纔能有點收穫。

③沙丘的移動雖然慢,可是所到之處,森林全被摧毀,田園全被埋葬,城郭變成丘墟。

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減小風的力量;草皮的作用是減少沙粒的來源。

不能,因爲第5自然段所說的內容是抵禦風沙襲擊的方法,對應第4段的“游擊戰”;第6自然段所說的內容是抵禦沙丘進攻的方法,對應第4段的“陣地戰”。5、6兩段順序

(4)防護林的兩列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林木高度的20倍,爲什麼?

因爲風遇到防護林,速度就減小70%-80%,到距離防護林等於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風又恢復原來的速度,所以防護林兩列之間的距離不要超過林木高度的20倍。

擴展:同學們可以繼續補充有關沙漠的知識,並談談自己對治理沙漠的想法。

第3篇

3.瞭解人類征服沙漠的業績,樹立改造大自然的雄心。

重點、難點:分類說明、舉例說明的方法以及恰當的使用詞語準確說明說明事物。

(1)利用多媒體手法導入,並利用此法使學生理解沙漠向人類進攻的方式以及人類防禦沙漠、向沙漠進軍的方法。

(2)比較閱讀,體會恰當使用詞語,準確說明事物的寫法。

(放一段有關樓蘭古國的錄像),同學們剛剛我們看到的片子是樓蘭古國,它位於我國的西北部,昔日的它,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商賈聚集之地,經濟繁榮之所,今天的它,已被黃沙覆蓋,一片荒蕪,人們只能憑着那乾枯的樹木,光禿禿的沙丘,去想像它昔日的繁華與豐美,是沙漠奪走了它的美麗,留給人們的只是遺憾,我們要拿起武器,與沙漠決戰,還我家園。

本文是事理說明文,這篇文章根據大量事實和科學原理,對爲什麼要向沙漠進軍,怎樣向沙漠進軍,進軍的前景如何等重大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說明,把科學道理講得有聲有色。

沙漠,一是對荒漠的通稱;二是指沙質荒漠,即地表面爲流沙覆蓋、沙丘廣泛分佈的地區。

全世界沙漠面積達1535萬平方公里,佔陸地總面積的1/10,撒哈拉沙漠爲世界之最,面積爲800萬平方公里。我國沙漠表面109.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11%。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約32.7萬平方公里,爲全國沙漠之最。

沙漠氣候乾燥,蒸發量大,降雨量少,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沙漠地區溫差大,年溫差在30℃~50℃之間,絕對溫差達50℃~60℃,日溫差(夏秋午間)可達60℃~80℃。地表植物稀少、矮小。風力強,最大風力達10~12級。雖地表水少,但地下水資源豐富,全世界儲量可達400萬億立方米。

第4篇

2、識別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品味說明文的語言的準確性。

1、瞭解本文的邏輯順序以及綜合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

本文的作者是(),他是我國著名的()家和()家。

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敵人之一,所到之處森林被摧毀,田園被蹂躪,面對不可一世的勁敵,我們只有沉着應戰,窮追猛打,才能收復失地,重建家園。向沙漠進軍,建綠色田園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行動起來,奔赴戰場。

a、我們爲什麼要向沙漠進軍?(沙漠對人類有什麼危害)

4、交流點撥,精讀課文,深入思考,根據提示完成圖標。

3、兩列防護林之間的距離不要超過林木高度的20倍,爲什麼/

1、積累語言,摘抄你認爲寫的好的詞語或者句子,寫在讀寫積累本上。

2、閱讀研討與練習三(沙塵暴+襲京城),在此基礎上搜集以下內容,在班上交流:

b、近年來沙塵暴襲擊了那些省市?造成怎樣的危害?

一、情景導入:人是大自然創造的奇蹟,人類離不開大自然的庇護,但是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已漸漸與自然疏離,地球上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其中就包括土地沙漠化。關注自然,保護自然,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b、學習本文恰當使用修飾限定詞語準確說明事物的語言特點。

c、瞭解人類征服沙漠的業績,增強保護環境的信心。

a、閱讀課文第四、五、六段,找出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各舉一例。

b、閱讀課文,談一談對沙漠危害的認識,結合實際情況,說一說我們該怎樣做?

a、說明文的語言一定要準確,而其中莫過於限定和修飾詞語的使用,例如:“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這句話中“最頑強”表明了沙漠危害的嚴重性和難以制服的特點。請你根據提示分析一下這句中“之一”的好處?文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請大家再找幾個例子分析一下。

b、閱讀課文中對沙漠資源利用的兩段,結合實際爲沙漠資源的利用再獻一良策。

1、學習方法指導:回顧並運用所學說明方法,體會修飾和限定詞語的作用。

1、下列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如果刪去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a、我國陝西榆林地區,雨量還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是個天然草原區,沒有多少風沙。

2、請運用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幾種說明方法,寫一段說明文,介紹一下我們周圍的一處自然景物。

1、積累語言,將課上分析的幾個句子以及分析的內容,記錄到讀寫積累本上,另外再分析兩個句子。

第5篇

1.學習抓住特徵進行分類說明的方法,向沙漠進軍 第一課時。

3.瞭解人類征服沙漠的業績,樹立改造大自然的雄心。

重點、難點:分類說明、舉例說明的方法以及恰當的使用詞語準確說明說明事物。

(1)利用多媒體手法導入,並利用此法使學生理解沙漠向人類進攻的方式以及人類防禦沙漠、向沙漠進軍的方法。

(2)比較閱讀,體會恰當使用詞語,準確說明事物的寫法。

(放一段有關樓蘭古國的錄像),同學們剛剛我們看到的片子是樓蘭古國,它位於我國的西北部

昔日的它,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商賈聚集之地,經濟繁榮之所,今天的它,已被黃沙覆蓋,一片荒蕪

人們只能憑着那乾枯的樹木,光禿禿的沙丘,去想像它昔日的繁華與豐美,是沙漠奪走了它的美麗,留給人們的只是遺憾,我們要拿起武器,與沙漠決戰,還我家園。

本文是事理說明文,這篇文章根據大量事實和科學原理,對爲什麼要向沙漠進軍

怎樣向沙漠進軍,進軍的前景如何等重大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說明,把科學道理講得有聲有色。

(1)說明文主要說明事物的性質、狀態、功能、用途等;

(4)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作比較、畫圖表等;

19xx年,中國科學院治沙隊成立,竺可楨先後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兩篇文章,一篇是《改造沙漠是我們的歷史任務》,一篇是《向沙漠進軍》,國中二年級語文教案《向沙漠進軍 第一課時》。在他的倡導下,設置了六個治沙綜合試驗站,他三次深入沙漠考察,幾乎跑遍了內蒙、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

竺可楨(1890--1974),浙江紹興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現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中國近代氣象學、地理學的奠定人。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主任,中華全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中國氣象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在研究物候學和自然科學史方面多有論著,總計數百篇。他特別重視科學普及工作,對中國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建立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爲我國的農業發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同學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讀時可採取一人一段,自願讀,不指定,這樣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

(2)分組討論每個自然段的中心意思,若有中心句的段落,就用中心句表示,沒有中心句的段落,就需要自己概括。

第2段:地中海沿岸被稱爲西方文明的搖籃,如今有些部分逐漸變成荒漠。

第3段:我國陝西榆林地區古代是天然草原區,如今關外30公里都變成了沙漠。

第5段:抵禦風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和培植草皮。

第8段:只要能充分利用這些水源,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有收復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沙漠裏開闢出若干綠洲來。

第10段: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可以保護農田,開闢綠洲,而且對交通線路也起了防護作用。

第13段:只要正確地認識沙漠的危害,找出對付它的辦法,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以上各段的中心意思,1、4、7、8、10、13是原文的中心句,其他幾段的中心意思是概括出的。)

(3)在上述概括中心意思的基礎上,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三部分(第9~13段):說明沙漠是可以被征服的,人類向沙漠進軍的前景。

答:這兩段舉了國外地中海沿岸和國內陝西榆林地區受沙漠侵襲的情況,從而說明沙漠對人類的危害,屬於舉例子、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②沙漠向人類發動攻勢的武器是什麼?進攻的主要方式有哪幾種?這屬於哪類說明方法?

答:沙漠向人類發起進攻的武器是風和沙,主要方式是“游擊戰”和“陣地戰”。屬於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③如何征服沙漠?征服沙漠的關鍵是什麼?其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答:征服沙漠的.途徑:—是培植防護林和培植草皮,這是抵禦沙漠的“游擊戰”,一是植樹種草,這是抵禦沙漠的“陣地戰”

這兩種途徑都只是採取守勢,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尋找和開發充足的水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