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2篇 《自由的殿堂》

其他文案 閱讀(2.52W)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片,講述了一位毅力和智慧並存的普羅大衆英雄在不公正的環境中逐漸重獲自由和尊嚴的故事。影片通過細膩的敘事和出色的演技,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輝與黑暗,令人深感震撼與敬佩。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2篇 《自由的殿堂》

第1篇

這個暑假由於學校的推薦,我觀看了《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之前就對它早有耳聞,超高的評分和口碑讓我對它非常期待,下面是我對它的觀看體驗。

首先,這部電影本身可以簡要概括爲一個遭受了冤屈的銀行家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走出監獄得到自由生活的故事。這個主題本身所蘊含的自由,人權思想在當下也是非常的常見,並沒有多新奇,然而就是這樣一條簡單的脈絡,製作人員在其中穿插了許多暗示和內涵,將整部電影的形象與內容豐滿了起來,就好比寫小說,同樣是愛情小說,我們可能只能寫成普普通通的瑪麗蘇小說,而大師卻能將其潤色昇華爲“簡愛”這樣的世界名著。

本片的大部分情節都在監獄中發生,一般來說以這種背景創作的有兩種線路,要麼通過描寫監獄內部勾心鬥角,權錢交易,爾虞我詐,最後發現小夥伴的悲慘過往,從而揭露社會問題的黑深殘作品。或者就是以監獄爲一個背景,通過極其艱苦困難的條件來反映出主人公的剛強,從而表達諸如樂觀,不向命運屈服這樣的思想。而肖申克不是,它沒有否認監獄的黑暗,在影片的開頭,就有犯人被隨意毆打甚至死亡的場面,初看時着實讓我嚇了一跳,隨着故事發展下去,我們能夠看到主角在監獄中爲了“光明”的種種努力。誠然,他也不是那種天才,徒手造炸彈,家財萬貫,意志堅定,面對任何挫折都不動搖的人,那是神,而安迪只是一個可憐的純情銀行家罷了,只是一個有小聰明的普通人,他有自己的感情,在被監獄長拒絕出獄後也曾經喪失過希望,灰頭土臉的活着,他的才智也不得不屈從偷稅漏稅這些邪惡的伎倆,與他在徒弟被殺時露出的絕望與我們這些普通人如出一轍,監獄的黑暗也曾向他招手。我認爲最能概括這些思想的是在他被姐妹幫羞辱的時候,正如電影中說的,我很希望我能說安迪奮力反抗,最後打敗了姐妹幫,然而這不是童話世界,這裏是監獄。這個世界並非非黑即白,而是一道精緻的灰色。真正的強大不是說在面對所有困難時都能承擔的能力,而是即使被命運打倒在地也不會失去自己方向的決心。

我相信,安迪不會是第一個,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有才能但是冤屈入獄的人,然而只有他一個人,最後打破了那扇牆壁,來到了自由的世界。是他最有智慧還是最有力量呢,都不是。他從一開始就已經做好了出獄的準備,用一塊鶴嘴鋤,挖透監獄的大牆壁,聽起來像是個童話故事但也並不是遙不可及,試問安迪的獄友們哪個不比他有力量,有時間?電影中的布魯克斯其實可以算是一個例子,他1911年入獄,大半輩子都在監獄度過,監獄的牆壁從束縛他漸漸到保護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哪怕真的走到了牆外,他的心裏也會永遠被無形的枷鎖束縛了,有時候啊,困住一個人的,往往是他自己。而安迪在監獄中的二十年也明白了很多,這裏有黑暗,無情的棍棒,噁心的獄友以及道貌岸然的典獄長,到頭來,宗教與信仰在錢權面前也只不過是遮掩保險櫃前的那副畫罷了。當舍友都是文盲流氓時,安迪在用自己的努力辦了一個圖書館,即使是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遮住一支蠟燭的光輝,就像他向士官討要冰鎮啤酒一樣,他並不是真的想要一瓶來喝,他只不過是來懷念自由的時光罷了,設立圖書館大概也是如此。但與啤酒不同的是,安迪不僅僅只爲了愉悅自己,哪怕是一個素不相識,負有惡名的小混混,他也願意用自己的時間,去親力親爲的輔導他,子曰:“吾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蓋如是也。這種善良是偉大的,但在監獄裏格格不入,監獄不是童話世界,他還是要服務於典獄長的淫威下,接近全力卻無法改變這個無情的社會,也只能選擇離開了。當他決定鑿穿牆壁,爬過五百米長的地下管道,走向墨西哥的陽光時,沒有人能說他自私。

命運給予他最大的打擊,空有天賦,女友背叛,鋃鐺入獄,苟且偷生,他仍然在逆境中保持自己,保持一顆真誠的心。暴力,欺詐,宗教,慾望,所有社會中的陰暗面在電影中到表現的淋漓盡致,然而在經歷了這些後,真誠,勇敢,美學,善良與追求自由這些我們心中最原初,最美好的品質,安迪將它們保存的完好如初。如果有來生,安迪一定更希望他能在大樹下,和他最愛的女孩相約白頭。我們不能知曉背叛的真正原因,恐怕他也會因此一直心存愧疚,但是在結尾處,海風鋪面,海鷗盤旋,一個酒店,一隻小船,安迪與她久別重逢,相擁而泣時,我們都知道,他們在肖申克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2篇 《自由的殿堂》 第2張

第2篇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事情最能夠緩解壓力,那麼我相信“看電影”會是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無論是一個人,還是呼朋喚友,又或者和所愛的人浪漫約會,看電影都會是非常不錯的一件事。

而要是還能夠在海灘邊上觀影,那麼我相信這將會是一生中非常難得的體驗。

就如同即將召開的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一樣,在沙灘旁觀影,相信會是一場光影的饕餮盛宴。

而說到沙灘、海邊,就讓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贖》片尾時,red和andy在海邊“重逢”時的那種充滿了自由味道的美感。

很開心能夠在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片單“經典重現”單元中看到這部我至少刷了20遍以上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自從1994年弗蘭克—德拉特將它搬上熒幕之後,這部電影就和《教父》一直爭奪imdb第一的位置,而近些年來,這部電影更是蟬聯影史第一。

而這部“影史第一”的影片,自然少不了大量的影評文章出現,然而看過無數遍這部影片的我,卻從沒看過,更沒有寫過這部電影的影評文。

之所以一直沒看《肖申克的救贖》影評文,是因爲內心一直對這部影片保持着至高的敬畏。

因爲每次看這部電影時,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觸。而至於到底感觸到了什麼?其實根本說不上來,又或者我內心並不願意真正想要“看懂”。

甚至每個人生階段,每個人生經歷不同,在看這部影片時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之前看過一則富有哲理的漫畫:有些人身在監獄,卻內心自由;而有些人看似自由,卻如同坐牢。

這像極了我們身邊那些每天被自己“束縛”着的人,雖然是自由身,卻總是被感情、被煩惱、被壓力給束縛着。

就好比說,當一個人已經很清楚結局的時候,那麼他在走向這個結局的過程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但是他又不得不朝着那個“已知”的結局走下去,所以這時候他並不“自由”。

由此在我看來,真正的自由其實就是對“未知”的探索過程。

內心向往自由的人,永遠不會被束縛;沒有束縛的前提,就是“不看透”。

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中那句臺詞一樣:“他的步伐和談吐簡直是異類,他像是在公園散步,無憂無慮,彷彿身披隱形衣。”

哪怕andy身陷囹圄,內心充滿“希望”的他,不像是在坐牢,更像是在“公園裏散步”。

“老布沒有瘋,他只是體制化了,他坐了五十年牢,成了井底之蛙,他念過書,在獄中有地位,出獄就成了廢人,雙手犯關節炎的囚徒,想向圖書館借書都會被拒絕。”

對於很多人來說,能夠出獄是一種自由,而對於老布來說,出獄更像是一種“判刑”。

因爲他知道出獄後,自己不可能適應外面的社會。所以他很清楚自己未來的路,太明白所以沒希望。

red跟老布相同的地方是,在假釋出獄時,red跟老布一樣患了“體制化”的病。

然而不同的是,red要兌現對andy的承諾,而那個承諾看似平淡無奇,卻讓red充滿了“未知”的驚喜。

在andy給red的信中寫道:“希望是好事,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也正是如此,red重拾希望,踏上了未知的和andy重逢的旅途。

而人生最精彩的,不就是對於未知的多變性的嘗試和探索麼?

雖然可能這個夢想明明遙不可及,但它依然能夠給我們帶來前進的動力。

反而如果什麼事情都“觸手可及”,那麼或許這並不能叫“夢想”,頂多只能算是“目標”。

身在職場的我們,其實跟《肖申克的救贖》裏那些被關在肖申克監獄的人是一樣的。

時間久了,很多人就會像老布一樣,患上“體制化”的病——在職場上,被稱之爲“老油條”。

職場版的“老布”幾乎每個公司都有,他們被職場的各種教條給教化,所以他們爲了適應職場,變成了“老油條”。

而之所以他們會成爲“老布”一般的人,更多還是對於自己人生之路或者職業生涯的“看透”,已經沒有了更多的希望。

無論多麼艱難,無論走到了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不要放棄”希望“。

認命不是我們該有的心態,哪怕希望可能會把我們憋瘋。

電影是世界的財富,是全世界賦予觀衆精神的一道盛宴。

第3篇

影片主要講述了銀行家安迪因爲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本想用槍殺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但是他沒有下手,巧合的是那晚有人槍殺了他妻子和她情人,他被指控謀殺,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着他將在肖申克監獄渡過餘生。

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現在已經成爲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能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會賭誰將在第一夜哭泣。瑞德認爲弱不禁風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

長時間以來,安迪幾乎不和任何人接觸。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石錘,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作爲交換,和他共同工作的犯人每人得到了3瓶啤酒。喝着啤酒,瑞德猜測安迪只是借用這個空閒享受短暫的自由。

一次查房,典獄長拿過了安迪的聖經,卻沒有翻開便遞還給他,並告訴他“救贖之道,就在其中”,可是典獄長沒想到,那“救贖之道”真的就在其中。隨後,他被派去當監獄的圖書館管理員,爲了爭取圖書館的圖書更新,他每週寫一封信,爲圖書館的擴大而努力着,六年後,他實現了願望。之後,他開始幫助道貌岸然的典獄長洗黑錢。並且爲監獄其他獄警處理其他事項所需文件。

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巧合的是他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興奮的安迪找到了獄長,希望獄長能幫他翻案。虛僞的獄長表面上答應了安迪,暗中卻用計殺死了告訴他這個事實真相的tommy(安迪在獄中的學生),因爲他一方面不願承認自己曾經的誤判,另一方面他想安迪一直留在監獄幫他做帳。

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行動之前,他給瑞德留下了神祕的留言。

安迪通過努力成功“越獄”,他的越獄工具就是那本聖經裏面的“救贖之道”,那把小小的石錘。他領走了幫典獄長洗的那些錢,並且將典獄長貪污與謀殺的證據寄給了報社,典獄長在案發後絕望自殺。

當瑞德獲得假釋後,他找到了安迪爲他留下的禮物,並克服了假釋後的心理危機,找到了安迪。兩個朋友最終相遇。

中間也講述了假釋出獄後的老布因不適應社會而選擇了自殺。電影對我影響最深的一句臺詞:“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裏?”向我們闡述了在獄中對自由的渴望但出獄後有對自由的恐懼。

這是一部崇尚自由的電影。重要的是,它向人展現了取得自由的過程,它告訴你,自由不可能那麼輕而易舉,它也許要曲折,也許要在黑暗裏瑟瑟發抖,甚至可能會依靠向強權妥協來換取自身的生存,它告訴你自由是那樣一個艱難甚至是必須穿越猥瑣與骯髒的過程;換句話說,它給了自由甚至說是理想一個完整的定義。

電影告訴我們,自由可以依靠妥協來苟延殘喘,卻不能依靠妥協來取得自由。片中有這樣一段,一個在獄中度過大半生的老管理員出獄後,由於多年的牢獄生活已經使他體制化,面對自由的人生突然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心,自殺在房間裏,影片給了我們一個悖論:當自由突然而至的時候,它也許已經失去了光輝,因爲沒有了生活的支持,沒有了生存意義的賦予,自由對於你來說,不過是另一座監獄

看完全集,我纔開始懂得二十年並不一定是安迪需要在監獄裏呆着的時間。以他向州議會申請圖書館資金的毅力,若是他用來辯解自己,或者說用來說明自己的無罪,他一定也能成功。但是沒有,他沒有這麼做。一切的一切,在影片的最後才慢慢的開始明瞭:他是爲了對妻子贖罪,一次他認爲需要的,一場用盡他的青春與未來的對愛的救贖。

人的一輩子,遭遇“海利”,遭遇“典獄長”肯定是會有的。但是這種來自自己的心底,來自靈魂,來自愛的救贖又會有多少呢?從這個角度能講,其實安迪是幸福的。或許這也是爲什麼一部美國電影能引起這麼多非美國這個國家,這個種族的人羣的共鳴的原因之一吧。畢竟,有了情,人都是相通的.....

也可能,每個人的一生,只是像安迪所喜歡的石頭一樣:每一顆都不盡相同,每一顆又都有着自己獨有的魅力,都是它自己。安迪救贖的不僅是二十年,而其實應該是一種心靈,一種靈魂,一種很難言明卻又實實在在的永恆。壓力與時間,給安迪的不僅不是枷鎖,很大程度上,它們其實正是給了他一種不朽與輝煌。

原本,我是認爲生命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沒有什麼會成爲誰的唯一與永恆。但是我錯了,我錯了太離譜,也錯的太天真。太多的事情,哪怕是用盡我們的一輩子,也不一定能做好期間的一件。就像每一份感情......

電影的最後,當兩個在囹圄之中呆了幾十年的人擁抱到了一起,當他們還需要去思考“自由”的時候,這個時間點不知道我們是該爲他們慶幸還是悲哀......

不管這電影還有什麼偉大之處,也不管多少的影評家會如何從所謂的專家的角度如何去品評,我只想說,在這個時刻,我是願意奉上一束玫瑰的,給安迪,給安迪的妻子,給有愛,能愛與被愛着的一切生命。用對待上帝的虔誠爲他們由衷的喝彩。

第4篇

以前我認爲《肖申克的救贖》在講希望——常懷希望,今天重新看了影片,我不這麼認爲了。

瑞德是一名殺人犯,他在老布死了以後看着監獄的高牆說,這些高牆有一種魔力,剛開始你恨它,然後習慣它,再後來離不開它。瑞德管這叫體制化,或者叫完全改造。

?麥田裏的守望者》是讓我們守護孩子,別讓他們被改造的那麼徹底。而今天重看《肖申克的救贖》,突然發現,其實肖申克是對成人的改造!

整個肖申克,除了瑞德,都說自己無罪,這代表了生而爲人的原罪,且爲己不知不認的原罪。“姐妹組”代表了淫慾,安迪代表了憤怒,典獄長代表了貪婪,警員們代表了傲慢。

在肖申克里囚犯沒有人權,所以所有的警員面對着囚犯產生了天然的傲慢,安迪被調去圖書館時,遇到的第一個需要他幫助的警員,我們會突然發現,那個警員失去了傲慢,他有了一副老實人的面孔。這就是人的兩副面孔,他的傲慢和謙虛,會隨着境遇切換。

“姐妹團”爲了淫慾,持續打了安迪兩年多,直到安迪成了警員們的避稅幫手,才以結束。淫慾,是人不可迴避之罪,安迪的老婆就是出軌時,被人槍殺的。而後,安迪在知道殺他老婆的真兇後,卻突然不再恨他老婆,而是反思自己性格的無趣,等於是把老婆推出去了,間接害死了老婆。其實,影片中安迪不受淫慾之苦,他是淫慾的受害者,一個是“姐妹組”的物理攻擊,拳拳到肉的折磨;一個是老婆出軌的精神攻擊,情感背叛的折磨。因爲《肖申克的救贖》的原著篇幅不長,內容和影片並無區別,且影片本身足夠優秀,所以,本篇就以影片爲主去討論。

“淫慾”在《肖申克的救贖》中,佔比不重,且從瑞德這個自述者角度來看,似乎並無過多評論,但其實我認爲淫慾之所以被演了有四分之一,就是因爲淫慾這一原罪對於個人命運來說是不得不提的,哪怕瑞德似乎只是在向觀衆講述安迪從未妥協的個性,但其實,淫慾篇爲觀衆呈現的是一種人性的醜態,以及暗示淫慾甚至會影響到個人命運,像安迪的老婆的死,“姐妹組”的老大的殘疾。

爲什麼我會認爲安迪代表了憤怒,因爲影片一開始安迪其實是有過掙扎的,雖然他放棄了捉姦和開槍,但他實際上起了心動了念,他不是沒有惡意,不過是理智戰勝了情緒。整個影片中,安迪僅有的兩處失控,一個是開頭,一個是知道了真相。兩次失控的代價,一個是被指控謀殺並被判刑,一個是被關了兩個月的禁閉。

這裏可以看到憤怒對人命運的改寫,從銀行家到階下囚,從幫助學生拿到高中文憑的智者到被人打回原形的禁閉者。

安迪其實是一個執着的人,如果他沒有因爲知道真相後失控,那麼他完全可以通過不斷地寫信去爲自己申冤,就像他不斷地寫信爲了建設圖書館那樣。

他的失控,使得年輕的小夥子失去了生命,使得安迪永遠失去了以正常人的身份迴歸社會的可能。安迪的能力使得他永遠不會得到假釋,他除了被無罪釋放和越獄,不可能離開肖申克。

典獄長的貪婪有目共睹。典獄長是肖申克的神,而典獄長信奉上帝,對聖經倒背如流。肖申克的高牆配上典獄長的貪婪,就是在告訴大家,這世界的神可以爲所欲爲,而高牆內的人只有被改造成聽話的、任勞任怨的、懼怕神明的,纔可以生存!

安迪的越獄之路,是一條糞水恆流的下水道。他走最污濁的路,去做一個嶄新的人。

?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到底是誰呢?安迪?瑞德?我認爲是瑞德!因爲他是肖申克“唯一有罪的人”,他三次假釋申請,兩次被駁回,最後一次他不抱希望卻被假釋了。是因爲他被改造好了嗎?是因爲他被救贖了。他之前一直強調自己被改造好了。看得見的改造,不叫改造。看不見的改造,纔是真的改造。瑞德說:這四十年,沒有一天不後悔!這句話,讓人潸然淚下。四十年!人生有多少個四十年啊!他說他想告訴曾經的自己,還有別的方式可以解決。今天看《被討厭的勇氣》,有一個點我覺得說的很好,把關注點放到宇宙中去,放到世界中去,不要拘泥於眼前,因爲眼前的風暴在大的層面上看,就是“杯中風暴”,杯中風暴再猛烈在大的層面看,就是微風而已。

假釋官面前的瑞德,顯然已經跳出了杯中風暴,他已經看到了當初那猛烈的風暴,而今看來,不過微風。

我想這也是影片中不斷提及希望的點,改造有看得到的,也有看不到的,被以及認可的部分,會化爲自己救贖,爲自己面對這無能爲力的世界增添些許力量,而看得見的改造,就像老布,終究會因爲對這世界的無能爲力而失去活下去的勇氣。

影片中說:要麼忙着生存,要麼忙着去死。這是成人世界的定式,老布是那個忙着去死的人,而安迪,希望瑞德成爲忙着生存的人。態度決定人生!

瑞德,何其幸運,得到了救贖,找到了生存下去的路。

安迪,不需要救贖!他因爲司法的無能,以及典獄長的貪婪,已經失去了做回自己的可能性,他成了一個“全新的人”,這個人是他,但不是原來的他。安迪付出了自己一整個人生,然後又自己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人生,來到了“溫暖的,沒有記憶的地方”,所以,對於安迪,不需要救贖!

肖申克里,每個人都有原罪,而只有瑞德有“真罪”,而瑞德何其幸運,遇到了安迪,得到了真正的救贖,找到了迴歸自己的路。

瑞德好幸運啊,年邁的他雖已不是當初的他,但年邁的他終究還是他!

第5篇

當我準備下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題目還沒有想好怎麼寫,我只是覺得,我想表達一些什麼東西,一些在我心裏噴薄欲出的東西。

相信很多人都會跟我一樣,看的時候,內心一片波瀾,看完之後仍然心存疑慮,繼而開始思考。那你在思考一些什麼呢,說出來,看看大家思考的是不是一樣?

“要麼忙着生,要麼忙着死”,這應該是大部分人記住的一句臺詞了。確實,人生下來就是朝着死亡去的,只不過這個過程裏,我們總會發生一些什麼,總期盼着一些能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地方,好讓它更好的去享受生活,享受自由,享受美好。

有些人在這座肖申克監獄裏,安靜的度過了一輩子,他們進來的時候,外面的馬路上只有一輛汽車,假釋出去的時候,站在路口看着來來往往奔流不息的車輛,迷茫的像個過馬路的孩子;

你說是這個世界拋棄了他們嗎?還是他們不願意接納這個新的跟他們沒有半毛關係的世界?生,或者死,於他們這些銅牆鐵壁裏的人又有何意義?

爲了避免自己不被別人侮辱,壞人打一次,安迪拼命反抗一次,從不妥協,從不示弱;每週一次的建議信,安迪寫了六年;每週兩次的建議信,安迪寫了一年;從abc開始一個一個的認字,安迪教了託尼整整一年;五層監獄厚的牆壁,安迪用小錘子敲了20年;當他做這些的時候,從沒有人知道結果是什麼,包括他自己也不知道,但不試一試又怎麼知道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清晨,到日暮,從滿頭青絲,到鬢染白霜,他的堅持從沒有人看得起,也沒有人支持,他就是這麼一直堅持着,直到某一天那些打他的壞人被更壞的人制裁,直到上級命令回信給他增加書籍和撥款,直到託尼收到教育委員寄來的證書;直到一個電閃雷鳴的夜裏,他神不知鬼不覺的從這座監獄逃脫;他的堅持,成功了。

不會有人知道,在那些無數個關燈之後的黑夜裏,安迪正用一個小的可憐慘的錘子,一點一滴的敲掉牆上的混凝土和石頭,不能發出一點聲音,還得一點一點的把敲掉的碎石想辦法運出到囚室外。可能一個晚上,他就只能挖出那麼一個乒乓球大的洞,但是一個月之後,就是一個蘋果那麼大,一年之後,就該有半英尺長了,只要不被人發現,只要不換房間,他就一直挖下去,一直挖下去。

這裏最想說的就是體制,電影裏的瑞德也不止一次的說過“體制化”這個詞,那體制化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我想,體制化就是一個能讓你逆來順受,能讓你把一切不習慣都變成習慣,直至變成依賴的地方。在那樣一個地方,你的所有動作,所有行爲,所有思想,都完全被同化了,你周圍的所有事物跟你都是一樣的,你生活在那裏,就像鳥被關在籠子裏,雖然你明白失去了一些什麼,但你卻不願意再飛出去;一旦你出去了,就像人離開了地球失去了引力,何處何從你都不知道。

就像老布,在監獄待了五十年,在獲得假釋的那一刻,他卻拿起刀架在獄友脖子上,因爲只有他再次犯罪,才能不被假釋繼續留在這裏;就像瑞德,每次上廁所都要跟主管請示報告,因爲他習慣了這種四十年的報告。們害怕這種變化,這種變化讓他們跟周圍格格不入,讓他們失去歸屬感,找不到跟另外一個世界握手言和的方式;所以,老布自殺了。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自古以來,追求自由都是一種崇高的使命。

自由不是一種放縱,它只是一種狀態,一種心靈放空,不被約束的狀態。哪怕只有那麼短暫的幾分鐘,安迪都想嘗試,他把房門反鎖,廣播音響調到最大,此刻,他就是躺椅上那最自由的人,不管外面如何威逼利誘,他心無波瀾,儘管那代價是兩週的獨囚。

在藍天翱翔過的鷹,從來不會屑於草叢的低旋,他總是嚮往那片藍天的。哪怕只有一次,哪怕結果粉身碎骨,他都想去嘗試,去爭取。

這應該是整部電影的主旋律了,希望。圍繞着一個虛無縹緲的希望,安迪耗盡了他的青春二十年,瑞德賠了四十年的光陰。但是真的說起這個詞的時候,我又不知道該如何說起,好像每個人都有希望,不然爲什麼瑞德每十年申請一次假釋,託尼爲什麼積極的學習?但是當希望成真的時候,老布表現的卻是那麼的膽怯,瑞德是那麼的震驚,難道這不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希望嗎?還是說他們只是爲了安慰自己,強加給自己記憶的一個名詞,至於這個名詞能幹嘛,能帶來什麼,他們都絲毫不考慮,因爲從來沒想過會實現?

真實的希望是一個很好的詞,在那些個無數的黑夜裏,就是它,在一直伴隨着安迪。它就是那無邊黑暗裏的一點星光,很微弱,偶爾還一閃一閃的,但它始終在那裏,讓你知道那裏就是方向,你不會在無邊的黑暗裏迷路和沉淪,只要有一點點機會能靠近那裏,你就會欣喜,你知道,早晚有一天,你會到達那裏,只是時間問題。而時間,再也不是黑夜吞噬你的敵人,而是你的摯友,你需要它來幫忙完成你偉大的計劃,需要它來幫你靠近你的希望之光。

哪怕在困境中,哪怕在體制中,哪怕在漫無盡頭的時間荒野中,心存一點希望,它總是能幫你在那些無人陪伴,孤苦伶仃,卻又不得不咬牙堅持中給你力量,助你前行。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它就是上天給你最美好的禮物。

第6篇

當典獄長以一種平緩而單調的語氣緩緩吐出這句話時,這些囚犯的命運彷彿就此註定。揣摩典獄長的意思,擁有信仰好像還可以作爲這些可憐蟲的支撐,但他毫不留情地收下了一條又一條原本色彩鮮活的生命,久而久之,掌握不了自己的生命的他們,或許也就忘記了信仰爲何物了。在監獄裏,生命以時間爲單位,一分一秒地被刻畫出來,一分一秒地流逝,囚犯們好像感覺得到,卻終究漸漸習慣於這樣的流逝。有時候,習慣是一件可怕的事,它會摧毀你全部的希望,讓你在麻木中無望地度日。

安迪·杜弗倫無罪,卻因無法查清的事實而入了獄。他原本並不屬於這裏,在監獄的第一晚卻一聲不吭,好像已經逆來順受了。這讓人很心慌,沒有希望的人就已經失去了人生的全部,可他明明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銀行家啊,會在一次次心灰意冷之後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嗎?

“朋友,我告訴你,有希望才危險,希望能把人弄瘋,希望無用,你最好認命。”

從一開始入獄與新人一起被嘲笑,到受到包格思三人不間斷的糾纏,也許有許多個瞬間,安迪真的是絕望的。他可能滋生出過恨意,可能想過自暴自棄,但這些心情竟漸漸轉變爲他對新生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情,對自由的嚮往。這些支持着他忍受,等待着苦盡甘來的一天。在黑暗的監獄裏,安迪也許是爲數不多的還保有着希望的人,甚至身邊人也在勸他放棄,到無望中來,何況他的希望本就不可能有結果,只是個無望的希望罷了。

這裏不得不提到一個人——老布。老布在監獄中整整生活了50年,對於他來說,監獄是個無可替代的地方。他早已習慣了這裏,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因此,在假釋出獄後,面對多姿多彩的世界,長期生活在黑白中的人痛苦地選擇了自盡。對於老布來說,出獄等於災難,因爲他的生命中早已容不下色彩,體制化禁錮了他的生活,可安迪不同。內心自由的希望使他迫切地尋求每一個品嚐自由的機會。幫助警衛而獲得啤酒,安迪享受的卻僅僅是那短暫卻美好的自由的感覺;打開廣播放歌,悠閒地躺在椅子上;重拾愛好,閒時用雪花膏石和皁石打磨棋子。同時,他也運用着自己的才華,又積極地要求撥款購置新書。這一件件事,無一不體現出,安迪擁有肖申克監獄裏最可怕的東西——希望。

“我要在那度此餘生,沒有回憶地溫暖地。在海邊開個小旅館,買條破船修整一新,載客出海,包船海釣。”

“我在外頭吃不開的,我一生都耗在肖申克,我已經體制化了,就像老布一樣。”

“老婆和她情夫不是我殺的,我犯的錯已償清,一間旅店,一葉扁舟,這種要求並不過分。”

從安迪和瑞德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二人一個懷有希望,一個抱着無望。安迪對未來的幻想,對與監獄截然不同的生活的希望,證明他是一個“忙着活”的人,他不會將自己放棄在肖申克中。反觀瑞德,他曾經多次申請假釋失敗,最後終於斷了念想,得到了希望無用的結論。他否定着安迪的幻想,很有可能他自己在入獄之初也有過像安迪一樣的想法,但隨着時間流逝,他放棄了,成爲了一個甘願在監獄中無所謂地度日的“忙着死”的人。當然,也有可能安迪始終抱着自己無罪的想法,而瑞德確實犯罪而比安迪少一份心安理得罷了。

肖申克監獄的黑暗有一部分來自典獄長。他道貌岸然,卻找安迪幫忙做黑賬。賬本就放在繡有“主的審判迅速降臨”的掛畫後,諷刺至極。他找人槍殺了得知真相的湯米,眼睜睜看着他倒地。他口口聲聲說着聖經,卻做着違背道德的事。這也是安迪痛苦的來源之一。

但安迪成功了。他花了二十年,用一把小小的鶴嘴鉗打通了一條通向希望的路。在下水道中艱難爬行時,骯髒的管道卻將其送往了自由。安迪扳倒了典獄長,又到了曾經夢想過的海邊,開始了新生。

“在巴克斯頓有個大幹田,它有長石牆,北端有大橡樹,美得像福斯特的詩。”

“在橡樹底下有一顆奇石,黑色的火山玻璃,底下埋着東西給你。”

橡樹象徵着安迪曾經的美好生活,他在樹下向妻子求婚。而如今,他與瑞德的約定又在瑞德假釋後救了處在崩潰邊緣的他,使他沒有走上老布的道路。

“我備好棋盤等着你。記住,希望是好事。也許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安迪給瑞德的信,是瑞德重拾希望的關鍵。安迪經歷了種種絕望後,依然相信着人間的至善至美,保留着心底的善良品質。而瑞德與老布曾停留於同樣的中轉站,最後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瑞德也來過。”他的結局是美好的。劇尾,他的一連串“希望”,昭示着他的人生又重新開始。

?肖申克的救贖》所講述的,就是一個關於無望與希望的故事。有人在無望中掙扎,有人懷着希望奮鬥,有人忙着活,有人忙着死。主角安迪卻是一個在無望中尋求希望的人,並且將希望帶給他人。無論如何,安迪在絕境中掙得生機,堅守希望的精神支持着無數人奮奮而行。或許在德州漢考克堡的某一處海邊,新屹立起一棟小小的旅館,裝飾樸素,招待客人十分周全。在藍天白雲下,漫無邊際的金色的沙灘連着漫無邊際的蔚藍的海,在細浪翻涌至沙灘的交界處,有一艘破舊的小船,有個人細細擦洗打磨。收工後,兩個人席地而坐,放上一張棋盤。雪花膏石和皁石打磨的棋子微微泛光,在棋盤上發出清脆的聲響。海天一線,至美至幻。或許,這是原本無望的希望帶給他們的救贖。

第7篇

影片通過安迪在監獄中的好友瑞得的講述來敘述故事,他是敘事者,充滿了對於那段日子的回憶,那種不可思議的記憶;同時他也是安迪的觀察者,而這也使得影片的視角擺在了一個特別的角度。通過瑞得的眼睛,我們看到了安迪在其他人眼中弱不禁風的樣子,也讓我們看到了對比其它新的囚犯,安迪出人意料的堅強意志。這樣的視角完整地敘述了安迪在獄中生活的點點滴滴,但同時也隱藏了安迪內心的全部,只能讓我們從影片中去慢慢體悟。

隱藏的還有安迪越獄的全過程,主角開始的時候就購買了一把小錘,而那一刻就製造了一個主角要做什麼的懸念,但是後來的劇情中並沒有提到過任何他有用它做什麼特別的事情,直到最後那突如其來,看似無心的一個石塊卻是揭露了一個震撼人心的事實,瞬間打破了之前營造的如同往常沒有一絲波瀾的節奏。

我無法想象試圖在雷聲的掩蓋中奮力擊砸排污管,想要砸出一條通路的恐慌,也無法想象在骯髒的排污管中爬行500碼,忍受着狹窄、黑暗、噁心卻毅然前行是何種感覺。但那份對於各種艱難的無所畏懼,向着自由前進,尋找自己,打破禁錮的心情卻是強烈的衝擊着我的內心。

安迪脫去了衣服,張開了雙臂,臉上帶着笑容,只是安靜地面對着天空,任憑雨水沖刷在身上。那一刻的世界沉溺在黑暗、雨水、閃電中,但那一刻的世界,又是光輝、燦爛,是從絕地迸發出的美麗,是衝破監獄的圍牆,衝破監獄體制化的禁錮後展現的美好。

監獄裏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監獄最可怕的不是難以下嚥的飯菜,不是辛苦的勞作,不是邪惡的囚犯,也不是兇殘的獄警,最可怕的是對於精神與肉體的雙重禁錮,是對於你作爲一個人個性的磨滅。將一個人所有的棱角磨平,同時磨去的是對於人生的追求和期望。

瑞得在假釋出獄以後,有選擇平凡的工作,然而幾十年的監獄生活,也許還沒有奪去瑞得作爲人對於活下去的勇氣,但至少完全磨去了他的生活期望,改變了他的生活習慣。當一個人連上廁所都只有在報告後才能正常進行的時候,他已經喪失了作爲人的本能與慾望,而是徹底處在被控制之下,出獄後的不知所措,對於未來生活不存在的計劃,註定了對於生活的無知,如同木偶般的生活。

如果說瑞得的報告體現了肉體上的奴役,那麼選擇了自殺的老布無疑是連同精神一起徹底死去的代表。他其實從一開始就明白,除了監獄本身,也許他所能前往生活的地方只有地獄,他甚至試圖通過再一次的犯罪來獲得繼續生活在監獄的權利。在被勸阻,成功假釋走出監獄的那一刻是他重獲自由的時刻,但也許與此同時,那也是宣告他死亡的那一刻,對於精神和肉體都已經變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老布來說,走出身爲監獄的家等同於被放逐

而相與之對比,安迪的成功越獄,固然因爲他豐厚的經濟學知識,對於地質的狂熱興趣,但更重要的是他心中對於自由不滅嚮往,克服各種困難,用了整整20年的堅持不懈,成功挖通那一條通往自由的隧道。從作爲一個人的角度上來說,安迪和其它人並沒有任何的區別,但從作爲一個囚犯的角度上來說,安迪比之其他人多的是一份不服從,是不願意被體制化所磨滅自己,哪怕繼續身在監獄與世隔絕也要繼續保持自己的意願。

他寧願冒着被獄警毆打,甚至拖到屋頂邊上威脅的風險,也要換取一次可能的短暫的自由。他每週書寫兩封信,來獲得對於監獄圖書館擴建的可能,帶給所有人更多的力量。他寧願被關一個月禁閉也要讓音樂傳遍整個監獄,讓音樂喚醒那份自己之心。

這就是意義所在。你需要它,就好像自己不要忘記。忘記世上還有不是用石頭圍起來的地方。忘記自己的內心還有你自己的東西,他們碰不到的東西。那就是希望,那就是對於自由的渴望,也是我們所堅持的自己,堅持的作爲社會中一個獨特的個體的存在,只有當自己存在的時候,一個人的存在纔有着對於他自己無上的意義,也就有了他來到這個世界的美麗。

記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不管我們的生命中會遇到什麼,不管我們所處何地,也不管我們被如何束縛,心中都要保持一份純真,一份希望,都要堅持一個自己。安迪的越獄的隧道,那是通向自由的隧道,但同時,那也是一條通向他始終堅持的自己的隧道。

第8篇

肖申克,當你走進這個地方,轉身門閘鎖上,你才明白這是玩真的,眨眼間,一生就毀了,只留下無窮的悔恨,你不知道自己會在這裏待上多久,也許也將忘記自己已在這裏度過了多少歲月,恍惚間記得典獄長說:“把信仰寄託給神,把賤命交給我。”

在肖申克漫長的監禁生涯中,真正囚禁的並不是監獄的高牆,而是被肖申克漸漸打磨、鍛造得失去了自己的內心,失去了正常人對生命本質的欲求,即那些真正支持人們渡過困境的情感支柱,比如說對生活的熱情、夢想以及希望。在無數的時間中,正如瑞德所說的,你沒有事情也得找事情幹,安迪也是這樣,他選擇重新收集石頭,當然是小規模的收集,石英、雲母、沙質花崗岩……瑞德是監獄中那種有特殊手法弄到東西的人,爲他提供小錘子和磨石布。在一個下午,當瑞德拿着他的一虛石雕時,也安靜下來,也許他想到了什麼,你是不會在運動場上尋找石英的,它應該是屬於跳躍着的小溪的東西,被流水洗刷得光潔,被陽光染上了異樣的光澤,也許這便是在灰牆中久違了的東西,希望和自由,也正是始終裝在安迪心中的東西,他的信仰。

瑞德說:監獄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在大多數人中,他們只是無精打采地在場地上消磨時間,在一日將盡時,垮着肩膀,拖着沉重的腳步,回到牢房去面對另一個無盡的夜,這便是坐牢的心態。不同的只是安迪,他似乎披有一層隱形外衣,擡頭挺胸,腳步輕快,隨意地接着石子,走得優雅而愜意,就像在公園裏散步,陽光中揚起腳邊的陣陣灰塵,就好像,好像一個自由人。

正如所料想的,安迪最終走了,有些鳥兒的顏色太鮮豔了,它們是關不住的,安迪的海報後面有一個水管狀的洞,用的是他採集石頭時所用的肖錘子,瑞德曾開玩笑用它挖地道需要620年,但事實上安迪只花了20年。

也許,肖申克能給我們更多。你有沒有想過,在現實中當我們面對着壓力,嘗試和挑戰,是不是已經不再勇敢和熱血沸騰,轉而放棄和逃避,找到淡然和寧靜的漂亮藉口。就像影片中在肖申克渡過了半個世紀的老囚犯在終於獲得了他盼望已久的自由之後,竟然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而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在監獄中,他是有身份,被人信服的老人,管理圖書館,而在這個社會中,他什麼也不是,甚至連一張借書證也辦不到,他已經習慣了監獄的生活,並向囚禁屈服,終於,孤獨、無所適從和一種對於未來漫長歲月的絕望徹底摧毀了他,他只有在死亡那種終極的寧靜中找到了想要的一切。

而安迪不同,在最初兩年的地獄一樣的生活中,安迪必須象一隻機警而又無辜的野兔面對獄中的不公平和不人道,每一次都被折磨得遍體鱗傷,儘管他經歷了此多黑暗和折磨,但他從未忘記自己的信仰和希望。也許正如梭羅所說:“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這就決定了他的命運,或者說,指明瞭他的歸宿。”安迪始終帶着一種含義不明的表情,沉默卻意志堅定,機敏過人卻從不無謂地冒險,去實現他的目標。當安迪終於爬出五百碼惡臭的污水管道,站在瓢潑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奪目霹靂,亮光之下,我懦弱的靈魂在安迪張開的雙臂下現形,並且顫抖,久久無法平息。

等待別人來救贖的人,怕是永遠都無法真正等到救贖的。所以,能夠救贖我們的,恐怕只有我們自己,只有熬過漫漫長夜,只有在孤獨中堅持與堅守,我們的靈魂才能得到拯救。

第9篇

當看完肖申克的救贖時,真的被震撼了,感動於主人公安迪的善良和胸襟,更折服於主人公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我覺得安迪是一個真正的男人,當他得知他的妻子有婚外情時,剛開始他也像常人一樣試圖槍殺他們,來一瀉自己的私憤,來懲罰那個背叛自己的女人。但他最終還是冷靜下來了,他沒有那樣做。甚至到最後把那一切都歸罪於自己,歸罪於自己的不善於表達,歸罪於自己的照顧不周,歸罪於自己的冷漠。

當典獄長破滅了他可以洗涮冤情,還他自由的時候,他是鬧過,但他後來想的是這一切是本該屬於他的,看到這裏,不禁對救贖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原來,20年的監獄生活,真正獲得救贖的是他的心靈,他在爲他對於妻子的“冷漠”,不善於表達,照顧不周在懺悔。他在爲這本該不屬於他的慘痛的結果負責。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人所能做到的,不是一個普通人所能擁有的胸襟,善良。

所以我想說,原來,一個男人,一個真正的男人,不是要看他個頭有多大,不是要看他體格有多麼強壯,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有沒有胸襟,有沒有責任。

安迪是渴望自由的,從他走進鯊堡監獄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從沒放棄過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安迪:世上有些東西是石牆管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於自己。

當看到這的時候,不免覺的有些好笑,在那樣的環境中談論“希望”兩個字,多麼不合時宜,要知道那是比貧窮和挫折更可怕的東西:失去自由。正如瑞德所說“朋友,我告訴你,有希望才危險,希望能把人弄瘋,希望無用,你最好認命。”

但隨着劇情的發展,你會覺得不可思議,會慢慢的被觸動,他所做的一切:兩年內不斷的寫信要求州議會撥款,建成全州最好的監獄圖書館,幫獄友拿到高中畢業文憑,所有的所有,他都在強烈的向我們表達:原來他的希望之火從來沒有熄滅,他在竭力做一名有尊嚴的,合格的“自由人。”在不斷地努力,在不斷的超越自己。

鏡頭一:獄友們喝着冰涼的破,而安迪則安靜地做在天台的陰涼裏看着天空,臉上掛着奇異的淡然的微笑,你可以說,他是拍獄方馬屁,或是想博得友誼,但我認爲他只是想重溫自由,哪怕只是一剎那。因爲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個有尊嚴的人,從沒有忘記希望和自由。

鏡頭二:當費加羅的婚禮響起的時候,所有囚犯被這恍如隔世的聲音震撼了,一絲高牆外的氣息所帶來的自由的感覺,那是他們最不願意提及,甚至在逃避,但是又最渴望的東西,那聲音就像一道亮光,刺穿了覆蓋在他們心上那層黑幕,喚醒了他們心中尚未全部泯滅的東西:希望。你會發現原來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希望之火,而安迪的希望之火從來都沒熄滅過。

當他在那個月黑風高,閃電交加的深夜,成功地穿越自己十九年來挖成的祕密通道,頂着惡臭,又穿越了那下水道時,徹底被震撼了,當瑞德認爲用一把小錘要六百年才能打洞逃生的時候,他實際只用了2022年就做到了,他對自由的渴望,他敢於冒險的信心和勇氣,他的細心,此時此刻,都展現的淋漓盡致,彷彿此時此刻的滂沱大雨,電閃雷鳴,都是在爲他喝彩,爲他的執着,爲他的勇氣。

安迪的偉大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正如瑞德所說的那樣:監獄是個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是體制化,而安迪在這所謂的體制化下,仍不爲所動,仍然懷揣希望,追求那看似天方夜譚的自由,他的偉大就不言而喻了,你會覺的原來自由有那麼大的魅力,它可以觸摸希望。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在社會這所大監獄中,我們都被體制化了,被身邊發生的瑣碎的事牽絆,忘記了追求,把希望的火苗撲滅,所以我們都該像安迪那樣去追求那體制化下的自由,點燃那永不熄滅的希望之火。

第10篇

電影開篇就是安迪被誣陷爲殺人犯(當時的法院爲什麼這麼糊塗的辦案),然後被送入肖申克監獄,開啓長達二十年的生活。

影片中常會出現這句話:肖申克監獄中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不是被冤枉的。監獄中各任務的形象分別如下:

典獄長諾頓高高在上,當時他第一次查安迪的房間時我對他還有點好感,因爲他看到安迪手裏的書籍和安迪牆上貼的海報時,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並鼓勵他找點事情做。我的直覺是這個典獄長應該是個“知人善任”的上官。但是恰恰相反,他平時道貌岸然,對聖經倒背如流,實際上攫取利益時不擇手段,殘酷、陰險而貪婪。人命在他手裏無足輕重。與警長海里和其它警員,兇狠殘暴,充當諾頓的打手,草菅囚犯的人命。

囚犯中也有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瑞德就是其中一個。它可以說是整個影片的一個線索,甚至剛開始看時我覺得他是男一號。他是個睿智且善良的人,他在監獄裏面混的非常好,可以說是“犯人們的需求”沒有他搞不到的,但是他也曾告誡過安迪: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這是智者之言。這也是肖申克監獄的本質。儘管瑞德看清看透了城堡的本質,但他沒想過去抗爭,更不用說是影響和改變別人,他只是順應城堡的規則以求自保。直到安迪的出現,改變了他,並最終引導他走向了自由的彼岸。

湯米,一個年輕的主人公,他是最晚到達城堡的,她和安迪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並在安迪的幫助下爲之努力,但是他太年輕幼稚而不懂得自保,結果在即將獲得成功的時候因爲知道安迪被冤枉的真相而諾頓和海利謀殺。

圖書管理員布魯克斯,這是最讓人震撼的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的反映了“體制化”下人的一生。在碉堡度過了大半輩子,終於被假釋,獲得了自由,但是他離開了生活了一輩子自己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體的自由,但其實他的靈魂早已被碉堡扼殺,屬於他自己的世界已經被壓縮到了最小。最終他只能選擇從這個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失。試想如果沒有安迪出現,老布是不是就是瑞德和監獄裏其他人的未來呢?

主人公安迪他是一個真正的人,他救贖的不僅是自己,他也盡一切努力救贖身邊的人,實際上整部影片關於他挖隧道逃生的情節是惜墨如金,以至於安迪逃走那一幕讓我感覺相當突兀,這說明神乎其神的逃獄並不是影片的主題。而且瑞德告訴了我們,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後並沒有立刻逃走,他最終離開是因爲湯米的死讓他看清了諾頓們的殘忍無情,看清了自己並沒有能力救贖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說,儘管安迪已經做好了逃獄的準備,他也沒有馬上逃走,雖然他有擁抱自由的極切渴望——在他逃出鯊堡之後站在小河裏擁抱風雨的那個俯視鏡頭相信觀者都會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鯊堡幫助那些“無希望的人”。影片主要就是在這方面進行描寫,我想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贖》的原因。

第11篇

今天,我與父母一起看了《肖申克的救贖》這一部電影。看完之後,我深有感觸,收穫了非常多。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銀行家因被人誣告而關入了鯊堡。開始他無法忍受那裏的一切。過去了十四年之後,因爲他富有才學,爲鯊堡謀取了利益,但最後他看出他們是在利用他。他深深看透了鯊堡的罪惡,當典獄長殺死了唯一證明他無罪的人之後。他再也無法忍耐,但又無法逃脫,不過,他發現牢房的牆壁直通下水管道,而製作的材料又十分軟,便燃起了希望,製造了一個完美無缺的計劃,花了五年的時間挖通了一個直通下水管的隧道,成功地逃出了鯊堡,向衆人告知了鯊堡的罪惡後自己遠走高飛了。從這一部電影我深切地體會到了有希望,纔有機會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從這部電影中,我想到了我自己那一次。我考圍棋的決勝局到了,我現在勝五負三,若這一局勝了,我便能入選;若敗了,那這就得聽天由命了。但是,與我下的選手的戰況竟是七勝一負。我當時就嚇得魂飛魄散,心想媽呀!這可完蛋了,怎麼會抽到他!悲劇了。

我又轉念想:不,一切皆有可能,我要挺住,不能讓他嚇破膽。我漸漸有了信心。下棋了,他執黑先下,懷着信心的我平常心應戰。不一會兒,棋快下完了。但是,我雖然在中間佔了一大塊地,但是她卻佔了三個角和兩條邊,在中間也有佔地,我又一次心灰意冷,但是我漸漸燃起了鬥志。“黑方:185,白方:176,但由於黑先下,白方再加26,白方勝。”隨着裁判的一聲清脆的宣判,我歡呼雀躍,我勝利了。

從此以後,我更加堅信這一句話了,讓我們共同對什麼事都有希望,迎接更好明天。

趁着記憶還新、感受最真的時候,寫下對這部經典之作的所感吧

肖申克的救贖,很久沒有看過這麼精彩的片子了,一部勵志之作。看完之後主人翁的點題之句一直縈繞在耳邊:只要心懷希望,就會永遠有希望。

安迪,一位大銀行家,有着對數學和數字天生的敏感,不幸的是妻子以及妻子的情人遭人謀殺,而自己卻被誤認爲是兇手,兩次無期,被判到了肖申克監獄。於是長達二十年的監獄生活開始了!像劇中說的,他並沒有認爲來到監獄是一種煎熬,反而覺得像是在公園散步一樣,是如此的淡定!這二十年,是安迪進行自救的二十年,錘子、海報、以及幫典獄長“逃稅”…一切都是他預置好的,只等那個暴雨夜晚的來臨,伴着閃電雷聲逃離出了肖申克監獄…

在劇中,有幾段兒,我一直有點疑惑,就是安迪在獄長反對的情況下,還毅然的播放那段音樂,我是沒有弄清楚那是怎樣的一段音樂,是嚮往自由和解放?還有一段就是安迪一直都很想在監獄建造一個圖書館,由於資金的匱乏,他便一週一週的向有關部門寫信進行申請資金,最後便是一週兩封…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下去,試想一下,安迪建造這樣一個圖書館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到了好多..監獄裏很多的人知識水平都不高,甚至停留在很久以前,像老布一樣出獄之後根本適應不了當今的社會,甚至不能生存,最後的結局只有一種——老布自殺了。還有,劇中一直在強調一個詞“希望”,也可能安迪是想讓監獄裏的所有人心裏都懷着希望吧,懷着生存的希望,無時無刻!

故事的結局也是亮點,特別是最後瑞德去那顆樹下尋找安迪留給他的東西,一封信、一些錢,好像這些都不是很重要,但我覺得安迪留給瑞德的是希望,是活下去的希望,至少是安迪拯救了他!

第12篇

主演蒂姆·羅賓斯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我認爲安迪這個角色是知道生活不公平,但同時還抱持着希望,相信某一天他會自由的。我認爲我們都有這樣的希望。”

是不是也曾深夜獨坐在牀頭思考着未來究竟什麼樣?在喧鬧的人羣中央突然迷茫?

既然別無選擇,不如就此賭一把。將唯一的希望壓在面前荊棘叢生的小道上,哪怕前路是迷霧的未知,你也要相信你能撥開重重迷霧;哪怕前面是懸崖峭壁的危險,你也要堅信你能搭建出一條嶄新的橋樑;哪怕過程是一片沒有盡頭的深藍海洋,你也該知道你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它會帶領你穿越這片海洋。

請不要再說沒有足夠的天賦,請不要再說命運從來不眷顧你,也請你不要再說着讓人頹廢的話語。

哪有什麼與生俱來的才能?那全都是後天拼命的努力。又哪來什麼命運之說?不過是懦弱之人爲自己找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

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所謂“強者”,是內心堅定並且積極向上敢於拼搏的普通人;“聖者”是集所有優點於一身的標籤,它帶着全世界的燦爛來見你,又將全世界的歡樂都贈於你,教會你愛。

心若爲牢籠,處處爲牢籠,自由不在外面,而在於內心。

怯懦的牢籠只有一把鑰匙,它會解脫你的思想,也會指引你到達更美好的自由世界。

強者救贖自己,聖人普度他人。既然當不了聖人,也要做個像安迪一樣的強者。在黑暗無邊的監獄裏,儘管他一次次經歷絕望,卻不曾放棄過希望,最終用小錘子砸出了一片屬於他的光明。

他,執燈,挑着夜,匍匐前行。黑暗籠罩着肖申克監獄,黎明的前夜伴着雷電的奏鳴曲,一個靈魂解放,一個暗夜退場。安迪曾是肖申克中的一束光,不幸被黑暗埋藏,他沒有放棄希望,他終於感到絕望,他攜着戎裝退場,退入陽光明媚的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