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大學社會實踐總結7篇 奮鬥未來,收穫成長:我的大學社會實踐總結

其他文案 閱讀(3.14W)

本文是一篇關於大學生社會實踐總結的文章,總結了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所學到的經驗和收穫,爲大學生實習和就業提供參考和借鑑,推動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社會實踐總結7篇 奮鬥未來,收穫成長:我的大學社會實踐總結

第1篇

7月13日,今天是三下鄉支教的最後一天,我們十幾位支教同學早上早早的起牀,迎接這激動但又充滿離別悲傷的時間

早上9點左右,我們在xxx縣小侯希望國小迎來了來自xx師範學院和xxx縣等各位領導以及各位家長。在各級領導視察校園結束之後,同學們集結在少年宮活動的教學樓前參加了商丘師範學院外語學院與xxx縣小侯希望國小的實踐活動基地揭牌儀式,大會上由xxx縣領導和商丘師範學院校領導以及志願者代表上臺發言,並簽署合作協議。大會結束後,各級領導觀看了各位國小生組織的文藝匯演。期間,各位領導向優秀國小生捐贈新書包並由學生爲領導佩戴紅領巾。最後,小侯希望國小的`馬校長爲所有學生髮放學習用品和麪包。

八天裏,我們相互認識,相互瞭解,我們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離別的日子轉眼間就來到了,每個人心中滿滿的都是不捨,八天的生活讓我們彼此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我們不僅是他們的老師,更成爲了他們吐露心扉的朋友,我們對他們的關愛不僅僅是這八天,以後的日子,我們一定會向他們更多的奉獻出我們的愛心,幫助他們健康成長。至此,我們此次的大學生三下鄉支教活動圓滿結束,祝願孩子們健康快樂,也祝願xxx縣xx鄉人民日報希望國小越辦越好。

大學社會實踐總結7篇 奮鬥未來,收穫成長:我的大學社會實踐總結 第2張

第2篇

“意爲早晨的陽光,而青少年則是整個社會的”,其光芒充滿生機欣欣向榮!然而生活在寧南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雖然享受着國家“兩免一補”的優惠政策,卻依然因爲家境的貧困而在求學的路途中遭遇着諸多的困難與艱辛。“計劃”項目的啓動就是要通過招募大學生志願者利用寒暑假時間返鄉調查,提供貧困家庭及其學生的相關信息,覈實通過後動員國內外扶貧組織、社會團體、企業以及個人提供資金、圖書、衣物,予以貧困兒童關愛與幫助!

“計劃”項目自xx年以來,先後共招募寧南山區學生志願者10期,共計270人,對寧南10縣區(含紅寺堡開發區、中寧縣)進行了項目調查。目前,志願者已經調查行政村數近110個,自然村(村組)近900個,入戶走訪調查4000餘戶,推薦貧困學生及其家庭855餘名。

我有幸在xx年11月成爲“計劃”第九期志願者。作爲“計劃”的一名普通志願者,在大學的第一個寒假我帶着“計劃”關愛助學的思想來到我的家鄉海原縣,對我家所在的行政村進行了走訪調查,推薦了十名貧困學生,返校後經過審覈,部分學生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這之後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會對那些受資助的學生進行回訪,帶給他們“”的關愛和好心人士的資助款,並鼓勵他們好好學習。

20xx年02月21日在海原縣塅塬村進行寒假期間調研回訪工作了解學生的所需,並在20xx年02月24日給他們帶去了學習用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經過了上一年的回訪工作,我自己也有了相對的`經驗,所以這次做工作時沒有上一個寒假的緊張與不知所措。同時我還帶領着“”的新成員田亮,在回放時告訴他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對待這次的回訪工作也有了一次更深的認識,多了一份耐心和對他們的愛心。期間我認真完成組織的工作要求,在我完成這些工作的同時也深刻了解到了貧困孩子上學的不易,在做完回訪工作後我及時整理了學生的家庭資料,爲我們進一步做好下一步工作做好了準備。

當向貧困學生帶去學習用品時我能感覺的到他們內心的喜悅和對那份資助的感激。也許在有些事上我做到的不是很好,但我有信心也會不斷努力將這份志願者工作做得更好!總之這次假期的志願者活動讓我受益匪淺,與此同時我也瞭解了社會也加曾加了人生經歷!

人的一生中,難得有機會去證明自己、考驗自己、磨練自己,的校園裏和在二十幾戶的貧困學生的家中,證明了自(20xx年社會實踐報告書)己、考驗了自己、磨練了自己。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始終有那樣一方天地,那樣一些笑臉記載着青春時代的驕傲與自豪!

第3篇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全國不少地方都十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與資源利用。當前,我國主要是以文化事業的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由於保護資金、保護手段的不足,從近幾年的效果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快速轉型中面臨的問題越加嚴重,不少非遺資源正瀕於消亡的危險境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與發掘尚未實現良性運作,亟待突破。

隨着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迅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在相關延伸領域的推動作用漸漸凸顯,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逐漸將文化創意元素與傳統產業特點相融合,以全新的文化視角和手段爲傳統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文化創意產業通過知識產權的形成和利用,將文化藝術創意和商品生產相結合,爲社會創造財富、提供就業機會,文化創意產業對於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日益顯着的核心驅動作用。在產業實踐中,文化創意產業在各個領域所起到的注入活力、推動產業、持續發展的作用正日趨顯現出來。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爲破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困局提供新的解決框架。長期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主要是國家事業經費支持,屬於公益行爲。但由於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規模極其龐大,保護方式的單一、經驗的匱乏以及保護經費的不足致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如何有效地爭取民間資源、採用創新的、靈活的手段、借鑑國際先進的保護經驗和技術,強化市場導向,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在國家公益事業的基礎上走產業化開發的道路,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公衆認知並獲得一定的市場收益,反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爲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亟待解決的迫切課題。本文將通過兩個案例(一爲文化創意產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案例,另一個爲文化創意產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案例)對文化創意產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的推動作用進行深入淺出的詮釋。

作爲當今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從自己的獨特視覺角度,挖掘非物質文化遺蹟,尋訪先輩足跡,瞭解先輩的生活意識形態,引發對傳統文化走向的思考。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方法及其傳承規律,總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各種實踐問題!爲構建和諧社會、培育民族精神、建設先進文化、全面推動文明對話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化,特別是羣衆性文化的普及,能最廣泛地調動人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性,最有效地形成發展的統一戰線和合力。婁底,作爲新興的工業城市,有沒有自己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回答是肯定的!不僅如此,婁底的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牌子,例如雙峯的國藩文化、湘軍文化;漣源的藥王文化、古鎮文化、古村落文化;新化和冷水江的蚩尤文化、梅山文化;新化的紫鵲界梯田文化等等。但衆多的文化旗號使域內文化因子呈現既碰撞衝突又各自爲政的局面,這種局面不利於區域文化共同體的形成。鑑於此,確認婁底的主題文化,採取有效的措施傳承、保護和利用,不僅是一件利在當代的大事,更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在五天的訪談與調查中,我對婁底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同時也得到許多收穫和心得。說起傳承問題,就不得不說說婁底的歷史了。我們對孕育婁底地域文化的地方歷史和社會發展史,缺乏認真的梳理,反而是自我解嘲似地認爲:婁底是一片新建行政區域,沒有歷史。而實際上,婁底這片土地,在北宋以前,一直是一個統一的民族自治區域。早在30xx年前的商末周初,它就是“大禾女國”的核心區域;22xx年前的西漢初,婁底全境隸屬“連道”,是“長沙王國”所轄的一個因出產鉛錫礦而聞名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縣級建制一直延續到晉代,因當時政局動盪,官方鞭長莫及才自然消失。此後土着居民傳統的氏族聯盟,自我管理,自然發育,到唐宋時代,才重新以“梅山峒蠻”的族稱出現在官方視線中。北宋中葉“王安石變法”期間,距今正好940年的公元1073年,這支先民聯合體因仰慕漢族先進文化,主動歸化於中央封建政權。當時由潭州(今長沙市)派員,將登記註冊的1萬4千多戶中的8千戶安置於中、北部,分設兩縣統轄,其餘6千多戶分別補充給周邊的益陽、寧鄉、湘鄉、衡山、邵陽各縣。中、北部的兩縣,即安化和新化,實際地域遠大於今天的婁底全境。由於朝廷採取的是“分而治之”政策,婁底地域上的原住民,纔開始分屬於不同的州、縣行政區:當時的安化縣城,在今天的漣源市七星鎮,歸屬於潭州管轄;新化縣城,在今天的新化縣白溪鎮何家山,歸屬於邵州(今邵陽市)管轄(這段歷史,原冷水江市文聯主席李新吾等所着《梅山蚩尤--南楚根脈,湖湘精魂》一書有詳盡的描述,可供參閱)。我們1979年組建的漣源地區,行政區域只包含了北宋的新化、安化兩縣的部分區域,如從原新化劃出的隆回和新邵,僅新邵曾短期隸屬漣源(婁底)地區,現仍屬邵陽市;原安化縣域,則是元代以後劃歸湘鄉的東部地區,即今天的漣源、婁星和雙峯全境隸屬於我市,其西部所餘的今安化、桃江兩縣,隸屬於益陽市。由於梅山峒的政治、經濟中心在今冷水江市的巖口、鐸山、毛易、金竹山一帶,所以,今天的婁底地域,即宋代梅山峒的核心區。

而梅山,是一個兼有地域與文化雙重內涵的名詞。婁底是梅山地域的主版塊,梅山大地千百年來伴生、傳承和不斷髮展的文化涵蓋了婁底全部。“梅山文化”以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獨特性、傳承性、輻射性和開放性文化特徵,早已放眼“天下”,走向“天下”,是“天下”人的梅山,亦稱爲“天下梅山”。“富厚”,就是指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同等雄厚。在《戰國策.秦策一》中就說到“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湘中侯府富厚堂之名的“富厚”就是此意,其源於《漢書》功臣表中關於列侯記 ‘富厚如之’之語。婁底的“富厚”, 不僅有“世界銻都”、“百里煤海”和“有色金屬之鄉”等美譽的支撐,更有“天下梅山”文化因子的引領。正因爲有了梅山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影響力和穿透力,纔有了婁底外在的大氣、大度和內在的深沉、厚重,才成就了430萬婁底人共有的文化底蘊。

一、梅山文化的獨特性,承載着“富厚婁底”的“血性”。

梅山文化是以蚩尤爲傳承關係的遠古文化。蚩尤被認爲是桀驁不馴的南方人,是強大的九黎部族的首領稱號,是中國原始手工業之祖,是古代刑法的創始人,是中國的戰神。也曾被異物化,甚至妖魔化,在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訓.用兵》中有“蚩尤,庶人之貪者,及利無義,不顧厥身,以喪厥身。”但不論歷史上的哪種記載,他們都是以自身的社會等級和倫理觀念來審視和刪改歷史傳說,把蚩尤爲部族生存而取代失敗的盟主、與他族爭奪空間的衝突行爲,視爲貪慾暴虐和犯上作亂,但後世統治者,在打仗之前,總還是會想起要請“兵主”蚩尤保佑,不得不宰頭牛予以祭祀。從秦漢時期的“連道”,到漢代時期南蠻與中原政權的對抗,及至南北紛爭時期南蠻勢力的發展壯大到宋神宗開梅山,梅山文化的源頭是蚩尤文化,其歷史脈絡十分清晰。也正因爲“蚩尤文化”的歷史饋贈,成就了“富厚婁底”的典型個性——“血性”。

梅山文化,作爲一種源頭文化、世界性文化、原生態文化,其內涵表現爲以蚩尤爲傳承關係的遠古文化、以瑤族文化爲核心的南蠻民族民間文化、以梅山儺爲特點的湘中民俗文化;婁底人特有的桀驁不馴、心憂天下、勇於擔當、屢爲人先和堅韌、頑強、忠烈、重諾守信並與時俱進的精神特質,就是梅山文化獨特性的外在表現,是“富厚婁底”“血性”特徵的鮮明標記。有人說:一部中國近代史,廣東人革命,江浙人出錢,湖南人流血。湖南人“流血不怕死”的精神,那是因爲秉承了梅山文化的精髓,所以纔有了陳天華、蔡和森、羅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的前赴後繼,纔有了我們今天婁底人的自信、自強、堅忍和血性。梅山文化已成爲婁底人民建設美好家園的強大精神力量。

二、梅山文化的傳承性,培育着“富厚婁底”的“知性”。

“富厚婁底”坐擁千百年來傳承的優秀文化因子,已將“血性”的文化個性融入骨子裏,融入了靈魂深處。同時,也在“血性”文化的不斷反思、反省中加入了“理性”的文化元素,培育、並逐漸形成着“富厚婁底”的“知性”特徵。

“知性”是指內在的文化涵養自然生髮出的外在氣質,簡單說就是讓人拿眼睛一看就覺得此人有文化有內涵的氣質。“富厚婁底”的“知性”,是“敢爲人先的開拓進取”。曾國藩率領的湘軍,演繹了“血性”文化的傳奇,同時,曾國藩作爲洋務運動的發起人之一,他指導創辦了第一家現代意義上的兵工廠、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蒸汽機輪船、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設立了江南製造局……曾國藩也成爲了“富厚婁底”不斷開拓創新的寫照。“富厚婁底”的“知性”,是“憂國愛民的責任擔當”。深受梅山文化薰陶的三一集團董事長樑穩根,認爲“國家之責大於企業之利,相對於推動整個資本市場改革的進步而言,企業自身利益的`得失微不足道”。“富厚婁底”的“知性”,還是“勤奮務實的執着實幹”。出生於婁底的香港著名商人餘彭年,從兩手空空的建築工,在香港人生地疏、語言不通的艱難環境中,憑藉勤奮拼搏的幹勁,最終成爲了五星級酒店董事長和著名慈善家。

“富厚婁底”的這些“知性”特徵,從“血性”演繹而來,是對“血性”的發展與完善。蚩尤本與炎黃並列,號稱中華人文三祖,但終歸敗在黃帝手下,其“血性”還是有很多需要完善、完美的地方。“富厚婁底”的“知性”,就是在不斷克服、不斷自我突破“血性”的不足中成長,在與時俱進的“理性”思考中形成的氣質。今天,“富厚婁底”的“知性”已具有了在“桀傲不馴”中融入“合羣”的文化因子,“勇於開拓”中收斂“蠻幹”而加入了“深思熟慮”,既能“出奇制勝”又能“長遠謀劃”,既能“打好區域游擊戰”也能“打好大範圍的軍團協同作戰”,既有“剛”也有“柔”,既有“勇”也有“謀”。

梅山文化作爲一種源頭文化、世界性文化、原生態文化,它的文化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梅山與蚩尤有關,主要不在於有“蚩尤故里”、“蚩尤屋場”等無從稽考的表物現象,而在有歷史文獻記載的由蚩尤而九黎,由九黎而三苗,由三苗而南蠻,由南蠻而苗瑤等民族的內在傳承關係。早在秦漢時期,就在湘中地區建立“連道”,管理少數民族事務。大約從漢代起,南蠻的一些分支在今湘西和湘中地區開始了與中原政權的長期對抗。南北紛爭時期,南蠻勢力得到極大發展,自河南南陽以下,湖北、湖南地區基本上是南蠻勢力,當地刺史、郡守等多爲南蠻人士。後來勢力衰落,到宋神宗開梅山前,梅山成了蚩尤部族長期駐守湘中的前沿陣地,梅山文化的源頭是蚩尤文化,其歷史脈絡十分清晰。

2、以瑤族文化爲核心的南蠻民族民間文化

梅山文化在我國大西南乃至整個南蠻地區有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瑤族、壯族、苗族、土家族、仫佬族、毛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族羣普遍存在梅山信仰。梅山文化的傳播最遠到達雲南的白族,在土家族中傳播最快,對瑤族影響最大。宋代開梅山時,梅山的主要族羣是瑤族。在瑤族的歷史記憶中,梅山被視爲祖先居住的祖靈地,在瑤人的宗教觀念中,人死後只有迴歸梅山祖靈地,靈魂與祖先團聚才得安寧。據我省民族學家伍新福等人考證,省境內所謂南蠻各少數民族無不一是九黎、三苗後代,而瑤族是其中的主要分支,故梅山是南蠻各族的聯絡站,是我國南方各族羣的起源生息之地,也是南蠻文化的基石。

儺的起源甚早,詳見於先秦各典籍,實際上是一種與基督教的真主、佛教的如來性質相同的中國鬼文化,只不過真主、如來是人們的精神信仰,鬼是人們的一種思想情緒。中國人崇尚感情,崇尚孝道,親人去世,希望他死而有知,靈魂不散,於是就有了鬼的觀念。但想象中的鬼也和人類一樣複雜,於是又有了奉鬼、治鬼的儺。儺的形式多樣,惟獨以梅山祖師爲稱號的梅山儺,以鬼治鬼,構成儺文化的一大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而且通過適當形式演示,可以從根本上破除人們的迷信思想。

就人文景點而言,有相傳開梅山時起過重要作用的寧鄉密雲寺,安化有蚩尤故里及與梅山名號有關的梅城,新化有蚩尤屋場,隆回有瑤家村寨,漣源、新化有開梅山時的進軍路線遺址,有衆多的儺文化景觀,漣源有漢代連道古城龍城及與之相關的龍山。自然景觀方面,有古代勞動人民辛勤建造的紫鵲界梯田,自然形成的奇觀梅山龍宮與波月洞,有融文化與自然一體的大熊山,以及因秀麗資江和人工打造的柘溪水庫形成的各種自然風光,都是各縣特色的旅遊景觀。

俗話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婁底同樣有婁底獨特的山水和人文。在我的理解中,婁底的山水與人文精神是紋理一致、緊密相連的。其中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融合。比如說婁底的山水,就是星辰之精氣與神韻的融合,相傳婁底是婁星與氐星交相輝映之地。從人文來講,婁底作爲湖湘文化的一部分,既承襲了博大精深的荊楚文化,又以鐵血意志的梅山文化和儒家思想侵潤的耕讀文化融入其中,成爲歷史人文精神的美麗融合。這種融合,更直觀一點表達,我認爲就是血性與理性的融合。

談到血性,有人曾經把湖湘人特別是湘中人比作爲“普魯士人”、“斯巴達人”,強悍、無畏、直率、執着。可以追溯到蚩尤時期,在物競天擇、成王敗寇的年代,我們的先輩要抗拒自然、抵禦外侮,必須具有戰天鬥地的抗爭精神,這種精神無疑充滿了原始的血性,同時也種下了堅韌、勤奮、自強的精神種子。如果說,血性精神在有的人看來,帶有霸蠻、好鬥的“非主流”成分。那麼,在注入以曾國藩爲代表的耕讀思想之後,改良了的血性精神則添加了擔當、尚德等理性成分,更加充滿着“正能量”。兩大精神元素的融合,好比鋼琴之黑白兩鍵,太極之陰陽兩魚,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和諧流淌在婁底人的血液中,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人文精神孕育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折射人文精神。從三國丞相蔣琬、宋代神童賀德英、元代著名詩人散曲家馮子振,到近代中興名臣曾國藩、革命英烈蔡和森、陳天華、秋謹、向警予;從以樑穩根爲代表的商界鉅子,到以謝和平、劉耕陶、劉筠、曾益新、曾蘇民、鄧起東、張信威等院士爲代表的學界精英;從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盛教,到新時期的優秀人民公僕周晏夫、“最美校長”楊建一、平民英雄鄧錦傑,等等,都是婁底精神的突出代表。他們既是婁底精神的傳遞者,又是婁底精神的詮釋者。

我認爲我們應當有婁底精神的自信,並且要把這種精神自信轉化爲精神自覺和自強,進一步形成婁底精神的巨大磁場,爲建設幸福婁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不管你是生長、紮根在婁底的,還是來婁底工作、生活和創業的,都是婁底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都是婁底的主人,都應融入到婁底精神中來,與婁底的發展同舟共濟、榮辱與共。樹幹再高,枝葉再茂盛,也忘不了對根的深情。只有凝聚精神,增進包容,付諸行動,婁底的發展纔會有希望,婁底的“幸福夢”纔會指日可待。我覺得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將文化創意產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其學員的教學實習展示,挖掘文化內涵,提煉文化精髓,找到創意開發突破點,以爲文化創意產業爲抓手,實現非遺資源的良性開發。建立一個內容完整、永不損毀的數字文化遺產資產庫,並以其爲基礎數據素材,以市場需求爲導向,靈活開發各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視覺形象素材、動漫形象、文化元素等,通過版權授權、展覽展示、聯合開發、教育培訓等方式實現產業化運作,目標是建立中國最大、最權威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內容數據庫

通過幾天的學習我覺得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進行保護與開發利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必經之途。對文化創意產業而言,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爲其提供十分豐富和絢爛的文化資源平臺,使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有了內容和原材料的基礎保證,使“內容爲王”的口號可以繼續叫得更加響亮。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創意產業可以提供強大的工具和方法,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獨有的創意和展現形式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保護、傳承和展示的巨大空間。藉助文化創意產業,很多文化形式可以爲非物質文化遺產注入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社會文化需求結合,幫助非物質文化遺產探尋到更加適合的保護與傳承模式。同時,運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客觀上可以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更多的資源和人才,以及更大範圍的社會關注,獲得更多非遺文化愛好者的支持。由此可以看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可以通過相互借勢、相互滲透、互爲支持而獲得雙方的發展和共贏,兩性的互動將同時爲二者的發展和繁榮帶來不可小覷的推動力。

在生活中中,每個人不僅要具備自身所要具備的素質,而且應該主動的去了解每個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多瞭解才能懂得怎樣去保護,怎樣去傳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內的一些物品,比如,地方特產蘿蔔乾、素火腿、麻糕等等食品可以被呈現在市區的一些飯店內,能讓所有來往的人品嚐到,這也不失爲一種宣傳的好辦法。再者,部分藝術品也可以拿到市中心給人們展覽,讓市民們都能欣賞到,多多瞭解這些非物質文化。再就是大力進行口頭宣傳,多製作一些海報,向人們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景色與魅力。

總之,祖宗留下的幾百年流傳下來的東西絕不能毀在我們手裏!

第4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實習中,我採用了看、問等方式,對在工作中人與人的關係做了進一步的瞭解,分析了人與人之間特點,方式。我深深地感覺到自我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光裏,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苦累交加,這讓我感到十分的難過。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我明白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這也許是我一個人的感覺。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們中國學校教育和實踐的確是有一段距離的。

我們的教育就應社會實踐得結合起來,採用理論和實踐的辦學模式,做到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的關係,暑期實踐與平時實踐的關係,社會實踐廣度與深度的關係,分別同過課堂,暑期和實踐把我們所學的和運用想結合起來,才能更完全的掌握。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近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我認爲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十分重要作用,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忙。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禮貌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領導和同事們的經驗,好的習慣和他們的知識也會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大寶貴的財富。這次實踐更讓我肯定了做事先做人的道理,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我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能夠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性的社會,是一個充滿規則的社會,我們國家要與世界接軌,高才能的人是必不可少的,但沒實踐的人才是無處可用的。因此對於人才的培養應當面向實際,面向社會,面向國際。環境保護本身的社會實踐很強所以採用理論聯繫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比較可行的(但是是個人的想法),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所學的'知識。本人在河南省鞏義市北官莊機械廠的會計部進行了社會實踐學習,以下是本人此次學習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的會計部並沒有太多人,設有一個財務部長,一個出納,兩個會計員,剛到會計部媽媽就叫我先看她們以往所制的會計憑證。由於自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比較匱乏,於是只能晚上回家補課了,把公司日常較多使用的會計業務認真讀透。畢竟會計分錄在書本上能夠學習,可一些銀行帳單、匯票、發票聯等就要靠實習時才能真正接觸,從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別以爲光是認識就行了,還要把所有的單據按月按日分門別類,並把每筆業務的單據整理好,用圖釘裝訂好,才能爲記帳做好準備。制好憑證就進入記帳程序了。雖說記帳看上去有點象國小生都會做的事,可重複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沒有必須的耐心和細心是很難勝任的。因爲一出錯並不是隨便用筆塗了或是用橡皮檫塗了就算了,每一個步驟會計制度都是有嚴格的要求的。例如寫錯數字就要用紅筆劃橫線,再蓋上職責人的章,才能作廢。而寫錯摘要欄,則能夠用藍筆劃橫線並在旁邊寫上正確的摘要,平常我們寫字總覺得寫正中點好看,可摘要卻不行,必須要靠左寫起不能空格,這樣做是爲了防止摘要欄被人任意篡改。對於數字的書寫也有嚴格要求,字跡必須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寫,不能東倒西歪的。並且記帳時要清楚每一明細分錄及總帳名稱,不能亂寫,否則總長的借貸的就不能結平了。如此繁瑣

的程序讓我不敢有丁點馬虎,這並不是做作業時或考試時出錯了就扣分而已,這是關乎一個企業的帳務,是一個企業以後制定發展計劃的依據。畢業論文網結帳最麻煩的就是結算期間費用和稅費了,按計算機都按到手痠,而且一不留神就會出錯,要複查兩三次才行。一開始我掌握了計算公式就以爲按計算機這樣的小事就不在話下了,可就是因爲粗心大意反而算錯了不少數據,好在媽媽教我先用鉛筆寫數據,否則真不明白要把帳本塗改成什麼樣貌。從制單到記帳的整個過程基本上了解了個大概後,就要認真結合書本的知識總結一下手工做帳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媽媽很要耐心的跟我講解每一種銀行帳單的樣式和填寫方式以及什麼時候才使用這種帳單,有了個基本認識以後學習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了。

經過這次實踐,雖然時光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瞭解的。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係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媽媽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我也儘量虛心求教,不恥下問。要搞好人際關係並不僅僅僅限於本部門,還要跟別的部門例如市場部的同事相處好,那工作起來的效率才高,人們所說的“和氣生財”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無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與前輩們聊聊天不僅僅能夠放鬆一下神經,而且能夠學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儘管許多狀況我們不必須遇到,可有所瞭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了。

第5篇

自從走進了大學,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了說不完的話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論文。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裏面的我們這郡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爲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開始籌劃自己的暑期生活,希望自己能夠在暑假的時間裏得以鍛鍊。

我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工業區周圍全是廠房,一般買東西的都是一些打工者,帶着些許興奮和盲目,來到了廠裏,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在進車間之前廠裏安排了兩天的培訓。首先帶領我們來到了招募大廳,在那裏我們上交了身份證、畢業證、健康證的複印件和兩張照片,然後給我們統一配備了廠服。下午和第二天上午我們又參加了培訓,老員工和帶班組長給我們講述了建廠歷史以及公司生產的各類產品。

剛進去的時候,感覺很陌生,車間有8條流水線,每條流水線上都有百十號人在那不停地忙碌着,沒有人說話,只聽到機器轉動所發出的哄哄聲。我被車間的組長也即是車間的最主要負責人帶到了一個工作崗位,在組長的指導下,我很快學會了那項簡單的工作。一工作就是十一個小時之後,中間沒有空閒時間偷懶,一天下來興奮勁沒了,剩下的只是腰痠背痛了!

雖然工作看起來挺簡單的,但長達十一個小時的機械工作,對於我們這些過慣了閒散生活的大學生而言,根本就忍受不了,接下來的幾天我換了好幾個崗位,每換到一個新的崗位,都要學習半天或一天。一般都是坐在老員工旁邊看他們如何操作,偶爾那些老員工會給你講一下。若碰到不給你講的,一定要勤問、敢問,把自己不懂的都要問清楚,不能模棱兩可,不然自己做起工作來就會後悔的。這是我在那工作總結出來的。幾天後我穩定到了一個工位,開始了正常的工作。一般進車間的都要先學習幾個工序。

本想着能夠學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知識,但沒想到來到這裏只是機械地做這些手工勞動,完全沒有與自己的專業掛鉤,在那時才感覺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發誓一定不能再浪費自己的大學光陰了,要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留在社會,我要學到更多的東西,帶着這些渴望,慢慢地學會了與人交往,慢慢地學會適應廠裏面的生活,最後我也是受益匪淺!

在一個多月的打工生涯中,發現在實際工作中不一定有太多地方用到專業知識,更多的是我們要耐心、細心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際的去工作,只有基本工作做的夠好,才能贏得上級和同事的信賴,纔有機會展示更多的才華。單憑專業知識不可能在工作上高枕無憂,更多還是需要腳踏實地做一些細微之事,而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怎樣恰恰是從一些小事上反映出來的,正可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很高興自己能有這次社會實踐的機會,通過這樣的實踐,我真正學習到了社會經驗,它爲我積累了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它爲我今後步入社會打下了牢實的根基。

第6篇

大學生除了學習書本知識,還需要參加社會實踐。因爲很多的大學生都清醒得知道”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大學生要在社會實踐中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參加一些實踐性活動鞏固所學的理論,增長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因爲知識要轉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實踐的經驗和鍛鍊。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日新月異的社會,我覺得大學生應該轉變觀念,不要簡單地把暑期打工作爲掙錢或者是積累社會經驗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藉機培養自己的創業和社會實踐能力。打工的途徑或者形式多種多樣,只要是對社會有益,對自己積累人生經歷有益,還能夠有少量收入,就可以毫不猶豫的參與其中。

雖然在實踐中我只是負責比較簡單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出來也使我頗感興奮!在學校上課時都是老師在教授,學生聽講,理論佔主體,而我對知識也能掌握,本以爲到了企業能夠應付得來,但是在企業裏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平時在學校數字錯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但在工廠裏,數字絕對不可以錯,因爲質量是企業第一生命,質量不行,企業生產就會跟不上,而效率也會隨之下降,企業就會在競爭的浪潮中失敗。

因此,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這種要求是我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在學校裏可能只需會解一道題,算出一個程式就可以了,但這裏更需要的是與實際相結合,沒有實際,只是紙上談兵是不可能在社會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別小心謹慎,而且一旦出錯並不是像學校裏一樣老師打個紅叉,然後改過來就行了,在工廠裏出錯是要負責任的,這關乎工廠的'利益存亡。 總之,這個寒假的社會實踐是豐富而又有意義,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描述的,因爲這是一種實實在在收穫,是對”有經驗者優先“的感悟。 ……

我也從工作中學習到了人際交往和待人處事的技巧。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價值。人往往是很執着的。可是如果你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那麼你一定會交得到很多朋友。對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計較,不可強求對方付出與你對等的真情,要知道給予比獲得更令人開心。不論做是事情,都必須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成功要有信心,要學會和周圍的人溝通思想、關心別人、支持別人。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憂,有歡樂,也有苦累,也許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過這種感覺,但總的來說,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邁向社會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憶的。現在想來,二十四天的打工生活,我收穫還是蠻大的。我所學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學校裏無法體會的,這也算是我的一分財富吧。

除了工作中我學到很多很多在學習中無法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外,在我看來,我收穫最大的是,我變得很開朗很自信。以前在人羣裏,我膽小得幾乎寧願縮在角落裏,希望沒人能注意到我。而這一次,在我們的小組會議裏,我變得很自信,我勇於在大家面前表達我的看法,勇於向組長提出建議。更有甚者,在每一次活動中,我都踊躍參加,表現相當積極。組員居然不相信我之前會是一個相當內向的人。我覺得,這次社會服務活動給我最多的是,讓我自己有了很大的改變,而且這個改變,是我之前都一直想要的。

在這次寒期的工作中,我懂得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獲益良多,這對我今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啓發。這次的打工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起點,我相信這個起點將會促使我逐步走向社會,慢慢走向成熟。

這次的實踐的確給予了我很多。今後,我將繼續保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高尚的思想覺悟,進一步完善和充實自己,爭取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以後的實踐中更好的運用去自己的只是,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將來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7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實習中,我採用了看、問等方式,對在工作中人與人的關係做了進一步的瞭解,分析了人與人之間特點,方式。我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苦累交加,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近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我認爲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作用,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性的社會,是一個充滿規則的社會,我們國家要與世界接軌,高才能的人是必不可少的,但沒實踐的人才是無處可用的。因此對於人才的培養應當面向實際,面向社會。

本人在xx省xx市xx機械廠的會計部進行了社會實踐學習,以下是本人此次學習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xx的會計部並沒有太多人,設有一個財務部長,一個出納,兩個會計員,剛到會計部媽媽就叫我先看她們以往所制的會計憑證。由於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比較匱乏,於是只能晚上回家補課了,把公司日常較多使用的會計業務認真讀透。畢竟會計分錄在書本上可以學習,可一些銀行帳單、匯票、發票聯等就要靠實習時才能真正接觸,從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別以爲光是認識就行了,還要把所有的單據按月按日分門別類,並把每筆業務的單據整理好,用圖釘裝訂好,才能爲記帳做好準備。制好憑證就進入記帳程序了。雖說記帳看上去有點像國小生都會做的事,可重複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沒有一定的耐心和細心是很難勝任的。

經過這次實踐,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瞭解的。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係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別人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儘量虛心求教,不恥下問。要搞好人際關係並不僅僅限於本部門,還要跟別的部門例如市場部的同事相處好,那工作起來的效率才高,人們所說的“和氣生財”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無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與前輩們聊聊天不僅可以放鬆一下神經,而且可以學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儘管許多情況我們不一定遇到,可有所瞭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了。