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一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4篇 一年級語文課堂,聽課點滴

其他文案 閱讀(3.06W)

在語文學科中,聽課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作爲一年級學生的語文聽課心得,不僅可以增加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提高語文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本文將探討一年級語文聽課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聽課這一學習方式。

一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4篇 一年級語文課堂,聽課點滴

第1篇

?爺爺和小樹》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非常適宜孩子朗讀。我想起了試講時的那節課:教學前我做了大量準備,蒐集資料、整理素材、寫教案等等,抱着很高的期望上課時卻發現很多環節沒有想象的那樣好,甚至在讓學生表演課文時出現很混亂的局面。究竟什麼原因呢?課後,我拿出教案反覆的思考。我發現我的教案設計很全面,我關注了課文的每個細節,可是我卻沒有關注學生,也就是說我沒有把教案與學生結合,很多環節並沒有考慮班內學生的實際情況,因而很多環節不盡人意。於是,我重新調整了思路,把備學生這一重要環節加入。在各個環節安排上,考慮到國小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持久不夠的特點,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靜有動。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雖然在發展,但無意注意仍然佔優勢。他們注意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受興趣和情緒所支配。因此,在識字學習時我根據以上特點,將生字的鞏固和要認的偏旁寓於遊戲之中,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鞏固了所學的生字。而在課文朗讀上我以激趣爲手段,爲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情境。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呈現了教學內容,調動了學習積極性。班內的'鄧川江同學比較靦腆,回答問題很膽小,很多次他想要舉手卻又不敢舉,我覺察到後,適時地讓他起來大膽朗讀。當他讀完後我又對她進行了表揚,他坐下後我發現了她眼中充滿了陽光,這節課他的表現很積極。就這樣我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舉,明辨教學互動中出現的“風雨”和“陽光”,加以引導和鼓勵,收穫了許多真誠地感動。

低年級的養成教育非常重要,需要老師各方面都要“細”。因此我在一些細小處適時抓住孩子心裏加以鼓勵,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說:“動手動腦的孩子會更聰明!”以此鼓勵孩子拿起筆邊讀邊畫出生字加強記憶。只有教師事無鉅細,處處爲人師表,才能培養出事無鉅細的接班人。

通過這節課,我真正瞭解到了學生纔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多看、多思、多總結,讓自己課堂更加愉快。

一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4篇 一年級語文課堂,聽課點滴 第2張

第2篇

人教版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小池》這首詩,通過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隻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描繪出一幅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

在這首古詩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首先,我的教學流程設計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我把本課的生字詞放到了教學的末尾,即在我講述完整首詩的詩意後。在這個環節中,我忽視了我的教學對象的特點,把生字詞安排爲課前預習自學,可是國小一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很強的`自學能力,這樣的安排就不能讓他們更透徹地去理解生字詞,同時也不利於下面對古詩大意的教學和對意境的感受。其次,我在板書板畫的設計上也有所欠缺,板書不夠完整,板畫沒有很好的利用,在板畫環節中,我原本的目的是爲了創設情境讓學生更直接地去感知和體會,也能帶動學生思維的運轉,可是卻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爲講解與板畫有點脫離,導致板畫不能發揮作用,而且板畫的技能也還不夠成熟,畫得不夠生動形象,在這方面上,我覺得我應該多加學習和練習。第三,我的講解不夠詳細,有的地方顯得有點操之過急,對學生的引導不夠深入,特別是在有感情朗誦方面。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所設計的教學內容還是比較充實的,因爲講解不夠詳細,所以顯得內容有些空洞。在導入環節中,也不能很好地去引發學生對新課的學習興趣。

在這節課的整個設計中,我以國小語文新課標爲指導做了很多的思考,比如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等,也一直想以一種比較新穎的形式來教學,不想被那種傳統的或現行的教學方式所束縛,所以我覺得我還是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在裏面,儘管在某些環節的設計上有漏洞。在教學語言上,我覺得還是挺連貫的,不會有很多脫節,只是有的兒童化語言還應當加強,儘量讓自己的語言更生動。教態還是挺自然的,沒有那麼拘謹。

總之,在這一次講課中,我發現了自己的教學還存在着不少的問題,很多的地方設計與實施有所脫離,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意這些問題,考慮更多的因素,從而不斷地去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地去實施自己的教學。經驗是靠積累的,我會在每一次的教學後,認真地去做好反思與總結,爭取每個下一次都能做得更好。

第3篇

今年春季的多媒體教學賽課,我聽了七節課,印象最深的要數南關學校郭鳳玲老師講的《稱象》一課了。下邊談談我聽課後的感想。

一、閱讀指導到位,讀中感悟。在學生閱讀課文時,郭鳳玲老師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郭鳳玲老師不做任何要求,讓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還非常注意及時評價鼓勵學生,所以學生學習非常投入,積極性很高。

二、、課堂結構緊湊,層次清楚。用問題作爲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並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讓學生通過討論,去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課堂緊緊圍繞兩個關鍵問題展開閱讀:1、曹操聽了直搖頭,爲什麼?2、曹操點頭微笑,爲什麼?用第一個問題,引出官員們稱象的辦法,讓學生自己說官員們稱象的辦法爲什麼不好:“造大秤”不現實也不環保;“宰大象”傷朋友也殘忍。學生分析得很好,教師又引導學生說說曹操聽了官員們的辦法,除了直搖頭還會怎麼想,怎麼說,問題拋出去,課堂就交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新課堂新理念,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起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效果。用第二個問題引出曹衝稱象的辦法:“船代秤,石代象”。曹衝稱象的方法是:“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等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單看這段話,很難理解曹衝稱象的辦法,雖然只有四個步驟,但對於二年級的國小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就採用課件與課文相結合的辦法,一邊在大屏幕上一步一步地放語段,一邊放每一個步驟的動畫課件,使學生在朗讀語段,欣賞畫面的同時,直觀地理解了曹衝稱象的`辦法。爲了讓學生鞏固記憶與理解,能達到會複述故事的目的,教師又放了《曹衝稱象》的完整的動畫故事,並且稱出了大象的重量是:8690斤,使學生更加覺得曹衝稱象的辦法好,行之有效。使聽課者也覺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這便是本課的亮點所在。實在值得借鑑學習。

三、課後拓展巧妙,教育深刻。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完成板書,誇誇曹衝後,本以爲教學已經結束,沒想到郭老師又給學生放課件《司馬光砸缸》,《瓦特發明蒸汽機》兩個動畫故事,使課後主題昇華,不僅使學生沒有覺得剛纔的長時間分析理解很疲勞,而是精神更加集中,情緒更加高漲。教師也及時巧妙地教育學生:要向曹衝、司馬光、瓦特學習,遇事要細心觀察,愛動腦筋。這樣的教育,既避開了傳統的說教,又讓學生能欣然接受,真是一堂成功的多媒體教學啊!

四、培養創造思維,問題巧妙。教學中,郭老師在指導學生理解曹衝稱象的方法後,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曹衝能想出這樣巧妙的方法,是因爲他注意觀察,善於動腦。小朋友們能不能也像曹衝一樣,開動腦筋,想出比曹衝更好的方法呢?”這樣進一步啓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充分讓學生體現了主體意識,培養了創造性思維能力。

第4篇

?早操》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並且有和諧韻律的兒歌,作者採用擬人的手法,寫了早晨欣欣向榮的景象,配以生動形象的畫面,將學生帶入充滿生機活力的清晨。今天我按照引一引、認一認、寫一寫、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的教學流程教學了這一課。現將本節課教學反思如下:

本節課中,我讓學生自主合作識字讀文,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在成功體驗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拼音是學生獨立識字的柺杖,因此在認讀字詞前先讓他們分組複習拼音,再由拼音帶出字詞,如此音形結合,使學生對字的認知更加印象深刻。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我在教學完《早操》後,我問學生:還有哪些小精靈早上也在做早操?是怎麼做的?孩子們的智慧之窗一下子被打開了:

小雪:小花貓,起得早,在院子裏做操。小魚兒,起得早,游來游去,在魚缸裏做操。

這次仿寫,不僅鍛鍊了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也讓自己更加明白:教學不能拘泥於課本,應該讓學生把目光轉向更廣闊的生活中去。

1、檢測生字、詞語、句子的掌握情況時要注意“跳讀”。因爲在教學中,我發現現在的兒歌較爲短小,生字較少,孩子的機械記憶力又特別強,到後來他們完全能按照課文的順序把生字或者詞語背誦下來。把生字從課文中單拿出來的時候,有的學生就不認識了。這就要求我們要創設新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進行鞏固識字,做到真正地認識,而非機械地記憶。使他們既能單獨認識,回到文中、句中也認識。

首先,朗讀的訓練,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很多孩子在反覆朗讀之後,在那哇哇背誦,以爲越是大聲表明讀得越好。這時就要讓孩子知道,朗讀時聲音要響亮,但不是喊不是叫,也不是聲音低得聽不見。在這一階段,應當避免孩子容易出現的“頓讀和唱讀”現象,由於課文是兒歌的形式,可以適當訓練學生朗讀的節奏。這就需要發揮範讀的功效了。

其次,應注意對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除了老師說的話之外,對於同伴的回答和說話也應當認真、安靜地傾聽,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一個獲得更多知識的好渠道。

再次,寫字習慣的培養也不容忽視,要時刻教導學生不要急着下筆,在下筆前要先學會觀察,在一定的觀察分析之後纔開始落筆,書寫時要時刻注意“一拳一尺一寸”的口訣,這就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因爲這些方面都是很容易被孩子忽略的。

總之,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力求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訓練中提高。但在實際授課中還存在着很多不足,我會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繼續努力、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