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第27課《答謝中書書》教案5篇 感恩回饋:《答謝中書書》教案

其他文案 閱讀(5.72K)

第27課《答謝中書書》教案5篇 感恩回饋:《答謝中書書》教案

第1篇

?甲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乙】僕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峯限日;幽岫含雲,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於斯已辦。仁智所樂,豈徒語哉!

(1)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4,對劃線語句所表現出的共同的處世態度,你是怎樣理解和評價的?

2.3.示例:都運用了多角度描寫的方法。如從視覺和聽覺等表現色彩、形態、聲音等。生動形象的展示出景物的鮮明特徵,充分表現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強烈的熱愛之情。(或動靜結合、化靜爲動等)

4.理解:遠離塵俗,潔身自好。評價一:樂山樂水,掙脫塵網,是高潔的品性,寬廣的胸懷,超凡的氣度。評價二:厭惡塵俗,消極避世,不是積極的處世態度,不值得提倡。

第27課《答謝中書書》教案5篇 感恩回饋:《答謝中書書》教案 第2張

第2篇

同學們,我們無不爲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實,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嶽,千流百川,我們偉大的祖國哪兒不是神奇如畫呢?不信,就請你細細品讀陶弘景的寫景小品文《答謝中書書》,讀完後你一定會覺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麗的山水畫,是一首流動的山水詩呢!

陶弘景――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醫學家和文字家。又被稱爲“山中宰相”。他的《答謝中書書》,描繪山川秀美,清新簡淡,爲歷代寫景名作。

“山中宰相”――齊高帝曾經召他進宮陪伴太子讀書。後來,陶弘景遠離塵世,隱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陰陽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氣象。梁武帝繼位後,他“禮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兇吉、祭祀、征討大事,朝廷都要派人進山向他請教,故稱他爲“山中宰相”。陶一生好鬆。每當輕風吹拂松枝,發出“沙沙”的聲響時,他就象聽到仙樂一樣如癡如狂。有時,他竟一人進山,專去聽山野松濤之聲,人又稱之“仙人”。

2、以同座爲單位交流自學情況,疏通文意,提出認爲比較重要的或解決不了的詞句。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1、以小小組爲單位欣賞作者是怎樣寫景的(參考《山峽》的各種描寫角度)

2、古人善於從一川一坳之中發現地理形勝之美,在對美的描述之中表達其中的適己之意。想想此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麗。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藍天作背景,綠水爲襯托,絢麗動人,美不勝收。其三:晨昏變化之美。清晨白霧繚繞,似煙似縷,猿啼鳥鳴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山色蒼茫,飛鳥歸林,猿猴息樹,游魚躍水。其四:動靜相襯之美。高峯爲靜,流水爲動(形體)。林青竹翠爲靜,五色交輝爲動(光色)日出霧歇爲靜,猿鳥亂史鳴爲動;日落山暝爲靜,游魚躍水爲動(聲響)。

總之:先仰視“高峯入雲”,再俯視“清流見底”,又平看“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後又分“曉”,“夕”兩層來寫,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時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變化,動靜的結合等。】

?酈道元抓住江水與兩岸高山特徵,狀物傳神,描繪了一幅奇異美妙、既生機盎然又幽深冷靜的圖畫,又於其中寄寓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讚美之情。

陶宏景的《答謝中書書》,寫的則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狀寫高峯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變化和猿鳴魚遊,都是一些常見之景,但寫得清麗自然,自有一股渾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歡樂、愉悅、悠然自在之情。】

本文和《山峽》一樣,四字寫景句非常多,試最大化地運用或改用它們說一段話來描繪景物,看誰用得多,用得好。

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春冬之時,素湍綠潭,迴清倒影,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翻譯課文,提出認爲比較重要的或解決不了的詞句。

④〔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借代);爭相跳出水面。

⑤〔欲界之仙都〕人間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爲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慾的衆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神仙生活於其中的美好世界。

山河的美麗,是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共同談論贊賞的。這裏的高峯插入雲霄,清流明澈見底,兩岸的懸崖峭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四季長存。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散,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快要落山了,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奇美的山水之中。

第3篇

知識目標:準確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並能結合書*釋疏通文意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能調動已有學習經驗學習本文的寫景方法

一、導入:寫景的文章我們學過很多了,比如朱自清的《春》、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古詩詞中也有許多寫景佳句:(生分別說詩句)。這樣的詩句真是不勝枚舉,看來,山水之美,是古往今來人們所共同讚歎的啊!正所謂“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啊!這話是誰說的?陶弘景,選自文章《答謝中書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板書課題)

(答:回覆;謝中書:指謝徵;書,一種文體,又稱爲信札或尺牘)

2、介紹作者:陶弘景(生介紹,教師根據情況給予補充)

師問:大家在讀這篇文章時,發現它讀起來琅琅上口,這和我們學過的哪篇文章相似?——《陋室銘》:以四言爲主,句式整齊,特點是——駢句爲主,結尾以長句、散句收束,這種寫法是:駢散結合,整篇文章非常具有韻律美。

2、自由讀:體會這種韻律美,注意把握節奏和感情。

1、文章結構:文中的景色描寫非常的優美,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剩下的句子爲什麼不是寫景?(是對上文內容的概括)

2、這些寫景的句子中,你認爲哪一句寫的美?爲什麼?

3、作者是用什麼方法將這種美景表現出來的?(分析寫景方法)

4、分析結尾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結合文章背景,知人論世)

(能與謝靈運共賞美景的自得自豪之意;娛情山水;歸隱山林的愉快;安慰友人;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尋找精神寄託)

六、小結:這篇山水小品文,雖然篇幅短小隻有68字,但內涵卻極其豐富,作者運用多種寫景方法描山繪水,傳情達意,不愧爲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七、結束語:老師沒有去過江南,所欣賞的美景也極其有限,但讀了本文,我卻有一種“超脫物外,凡心皆無”的感覺。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的確,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俗物羈絆了我們的腳步,矇蔽了我們的雙眼;當然,今天的我們不可能也不必如陶弘景一般尋一方淨土隱居山林,但至少陶弘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清新怡人的自然美景可以讓我們浮躁的心靈重獲寧靜,那麼,就讓我們伴着北方初冬的些許寒意,一起踏雪而行,去重拾那份寧靜吧!

第4篇

一、導入1、今天老師要來考考大家,多義詞掌握的情況。請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個“書”字,試試看你能用這個書字,組哪些詞語。書本、書寫、書信、書桌、書包、書皮、判決書、楷書等2、請大家一不做二不休,繼續通過查工具書來解釋這些詞中“書”的意思。根據現代漢語詞典書的註解:書(shū) ①寫字;記錄;書寫。②字體。③裝訂成冊的著作。④書信。⑤文件。給剛纔大家所組的詞語對號入座。例如:書本——③裝訂成冊的著作書寫——①寫字;記錄;書寫書信——④書信 楷書——②字體判決書——⑤文件二、引入課文,感知內容(一)、下面要來考一考大家,讓大家“學以致用”。 1、請大家看大屏幕:“答謝中書書”中的兩個書該如何理解? 請大家根據自己的認識,猜想一下兩個書分別該怎樣去理解。(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 2、讓大家這樣憑空猜想兩個書的意思,似乎有些爲難大家了。這樣吧,老師把“答謝中書書”的出處告訴大家,可能幫助大家正確理解“書”的意思。(大屏幕上展示《答謝中書書》一文)請大家齊聲朗讀這篇文章,瞭解一下以“答謝中書書”爲題的文章,會是一篇怎樣的文章,你能從中得到啓示嗎?明確:本文屬於書信體裁的文章。3、請同學們再來說說,讀了文章以後,你想怎樣理解這兩個“書”字?書①:中書,南朝時候的官員稱謂。書②:即書信,是文體的一種。所以由此我們知道,“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給謝中書的一封信。(二)、關於文章的一些知識介紹:1、陶弘景,字通明,號華陽隱居,諡號貞白先生,丹陽秣(mò)陵(今江蘇江寧縣)人。2、謝中書,名謝微(或作徵),字元度,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豫章王記室,因曾任中書鴻臚(lú),故稱“謝中書”。(三)、請大家齊聲朗讀這篇文章,來感受一下讀古人的書信的滋味吧。三、深入探究,解析課文內容(一)、根據課文導引部分的語言,引導學生在細讀語文的基礎上,全面品析文章。 有人評價《答謝中書書》“宛如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又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請大家再讀課文,回答:1、 說它“宛如一幅清麗的山水畫”,那麼這幅山水畫中有那些景色呢?明確:所描繪的景色有:高峯清流石壁 青林翠竹曉霧猿鳥夕陽 沉鱗2、 說它“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那麼這又是怎樣一首詩呢?請將文中描寫山水美景的語句找出來,並使其呈現爲詩歌的形式: 明確: 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沈鱗競躍。請大家來朗誦這首詩歌,領略一下詩歌所描繪的美景。(二)比較《答謝中書書》和現在書信的聯繫點和不同之處,從而更深入地瞭解作者的內心世界。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1、 請大家說說《答謝中書書》和一般現在的書信有什麼不同?2、明確:描述的重點不同。一般書信重在通過文字,或說明寫信者的意圖,或闡明寫信者自己的觀點來勸說收信者,寫信有明確的用意。本文則大篇描繪美麗綺麗的景色,似一篇寫景散文。 2、兩者的相同之處是什麼? 明確:本文在最後一句“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點明作者的寫作意圖。 3、請大家帶着我們對文章的理解來品味課文。想一想作者爲什麼要寫這樣的文章?認真讀,仔細思考,相信大家會在我們共同學習的基礎上有更大的收穫。明確:學生可以各抒己見,說說自己的理解,要言之有理。四、課外延伸 請大家用現代文來大膽地擴展描繪文中的景色,可以合理運用想象。

第5篇

1、瞭解《答謝中書書》中的優美意境、縝密的結構、凝練的語言。

2、瞭解《答謝中書書》中的優美意境、縝密的結構、凝練的語言。

1、瞭解《答謝中書書》中的優美意境、縝密的結構、凝練的語言。

這兩篇文章極其短小精悍,而所蘊涵思想深度卻比較深刻。要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從作者個人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等來領悟文章對中學生來說顯得過於苛刻,所以教學上準備以讀爲方法,以品爲重點,以練習爲手段。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分析: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卻給人一種啓示:被世人譽爲“山中宰相”的作者,對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獨到的見解。作者所寫的是其隱居地——句曲山。可以想見,這裏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諳心中,而凝聚於筆端的定是反覆觀賞、飽覽勝景後的精闢之見。

分析:這三句是寫靜景,寫得形色俱備,精彩紛呈。作者先以“入雲”表示山之高峻與雄偉,以“見底”表示水之清澈與透明,一仰一俯,視野開闊,山水盡收眼底。接着移步換景,由清流而寫兩邊的景物。可寫之景物必定多不勝數,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給人以具體的視感:五彩繽紛的石壁,鬱鬱蔥蔥的樹林,碧綠青翠的竹園。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斕,足以讓人大飽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點。

分析:這一句是動態描寫。所寫之動態,時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別,可謂多姿多彩,豐富無比。這裏有晨霧將散時的山猿啼叫,林鳥相鳴;有夕陽斜照下清流中的游魚出沒,競相跳躍。表現了萬物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襯托這裏大自然的無限美好。

分析:最後,作者以感慨收束,自己置身於此景——高峯、清流、石壁、翠竹、曉霧、夕陽、猿鳥、沉鱗等景物之中,能不發出由衷的讚歎嗎?難怪作者以“人間仙境”譽之。作者似乎還意猶未盡,於是又舉出詩人謝靈運。表示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美妙,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這是作者寫給樑中書鴻臚謝徵的一封信。信中以清麗的文辭,極力稱道江南山水之美,並抒發了對這些秀麗景色的酷愛之情,爲六朝山水小品名篇。

第二層(從“高峯人云”到“四時俱備”),描寫山川中靜景之美。

第三層(從“曉霧將歇”到“沉鱗競躍”),描寫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書畫家。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政論家,他們父子三人合稱爲“三蘇”,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他二十二歲中進士,以文章知名。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推行新法,他極力反對,由京官調任杭州通判,歷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又因作詩諷刺新法,得罪朝廷,被捕入獄(即所謂“烏臺詩案”),後貶爲黃州(今湖北黃岡縣)團練副使。宋哲宗朝,舊黨當權,他被召還爲翰林學士。新黨再度執政後,又被貶到惠州(今廣東惠陽縣),並以六十三歲的高齡遠徙瓊州(今海南島)。赦還的第二年,死於常州。

他是一個全能的作家,詩詞、文章的造詣都很高。他的散文平易自然,流暢宛轉,同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三家並稱。詩的風格,雄渾自如;詞的創作,題材廣泛,境界闊大,一掃唐末五代以來詞的綺豔柔靡風尚,成爲豪放派的先驅。另外,他還工書善畫,在書法上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又善繪畫,喜畫竹和枯木怪石‘著作匯爲《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現存詩二千七百多首,詞三百多首,還有許多優美的散文。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對新法持有不同意見,被網羅罪名,投入監獄。四個多月後,貶爲黃州團練副使(地方軍事助理官)。官銜上還加了“本州安置”字樣,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離安置所,實際上跟流放差不多。此時使蘇軾深感無用武之地,所以這一時期的作品,如《赤壁賦》《後赤壁賦》等,大多表現了曠達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篇也不例外。

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黃州的困苦境遇中寫的。元豐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貶謫到黃州的第四年。

首先交代了步月的時間和原因。“解衣欲睡”是說寒夜寂寥,百無聊賴,或許在睡夢中可以忘卻人世的一切憂愁和煩惱;“月色人戶”一句,作者把月光擬人化,寫得自然生動。月光似乎懂得這位遷客的寂寞無聊,主動來與他做伴;而詩人也是如見久違的朋友,欣然相迎。這裏我們可以想見作者交遊斷絕、門庭冷落的境況。但“欣然起行”四字已見詩人的興奮和喜悅,與“解衣欲睡”相對照,顯得一伏一起,一沉悶一活躍,完全是兩種心情,兩種節奏。

但一人獨步,未免寂寞,應該有人共同賞月,纔不致辜負如此良夜。“念無與爲樂者”的“念”字寫出了作者的心理活動,作者的心情由欣喜而轉入沉思,發出了低沉的喟嘆,文章也因此顯得跌宕多姿。這句話也可以分兩層意思來理解:一是寫出作者在貶居時的抑鬱寡歡,即使是多年來的老友,也不敢與他來往,暗寫出內心的悲涼,這悲涼之情是籠罩着貶謫生活的濃重陰影。二是作者在寂寞中尋求伴侶,見明月而思同心,也因此自然過渡到下句:“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這一句好像不假思索,可見張懷民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懷民亦未寢”的“亦”字寫出這一對朋友情懷相似,對方“未寢”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只這一句,就足以表達出兩人的同心之情了。“相與步於中庭”與“無與爲樂者”對照起來讀,前後顯得有照應,有變化,文情的跌宕表現了作者心情的舒展,宛如在清冷的琴絃上撥出了幾個歡快的音符。“步於中庭”即漫步在庭院中;這種月光下的漫步,是多麼富於詩意!它不同於寧靜的憑欄眺月,也不同於狂放的飲酒賞月;而是靜中有動,把恬靜的心境和詩意的感受化爲從容的步履。他們儘可以不發一言,但那和諧的步月節奏,已足以表達出相互默契的心聲了。

這是寫月光的高度傳神之筆。短短三句話,沒有寫一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作者用“積水空明”四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橫”四字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本來並不顯得新穎,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隱喻先聲奪人,造成一種庭院積水的錯覺。進而寫清澄的水中交錯着藻荇的清影,觸類生髮,把隱喻又推進一層,使人感到撲朔迷離,水月莫辨。正當讀者恍惚迷惘之時,作者卻輕輕地點出:“蓋竹柏影也。”讀者這才恍然大悟。一個“影”字不明寫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宛然具現。而整個意境中有動有靜:“積水空明”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之感;“藻、荇交橫”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兩句之間,又有正面與側面描寫之分,爲讀者描繪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境界。這個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

這幾句寫月光,也是寫作者的心境。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個透明的夢。

分析:這是第三層,抒發作者面對月光如水、竹柏疏影的感觸。

作者連發兩問,卻無需回答。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們這樣賞月的“閒人”卻不可多得啊!寥寥數語,感慨深長。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種慰藉的餘甘。看來作者是以“閒人”自居,也以“閒人”自傲。當時他雖有微官在身,卻有名無實,“閒人”二字也是自寬自慰。從官場上的失意者變爲大自然的欣賞者,他能從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獲得精神的復甦和心境的安寧,說明他能夠發現自然美,吟詠自然美,同時也是在發現自己,吟詠自己。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最後這一句慨嘆,誠然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但較多的還是惆悵和悲涼。世間如此孤寂者又有幾人呢?謫居的境遇,無時無刻不纏繞着他。雖然作者情懷豁達,盡力在排遣內心的苦悶,但消極的情緒還是無可奈何地流露出來了。

這是一篇遊記散文,總共只有八十四個字,但作者用極爲簡潔的文筆,把敘事、寫景和抒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文章充滿着詩情畫意。讀此文,讀者如同欣賞一件小巧玲瓏的工藝品,得到一種回味無窮的美的享受。

文章的開始點明時間,時值深冬,夜色已深,寫誘人的月色穿窗入戶,引起了作者賞月的心情。“欣然”二字,寫出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閒適的情趣。作者敘述了自己在月夜往承天寺找友人到庭中散步的事:從“解衣欲睡”到“欣然起行”,從“至承天寺”到“尋張懷民”,從“懷民亦未寢”到“相與步於中庭”,事情的前前後後描述得十分清楚。可以說,作者把抒情與敘事有機地結合起來,並把他當時喜悅和閒適的情趣真實地表現出來了,給讀者一種真摯的美。

在文章的後面,作者寫了美好的月景,又引出了作者嘆惜無人賞月的情感。“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暗示世間的人大都無心流連景色,一心追逐名利,顯露出作者厭世嫉俗、憤鬱不平的感情。作者在抒情中描繪了月下庭中的景物,用“積水空明”,狀寫月光澄澈透明;用“藻、荇交橫”,比喻月影姍姍可愛。這都是從實在的感覺中得來的。作者用巧妙的比喻把它們形象化了,就使人如見其景,如臨其境,使文章富有詩情畫意,給讀者一種風景畫的美。

張懷民,名夢得,清河(今河北省清河縣)人。他於元豐六年(1083年)貶謫到黃州,初到時寓居在承天寺。他曾築亭於住所旁,在那裏可以縱覽江山的勝況,蘇軾名之爲“快哉亭”,並寫了一首《水調歌頭》詞贈他,詞中有“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的名句。蘇軾的弟弟蘇轍也爲他寫了一篇《黃州快哉亭記》。文章說張懷民雖然屈居主簿小類的小官,但心地坦然,不把遷謫之事放在心上,公務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處逆境而無悲感之容,是一位有過人自制力的性格倔強的人。這就無怪乎蘇軾要引他爲同道和知己了。

1.文中並未直接敘述作者與張懷民的友情,但字裏行間卻可以看出兩個人的親密無間。請找出相關的詞語加以體會。

從文中“遂至承天寺”可看出他去“尋張懷民”的不假思索。而“懷民亦未寢”則顯示出兩個人“心有靈犀”。兩個人的關係甚篤,通過“相與步於中庭”體現得極爲充分。結尾句“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與張懷民的志同道合。

2.作者雖貶謫黃州,成爲擔任閒職的“閒人”,但並未因此而消沉,依舊保持着曠達的胸襟。文中充分表達了這種“閒人”的“閒情”。作者是怎樣流露出這種情感的?

文中開頭寫誘人的月色穿窗人戶,勾起了作者賞月的情趣,“欣然”二字,寫出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閒適的心境。接下來的景物描寫把人帶入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爽心悅目的境界,作者陶醉其中,愉悅之情溢於筆端。文章寓情於敘,融情於景,處處都能感受到作者樂在其中的閒情。

3.本文描寫生動,比喻貼切,寫庭中所見月景時全是用喻。請一一找出喻體,並認真體會。

文中寫景只用了18個字,就創造出生動的意境。水、藻、荇、竹、柏全是比喻。先是明喻,“庭下如積水空明”,月光如水,本是人們用俗了的句子,而作者卻能翻新意,將整座庭子注滿了水。水本是無色之物,實有其物,看似卻無,月光不正是如此嗎?“空明”二字更是絕妙,用“空”去修飾一種色調,出奇制勝。第二句用借喻,以客代主,索性把庭中當作水中來比喻。說“藻荇交橫”,給人如臨水池之感,最後以“蓋竹柏影也”點透真情。這樣先客後主,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人了一片皎潔、恬靜的月色之中。

4.文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顯然與實際不相符,因爲並非每夜都能見到月色,每處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月光雖非夜夜明,竹柏亦非處處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卻時時能覓,處處可見。只要心胸開闊,淡泊名利,無論到哪裏,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無窮樂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處”句點明瞭這一真諦。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樂觀進取精神的緣由。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物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謝靈運)以來。未復能有與其奇者。

(1)五色交輝:這裏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爲正色。交輝,交相輝映。(2)四時:四季。(3)歇:消散。 (4)夕日:夕陽。(5)頹:墜落。(6)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鱗,指代魚。(7)欲界:佛教指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慾的衆生所處的境界,即人間。(8)康樂:指謝靈運,東晉人,是謝玄的孫子,襲封爲康樂公,故稱之爲謝康樂。(9)與:參與,這裏指欣賞。(10)奇:指奇山異水。

⑴、山川之美,在詩人陶弘景的筆下是怎樣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⑵作者是怎樣從聽覺與視覺的角度來寫一天中的景物變化?引原句

⑶、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繪自己隱居地的秀美景色?

⑷、陶弘景是怎樣讚賞謝靈運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答:一是形體的動與靜:高峯爲靜,流水爲動。二是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爲靜,五色交輝爲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日出霧歇爲靜,猿鳥亂鳴爲動,日落山暝爲靜,游魚躍水爲動。

⑹、“高峯入雲,清流見底。”這兩句描寫了哪些景物?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

答:描寫了高山、白雲、流水三種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淨;分別從仰觀、俯察兩種視角來寫。

⑺、“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試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其畫面,並說說這幾句描寫取得怎樣的表達效果 ?

答、猿鳥的嗚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餘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意思對即可)。這幾句描寫,爲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

山川景色的美麗, 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讚歎的啊。巍峨的山峯聳人云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嗚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元豐六年十凡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一)重點詞(1)相與:和……一起,共同(2)中庭:院子中(3)空明:空曠澄澈(4)閒人:無事可做的人,這裏指清閒的人。

1、《記承天寺夜遊》是蘇軾的一篇小品文,寫於作者被貶黃州時期。文章僅80餘字,卻創造了一個清冷皎潔的藝術世界,傳達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戶,欣然起行。”時值冬初,寒意寂寥,正“解衣欲睡”之時,月色悄然人戶,於是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寫其興奮喜悅之情。“念無與爲樂者”,“念”由“行”轉化而來,寫出心理活動的變化過程,文情也顯得跌宕起伏。作者也許會想:究竟與誰一起賞月,纔不致辜負如此良夜?在這貶居的寂寞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了衣服,打算睡覺,這時月光照進門裏, (十分美好),我高興地起來走到戶外。想到沒有人與我同樂,於是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於是)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哪一夜沒有月光?哪裏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閒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