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實用的地質實習報告4篇 地質實習報告實用經驗分享

其他文案 閱讀(1.21W)

本文爲一份實用的地質實習報告,涵蓋了一系列地質學實習內容及實踐經驗。通過分析樣本、採集數據以及執行實地考察等活動,報告爲地質學愛好者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實用的地質實習報告4篇 地質實習報告實用經驗分享

第1篇

(1)瞭解礦山的基本結構、運作流程,管理模式等。

(3)爲了更好地學好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爲以後的工作做好心理準備。

實習地點:南芬露天礦、歪頭山露天礦。 單位:本鋼集團

9月4日,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乘車來到了 亞洲最大的的單體鐵礦—本鋼集團南芬露天礦,到了礦山之後大致的參觀了礦山的基本地形與礦石的只要分佈,而後哪裏的工作人員爲我們講解了南芬露天礦的一些形成與其發展的歷史。首先爲我們介紹礦山的基本,南芬礦山的始建,規模,特點等。其次帶領我們參觀了大大小小的排土場。第一感受就是不愧是亞洲最大的礦山。接着讓我們看了爆破的前期工程,填放炸藥等工作。最後帶領我們來到礦山的設備基地,參觀了礦山開採中所要用到的各種機械化設施,讓我們瞭解礦山的運輸和運輸工具,更讓我們知道了南芬露天礦的科技和實力的發達雄厚。

9月6日學校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了歪頭山鐵礦,到達目的地第一感受就是環境很好,不像想象中的那樣惡劣,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片綠意,讓我感受到在礦石開採中,不僅僅是爲了帶來利益,而且在開採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綠化,生機盎然。在那裏,畢業於我們專業的校友,爲我們進行了全方位,細緻的講解,讓我們瞭解到排土場的作用,和礦山環境治理帶來的成效。

在實習前老師對我們講解了一些大致的礦山情況,還有一些重要的生產過程和一些常用的開採技術,到了礦山進行時的參觀之後,根據各位校友老師所講述的基本情況,整體上對礦山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因此我對採礦這門專業又有了一個全新的感知,是我對此產生了巨大的興趣與探求知識的慾望。根據老師講解,一輛汽車就可以裝載30多噸礦石。另外近幾年礦山完全實現數字化與自動化,世界上新型機械設備在這座礦山隨處可見,體現了南分礦的強大的技術力量。根據數據顯示:1961年實行汽車、電車綜合生產運輸。1966年至1968年與鞍山設計院進行第一次礦產設計,年採剝量2520萬噸,鐵礦石700萬噸,1969年獲國家批准,標誌着南芬露天礦進入機械化開採發展新時期。1970年在前蘇聯進購大批27噸自卸載重汽車。20xx年9月24日,一千五百萬噸三期擴幫工程正式開工,總投資達34個億,服務年限達33年,先後引進了礦用789c、mt3700b大型自卸載重汽車、pv351液壓鑽機、r9350e液壓電鑽。購進衡陽何太重生產的yz55亞倫鑽機和wk—20電鏟,使南芬露天礦的從機械化開採向數字化、大型化開採發展,走入世界大型現代化礦山行列。20xx年鐵礦石產量1328萬噸,岩石產量8884萬噸,採剝總量10212萬噸。年產總量首次突破一個億。

這張圖片大致講述了南芬露天礦大概地理位置和開採情況,大概 可以看出礦山不僅開採面積巨大,而且管理模式先進,一切顯得有條不紊,而且開採後的礦山處理方式十分環保。

這張圖片大致講述了南芬露天礦大概地理位置和開採情況,大概 可以看出礦山不僅開採面積巨大,而且管理模式先進,一切顯得有條不紊,而且開採後的礦山處理方式十分環保。

接下來這一張圖片就是我們後來參觀的歪頭山露天礦,從圖中可知,他比南芬露天礦小多了,而且他的運輸方式是火車和汽車相結合的,聽工作人員說,這兩種運輸方式各有優點,但是火車運輸較慢。

去礦山實地實習這兩天的收貨,就是讓我瞭解了礦山的工作環境,而且我覺得一個好的企業,不僅是設備先進,而且必須具備好的管理模式和一流的人才,雖然礦山工作環境艱苦,但是這裏蘊藏着巨大的潛力,有利於鍛鍊我們的吃苦能力和樸素的作風,踏踏實實做事,這麼大的一個企業,運作的這麼井井有條,得益於先進的管理和良好的安全意識,老師說過,在這裏安全第一,通過這次實習,我對我們的專業更熱愛了,我會好好學習專業知識,爲以後的工作做好準備,投身於祖國的建設當中。

實用的地質實習報告4篇 地質實習報告實用經驗分享 第2張

第2篇

本次的野外地質實習針對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05級學生。

這是一次地質啓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認識實習,重點要理解基本的地質概念,瞭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短期的野外實習對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通時通過實習鞏固學過的《普通地質學》的課堂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對地質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北接灤平、豐寧、赤縣和承德等縣;西臨懷來、涿鹿等縣;南臨淶水、涿縣、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縣、市;東與大廠、香河、三河、興隆和天津市的薊縣爲鄰。東南是一塊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稱北京平原,其形狀很象一個向羣山叢中突出的海灣,故有“北京灣”之稱。北京城座落在北京灣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緯39度28分,北到北緯41度05分,西起東經115度25分,東至東經117度30分,南北橫跨緯度1度37分,東西經度相間2度05分。北京地處中緯地帶,氣候具有明顯的溫暖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形成的帶性植被類型爲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北京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山脈綿延,山峯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爲全市最高點。地貌呈明顯的層狀結構,山區河流多爲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洵河和拒馬河。

北京有悠久的歷史,很早就有人類居住,曾發現舉世聞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頂洞人遺址。全市面積16807.8平方公里,轄九縣十區,人口達1000多萬,是僅次於上海的全國第二大城市,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國的交通運輸樞紐。

6月25日: 灰峪村口的採石場-->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灰峪東山腰處-->灰峪東山樑處及從軍向北,向西遠眺-->軍莊火車站南,鐵路剖面-->鐵路隧道附近 6月26日: 軍莊以西,永定河邊的陳家莊-野溪附近-->下葦甸村西公路邊-->河東鐵路東面-->鐵路隧道北口一帶 6月27日: 昌平一號隧道-->龍山頂-->十三陵水庫 6月28日: 房山區石花洞 6月29號: 周口店山口村東側-->羊屎溝口-->東山口花崗岩採石場

北京的地層發育比較齊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三迭系及上白堊統外,其它地層都有發育,總厚度達六萬米以上。

元古界的特點是在古老變質岩系之上發育的第一個蓋層,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沒有變質的沉積岩系。底部下部巖性以碎屑岩(礫岩、砂岩、頁岩)爲主,夾有白雲質灰巖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中上部以化學巖(白雲質灰巖、頁岩等)爲主,夾有少量的粉砂岩。

本組特點是淺海相灰色,、黑色、黃綠色粉砂岩——頁岩組成頻繁、明顯的沉積韻律。巖性變化較穩定。沉積厚度116-458米,由東向西有逐漸增厚的趨勢,青白口以北最厚。

本組底部爲含礫粗石石英砂岩;下中部爲灰白色薄——厚層石英砂岩(局部爲長石石英砂岩),夾黃綠色頁岩及粉砂岩,交錯層理髮育;上部爲黃褐、灰綠色薄—— 中層含礫鐵質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與粉砂岩互層含海綠石;頂部爲暗紫、灰綠及黃綠色頁岩。與下馬嶺組假整合在不同層位上。厚約20-191米。

本組底部爲石英粗砂岩(含灰巖角礫),呈現沉積間斷特點;下部爲灰色中至厚灰層巖或白雲質灰巖;中部爲黃綠色薄層泥灰岩或白雲質泥灰岩夾灰色灰巖透鏡體;上部爲灰白、灰黃、紫紅、黃綠色薄層板狀泥灰岩、白雲質泥灰岩,緻密細膩,具有泥質條帶及縫合線構造。厚約76- 204 米。

北京的下古生界巖性基本穩定,厚度不大,化石不夠豐富,代表一種典型的穩定淺海沉積。本區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奧陶統,而上奧陶統及志留系(與華北廣大地區一樣)都不存在。

下古生界主要巖性爲砂岩、頁岩、豹皮灰巖、泥質條帶灰巖、竹葉狀灰巖、鮞狀灰巖和純厚石灰岩等,總厚約1600餘米。

本組主要由豹皮灰巖、白雲質灰巖及白雲岩等碳酸鹽岩石所組成。

本組下部爲角礫狀泥灰岩,含角礫泥灰岩;中部爲紫紅色頁岩夾砂質頁岩,泥質白雲岩與白灰質灰巖;上部爲紫紅色砂質頁岩、頁岩及綠色頁岩,夾薄層細粒結晶灰巖。與昌平組(府君山組)爲整合接觸,但局部有沉積間斷。厚約50-185米。

本組以鮞狀灰巖爲主,可劃分爲五個沉積韻律。每個韻律起始於細砂岩,經鮞狀灰巖與細砂岩或泥質條帶灰巖互層,到大量的巨厚層鮞狀灰巖出現結束。厚約60-100米,與下浮地層整合接觸。

本組下部以泥質條帶泥灰岩夾頁岩爲主,有部分鮞狀灰巖,上部則以巨厚層鮞狀灰巖爲主,組成一個沉積旋迴,其中下部又可細分爲四個韻律,每個韻律起始於頁岩,隨之鈣質增高,出現泥質條帶泥灰岩與頁岩互層,韻律之末,出現了鮞狀灰巖與泥質條帶灰巖互層。厚約33-267米。

本組下部爲灰色泥質條帶灰巖,鮞狀灰巖,條帶狀結晶灰巖夾竹葉狀灰巖。上部爲紫紅色粉砂紙條帶灰巖、鮞狀灰巖、結晶灰巖、泥質條帶灰巖夾竹葉狀灰巖及少許鈣質粘土巖。厚約59米。

以綠灰色泥灰岩、淺灰色泥質條帶灰巖及竹葉狀灰巖爲主,下部有時夾少許灰綠色鈣質粘土巖;底部爲淺玫瑰色細晶白雲岩夾竹葉狀灰巖、竹葉狀礫石,具有紫紅色氧化圈。厚約29米。

本組上部爲灰色中層含白雲質灰巖、厚層泥質條帶灰巖夾竹葉狀灰巖及黑灰色薄板狀灰巖;下部爲灰色巨厚層泥質條帶灰巖,局部含白雲質,夾大量竹葉狀灰巖,底部見紫紅色含雲母鐵質條帶。厚約79-97米。

北京只有下奧陶統和中奧陶統,與華北廣大地區一樣都缺少上奧陶統。

本組下部以淺灰、灰白色巨厚層細晶灰巖爲主,其底部爲花斑狀白雲石化微晶灰巖,上部爲深灰、灰黑色中——厚層灰巖,夾淺黃色含白雲質條紋灰巖、竹葉狀灰巖及鈣質灰巖。厚約46-93米。

本組下部爲灰黑色厚層——巨厚層含燧石條帶或團塊灰巖夾中層泥質條紋灰巖、竹葉狀灰巖及少量白雲質灰巖、頁岩;上部以灰黑色中層白雲岩、含灰質白雲岩、粘土質白雲岩爲主,普遍含燧石團塊或燧石條帶,其上多爲玫瑰色燧石,其下多爲黑色燧石,頂部白雲岩局部爲角礫狀。厚約168-252米。

北京的上古生界包括石炭統(本溪組)、上石炭統(太原組)、下二迭統(山西組、紅廟嶺組)、上二迭統(雙泉組)組成。沒有泥盆系和下石炭統。

本組屬海陸交互相,以灰黑、黑色粉砂岩、頁岩爲主,夾有細砂岩、薄層泥灰岩1-2層。本組爲主要含煤地層。厚約38-176米。

本組爲陸相碎屑岩發育,下部主要爲深灰色粉砂岩,灰色細砂岩夾灰黑色粘土巖、灰色硬砂岩及1-4層礫岩,礫岩中常含鈣質結核。含薄煤層。厚約79-321米。

本組主要爲灰綠、紫色凝灰質板岩和粉砂岩,中間常夾一層厚5-8米的灰白、綠灰色礫岩和砂岩。

以中性爲主的火山熔岩及其集快巖、角礫岩與火山碎屑岩互層。與下伏地層九龍山組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觸,與九龍山以前地層均爲不整合接觸。厚約3000-4000米

北京的岩漿岩分佈很廣,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發生許多岩漿活動,包括各種形式的噴出活動和侵入活動。不同時期的岩漿岩成分不同,加上產狀各異,使其岩漿岩 不論從化學成分到礦物組成上,都有很大差異,因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岩漿岩。

根據巖體的接觸關係、地質構造對岩漿岩的控制因素、巖體的變質程度等可將北京地區的岩漿侵入活動分爲以下幾個時期:

超基性岩類中包括橄欖岩和輝石巖,多呈北東向小型巖體沿斷裂帶活片麻理侵入太古代的片麻岩中。

本期的岩漿活動有侵入和噴出兩類。侵入岩體只發現有斜長環斑花崗岩體、四合村輝巖和紅石灣輝石巖等。

斜長石斑花崗岩體沿東西向基底斷裂侵入密雲羣沙廠組的片麻岩中,與片麻理斜切。巖體東西向延長,爲一北陡南緩,向南傾斜的不對陳巖脊。岩石的特點是具似斑狀結構,鉀長石斑晶爲卵形,外面包圍一圈更長石或中長石。巖體內有棱角狀片岩捕虜體。巖體被三次侵入。第一次是斜長環斑角閃黑雲母花崗岩,分佈於巖體的西部,岩石呈灰色或暗灰色。第二次是斜長環斑黑雲母花崗岩,爲巖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岩石呈紅色。第三次是中粒黑雲母花崗岩,呈紅色;中粒二雲母花崗岩,呈米黃色;細粒花崗岩,呈淺色。

四合村輝石巖體:呈脈狀侵入太古代密雲羣大漕組花崗片麻岩中。巖體主要由二輝巖和橄欖岩兩個巖相帶組成,但分異不好。岩石蝕變類型主要有蛇紋石化、滑石、蛭石化和綠泥石化等。

紅石灣輝巖體侵入於太古代角閃斜長片麻岩及花崗質片麻岩中的超基性岩體。巖體可分爲角閃單斜輝石巖、角閃二輝巖、角閃斜方輝石巖及橄欖輝石巖四個巖相。

屬中、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呈古火山頸相及海底噴發組產出,以火山角礫岩、安山岩及凝灰岩爲主。

是一套經多次噴溢活動形成的玄武質熔岩流。每一噴發層厚度5米至15米不等,但都有底部小杏仁構造帶、中部緻密塊狀帶和頂部大杏仁構造帶等,杏仁體主要爲石英、玉髓、方斛石、蛋白石、綠簾石等。柱狀節理髮育,球狀風化明顯。

由一系列中性火山物質構成的礫岩、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互層組成。火山岩系得巖性和厚度變化都很大,岩石組成也較複雜,主要的有輝石安山岩、角閃安山岩及火山角礫岩等。

本組由一套酸性、中性及偏酸性巖類組成,主要以流紋岩、英安巖及粗面岩爲主,並形成相應成分的火山角礫岩和凝灰岩。

北京出露最早、變質最深的岩層,屬於中深及深區域變質程度,巖性爲各類片麻岩及麻粒巖,普遍受較強的混合巖化作用。

巖性以角閃斜長片麻岩、黑雲斜長片麻岩爲主。混合巖化發育,主要爲陰影狀、條帶狀,其次爲星佔狀。

巖性以黑雲斜長片麻岩爲主,夾大量花崗片麻岩,角閃斜長片麻岩、角山岩和斜長角閃巖等,且縱向和橫向變化較穩定。

巖性以黑雲斜長片麻岩、角斜片麻岩爲主。縱向變化較大,橫向變化較小。

密雲羣的三組從下到上,變質程度由深變淺、混合巖化由強到弱。各組段之間均爲連續過渡的接觸關係。

爲一套以片麻岩、片岩爲主,下部含較多的石英岩、大理岩的淺變質岩石。屬淺、中深區域變質

巖性以黑雲母石英片岩、黑雲角閃斜長片麻岩、花崗片麻岩夾石英岩爲主。

巖性以石英岩、大理岩爲主,還夾有板岩和片岩,最底部的局部地點可見厚3至4米的底礫岩。

巖性主要有爲黑雲母石英片岩,黑雲母斜長石片麻岩及角閃斜長片麻岩。

巖性以黑雲母斜長片麻岩、黑雲母角閃斜長片麻岩爲主。

張家墳羣變質程度淺,原巖成分由泥砂質——硅質——鈣質——泥砂質——泥質,構成一大沉積旋迴。反映當時地殼運動頻繁,海水逐漸加深又逐漸變淺的沉積環境。

元古界的特點是在古老變質岩系之上發育的第一個蓋層,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沒有變質的沉積岩系。底部下部巖性以碎屑岩(礫岩、砂岩、頁岩)爲主,夾有白雲質灰巖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中上部以化學巖(白雲質灰巖、頁岩等)爲主,夾有少量的粉砂岩。

下部以碎屑沉積岩爲主,由石英岩、雜色頁岩過渡到灰巖;中部爲石英岩、硅質白雲質灰巖夾安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上部爲碳酸鹽巖。

北京大地構造處於華北地臺中部——燕山沉降帶的西段。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經過大幅下降接受巨厚沉積又產生劇烈的造山運動。伴隨着地殼運動的發展,褶皺變動與斷裂變動廣泛發育。

這是地殼最古老的一段歷史。也是地殼活動最強烈的階段,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已經形成。從巖相和地質構造可知,前期以巨大,急劇的沉降爲主,整個地區被海水侵漫,接受了大量的沉積物,可能還有大量火山噴發物的堆積。而後期以顯著的隆起佔優勢,伴隨着沉積物受強烈的褶皺和斷裂,大規模的岩漿侵入以及由於強烈的構造變動和岩漿活動而引起的顯著變質作用和混合巖化、花崗岩化作用。結果形成褶皺的變質基地巖系。太古代末的一次運動之後,海底擡升爲陸地,經受長期的風化剝蝕和夷平作用,因而北京缺失下元古界。到了早元古代末又發生過一次強烈的構造運動。地殼主要由各種片麻岩、混合巖、片岩和大理岩組成,形成了很多礦產。沒有發現古生物化石遺蹟。

這個時期以巨大的下降運動及早期局部地區伴隨有海底火山噴發活動爲特徵,並形成很厚的海相沉積岩和局部的火山岩層。地質作用很少,岩漿活動微弱且範圍不廣。到萬元古代末期沒,北京和華北廣大地區一起變爲相對穩定的古陸。

生物界主要由微古植物和迭層石組成。化石成爲鑑定地層的重要依據。

寒武紀的生物大爆炸,海生無脊椎動物繁盛,各種化石得到大量保存。寒武紀至中奧陶世,大部分地區沉沒於海底,形成了廣闊而穩定的淺海,動物界飛速發展。地殼活動相對微弱,巖相比較穩定。早寒武世海侵開始,形成以泥質和碳酸鹽爲主的沉積。中奧陶世,海侵達最大規模,形成代表淺海相的由淺水至深水的碳酸鹽巖相沉積。總之,海水由淺到深,沉積環境由動盪到比較寧靜,依次形成紫紅色頁岩,鮞狀、竹葉狀及塊狀石灰岩、白雲質石灰岩等沉積。

由於中奧陶世後,華北隆起,長期遭受剝蝕,因而缺失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統。

北京經過近一億年的隆起和剝蝕,形成凹凸不平的地面,隨後是中石炭世頻繁的地殼升降運動,殘積了鋁鐵及粗粒碎屑的沉積,繼之海水侵浸大陸,形成粉砂質,泥質以至石灰質的沉積。一直到晚石炭世,均爲海水時進時退的海陸交互相沉積。

石炭紀海中各種無脊椎動物發育。陸生植物大發展,森林密佈。植物死後遺體被泥沙掩埋形成了煤。一直到早二迭世前期。到後期,氣候變幹,植物衰退,形成內陸盆地的碎屑沉積。

晚二迭世有微弱火山噴發,形成含火山碎屑以砂質爲主的沉積。

三迭紀北京沒有沉積。進入侏羅紀後,早侏羅世又是一個重要的造煤期。

侏羅世裸子植物達到繁盛,真蕨類仍十分繁榮。爬行動物發生。

北京經歷了二迭紀末的構造變動後又經過三迭紀長期的剝蝕,進入早侏羅世,在低窪地區沉積了厚度不等的砂頁岩相。地殼活動增強,有間斷性的火山噴發。之後,形成了許多短陷盆地,盆地中接受了周圍高地帶來的泥沙、礫石,在潮溼而溫暖的氣候下又是一個利於植物大量繁殖的時期。這就是地質歷史上第二次重要的造煤期。

進入晚侏羅世,在早期岩漿活動以酸性噴發爲主,形成一套流紋岩、英安巖、流紋質火山碎屑岩夾安山岩等沉積物。

早白堊世,一方面斷裂升降,一方面是酸性岩漿的大規模侵入活動。這是北京重要的內生成礦時期。

從zhong侏羅世到早白堊世期間曾發生不止一次構造變動,因爲中上侏羅統之間,上侏羅統與下白堊統之間及下白堊統與上覆第三系之間的一系列角度不整合。這次構造形成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大規模岩漿侵入岩體以及伴隨構造變動而使北京大部分地區擡升,構成了今日山脈的雛形。

這個時期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大發展,構造變動很強烈。

第三紀末,北京地區普遍上升,在廣大地區形成了侵蝕基準面。

第四紀地殼運動相對穩定,出現了人類。出現了著名的北京猿人,以及之後的山頂洞人。開始進入人類歷史時期。

第3篇

實習是每一個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在實踐中鞏固知識;實習又是對每一位大學畢業生專業知識的一種檢驗,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爲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是我們走向工作崗位的第一步。於是今年暑假學我來到了平煤地質工程勘探處勘探一隊二號機進行了爲期一月的實習。

在鑽探隊實習了一月,其中可以說是苦中有甜,累中有樂,對自己的地質知識有了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系統積累與考驗,粗略的把握了地質鑽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務,鑽孔的設計和結構以及鑽孔的佈置原則等等,自己也從一個紙上談兵的階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謝老工人老師傅的不厭其煩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指導和教誨,鑽探隊領導的人文關懷,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變聰明。這些知識和實習過程,足以使我受益終身了。就我在實習過程中的感想與心得彙報如下。

一、安全生產。都說安全是天,可以前也並沒有怎麼在意,在實習期間才深刻的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意義。在這裏領導和工人都嚴格的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的安全生產方針。新工人來的第一課就是安全教育,我來的時候就首先的讓我學習了

安全生產的法規。使我明白了什麼叫“三不傷害”;同時也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通過系統的學習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實習期間沒有發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產。

二、業務和技能。這次我們打的是水文觀測孔,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結合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以及老工人師傅的指導幫助。學會了判斷岩層、操作機器、測量水位以及書寫紀錄。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有了一個質的提高。同時也增強了自己動手操作水平。期間主要對平砂岩做了一些細緻調查研究:砂岩是一種沉積岩,主要由砂粒膠結而成的,其中砂裏粒含量要大於50%。決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長石組成的,石英和長石是組成地殼最常見的成分。砂岩的顏色和沙子一樣,可以是任何顏色,最常見的是棕色、黃色、紅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見由砂岩相成的懸崖峭壁。有的砂岩可以抵禦風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經常被用於做建築材料和鋪路材料。砂岩中的顆粒比較均勻堅硬,所以砂岩也被經常用來做磨削工具。砂岩由於透水性較好,表面含水層可以過濾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禦污染。我們這裏鑽探時主要遇到的困難是打平頂山砂岩,平頂山砂岩硬度高容易破碎在鑽進過程中不容易鑽進又容易掉塊卡鑽,所以在以後的學習中我要多注意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三、日長生活。我們一般在野外作業,比較枯燥乏味,許多配套設施也不到位。不過在這一個月的實習中讓我學會了許多以前不會的東西,也學會了在勞動中尋找快樂。同時了增強了自己獨立生活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我想這將會成爲讓我一生都收益的財富。

在這爲期一月的實習生活中,我受益匪淺。短短的30多天內,我不僅向老工人師傅學習了鑽探基本方法和技巧,體會到應該如何跟和同事交流和相處,更被隊裏同志們的無私敬業精神所感動。這不僅爲我今後的理論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使我今後從事鑽探行業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最後,更加感謝學校和隊領導給了我實習學習的機會,也多謝同事們多日來無私的照顧和關心,使我開心順利的完成在隊裏的實習生活。 報告章節如下:

第一章緒言,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附交通位置圖)、實習的任務、目的、要求、人員的組成及實習時間等。

首先簡述實習地區出露的地層及分佈的特點,然後按地層時代自老至新進行地層描述。分段描述各時代地層時應包括分佈和發育概況、巖性和所含化石、與下伏地層的接觸關係、厚度等(附素描圖)。

描述各種巖體的岩石特徵、產狀、形態、規模、出露地點、所在構造部位以及含礦情況(附剖面圖、素描圖)。

概述實習地區在大一級構造中的位置和總的構造特徵,分別敘述實習區的褶皺和斷裂。

褶皺:褶皺名稱(如玉皇山向斜),組成褶皺核部地層時代及兩翼地層時代、產狀、褶皺軸向、褶皺橫剖面及縱剖面特徵(附素描圖、剖面圖)

斷層:斷層名稱、斷層性質,上盤及下盤(或左右盤)地層時代,斷層面的產狀,斷層

根據地層的順序、巖性特徵、接觸關係、構造運動情況、岩漿活動過程等說明本區地質歷史上有那些階段。每階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徵。

第4篇

地質實習報告是對實習中見到的各種地質現象加以綜合、分析和概括,用簡練流暢的文字表達出來。寫實習報告是對實習內容的系統化、鞏固和提高的過程,是寫地質報告的入門嘗試,是進行地質思維的訓練。報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質素材爲依據,報告要有鮮明的主題,確切的依據,嚴密的邏輯性,報告要簡明扼要,圖文並茂。報告必須是通過自己的組織加工寫出來的,切勿照抄書本。

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附交通位置圖)、實習的任務、目的、要求、人員的組成及實習時間等。

首先簡述實習地區出露的地層及分佈的特點,然後按地層時代自老至新進行地層描述。分段描述各時代地層時應包括分佈和發育概況、巖性和所含化石、與下伏地層的接觸關係、厚度等(附素描圖)。

描述各種巖體的岩石特徵、產狀、形態、規模、出露地點、所在構造部位以及含礦情況(附剖面圖、素描圖)。

概述實習地區在大一級構造中的位置和總的構造特徵,分別敘述實習區的褶皺和斷裂。

褶皺:褶皺名稱(如玉皇山向斜),組成褶皺核部地層時代及兩翼地層時代、產狀、褶皺軸向、褶皺橫剖面及縱剖面特徵(附素描圖、剖面圖)

斷層:斷層名稱、斷層性質,上盤及下盤(或左右盤)地層時代,斷層面的產狀,斷層

巖性特徵、接觸關係、構造運動情況、岩漿活動過程等說明本區地質歷史上有那些階段。每階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徵。

報告中文字要工整,圖件要美觀。報告應有封面、題目、寫作人專業、班級、姓名、寫作日期等。並進行裝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