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兩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啓農業現代化建設論文材料

其他文案 閱讀(1.07W)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新時代我國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方略,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本站小編爲您整理了兩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啓農業現代化建設論文材料,供您學習參考使用。

兩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啓農業現代化建設論文材料

兩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啓農業現代化建設論文材料1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新時代我國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方略,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也是xx加快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治本之策,對於xx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經濟強省、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當前,xx鄉村振興中存在六個失衡問題。農村地區發展失衡,表現爲xx地域廣闊、地形地貌複雜,各地發展條件差異大,農村地區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問題明顯。鄉村空間結構失衡,體現爲一些鄉村空間資源配置不平衡、空間資源浪費,存在“工業化”傾向、“類城市化”建設、宅基地規劃混亂等現象。農村要素結構失衡,體現爲“三農”資金投入結構單一,過度依賴財政專項資金;農村勞動力供需結構性失衡,勞動力整體素質下降;用地審批難度大,土地供需結構性失衡。農業供給結構失衡,表現爲階段性農產品供大於求,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性失衡,優質化、多樣化和專用化的農產品發展滯後;農業發展中種養結合不緊、循環不暢問題凸顯,一二三產業融合不足。農村發展結構失衡,表現爲一些地區重經濟輕生態、重物質輕精神、重發展輕治理。“主導”“主體”作用錯位失衡,表現爲一些地方在鄉村振興中政府與農民職責錯位、作用失衡,存在政府“大包大攬”、缺乏調查研究等問題,不利於形成鄉村振興合力。

農村的全面協調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和保證。只有採取積極的政策措施調整、糾正農村發展中的這些失衡,纔能有效促進xx鄉村的全面振興。

統籌推進,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xx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制度設計和政策創新,推動城鄉公共資源均等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區域間要素自由流動,對“三州”、xx川陝革命老區等發展滯後地區加大支持力度,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並鼓勵省內外先行發展地區加大對這些地區的投資、幫扶力度,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產業轉移。

優化空間佈局,建設美麗宜居新鄉村。一要科學規劃生產空間,明確“四區四基地”優先發展區域,統籌推進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等各類園區建設,糾正“去農化”傾向。二要合理佈局生活空間,遵循鄉村傳統肌理和格局,劃定空間管控邊界,堅持“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建設模式,合理確定基礎設施用地位置、規模和建設標準。三要嚴格保護生態空間,統籌推動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加快構建“四區八帶多點”的生態安全格局,全面實施鄉村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發展產業目錄,防止鄉村建設“城市化”傾向。

優化要素投入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鄉村發展振興需要大量的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投入,並形成多元、合理的要素投入結構。一是健全工商資本下鄉服務體系,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撬動作用,引導金融、社會資本投向“三農”,同時提高土地出讓金、政府債務資金等用於鄉村振興的比例。二要圍繞提升農業勞動力職業化、組織化水平,培養新一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並鼓勵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加大農民工返鄉創業支持力度。三要盤活使用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簡化現代農業發展所需配套設施用地審批程序等方式,將宅基地復墾、耕地佔補平衡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滿足所在村鄉村建設需求,推動節約指標跨區流轉,交易資金全部用於支持鄉村振興。

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一要以市場爲導向調優產品結構,減少低端供給,拓展中高端供給。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三區三園”建設,打響“川字號”品牌,提高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二要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大力拓展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三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統籌推動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延伸產業鏈,增強服務鏈,提升價值鏈。

堅持“五位一體”總佈局,統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保護好綠水青山和清新干淨的田園風光,分類推進彝家新寨、藏區新居、巴山新居和烏蒙新村建設,留住獨特的鄉土味道和鄉村風貌。二是充分利用巴蜀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孝道文化等優秀文化資源,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推進移風易俗,弘揚農耕文明和優良傳統,提升農村文明程度,爲xx鄉村振興“凝神”“鑄魂”。實施“文化+”戰略,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三是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實施“四議兩公開一監督”等工作機制,大力推進“雪亮工程”建設,確保農村社會有序、和諧。

政府與農民良性互動,形成鄉村振興合力。推進鄉村振興,既要發揮好政府的主導、引領作用,更應充分發揮農民主體和主戰作用。政府應轉變職能,增強服務意識,“有所爲,有所不爲”,以前的直接干預管理轉變爲政策引導、規劃組織和維護經營主體公平競爭秩序,建立農業風險保障體系。要增強農民主體意識,通過加強對農民宣傳教育和培訓,從環境、制度、政策等層面引導和扶持,培養一大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增強廣大農民對鄉村振興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由此,形成政府頂層設計,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社會各界合力幫扶的鄉村振興強大合力。

兩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啓農業現代化建設論文材料2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困難、最關鍵的在我國的廣大農村,沒有廣大農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生活實現全面小康,關係到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關係到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能否實現。進入本世紀以來,中央和省委連續十五年以一號文件形式聚焦“三農”。今年中央和省委再次以“一號文件”形式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和xx省委、省政府對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

xx是農業大省,xx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這是不容置疑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xx代表團審議時強調,xx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推進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習近平總書記對xx三農工作寄予厚望,作爲中國農業大省和農村改革發源地的xx責無旁貸地擔負起破解時代命題的歷史重任,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三農”工作的政策舉措。

去年省委一號文件突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聚焦脫貧攻堅頭等大事,堅持深化農村改革主攻方向。今年省委一號文件突出鄉村振興,明確提出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在筆者看來,這些政策舉措對推進“三農”工作尤其是推進鄉村振興發展,不僅有具體舉措,還有目標要求。尤其令筆者注意的是,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更強調長遠考慮,從現在規劃到了2050年。應該說,這已經驗爲接下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確定了路線圖和時間表。

推進治蜀興川必須強調把“三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折不扣落實好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導下奮力推進全省鄉村振興發展,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xx,這是新時代賦予9100萬xx人民的責任。正因如此,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完善了鄉村振興發展的政策舉措,對鄉村振興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剛剛出臺的省委一號文件是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精神要緊緊圍繞省委“一個願景、兩個跨越、三大發展戰略、四項重點工程”戰略謀劃,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地各部門要堅持規劃先行,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要健全生態文明和人居環境建設保護機制,要建立農耕文明與現代文明融合發展機制,要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機制,要健全社會事業和民生城鄉共享發展機制,要堅持農村改革主攻方向,要全力推進脫貧攻堅,走出有xx特色的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

辦好農村的事,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省委一號文強調,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建設高素質的“三農”工作隊伍。黨員幹部作爲鄉村振興和治蜀興川的主力軍,必須落實好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用具體的行動實踐推動治蜀興川大業。同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打造特色,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夯實治蜀興川基礎。

兩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啓農業現代化建設論文材料3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總體部署,爲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瞭方向。與此同時,也提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具體要求,着眼實際情況,充分體現出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充分彰顯出了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毅力。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我們黨立足農村實際作出的重大部署,符合已經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發展需要,符合新時代“三農”工作需要,符合廣大貧困羣衆需要。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一些貧困縣、貧困村摘帽不久,部分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完善,公共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不高,農業產業發展基礎比較薄弱,等等這些問題都要求我們必須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在用好現有脫貧政策的基礎上,加快補齊短板,讓貧困羣衆穩定脫貧,全面增強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力。

着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農村發展既面臨各種風險挑戰,同時也面臨各種戰略機遇,要轉危爲機,首先就要確保脫貧政策的穩定性。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實踐證明,黨和國家制定的各項脫貧政策是正確的,各種脫貧舉措是有力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脫貧攻堅是必勝的。“扶上馬送一程”,就是要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政策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在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時,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只有集中優勢資源,才能在變局中開新局、於危機中育新機。

鄉村振興是幹出來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就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出了明確要求,措施具體、任務清晰、目標明確,是全國已摘帽貧困縣、貧困村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要一件一件抓落實,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爲鄉村振興打好基礎。廣大駐村幫扶幹部要持續用力、久久爲功,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這兩個戰場統一起來,爲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不懈奮鬥。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鞏固脫貧成果須臾不可鬆懈,推進鄉村振興朝夕必爭。各項工作任務重、時間緊、責任大,我們必須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鉚足幹勁,奮力書寫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