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新中國七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

其他文案 閱讀(3.2W)

新中國七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

新中國七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系列活動的重要講話中,深刻總結了70年來我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70年的制度發展,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和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70年的國家治理,彰顯了中國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爲人類社會探尋更好制度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剛剛閉幕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聚焦制度發展和國家治理主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釋放出開闢“中國之治”新境界的最強信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在這個艱辛探索的偉大實踐過程中,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一次次展現出“理論成果”轉化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偉大與神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又一次實現偉大飛躍,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進入新時代。

中國的問題在先,中國的制度發展和治理體系在後。70年的制度發展和治理體系建設,始終基於把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和國情世情有機統一起來,把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和初級階段現實需要有機統一起來,把推進國家現代化和維護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有機統一起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就在於這一制度是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

任何一個國家的制度都帶有本民族文化的烙印。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曆史進程中積澱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優秀文化傳統,爲70年中國製度發展奠定了堅實文化根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境界,爲70年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奠定了以人民爲中心的永恆價值理念。

從“革命爲民”到“改革爲民”的轉換,從“執政爲民”到“發展爲民”的昇華,服務人民是中國製度和治理體系最鮮明的價值取向。70年來,中國製度和治理體系讓人民共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發展成果,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廣大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70年來,我們治國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科學的理論指導、強大的政治優勢、嚴密的組織體系、超凡的自我革命……讓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的百年大黨風華正茂、鬥志昂揚。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落實到使黨始終成爲堅強領導核心上,帶領人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70年來,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原則不動搖,不斷完善各項政治制度,民主形式日益豐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我們堅持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極大地發揮了舉國體制的作用,從“兩彈一星”到“嫦娥”探月,從三峽工程到青藏鐵路,從高速鐵路網不斷延伸到大飛機C919翱翔藍天,從黨的十八大以來連續七年年減貧1300多萬人到織就世界最大社會保障網……根本上說是因爲我們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我們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自己的奮鬥目標,最大程度地調動了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我們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調動了最廣泛的社會主義建設力量。我們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制度,終結了舊中國民族壓迫、紛爭的痛苦歷史,各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的面貌、民族關係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民族團結的進步奇蹟。我們堅持和完善基層羣衆自治制度,各階層各領域的羣衆積極有序參與政治生活,98%以上的村委會依法實行了直接選舉,村民參選率達95%,形成了治國理政的強大合力。

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曆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實踐、漸進改革、內生性演化的結果,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新中國成立伊始,我國爲儘快實現工業化,借鑑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在一片廢墟上迅速全面地恢復了國民經濟。改革開放後,我們黨作出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重新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並在此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以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重大理論創新。這些制度和理論設計既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從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充分吸收資本主義合理性因素爲社會主義服務,從而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的跨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宣示中國號巨輪開啓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航程。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描繪全面深化改革新藍圖開始,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主要領域“四樑八柱”性改革基本出臺,“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把治理能力作爲基本要素”……“制度”“治理”成爲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詞。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下,簡政放權劃定政府與市場邊界,讓社會活力競相迸發;“最嚴格環境保護制度”扎牢生態籬笆,讓綠色成爲發展底色;改革與法治兩翼齊飛、雙輪驅動,讓制度完善融入改革全過程……制度是管長遠的,帶有根本性。尤其是黨中央先後制定和修訂黨內法規180多部:紀律處分條例、巡視工作條例、問責條例、黨內監督條例……制度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架起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四樑八柱”,以制度現代化推動政黨現代化,全黨上下更加團結統一、行動一致走向未來,爲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保障。

70年的治理成就,一方面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作爲出發點和根本任務,國內生產總值從1952年至2018年實際增長174倍,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連續13年保持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地位;另一方面,以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爲價值導向,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近14億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形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羣體……曾經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一個日新月異、充滿希望的中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

揮別波瀾壯闊的70年,展望承載着民族復興中國夢的美好未來,我們堅信:到建黨一百年時,各方面制度一定會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一定會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一定能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將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