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大學聯考生活需要勤奮話題作文3篇 打造成功大學聯考生活:勤奮是關鍵

其他文案 閱讀(1.45W)

大學聯考生活需要勤奮,每一個高三學生都清楚。只有付出勤奮的汗水,才能在考場上取得好成績。因此,勤奮成爲大學聯考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品質。本文將探討大學聯考生活中的勤奮。

大學聯考生活需要勤奮話題作文3篇 打造成功大學聯考生活:勤奮是關鍵

第1篇

從小,學校的老師都教導我們學習要勤奮刻苦,不能投機取巧,可是爲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通過別的渠道來取得成功呢?難道勤奮只是一個障眼法?成功的道路有很多?不用懷疑勤奮是通往成功的道路,莫扎特的音樂至今深受人們的喜愛,難道離開了他的勤奮?

是的,人們都稱他爲天才、神童,六歲就能在奧地利做巡迴演出,這在當時是何等的驚人!可是人們卻忘了在他光芒背後所付出的汗水,人不學,不知道,我不相信他一出生就會演奏鋼琴,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他的成功源於他的父親是當時的宮廷樂師,他對小莫扎特從小的培養是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不能否認莫扎特自身的才能,他像享受生活那樣熱愛音樂。

音樂對他來說就是生命,彈鋼琴就像補充體力那樣是必要的也是經常的,所以當他的才氣與不符合年齡的演出出現在人們面前時,人們本能地稱之他爲神童而忽略了他的勤奮。就像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說的那樣:“那些比我有天賦的俄羅斯作曲家總是以沒有靈感爲藉口而停止創作,所以他們至今默默無聞。”他們就像有些耍小聰明的人,不願腳踏實地的付出努力,然後他們的成就往往和所付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

如果同樣是名聲大作,得到了所謂的成功,是否勤奮就不再重要了呢?現在都流行選秀pk大賽,那些贏得冠軍的人們,爭得到了榮耀,獲得了衆人的追捧,可以算是成功了吧,可在我看來他們就像天空中璀璨的流星,雖然耀眼卻短暫,他們擁有很多,可唯一無法擁有的卻是永恆,正如昔日的超男超女,如今已近漸漸淡出,離開人們的視線,因爲他們的一夜成名,也因爲他們的一日消失,隨後,我們又能看到一顆流星,又一顆流星劃過我們的天空,我們的天空因此綻放閃爍,我們永遠不會擔心缺少留心,然而,流星卻最終會失去欣賞它的人們。那些想要通過投機取巧而獲得成功的人確實很少會得志。

既然如此,那麼現在我可以說,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勤奮刻苦,那些通過其它方式取得“成功”的人,他們的“成功”就如流星般是短暫的。

大學聯考生活需要勤奮話題作文3篇 打造成功大學聯考生活:勤奮是關鍵 第2張

第2篇

如果成功是一朵燦爛的鮮花,那麼澆灌它的就是勤奮。一塊玉只有勤鑿才能成器,一根鐵棒只有勤磨才能成針,一個人只有勤學才能成才。

才華是刀刃,勤奮是磨刀石。東漢政治家的孫敬,年輕時勤奮好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也不休息,有時甚至打瞌睡。爲了不影響學習,他把髮辮懸掛在房樑上,以防自己打盹。戰國時政治學家蘇秦,由於年輕時學問不多不深,得不到重視,家人也對他很冷淡,於是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爲了不讓自己在讀書時打瞌睡,他準備了把錐子,一打瞌睡就往大腿上刺一下,讓自已頭腦時刻清醒,堅持讀書。這就是“懸樑刺股”的故事。古語有“精誠所至,金石爲開。”要取得成就,就需要勤奮。

黑格爾說:“只有經過長時間完成其發展的艱苦工作,並長期埋頭沉浸於其中的任務,方可有所成就”。清代蒲松齡,建草屋於路旁,記錄過路行者的故事,經過幾十年的搜索,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成就了古代文學史的輝煌鉅作《聊齋志異》。又如世界恐怖小說大師斯蒂芬·金。他的人生十分坎坷,曾經潦倒到連電話費都交不起,經過不斷的創作,他成名了,可是他的每一天,仍是在勤奮的創作之中度過。一年他只有三天休息時間。季羨林說過“勤奮出靈感”。勤奮能使人進步。

勤奮就是成功之母。司馬遷歷時18年寫成史記;李時珍花31年功夫,讀了八百多種書籍,寫上一千萬字筆記,遊歷了七個省,寫成鉅著《本草綱目》;馬克思嘔心瀝血,花了40年時間寫成《資本論》。如此之例,數不盡數,但他的成功都離不開勤奮。

沒有陽光的沐浴,沒有雨水的澆灌,沒有土地的哺育,植物就不會正常生長,從而導致枯萎和死亡。而對於人來說,勤奮就好比打開智慧大門的金鑰匙,通向成功之門的基石。

勤奮,它做起來似乎很難,因爲你要日復一日地努力,勤奮又是十分容易,只要你珍惜你手中每一秒鐘。

做一個勤奮的人,讓陽光每一天的第一個吻,都能首先落在我們的臉頰上。

第3篇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成功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這句話是說,無論天資如何聰穎,沒有勤奮,是無法成功的。古今中外的事實都證明:勤奮是成功的鑰匙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幼年時就開始練習書法。他自幼刻苦練習,對學習書法如癡如醉。王羲之十分看好這個兒子,覺得王獻之能成大器。果然,王獻之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刻苦習字,在寫完了家中“__缸水”後,他的書法技藝終於入木三分,成長爲一個書法大家。試想,沒有經過“__缸水”的刻苦練習,王獻之就是再有書法的天資,也成不了書法家。

我國古代的著名天文學家張衡也曾經說過:“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我認爲,張衡的這句話正是說只要努力了、勤奮了,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自己也彆氣餒,因爲勤奮本來就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種生活態度。是庸庸碌碌、無所作爲地度過一生,還是勤奮刻苦、多長本事、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一個人?這個答案不言自明。

我們現在每一個人都處在學知識、長本領、打基礎的階段。古人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朝時的朱買臣,小時候因家境貧寒,爲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可他好學不倦,常常揹着柴火,一邊走一邊看書學習,最終成爲了國家的丞相。

居里夫人爲了得到純淨的放射性元素,在一個破棚子裏夜以繼日的工作了四年,忍受着各種元素對他們身體的刺激。爲了體驗鐳的生理效應,他們還不止一次被鐳射線燙傷。她的勤奮使她一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

現在我們的條件要比居里、朱買臣好得多,然而好的條件並沒有讓我們更加勤奮,反而是更加慵懶。勤奮正是現在人所缺的一種品質。如果我們也能像前輩們一樣勤奮,那世界上一定會有更多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