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國小二年級演講稿3篇 發揮孩子的潛能——國小二年級的演講稿

其他文案 閱讀(9.3K)

國小二年級是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開始得到系統培養的階段。一篇優秀的演講稿可以讓孩子們通過講述自己的經歷和思考,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口才技巧,甚至使其內在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本文將爲您提供一些國小二年級演講稿的範例和注意事項,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拓展語言表達能力。

國小二年級演講稿3篇 發揮孩子的潛能——國小二年級的演講稿

第1篇

我是咱們班×××的家長,在這裏我首先代表我們全家,向各位老師表示感謝,正是你們的諄諄教導、精心培育,才使得劉譯羣在學習上、思想上和行爲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也藉此機會和各位老師及各位家長交流一下教育子女的方法,下面我來談幾點自己的體會和認識:

1、用愛心、耐心和鼓勵、表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每一個成功者共有的特徵。自信是一個人無論是大人還是未成年人行動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所以,家長要經常地通過觀察,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斷地表揚、鼓勵,增強孩子做任何事情的自信心,不斷強化“我能行,我能做好,我能做得比別人好”的意識。這個過程不僅需要愛心,更需要耐心,切忌急於求成,狠鐵不成鋼的心理,對孩子進行不斷地批評、訓斥,經常把他和別的孩子進行對比,甚至謾罵、體罰,這些都是摧毀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最可怕的毒藥。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爲習慣。思維引導行爲,行爲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成爲孩子走向成才成功的強勁推動力。我認爲習慣包括的內容很多,大致分爲兩類:思維習慣和行爲習慣,由於國小生的心理成長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沒有必要進行系統的科學思維訓練,只是在現實生活中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有意識引導一下就可以了,比如讓孩子從多角度分析一下一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如何在與同學相處中看待別人的優缺點等,家長主要的精力和時間還是應該放在督促孩子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上。行爲習慣涵蓋的內容也很多,如:作息規律性,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習慣,文明用語的習慣,飲食習慣比如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節約的習慣,科學的消費習慣如養成積累和有計劃地花錢的習慣等等,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不斷重複、修正、強化的過程,一個不斷克服錯誤和不良習慣的過程。這就需要家長不僅要讓孩子認識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而且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時時提醒,時時督促。

3、捕捉生活中的各種機會和情境,對孩子進行教育。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生活則是孩子的第一個大課堂。其實生活是一個生動有趣的大課堂,一個充滿了真善美、假醜惡的大課堂。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用來教育孩子的素材和機會。比如,早上起牀,我發現女兒養的蠶寶寶都結繭了,就抓住這個機會讓她思考:看到蠶寶寶夜裏不睡覺忙着結繭有什麼體會?她馬上想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詩句,想到了辛勤採蜜的蜜蜂,我藉機給她講了“鑿壁偷光”的故事,讓她明確了其中蘊含的道理。家長抓住生活中的這些機會和情境,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和教育,比起單純地說教,更容易讓孩子理解和接受,效果應該會更好。

4、用平和的心態、平等的觀念,與孩子交朋友,經常進行溝通和交流。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都有希望時時刻刻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以便引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而孩子們喜歡的是能和他們一起玩,一起笑,能同情他們,能和他們共情的好朋友式的'爸爸媽媽,這樣他們才能敞開心扉,把心裏話告訴你。如果家長經常居高臨下,滿嘴大道理,動不動就大聲訓斥甚或責罵,這樣做很有可能起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讓孩子提前關閉與家長交流的大門,意味着家長的正面教育再也不可能轉化爲孩子內在的思想意識和外在的行爲。

好啦,以上幾點是我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認識,也可以說是設想,因爲我做爲家長在許多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不是很到位,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和家長批評指正。

國小二年級演講稿3篇 發揮孩子的潛能——國小二年級的演講稿 第2張

第2篇

我是咱們班×××的家長,在這裏我首先代表我們全家,向各位老師表示感謝,正是你們的諄諄教導、精心培育,才使得劉譯羣在學習上、思想上和行爲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也藉此機會和各位老師及各位家長交流一下教育子女的方法,下面我來談幾點自己的體會和認識:

1、用愛心、耐心和鼓勵、表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每一個成功者共有的特徵。自信是一個人無論是大人還是未成年人行動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所以,家長要經常地通過觀察,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斷地表揚、鼓勵,增強孩子做任何事情的自信心,不斷強化“我能行,我能做好,我能做得比別人好”的意識。這個過程不僅需要愛心,更需要耐心,切忌急於求成,狠鐵不成鋼的心理,對孩子進行不斷地批評、訓斥,經常把他和別的孩子進行對比,甚至謾罵、體罰,這些都是摧毀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最可怕的毒藥。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爲習慣。思維引導行爲,行爲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成爲孩子走向成才成功的強勁推動力。我認爲習慣包括的內容很多,大致分爲兩類:思維習慣和行爲習慣,由於國小生的心理成長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沒有必要進行系統的科學思維訓練,只是在現實生活中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有意識引導一下就可以了,比如讓孩子從多角度分析一下一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如何在與同學相處中看待別人的優缺點等,家長主要的精力和時間還是應該放在督促孩子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上。行爲習慣涵蓋的內容也很多,如:作息規律性,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習慣,文明用語的習慣,飲食習慣比如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節約的習慣,科學的消費習慣如養成積累和有計劃地花錢的習慣等等,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不斷重複、修正、強化的過程,一個不斷克服錯誤和不良習慣的過程。這就需要家長不僅要讓孩子認識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而且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時時提醒,時時督促。

3、捕捉生活中的各種機會和情境,對孩子進行教育。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生活則是孩子的第一個大課堂。其實生活是一個生動有趣的大課堂,一個充滿了真善美、假醜惡的大課堂。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用來教育孩子的素材和機會。比如,早上起牀,我發現女兒養的蠶寶寶都結繭了,就抓住這個機會讓她思考:看到蠶寶寶夜裏不睡覺忙着結繭有什麼體會?她馬上想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詩句,想到了辛勤採蜜的蜜蜂,我藉機給她講了“鑿壁偷光”的故事,讓她明確了其中蘊含的道理。家長抓住生活中的這些機會和情境,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和教育,比起單純地說教,更容易讓孩子理解和接受,效果應該會更好。

4、用平和的心態、平等的觀念,與孩子交朋友,經常進行溝通和交流。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都有希望時時刻刻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以便引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而孩子們喜歡的是能和他們一起玩,一起笑,能同情他們,能和他們共情的好朋友式的爸爸媽媽,這樣他們才能敞開心扉,把心裏話告訴你。如果家長經常居高臨下,滿嘴大道理,動不動就大聲訓斥甚或責罵,這樣做很有可能起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讓孩子提前關閉與家長交流的大門,意味着家長的正面教育再也不可能轉化爲孩子內在的思想意識和外在的行爲。

好啦,以上幾點是我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認識,也可以說是設想,因爲我做爲家長在許多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不是很到位,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和家長批評指正。

第3篇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成長路上與法同行。提起法律,給人以神祕、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範着人們的行爲,促進經濟的發展,維護社會的穩定。

但是,卻有一些少年,因爲不懂法,不規範自己的行爲,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我們身邊曾發生這樣的事情:小東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後來迷上了網絡遊戲,成績一落千丈,由於沒有上網的費用,他就去偷奶奶的錢,並殘忍地殺害了奶奶。在20xx年的4月,我市某中學幾名學生,因“口角之爭”,將一名同學殺害了,他們也得到了法律應有的制裁。同學們,這是多麼沉痛的教訓啊!

我害怕看見那樣一雙雙眼睛,稚嫩的眼神裏透出荒涼與絕望;我害怕看見那樣的一個個身影,靈巧的雙手被沉重的鐐銬禁錮;我害怕看見那樣一個個靈魂,走在少年的花季裏卻只能透出鐵窗仰望一角星空。 我痛心,一個個花季年華的生活就這樣消沉;我遺憾,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蓓蕾竟結出罪惡的果實;我迷惑,爲何會發生這樣一件件驚人的犯罪案件?但是,我堅信,我們可以與法同行,制止這一場場悲劇的上演。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讓我們從認真學習做起,從保證每一節課紀律開始,從同學之間的互相監督,到能夠做到嚴格自律;從被動地受約束到主動地養成遵紀的習慣。只有從一名合格的國小生做起,將來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爲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21世紀——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作爲祖國的未來,我們不可忽視法律——因爲它的存在,我們的社會秩序才更加井然有序;因爲它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更加自由;因爲它的存在,我們攀登的腳步才更加堅實。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起,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成長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