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國小三年級第五單元端午節作文3篇 端午節,我眼中的美好童年記憶

其他文案 閱讀(1.37W)

本文圍繞國小三年級第五單元的主題——端午節,展開討論和寫作。本文將爲讀者提供關於端午節的一些背景知識,並分享一些國小三年級學生關於端午節的作文。通過閱讀本文,讀者可以瞭解到關於端午節的有趣和獨特的內容,同時也可以瞭解到國小三年級學生在寫作方面的進步和表現。

國小三年級第五單元端午節作文3篇 端午節,我眼中的美好童年記憶

第1篇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蘸白糖……”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我就知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

早晨我早早的起了牀,心想:今天可是端午節呀,媽媽肯定又在做糉子啦!就在這時,一股糉子的香味飄了進來,我翻了個跟頭,跳下牀,“咯噔,咯噔”地跟着香味跑出了房間。

就這樣,我被香味引到了廚房裏,哈!果然不出我所料,媽媽真的在做糉子!咦?可是媽媽身邊怎麼還有個忙碌的身影在忙着煮糉子?我愣了一下,接着,那個身影向我走近了——呀!是奶奶!我喜出望外,激動得一頭鑽進奶奶的懷裏,興奮地說:“奶奶,你來我們家了!我太開心了!”奶奶也樂開了花,笑眯眯地說道:“哎喲,我的小孫女兒喲,想奶奶了吧?”

“好,糉子已經煮熟了,大家快來吃吧。”媽媽一邊說,一邊把煮好的糉子端上桌。“耶!終於可以吃糉子啦!”我一蹦三尺高,立即跑到餐桌前,盯着那盤堆成了一座小山的糉子,口水流個不停。

這些糉子形態萬千,各不相同。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還有菱形的……一個個用綠色的糉葉包裹着,顯得格外可愛。我拿起一個三角形的糉子,糉葉被一層一層地剝開,頓時四周彌散開一股特有的清香,我貪婪地嗅着,心裏美滋滋的。這小巧精緻的糉子可是我最愛的棗糉呢!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頓時紅棗的甜、糯米的香以及糉葉的特有風味融爲一體,在脣齒之間迸發出來。那味道如三月的柔風,一次又一次拂過我的心潭,蕩起一片漣漪,使我回味無窮。每當我滿足地狼吞虎嚥每一個糉子,奶奶總是一邊慈愛地看着我,一邊笑着說:“瞧你這副模樣,慢點吃,可沒人跟你搶!”

吃完了糉子,我們坐在沙發上一起觀看賽龍舟的節目。參加賽龍舟的三支隊伍都準備好了,在裁判員的一聲令下,所有的隊伍一起出發。剛開始,第二支隊伍依照船頭指揮員擂鼓的節奏前進着,一下子就領先排在了前面,而第三隻隊伍卻手忙腳亂落在了最後,指揮員擂鼓的聲音震耳欲聾,選手們配合默契,富有節奏,各個隊伍都勢氣高漲,我也暗暗爲他們加油鼓氣。比賽漸漸接近尾聲,對於選手們來說,可以算是到了衝刺階段。第三隊奮起直追,在比賽的最後一刻超過了第一隊,獲得了第二名。我情不自禁地爲他們團隊合作的精神暗暗叫好。

其實,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草等習俗。

國小三年級第五單元端午節作文3篇 端午節,我眼中的美好童年記憶 第2張

第2篇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五節,它在農曆五月初五舉行。端午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作爲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我們應當瞭解和重視它。

對於端午節的由來,最常見的是由戰國時期的屈原而來。屈原是楚國的愛國人士,年輕時受到楚懷王重用。但因爲自身剛正,受到小人的妒忌。之後他被小人陷害,從而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京城郢都。屈原因面對祖國的滅亡傷痛不已,他深感絕望,最終自投汨羅江而死。

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是包糉子、吃糉子。包糉子方法爲用糉葉把糯米、蜜棗、花生、豆沙等餡料包成菱角狀、牛角狀,或用竹筒裝起來蒸熟。在端午節還會一些地區還會喝雄黃酒,相傳可以驅蟲解毒。小孩子還會把酒塗到額頭、手心,用來避邪。

賽龍舟在我國南方較爲流行。南方水利發達,便於進行。相傳人們是爲了用龍舟驅趕江中的魚蝦,以避免傷害屈原的身體。賽龍舟逐漸形成了一種比賽—龍舟大賽,男女老少後爲了喜慶報名踊躍。隨着中國文化的流行,賽龍舟活動在外國得到認可,無數外國人在五月初五的當天來中國慶祝。

隨着現代化的發展,一些新的慶祝方式也接踵而至。如在端午節發祝福語。“淡淡糉葉香,濃濃朋友情,根根絲連線,切切情意牽,好心情伴隨着糉子的香氣傳給好朋友,祝你笑口常開,好運相伴,端午節快樂!”端午節祝福語表達了人們之間的相互祝願,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或朋友與朋友之間增進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

但隨着中外文化的密切交往,一些西方的節日在中國大地上盛行。如情人節當天的情侶歡聚程度不亞於我國的七夕節。聖誕節不僅出現在我國的教徒中,一些普通人也盲目追風,過得是風風火火。相比之下就算是春節過了越來越簡單而且人數也存在下滑趨勢。對於端午節更是如此,向某人問起端午節,有人連屈原的跳江時間和背景,甚至連屈原的出生年代都不知。對於一些年輕人連端午節的'月份都不敢確定。這些真是可笑至極。爲什麼我國的部分人民對外國文化如此執着而對我過得傳統節日置之不理?我們應該重視端午節,重視傳統文化。在端午節當天多和家人團聚,多說幾句祝福語。這就是重視端午節的具體表現。

瞭解端午節,重視端午節。讓我們在糉子和家人的陪同下,載着龍舟,喝着雄黃酒,來歡度端午節!

第3篇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節,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外婆家度過了開心的一天。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外婆和媽媽包好了紅豆棕子,燒熟後裹着白糖給我吃,每次吃到這紅豆棕子,我別提有多高興了,“啊嗚啊嗚”地吃下去,邊吃還邊在心裏盤算着,什麼時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了今年端午節,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吃完午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於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葉。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葉洗乾淨,然後,外婆把糯米放到一個大盆裏,往糯米里灑了一小勺鹽。我不明白爲什麼要灑鹽,就問:“外婆,爲什麼要灑鹽呀?”“灑了鹽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會很鹹嗎?”“就一點點,沒關係的啦!”“哦!”雖然我這樣回答了,可我還是一知半解。

準備工作做好後,就要開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葉,卷好,再往卷好的葉裏放入糯米,再把棕葉折起來,包出棕子的形狀,最後用繩子把棕子捆好,一個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個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見外婆雙手靈巧地包出一個個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靈瓏,看着外婆包棕子挺簡單的,我就忍不住想要來試一試。我剛包出一個棕子的形狀,還沒捆好呢,米就漏出來了,只好重新包過。有時候,稍一用力,棕葉就破了,也只能重新換張葉子重新包過。看着外婆和媽媽包了一個又一個棕子,可我手頭沒有一個棕子“誕生”,甭提有多着急,只好請媽媽幫忙,總算包好了幾個。最後,我自己單獨包的棕子僅僅只有一個,哈哈,我是多麼“強悍”呀!

鍋裏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進去,看着這小棕子“撲通撲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來,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呀!吃完糉子,我們便來到華東理工大學觀看龍舟比賽。

華東理工大學校園內的大河上,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衆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着,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着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和着鼓聲,“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裏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裏有着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