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奪冠觀後感19篇 奪冠華章:背後的激情與堅持

其他文案 閱讀(2.97W)

在一個激動人心的奪冠時刻,無論是體育迷還是普通觀衆,都會被這份勝利帶來的喜悅所感染。奪冠不僅僅是一場比賽的勝利,更是團隊合作、堅持不懈和努力付出的結晶。本文以“奪冠觀後感”爲主題,爲大家分享那一刻的心情和思考。

奪冠觀後感19篇 奪冠華章:背後的激情與堅持

第1篇

太真實了!這是記者的感嘆。影片一開始畫面上的“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這16個字,就貼在現在中國女排北京訓練館牆壁上,是女排精神的寫照。隨後的那句話高度概括了女排精神的內涵:女排精神代表着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爲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中國人渴望找到某種方式讓世界重新看到自己”伴隨着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國中國人的風貌一出現,就瞬間將人們思緒拉到那個奮鬥年代。

中國女排40年征程彈指一揮間,從球員到教練,郎平的確是貫穿前後的那個人,直到現在仍是中國女排主帥。從最初老女排那第一個黃金時代,到陳指導的第二個黃金時代,再到如今郎平指導的第三個黃金時代,這簡直就是中國女排“黃埔軍校”,而陳指導和郎平幾乎貫穿始終的其實是情懷,兩人演繹的對手戲感人至深,賽場上惺惺相惜,而共同的情結恰恰就是女排精神。

許多話語直抵人心,陳指導這樣對郎平指導說:“我身邊的許多人都對我說,時代變了,中國人不再需要中國女排了”,他摸着自己的胸口直言:“但是我需要!”其實,她們流露出的恰恰是對冠軍的無限渴望,以及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女排精神傳承至今永不褪色,他們書寫了傳奇,五星紅旗如此鮮豔,義勇軍進行曲如此雄壯。

影片在里約奧運會奪冠頒獎中落幕,銀幕上閃現出中國女排歷史上十次登上世界之巔的畫面和記錄,那廣大球迷熟悉的一幕幕在閃回,中國女排10次奪冠經歷,最後一個鏡頭又回到了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那纔是初心。

奪冠觀後感19篇 奪冠華章:背後的激情與堅持 第2張

第2篇

?奪冠》以80年代上海弄堂的街坊鄰居圍坐一臺黑白電視機緊張又激動地守候、觀看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女排奪冠這場焦點大戰。再現了當年中國女排以3:0擊敗美國女排獲得金牌,實現了繼1981年女排世界盃、1982年女排錦標賽冠軍後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令國人無比自豪、激動的歷史瞬間。

回顧當年賽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年賽場上還是年青的主力主攻手、著名“鐵榔頭”郎平和其他女排隊員們經過艱苦卓絕的拼搏後終於戰勝對手時擁抱在一起喜極而泣;而在今年的世界盃上,在中國女排取得11連勝的驕人成績、成功衛冕世界盃冠軍後採訪中,還是郎平,已人到中年、身爲中國女排主教練的她在賽場採訪中再次流下激動的淚水、哽咽着以至不得不中斷了採訪的場景,深深地打動了我。聯想到郎平二次流淚的感人瞬間,我感慨不已。

今年女排世界盃開始不久,身着中國女排教練服的郎平在採訪中面對鏡頭,目光堅定地說:“我覺得只要穿上中國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要爲國爭光,這是我們的義務和使命,特別光榮,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這次女排贏了!中國贏了!中國女排正是傳承了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勇攀高峯的女排精神,才能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經歷多次挫折再次回到巔峯。

此刻,我能深深地體會到當年中國老百姓觀看女排比賽的如火熱情,也爲中國女排今天的成就而歡呼、驕傲、自豪。因爲中國女排本身的魅力,早已超越了體育本身,已經成爲鼓舞中國人民的精神標杆和偶像。她展現的是中國人民自信自尊自強的形象,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作爲新時代青年,女排精神也鼓舞着我們,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挑戰與機遇並存,付出與收穫同在。我們要學習女排精神,刻苦鑽研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促進全面發展,在工作中體現自身價值。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更要學習女排的頑強拼搏精神,迎難而上,勇於面對各種挑戰。踏實做好本職工作,爲祖國水利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爲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更美好!

第3篇

電影原名《中國女排》,後來改名《奪冠》。這個名字放在今年的大背景下,卻是極具戲劇性。因爲《八佰》剛剛問鼎了今年的全球票房第一,這是中國電影的首次奪冠。只是這個奪冠與其說是中國電影的勝利,倒不如說是中國抗疫的勝利,畢竟全球疫情啥樣大家心裏都有數,但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何況這算是綜合國力的勝利,並不全是運氣。

體育類電影本來就冷門,即使搭上了中國女排的大品牌,也因爲老人對女排的耳熟能詳,新人對女排的一知半解,導致大衆觀影熱情不高。而我之所以走進影院,也是因爲最近迷茫得有些累了,又有點不甘沉淪,只好四處找雞湯,恰好奪冠上映,所以就決定是它了。

女排精神出現在一窮二白的80年代,可以說是新中國奮鬥的代名詞,很多人以爲它的核心是奉獻和犧牲,其實並不是。女排精神首先講求的是團結協作,其次是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無論是現在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是80年代的“振興中華”,都需要團結爲先。排球區別於乒乓球的地方正在它是一項團隊協作的運動,乒乓球影響力不如排球的原因也在於此。

從電影觀賞性和難度看,描繪衆生相的電影和闡述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自然是後者更具觀賞性,而且主線貫通,容易理解。羣像電影要描述的人物太多,時長有限,鏡頭分散,所以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有前期瞭解,觀影體驗一般不會太好。《奪冠》需要在兩個小時內描述好新老女排兩代人,時間跨度40年,因此需要一個主線串聯起整個故事。陳可辛選擇了郎平作爲整個紐帶。作爲世界排壇的傳奇人物,中國排球十次奪冠,郎平參與了八次,由她作爲紐帶,絕對衆望所歸。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新女排隊員的演員,超越了本色出演,達到了本人出演。

電影前半段非常感人、也讓人振奮,本來就是衝着這個去的,算是值回了票價。難得的是電影后半段多了一些思考。電影重現了08年郎平作爲美國隊主教練帶領美國隊擊敗了東道主中國隊的一幕,觀衆的噓聲讓我想起了曾經的自己,當年我也是高呼賣國賊的一員,回頭再看,賣國賊這個稱呼絕不屬於數次臨危受命,挽救中國女排的郎平。電影中一句“還是不夠強大”讓我明白了自己的狹隘。真正的強大不是不會輸,而是輸得起。就像《奪冠》一樣,目前看,它的票房已無力趕超《八佰》,更不用說來勢洶洶的國慶檔電影,但各人有各人的精彩,不是非得奪冠不可,踏踏實實的人生也有別樣的精彩。

第4篇

1月8日,女排聯賽決賽第1場,天津女排3比0橫掃上海隊,吹響了爭冠的最後號角。在這場比賽當中,中國女排隊長朱婷發揮出色,全場砍下17分率領李盈瑩和胡克爾三巨頭狂轟54分打垮了上海隊,上海隊的美國隊長外援拉爾森只拿到10分,完全被天津女排給壓制住了。

雖然朱婷全場比賽表現出色,砍了17分,但是也有不少球迷注意到了非常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對比此前在排超聯賽半決賽當中傷愈復出之後,朱婷右手手腕上綁的繃帶看起來更厚了。而在這場比賽當中,當時開局第1局朱婷先下兩分,幫助球隊取得4比2領先之後,朱婷就很少扣球了,從當時4比2再到17比2,打出13比0的過程當中朱婷1分沒得,更多的是在後排保障,這一方面的事,她看到球隊勢頭不錯,所以把得分的機會都給了李盈瑩和胡克爾,但另一方面顯然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傷病,只要不需要她出手,她儘量不出手。

可是當第2局比賽,上海隊掀起反撲勢頭的時候,朱婷纔開始發力,單局比賽拿下了8分,以25比17擊潰對手。從半決賽打到決賽,好幾場比賽的情況都如出一轍,那就是隻要不需要朱婷出手的時候,她絕對不會發力,可見她也在以賽代練,努力的`想要去保護自己,儘量避免傷病的擴大化。但同時朱婷又非常渴望拿到排球聯賽的冠軍,畢竟說早年就出國打球球了,一直沒有機會拿到排超的冠軍,這也成爲了一個比較巨大的遺憾,如今有機會親手去彌補這樣一個遺憾,朱婷當然不想錯過。

所以在眼下這個時間節點,即便是有傷在身,朱婷仍然頑強的帶着傷病去打比賽,朱婷也透露過,手腕傷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了,不是一天兩天了,她也是一邊治療一邊在參加比賽,只要不會超過極限她都會繼續努力去堅持。爲此呢,不少球迷也是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呼籲郎平和天津隊,等到聯賽結束之後呢,讓她休整一段時間。

其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次的總決賽,很可能在三場之內就會結束戰鬥,畢竟天津女排的實力領先上海隊太多了。順利的話,決賽在春節之前就會正式打完,此後聯賽就徹底告一段落,從2月份到8月份奧運會開打之前這半年時間內,主要都是中國女排國家隊自己的比賽,所以球迷們也都紛紛呼籲郎平指導,讓朱婷休息一段時間,或者是把訓練和比賽的強度降到最低,讓她有足夠的時間康復,以便在奧運會上能夠展現出自己最強大的實力。

第5篇

電影《奪冠》在萬衆期待中啓動預售,對外宣佈全力支持電影奮力衝頂,並邀請廣大粉絲朋友免費觀影,重溫中國女排躋身世界強林的高光時刻!

據悉,影片在定檔之初已成爲賀歲檔呼聲相當高的影片之一。論陣容,陳可辛導演、鞏俐和黃渤領銜主演,加上中國女排原版人馬,可以說是華語電影頂配陣容。論題材,電影講述的是中國女排貫穿近幾十年的歷史故事。論期待值,這部電影可是讓中國人等了三十年了!

作爲體育營銷界的行家裏手,三雄極光緊抓絕佳的營銷契機,搭上《奪冠》這輛體育電影快車,和廣大粉絲一起走進院線重現榮耀,致敬英雄。

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在比賽場上咬牙堅持,締造絕地逆轉的傳奇,創造前所未見的紀錄,這就是中國女排!堅持“比別人做得多一點”,致力讓用戶體驗更好一點,書寫着照明行業的新篇章,這就是三雄極光。互相欣賞、互相靠近,這也是促成三雄極光這次選擇爲電影《奪冠》助力打call的原因。

爲女排姑娘喝彩,三雄極光不是簡單粗暴地訴求品牌或者產品信息,而是通過免費邀請粉絲觀影,重溫中國女排奪冠高光時刻,旨在通過其精神內核傳達出企業與世俱來的獨有氣質。這個春節,三雄極光邀您一起“燃”起,再度傳遞這份榮耀!

第6篇

國慶,我觀看了最近上映的電影《奪冠》。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裏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跌宕起伏的故事。詮釋了即使落入低谷也始終不屈不撓、奮力拼搏的女排精神。

1980年訓練賽,中國女排對戰中國男排冠軍江蘇隊。女排隊員們雖然輸了,但當時的環境之艱苦,訓練之刻苦,隊員之永不言棄,已深深地感動了我們。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戰日本隊,贏得了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小組賽,中國隊對戰當時主教練是郎平的美國隊,中國女排結束了五連冠的傳奇故事。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掛帥執教中國女排,帶領着中國女排開啓了新的征程。2016年,中國隊對戰東道主世界排行第一的巴西隊,最終獲得了奧運會的金牌。

其中,最令我難忘的片段是郎平再次成爲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力排衆議,力爭改革。“舉國體質已經不適合中國女排了,唯有改革,才能使中國女排重回巔峯。”郎平以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打動了領導們。獲得了領導支持的郎平,帶領中國女排衝破了舊體制的牢籠,使中國女排從亞錦賽第四的低谷,重回了世界冠軍的巔峯。

在我們看來,郎平的改革似乎十分簡單:三言兩語打動了領導;三兩條綱領就確定了資料;三兩年就有了成效……其實並不然,只要你回眸看一下中國那歷經滄桑的一百年,就會發現改革十有八都是失敗的:打動了領導,爲何戊戌變法失敗?有了綱領,爲何預備立憲失敗?有了成效,爲何洋務運動的成果一場戰爭之後化爲烏有?由此可見,改革不僅僅要有綱領,要支持,更需要勇氣和決心以及一次次的嘗試。郎平在改革過程中也遭到了質疑,遭遇了隊員的不信任,領導的嗤之以鼻,可是她並沒有放棄,她憑藉着自我對女排的那種熱愛,那種精神,獲得了勝利!

第7篇

事實上,沒有一支隊伍能夠獲得永久的勝利,女排精神的精髓不是長勝,而是不服輸。戰功赫赫、被譽爲“鐵榔頭”的女排姑娘們主教練郎平曾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白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在世界女排格局不斷髮生變化的歷史沿革中,女排姑娘們幾度低谷幾度巔峯,人員在變、戰術在變,但女排精神從未變過,激勵着一代代女排人,也激勵着我們年輕幹部。

女排精神是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韌勁。如袁隆平淡泊名利、播撒智慧、專注耕耘;如鄧稼先臨危不懼、隱姓埋名、勇擔重任;又如孔繁森殫精竭慮、傾盡所有、忘我工作。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落實,不僅僅要在思想上、行動上自強,更應在工作中、生活中奉獻。黨和國家對年輕幹部寄予厚望,身爲年輕幹部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國,爲黨和國家的事業注入活力。

女排精神是紮紮實實、團結協作的幹勁。紮實做人做事才能厚積薄發、積水成淵,才能贏得尊重與讚賞,它體現爲厚德載物、有容乃大的胸懷,也體現爲言出必行、表裏一致的做派。然而,任何偉大事業的成功都絕非源於一個人的力量,勤溝通、善配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構成合力,纔是成功的關鍵。作爲年輕幹部更應謙虛謹慎、以誠相見,加深友誼、增進團結,在工作中多協調、少指責,注重團結協作,才能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成全他人、成就自我。

女排精神是不畏艱險、勇攀高峯的闖勁。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排決賽上,女排姑娘們應對的是實力強勁的俄羅斯女排,可是女排姑娘們在2:0落後的情景下,連扳三局,奪得冠軍,在本屆女排世界盃中,女排姑娘們與塞爾維亞的對決處於焦灼僵持階段時,郎平教練對隊員們說“對自我狠一點,大膽的撲出去,防守救球”,這都體現了不怕山高就怕腿軟的無畏精神,只要脊樑不彎,就沒有扛不起的山。夢想是年輕幹部的標誌,年輕幹部是夢想的主宰,要想實現夢想,就必須學會堅持不懈的努力,僅有不怕困難、迎難而上,才能超越自我、勇攀高峯。

女排精神也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是對祖國的職責感和使命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年輕幹部必須要有熱愛祖國的情感、報效祖國的思想、爲國效力的志向,從自身作起,從細節作起,將愛國主義融入到學習、工作、生活中,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利益與安全,從大局出發、理性行動,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在守初心、擔使命中,貢獻青春力量,書寫無悔人生。

第8篇

?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的奮鬥史,從開始的五連冠到後面的低谷再到後來的重登世界之巔。五連冠,女排精神,這是影響着我父輩一代人的精神,每次和父親談論體育,他幾乎會念念不忘的提起五連冠,女排精神。這次《奪冠》幫助我進一步瞭解了女排精神,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

在備戰大阪世界盃時,女排擔負着國家走向世界的光榮榮譽、人民渴望世界看到中國變強的慾望還有對日本的不服情緒。女排們訓練之艱苦,之刻苦,之永不言棄的場景,展現在熒幕前,訓練時的傷痕累累深深的觸動着觀衆的內心,女排精神變得不再抽象,更加情景式地映入頭腦當中。當獲得第一次世界盃冠軍時,舉國歡慶,這雖然代表了當時人民渴望世界看到中國的願望得到實現,也體現了體育的魅力。想起了大學期間,恆大在亞冠奪冠時,校園裏的大屏幕下,佔滿了人,當奪冠那一刻,每個人都大喊恆大np的場景。這和熒幕前的舉國歡慶有着一樣的氛圍場景。

20__年奧運會,女排兵敗於郎平帶領的美國女排,從此女排一蹶不振,徹底跌入谷底,女排精神似乎也開始被人遺忘,甚至被人覺得不再需要。如何振興女排,在新時代再現女排精神,考驗着女排。郎平披掛上陣,進行了大改革,《奪冠》不再一味地體現新時代訓練的艱苦,刻苦,而是側重於對女排球員的心理疏導,保證女排的全面發展,也賦予了新時代女排精神新的內涵。

整個電影,前面以訓練之艱辛來觸動觀衆的內心,後面以比賽的緊張節奏扣住觀衆的心臟,還是比較值得觀看的電影,不會昏昏欲睡。

第9篇

自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在世界盃最後一場比賽中以3:2力克當時的世界勁旅日本隊,首次登上世界冠軍之巔之後,接連登上領獎臺,實現五連冠傲人戰績。中國女排也曾跌入低谷,也曾經歷過青黃不接,三十多年來,戰績屢有浮沉,但精神從未沉淪。從“鐵榔頭”的洛杉磯,到“郎平媽媽”率隊的里約,不拋棄,不放棄,這就是我們熟悉的中國女排精神。

“一個球哪怕你接不住,也要拼盡全力衝過去”,這是老女排留下的遺產;“打一分算一分,一分一分咬下來”,這是新女排寫下的精神。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奮鬥,才彌足珍貴。中國女排用一次次跌宕起伏的奪冠,振奮着我們的女排精神。

郎平曾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這就是中國女排,這就是女排精神,哪怕艱難險阻,也不忘在絕境中揮拳和怒吼!

今日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女排十一連勝的輝煌與榮耀,可是誰又能真正體會到,女排姑娘們的艱辛與付出,一記勢不可當的扣殺,也許需要一千次的刻苦練習,一次完美的配合,背後,也許是一千次的腳步騰挪,疲倦、勞累、傷痛,不能動搖女排姑娘們對勝利的不懈追求,

奪冠將我們帶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喚起了我們因時光流逝而逐漸失去的一槍熱血與豪情壯志,今天,女排精神早已不獨屬於中國女排,它屬於全華夏每一個拼搏奮進,永不言棄,用自己的方式爲國奉獻的中國人!

第10篇

假期間,我觀看了奪冠這部電影,講的是,老一代中國女排中的隊員郎平,她的排球生涯。

在1981年前,老一代中國女排刻苦訓練,但因郎平體重太輕,教練讓他增重,舉重達到100斤時,才能摸球。所以,郎平的進度很慢。她自己下定決心,每天訓練結束,她就一人在球館裏練球。漸漸地,郎平的進度跟上了,還練得了一手好扣球。當時,設備並不先進,隊員們只有死訓練、苦訓練,才能彌補中國與別的國家設備上的空缺。好多人,手上已經潰爛了,可是依然堅持。膝蓋軟骨磨沒了,還是不放棄,儘管有腰傷,但依然上場打球,最終,贏得了勝利。

多少年後,郎平成了美國隊的金牌教練,因爲,自己一心懷念着中國隊,帶美國隊打了一場勝仗後,迴歸中國。她改革了原先中國隊的排球格局,讓新隊員與老隊員互相接應,中西結合。組合了一支大國家隊,又一次拿下了世界盃。

整部電影非常激勵人,他們不管身上有多少傷痛,都沒有放棄。一般人是很難堅持的。我認爲,要做到這麼有毅力,就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這樣,才能堅持。就像,當年,郎平想要達到美國隊海曼的摸高。最終,成了享譽世界的金牌教練。

身上有傷必定會疼,但有一種莫名而強大的力量,迫使中國女排隊隊員,可以忽略疼痛。在賽場上,每個人的位置、作用都不同,看起來,有些位置重要而有些不重要。但,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雖然遍佈天涯海角,大小各異,可是你看到過有哪顆星星不曾發出一點光亮嗎?

我覺得,一場排球比賽就像是生活,需要團結和拼搏,才能做好許多事情。

第11篇

五星紅旗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又一次響起來了,我那顆激動心也跟着飛揚起來了。

看着12個美女,她們身着中國紅的運動服,胸前掛着金光閃閃的金牌,手裏拿着奧運會的標誌物,那神采飛揚的情態簡直讓我羨慕,讓我鼓掌,讓我的心兒飛翔。

回顧這些年來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多此激勵我走過坎坷,走過泥濘,走過風雪。

今年的暑假我跟隨着女排的身影,和他們一起決戰了小組賽,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今天的決賽。女排的精神依然在姑娘們身上閃爍:責任降臨用肩扛起,對手兇猛智勇還擊,x了再爬起來迎戰,抓住機會猛了反擊,一輪輪的對戰,一場場的較量,一次次的置換,一天天的煎熬,他們在場上的姿態是昂揚的,信心十足的,讓國人看這就心安。

那個郎指導,手握圓珠筆一點點的圈畫勾勒,她是在在針對球的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她站起來了,她的右手中指向了左手掌心,她申請了暫停,她把剛纔自己觀察到的球情和隊員進行了現場指導,就是這一指導往往場上就出現了轉機,隊員們由衷的佩服,分數顯示出她的判斷力,當發現個別球的意外情況時,她會聲嘶力竭的吶喊,知道她的隊員聽見了她的聲音,你看,她又拿起水瓶喝水了,那是在溼潤那嘶啞的喉嚨。

聯繫她知道的三界奧運會,取得的成績時三連冠,有人稱她是郎帝導了。

是呀,三連冠,這在奧運會歷也是不多見的,更何況她是領着一個12人的隊伍。

中國女排的三連冠,這個成績的取得傳承了華夏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在關鍵時候壓不彎,踩不扁,擠不碎,打不垮,頂得住,抗的起。

第12篇

“女排精神”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之後的經驗總結。當代“女排精神”可概括爲無私奉獻、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棄、自強不息。

“女排精神”的關鍵人物當數“鐵榔頭郎平。”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女排和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僅是贏得冠軍,更是知道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郎平這樣鼓勵她的“戰士”。

30多年來,中國女排就是以這樣的拼搏精神激勵自己,戰勝困難。就算狀態處於低谷,就算實力不佔上風,但她們咬牙堅持,絕不後退。正是在高峯與波谷的顛簸中,在讚美與質疑的嘈雜中,在勝利與失敗的摔打中,在誘惑與謾罵的交替中,中國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動搖,把所有的困難照單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爲動力,任驚濤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態帶給我們驚喜與感動。“再難的逆境也絕不言棄”,“可以被打敗但是絕不會被打倒”,“哪有什麼洪荒之力,不過是在咬牙堅持”,中國女排正是憑着這樣的執着勇毅去拼搏去奮鬥。

其實我是個怕困難的女生,“女排精神”對我有很大的鼓舞,今後我要把女排的這種精神用在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習中碰到難題,不要退縮,要開動腦筋,尋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難不要馬上向大人求助,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做個迎難而上,積極立志的女生,加油!

第13篇

電影原名《中國女排》,後來改名《奪冠》。這個名字放在今年的大背景下,卻是極具戲劇性。因爲《八佰》剛剛問鼎了今年的全球票房第一,這是中國電影的首次奪冠。只是這個奪冠與其說是中國電影的勝利,倒不如說是中國抗疫的勝利,畢竟全球疫情啥樣大家心裏都有數,但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何況這算是綜合國力的勝利,並不全是運氣。

體育類電影本來就冷門,即使搭上了中國女排的大品牌,也因爲老人對女排的耳熟能詳,新人對女排的一知半解,導致大衆觀影熱情不高。而我之所以走進影院,也是因爲最近迷茫得有些累了,又有點不甘沉淪,只好四處找雞湯,恰好奪冠上映,所以就決定是它了。

女排精神出現在一窮二白的80年代,可以說是新中國奮鬥的代名詞,很多人以爲它的核心是奉獻和犧牲,其實並不是。女排精神首先講求的是團結協作,其次是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無論是現在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是80年代的“振興中華”,都需要團結爲先。排球區別於乒乓球的地方正在它是一項團隊協作的運動,乒乓球影響力不如排球的原因也在於此。

從電影觀賞性和難度看,描繪衆生相的電影和闡述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自然是後者更具觀賞性,而且主線貫通,容易理解。羣像電影要描述的人物太多,時長有限,鏡頭分散,所以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有前期瞭解,觀影體驗一般不會太好。《奪冠》需要在兩個小時內描述好新老女排兩代人,時間跨度40年,因此需要一個主線串聯起整個故事。陳可辛選擇了郎平作爲整個紐帶。作爲世界排壇的傳奇人物,中國排球十次奪冠,郎平參與了八次,由她作爲紐帶,絕對衆望所歸。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新女排隊員的演員,超越了本色出演,達到了本人出演。

電影前半段非常感人、也讓人振奮,本來就是衝着這個去的,算是值回了票價。難得的是電影后半段多了一些思考。電影重現了08年郎平作爲美國隊主教練帶領美國隊擊敗了東道主中國隊的一幕,觀衆的噓聲讓我想起了曾經的自己,當年我也是高呼賣國賊的一員,回頭再看,賣國賊這個稱呼絕不屬於數次臨危受命,挽救中國女排的郎平。電影中一句“還是不夠強大”讓我明白了自己的狹隘。真正的強大不是不會輸,而是輸得起。就像《奪冠》一樣,目前看,它的票房已無力趕超《八佰》,更不用說來勢洶洶的國慶檔電影,但各人有各人的精彩,不是非得奪冠不可,踏踏實實的人生也有別樣的精彩。

第14篇

1月8日,女排聯賽決賽第1場,天津女排3比0橫掃上海隊,吹響了爭冠的最後號角。在這場比賽當中,中國女排隊長朱婷發揮出色,全場砍下17分率領李盈瑩和胡克爾三巨頭狂轟54分打垮了上海隊,上海隊的美國隊長外援拉爾森只拿到10分,完全被天津女排給壓制住了。

雖然朱婷全場比賽表現出色,砍了17分,但是也有不少球迷注意到了非常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對比此前在排超聯賽半決賽當中傷愈復出之後,朱婷右手手腕上綁的繃帶看起來更厚了。而在這場比賽當中,當時開局第1局朱婷先下兩分,幫助球隊取得4比2領先之後,朱婷就很少扣球了,從當時4比2再到17比2,打出13比0的過程當中朱婷1分沒得,更多的是在後排保障,這一方面的事,她看到球隊勢頭不錯,所以把得分的機會都給了李盈瑩和胡克爾,但另一方面顯然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傷病,只要不需要她出手,她儘量不出手。

可是當第2局比賽,上海隊掀起反撲勢頭的.時候,朱婷纔開始發力,單局比賽拿下了8分,以25比17擊潰對手。從半決賽打到決賽,好幾場比賽的情況都如出一轍,那就是隻要不需要朱婷出手的時候,她絕對不會發力,可見她也在以賽代練,努力的想要去保護自己,儘量避免傷病的擴大化。但同時朱婷又非常渴望拿到排球聯賽的冠軍,畢竟說早年就出國打球球了,一直沒有機會拿到排超的冠軍,這也成爲了一個比較巨大的遺憾,如今有機會親手去彌補這樣一個遺憾,朱婷當然不想錯過。

所以在眼下這個時間節點,即便是有傷在身,朱婷仍然頑強的帶着傷病去打比賽,朱婷也透露過,手腕傷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了,不是一天兩天了,她也是一邊治療一邊在參加比賽,只要不會超過極限她都會繼續努力去堅持。爲此呢,不少球迷也是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呼籲郎平和天津隊,等到聯賽結束之後呢,讓她休整一段時間。

其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次的總決賽,很可能在三場之內就會結束戰鬥,畢竟天津女排的實力領先上海隊太多了。順利的話,決賽在春節之前就會正式打完,此後聯賽就徹底告一段落,從2月份到8月份奧運會開打之前這半年時間內,主要都是中國女排國家隊自己的比賽,所以球迷們也都紛紛呼籲郎平指導,讓朱婷休息一段時間,或者是把訓練和比賽的強度降到最低,讓她有足夠的時間康復,以便在奧運會上能夠展現出自己最強大的實力。

第15篇

前兩天單位豪氣的在電影院包了個場請大家看《奪冠》,要大家學習女排精神。從電影開始,即便已經知道結果,但是還是止不住的抹眼淚。爲女排姑娘們咬牙堅持的韌勁感動的流淚,爲女排姑娘們刻苦訓練而傷痕累累心疼的流淚,爲女排姑娘們奪得冠軍激動的流淚,最後更爲祖國慢慢變得強大而驕傲自豪的流淚。

不過在受到電影音效與視覺衝擊同時,我也接受了一次特殊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前半部分暗指掙脫物質匱乏,後半程靠近拋棄精神壓力。在曾經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中國女排無路可退,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

今天寫這個因爲除了裏面突出的女排精神外,裏面有句臺詞,讓我這兩天一直在回味,“爲什麼我們那麼在意一場排球賽的輸贏,因爲我們太看重贏了,內心不夠強大,覺得贏纔是唯一標準。”

大意是中國在八十年代,還很落後,大家也很不自信,所以特別在意一場比賽的輸贏。很多時候,我們想贏,不是因爲好勝,而是因爲自卑,內心不夠強大,輸不起。

電影中,很多苦情鏡頭。姑娘們拼命訓練,苦不堪言,傷痕累累。說是用命在打球,一點也不誇張。而現在,中國變得強大了,我們不在需要靠一場賽事的勝利去維護國家自尊。應該開心的去打排球,而不必再揹負這麼沉重的負擔,不需要用以前那種傷害自己的身體死練去贏得榮譽,更多的是爲了自己,去享受體育的快樂,感受體育賽事的熱情。電影裏感受的不僅是女排精神的變化,更是整個國家在這幾十年的變化,面對世界的姿態更加的從容自信。

除了看電影,就算是看中國女排的比賽也是讓人熱血沸騰的。總是忍不住爲之屏住呼吸,一次次熱淚盈眶。因爲她們每一場的勝利都不是運氣,而是她們努力拼搏換來的。女排值得所有人把手掌拍紅。

女排的奪冠之路歷經挫折、艱難崛起,而每一個平凡的我們,也都有高光時刻和暗淡低谷。沒有永遠青春、戰無不勝的勇者,卻總有一代代青年前赴後繼、不屈不撓。女排精神絕對不是冠軍論,它的精髓不是常勝,而是不服輸。這是一股勇於實現,突破自我的力量,一種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精神。

最後好多人評論說這部電影拍得不合格,但是看到女排姑娘們努力不服輸咬牙堅持是真的感動。不管電影拍得好與否,都是很值得看的。

第16篇

國慶,我觀看了最近上映的電影《奪冠》。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裏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跌宕起伏的故事。詮釋了即使落入低谷也始終不屈不撓、奮力拼搏的女排精神。

1980年訓練賽,中國女排對戰中國男排冠軍江蘇隊。女排隊員們雖然輸了,但當時的環境之艱苦,訓練之刻苦,隊員之永不言棄,已深深地感動了我們。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戰日本隊,贏得了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小組賽,中國隊對戰當時主教練是郎平的美國隊,中國女排結束了五連冠的傳奇故事。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掛帥執教中國女排,帶領着中國女排開啓了新的征程。2016年,中國隊對戰東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隊,最終獲得了奧運會的金牌。

其中,最令我難忘的片段是郎平再次成爲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力排衆議,力爭改革。“舉國體質已經不適合中國女排了,唯有改革,才能使中國女排重回巔峯。”郎平以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打動了領導們。獲得了領導支持的郎平,帶領中國女排衝破了舊體制的牢籠,使中國女排從亞錦賽第四的低谷,重回了世界冠軍的巔峯。

在我們看來,郎平的改革似乎十分簡單:三言兩語打動了領導;三兩條綱領就確定了內容;三兩年就有了成效……其實並不然,只要你回眸看一下中國那歷經滄桑的一百年,就會發現改革十有八、九都是失敗的:打動了領導,爲何戊戌變法失敗?有了綱領,爲何預備立憲失敗?有了成效,爲何洋務運動的成果一場戰爭之後化爲烏有?由此可見,改革不僅要有綱領,要支持,更需要勇氣和決心以及一次次的嘗試。郎平在改革過程中也遭到了質疑,遭遇了隊員的不信任,領導的嗤之以鼻,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她憑藉着自己對女排的那種熱愛,那種精神,獲得了勝利!

我喜愛的電影裏有一句我喜愛的話:“you can't stop change any more then you can stop suns fromsetting。”郎平的故事也啓示着我們:我們不應該安於現狀,要敢於改變,敢於把自己的經驗以及勇氣付諸實踐,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第17篇

在萬衆矚目的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排山倒海的加油聲響徹小馬拉卡納體育館,無數面五星紅旗匯成氣勢恢弘的中國紅,郎平率領的中國隊在先失一局的情景下力挽狂瀾,戰勝勁旅塞爾維亞隊,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

“致敬!”“她們配得上所有的讚美”“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從深夜的里約到午間的北京,從電視機前到網絡空間,融爲一片歡樂的海洋。13億中國人分享着勝利的榮光,感動於拼搏的精神。從小組賽2負3勝的坎坷磨難,到強敵環伺下的背水一戰,女排姑娘們以蕩氣迴腸的逆襲征程,不但爲中國代表團增添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激盪起無數中國人深埋心底的愛國情懷,奏響了超越自我、頑強拼搏、團結奮進的時代強音。

奧運之美,綻放在體育健兒們勇攀高峯、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中。總書記深刻指出:“重大賽事最令人感動的未必是奪金牌,而是體現奧運精神。這正是中國人講的自強不息。”高手雲集的奧運賽場上,沒有“一分一分咬牙頂”的頑強堅持,何來女排衝出“死亡之組”、勇奪冠軍的驚喜與奇蹟;缺少了迎難而上、追求卓越的進取意識,“大男孩”孫楊也無從克服困難奮力摘金奪銀。從女將鍾天使和宮金傑爲中國實現自行車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到乒乓球隊包攬四金傲視羣雄,拼搏精神激勵着奧運健兒們奮勇向前,不但構成賽場上一道閃亮的風景,也生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奧運之力,流淌在愛國主義的樸素情感中。競技場上,總有一種力量穿越時空、跨越國界,激勵着運動員全力以赴、爭創佳績,那是對祖國發自內心的熱愛,那是爲國爭光的自豪與幸福。科威特選手阿爾哈德尼勇奪金牌,卻因本國奧委會被“禁賽”無法升起國旗潸然淚下;難民代表團無處安放的愛國之情,更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祖國的可貴。無論何時何地,祖國都是體育健兒最堅強的後盾、最溫暖的家園。獨自代表中國參加奧運馬術比賽的華天最大的夢想是“讓中國的國旗飄揚在里約上空”,舉重選手龍清泉奪金感激祖國:“這股力量是祖國給我的”……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國歌迴盪在賽場內外,我們爲勝利鼓掌歡呼,更體會到愛國主義的深沉力量。這是凝聚起所有中華兒女的精神紐帶,這是我們心中澎湃不已的情感暖流。

正如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所說,此刻這個社會需要一種精神,不論是球場上還是生活中,都需要打出中國人的精氣神。不管時代情境如何變化,女排精神永可是時,愛國主義和團體主義精神永遠是我們開拓前進的力量之源。今日的中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巍然屹立,但我們依然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臨發展征程上的諸多問題和挑戰。身處啃硬骨頭、涉險灘的改革攻堅期,步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發展陣痛期,應對脫貧攻堅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硬仗,我們更加需要以“蠻拼的”勁頭迎難而上,用釘釘子的精神勇毅篤行,匯聚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礴力量,才能攻堅克難、闖關奪隘,在國家發展、民族提高的競技場上續寫中國奇蹟,創造新的輝煌。

第18篇

事實上,沒有一支隊伍能夠獲得永久的勝利,女排精神的精髓不是長勝,而是不服輸。戰功赫赫、被譽爲“鐵榔頭”的女排姑娘們主教練郎平曾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白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在世界女排格局不斷髮生變化的歷史沿革中,女排姑娘們幾度低谷幾度巔峯,人員在變、戰術在變,但女排精神從未變過,激勵着一代代女排人,也激勵着我們年輕幹部。

女排精神是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韌勁。如袁隆平淡泊名利、播撒智慧、專注耕耘;如鄧稼先臨危不懼、隱姓埋名、勇擔重任;又如孔繁森殫精竭慮、傾盡所有、忘我工作。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落實,不僅僅要在思想上、行動上自強,更應在工作中、生活中奉獻。黨和國家對年輕幹部寄予厚望,身爲年輕幹部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國,爲黨和國家的事業注入活力。

女排精神是紮紮實實、團結協作的幹勁。紮實做人做事才能厚積薄發、積水成淵,才能贏得尊重與讚賞,它體現爲厚德載物、有容乃大的胸懷,也體現爲言出必行、表裏一致的做派。然而,任何偉大事業的成功都絕非源於一個人的力量,勤溝通、善配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構成合力,纔是成功的關鍵。作爲年輕幹部更應謙虛謹慎、以誠相見,加深友誼、增進團結,在工作中多協調、少指責,注重團結協作,才能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成全他人、成就自我。

女排精神是不畏艱險、勇攀高峯的闖勁。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排決賽上,女排姑娘們應對的是實力強勁的俄羅斯女排,可是女排姑娘們在2:0落後的情景下,連扳三局,奪得冠軍,在本屆女排世界盃中,女排姑娘們與塞爾維亞的對決處於焦灼僵持階段時,郎平教練對隊員們說“對自我狠一點,大膽的撲出去,防守救球”,這都體現了不怕山高就怕腿軟的無畏精神,只要脊樑不彎,就沒有扛不起的山。夢想是年輕幹部的標誌,年輕幹部是夢想的主宰,要想實現夢想,就必須學會堅持不懈的努力,僅有不怕困難、迎難而上,才能超越自我、勇攀高峯。

女排精神也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是對祖國的職責感和使命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年輕幹部必須要有熱愛祖國的情感、報效祖國的思想、爲國效力的志向,從自身作起,從細節作起,將愛國主義融入到學習、工作、生活中,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利益與安全,從大局出發、理性行動,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在守初心、擔使命中,貢獻青春力量,書寫無悔人生。

第19篇

中國女排精神是怎樣的一種精神女排精神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之後的經驗總結,是一種不驕不躁、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它詮釋的是'爲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遵法、團結友好、堅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這種精神曾是時代的主旋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影響了幾代人進取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當中。

這是一種永遠也不會過時的精神。在我們幹事創業的過程中,就少不了這種精神,要把這種團結協作、不拍困難、無私奉獻的精神貫穿於自我的工作生活中。要相信,他人能夠做到的,經過努力,我們不僅僅能夠做到,並且能夠做得更好。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擋水擊三千里”的氣概,我們就能迎難而上頭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創造出讓人民滿意的新奇蹟。如今我們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終階段,很多難啃的“硬骨頭”在等着我們,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堅定信念,永不放棄,我們的偉大事業就必須能夠成就圓滿。

向中國女排學習,學習她們頑強不放棄的生命力。當生活中遇到困難或者工作遇到棘手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應當學會頑強抵抗,不輕言放棄,持之以恆,戰勝一切困難。

向中國女排學習,學習她們拼搏不服輸的精氣神。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坎坷困難,在青春年少時,應當時刻堅持不服輸的精神,勇於拼搏、創造,披荊斬棘,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向中國女排學習,學習她們吃苦不怕累的戰鬥力。人生有苦也有甜,想過舒服的生活,就得吃得苦中苦,應當用汗水和淚水,刻苦鑽研,苦中作樂,耐得住寂寞,無所畏懼,迎難而上,勇攀高峯。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應當不言辛苦、踏實肯幹、勇於創造、奮力拼搏、銘記初心、牢記使命,要向中國女排學習,將女排精神融入生活、融入學習、融入工作、融入人生,用頑強拼搏爲祖國繁榮昌盛、實現偉大復興,從強起來到站起來貢獻自我的力量,創造更完美的明天、更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