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作業讀後感7篇 文字與靈魂的邂逅

其他文案 閱讀(3.24W)

作業讀後感是指在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或閱讀任務後,對所讀內容進行總結、分析和思考的一種寫作形式。它旨在培養學生的閱讀和思考能力,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通過寫作作業讀後感,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並實踐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推理的能力,從而提高學業成績和學習效果。

作業讀後感7篇 文字與靈魂的邂逅

第1篇

家,是在風雨席捲大地的時候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家,是在現實中處處碰壁時候的一絲慰藉。讀了《傅雷家書》——這本充滿親子之愛的書。我感受到了親情之偉大,之絢爛。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45年至1966年間寫給孩子們的書信,每一封信都充滿了傅雷先生的“拳拳父愛”。父子之間談藝術、談人生、談道德、談做人,開拓我的眼界,使我受益匪淺。

讀了這本書,我打從心底裏,羨慕傅聰有傅雷先生這位父親,感嘆於這偉大的愛。他們之間沒有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坦率得像個久別重逢的老友——從藝術中的精神世界聊到物質需求,從做人的基本道德談到中外的世事,可以促膝長談個天南地北;推薦書籍、推薦漢代石碑上的刻畫,共同欣賞人類的智慧。更有快漫出紙張,漫出天際的父愛令我動容——傅雷先生病重,卻依然堅持給兒子寫信、寄信,只爲兒子在異國他鄉爲人處世時多一份後盾,過的安定;又擔心兒子在國外語言的干預下忘記中文,傅雷先生細心地找來了許多古籍幫助兒子……何來這份堅持?是父親對兒子最真摯的愛,是一種偉大的本能。我讚美這溫暖的本能,嘆於它的樸實而絢爛,回首,我們的父親不皆是如此?

說回開拓眼界一作文/事。書中談外國古典音樂,談及多位音樂家——肖邦、莫扎特、巴赫等,並結合當時的風評予以分析,使我更直觀感受到古典音樂文化的燦爛輝煌,更深入瞭解到了其中的知識。除了外國的文化,父子倆還談及中國文化,基本圍繞藝術方面——行書、敦煌壁畫、拓印工藝等,令人不禁驚歎於中國文化的神奇魅力。尤其是傅雷將這些在書上描繪出來時,我腦海中已經浮現出實物的模樣,多希望一睹“尊容”。開拓的,是許許多多的中外文化,是燦爛的歷史!

最後說到受益匪淺,除了文化上的開拓眼界,還有對一生受用的做人道理。《傅雷家書》是中國現代最最經典的家教範本,青少年讀後,便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明白了人生的基本修養和心境。傅雷先生談了許多關於做人做事的道德,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這是我時刻記着的,這使我不會緊張,不會太好勝,心情好了,做事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傅雷先生的句句話,皆是良苦用心,字字又都是精華,使我受益匪淺。

一封信,連起的是父子之間感情的橋索;一封信,展示出的是家教的基本原則;一封信,表現了藝術與道德。封封家書,苦苦用心,是可永世不倒的結晶。

作業讀後感7篇 文字與靈魂的邂逅 第2張

第2篇

世界上有種神奇的力量,那就是愛。愛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因爲有了愛世界纔會更美好。而父母對我們的愛尤爲重要。

?傅雷家書》是我最爲欣賞的一本書。傅雷寫給兒子的不僅僅是家書,而是一個個人生哲理。他對傅聰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聰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懂得了愛,以實際行動回報了父母,這使我非常的感動。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叫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於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當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太大或者父母對孩子溺愛時都會產生一種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樣積極與孩子溝通,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問題,才能成爲一名理智父母。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者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的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大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這是傅雷在給兒子家書中的一段話。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字裏行間,流露出傅雷對傅聰強烈的父愛。這種愛使人震撼,使我對傅雷愛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對兒子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用音樂譯註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脹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精力,在對祖國社會人類儘自己的責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抓緊時間”,“最是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難爲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和性情”。我覺得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說道這裏,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們給我的愛卻並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們事事爲我着想,爲我考慮,他們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爲人處事的大道理來,但是,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父愛如山,雄偉壯觀,母愛如水,柔情萬里。我們應當理解父母並加強自身素質,逐步與父母建立友好關係,讓他們理解你,做一個稱職的孩子。

書中時時給人深刻的教誨,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不僅如此,從書中我還感到家長的用心良苦和他們給予我們的崇高的愛,正如傅雷在書中對兒子說:“孩子,我從裏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必你從我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對人生多增了幾分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所以《傅雷家書》拉近了父母與我們的距離,讓我們互相理解,互相體諒,親情溢於言表,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啓迪。

第3篇

?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採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於鬥爭、敢於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本書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嘯山莊》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但是雖然她們生活在同一生活環境,和家庭環境中,性格卻大不相同。夏洛蒂的性格比較溫柔,很清純,更加喜歡追求一些美好的東西。儘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得不到父母太多的關愛,再加上她容貌不美,身材也很矮小。但也許就是這樣一種靈魂深處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爲她內心深處的自卑的補償。

她所描寫的簡.愛也是一個容貌不美,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極強的自尊心。她堅定不移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這是對一個孩子尊嚴的無情踐踏,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轉自讀後感

她從不因爲自己的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在羅切斯特面前感到自卑,相反的,她認爲他們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爲她是僕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使得羅切斯特爲之震撼的是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並把她看做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而慢慢地深深愛上了她。他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這樣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我要牢牢守住這個立場”。這是簡愛告訴羅切斯特她必須離開的理由,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東西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在這樣一種非常強大的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爲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你以爲因爲我窮,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和你一樣,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樣。這是我的心靈在跟你的心靈說話,就好像我們兩人已經穿越了墳墓,站在上帝的腳下,我們是平等的。因爲我們是平等的!這段話寫出簡·愛對平等的追求,她雖然身份卑微,卻仍然保持純真平等的心,不因此而自卑。

?簡·愛》給人堅強的感覺,但閱讀完後會使人更加堅強。

第4篇

人類都是由人猿進化而來,追根溯源說白了也就只是萬千動物之一,也具有動物都具有的特徵。儘管人類經過多年進化、受教育、思想在一個又一個文明時代中更迭,但仍是有着動物的屬性的。當人作爲一個個體行動時,他的理智總是大腦的主要操縱者,由此他可以判斷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錯的,從而避免錯誤。而當人作爲羣體時恰恰是情感作爲大腦的主要操縱者。所以羣體的特徵往往是衝動、易變、急躁的。因爲我們自原始時代繼承而來的破壞性和野蠻的本能潛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當他進入一個不負責任的羣體時,因爲知道不會被處罰,這種本能便會得到更加徹底的釋放。龐勒稱羣體爲“無名氏”,因爲羣體的數量龐大,羣體中的個人難以被追究責任。所以他們對於責任的約束感就會完全消失。這樣的心理讓我不免聯想到了,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網絡暴力情況。鍵盤俠們在一個匿名的網絡羣體中肆無忌憚地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是辱罵詛咒某一個人,有時便會演變成“怒懟”。這樣的行爲根本就並非什麼直率而是一種因不用負責任而產生的無所顧忌。甚至有一些人根本不知道事情原委就會隨大流去指責某件事或者某個人,這便是羣體對於個人的同化作用。

龐勒說“一個羣體中的個人,也不過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細沙,可以被風吹到任何地方。”我覺得這個比喻非常的恰當,生動形象的體現了個人被羣體化後的表現。這也是爲何如今隨波逐流現象愈發強烈的原因。在之前所說的網絡暴力的例子中,體現的不僅僅是羣體易衝動,易急躁、易變的特徵,還有的是他們易受暗示、易輕信他人以及具有非常偏執,且強烈的道德感的特徵,在網絡上便會形成所謂的道德綁架。羣體往往不善於思考,他們只會單純認定一種真理或繆誤。因爲他們具有太多的“腦子”了,而這麼多腦子中只有一種思維,便是羣體的思維。這是龐勒口中的羣體積累在一起,只有愚蠢,而不是聰明。這是個人意識在羣體中不斷缺失的體現,這樣一種有意識人格的消失,無意識人格的得勢,會讓人完全完全服從於使之有意識人格消失的人,甚至在暗示下做出一些有違常理或者與他性格矛盾的事情。人們會因爲自己強烈而偏執的道德感去迫使他人做一些滿足他們道德感的事情,例如在一場災害中強迫富豪捐款、公交車上不考慮他人身體原因便強迫其讓座等等,倘若你選擇了拒絕,便會有一羣人蜂擁而至對你加以指責。這些舉動在羣體看來是替天行道。然而現實是人們在不明真相下的指指點點,或許對於當事人而言纔是最爲痛苦的,那些頂着道德光環的人或許纔是真正的施暴者。

所以在社會進步層面上而言,對於個人,有意識人格的保留就會顯得非常重要了。不盲目輕信他人言論,不盲目選擇被迫社交。作爲個人我們能做到的,只有讓自己的思想不成爲他人的跑馬場。要做到保留自我意識最重要的便是對於自我的認可,唯有自信於自己的觀點、對於是非的判斷,纔會做到堅守。

第5篇

戴爾·卡內基是美國着名的人際關係學大師,西方現代人際關係教育的奠基人。其在1936年出版的着作《人性的弱點》,70年來始終被西方世界視爲社交技巧的聖經之一。他並在1912年創立卡內基訓練,以教導人們人際溝通及處理壓力的技巧。前一段時間有幸讀了他的《人性的弱點》,讓我受益匪淺。它就像一面鏡子,幫助我認識自我,瞭解自我,從而完善自我,駕馭自我,成爲一個善於經營自己生活的成功者。它讓我在能看清來路的同時,更清楚自己在面對怎樣的未來。

“真誠地欣賞與讚美他人”是我讀完此書最深的感觸。《人性的弱點》是卡耐基思想與事業的精髓,全書通過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則,從人性本質的角度,挖掘出潛藏在人體內的60大弱點,一個人只有認識自己,不斷改造自己纔能有所長進,直至成功!卡耐基寫得並不是很深奧的,寫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書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藝術靈魂。他對這些小事作出的反應,是我從未想到過的,使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麼渺小。世界並不會因爲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轉動,卻因爲有了他而轉得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對人性的洞見,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他的演講和書,喚起無數陷入迷惘者的鬥志,激勵着我們後人不斷取得輝煌的成功。

在書中,作者談到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要學會真誠的讚賞他人。卡耐基說:“天底下只有一種方法可以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情——給他想要的東西。”“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別忘了爲人間留下一點讚美的溫馨,這友誼小火花會燃燒友誼的火焰。”

卡耐基說:“人就是這樣,做錯事的時候只會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責怪自己。”卡耐基一語道破人了這一劣根性。我們總是喜歡高高在上,談論別人的是非對錯,爲什麼就不能對照他們,審視一下自己呢?別人做的不好時,是否自己做的就完美無暇呢?當你認識到自己也會犯錯誤的時候,你又會上升到一個高度,總結出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究竟病源是因爲人們之間缺少理解和寬容。我永遠記得電視劇《還珠格格ii》大結局時,紫微爲皇后求情時的一句話,那就是“人生最大的美德是饒恕”,當我們每天擠公交車別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腳時,當我們每天走在路上別人不小心撞到你時,你是怎樣的態度呢?怨氣十足破口大罵還是饒恕別人善待自己?我們考慮事情總是習慣於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思考,於是,別人所做的一切與己相異時都是錯的,同時對於別人來說,豈不亦然!可是如果雙方都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審視一下自己的話,結果定會截然不同的。站在別人的角度審視自己是需要理解和寬恕別人的素質和修養的。只有不夠聰明的人才批評和抱怨別人——的確,很多愚蠢的人都這麼做。我們只有學會真誠地關心身邊的朋友,才能贏得朋友們最大的信任。

卡耐基先生說:“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歸結於他的專業知識,還有85%歸於他表達思想、領導他人及喚起他人熱情的能力。”所以,我想:只要我們不斷反覆研讀《人性的弱點》,它必將有助於我們獲得成功所必備的那85%的能力。

現在,我把這本讀物時刻放在牀頭,把它作爲反思自己,修正自己的一面鏡子。我希望年輕的朋友們有時間的話去看一看,那會使你同樣受益匪淺。

當我剛開始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發現,其實跟我在選這本書的初衷有點不太一樣。選中這本書時,它的書名讓我一看就覺得挺有意思,但是捧着這本書看過一遍時,才知道,原來這本書的內容並不是我想的那樣,單純介紹發明一架會寫作業的機器,讓學生不用寫作業的美事,閱讀中帶給我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在美國一個大峽谷附近的學校裏,五年級d組的四位成員:道金斯、朱迪、布倫頓、凱爾西因爲驚天的祕密——作業機器,總聚在一起,他們這種虛假的友情迫使他們每天放學都待在一起,這也吸引來了不少人的目光。後來,孩子們發現這臺機器本來是幫助他們寫完作業,達到給學習生活減壓的,但在生活中也給他們製造了麻煩。比如說:朱迪因有奇怪的人在街上將她攔下,她以爲是聯邦調查局的,所以,變得神經兮兮的,無法應對壓力。本來朱迪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有了作業機器後,學業不及時鞏固,竟考了平生以來最差的成績。孩子們終於清醒了過來,但是她們並沒有互相指責對方,全都責怪自己,善良的警察局長並沒有爲難她們,把這個案子了結了。 讀完這本書,我才清醒地意識到,如今伴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學生作業不會上網搜索,已經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一部分學生憑藉互聯網的強大功能,學業水平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呢!但也有一小撥人作業完全依賴電腦解答,一到學校成績檢測時就只好抓耳撓腮,連估帶猜了。原因何在?完成作業時,你的大腦有沒有思考?分析理解、提煉概括、總結運用這幾項腦力勞動正是我們的大腦像作業機器一樣在工作呢!哈哈,神奇的作業機器就在我們的腦袋裏喲! 這本書還提到了在電腦上下國際象棋,當然,我這個門外漢起初覺得很無趣,覺得書中的布倫頓實在太另類了,連一個願意和他下棋的夥伴都找不到,只好在課餘時間與電腦切磋棋藝,真是太不善於與人交流了。後來,發現酷愛下棋的程逸涵也在讀《會寫作業的機器》,我們就聊書中的情節,她說得頭頭是道,我只有點頭和微笑的份兒。

之後我重新拿起這本書又讀了一遍,細心而友善的她竟向老師似的一點點地教我下國際象棋。有了她的點撥,我對國際象棋也有了初步的認識:車可以沿着豎線向前進或後退,也可沿着橫線向左或向右行走,格數不限,後是最厲害的棋子兒,既可以像車一樣橫衝直撞,也可以像象那樣斜來斜去……也許是我倆時常在課間下國際象棋吧,班裏現在不僅多了圍觀的同學,還擺起了好幾個棋局呢!我在這一、兩月的學棋經歷中,越來越感到下棋真的是動手動腦、增進友誼的活動。

聽了我的介紹後,你也按耐不住了吧!那就向我借這本書看吧,閱讀中,你可能也會產生新的想法呢!

這幾天看了《作業設計:基於學生心理機制的學習反饋》這本書,書中的許多觀點都讓我深受啓發。但是讓我感觸最深的觀點是作業的“主動投入”比作業的“完成”和“正確”更重要。

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和延伸,是提高成績的保證。從心理學角度看,作業是教師指派給學生,要求學生在上課以外的時間完成的任務。自我調節領域的研究專家齊默曼明確指出,成功的家庭作業完成需要自我調節學習,在成功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自我調節設置作業目標、選擇恰當的學習策略、保持動機、監控過程並對作業結果進行反思。

在科爾諾的意志理論中,家庭作業是學生的工作,它使學生學會如何忍受枯燥,鍛鍊其意志力,促進其責任感與紀律意識的形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獨立管理自己的作業,包括進行時間規劃、作業的環境管理、集中注意力、保持或提高做功課意圖的強度、面對困難的作業任務保有恆心、抑制外界干擾因素、對做功課時伴隨的不良情緒進行調節等。

美國資深作業研究者庫柏認爲,對於兒童而言,家庭作業可以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性格品質。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形成自律、遵循作業規範、敢於面對並克服困難、學會堅持、低於誘惑、強化對學習的責任感等積極心理品質。

有效的作業應該是孩子們主動投入的作業,他們主動投入時間和精力;主動克服困難、排除干擾;主動挑戰自己、鍛鍊自己。在這樣一種積極的狀態下完成的作業,纔是我們所期望的理想的作業行爲。

在這個學期中,平時閒着無聊時,會順手翻開學校爲我們準備的每個學期一本閱讀書籍,這個學期的書本《作業設計:基於學生心理機制的學習反饋》,在臨近期末時我已經閱讀了一次。作業的設計和平時我們的教學生活息息相關,閱讀完這本書,感覺還是有一定的收穫的。

我們每天都會給學生布置作業,理想的作業行爲除了“完成”和“正確”外,更重要的到底是什麼?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學生作業質量不高,嚴重影響着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作業設計:基於學生心理機制的學習反饋》從作業現狀調查入手,基於一週作業掃描的喜好度分析,分析學生作業心理機制,提出作業設計原則,並分別從常規作業、分層作業、單元作業、長週期作業等方面對作業設計進行具體指導。

?作業設計:基於學生心理機制的學習反饋》這本書中的許多觀點都讓我深受啓發。但是感觸最深的是第二章學生的作業心理機制中的第四小節——基於心理機制的七個作業設計原則。

反思我自己教學(現在任教三年級兩個班級的數學)過程中,一、對於作業的佈置,最主要的目的爲了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在熟練的操作過程中加強記憶,提高技能,平時我的這些作業認知要求往往都不高,學生只需要簡單地回憶課堂中所學知識,對一些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學生來說,可能在教師講解之前就已經會了,更不用說經過40分鐘的學習,如果在課後還要去做大量的練習,學生會認爲這樣的作業非常容易,他只是在進行重複操練。這也正是,我最近一直在反思的問題,爲什麼學生眼中的數學就應該是一看就能得出答案的,如果一遍題讀好了之後,沒有得出自己的解決方法,就不願意再多去專研,去思考,讀了這個章節,我隱約感覺,孩子的這個習慣和我們平時的作業佈置有很大的關係,就像書中建議的,我們應該減少低水平的重複作業,增強作業的可理解性。二、複習階段練習中,學生對於現實生活中長度、面積的大小感知很薄弱,練習中的錯題,我已經集體校對評講,但是數字換一換,學生還是錯誤率比較高,一直很難理解學生的這種狀態,再次打開這本書,試圖想尋找點可以解釋的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我看到了第53頁中第三小點:要以儘可能少的作業量促進可能多的認知投入。是的,這塊的屢做屢錯,意味着孩子們的認知投入不夠,回想反思着,對於孩子每週的課外作業,我很少佈置,試想,在面積長度這個認識的過程中,每週有兩到三個作業讓孩子們實地的去測量,去感知,通過親身體驗,回來一起交流等形式,不僅孩子們的興趣專注力會投入,對知識的掌握就不會那麼困難了,讓學生願意去完成這樣有挑戰性的作業。對於孩子們的思考習慣是不是也會有進步?接下去的教學中,我想努力試試結合自己本班級的實際情況,採用書本給我們的建議,從作業方面下手,基於孩子的心理機制角度去佈置,是不是會有意外的收穫,還是有點小期待的。

凡父母交給我們的孩子,有些可能毫不起眼,有些看似渾渾噩噩,但他們可能都是閃閃發光的珍寶。當教育改革的浪潮被一波又一波地衝擊我們的國小,我們開始在這些浪潮中反思自己是否可以看到每個孩子的價值並接納他們。作爲一線英語教師,我們需要用實際行動去踐行這一切。而我們最需要走出去的一步就是切實減少學生的作業量,保證學生學業品質的提升,並盡力讓每個孩子體會到完成作業的成就感。然而目前,學生作業的作業存在着突出的問題,嚴重影響着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從學生的立場看到的作業是這樣的:超量的作業,孩子苦不堪言;無趣的作業,學生沒有興趣;強加的作業,學生討厭。本應該是課堂教學的'鞏固和提高成績的保證的作業,讓學生產生了厭惡之情。作爲教師的我們也是苦惱不已。在這樣的一種大情景下,《作業設計---基於學生心理機制的學習反饋》一書“走近”了我。我開始翻開它,瞭解它,研讀它,併爲能從中學習經驗而感到幸運。本書從作業現狀調查入手,分析學生作業心理機制,提出作業設計原則,並分別從常規作業、分層作業、單元作業、長週期作業等方面對作業設計進行具體指導。書中案例豐富,對於提高教師作業設計能力、改進中國小作業質量有着普遍指導意義。

一、巧設計,注重作業內容多樣化有的數學老師以“主題整合,表現本位”爲特徵的作業設計,注重作業設計的探究性和整合性;還有語文老師注重作業設計的趣味性,進行趣味性作文設計,關注了學生的生活和需要。作爲英語老師,我們現在已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可以我眺望更遠處。在鞏固拓展類作業的設計上,我可以幫助學生有更真切的體悟,更能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像實踐類的作業佈置,說成自己做主,在生活中尋找力量。換一種形式,換一種說法,就可能給學生不同的感覺,所以我們在佈置作業的時候,也要用點心。如以下案例中,作業1,2爲鞏固性作業,很好地鞏固了本課時所學習的關於食物類的單詞和重要句型。作業3爲實踐類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喜好和水平風格去拓展自己知識,並且富有樂趣。

二、巧拓展,注重作業佈置有效性,作業佈置要注重有效性,要針對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不僅讓作業發揮課堂教學的延伸補充作用,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的慾望。在學生掌握了部分詞彙和句型後,佈置一些開放性作業,讓學生自己嘗試編寫英語小詩,小故事;仿寫課文等。學生們在編寫過程中,可以避免課堂上時間、學生人數等條件的限制,充分發揮自由想象的空間,最大程度地展現個人獨特的思維和個性。二、巧置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作業上,也不例外。學生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沉浸在一種樂趣當中時,會產生更多的思考,迸發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我們要變“機械”爲“靈活”,變“死記”爲“活學”。比如最枯燥的語法的題,只要改變一下形式,引入一些競賽,增添一點激勵,學生就能變苦學爲樂學。在每課教完之後,佈置競賽性的作業,讓學生在競賽的中愛上作業,愛上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每個學生的作業王國中,都能有無比燦爛的智慧滲透。

在假期裏,我在“暑假讀一本好書”的推薦書目裏,挑選了一本我一眼就看中的《會寫作業的機器》這本書閱讀。這本書不光從書名上就把我吸引住了,更何況誰不都希望擁有這樣一臺機器呢?這本書剛買回來,我便如飢似渴地看起來,而且越看越有趣。

這本書是美國的丹·古特曼編寫的,也被評爲了美國《兒童雜誌》最佳童書的美譽。講述的是大峽谷幾個五年級學生組成的四人d小組,成員中一個是電腦迷,一個是調皮鬼,一個是乖乖女,一個是小懶蟲。他們因爲一個驚天祕密聯繫在了一起——自己發明的作業機器。因爲有了作業機器,他們無論放學還是下課,總是待在一起,每天放學也總是一起回藏有作業機器的布倫頓家,這也吸引了不少目光。而這正是藏有祕密的人最擔心的!

不久以後,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由於某個組員泄露了信息,被同學們發現,還登上了報紙。而且作業機器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強大得多。現在孩子們正和自己的發明較勁,要是輸了就會被警察抓住,甚至更糟。

這篇科幻作品是由倒敘的順序寫的,內容十分有趣,還偶爾配上了精美的圖畫。每個同學看完這本書後,幾乎都會有一個奇妙的想法:世界上真的有作業機器嗎?如果有,那豈不是不用寫作業了?當然,我也產生了這種想法,若是真有,我一定會把我所有零花錢去買這太神奇的機器,這樣每天放學回家,哪怕作業再多再難,我都不用怕,把作業直接交給作業機器,我只需動動手就行。幾分鐘後,幾項完美無瑕的作業就完成了!這下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我想做的事,看看書,畫幅畫,和其他小夥伴玩……多開心呀!只不過,要是老師讓我們考試,那我可一道題都不會做了。

這個作業機器雖然能夠讓我們很多國小生減壓,但是學生的本職工作就是要努力學習,如果天天回家用作業機器做作業,等於沒做,而且怎麼能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呢?作業就是來檢驗我們的學習成果,只有自己做作業才能起到複習的作用。只要我們加快效率,認真仔細,我們自己就可以變成“作業超人”啦!

樂多多國小五年級三班的家長,每天都要看着自己的孩子寫作業,就連尖子生小櫻桃也是這樣。五三班的同學們很苦惱,主人公胡小鬧帶領同學們反對強大的“媽媽幫”。

同學們和“媽媽幫”的較量中,一位神祕達人出現了,她告訴媽媽們:寫作業不用媽媽幫,還和媽媽們談了很多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這個人就是五三班的班主任-----吳英傑老師。

?弟子規》講:寬爲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就是說:不看電視,主動做功課,不用人催。

從上國小開始媽媽就讓我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只是在最開始的時間一直給我強調要認真,細心,坐姿端正,字體工整。到現在我就已經養成了習慣,我覺得自己寫作業很好,我也贊成樂多多五三班的同學們。

我看了《寫作業不用媽媽幫》這本書,我知道了自己一定要學會獨立,寫作業也是一樣的,如果遇到實在不會寫的話,也要自己先思考,如果還是不會做,就可以問家長,問完家長也是要自己思考一下的,要明白怎麼樣算出來或解題出來才行,不能問完家長不考慮就寫答案。

這一本書裏就有一個主人公叫胡小鬧,他每天不喜歡寫作業,還一定要媽媽幫才行,而且,一放學,他就回家玩電腦,就在這個時候,他在網上認識了一位“高人”他其實是一位教育專家,他大概知道了胡小鬧的情況,他決定幫胡小鬧愛上寫作業,而且不用媽媽幫忙,於是,他在網上寫了一篇非常感人的故事,想打動胡小鬧,沒想到胡小鬧真的被感動了,還把胡小鬧的毛病都改正過來了。因爲胡小鬧寫作業認真,這個學期,胡小鬧的成績進步了許多。

所以每做一件事情都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和認真才能完成得好的。

我看了《寫作業不用媽媽幫》這本書,我知道了自己一定要學會獨立,寫作業也是一樣的,如果遇到實在不會寫的話,也要自己先思考,如果還是不會做,就可以問家長,問完家長也是要自己思考一下的,要明白怎麼樣算出來或解題出來才行,不能問完家長不考慮就寫答案。

這一本書裏就有一個主人公叫胡小鬧,他的作業他們班別人的一樣都是零失誤也就是沒有一點錯誤,不過這都是媽媽們的功勞。後來媽媽幫qq羣裏來啊一位神祕專家,胡小鬧和其他同學開始了一段獨立思考完成作業的實驗,胡小鬧和其他同學從一開始的“慘不忍睹”升到了“優秀範文”

所以每做一件事情都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和認真才能完成得好的。

這些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寫作業不用媽媽幫》這本書,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寫作業到底需要不需要媽媽幫呢?

故事主要講了樂多多國小五(三)班長安、胡小鬧轟轟烈烈號召同學們反抗“媽媽幫”過程中發生的小故事。比如放學了,五(三)班全體同學不回家,抗議“媽媽幫”的行爲,他們希望在寫作業上得到自由,但是得到了自由後作業計劃需要自己定,寫完作業後自己檢查,不會的作業到班上抄同學們的,結果引發了很多的煩惱......

通過和媽媽一起讀這本書,我明白了寫作業遇到困難時要自己先思考,解決不了時再向其他人請教,並且上課還要認真聽講。同時媽媽也受到了啓發,比如要學會放手,不要擔心孩子犯錯,培養孩子的主動解決問題能力,還要多鼓勵,少批評。

在以後的學習中,我也要像他們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享受學習的快樂,做學習的主人。

第6篇

解放前,沒有人性的日本人以前用他們的鐵蹄踐踏着中國,這篇文章就是說在日本工廠裏做包身工的人的生活,這是一篇飽含血淚的文章。

日本工廠裏的“帶工”經常到鄉下去騙一些人來做包身工,說什麼住別墅、坐洋車,其實,這些待遇,只有日本人才能享受到。包身工的生活十分困苦,簡直就是連狗都不如。十六七個包身工橫七豎八的躺在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他們天天吃不飽睡不暖,稍稍遲鈍一點就要捱打,每個包身工幾乎都是骨瘦如柴的。他們被日本人稱爲“豬”,他們的身體已經被包給了帶工的老闆。工廠裏二千多個的包身工,屬五十個以上的帶工所管,他們是替帶工賺錢的機器。吃飯的時候,僅有兩條板凳,包身工們站在路上和門口吃,如果來晚了,經常一碗飯也吃不到。日本人知道包身工容易屈服,工資低,因此,他們超多的用包身工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包身工每一天只有幾角錢的工資,還動不動要捱打捱罵,生病的時候也不例外。如果一個包身工生病了,不能起來幹活兒,帶工就會潑冷水,然後,毒打,使其不得不起來工作。包身工在日本紡織廠工作的時候,只要斷了線不接,工具弄壞,工具擺錯了地方,就會遭到野獸一樣的帶工的毒打,他們是這些帶工們發脾氣和使威風的對象。靠吸收着廉價勞動力的滋養,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的膨大了。索洛有一本書上說過,美國鐵路的每一根枕木下方,都橫臥着一個愛爾蘭工人的屍首,在那裏,日本紗廠的每

一個票子上都付託着一箇中國奴隸的冤魂!在這千千萬萬被壓榨的“蘆柴棒”中間,沒有光,沒有熱,沒有溫情,沒有期望……沒有人道。這兒有的是二十世紀的技術、機械、體制和對這種體制忠實服役的十六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

看完了這篇文章,我的情緒異常沉重。我覺得包身工的生活就像那船戶養的鸕鶿。鸕鶿的腳是用繩子吊住的,下水捕魚,起水時船戶就在它們的脖子上輕輕一擠,鸕鶿吐出了魚,吐了再捕,捕了再吐。鸕鶿整天捕魚,賣魚得錢的卻是養鸕鶿的船戶。但是,船戶對鸕鶿並沒有怎樣的虐待,而現代,將這種關聯轉移到人與人之間,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不存在了。爲什麼日本人敢那樣的整中國人?正因當時中國實在是太弱了,日本人靠着自己的國勢強大,他就敢踐踏中國。你想想,當時搞南京大屠殺時,日本人不也是殘忍的殺害了幾十萬無辜的中國人民!貧窮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捱打。

黑夜,靜寂的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屍首,我也想警告那些日本人,當心呻吟着的那些票子上的冤魂!

第7篇

在紗廠的工房,長方形的用紅磚牆嚴密地封鎖着的工房區域裏,住着二千個左右衣服破爛而專替別人製造紗布的豬玀。他們每天清晨四點就要起牀梳頭洗臉吃早餐,然後不停地開始幹活。

這就是包身工。每年,尤其是大災害時,這些在日本廠裏的帶工就會勸說那些無力撫養他們子女的父母去把他們的子女帶走。包身費是大洋二十元,限期三年,生死疾病一聽天命,先付包洋十元。聽起來確實不錯,可真的是這樣子嗎?我說那些父母啊,你們可是把你們的子女推上一條死路。

住的是擁擠的工房,吃的是粥,粥可不是純米粥,是鄉下人用來餵豬的豆腐渣加上很少的碎米、鍋巴煮成的。就連那些在菜市場收集地菜葉,用鹽水一泡,就是他們難得的佳餚。而且每人只能呈一碗。添粥的機會,那就只有在老闆、老闆娘的生日,或者是發工錢的日子纔會有。而那些輪着擦地板的或倒馬桶的,連一碗都乘不到,連病了也不許躺在牀上休息,老闆很會可靠地爲廠家服務,用拳頭、棍棒或者冷水強制他們做工。如果那些父母知道你們的子女的悲慘生活,你們還會籤那張包身合同嗎?也許,你們會問:那父母知道他們的悲慘生活,不會去救他們嗎?不是的,父母並不知道。因爲老闆把包身工與外界隔絕,還把管理權交給帶工老闆,所以包身工就如文中所說的罐裝了的勞動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的使用,絕沒有因爲和空氣接觸而引起變化的發生。

看到這裏,你是不是感覺很憤怒呢?接下來,你一定會憤怒到極點。只要他們在工作上有什麼差錯,工頭和巡迴管理的女工就會毆打他們。還要是儘管打,打死不要緊,只要不是罰工錢停生意。你說,這老闆有多殘忍。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包身條約上寫着三年期限,能做滿的還不夠三分之二。瘦的像根蘆柴棒,一天幾角工錢,而帶工老闆在他身上撈取了十幾元。爲什麼日本敢欺負我們,還不是因爲當時中國弱。但是不管黑夜有多麼恐怖,黎明始終會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